2022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法期中试卷2_第1页
2022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法期中试卷2_第2页
2022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法期中试卷2_第3页
2022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法期中试卷2_第4页
2022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法期中试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法期中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分)《红楼梦》里有一副很妙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于世事只有深入地去分析、去探究,才能达到“明”的状态。就像我们了解社会,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段话告诉我们()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C.社会是险恶的,要小心谨慎2.(2分)如图漫画《让座》中人物行为的共同点是()①阿谀奉承,获取赞许的行为②融入社会,帮助他人的行为③文明有礼,和谐友善的行为④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亲社会行为《让座》3.(2分)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要求引导孩合理使用电产品,不沉迷于网络游戏,不用手机刷屏。下列行为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D.小刘经常通宵玩游戏,白天在教室睡觉4.(2分)随着网红经济的发展,不少人期待成为网络红人,走歪路便被不少主播认为的捷径之一。对于有些网红直播低俗内容,网友直呼“辣眼睛”。对此我们未成年人应该()①惩戒低俗泛滥的网络直播②拒绝网络低俗内容,发现及时举报③正确对待网络,用其所长避其所短④采取专项净网行动,严厉打击这些丑恶现象5.(2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八年级某班同学在公园里看到这样的牌:“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你的沉默!”来到汽车站,看到这样的横幅标语:“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生产秩序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③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④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6.(2分)截至11月4日24时,重庆市确诊病例5例。疫情当前,政府要求市民出门戴口罩。可是有的老年人拒戴口罩,甚至谩骂威胁志愿者;有的人聚众打麻将……这些告诉A.出门戴口罩只能依靠他律B.戴口罩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改变规则D.疫情期间戴口罩,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自觉遵守7.(2分)小刘是班上的“文明之星”,从初一起,她就以“做优雅的璧中人”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中的她给长者打电话时总是等到对方先挂电话,和同学说话时也是态度谦和,谈吐文雅,她给人的印象就是仪表端庄、谦让和善的优雅璧中人。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①小刘的行为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文明的体现②小刘的行为是学生个人修养的体现,与学校形象无关③小刘的行为做到了文明有礼,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④小刘的行为会使自己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8.(2分)刘刚发觉好友情绪低落,便上前关心询问,但好友不肯说,然后不耐烦地转身离开。刘刚依然紧追不舍,想问个明白。刘刚的做法()A.正确。应真诚对待朋友,好朋友之间要讲义气B.正确。朋友相处要敞开心扉,相互应毫无保留C.错误。要尊重对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D.错误。朋友的事不必在意,要给对方一些空间9.(2分)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①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②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③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违法,一定会受到刑罚处罚④刑罚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分适用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10.(2分)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小明所在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案件研究,其中正确的是①李某用油漆在人行道私自划设停车位——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吴某违章停车,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向交警部门举报③张某酒后与人斗殴,伤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向公安局报警④刘某因贩毒、抢劫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是一般违法行为,属于犯罪11.(2分)他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放弃高薪就业机会回国扎根农村当村官;他上任第一年就寻求各种社会资源支持“贺家山”村的建设;他为村里维修道路、安装路灯、扩建敬老院;他还拉来了乡村信息化教育项目……他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秦玥飞!由此可以看出()②他承担责任获得了相应的回报③他扮演了村官的角色,承担了自己应尽的责任12.(2分)“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长大后,责任是一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还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外头,儿女在里头。”这首诗告诉我们()A.一个人只有长大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B.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完全相同C.一个人的一生扮演着许多不同角色,也会承担许多不同责任D.每个人在同一时段内,都只有一种社会角色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3题4分,14题8分,15题6分,16题8分,共26分)13.(4分)请用网络的相关知识,分析漫画《地铁一瞥》中人物的言行。地铁一瞥14.(8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在八年级(1)【少年之痛】中学生王某原本是个好学生,自从认识了一些社会青年,就以“小霸王”安机关拘留。暑假的一天,王某竟和“大哥”一起,半夜三更在小巷里持刀抢劫了张女士。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人民法院依照法律,判处王某有期徒刑6年。【少年之思】同学们听了中学生王某的经历,进行了如下讨论:郭明:同歹徒作斗争是大人的事儿,与我们无关。刘云:听你们一说,我都疑惑了,面对侵害,我究竟应该怎么办呢?(1)请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对“少年之痛”案例点评。(2)请结合“善用法律”相关知识,辨析李磊和郭明观点,并为刘云解惑。15.(6分)2021年10月“在阳光下成长”重庆市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檗山拉开帷幕。璧山中学枫香湖校区是这次活动的场地之一。以下是璧山中学香湖校区八年级三位学生的一段对话。沈娜:我妹妹这次要来参加比赛,我很想去观看表演,听说他们唱的可好听了。可惜我们要上课,真遗憾!张萌:不是体育课吗?我们假装肚疼,跟老师请假。沈聪:学校有规定,上体育课不能无故请假。不过你我不说,老师也不知道。请运用所学知识,给上面的故事设计一个结局,并说明原因。16.(8分)璧山区璧山中学开展“坚守文明有礼,建设诚信社会”的主题微视频征集活动,以下是八年级某班的同学为参加活动所录制视频的文本资料,请你为其配解说词。在重庆轻轨3号线的车厢里,有一个上班族正在酣畅淋漓在重庆轻轨3号线的车厢里,有一个上班族正在酣畅淋漓地吃着打包的小面,周围乘客对其提出了批评,希望她不要继续吃,那些汤汤水水很容易弄到其他乘客身上,而且味道太大。但是她并没有理睬,还振振有词地说道:吃东西是我的自由。你们都无权干涉。“良心包VS“为何马扶”何刘竹在河南省郑州市经营一家包店。前一阵,一名顾客在何刘竹包店买了几个包后误转14万多元,却浑然不知。诚信老板何刘竹急寻顾客,并完璧归赵,获网友点赞。何刘竹入选“中国好人榜”。嘉兴平湖,一名60多岁的老人称,自己骑车时被一辆电动三轮车擦到,害得她脚骨折。开电动三轮车的快递员称,自己只是看到老人摔倒过去扶。警方调来监控,监控还原快递员是清白的。但老太却辩称:“没碰到我,他怎么肯扶呢?”微视频—:小面的故事①在尊重、文明、诚信、规则、责任等关键词中选择4个为微视频配上解说词。②列出提纲即可,观点明确,条理清晰,80字左右。天浩提优资料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分)《红楼梦》里有一副很妙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于世事只有深入地去分析、去探究,才能达到“明”的状态。就像我们了解社会,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段话告诉我们()A.社会离不开个人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分析】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另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并不是说人只能消极的依附于社会,而是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解答】题文中的对联告诉我们,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B符合题意;A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不符合题意;C中“社会险恶”说2.(2分)如图漫画《让座》中人物行为的共同点是()①阿谀奉承,获取赞许的行为②融入社会,帮助他人的行为③文明有礼,和谐友善的行为④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亲社会行为讲文明处处见真情《让座》8料库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解答】漫画中《让座》的行为是亲社会的行为,是融入社会,帮助他人的行为;文明有礼,和谐友善的行为。因此,②③④是正确的;①是对漫画行为的错误认识。3.(2分)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要求引导孩合理使用电产品,不沉迷于网络游戏,不用手机刷屏。下列行为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小李时常用小程序与社会青年聊天B.小王把同学的照片做丑化后发到网上C.小张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学习资料D.小刘经常通宵玩游戏,白天在教室睡觉【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善用新媒体。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解答】中学生要合理利用网络,如:小张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学习资料,故C符合题意;A错误,小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B错误,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D错误,不利于学习和健康。4.(2分)随着网红经济的发展,不少人期待成为网络红人,走歪路便被不少主播认为的捷径之一。对于有些网红直播低俗内容,网友直呼“辣眼睛”。对此我们未成年人应该()①惩戒低俗泛滥的网络直播②拒绝网络低俗内容,发现及时举报③正确对待网络,用其所长避其所短④采取专项净网行动,严厉打击这些丑恶现象【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不良诱惑。不良诱惑对个人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危害个人的健康和发展,纪律涣散、不思进取、好逸恶劳、投机取巧,极易诱发各种犯罪,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战胜诱惑的方法:避开诱因法;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力;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法、联想后果法、请人监督法。【解答】面对网络上一些低俗的内容,我们未成年人应该拒绝网络低俗内容,发现及时举报;正确对待网络,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故②③正确;①④是国家采取的措施整顿网络环境,和未成年人没有关系,不符合题意。5.(2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八年级某班同学在公园里看到这样的牌:“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你的沉默!”来到汽车站,看到这样的横幅标语:“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生产秩序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③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④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解答】题干中的标语等说明了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秩序离不开规则,启示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做到自律和他律,敬畏规则。故①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排除,材料未涉及生产秩序的内容。6.(2分)截至11月4日24时,重庆市确诊病例5例。疫情当前,政府要求市民出门戴口罩。可是有的老年人拒戴口罩,甚至谩骂威胁志愿者;有的人聚众打麻将……这些告诉A.出门戴口罩只能依靠他律B.戴口罩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改变规则D.疫情期间戴口罩,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自觉遵守【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解答】题文中,“有的老年人拒戴口罩,甚至谩骂威胁志愿者;有的人聚众打麻将”是无视规则的表现,告诉我们疫情期间戴口罩,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自觉遵守,D正确;出门戴口罩也需要自律,A错误;疫情期间戴口罩没有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应该坚持,B错误;题文涉及遵守和维护规则,未涉及改进规则,C不符合题意。7.(2分)小刘是班上的“文明之星”,从初一起,她就以“做优雅的璧中人”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中的她给长者打电话时总是等到对方先挂电话,和同学说话时也是态度谦和,谈吐文雅,她给人的印象就是仪表端庄、谦让和善的优雅璧中人。以下理解不正①小刘的行为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文明的体现②小刘的行为是学生个人修养的体现,与学校形象无关③小刘的行为做到了文明有礼,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④小刘的行为会使自己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分析】本题考查文明礼貌的重要性。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反映一个人的教养,还反映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讲文明礼貌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亲切、和睦的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解答】分析题意,小刘是班上的“文明之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文明有礼,对他人礼貌有加,她的事迹和行为赢得大家的信任和高度赞扬,通过她的事迹告诉我们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文明礼貌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文明的体现,①④正确,不符合题意;②错误,文明有礼是学生个人修养的体现,与学校形象有关,符合题意;③错误,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符合题8.(2分)刘刚发觉好友情绪低落,便上前关心询问,但好友不肯说,然后不耐烦地转身离开。刘刚依然紧追不舍,想问个明白。刘刚的做法()A.正确。应真诚对待朋友,好朋友之间要讲义气B.正确。朋友相处要敞开心扉,相互应毫无保留C.错误。要尊重对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D.错误。朋友的事不必在意,要给对方一些空间【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交友的原则。平等、尊重、真诚,理解、宽容,关爱、帮助是交往的原则。友情需要我们明智而谨慎地把握,慎择友,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解答】题干中刘刚询问朋友情绪低落的原因,但是朋友不愿意说,刘刚的做法错误,要尊重对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C是正确的选项;AB错误,本身判断错误;D错误,是不关心朋友的表现。9.(2分)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①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②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③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违法,一定会受到刑罚处罚④刑罚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分适用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犯罪行为。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①正确,不符合题意;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②正确,不符合题意;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违法,不一定会受到刑罚处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③错误,符合题意;刑罚是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分适用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④错误,符合题意。10.(2分)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小明所在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案件研究,其中正确的是①李某用油漆在人行道私自划设停车位——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吴某违章停车,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向交警部门举报③张某酒后与人斗殴,伤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向公安局报警④刘某因贩毒、抢劫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是一般违法行为,属于犯罪【分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及类别。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解答】分析可知,李某用油漆在人行道私自划设停车位,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①错误;吴某违章停车,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向交警部门举报,②正确;张某酒后与人斗殴,伤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应向公安局报警,③正确;刘某因贩毒、抢劫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是严重违法行为,属于犯罪,④错误。11.(2分)他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放弃高薪就业机会回国扎根农村当村官;他上任第一年就寻求各种社会资源支持“贺家山”村的建设;他为村里维修道路、安装路灯、扩建敬老院;他还拉来了乡村信息化教育项目……他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秦玥飞!由此可以①秦玥飞当村官会付出惨痛的代价②他承担责任获得了相应的回报③他扮演了村官的角色,承担了自己应尽的责任④秦玥飞在维修道路、安装路灯、扩建敬老院等事情中人生价值得以提升【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在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时,应该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我们的责任。【解答】依据题文的表述,由此可以看出他承担责任获得了相应的回报;他扮演了村官的角色,承担了自己应尽的责任;秦玥飞在维修道路、安装路灯、扩建敬老院等事情中人生价值得以提升,②③④正确,符合题意;①错误,秦玥飞在付出的过程中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提升。12.(2分)“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长大后,责任是-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还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外头,儿女在里头。”这首诗告诉我们()A.一个人只有长大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B.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完全相同C.一个人的一生扮演着许多不同角色,也会承担许多不同责任D.每个人在同一时段内,都只有一种社会角色【分析】本题要在掌握责任的产生,承担责任意味着什么,不承担责任的后果,以及青少年如何积极承担责任等知识点的基础上作答【解答】题干表明了,小时候作为孩的责任是孝敬父母,长大后,作为学生,责任是努力学习,后来,作为父母,要承担教育女的义务,所以告诉我们,人的一生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也会承担不同的角色,C是正确的;A是错误的,未成年人也有责任;B是错误的,有时候,责任也是相同的;D是错误的,人在同一时间段,也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排除AB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3题4分,14题8分,15题6分,16题8分,共26分)13.(4分)请用网络的相关知识,分析漫画《地铁一瞥》中人物的言行。序》好文!我得点赞加转发1“学习强国”怎么这么多明展八卦?太无地铁一瞥【分析】本题考查网络的两面性。网络具有两面性,既有健康积极使人进步的信息,又有消极虚假害人的信息,启示我们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学会正确使用网络。【解答】本题考查分析漫画《地铁一瞥》中人物的言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漫画主旨,从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等方面来回答。故答案为:漫画《地铁一瞥》中人物的言行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表现。我们应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能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14.(8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在八年级(1)班的法治班会上,同学们开展了如下讨论,请你参与其中:【少年之痛】中学生王某原本是个好学生,自从认识了一些社会青年,就以“小霸王”安机关拘留。暑假的一天,王某竟和“大哥”一起,半夜三更在小巷里持刀抢劫了张女士。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人民法院依照法律,判处王某有期徒刑6年。【少年之思】同学们听了中学生王某的经历,进行了如下讨论:李磊:如果在路上遇到王某持刀抢劫他人,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郭明:同歹徒作斗争是大人的事儿,与我们无关。刘云:听你们一说,我都疑惑了,面对侵害,我究竟应该怎么办呢?(1)请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对“少年之痛”案例点评。(2)请结合“善用法律”相关知识,辨析李磊和郭明观点,并为刘云解惑。【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犯罪行为、预防违法犯罪、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等。【解答】(1)本题考查对“少年之痛”案例进行点评。解答时,结合材料信息,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王某持刀抢劫的行为性质、危害性、违法犯罪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如何预防违法犯罪等方面作答。(2)本题考查辨析李磊和郭明观点,并为刘云解惑。分析可知,李磊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鲁莽行事的危害等角度分析作答;郭明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角度作答。如何为刘云解惑,可从敢于并且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面对违法犯罪要善于斗争等方面作答。(1)①“王某持刀抢劫”是刑事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③“王某违纪违法最终犯罪”青少年要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④“少年之痛”启示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2)①李磊的观点是正确的,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极易受到伤害,所以要学会自我保护。②郭明的观点是错误的,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解惑:①面对侵害,青少年要敢于并且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巧妙的借助他人或者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的方式和违法犯罪作斗争。15.(6分)2021年10月“在阳光下成长”重庆市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璧山拉开帷幕。璧山中学枫香湖校区是这次活动的场地之一。以下是璧山中学香湖校区八年级三位学生的一段对话。沈娜:我妹妹这次要来参加比赛,我很想去观看表演,听说他们唱的可好听了。可惜我们要上课,真遗憾!张萌:不是体育课吗?我们假装肚疼,跟老师请假。沈聪:学校有规定,上体育课不能无故请假。不过你我不说,老师也不知道。●●●请运用所学知识,给上面的故事设计一个结局,并说明原因。【分析】本题以中学生的校园生活为材料,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遵守校纪校规。【解答】本题考查遵守校纪校规。题目设问要求为材料的故事设计一个结局,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局可能是被老师发现,受到批评,原因可以从诚信的重要性、友谊不能没有原则、体育课的重要性回答。沈娜和张萌偷偷地去表演,结果被老师发现,受到了批评。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我们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张萌作为沈聪的好朋友应该提出正确的建议,而不能纵容朋友做错事,因为朋友也是要讲原则的。上好体育课能强身健体,磨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