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平版胶印的基本原理_第1页
第三课平版胶印的基本原理_第2页
第三课平版胶印的基本原理_第3页
第三课平版胶印的基本原理_第4页
第三课平版胶印的基本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 平版胶印的根本原理(平版印刷是将层次丰富的连续调原稿的色调分解和分别制成半色调的单色版,再由各半色调单色版叠印来实现颜色复原。)一、平版胶印的根本原理:⒈油水不相溶原理;⒉网点呈像和呈色原理;⒊选择性吸附转移原理。二、为什么油水不相溶原理:〔极性分子具有正负电极,非极性分子不具有电极,这就消灭极性与极性分子相混溶,非极性与非极性分子相混溶,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字互不相溶解三种现象〕水和油墨分别是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在印刷生产中,油墨和水在肯定条件下互不相溶有以下几点缘由:⒈连结料中干性植物油非极性基因的憎水性。连结料碳氢链越长,憎水性愈强,越不溶于水;碳氢链上含双键越多则憎水性愈强。⒉连结料合成树脂的高度抗水性。分子量越大,憎水性愈强;合成树脂在制造连结料时,有的加非极性有机溶剂,有的要加干性植物油助溶,有的还要用干性植物油改性等,这就使油墨中的颜料外表和外界多一层树脂和植物油的间隔,从而更不简洁被水侵蚀,使之具有高度抗水性。三、网点呈像和呈色原理:⒈网点的概念:是指中心距相等而面积不相等,且有规律排列的,组织再现画面色调层次的点子。⒉网点的产生:网点是在挂网照相时,通过网线版把连续调分割为半色调时产生的。网点的形成是光线通过网线版上透亮方格到感光片上使银粒复原,即成黑实网点。透成网线版方格的光通量多,网点面子则大,调子越暗,反之,透过网线版透亮方格的光通量少,则网点面积就小,调子越亮。⒊网点的作用:在网点对原稿的色调层次,起到忠实临摩,传递的作用。假设没有网点,平版印刷对彩色原稿的色调层次,将会无法再现复制;网点在平版印版上,作为形成图文根底的最小感脂单位。网点间的空隙白点,作为空白局部亲水根底的最小单位,为图文局部和空白局部在同一平面上存在制造条件;网点在印刷彩色组合中,打算着墨量的大小,起着组织颜色和图像轮廓的作用。⒋网点的功能:具有组织画面构象的功能。网点能依据原稿反射或透射出光线的强弱,以面积不同的点子来取代连续晕染的色调,组织整个的画面和轮廓,可称网点的构象原理。具有组织颜色的功能。各色印版上的图象都有不同角度的网点,在叠色套印中,由于网点面积的大小不同,和具有网线角度,于是产生网点的并列和重叠,能与原稿形成一样的色调,组成颜色,实现复原的目的。可称为网点的成色原理。⒌为什么平版胶印复制的画面要用网点来组成:建立平面印版晒版条件所需;1印刷条件油水不相溶的要求之需;套印实现彩色复原之需。⒍网点的四大特性:网点百分比——是指单位面积内网点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即网点的面积掩盖率,实际上就是指网点的大小;〔我国习惯上用“成数”来表示网点的百分比,把实地看成一个整点,面积百分比定为100%以上,1022〕网点大小的推断是依据两个网点之间的距离能容纳同样网点的多少来确定网点的大小。网点百分比例图〔一:网点百分比例图〔二:2网点的线数——是指网屏上单位长度〔英寸或厘米〕内单向平行透亮线的条数,又称网屏线数;〔网点线数越大,单位面积内网点个数越多,表现的图像层次愈细腻;反之表现层次力量差〕网点的角度——是指网点排列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①不同的网点角度,在视觉效果上大不一样。试验证明:人的视觉对45°感觉最舒适。所以在选择网点角度时应首先考虑的是画面的主色版,把主色版安排为45°,其次是考虑各色版之间的角度差要合理,否则印刷品上会消灭有碍美观的“龟纹”现象。②网点角度的大小可用放大镜直接目测,也可以用网线规来测量。③例:印刷以人物为主的画面网点角度安排为:Y90°、C15°、M45°、K75°。印刷以风景为主的画面网点角度安排为:Y90°、M15°、C45°、K75°。印刷图画或者是黑白稿时,K45°较为抱负。3网点外形:网点不仅有大小之分,而且有外形上的区分。一般分为方点、菱行点,圆形点、双点等数种。4⒎网点大小的识别:〔确定颗粒网点为几成点,通常在10-15倍放大镜下用目测鉴别。一般可用以下规律鉴别几〕假设在两颗正方形黑网点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内,能容纳三颗同样大小的网点者,称为1假设在两颗网点间,能容纳两颗同样大小的网点,称为2成点。1.531.254黑白各半,两点间能容纳一颗同样大小的网点,称为5成点。即:463728196四、选择性吸附转移原理:⒈印版外表选择性吸附和转移:〔在印版外表用物理、化学的方法进展技术处理,使得局部面积亲油,局部面积亲水,构成印版外表对油和水选择性吸附的根底,实现图文墨迹的正确转移〕⒉墨辊对油墨的吸附转移:5〔由于墨辊是一种高分子物质制成的,它具有亲油疏水的性能,与非极性油墨具有良好的〕⒊橡皮布对油墨的吸附转移:〔橡皮布边墨辊的材质一样,同理〕⒋水辊对水的吸附转移:〔水辊的外表镀了一层疏油亲水性的铬或镍等物质〕⒌纸张对油墨的吸附性:〔纸张是有植物钎维、填料和胶料等物质制成的,是一种既亲水又亲油的两亲物质。植物钎维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