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清人赵翼赞誉崔颢的《黄鹤楼》“楼真千尺迥,地以一诗传”,这一看法已见于南宋林希逸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评论“凤凰台著名,以李翰林一诗也”。凤凰台和黄鹤楼各自凭借李白和崔颢的一首诗而名传后世,这就是宇文所安所说的好文章创造一个地点的现象。这个地点可以大到名山和城市,小至一处胜迹,从一座楼台亭阁到一块墓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有关金陵凤凰台的记载始见于唐代,如《法苑珠林》记述东晋升平年间,“有凤凰集此地,因名其处为凤凰台”。南宋马光祖的《重建凤凰台》以淳熙时期保宁寺的壁记为据,也得出了“晋升平已有台”的结论。将金陵凤凰台当作名胜来题写是自李白开始的。不过,从唐诗可知,金陵凤凰台此时即便存在,也还没有形成一处名胜地标。李白以《登金陵凤凰台》向崔颢的《黄鹤楼》致敬并与之竞争,对他来说,凤凰台不过是一个方便的借口或话题而已。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至宋代影响渐著,题写凤凰台自此蔚为风气。但入宋之后,凤凰台屡遭破坏,长期处于荒废状态。建炎中遭兵火荼毒,1170年陆游所见凤凰台已“废为大军甲仗库”。两宋时期地方官曾多次重建凤凰台,祥符年间“尝著亭于斯,斯楼斯亭,咸以凤字”;淳熙八年,“留守范成大重建,更榜白凤凰台”。历史上的重建重修往往意味着改弦更张,另起炉灶,因为遗迹所剩无几,不足为凭。既然如此,为什么反而是在入宋之后,出现了题写凤凰台的盛况并绵延不绝呢?在胜迹业已消逝或难以确认之际如何继续书写胜迹?书写胜迹又意味着什么?周宝供的《亭台类序》或许道出了其中奥秘:凡山川佳丽处,须起亭台楼阁乃足供游人之玩赏。然古迹多堙,倾颓殆半。其间可登览者固在所必纪,即有空名而无遗址可问者,亦必存焉,以俟考古者之穷探,更以期后贤之重建云尔。这再次证实,题写名胜是一种非对象化的写作,后世的诗人来到此地,不只是为了看到凤凰台当下的模样,更是为了将它从记忆中召唤回来。在所写的胜迹消逝或失去了确定遗址之后,书写本身变成了对它的补偿与替代。消失的胜迹转化为文本,形成文本化的胜迹,并在文本中得以存活,题写胜迹既是关于胜迹的书写,又最终化为胜迹的一部分,甚至取胜迹而代之,或以其它的方式介入后世的胜迹修建与景观重构。在胜迹毁坏和消失后,正是题写胜迹的诗文继续维系着,也不断更新着关于它的历史记忆。(摘编自商伟《“地以一诗传”:题写胜地的“迹”与“文”》)材料二:就广义的书写而言,胜迹所关联的历史、文学、宗教甚至神话、民俗都至关重要,但最终既体现“文”而又显现为“迹”的,无疑是具有物质性的题刻,尤其是摩崖石刻。对于胜迹而言,题刻不仅具有指认的作用,对其塑造也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山东境内那些以摩崖石刻著名的山川: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四山摩崖与云峰山刻石。泰山上有2500多处题刻,在巫鸿先生看来,它如同一座历史堆积起来的纪念碑,“山脚的碑铭年代相对较晚,越往上年代则越为久远,沿着这些题铭攀登而上,游客们感到自己正在一步一步地踏寻岁月的痕迹,深入历史。而岱顶的无字碑,则是沉寂的历史源头”。明代文士往往通过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出游,来将自己与普通游人区别开来;而乾嘉以后,随着金石成为时尚,寻访碑刻亦成为文人旅游的重点,其时踵出的登岱图及其题诗之中常见碑刻的内容,就是一个显见的例证。黄易《铁桥先生登岱观摩崖碑》所描绘的是济宁金石收藏家李东琪观摩《纪泰山铭》的场景,两位游客对着唐玄宗书丹的摩崖指指点点,整个登岱活动,黄易只选取了这一场景作为定格,可知观碑已然成为文人登岱的重头戏。一方面,文字的题写借助于政治、宗教、文学与书法,参与了风景的塑造,但题刻与山水的关系是从属的,嵌入的,拓展的,不处于主要地位,虽说没有《金刚经》,便没有经石峪(或石经峪)这样的景点,但这丝毫不妨碍泰山仍是四海闻名的胜迹;另一方面,一些著名的摩崖石刻周边所汇集的种种题刻,相当于山水画中的题跋,比如宋人陈国瑞题刻、明人所刻《大学》一章、万恭所题写的《高山流水石壁记》、李邦珍题写的“经正”、汪坦所刻《周颂》中的《般》等,这些后起的题刻不惟讨论《金刚经》的字体与年代,也涉及儒、佛二教在这片摩崖上所展开的某种竞争。但即便如此,题跋亦不能争夺本幅的地位,《金刚经》仍然是经石峪真正的胜迹所在。(摘编自薛龙春《点缀山林:摩崖石刻与胜迹的塑造》)[注]经石峪: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上刻隶书《金刚经》,明隆庆年间万恭书刻“曝经石”。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时林希逸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诗的评论,正体现了赵翼“地以一诗传”这一观念,这与宇文所安对文学与名胜关系的认识不谋而合。B.两宋时期,凤凰台屡遭破坏,因此对凤凰台的题写蔚为风气,这与朝廷多次下令重建凤凰台不无关系。重建重修,往往意味着另起炉灶,很可能,早已不是它最初的面貌了。C.题刻对胜迹的重新塑造有着一定的意义,也往往能给胜迹增添一定的文化底蕴。清朝中期以后,寻访碑刻也成为了文人旅游的重点。D.《金刚经》参与了经石峪景点的塑造,是经石峪真正的胜迹所在,但《金刚经》与山水的关系仍是从属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文和题刻,对于名胜的塑造和流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平凡的山水也能借助文人之手得以扬名,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B.胜迹的书写不一定会反应胜迹的历史风貌,但这些文字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一些胜迹在消失之后,依赖这些文字在文本中得以存活,成为文本化的胜迹。C.在众多的书写方式中,最能显示“文”与“迹”双重内涵的,当属物质性的题刻,尤其是摩崖石刻。D.两则材料启发我们,保护名胜古迹,既要保存相关的非物质性的文字,也要保留物质性的题刻,同时也不能忽略胜迹本身。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一“地以一诗传”观点的一项是()(3分)A.李白《越中览古》与绍兴的越王台B.杜甫《登岳阳楼》与岳阳市的岳阳楼C.张继《枫桥夜泊》与苏州的寒山寺D.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与晋江的孤山寺4.两则材料都论述了题写题刻与名胜古迹的关系,请简要分析其异同。(4分)5.结合材料一的观点,试分析杜牧《阿房宫赋》对历史胜迹阿房宫的意义。(6分)1.选B,强加因果,原文是“题写凤凰台自此蔚为风气。但入宋之后,凤凰台屡遭破坏,”。2.选A,“相互依存不可分离”错,题写文字可以脱离名胜古迹而存在。3.选C。张继的《枫桥夜泊》,可谓寒山寺有关中诗文中的绝唱,其地位无与伦比,不可撼动,它让无数人知道了寒山寺的存在。越王台出名,绝不是因为李白这首诗。岳阳楼更出名的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白居易诗中的孤山寺是杭州的孤山寺,不是江苏靖江的孤山寺。4.同:①材料一认为题写甚至能“化作胜迹的一部分”。②材料二则认为题刻具有指认的作用,对塑造胜迹也有一定的意义。二者都认为题写和题刻对胜迹的流传有一定的意义。异:①材料一认为题写甚至能“取胜迹而代之”。②材料二认为“题刻与山水的关系是从属的,嵌入的,拓展的,不处于主要地位”。5.①题写的名胜古迹往往已消逝或失去了确定遗址,题写者只是为了将它从记忆中召唤回来。比如《阿房宫赋》里的阿房宫在杜牧写作时已经不存在,写作是杜牧自己的需要。②题写是对名胜古迹的补偿与替代。如《阿房宫赋》增加了阿房宫的文化价值,使阿房宫成为文本化的胜迹,在文本书写中内涵更为丰富。③题写胜迹化为胜迹的一部分,甚至取代了胜迹本原,并以其它方式介入后世的修建与景观重构。如现今阿房宫遗址的受重视与开发,与杜牧的《阿房宫赋》不无关系。④在胜迹毁坏和消失后,正是题写胜迹的诗文继续维系着,也不断更新着关于它的历史记忆。《阿房宫赋》在现代不断更新着读者对阿房宫的体验与想象。(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材料一的观点集中体现在最后一段,核心语句是“题写名胜是一种非对象化的写作”,以下语句都是具体解说。浙江省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在李伯元的《文明小史》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晚清科考政策发生变化,除了诗文,还新增时务、天算、舆地等内容,为适应这种变革,吴江乡间有贾家三子开始接触上海报纸以补充新知,兄弟三人通过报纸既可知道外面的事,又可借此消遣,一天足有两三个时辰用在报上。眼界开了,行动也就开始,他们托人在洋货店买回来一盏火油洋灯,一亮如同白昼,油灯那点摇曳之火就显得可怜无比。自此三兄弟更加留心看报,凡见有外洋新到器具,即托人购买。仅此仍不解渴,他们想去上海见见世面。谋划再三,三兄弟私下租了一条船,半夜时分偷偷奔向上海。倘若这是一段史实,按照现有的研究思路,我们会关注什么呢?或许是当时的吴江乡下已经可以看到多少报纸,都是些什么报,它们又是通过什么渠道传播的;或许是当地读者都是哪些人,主要读什么,报纸对他们产生了什么作用;当然也可以分析报纸在上海向周边辐射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等等。这样的一些研究都从各自不同层面触及报纸及其影响,其价值不言而喻。然而,所有这些研究相加,让人觉得仍未击中这个故事的真正命意。比如为什么是读报让人知道外面的事?为什么报纸可以是购买洋货的指导?报纸的这种诱导力量来自哪里?总而言之,如果没有报纸的话,这一切就不会发生。那么,报纸是什么呢?很遗憾,在我们的研究中的确没有人去追究报纸是什么,而是把报纸当作了一个不证自明的物品。这不仅把报纸常识化了,而且也难以切实把握研究者惯常重视的报纸内容及其作用(比如与书籍有何不同)。这种所谓的报纸历史研究也就名不副实,实际上是没有“报纸”的报纸研究。历史学家达恩顿就曾表达过类似意思,他说,研究者们总是希望通过考查印刷的世界,就能打开一扇透视法国大革命的新窗口,但他们从来没有打算了解这种主要传播工具是如何贡献于现代的第一次伟大革命,可以说,这场大革命如果没有印刷报刊,就不可能推翻旧的君主专制。报刊与历史研究中存在的这种现象,绝不是历史研究独家的问题,无论是社科还是人文学界,都普遍存在“媒介盲”的状况。其中一些研究者在关于媒介的构成、历史及影响研究方面,路径固然不一,但在关注媒介内容、角色和传播的知识及其构成,而轻视乃至忽视媒介本身上,则是大同小异。如果我们转变研究视野,将媒介看成一种改变时空和社会关系的新的传播方式,①而不是当作一个空瓶,我们的研究——比如关于上面提到的吴江贾家兄弟故事的研究——还会只是围着其内容打转吗?报刊是一种媒介,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为什么一定是媒介,媒介到底是什么,想必没有多少人能够回答。如何理解媒介,总是与以什么样的方式看待它密切相关。当把媒介看成负载内容的一块白板,②一个透明的玻璃缸时,除了紧盯“媒介内容”这一片“滋味鲜美的肉”,就不可能还会想到其他什么东西。且不说这种“工具论”的媒介观,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就是从今天我们自身的媒介体验(比如手机的使用)来看,这一观念也是完全不适用的。由此及彼,当能刺激我们反思现有媒介与历史研究中的媒介观,借此重新理解媒介,从媒介是什么入手,重新建立一个考察媒介的视角,显得尤为重要。直白地说,在很多人眼里,媒介似乎是无须厘定的,因为它已经是明摆在那里的一个个实物——人人都看得到的东西;或者说媒介已不是自然媒介物,而是一个社会机构,虽然二者都有处于中间位置之义。就每个具体研究而言,这样理解似乎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然而若稍作追究,就会发现事情不那么简单。报纸、广播、电视差别很大,其制作、传递、呈现和接收方式都不一样,为什么都一概称之为高二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7页媒介,其依据是什么?什么东西可以被称为媒介,什么样的研究可以被认定为媒介研究?当我们一提媒介,本能的反应就是手中摊开的报纸,与家人一起围坐观看的电视机,飘扬出悦耳声音的收音机,黑暗中人影晃动的银幕的时候,我们的理解就已经失落了媒介所含有的“中间”之义——亦即在学术上理解媒介本该具有的“恰当的方式”。所以,记住下面这句话就显得十分关键:理解媒介,不仅指理解单个的媒介形式——电、打字机、纸张、网络——而是要从媒介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媒介角度”即意味着媒介不仅仅是一个物品、一个对象,更是一个考察社会、人乃至世界的站点。这一“角度”或者视角,就是媒介的“居中”或“中间”位置。报纸、广播、电视之所以是“媒介”,就在于它们共同的“媒介性”——处在中间位置的“调节机构”,更为切近的表达即“交转性”。(摘编自黄旦《理解媒介的威力——重识媒介与历史》)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吴江贾家三兄弟来说,报纸不仅是增加新知识、了解外界事情的窗口,而且也成为购买洋货的诱因。B.没有“报纸”的报纸研究是指研究者没有关注报纸本身究竟是什么,而是注重研究报纸内容及其作用。C.研究者希望通过考查印刷的世界,对法国大革命有新发现,其实忽视了媒介本身,是“媒介盲”的表现。D.认为围坐观看的电视机是媒介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种理解失去了媒介所含有的“中间”之义。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现有研究思路“让人觉得仍未击中这个故事的真正命意”,是说研究者们未真正理解李伯元在书中记述这个故事的社会意义。B.如果从新的视角考察媒介,我们对媒介的理解与传统才可能会有所区别,可以深入认识媒介是什么,也可能扩大媒介研究的视野和范围。C.我们本能地把手中摊开的报纸当作媒介,是因为我们认为报纸和广播、电视一样都可以向我们传递信息,它的媒介性质毋庸置疑。D.虽然人们有时候把媒介界定为一种自然媒介物或一个社会机构,但是二者的“居中”或“中间”位置并未因这种不恰当的理解而改变。3.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媒介“中间”含义的一项是(3分)A.在视觉文化研究中,研究者以“视觉性”为脉络,把艺术、图像、广告、肥皂剧等全都纳入研究的范围。B.电视剧《人世间》在讲述故事与塑造人物之间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平衡,彰显了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高度。C.通过研究《新青年》杂志作为公共交谈平台的运作方式,揭示其内容的形成,透视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的变革轨迹。D.手机既能接收音频、视频,又能接收图文、数据,这一卓越的物理性能赋予了手机强大的媒介融合能力。4.文中有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作者借句中的“空瓶”和“透明的玻璃缸”阐述了什么观点?(4分)5.为了让读者理解“媒介的‘中间’之义”,作者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简要概括。(6分)1.D(“认为围坐观看的电视机是媒介的观点是错误的”说法错误。根据文意,作者并未否认报纸、广播、电视机等是媒介)2.A(A“未真正理解李伯元在书中记述这个故事的社会意义”与文意不符,原文“总而言之,如果没有报纸的话,这一切就不会发生。那么,报纸是什么呢?”可知,“这个故事的真正命意”指的是指对报纸本身的研究。)3.C(A强调研究媒介的范围,B项强调电视剧作品的价值,D项强调手机的功能,均未涉及媒介的“中间”含义)4.①“空瓶”“透明的玻瑞缸”形象生动的比喻,使“媒介盲”“工具论”等术语表达更通俗易懂。②第一处,作者不认同只关注“媒介内容”而忽视媒介本身的“媒介盲”现象:第二处,表示对紧盯“媒介内容”的“工具论”的媒介观不认可,表明我们要重新建立考察媒介的视角:(4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5.①首先,通过以现有思路去关注历史故事产生的问题,引出没有“报纸”的报纸研究的误区。②然后,批评当前媒介研究中存在的“媒介盲”和“工具论”的媒介观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考察媒介的新视角。③最后,启发读者思考媒介的“中间”之义,提出研究的视角——“媒介视角”。(6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学科测试卷(一)(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①中国儒家文化有“乐学”的传统。《论语》开篇就讲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明确指出了“学”与“悦”之间的关系。孔子还谈到学习的三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在他看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中国文化史上备受尊崇的“孔颜之乐”,就是儒家“乐学”理念的生动实践,明代大儒王艮(字汝止,号心斋,阳明后学的集大成者,泰州学派创始人)有一首《乐学歌》流传于世,这首诗就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乐学”理念。②“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在儒家看来,乐乃是心之本体。明代大儒、王艮之子王东压也指出:“乐者,心之本体也。有不乐焉,非心之初也。吾求以复其初而已矣。”快乐乃是心的本来状态,如果有烦恼出现,那就是离开了心的最初状态。读书人通过修身养性,就是要恢复心的最初状态。在现实生活中,苦乐掺杂,悲喜交替,乃是人生常态,“不乐”与“乐”如同孪生兄弟,它们往往结伴而来。在王艮看来,真正的“乐”,不依赖于外在的条件,也不受外境的干扰,它不是一个人能够获得的某种外在之物,而是他存在的本来状态,真正的“乐”并非欣喜若狂或兴高采烈,而是内心宁静、无有忧愁。刚出生的婴儿,既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他只是处在一种简单自然、自在自适的状态,这种状态也可以看作一种“乐”。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头脑开始发育,欲望逐渐萌生:正是头脑所制造的私欲,把“心之本体”给蒙蔽、束缚了。一旦陷入欲望的泥潭,必然患得患失,烦恼也将如影随形。③“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当一个人私欲萌发,即刻就会被自己的良知觉察到。私欲一旦被良知觉察,自然而然地就被消除了,作为本体之真乐将会重新显露出来。所谓良知,就是本来的“知”,亦即“婴儿意识”,或者说纯净的意识。良知的功能就是知道、感知。所谓“致良知”,简单来说就是始终保持警觉,觉知当下的一切。这是阳明心学的重要修养功夫。良知与私欲,如同光明与黑暗,当光明进来的时候,黑暗将自然消退,正如王阳明所说:“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④“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在王艮看来,真正的“学”就是致良知。真正的“乐”,就是通过致良知,发现自己的本体之乐。如果在致良知的过程中体会不到“乐”,那就偏离了圣贤之学的宗旨,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致良知。当然,如果不去学习和践行致良知,也难以体会到这个本体之乐。这意味着,当我们处在放松而警觉的状态,内心宁静、无有思虑,那就是在“学”(致良知);当我们处在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内心躁动、思绪纷杂,那就不是在“学”(致良知)。在王阳明看来,“常快活便是功夫”,故而,要体会到真正的“乐”,不仅要研读圣贤之书,而且需要恰当的训练或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情绪的垃圾丢出去,“心之本体”才有可能显露出来,当一个人的内心越来越宁静,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喜乐,就意味着这个“学”是卓有成效的,那是处在正确的学习方向;如果内心越来越纠结,越来越疲惫,越来越痛苦,那就意味着它是不自然的,很有可能偏离了圣人之学的方向。⑤“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王艮提出,要在乐中求学,当我们的心处在宁静愉悦的状态,学习圣贤之学(致良知)将会更有效率,如果心中感觉到不乐。那还不如停下来歇息。与此同时,学中也有乐,在学习圣贤之学(致良知)的过程中,将自然而然地体会到那个本体之乐。在儒家看来,“乐”就是“学”,“学”就是“乐”。“学”与“乐”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一旦把它们割裂开来,也就步入歧途了。这意味着,真正的“学”并不是拿起书本来读的那个状态,而是保持觉知,安住当下。通过这个“学”所带来的放松和开心,也远远比记住那些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⑥“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王艮感慨“天下之乐,何如此学”,世间各种欲望之乐,犹如过客一般转瞬即逝,丝毫不值得贪恋,而致良知所带来的精神之乐,是长久的乐、最大的乐。倘若读书只是增加了我们对于知识的执着,甚至带来诸多的负累和烦恼,那么就应该去反思学习的方向和方式。若是出现了偏差,只要及时加以调整,我们的心将重新回归平静与喜乐。⑦在现代社会。有的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只关注知识的累积、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道德的涵养,智慧的提升,学习变得趋向功利化、技术化,陷入所谓的“学习焦虑”。今天,重温王艮的《乐学歌》,无疑有助于我们明晰学习的动机,真正通过学习来滋养心灵、唤醒智慧,进而增益人生的幸福。(摘编自谢青松《“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王艮(乐学歌)解读》)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以《论语》的“学”“悦”关系和孔子倡导的学习以乐之为上的理念导入,为进一步论证中心观点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B.王艮父子对心的本来状态的认识一致,都认为快乐是心的本体,而烦恼不是心的最初状态,违背了读书人对修身养性的终极追求。C.致良知和体会本体之乐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们通过致良知,能够发现本体之乐:处于本体之乐中的学,才是真正的致良知。D.王艮感慨“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在作者看来,王艮的这句话表达了对致良知带来的精神之乐的极大肯定和对欲望之乐的否定。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苦乐掺杂,悲喜交替,乃是人生常态”,可见要体会到真正的“乐”是不可能的。B.文章认为,成人的“乐”就是回到初生婴儿那样简单自然、自在自适的“乐”的状态。C.即使学习很刻苦,但如果偏离圣贤之学的方向,人们也可能会感觉疲惫,成效不高。D.从文中我们得到启示:拿起书来读不是真学习,学习状态比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天下之学……若费些子气力,便不是圣人之学,便不乐。”B.“文字思索亦无害,但作了常记在怀,则为文所累。”C.“良知昏迷,众欲乱行:良知精明,众欲消化,亦犹是也。”D.“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4.王阳明说:“良知犹主人翁,私欲犹豪奴悍婢。”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中蕴含的良知与私欲的关系。(4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解答】(1)B.“违背了读书人对修身养性的终极追求”错误,偷换概念。由原文第二段“读书人通过修身养性,就是要恢复心的最初状态”“如果有烦恼出现,那就是离开了心的最初状态”可知,“心的最初状态”并不是“修身养性的终极追求”。
故选B。
(2)A.“不可能的”错误,由原文第四段“在王阳明看来,‘常快活便是功夫’,故而,要体会到真正的“乐”,不仅要研读圣贤之书,而且需要恰当的训练或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情绪的垃圾丢出去”可知,通过恰当方法有可能体会到真正的“乐”。
B.“成人应寻找像初生婴儿那样”错误,由原文第二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头脑开始发育,欲望逐渐萌生……一旦陷入欲望的泥潭,必然患得患失,烦恼也将如影随形”可知,成人寻找的乐的状态是消除烦恼之后的乐,与婴儿的不一样。
C.正确,由原文“当一个人的内心越来越宁静,……那是处在正确的学习方向;如果内心越来越纠结,越来越疲惫,越来越痛苦,那就意味着它是不自然的,很有可能偏离了圣人之学的方向”可知。
D.“学习状态比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错误,由原文第五段“真正的‘学’并不是拿起书本来读的那个状态,而是保持觉知,安住当下。通过这个‘学’所带来的放松和开心,也远远比记住那些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可知,通过这个“学”所带来的“放松和开心”,也远远比记住那些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
故选C。
(3)第四段的论点是真正的“乐”,就是通过致良知,发现自己的本体之乐。
A.“不是圣人之学,便不乐”符合第四段观点。
B.“文字思索亦无害,但作了常记在怀,则为文所累”可论证第五段观点:学中也有乐,在学习圣贤之学(致良知)的过程中,将自然而然地体会到那个本体之乐。
C.“良知昏迷,众欲乱行”可论证第三段观点:良知和私欲的关系。
D.“为己之学”与本文观点无关。
故选A。
(4)“主人翁”与“豪奴悍婢”的比喻,揭示了良知和私欲是主仆关系,是掌控和被掌控关系。
具体情况,可由原文第三段“当一个人私欲萌发,即刻就会被自己的良知觉察到。私欲一旦被良知觉察,自然而然地就被消除了”“简单来说就是始终保持警觉,觉知当下的一切”,可以概括:良知应该时时觉察、消除私欲。
由“良知与私欲,如同光明与黑暗,当光明进来的时候,黑暗将自然消退”可知,私欲如黑夜,时常出现,良知如同光明,“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没有良知会造成私欲横行的危险局面。
答案:
(1)B
(2)C
(3)A
(4)①良知为主,私欲为奴仆,良知可以管控私欲;
②私欲强悍,常有萌发,任其蔓延会蒙蔽良知;良知要保持警醒,及时清除私欲。【点评】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汾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就文学而言,“真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在通行的文学标准中,“真实”是最低级的文学形式,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认为,“真实”从来都不是艺术的标准。其实,韦勒克所反对的“真实”是就其最基本意义而言的,即物理意义的真实,“那儿有一朵玫瑰花”,这是物理真实,但这并不是文学。文学要求比物理真实更多的真实,“那儿是哪儿?庭院,原野,还是书桌?谁种的或谁送的?那玫瑰花的颜色、形态,味道是怎样的?”这才进入文学的层面,因为关于这些会有千差万别的叙述,即使是非虚构写作,也只能说:我在尽最大努力接近“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结构出作家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理解和现场感,这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叙事性是非虚构文学的必由之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大量的非虚构作品,这种文学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以及小说的技巧与道德眼光,它倾向于纪实的形式,倾向于个人的坦白,倾向于调查和暴露公共问题,并且能够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着力探索现实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非虚构文学,作为近些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谈,作家一方面被非虚构文学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文学,并且它似乎拥有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另一方面又对非虚构文学有所疑惑,认为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不相符合。但我认为,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摘编自梁鸿《非虚构的真实》)材料二:从概念的严谨性来看,“非虚构写作”无疑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它似乎涵盖了虚构之外的所有文体。但倘若从目前已发表一些作品来看,它又呈现出某些独特的文体特征。譬如,它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颇不相同,不追求事件记叙的完整性,不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性,也不崇尚主题意旨的宏大性,而是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直接展示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散文,不仅拥有较长的篇幅,而且在突出其现场纪实性的过程中,以理性的思考和辨析为主,少有感性的抒情和诗性的怀想。抛开概念的学理性纠缠,依据我的阅读感受和思考,“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力,在于当代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这种介入,是积极主动的,是微观化的,是现场直击式的,譬如李辉的《封面中国》,就是以《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为焦点,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在一系列微观化的细节呈现中,传达作家对这些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有效思考,而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则以故乡梁庄作为考察坐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记录梁庄的社会变化与存在的问题,也跟踪记录了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以此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的独特反思。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面对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的介入性写作姿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蛰居书斋的想象性写作,激发了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使作家能够带着明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现实领域,通过田野调查等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也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同时,它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对某种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现在,有不少作家仅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是凭借经验和习惯来处理现实,由此导致很多作品因为“不接地气”而问题频仍,读这些作品,我们常常觉得很“隔”,用本雅明的话说是“经验的贫乏”,而“非虚构写作”的兴起,表明了作家们置身于生活现场,开始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逻辑与伦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当然,这种以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作为主要审美目标的写作,艺术性上有时会偏弱些,那些现实调查类作品尤其明显。毕竟它们突出的是“实录”之后的分析和思考,彰显的是创作主体的特定感受和理性思索。但是,如果当代作家都能够抽出一些时间,亲身介入社会历史之中,进行一些必要的“非虚构写作”,我认为,这会为他们的虚构性写作提供巨大的帮助。(摘编自洪治纲《“非虚构写作”的价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通行的文学标准中,“真实”是最低级的文学形式,非虚构文学并没有完全还原现实的真实,它的“真实”还包含了作家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理解和现场感。B.非虚构文学引起关注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它拥有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另一个原因是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不相符合。C.非虚构作品从学理角度看,其概念并不严谨,它并没有涵盖虚构之外的所有文体,比如,已发表一些非虚构作品就呈现出一些独特的文体特征,D.很多作品之所以“不接地气”,是因为作家总是蛰居书斋进行想象性写作,没有通过一手的资料去了解社会,只凭借经验对现实进行习惯性处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些年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非虚构写作不但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而且使人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思考和辨析。B.李辉的《封面中国》和梁鸿的《中国在梁庄》的创作过程可以表明,部分当代作家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运用微观化的方式和现场直未的方式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度思考。C.材料二的三、四、五段,先通过对比突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然后客观地指出其艺术性地不足,最后再次强调了非虚构写作有助于文学创作。D.虽然现实调查类非虚构作品的艺术性上偏弱些,但是当代作家能进行一些必要的“非虚构写作”训练,那么会帮助他们的虚构性写作。3.下列选项对《包身工》真实性的分析,不正确的是(3分)A.《包身工》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以旁观者的视角向读者呈现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只客观的叙述目之所及而不凭空添加。B.《包身工》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是它的重要特征,但同时也讲究形象性、抒情性,运用文学手法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C.全文穿插了“五卅惨案”等社会事件,将包身工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中进行表现,增强了历史真实感,另外文中引入了大量的数据也显示了对客观事实的严谨考察。D.“非虚构”作品和报告文学能够成立的共同前提是真实性,创作者都注重在生活现场关注土地、人民和国家,重在记录个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4.材料一第一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6分)5.请结合材料二,分析“非虚构性写作”对作家的写作带来了哪些好的影响。(6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包身工》真实性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非虚构性写作”对作家的写作带来好的影响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解答】(1)B.“一个是因为它拥有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另一个原因是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不相符合”理解有误,与原文“作家一方面被非虚构文学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文学,并且它似乎拥有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另一方面又对非虚构文学有所疑惑,认为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不相符合”说法不符。引起关注的原因主要是“作家一方面被非虚构文学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文学,并且它似乎拥有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
故选B。
(2)A.“非虚构写作不但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而且使人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思考和辨析”理解有误,原文“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可知,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选项是递进关系。
故选A。
(3)D.“重在记录个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分析有误,原文“它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颇不相同,不追求事件记叙的完整性,不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性,也不崇尚主题意旨的宏大性,而是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直接展示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可知,报告文学“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性”,“非虚构”作品强调创作主体带着主观介入的姿态对事件本身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
故选D
(4)“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认为,“真实”从来都不是艺术的标准。其实,韦勒克所反对的“真实”是就其最基本意义而言的,即物理意义的真实”运用了引用论证。
“文学要求比物理真实更多的真实,‘那儿是哪儿?庭院,原野,还是书桌?谁种的或谁送的?那玫瑰花的颜色、形态,味道是怎样的?’这才进入文学的层面……这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运用了对比论证,引出了非虚构文学的核心。并运用了举例论证,以日常生活现象为例,论证文学真实的特点。
(5)材料二共有五个文段,全文围绕“非虚构写作”的价值之话题展开论述。
文章第一段“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直接展示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散文,不仅拥有较长的篇幅,而且在突出其现场纪实性的过程中,以理性的思考和辨析为主,少有感性的抒情和诗性的怀想”。
文章第二段分析指出“‘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力,在于当代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这种介入,是积极主动的,是微观化的,是现场直击式的”。
文章三段,指出非虚构写作的现实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蛰居书斋的想象性写作,激发了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同时,它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对某种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
文章四段,“而‘非虚构写作’的兴起,表明了作家们置身于生活现场,开始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逻辑与伦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
从创作模式的改变,创作意愿和创作过程的改变,创作关注内容的改变三个角度去归纳概括。
答案:
(1)B
(2)A
(3)D
(4)引用论证,引用韦勒克论述,指出对物理意义的真实的反对,增强了论证说服力。
对比论证,将物理意义的真实和文学真实的对比,引出了非虚构文学的核心。
举例论证,以日常生活现象为例,论证文学真实的特点。
(5)①(创作模式)非虚构写作从习惯上改变了传统写作的模式,作家们置身于生活现场,通过田野调查等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创作更接“地气”。
②(创作意愿和创作过程)创作者的主观意愿更明确,问题意识更强烈,其创作过程更显理性。
③(创作关注内容)作家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逻辑与伦理秩序,对重要问题深入思考。【点评】阅读社会科学类非连续性复合文本,首先,应梳理文本的结构,辨析清楚文本一共由几部分组成;其次,要根据材料的出处,从标题要素入手,整体把握各则材料的大致内容;最后,聚焦图表中的数据、报告中的结论、评论中的观点等关键信息,多元组合,整体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核心要义。有些文段没有明显中心句,必须对几个互有关联的句子进行意义整合,进而明确文本的主要观点。浙江省义乌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唐以前的古代文学中,以忧患感为基调的作品是很多的。这些作品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所体现的主要是对于自己及亲友的命运而引起的忧患感,如宋玉《九辩》。第二类则是内涵更为深广的忧世之作,例如《诗经》中的《载驰》《正月》。这后一种倾向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传统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屈原。屈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蒙着一层浓重的忧患情调。关于《离骚》,诚如司马迁所云,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关于《九章》,从首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到末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忧患之感与《离骚》完全相同。屈赋对读者的强烈感染力主要来自它所蕴涵的忧患感,这种忧患感当然包含着诗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美人迟暮”的惆怅,但是更重要的则是诗人对于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危机感:“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那么,在屈原的时代,楚国是不是已经岌岌可危了呢?据史书记载,它当时还是一个“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强国。在屈原生前,楚国虽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几次失利,但并未濒于灭亡的危险。屈原作品中那种仿佛大难已经迫于眉睫的气氛,与其说是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实际形势,倒不如说是反映了诗人心中基于对现实的预感而产生的忧患意识,而这种预感和忧患意识正来源于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屈原曾经被楚怀王委以重任,但是他不久就受到一连串的诬陷、疏远、放逐。在那个辩士四处奔走、朝秦暮楚的时代,屈原却情愿在“乃猿狖之所居”的流放地行吟泽畔,仍然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精神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时时刻刻把国家、人民的命运放在心上,仍然强烈地感到自己对于国家、人民的责任:“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甚至当他要想以身殉国时,仍念念不忘国家的政治,并以古代的贤臣作为自己的榜样:“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然屈原的忧世预言与历史的实际进程相符合的程度不一致,但是,他怀着对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巨大关切,具有对于现实生活的深邃的洞察力,因而能够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当时政治、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隐患。这种对于历史演变的深刻预感和忧患感是难以为常人所理解的,所以屈原的忠谏始终不被楚王采纳。这样,他在当时就处于一种非常孤独的境地。屈原反复悲叹:“国无人莫我知兮”“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种深沉的孤独感主要是由于拳拳忠忱和侃侃说言不为朝廷所接受。只有对国家、人民的命运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事业,理想的正义性怀有强烈的自信心,才能产生足以抗拒这种孤独感的精神力量。(摘编自程千帆莫砺锋《忧患感和责任感》)材料二:《离骚》全诗可分为三段:正文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乱》曰”是全诗的尾声与总结。从“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半部分,是写“骚”,写“忧”,写诗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斗争、矛盾、幽愤和痛苦。在前半部分中,诗人抒写着“灵修浩荡”“皇舆败绩”“众女谣诼”“芳泽杂糅”的政治乱象,又强烈地感受到“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人生忧愁。政治斗争的严重挫败,现实与理想的悬殊背离,给屈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深巨的忧愤。他抑止不住满腔的愤懑,反复诉说着自己无比失望、孤独、幽怨、孤疑的情绪,重重的忧郁、怨望、苦闷、彷徨,重重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 吉林省顶级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低价个性化装修合同范本
- 2024年出售单桥泵车合同范本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 低血糖处理及护理方法
- 中医特色治疗进修汇报
- 2024中国特色医疗保障
- saas数据安全管理
- 2024快餐店转让合同范文
- 3.3解一元一次方程(3)-去分母 讲练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
- 2024-2025学年北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专项复习:一次函数(压轴34题)解析版
- 循环经济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 安全生产责任制手册
- 2024版中国航天发展历程
- (新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整体教学课件
- 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课件
- GB/T 25052-2024连续热浸镀层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医院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培训课件
- 国开2024年秋《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任务1答案
- 2024年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手册15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