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27论述类文本阅读-书评_第1页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27论述类文本阅读-书评_第2页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27论述类文本阅读-书评_第3页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27论述类文本阅读-书评_第4页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27论述类文本阅读-书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7论述类文本阅读——书评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交叉研究”成为呼声很高的热词,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研究”得到了大力提倡,学界

甚至将这种“交叉研究”视为提升学术创新效率的一种重要方法。实际上,“交叉研究”并不一定是在不

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同一学科、同一专业内的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同样存在着“交叉研究”

的可能。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张卫东研究员的《粤汉铁路与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898—1937)》(以

下简称“张着”)就是这样一部充满“交叉研究”特色的学术新作。

首先,张着体现了学术热点领域之间的“交叉研究”。尽管铁路进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但自从交通

史研究于近代诞生以来,铁路史斫究便一直是这一学术领域的热点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在研究不断深化

的背景下,交通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另一方面则因铁路是牵动社会方方面面的事物。在如今中国的高铁

建设已然成为国家一张靓丽名片的背景下,铁路史研究的热潮势必进一步高涨和持续。“近代湖南经济社

会变迁”,其选题属区域史范畴自是不争,而区域史的研究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始终是历史学研究

的热点领域之一,至今未曾稍歇。张着的两个核心语汇,一为“粤汉铁路”,一为“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

迁”,皆在学术热点领域范围之内。

其次,张着体现了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多方向的学术“交叉研究”。仍以张着的两个核

心词语来论,无论“粤汉铁路”,还是“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都不止单纯的经济史领域的问题,同

时也是特定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问题。于粤汉铁路而言,其在打通广东沿海与湖南、湖北等内陆省份

之间经济交流沟通的脉络上,确实具有经济方面的重大价值。但是铁路的贯通,所打通的又岂止是经济呢?

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的沟通与往还,也因此而更加顺畅。以“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而论,近代湖

南在铁路贯通之后,所发生的变化何止经济、社会两项,它更是一种全方位的变迁。大到军事、政治、文

化,小到普通居民的衣食住行,又有哪一方面不受到影响?

第三,张着体现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交叉研究”。所谓宏观研究,是指其将研究论题置

于整个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无论是“粤汉铁路”这个物质性的具体物象,还是''近

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这个抽象性的文化现象,张着都是将其放到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行

思考。无论是“粤汉铁路”这个物质性的具体物象,还是“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这个抽象性的文化现

象,张着都是将其放到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迂的宏大时代背景下进行观察和剖析的。所谓微观研究,则指

其通过对具体的事件、人物进行细致的剖析,通过两者的交叉融合,从而将整个研究落于实处。仅举“湘

米销粤”为例,便可清晰地看到其宏观思考与微观考察相结合的学术思路和研究途径,一方面“湘米销粤”

在宏观层面上反映出湘、粤两省的经济形态差异之一斑,另一方面又从微观上考察了“湘米运粤”的细节

性问题,如“湖南全省稻作面积产量及亩产比较”“1914—1938年湖南稻米产量”“1904—1933年湖南

海关谷米出口情况”等诸多统计表格中的数据,更是细致而微,从中让我们了解这个时段湖南的稻作面积、

亩产量、稻米总产量、谷米出口数量等具体情况,从而获得湖南省在这个时期中粮食生产乃至经济运行的

情况。

(摘编自李文才《评〈粤汉铁路与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898—1937)〉》)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和同一学科、同一专业内的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存在的“交叉研究”完全不同。

B.铁路史研究成为热点问题,一是因为交通史研究的深化,一是因为铁路是牵动中国社会面的重要事物。

C.“粤汉铁路”打通沿海与内陆,体现出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多方向的学术“交叉研究”。

D.将物质性的“粤汉铁路”与抽象性的“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交叉融合,让整个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紧扣张着中体现的“交叉研究”特征,先总体概括,再从三个角度分条列述,思路清晰。

B.文章在分析张着中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特征时,既有抽象的概括,也有具体的阐释。

C.文章最后一段列举具体数据,让读者了解了湖南在具体时段中粮食生产乃至经济运行的情况。

D.文章在评论张着时,对书中具体内容的直接引用并不算多,更多的是向读者评述其宏观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文学现象的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进行交叉融合,是人们并不陌生的“交叉研究”形式。

B.当下高铁建设已经成为中国一张靓丽名片,这就意味着新一轮中国铁路史研究的热潮已经到来。

C.人们对于粤汉铁路,更为明确的是它能带来经济价值,但其政治、文化、军事价值也不容忽视。

D.张着对书中核心词语的讨论没有脱离历史变迁的大背景,可以窥见作家进行研究时的客观态度。

【答案】LC

2.C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内容的能力。A.“完全不同”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实际上,

'交叉研究'并不一定是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同一学科、同一专业内的不同研究领域

之间,同样存在着‘交叉研究'的可能”,也就是说只是提及两者都有可能存在“交叉研究”,并没有说

明其相同还是不同。B.“交通史研究的深化”说法有误。原文是说“这一方面是因为在研究不断深化的背

景下,交通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展”,选项张冠李戴,将“拓展”误认为“深化”。D.“让整个研究具有现

实意义”说法有误。原文只是说“无论是‘粤汉铁路’这个物质性的具体物象,还是‘近代湖南经济社会

变迁’这个抽象性的文化现象,张着都是将其放到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宏大时代背景卜进行观察和剖

02/14

析的”,并没有说明其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列举具体数据”说法有误。原文第四段末

尾“如‘湖南全省稻作面积产量及亩产比较''1914—1938年湖南稻米产量''1904—1933年湖南海关

谷米出口情况’等诸多统计表格中的数据,更是细致而微”中,出现的数字只是引用文件的名称,并非作

者直接列举数据。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B.“已经到来”说法有误。原文是说“在如今中国的高

铁建设已然成为国家一张靓丽名片的背景下,铁路史研究的热潮势必进一步高涨和持续”,并非“到来”,

而是在“到来”的基础上“进一步高涨和持续”。

故选B。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给孩子一个适合的诗词读本

钟锦

①我的老师叶嘉莹先生选编了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这本书出版后反响极好,出版社很快又推出

一个“讲诵版”,并且附有二维码,扫描后可以听到先生自己的吟诵和讲解。这些讲诵有人在微信圈里转,

我顺手点开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一首,一听之下即为叫绝。急忙买回,用了两天时间通读一遍,引

起了我对“给孩子”的思考。

②“孩子”的年龄段最好先确定一下。宽泛些说,十八岁以下都算孩子,能够读诗总得到六七岁吧。

六七岁前的孩子,其实读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我认识一个朋友,据说四岁就能背诵《长恨歌》,但现在

记忆的诗词并不多,理解尤其不深入。而从六七岁到十八岁,起码有两个阶段,就以小学毕业的十二岁为

界,前后的领悟能力实在是截然不同的。假如“给孩子”是给六七岁到十二岁的孩子,这个选择尤其应该

慎重。

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记忆力虽佳,领悟力却未成熟。除了罕见的天才,很少有可能真正领会那些精

妙深微的诗词作品。叶先生自己就曾写下她读诗时的真实感受:“我想人的心灵大概也和肉体一样,是可

以因摩擦日久而牛呼举季的。第一次摩擦接触的感觉,该是最鲜明生动而富有刺激性的,但是可惜我第一

次读这些作品时,竟幼稚得没有感受的能力。等到我有了感受的能力,我的心灵对这些作品却已因摩擦日

久而生茧了。”如果家长并不只是想让孩子知道一些诗词,而是希望孩子能够从诗词中有所得,必须选择

好给孩子的读物。

④选择不能只看名气。要说名气,《唐诗三百首》自然远远大过叶先生的选本。但那实在不是一个给

孩子的好选本。《唐诗三百首》基本是从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中选出的,沈氏眼界极高,尽管编者孙

洙尽了最大的努力选择众口流传的名篇,但对孩子来说,很多还是显得过于沉重了。那些寓意深刻的作品,

不仅不能使他们理解,甚至会直接扼杀他们对诗词的兴趣。给孩子的诗词,应该考虑那个年龄段的孩子的

领悟力,这一点无疑是重要的。然而,自《唐诗三百首》流行以来,如此朴素的道理似乎都被大家遗忘了。

大家首先考虑的反倒是O

⑤我想,先生的这个选本在出版后反响极好,也许不经意间唤醒了家长对这个朴素道理的注意。她在

《给孩子的古诗词》的序言里明确指出:“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从具体

选目来看,不少算不上名篇的东西都入选了。比如杨万里,选的和李白、杜甫一样多,都是17首。先生

特别说明:“像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深意可讲,就是将眼前的景物写得生动活泼,适合小孩子读,所以本书

选了很多首杨万里的诗。”过于精妙深微的不便选择,是否就该刻意选些通俗,甚至庸俗的?所以给孩子

选择诗词真的不容易。倘使孩子从小习惯了低俗的审美情趣,也许又使得他们终生不悟高致。孙洙编选《唐

诗三百首》,本有其高远的一面,就是为了避免低俗,而要取代之前的《千家诗》。可惜矫枉过正,陷入

失误的另外一端。先生对于这一点,似乎没有明确意识到,但出于她天赋良好的鉴赏力,其选择丝毫不曾

低俗。

⑥这个选本也许是当前最佳的“给孩子的古诗词”了,然而,我觉得仍可以再改进。先生的高龄使她

疏忽了选本的真正定位:究竟是给孩子一个进入中国诗词的读本,还是给孩子一个了解中国诗词的读本。

前者必须小心翼翼,防止任何可能损害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因素,以使他们逐渐将诗词内化进自己的生命。

后者却只需要将基本适合孩子接受力的名篇,逐次向他们推送。叶先生无疑想提供前者,却向后者让了步。

因此,理想中最佳的“给孩子的古诗词”,仍需痛下狠手,对更多的名篇进一步删汰。当然,我们不该再

苛求一位已经为诗词教育奉献了一生的高龄学者,更该做的,是沿着她指出的道路继续前行。

(节选自2017年2月7日《文汇报•笔会》)

1.第③段“生股起茧”在文中的含义。

2.对文章所用材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Λ.第①段提到叶嘉莹先生选编的新书反响极好,说明家长对诗词兴趣浓厚。

B.第②段朋友幼年背诗的例子说明年幼的孩子大多对诗词的领悟力不成熟。

C.第④段以《唐诗三百首》为例说明编选诗歌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参考诗集。

D.第⑤段以《唐诗三百首》的失误为例,说明为孩子选择诗词应避免低俗。

3.把第④段结尾的句子补充完整:。

4.依据文意,概括“给孩子”选择古诗词的原则和方法。

5.第⑤段写道:“像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深意可讲,就是将眼前的景物写得生动活泼,适合小孩子读,所

以本书选了很多首杨万里的诗。”请以下面这首诗为例,简析这段话的含义。

《小池》(杨万里)

04/14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答案】1.“生胭起茧”(Shengzhiqijiδn)是幼年熟读诗词的人,成年后却为幼年读得太熟而使心

灵变得麻木,不再敏感,缺乏对作品鲜明生动的感受力。

2.B

3.孩子应该知道什么样的名篇。

4.以“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为原则。选择生动活泼的作品,不拘泥于名家名篇(或:不只看名

气);选择具有高雅审美情趣(或:能够代表中国诗词美感)的作品,但需避免过于精妙深微,超出孩子

的兴趣和能力。

5.《小池》描写了一幅初夏的风景,意象生动明丽。比如泉眼和树阴在诗歌中都被拟人化了,赋予了景

物情感和生机;而三四句聚焦于小荷上的一点,画面感强烈,且十分有趣味。这首诗歌通俗易懂,清新自

然,孩子读了就可以勾勒出画面,对诗歌产生兴趣。杨万里有许多类似的活泼的诗歌,因此十分适合孩子

阅读。

【解析】L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生服起茧”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由上文可知,

“生服起茧”的主语是“心灵”,由下文可知“生月氐起茧”的原因是“第一次读这些作品时,竟幼稚得

没有感受的能力。等到我有了感受的能力,我的心灵对这些作品却已因摩擦日久而生茧了”,据此可分析

出“生月氐起茧”的本体就是指幼年读诗读的很熟却不能真正理解,现在能理解「却因为幼年时读的太熟了

而没有鲜明的感受力了。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A.“说明家长对诗词兴趣浓厚”错,第①段提到叶嘉

莹先生选编的新书反响极好是为了引出下文“我对‘给孩子'的思考”。

C“说明编选诗歌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参考诗集”错,第④段以《唐诗三百首》为例是为了说明“选择不能

只看名气”。作者认为《唐诗三百首》“对孩子来说,很多还是显得过于沉重了。……不仅不能使他们理

解,甚至会直接扼杀他们对诗词的兴趣”。D.“说明为孩子选择诗词应避免低俗”错,第⑤段写《唐诗三

百首》“本有其高远的一面,就是为了避免低俗……可惜矫枉过正,陷入失误的另外一端”,是为了阐明

为孩子选择诗词既要避免低俗,又要适合小孩子读。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第④段画线处需要补出的句子应是总结上文的句子。这一

段开头就提到“选择不能只看名气”,然后以《唐诗三百首》为例,指出《唐诗三百首》“尽了最大的努

力选择众口流传的名篇”,却忽略了孩子的领悟能力。然而《唐诗三百首》影响很大,作者说《唐诗三百

首》的流行使得“朴素的道理似乎都被大家遗忘了”,那么相对的,大家考虑的就应该是只知让孩子知道

名篇。据此可确定此题的答案为:孩子应该知道什么样的名篇。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的信息主要集中在第二到第五段。第

②段,作者提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领悟能力不同,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和领悟能力的阅读会使孩子丧失兴

趣和感悟能力,如“而从六七岁到十八岁,起码有两个阶段,就以小学毕业的十二岁为界,前后的领悟能

力实在是截然不同的。假如“给孩子”是给六七岁到十二岁的孩子,这个选择尤其应该慎重”,第③段“第

一次摩擦接触的感觉,该是最鲜明生动而富有刺激性的,但是可惜我第一次读这些作品时,竟幼稚得没有

感受的能力。等到我有了感受的能力,我的心灵对这些作品却己因摩擦日久而生茧了”,第④段“那些寓

意深刻的作品,不仅不能使他们理解,甚至会直接扼杀他们对诗词的兴趣。给孩子的诗词,应该考虑那个

年龄段的孩子的领悟力,这一点无疑是重要的”,第⑤段“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

能力”据此可归纳出原则之一:以“适合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为原则。第④段则重点讲了“选择不能只看

名气”,可归纳出原则二:不拘泥于名家名篇,不能只看名气。第⑤段“过于精妙深微的不便选择,是否

就该刻意选些通俗,甚至庸俗的?所以给孩子选择诗词真的不容易。倘使孩子从小习惯了低俗的审美情趣,

也许又使得他们终生不悟高致”,在强调了选择应适合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之外还要避免低俗,不能使孩子

从小习惯了低俗的审美情趣,但需避免过于精妙深微,超出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据此可总结出原则三:选

择具有高雅审美情趣(或:能够代表中国诗词美感)的作品,但需避免过于精妙深微,超出孩子的兴趣和

能力。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含义,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时扣住“将眼前的景物写得生动

活泼,适合小孩子读”。《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

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

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

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第一句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

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

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

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

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

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三、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

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

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

的景物。这首诗歌通俗易懂,清新自然,孩子读了就可以勾勒出画面,对诗歌产生兴趣。杨万里有许多类

似的活泼的诗歌,因此十分适合孩子阅读。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06/14

相比于人类能够直接感知并长期赖以生存的陆地,在地理知识和世界知识尚未充分发展的历史时期,

海洋无法为人所认知,因而代表着未知和虚空。如中国文化名人屈原曾有震撼人心的《天问》,其中“八

柱何当,东南何亏”一句,将分布在我国东南的茫茫大海视作陆地缺损的虚无之处。若追寻最初字义,则

会发现“海”的本义源自“晦”,取其昏暗晦黑之意。《释名•释水》有:“海,晦也,主承秽浊,其色

黑而晦也。”《博物志》有:“海之言,晦昏无所睹也。”所指向的,是海的幽冥。

但海洋并非没有历史,海洋史作为一门学科,在近几十年中已经有了长足发展。海洋以其彼此连通的

特性,使世界有了成为一体的可能。因此,海洋史被视作全球史研究的有效路径之一。

中国史研究先天缺乏关注海洋的动机。文明的形成、历史的面貌,和地理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与地中海文明所面对的被海洋分隔的''破碎的"陆地不同的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我国以土地的广袤

辽阔,以陆地的完整独立,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但不能因此忽视海洋。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

在认识海洋、探索海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海洋文化,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华文明向东方、

南方的传播,也有赖于海上航线的开辟与航海技术的进步。中国人的地理知识和世界知识,正是随着对海

洋的探索而逐步完善的。在中国史研究中引入海洋史观自有其必要性。

海洋以其不断的流动,以其难寻边界的宽广无垠,共同宣示着一种难以为人所控制的无序状态。这种

不可知性和不可控感,激发了古人的奇崛想象,滋生出独具魅力的神秘文化。秦汉方士所描绘的海洋世界,

是仙人所居、奇药之属,又有符命祥瑞,萦绕在海面的鼠氤水汽之上。这都令秦汉帝王魂牵梦绕。秦皇汉

武之日常所居毕竟远离海滨,但无论是他们屡次“并海”而行和“东巡海上”,还是秦始皇陵内“以水银

为百川江河大海”的海洋构想,汉武帝在宫殿区营造的“海池”与“海中神山”意象,所共同体现的,都

是一种强烈的海洋情结,是对海洋的憧憬与向往。秦汉时期的海洋探索,就一定程度上建立在这种憧憬与

向往之上。前有徐福为秦始皇东渡入海寻仙药,后有东方朔谏止汉武帝“欲自赴海求蓬莱”。面向海洋,

秦汉帝王所求有二,一是希求长生不老,二是祈望预知政治气运。这些在科学原则下看似荒诞不经的追求,

却在客观上促进了海洋资源的开发、航海技术的进步、海洋航路的开辟和海外联系的初步扩展。这种理性

与非理性的交织、想象力与实用主义的缠绕,共同构建起秦汉时期海洋文化独具特色的历史风貌。

在秦汉人的心目中,海洋既是仙居,也是险地。直面未知的海洋,本就需要过人的勇气;对海洋的探

索与开发,更伴随着重重危险。在面向海洋的文化表现中,秦汉人以其锐意进取的开创精神、实用主义的

科学精神、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精神,展现着积极的时代特色。在这样昂扬的时代风貌中,无数秦汉人携

手前行,前赴后继,共同谱写了面向海洋波澜壮阔的秦汉历史。时至今日,仍然有着触动人心的力量。

(摘编自董家宁《面向海洋的秦汉文化一一评〈秦汉海洋文化研究》》,《光明日报》2021年12月

23日)

1.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海”有昏暗晦黑之意,所以屈原在《天问》中将东南茫茫大海视作陆地缺损的虚无之处。

B.中国史研究先天缺乏关注海洋的动机,这与历史上中华文明所面对的地理条件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C.海洋以其不断的流动和难寻边界的宽广无垠,展示出不可知性和不可控感,令秦汉帝王魂牵梦绕。

D.秦汉帝王的追求,客观上促进了秦汉时期海洋事业的高速发展,构建起当时海洋文化的历史风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Λ.文章开头引经据典,阐释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海洋的认识,引出了下文对中国古代海洋史的论述。

B.本文先论述中国史研究引入海洋史观的必要性,然后分析秦汉时期海洋文化的历史风貌和积极的时代

特色。

C.文章举徐福和东方朔的例子,论证了秦汉时期的海洋探索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对海洋的憧憬和向往。

D.文章最后一段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了秦汉人在昂扬的时代风貌中谱写面向海洋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洋史作为一门有长足发展的学科,它被视作全球史研究的有效路径,原因在于海洋彼此连通的特性。

B.作者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秦汉帝王探索海洋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虽看起来不合情理,却又有积极意义。

C.从秦汉海洋文化研究中可以看出,秦汉人对海洋不懈地进行探索与开发,这深刻影响着世界的格局。

D.中国倡导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继续谱写面向海洋的历史,是继续弘扬优秀海洋文化的体现。

【答案】1.B

2.D

3.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A.强加因果,根据第一段“在地理知识和世界知识

尚未充分发展的历史时期,海洋无法为人所认知,因而代表着未知和虚空。如中国文化名人屈原曾有震撼

人心的《天问》,其中‘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一句,将分布在我国东南的茫茫大海视作陆地缺损的虚无

之处”可见,"‘海’有昏暗晦黑之意”不是“屈原将大海视作虚无之处”的原因,原因是海洋当时无法

为人认知。C.曲解文意,根据第四段“秦汉方士所描绘的海洋世界,是仙人所居、奇药之属,又有符命祥

瑞,萦绕在海面的氤氤水汽之上。这都令秦汉帝王魂牵梦绕”可见,秦汉帝王魂牵梦绕的是方士描绘的海

洋世界。D.错误,“高速发展”于文无据,原文说的是“这些在科学原则下看似荒诞不经的追求,却在客

观上促进了海洋资源的开发、航海技术的进步、海洋航路的开辟和海外联系的初步扩展”。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D.“文章最后一段用对比的论证方法”错误,没有

对比论证。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C.“秦汉人对海洋不懈地进行探索与开发,这深刻影响着世界

的格局”无中生有,文中只强调秦汉时期对海洋的探索开发“构建起秦汉时期海洋文化独具特色的历史风

08/14

貌”“展现着积极的时代特色”“谱写了面向海洋波澜壮阔的秦汉历史”,没有与“世界格局”有关的论

述。故选C。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世间”本是一个社会习惯用语。一部长篇小说用它来命名,说明这部作品要写的一定是人间世事。

曾有评论说,一听《人世间》的篇名,就知道这是梁晓声写的,因为梁晓声的人间情怀,因为梁晓声的现

实主义。

梁晓声与共和国同龄。他出生八天后,新中国宣告成立,说梁晓声是“共和国作家”,名副其实。梁

晓声的人生命运,天然地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是亲历者,70年的风风雨雨他都经历过,而

且都对他的人生发生过影响:他是见证者,国家和人民是怎么从一穷二白走到今天的,他有发言权,也有

说服力。

梁晓声对这个时代充满感情,是时代的发展进步推举着他,让他不断获得观察和思考的角度和视野,

更新自己的方法和路径。他说他的写作,是在做一个时代书记员的工作。他进入这个时代,观察这个时代,

思考这个时代,这种执着和认真,奠定了梁晓声作品现实主义的坚实基础。《人世间》是梁晓声的人生阅

历、文学经验和思想储备的一次全方位的调动。《人世间》无疑代表了梁晓声的现实主义高度。

作为一位作家,梁晓声的生活遭遇,本然地驱策着他去关注底层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对他们生

活的艰辛和不易,给予深深的怜惜和同情。所有这些,都能从《人世间》中找到梁晓声诚恳的表述。与此

同时,梁晓声在《人世间》里,更写到了普通百姓在生活重压下的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他们的抱团取暖、

手足相助,他们的善良正直、乐观坦荡,他们对情义的看重、对命运的抗争,以及他们为改变生存处境所

付出的努力。

而且,在《人世间》里,梁晓声笔下的平民,并不是笼统或绝对的,而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体。当生活

得到一定的改观,潜沉在底层社会中的狭隘、自私就会被自自然然地显露出来。《人世间》写到,和周秉

昆一同长大、一路相互照应的曹德宝,因为自己没能得到一套更好的房子,不惜实名举报秉公办事的副市

长周秉义。梁晓声对这种刁民行为持明确的批判态度。小说里的一个细节,是这样处理的:周秉昆和曹德

宝不经意相遇了,后者低下头,一晃而过。梁晓声不是靠说教,而是靠当事人自己的羞愧和无地自容,来

体现作为社会人应有的是非好恶之心。

梁晓声具有深厚扎实的平民意识,但又绝不仅仅只是平民意识。梁晓声从根本的人民利益出发,在《人

世间》里,形象而艺术地表达了只有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才能彻底改变平民百姓人生命运的道理。普通

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人生向往,要靠知识和能力、正直和道义、友善和互助、责任和担当、奋斗和努力来实

现。这是梁晓声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的应有之义。

那么,在社会和时代面前,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人世间》是对“好人文化观”的形象表述。

它从价值取向上,彰显了梁晓声的现实主义高度。作者写出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交集,这是典型的

现实主义。同时《人世间》并不仅仅满足于此。人是这样的,但可以是那样的,应该是那样的,这是梁晓

声提出“好人文化观”的前提。

在《人世间》里,作者善于挖掘人物身上所闪现的正直善良和情义担当。即使生活再艰辛,也要将心

比心,为他人着想;就是深陷困境,也要互帮互助,自立自强。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作为人本身,

更应该向善、向上、向美。《人世间》里无时无处不在体现这种思想的光辉。我们从《人世间》中不难看

到,当生活中的矛盾处在不可调解之时,总有一种正直的友善的力量,内在地驱策着生活向前推进。而矛

盾的调和与解决,又往往得助于梁晓声价值取向的牵引。

正是这样,梁晓声把自己的思考和认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小说的人物形象上,让人物立起来说话。

呈现现实,同时从理想向度上引导现实,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起到了内在的支撑作用。

《人世间》是一部留住了时间的作品,它也定然会被时间所留住。

(摘编自李师东《梁晓声〈人世间〉:现实主义的新高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听《人世间》的篇名,就知道是梁晓声写的,因为梁晓声的人间情怀和他的现实主义;一部长篇小

说用“人世间”来命名,说明这部作品要写的可能是人间世事。

B.因为梁晓声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坚实基础,所以他执着认真地观察这个时代,思考这个时代。

C.小说《人世间》中有对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生活的艰辛不易的同情,更有对他们自尊自爱、对命运

的抗争等优秀品质的表述。

D.作者以曹德宝为例,说明潜沉在底层社会中的狭隘、自私迟早会自然显露出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世间》代表了梁晓声的现实主义高度。文章主要从关注社会、拥有人民立场和情怀、“好人文化

观”等方面来论证的。

B.文章第5段以《人世间》中的人物周秉坤和曹德宝为例,意在论证生活在底层社会中的平民容易显露

自私。

C.文章指出“人在现实中可以、应该是怎样的”,是梁晓声提出“好人文化观”的前提后,进而论述《人

世间》从理想向度上引导现实,“好人文化观”起到了内在的支撑作用。

D.文章对梁晓声《人世间》这部着作的评述,既有对其艺术特点和内容意蕴的整体阐释,又有具体的举

例,二者相互结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想了解作家梁晓声的人生阅历、文学经验和思想储备,那么代表了他的现实主义高度的《人

10/14

世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窗口。

B.《人世间》的成功,表明梁晓声不是靠说教,而是靠作品中当事人的羞愧和无地自容来体现是非好恶

之心的。

C.《人世间》无时无处不在体现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作为人本身,更应该向善、向上、向美这种

思想的光辉。

D.梁晓声不仅仅只具有深厚扎实的平民意识,他从根本的人民利益出发,在《人世间》里,形象而艺术

地表达了只要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就能彻底改变平民百姓人生命运的道理。

【答案】1.C

2.B

3.D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可能是人间世事”错。原文

说“说明这部作品要写的一定是人间世事”,由此可知,“可能是”应为“一定是”。B.“因为……,所

以……”错。原文说“他进入这个时代,观察这个时代,思考这个时代,这种执着和认真,奠定了梁晓声

作品现实主义的坚实基础”,由此可知,选项颠倒了因果。I).“说明潜沉在底层社会中的狭隘、自私迟早

会自然显露出来”断章取义。“潜沉在底层社会中的狭隘、自私迟早会自然显露出来”这个说法在原文中

是有条件的,即“当生活得到一定的改观”。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意在论证生活在底层社会中的平民容易显露自

私”论点错误。以周秉昆和曹德宝为例,意在论证“梁晓声笔下的平民,并不是笼统或绝对的,而是一个

复杂的存在体”。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只要……,就能……”逻辑关系错。原文

说“在《人世间》里,形象而艺术地表达了只有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才能彻底改变平民百姓人生命运的

道理”,故应为“只有……才能”。故选及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塑造出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有

名姓的人物就多达四百八十多人,其中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几十个人。而贾宝玉、林

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则成为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

作者对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皴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贾宝玉的“爱博而心劳”的性格特征,是通

过他那特别敏锐和细腻的思维和感情,通过他那乖张可笑的言语和行为,反复加以渲染。这不是简单地重

复,而是惟妙惟肖地写出他对黛玉、宝钗、晴雯、袭人、平儿、香菱等各种不同类型女性所持有的不同感

情和态度,使其丰富多彩的各个层面立体地不可分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独特的人物,极其鲜明又朦

胧模糊,让人叹为观止。

曹雪芹善于将不同人物,特别是相近人物进行复杂性格之间的全面对照,使他们个性的独特性在对比

中突出出来。如林黛玉、薛宝钗两个人,都是美丽多才的少女,但一个是''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有时

则矫揉造作;一个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有时不免任性尖酸;一个倾向于理智,是“任是无情

也动人”的冷美人;一个执着于感情,具有诗人的热烈的感情和冲动。这样两个难以调和的性格在对比中,

其独特性就异常鲜明地呈现出来。

作者不仅能够异常分明地写出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而且也能在相似中显出独特性。同是具有温柔和

气这一性格侧面的少女,紫鹃的温柔和气在淡淡中给人以亲切,而袭人的温柔和气则带有一种令人腻烦的

驯顺习性。

作者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而是通过日常的生活

细节精雕细凿地刻画人物。如通过周瑞家的送宫花、雪雁送手炉等生活细节把林黛玉的敏感、尖酸的“小

性儿”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主要人物的性格是反复刻画、渲染、衬托,而对一些次要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人物,能通过几笔的速

写,勾勒出人物鲜明的轮廓。如贾琏与鲍二家的通奸,让两个小丫头放风,凤姐、平儿回来,两个小丫头,

一个吓得“回身就跑”,一个见躲不过,“越性跑出来,笑道:'我正要告诉奶奶去呢,可巧奶奶来了。'”

只这个简单的细节,就把两个性格不同的丫头勾画出来了。

《红楼梦》完全改变了过去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探春有

胆有识,有才有智,她对封建大家庭自杀自灭的预言,击中要害,使人感到清醒;她的理家,使人佩服;

她的豪爽,使人感到可爱;在抄检大观园时,她的作为使人感到扬眉吐气,但她对维护封建纲纪的坚定和

无情,又常常使人感到讨厌,因此,探春也成了《红楼梦》中争论不休的人物。所谓“说不得善,说不得

恶”等,正是性格中不同因素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写出了真实的人物,

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中国古代小说比较薄弱,《红楼梦》却取得巨大进步。首先,《红

楼梦》写出人物心灵深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其次,作者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四

十五回,宝玉冒雨看望黛玉,穿着蓑衣戴着大斗笠,黛玉说:“哪里来的一个渔翁!”宝玉说将来也送黛

玉一套,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及至说出来,“后悔

不及,羞的脸飞红”。这里黛玉说错了话当然是“无心”,后悔与害羞是“多心”,但这种害羞又包含着

她的“有心”。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转为伤心,心理流程描写得十分真切动人。

(摘编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需主编第四卷,《〈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贾宝玉“爱博而心劳”是通过对他思维和情感,言语和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