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和人口红利变动的经济效应分析_第1页
人口结构和人口红利变动的经济效应分析_第2页
人口结构和人口红利变动的经济效应分析_第3页
人口结构和人口红利变动的经济效应分析_第4页
人口结构和人口红利变动的经济效应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第一节选题背景及意义人口问题在我国一直被关注,不仅是因为我国的人口在世界上最多,还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理论分析人口因素。人口在经济社会活动,影响着经济增长,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经济增长的人口是一个重要的输入元素,这导致对人口红利的研究。人口发展的转型过程中,人们的关注点集中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一个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时,出现劳动力供应充足,负担较轻的特殊的人口结构,即人口红利。我们的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我国人口模式形成了改变,最一开始我国的人口模式为:“高、低、高”后来转变为:“低、低、低”,这一崭新的模式改变了过去劳动年龄人口不足的状况,减轻了社会抚养的负担,在这样的人口条件下,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的经济在进30年的时间里快速地增长着,人口红利对其有着其巨大的作用。蔡昉(2004)的例证分析告诉我们,自1965年起人口负担减轻,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带动了储蓄的增长,也自此进入了人口红利阶段,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期,带来了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推动,使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资产的潜在影响力也随着经济的增长得到了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人口红利期,然而,仅仅是一定时期内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红利将继续随着人口的转变褪色了。一些学者甚至预测了人口红利的消逝,比如,王德文(2004)预测在2030年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将结束,而陈友华(2008)更指出口红利的最终将结终结2015年前后。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即将终结的人口红利期对于中国未富先老这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人口负债的应对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这一意义出发,在对人口红利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后,研究老龄化和人口红利变动趋势对我国劳动力成本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并具体分析人口红利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利用分析的结果,结合我国的人口转变趋势给出对策和建议。第二节本文研究结构与创新点本研究的目的是借鉴人口、人口经济学、人口统计学等理论研究分析了人口红利如何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研究社会人口结构转型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地位,老龄化程度加深,就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人口红利,在未来,对经济的增长作出不间断的影响,也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做好铺垫。本文重点从人口理论以及人口经济学等基础理论出发阐述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现状,防患未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针对此主线,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对人口红利的相关理论、机制和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提出了人口红利的概念和定义,第一次人口红利和第二次人口红利的特点和访问条件,一一论述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理论,并分析了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机制。第二章则分析了老龄化和人口变动趋势对我国劳动力成本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第三章选择东莞这座城市,具体分析研究人口红利与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第四章解决我国人口转变现状的对策和建议。第五章为结论。本文创新点为:如今,许多专业人士对人口红利是否影响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他们有一些人会选择对一个地区进行研究,例如:东欧、南美等。其他则是选择对一个国家进行研究,例如:澳大利亚、韩国、埃及等。由于我国领土面积太大,地区之前存在着很大的经济差异,所以研究我国人口红利对经济影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对一个具体地区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更有针对性。然而中国人口红利与特定区域之间的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研究的具体案例分析东莞市为例,更有针对性。第一章理论机理及相关研究综述第一章理论机理及相关研究综述第一节人口红利的概念首先,简单地说,人口红利是指在人口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的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势,这种优势在可以促进额外经济进行增长。具体来说,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地区或者国家在人口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劳动年龄人口数占百分比较大,从而导致抚养率降低的一种现象,而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则表现为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从而为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人口条件。人口转变理论中,出生率与死亡率开始下降的时间、下降速度都不相同,尤其是现代社会,医疗条件改善带来了死亡率的下降往往是先于出生率发生的,由此又影响着自然增长率,因此便有了年龄结构变化的3个阶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最初一开始时是“高、高、低”的模式,接着转变为“高、低、高”的模式,最后发展成为“低、低、低”的模式。在“高、低、高”模式,少儿比重大,老年比重小,这个阶段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较高的结果,此时的育龄人口比重往往较高,如果不有效控制生育水平,那么人口将迅速扩张,这个阶段为“人口负债期”;在“低、低、低”模式,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此时少儿的比重缩小,相对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大,此时育龄人口比重较低,如果未来继续维持现有生育水平,人口出现负的增长,此时也被视为“人口负债期”。在这两种模式之间,出生率和死亡率总体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十分充沛,而离人口进入高龄社会之前仍有一段时间。这种社会人口普遍生产力强,储蓄率增高,推动着经济增长。学术界普遍认为,当总抚养比率不到50%的人口年龄结构是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再这样的年龄结构下将大大降低生育率,从而获得人口红利。1.1.1第一次人口红利说第一次人口红利说:外国学者BloomCanninget(2002)、BloomandWilliamson(1998)、Mason(2001)等认为:人口年龄结构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第一步将影响整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消费结构,第二部将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并且这种影响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他们称之为“人口红利”。在国内,蔡昉、于学军(2003)率先提出了针对我国国情的人口红利说,他们认为,在年龄结构转变的3个阶段中,存在这样的人口年龄结构阶段,即劳动年龄人口众多,社会抚养比较低的阶段,并将持续一段时间。他们将这个阶段定义为“人口机会窗口”,也正是我们研究的“人口红利期”。同样的,邓谨、肖华(2006)对这一学说作出了进一步得探究,他们一致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极大程度上受人口红利的影响。具体地说,当人口的生育率降低,同时老年人口的占比还没有达到最高的水平,带来了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升高,社会劳动力的压力越来越小,人们面对的抚养压力降低,从而使储蓄率升高,社会抚养比例下降。在此之后,陈友华(2005)在蔡昉、于学军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根据社会人口负担的轻重提出了对人口红利的看法,认为如果人口的老年阶段从65岁起算,那么年龄阶段在53岁以下的人们都是属于人口红利的范畴之内,具体划分为:50岁至53岁间(人口微利阶段);47岁至50岁间(人口红利阶段);44岁至47岁间(人口高利阶段)44岁以下(人口暴力阶段)四个阶段。而对于人口红利的年龄结构,桂世勋(2006)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受到生育率下降影响,15岁至64岁的适龄劳动人口比重逐渐增大到令14岁及以下的少儿人口及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这些非劳动人口的总抚养比低于50%时的年份,这时,“人口红利”的时期将大大地推动经济的发展。而对于人口红利带来的影响,田雪原(2006)认为,出现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较高,社会工作年龄的人口总数提高低的“黄金时代”,这一变化过程将创建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1.1.2第二次人口红利说对于第二次人口红利,在国外说,梅森和李(2004)提出了存在着两次人口红利,认为首先,当出生率下降,社会中劳动力供给量增加,人口总体负担降低的利于经济增长的局面,这视为第一次的人口红利。生命周期理论及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研究中的应用,建立了一个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为输入的交叠时代...每个家庭与企业的积累与消费行为的关系,一个理性的人或一个家庭的行为、政府对公共政策的选择对预期的产出与消费做出合理的安排

,这种合理安排往往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提高,而在人口转变的特殊阶段直接导致国民储蓄提高、资本供给增加,较大地助力着经济的发展,是为第二次的人口红利。在国内的研究中,张学辉(2005)是这样给“第二次人口红利”定义的:当人口年龄结构发生转变,为了应对这种预期的变化,理性的经济主体会在生命周期内平衡其收入和消费来求得效用的最大化。当个体的劳动生产效率提高,此时他将其收入主要用来储蓄,这就意味着人口转变的特定阶段,高比例的劳动年龄人口不仅仅促使着国民储蓄率升高,更增加了资本供给,由此推动着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张俊良(2006)也较早关注了这一说法,他认为,当老龄化不可避免,而又存在着一群年龄相对较低的老年人口,比如70岁以下的老人在老年人群中占了大多数,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就是“第二次人口红利”。蔡畴(2009)则着重讨论了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条件。他指出,只有通过产业转移来实现对现有劳动力的充分利用,譬如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那么可以延长第一次人口红利。这也便成为是第二次人口红利,如果说人口结构的变化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因素,恐怕只有对这加以合理的利用,才能创造出的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新源泉。1.1.3本文对人口红利的定义我们可以将上述文献综述归纳为,因为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上升,所伴随的经济成长效应。它通常发生在人口过渡时期,而这个转变阶段出现的老少被抚养人数比重较低,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高的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时期。此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在第二次人口红利中”探讨的是总人口中比重占有较大份额的劳动年龄人口,这将会导致国民储蓄率增高,财富大量积累,可供投资的资本增加,同时带来了雄厚的人力资本,进而有利地促进经济增长。所谓“第二次人口红利”在“第一次人口红利”的基础之上,是一个再延伸的过程。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人口红利是指在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最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人口年龄结构时期,即“人口红利期”,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大、老少被抚养人口占比低的。这可以让我们理解人口红利的内涵可以大致分为下三个方面:第一,我们把人口红利利于经济范畴。我们乐意先从从它的概念上来说,人口红利是通过提供一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从而影响着经济的增长,一方面它通过国民储蓄形成较高的资本积累,另一方面它能够将教育投资转化成人力资本。第二,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口红利”便是一段时期。因为人口红利是在人口结构变动过程中,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的幅度不一而形成的人口结构局面,具体又表现为当人口结构变动时,出现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较快,且快于人口出生率变动的局面,此时,便进入了“人口红利期”,持续一段时间后将会进入“人口负债期”。第三,我们知道的人口红利并不是意味着经济的必然增长,我们可以说人口红利是经济前进的助推剂。简单来说,“人口红利”是通过劳动力资源和生产领域的影响和和选择导致的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这两方面来说的。一旦经济增长步入快车道,人口红利需要诸如政策、制度、市场等条件共同作用才能获得。1.1.4人口红利的特征1.1.4.1高劳动参与率劳动参与率为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计算得来。然而人口红利的出现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带来了人口年龄结构优势,这又进一步导致经济社会劳动参与率飞速提高,必然带来了经济增长。人口红利效应产生的措施,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和增长比率常用。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在一系列人口转变的过程中,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与总人口的增长并不同步是人口红利的成因。表现为当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慢于社会总人口的增长,此时,处在劳动年龄的人口相对较少,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这将弱化劳动分工的经济影响,最终导致产量下降,人均收入减少。当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比人口增长快得多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劳动力供给非常丰富,这将促进经济增长。总的来说,当人口结构转变能够带来丰富的劳动资源,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参与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充分就业,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人口结构转变的优势凸显,经济在人口红利的影响下得到了飞快地发展。1.1.4.2低抚养比人口总抚养比率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儿童抚养比率和老年抚养比率。经济社会人口结构转型时,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人口总抚养比低,而儿童抚养比率和老年抚养比率此消彼长。对应于人口红利,我们可以认识两个概念,第一个孩子的抚养比率被称为少儿人口红利,而老年人口的抚养比率称为老年人口红利。如果繁殖种群作为投资,儿童人口红利也为观察人类透支或预支未来使得以往对生育(数量)投资不足转化而来的。所以,人类减少生育(数量)的投资,这部分可以看出是提前享受利息,未来是需要双倍归还,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增加了未来人口的负担。计划生育政策虽然减缓了我国人口的过度增长,也带来现如今的一系列典型问题,如空巢老人,失独家庭等等。老年人口红利,事实上,作为对生育的过度投资所得到的收益。老年人口和一些少年人口各自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联,同时又有着一定的独立性。两者变动的步调与方向的不一致,带来了诸多的情况。如下:表1-1人口红利构成人口红利构成类型少儿盈亏平衡少儿人口红利老年人口红利人口红利人口红利老年盈亏平衡人口红利人口红利从人口结构变化预测结果,可以发现,我国的人口结构转变的总趋势:少年儿童(0岁至14岁)人口逐年下降,适龄的劳动人口(15岁至64岁)总量在继续上升,我们可以了解老年人口也就是65岁以上的人口总量往往更高。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口负担系数从1960年代到本世纪中叶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U”型趋势。这种理论被普遍接受,50%的人口负担系数可以认为是唯一衡量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的标准。国家安定,社会稳定,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神速,国民生活水平较建国前大幅度提高等等这些诸多因素促使了我国现代人口的寿命大大延长。我们的国家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有着较高出生率,中国孩子的抚养比率在1970年达到历史最高点71%。由于孩子的抚养比率在增长,老年人抚养比率相对稳定,使我国人口总抚养比率在1970年达到78.7%。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水平,生育率下降的双重角色。由于出生率不断下降,到1990年,中国孩子的抚养比率降至53.06%,老年抚养比率增加不大,导致人口工作年龄的人口比例,减少依赖系数到49.83%,因为我国人口红利期的缘故。然后,2013年前人口抚养比将继续维持跌落的趋势。在2013年前后人口负担系数将触底,即我国人口负担系数形成“U”型曲线的底部,人口抚养负担将逐年上升。孩子的抚养比率稳定在26%左右,同时随着人口老化速度,老年抚养比率上升更快,使人口负担系数会逐渐上升。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在2030年左右最为相近,人口达到顶峰,宣示中国的人口红利期的结束。在上市分析中,从人口结构变化的角度来看,我国未来十多年将在最富裕的人口红利期,这将是对我们国家促进经济发展、“不是富先老”的压力的缓解,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提供良好的时机。1.1.4.3高储蓄率在生命周期理论中,告诉我们人口转变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的人口作为人口红利期,在一些部分学者当中,如莫迪利亚的生命周期假说,指出了人口红利的第三个特征吗,社会中如果储蓄率较高,那么人们长期积累的大量资本可以用于投资,这对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利的。经济的不断增长和收入水平在建国以来的显著提高及其共同影响下,我国的国民储蓄水平显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改革前期,由于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中国的储蓄水平变化极大地从1958年到1962年。表现为:从1958年的42.8%下降到15.1%。储蓄率下降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时期也导致。直至1970年,自此,中国的储蓄率几乎与人口年龄结构同步,一直维持着较为稳定的上升,而且在人口红利时期,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第二节国内外有关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研究1.2.1国外有关人口红利和经济同步增长的理论论述人口转变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Bloom和WiIliamson(1998)在1960年代韩国、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的地区经济增长的原因提出的,同时指出相关理论,并提出了人口红利,即“demographicgift”这一概念。人口转变过程中将产生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这是Bloom,Canning和Sevilla(2002)再一次提出,在,即“demographicdividend",他们指出,如果孩子增加的人口比例,将投入更多的资源来照顾他们,这将减缓经济增长,相反,如果大多数人的劳动年龄人口,政策协调将产生利于经济增长条件下的“人口红利”,因为只有在合理的政策环境才能发挥出人口红利的作用。Bloom(2002)指出,我们只能说在人口红利时期,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必然的。需要一系列条件创造,如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教育投资,公共卫生的进步,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对外开放,提高储蓄水平和经济政策等等。Mason和Lee(2004)认为,“人口红利”第一次是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以减少社会抚养比率来促进经济增长;第二次则是利用国民储蓄和资本增加供应,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WangFeng和Mason(2004)对中国的人口转变的“人口红利”首次进行了实证,发现从1982年到2000年期间,中国经济得到飞速的增长,而有大约27%是得益于第一次人口红利。1.2.2国内有关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论述首先,在2004年让我们来看看王德文、蔡昉、张学辉的观点,他们认为人口转变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第二次人口红利”探讨的是,在总人口中比重占有较大份额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会导致国民储蓄率增高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生命周期之间的交互和代际转移的叠加,通过这么一些渠道,如劳动力供给、储蓄、挤压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增长了很长一段时间。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明,中国人口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享受人口红利,直到2015年左右。人口老龄化,中国需要扩大就业,加快人力资本的积累,并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养老保障模式,符合中国国情的三个方面充分挖掘潜在的人口红利,并促进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然而

“第二次人口红利”探讨的是,在总人口中比重占有较大份额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会导致国民储蓄率增高,财富大量积累,可供投资的资本增加,也促进经济发展蔡昉(2004)在研究中援引国际经验,人口改变导致出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作为额外的经济增长,即人口红利的来源。蔡昉的研究证明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正是由于人口转变作用下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带来了高储蓄率和低抚养比。同时,他也提出通过促进就业来维持人口转变带来的正面效应,否则人口红利避免不了消失的趋势。张学辉(2005)对第二次人口红利提出见解,认为人口结构转变引致的高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对此石良平(2006)的观点也不谋而合,在人口红利期,人口是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人们的收入增加了财富大量积累,储蓄自然也上涨,可用于的投资的资本也不断累积,这些都能有效推动经济增长。朱楚珠(2006),王丰海(2006),申玲(2006)则都认为人口红利的作用下不会必然引起经济增长,外部条件的配合不可缺少,为此应给予一定的支持。此外,国内学者们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模型来分析每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虽然没有明确提到了“人口红利”,但其中人口红利的贡献值不可忽视。譬如:李京文、张守一(1991),王德文(1999),李坤望(1996)不约而同地指出,中国的经济是在充裕的劳动力供给,丰厚的资本积累以及未能解释的一部分综合因素(TFP)的共同影响下实现的增长。他们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劳动力供给在经济增长中的影响不可小觑,即由于人口转变而引致劳动年龄人口增多,从而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口红利”。汪伟(2009)进一步研究,对经济增长中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储蓄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因此,劳动年龄人口为了预防年老时的生活出现大的波动,在经济活动中便会不断地积累财富,加大储蓄,这样便形成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第二章人口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底中国的总人口13.4735亿人,与2002年相比,总人口增加了增加6282万人,,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3%,而人口出生率却下降了0.93‰,仅为11.93‰,与此同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出现了下降,从2002年的6.45‰下降到2011年的4.79‰,低了1.66‰。由此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人口总量呈现出低速增长的趋势,人口生育始终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则逐年下降。人口规模的大小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适应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所协调时的同时,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一般来说,劳动力供给的规模越大,人口规模越大,就越明显而且。

“第二次人口红利”探讨的是,在总人口中比重占有较大份额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会导致国民储蓄率增高,财富大量积累,可供投资的资本增加,

这个和人口规模太大或太小,和经济增长不相适应,,则不利于经济增长甚至阻碍经济的增长。目前,低速稳定增长的人口使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人口红利时期,事实上,这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果说过去我国劳动人口一直是上升的,而我国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主要依赖于人口因素而取得增长,那么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变,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适龄劳动力逐年减少,经济增长因素自然被削弱。当人口老龄化过程快于经济发展过程,我国将面临着严重的“未富先老”问题,劳动力供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下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第一节人口结构变动对劳动力成本和产业结构的影响2.1.1人口结构转变,导致劳动力成本变化2.1.1.1人口结构转变导致劳动力数量持续减少根据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长期处在低生育率水平,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必须改变。2011年底,我国老龄人口(60岁及以上)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比上年增加了0.47%,人数上达到了18499万人,而这其中包含了12288万65岁及以上的人口。在15至64岁间的适龄工作人口的比例自2002年以来首次下降到2011年的74.4%,比上年下降了0.10%。据此数据测算,至2013年,我国15-64岁间的适龄劳动人口将达到高峰,约9.2亿人,如果我国仍然维持目前的退休年龄,那么劳动力市场将会感受到人口逐渐减少所带来的冲击。相对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将进一步萎缩,劳工短缺现象的到来已无庸置疑,结构性问题可能更加显而易见。尤其是在沿海地区,近年来对劳动力市场紧缩的报导亦有所增加,多数企业春节后难以招到足够数量的员工以填补空缺。因此,人口变化的新格局带来的根本性问题就是社会劳动力的不足。劳动力供应不足拖累经济增长,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老龄化国家,先例有日本。适龄劳动力的减少使得劳动人群需要去抚养更多的老人和儿童,人口的抚养负担增加了,这将带来更多的生产资料的消费。2.1.1.2供求关系变化导致劳动力成本总体增加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很多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在中国沿海地区,使我们的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基地,由于劳动力供给下降,将会给国民储蓄率提高投资资本增加人口规模太大与经济增长不适应,我国正逐渐丧失劳动在国际竞争优势。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许多公司都搬到工厂劳动,因为他们的低的国家,如越南、菲律宾和其他国家。这将极大地在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在过去的30年里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年龄的人口,以及历史的继续增加我们的国家带来了人口红利期,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虽然人口红利正在消失的学术争议仍然存在,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我们国家的未来劳动力供给下降,这将导致我们国家的未来劳动力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也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将会发生。根据供给和需求的原则,电力供应下降必然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将增加,会慢慢减少廉价劳动力优势。2.1.1.3人口结构转变导致技术性人才成本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需要劳动力的供应能迅速适应变化,随着“人口红利”的转变,未来的劳动力市场结构也会变化,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关的不匹配,结果导致“结构性失业”。劳动人口减少和老龄化问题,会有一些高技术产业和部门的岗位出现某些空缺现象,造成备件生产数据,和人才的断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科技人才的严重短缺总共在我国已经开始改善。但目前我国相关问题的技能人才队伍仍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短缺的数量,第二个是结构不匹配。现有技能水平的人才队伍结构、专业工作的组成、结构的知识和技能,不是很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更新技术和设备,和劳动组织岗位变化有关的客观需求;此外,复合熟练技术技能和知识人员仍有严重短缺的现象。同时,年龄普遍偏高,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还面临着断链。企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年龄较高,42%的技术型人才的年龄在45岁以上,尤其是在当前,年轻的高级技能人才面临严重短缺。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2009年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给和需求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从每年以来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的比率的空缺数量总数工作,期间的2001年到2007年,这显示了一个上升的趋势,而自2008年以来,虽然有趋于下降,但仍相对较高,高技能人才仍然是供不应求的局面。和人才的成本将面临巨大的成本上升。2.1.1.4养老保障成本最终导入劳动力成本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变,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这不仅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更影响着经济投资的方向。目前,在诸如医疗、护理等基本社会设施环节的不完善,致使我国在应对老龄社会有些措手不及,尤其是老年人在保健、生活服务等方面有着比青壮年更特殊的需求。因此政府在决定财政支出时,不仅需要制度设计等各方面的改革,更将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共医疗、养老保障等一系列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由此,公共开支将因人口结构的变化而逐渐攀升,以满足公众对社会服务的新需求,保障在人口老龄化环境下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在未来不降低甚至提高养老保障的待遇,福利和其他相关标准的前提下,整体社会的平均养老负担将继续增加,且持续很长时间。尽管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更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相关成本,劳动力和相关国家政策和税收不同携带的主要责任,但是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因而增加养老保障的成本是显而易见的进口劳动力成本,最终成为一个劳动力成本的一部分。2.1.1.5人口结构转变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罗默在其“收益递增型增长模式”中强调,拥有着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且认为,他们可以使劳动力、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产生收益递增,从而使整个社会和经济收益规模增加,从而确保经济长期增长。世界上每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分配不同,导致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世界银行九三年的报告中,

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很多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在中国沿海地区,使我们的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基地,由于劳动力供给下降,

“东亚奇迹: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东亚经济超出正常水平的快速增长,一方面由于资本和人力资本;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化改革和政府干预,提高投资,人力资本积累创造了“东亚奇迹”的60%,具体表现为工厂的劳动生产劳动率和效率的提高。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东亚经济能够实现高速增长,因为他们不仅可以更好的物质和人力资源的配置,而且还可以把它变成高产和掌握先进的技术领域。从而使中国成为发展第一大国。称为世界工厂罗。默认情况下,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人力资本存量,将产生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思想,导致技术进步。因此,应该在经济社会的人口转变成社会年龄增加教育投资,从而提高了国家的教育事业,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这样做,因为人口老龄化将加速资本积累减少,包括人力资本而且经济收益足件增长文化也不断提高,从而不利于经济持续增长。所以说,人口年龄结构又会影响劳动力人口对其子女的教育的投资水平,从而决定了社会技术进步率,进而影响到长期经济增长率,还有需要注意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经济发展还可能产生诸多溢出效应,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也会随着一些地区,生育率水平将会降低等。2.1.2人口结构转变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2.1.2.1劳动力变化导致产业转移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增加,并将损害该行业竞争能力。如今在中国的许多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国的各种产品出口的竞争力近年来仍在增长速度更快。但我国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比较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事实上,不仅包括工资,劳动力成本还包括养老保险及其他社会保险税。和上面的分析表明,人口结构变化导致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只有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抵制传统的人口红利的影响减少,生存和发展。产业升级,尽管他们还没有广泛的产业结构调整,但与东部沿海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大多数的企业已经开始降低劳动力成本,西部地区转移,也就是说,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变化,产业转移有一个广泛的开始。2.1.2.2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产生冲击此外,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由于老龄化的人口将最终导致整体的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老化,相关产业结果,也会出现调整和改变。年龄更高的劳动力将会导致其他疾病,如拒绝接受新事物,新技术,减少缺乏创新的能力也会使他们不能适应当前工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由于其职业角色的转变和必要的动员工作,这些都是企业改革和创新的不利因素,影响企业发展的变化。当前的市场形势是社会技术在发展,变化和进步,新型企业,专业企业和新类型的工作将不断涌现,传统工作及传统产业受技术变革的影响而逐渐下降。同时,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劳动者参与劳动分工,角色的互换变得越来越频繁,职业变化也越来越快,一部分老化的劳动力,因此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所以你可以看到,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不仅不能使劳动生产率的得到提高,也将阻碍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在社会老龄化的进程中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这一背景下,我们的市场和产业结构需要满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生活各个方面的需要,这不仅指的是他们的物质生活,更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层面,往往也有着他们特殊的需求。正是这些需求的存在,影响着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而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明显。这是因为原有的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已经不能满足老龄人口的需要及其客观需求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催生了为老年人群的服务相关产业的兴起,包括所有涉及到的可以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生活和服务行业。总的说来,人口的老龄化会从多方面为产业结构带来影响。第二节劳动力成本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2.1劳动力成本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2.1.1劳动力成本的变动会导致企业受到压力ه如果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用工很可能会遭遇短缺,“第二次人口红利”探讨的是,在总人口中比重占有较大份额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会导致国民储蓄率增高,财富大量积累,可供投资的资本增加,当劳动力供不应求导致劳动动力价格逐渐上升,尤其是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节能减排标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增加,如果是中小企业,很可能就无力承担较高的用工成本。与此同时,大多数的一线工人则会选择在用工方式更加规范、工资报酬更加丰厚、工作环境更加优越的大型企业就业,从而导致中小企业的用工荒更加严重。此外,劳动力成本上升还会带动其他成本上涨企业会提高产品价格来维持生产经营及获利的要求,从而形成通货膨胀。劳动力供给产生更少的劳动力成本上升造成的,也削弱了产品特别是沿海地区在中国制造产品的成本优势在国际竞争。长带来的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是我国企业产品的最大优势在国际竞争,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将削弱这种优势让。中小型企业无力承担较高的成本由用功更加荒唐于我国企业在技术等方面,管理和国际企业相似,相比仍有差距,因此,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导致中国沿海外向型企业利润率下降,利润率的下降将减少企业投资在科学和技术研究,技术进步,导致企业竞争力跟上国际领先水平。从长远来看,它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此外,人口结构变动所带来的企业竞争力下降的问题不容忽视。ٹ2.2.1.2劳动力成本的变动会对工资水平、经济内需起作用提高劳动力成本意味着工资增加。从人口结构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平均价格上涨,过去十五年间,工资总额也在不断地增加。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整体上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而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将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在未来我国人均工资水平的上升幅度将更大。国家统计局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09年——2012间,我国劳动者基本工资年增长率逐年递增,分别达到6.3%、7.5%、9.7%和9.8%。而工资水平的提高,对于内需可能会有一定的扩大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出口和投资,而有效需求不足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未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有效内需,是顺利完成经济转型,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原理,经济的增长依赖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增加,其中消费(即有效需求)是经济发展的立根之本。

“第二次人口红利”探讨的是,在总人口中比重占有较大份额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会导致国民储蓄率增高,财富大量积累,可供投资的资本增加,中国公民的消费倾向呈现下降趋势在最近几年,长期依赖出口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是非常脆弱的,

因此,应该在经济社会的人口转变成社会年龄增加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这样做,因为人口老龄化将加速资本积累减少,包括人力资本。

一旦出口受阻,国内供需必然失衡,从而造成国内市场疲软和经济增长乏力。健康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应是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国内需求的增加拉动经济增长。2.2.1.3劳动力成本变动,对价格和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如果人口结构出现变动,老龄化会导致适龄劳动力的减少,从而导致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这一点在本章第二节会进一步阐述。一旦劳动力成本增加,对于我国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的国家直接影响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成本占较大的比重。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这上涨的成本将直接增加到企业的产品成本中去,进而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在中小型企业之间更为明显,因为中小型企业的利润空间原本就较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生存的企业,也为了能获得一定的利润水平,只有通过提高产品的价格才能弥补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劳动密集型企业集中分布在采掘、服装、餐饮等一些关系到国民日常生活的产业中,相关产品价格的上涨又将会推动人们生活成本的提高,带动整个社会物价水平的上涨;随着物价、就业将进一步为更高的工资,如此循环,容易产生螺旋,影响社会总体价格水平,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2.2.1.4劳动力成本变动,会影响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通常指的是开发利用生产要素的效率,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在一定时间和总输入各类生产要素的比例。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劳动生产率的生产输入,直接或间接的劳动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在各个理论的模型中增长,都把劳动力看成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人口老龄化往往导致劳动力年龄人口趋向于老化,从而对劳动生产率产生一定影响,继而阻滞经济发展。评估质量的劳动力,离不开工人的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这与劳动者个人身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工作的能力。不可否认的是,年长劳动力有着许多优势。比如那些年长劳动力却有着长期的工作实践,丰富的经验、较高的劳动熟练程度,还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向年轻劳动力传授知识和经验、发挥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典范作用。由于老年劳动力的体力逐渐衰退,头脑不如年轻劳动力灵活,反应不如年轻人敏捷,不能适应快节奏的生产活动,尤其对于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大量体力劳动的行业的影响更大。因此,劳动生产率也会受到影响。而劳动生产率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变化无疑会给经济增长带来影响。2.2.2产业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2.2.1产业结构的变动,能使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经济的增长得益于经济资源的投入,但是单纯的盲目的投入,未能把握好供需关系,必然会造成经济资源的无效利用。因此,如果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贴合社会需求的变化,保证稀缺资源在社会的各个部门行业及时分配,合理流动,保证所需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在社会生产大环境中,各个产业之间的原料需求存在差异,同时对其他相关部门的供给也有区别,这些都会影响到产业增长的速率。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新兴部门,采用替代性资源,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样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2.2.2.2主导产业的更替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主导产业部门本身的使用先进的技术,领先的生产力,拥有强大的经济产出。同时,还因为它有一个回顾效果,副作用和远期效应,这与对行业产生深远的经济影响。通过这种方式,以其全面系统的核心主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深远影响。主导产业并不是不变的,然而,随着需求结构,消费水平的变化和其他因素,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新的主导产业来取代原来的,作为一个新经济的驱动程序。2.2.2.3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技术升级,会影响经济增长引起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变动,归根究底来源于社会分工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技术升级来带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亚当斯密认为:社会的分工,专业化的形成,才使得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经济得到快速增长。而正是不同的社会分工,成就了不同的行业部门,也产生了现代经济意义上的不同产业结构。科学技术则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其对产业结构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的:一是有创新技术衍生出来的新产业、新需求,围绕这些新产业、新需求,会产生一整套的经济配套体系,形成新的产业聚集;二是通过技术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实现经济资源在最初的行业更有效的使用,传统行业焕发了新的活力。在这两个方面的力量下产业结构不断改变,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2.2.2.4培训和教育成本增加导致结构性失业随着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减少新进入劳动力和社会将是一个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到应对这种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必要的,新技术和相应的劳动将不得不依靠重新思考现有的员工培训和教育。但是,随着劳动力年龄结构老龄化趋势,旧的劳动特点是缺乏流动性,再培训成本相对较高,同时接受新技术是缓慢,难以满足工业的需求调整,这将导致社会结构性失业现象。而如果社会结构性失业的情况较为严重,则会对经济增长乃至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影响。第三章人口结构转变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东莞为例第三章人口结构转变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东莞为例自20世纪的经济发展道路,整个中国正在经历人口变化带来的经济效应,这种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东莞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是重点的工业卫星镇,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能够及时抓住机遇,紧跟经济新形势下,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核心地域,构成了外源型经济结构,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其人口转变在本世纪的历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也独具特点。本章选择东莞市为例,分析人口结构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第一节东莞市的人口变化过程3.1.1人口自然变动状况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莞市人口出生率整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由1981年的20.99‰跌落——2013年的11.40‰,下降比例约50‰。东莞市人口出生率呈现出阶段性的下降趋势:1981至1985年由20.99‰下降至1985年的15.54‰,之后的1986年和1987年又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1987-1992年是第二个下降阶段,由17.06‰下降至15.23‰,而1992-1993年人口出生率又升至16.10‰;1993-1997年由16.10‰降至13.30‰,1997-1998年又回升至14.63‰;第三个阶段为1999-2009年的10年间,人口出生率由14.39‰降至11.17‰;此后基本呈现出较小的回升波动,2013年东莞市人口出生率为11.407‰。东莞市人口出生率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较低的增长速度,主要是受到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图3-1东莞市1981-2013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资料来源:东莞市统计年鉴东莞市人口死亡率基本呈现一个稳步下降,从1979年的5.45‰下降至2.51‰。1992年(15.91‰)和1992年(3.73‰)出现一个小的上升趋势从1979年的15.53‰下降到9.20‰。,,应该与老化现象。但一般来说,东莞城市人口死亡率稳步下降。东莞市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保持高度一致,主要是因为人口死亡率下降的稳定。因此,出生率基本上决定了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东莞。东莞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出现大幅下降,通过以上分析,东莞城市人口基本上保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变化趋势。3.1.2迁移人口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人口迁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改革开放至1989年间东莞市并无显著人口迁移情况。1989年以后至1996年间,东莞市人口迁移情况显著,其中1992年东莞市人口总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和净迁移率分别为9.65%、6.44%、3.21%和3.23%。1996年以后,尽管人口迁移情况出现了一定的阶段性波动,但总体上来讲,人口迁移变化较为稳定。每年迁入人口数大致在20000-30000人,迁出人口大致在5000-10000人,经迁移人口在10000-20000,2006年以后大致在20000-30000人。东莞市人口迁移变化较大的重要原因在于国务院将东莞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五个特区之一,正是这样,导致了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为东莞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图3-2东莞市1989-2014年人口迁入率、迁出率、净迁移率变化趋势资料来源:东莞市统计年鉴.3.1.3外来暂住人口变化图3-3东莞市户籍人口数与非户籍人口数变化情况(1990-2014)(单位:万人)资料来源:东莞市统计年鉴.东莞市常驻人口中,外来暂住人口(非户籍人口比重)较大,许多外地人口选择来到东莞工作,形成了外来人口比较大的情况,主要是东莞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特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从图3可以看出,自1990年以来,东莞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基本上呈现增加的趋势,东莞外来临时人口在1990年时只有66800人,在2014年底的外来人口已经达到了507500人,最多时的外来人口多达523600人。1990年以后至2004年,外来暂住人口比重由1990年的2.5%增加到2004年的32.37%,2014年该比重则达到了0.19%,年增加率为26.46%。外来暂住人口比重持续增加。2004、2005年,2011-2013年外来暂住人口比重呈现出减少趋势,但减少比重基本在2%-4%之间,外来人口减少趋势并不那么明显。2004年以后尽管有所减少,但基本上保持稳定。东莞市外来人口主要是15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这也正是组成东莞市劳动力的重要部分。第二节东莞市人口结构变化及其特征3.2.1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过程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4东莞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东莞市0-14岁人口比重由1986年32.40%的降至2014年的13.59%,除个别年分外基本呈现出下降趋势,从而降低了少年儿童的抚养比重。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持续增长,由此可能导致老年人口的抚养负担增加,其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也持续增加(1986年除外),。15-64岁人口数量持续增加,1986年东莞市15-64岁年龄组人口仅23.81万人,截止到2014年底该年龄组人口数达到了126万人,占全部人口的80.76%。图3-4东莞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过程资料来源:东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东莞人口和计划生育蓝皮书.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东莞市少儿人口比重低于同期的广州市、广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远高于同期的深圳市;而东莞市15.64岁人口比重也高于其他地区(除深圳外),老年人口比重低于同期其他地区(除深圳外)。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东莞也基本保持了上述人口结构及对比情况。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东莞市几乎是流动人口组成的城市,流动人口比例高达80%以上,大部分的外来人口的年龄在15岁至64岁年龄段,如此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这是东莞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经济能够取得迅猛发展的关键原因。从其他对比分析来看,东莞市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要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和所在广东省、广州市。因此,东莞有着比周边区域更多的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资源。3.2.2人口年龄结构特征通过前文对东莞市人口变化过程和东莞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分析,作者认为东莞市人口年龄结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3.2.2.1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近十年来,东莞市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保持在78%-80%之间,而同期少儿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则保持在13%-17%和4%-5%之间。可见。这样做的原因是,老年人口在广东省(65岁以上)的比例是6.79%,不到8.87%的国家。该地区的劳动年龄人口本来就高,再加上大量的农民工涌入东莞,稀释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老年人的比例很长一段时间呆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老年人口在东莞2014年总数的5.65%(65以上),,东莞市,人口年龄结构呈现明显的“两头低,中间高”的现象。3.2.2.2少儿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东莞市0-15岁组的人口数量持续减少,少儿比重2014年为13.59%,为年以来的最低值。少儿比重的下降势必会影响到未来东莞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造成未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本不足。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东莞市宜居的生活环境也吸引了部分老年人口来东莞市定居养老,导致增加的速度比老年人的人口增加的速度,老年人口数量由1986年的1.97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8.82万人,其原因除了较低的人口死亡率外,,自2000年以来,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东莞老龄化趋势是显而易见的。3.2.2.3人口年龄结构趋于稳定,成年型。2000年之后,尽管人口年龄结构在变化,东莞市的青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保持稳定的结构,也就是表明东莞人口年龄结构基本保持稳定。东莞系数和儿童人口比系数典型老年型结构,和老年人人口稀疏是属于成年人的结构。根据国际标准,老年人的系数是决定标准老龄化社会,一个国家(地区)的一个最重要因此,作者认为,人口年龄结构属于成人标准,东莞的城市,但它已经开始显示老龄社会现象。形成这种人口结构的原因在于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生育观念的改变,东莞市长时间保持较低的人口出生率,二是东莞市宜居的生活环境吸引了许多老年人来此定居,造成东莞老年人口高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而部分在东莞工作的外来人员也将他们的父母接到东莞生活,第三节人口红利对东莞市经济发展的影响3.3.1外来劳动力带给东莞的额外人口红利人口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密切关注中国的“婴儿潮”,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即通过人口红利期带来的影响。如果只是从一个整体,而没有考虑到流动劳动力人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出的贡献,这样来看人口红利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作用是不全面的,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由于大量的流动劳动力的事实存在,将外部的资本、技术、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与内部生产要素有效地在一起,赢得了城市高速增长。结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差异性,东莞在改革开放刚开始时,利用位于广州、东莞位置之间的地理优势,通过提供廉价土地,吸引农民工的低成本,大量的外来人员使得东莞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工作年龄的人口大量增加,在短期内,大量的外来劳动年龄人口带来了东莞市“人口红利”。3.3.2外来劳动力促进东莞经济增长的数据分析东莞市东莞经济增长和外国劳动力增长几乎是同步的,因此外国劳工东莞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从表面上看,东莞近年来外国劳动力数量增长缓慢。但是,当考虑到东莞的2000年人口普查外来劳动力是统计年鉴上记录的外来人口的两倍以上鉴,东莞现在移民实际数量应该是1000万左右。如果这些修订,外来劳工东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更高。2005年之后,东莞市GDP和人口之间有着弱相关关系,例如在2005年,东莞市GDP几乎翻了一番,没有相应的外来劳动力数量级增长,2005年以来,,东莞经济进入一个转折点和过渡。从上面的分析,尽管由于流动人口统计数据并不准确,因为它是很难吸引流动人口的,在量和经济增长在东莞精确关系,证明农民工在东莞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东莞使用人口红利“农民工”特征是显而易见的。3.3.3劳动力素质结构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在大量外来人口的存在让东莞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取大量廉价劳动力,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发展经济。依靠廉价劳动力也使得劳动生产率低,劳动生产率低,导致低工资和低利润,东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要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很难,最终将影响到东莞产业升级。基础的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常年徘徊不前,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流动人口的劳动生产率,甚至低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劳动从表面上看生产率较高,根据东莞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经济数据显示,2014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81.18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3162.44亿元,增长6.3%,这一方面,东莞第三产业中占很大一部分的是房地产行业,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并没有数据显示的那么高,考虑了通货膨胀等因素的东莞。低劳动生产率导致低利润率和低工资和低利润率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使企业不愿投资于员工培训和质量原因不能改善劳动力的很长一段时间,低劳动质量和可能导致低效率和低工资,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比内部和珠江三角洲城市,东莞,超过60%的人口超过16岁的人口只有初中教育水平,显然,东莞劳动力的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研究和开发高科技产品的人才尤其短缺,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高质量的人力资源。3.3.4社会治安和生态环境恶化东莞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也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安全风险。在外部流动人口比当地居民的近三倍的的情况,大量的流动人口集聚是他们独特的生活和文化领域很容易与当地文化的冲突和碰撞,外来人员高强度和低待遇福利形成一个巨大的对比与当地人,容易导致外部失衡和报复。安全人员。这些东莞安全的恶化引起的。远远超过人口统计人口的实际大小,目前,东莞市全市累计刑事犯罪案例每年都呈不同比例的递增以及犯罪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小的违反治安条例但又不触犯《刑法》的治安事件更是层出不穷。东莞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在“村点火、家庭吸烟”自底向上的开发模式。镇、东莞城市,城市的发展为主体,但乡镇为核心,形成一个“明星”,如果把城镇当作发展模式。然而空间拓展的快速性、竞争性和高强度使得自然生态系统格局被打破,生态系统中受水污染、垃圾、森林占用等的严重威胁。空间形态的主要恶化趋势是:耕地、湿地受到日益严重侵蚀;河岸湿地碎片,东莞市大气环境逐年恶化,水环境问题,水质性能对噪声污染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固体废物的处理能力迫切需要加强。在东莞东城区发展规划研究公众问卷调查,公众安全和环境污染对公众不满意前两个。第四节人口结构转变对东莞市经济发展的影响3.4.1劳动力质量和数量欠缺自2004年以来,大面积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用工荒”现象愈演愈烈。我国本是劳动力富余的国家,产生“民工荒”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严重剥削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2010年4月以来的“富士康跳楼事件直接导致了大大提高了30%-66%;广东“本田”员工因为要求加薪,导致了其在中国的四个工厂生产停滞。这足以见得,由于厂商对工人大幅度的剥削引起的罢工潮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口红利作用的发挥。在东莞,同样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办公室在农村调查中,初中文化水平的劳动力占80%以上。中国人口红利的质量低劣性现象从未改变,基于廉价的劳动人口取得的红利是很难的长期有效的。3.4.2人口老龄化和失业问题并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口老龄化扩大消费支出,以医疗、安全等支出迅速增加,老年人口不但对社会贡献度相对较小,而且消耗着大量资源,虽然“用工荒”导致大量企业招收不到廉价劳动力,但是目前大学生失业情况非常严峻,大学生失业率的上升是一个巨大的人力资源的浪费。3.4.3区域分配缺乏合理性在相同的人口红利期,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步伐并不一致。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就业、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人口流动等因素密切相关。东部沿海地区聚集了大量的高质量人才,经济快速发展,腹地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经济发展在中国西部四川省相对落后。中国的人口红利收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水平来实现潜在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程度。发达地区大规模移民人口,一方面,促进城市地区的产业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但也降低了原产地地区的农村人口,因此相应程度的城市化,实现“双赢”的效果。所以区域之间的协调是实现人口迁移,农民必须充分就业,这样可以实现更广泛利益的“人口红利”。3.4.4高素质劳动力的大量输出我国留学生定居国外是造成高素质劳动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新华社2009年统计表明,留学生归国人数仅占出国人数的27.21%。近几年出现移民热现象,移居国外的大都是技术移民或投资移民等知识精英,大批高素质人才都移居到美英澳等发达国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中国每年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量加工和输出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人口红利效应在被外国资本家大量剥夺,同时也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第四章对我国人口转变现象的对策与建议第四章对我国人口转变现象的对策与建议由上文分析可以得知,目前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对于经济发展产生了各个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对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社会就业率、区域分配合理性与高素质劳动力输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一是从户籍制度入手,加速劳动力的流动。针对目前劳动力质量和数量欠缺的问题,在劳动力总体数量难以产生大幅度增长、甚至有较大可能处于继续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加快劳动力流动是在城乡二元经济条件下继续发挥人口红利很重要的方法之一。目前我国劳动力自由流动受到早起制定的户籍制度和地方保护政策等制度的种种限制而无法自由流动,要想实现加快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要做到四点。一点是要改革土地制度,积极实现农民打工和务农的双重身份,增长承包土地的流动性,增加剩余劳动量。二点是要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实行居住地管理模式,从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三点是提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劳动力的供给,从根本上去解决公民工这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问题。四点是加强劳动就业信息化的建设,为使更广大的农村劳动力及时与产业劳动力需求信息对等,建设方便快捷的信息平台,提供更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二是提高人口质量,退休年龄合适。针对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失业工人,但是同时有很多工作缺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还需要尽快提高人口质量,在我国,特别是劳动力的质量,关注人口政策提高人口质量,这将最终的数量我们的人力资源优势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在当前状态的背景下,提前退休,不仅增加了养老保险的负担,增加孩子的负担,也会浪费那些依赖于人力资本的一部分。那些上了年纪的劳动力,凡十年的工龄使得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操作能力,即便在生理上他们出现老化,但他们之中的不少人仍然是企业的中坚力量。科学技术进步了,劳动者主要凭借其本身的知识和技能便可以胜任自己的工作,对其自身体力的要求则大幅度的降低,我国应该借鉴他国一些推迟退休年龄的做法,使得这些年长的劳动力在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前能继续留在企业创造价值。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英文:Lifeexpectancy)明显提高,笔者认为,适当提高我国在职人员退休年龄,延迟退休,作者认为,国家应该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如男性和女性的平等或延迟退休年龄3到5年,不仅可以减缓老化增加负担,还可以增加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供给政策,以延迟衰减的“人口红利”。2015的两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将于2017年正式启动,延迟退休。这是延迟退休政策的初步探索。不过,延迟退休通常是渐进式的。实践来看,往往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