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放气球培训讲稿_第1页
施放气球培训讲稿_第2页
施放气球培训讲稿_第3页
施放气球培训讲稿_第4页
施放气球培训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放气球的法律法规与管理吉林市气象局政策法规处宣丽莉2013年3月25日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赋予了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对施放气球的管理职能,而这种管理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对施放气球的作业人员进行资格管理;二是对开展气球施放活动的单位进行资质管理;三是对施放气球作业实行行政审批;四是对施放气球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五是对施放气球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为了增加大家对这五个方面管理职能的了解,我作以下几点介绍: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规定: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一)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三)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

一、制定《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的法律法规依据

2、《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第二条第二款和第五章“升放和系留气球的规定”(共九条)以及第四十三条等。特别是:第二条第二款明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和系留气球活动,适用本条例的有关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进行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活动,必须经设区的市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第四十三条制定了对五种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种类和幅度。

3、《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的第376项为“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单位资质认定”,实施机关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地(市)气象主管机构“正是依据上述法律法规,中国气象局制定了《施放气球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9号),以加强对施放气球活动的管理。

第一条为加强对施放气球活动的管理,保障航空飞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和施放气球管理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施放气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进行规范。一是从航空飞行安全的角度考虑,不当的施放时间(如大风天)、地点(如禁飞区)和方式(如系留不牢、无人值守)有可能会危及航空飞行器的安全,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二是由于大多数气球充灌的都是易燃易爆的氢气,在运输、储存、充灌或施放的过程中二、《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立法目的、职责划分和施放活动的基本要求

操作不当极易发生燃烧、爆炸,造成地面人身(包括作业人员)安全事故。因此,本《办法》的立法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或尽可能减少气球爆炸伤人或危及航空安全的恶性事故发生,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及飞行管制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管理和指导全国的施放气球活动。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及飞行管制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在当地人民政府的指导和协调下,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施放气球活动。

1、国家相关管理机构和部门的主要职责⑴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主要职责:组织制定相关管理法规文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依法负责有关行政复议,并对全国施放气球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实施监督检查等。⑵国务院飞行管制部门的主要职责:协调和指导地方飞行管制部门开展施放气球活动相关管理工作并实施监督检查等。

2、地方相关机构和部门的主要职责⑴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的主要职责: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按照《办法》所规定的职责,对其行政区域内施放气球作业人员、施放气球的单位、施放气球作业申请以及施放气球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从事施放气球活动,应当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⑵地方飞行管制部门的主要职责:对可能危及飞行安全的施放气球活动范围进行行政许可、对施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的作业申请进行行政许可,以及关于在接到气球施放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报告时进行应急处理。⑶地方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在当地人民政府的指导和协调下,城管、工商、宣传、公安消防负责施放气球活动中相关部分的管理。

《办法》规范施放气球活动的出发点是保障航空飞行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条文也

三、施放气球单位(资质)管理(第二章)

是围绕如何保证安全来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因此,在施放气球活动中明确规定“应当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切实保证安全,本条规定在施放气球活动中应“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这主要是指国家规定的涉及与施放气球有关的安全生产、危险品使用、储运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如《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85、UDC614.83.661.96)、《气瓶安全监察规程》、《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等。

本章共七条,主要对施放气球单位的资质管理进行了规定,包括施放气球单位的资质申请条件、申请程序、资质证的有效期、年检及注销等。通过对施放气球单位实施规范化的资质管理,可以有效地依法管理施放气球活动,维护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保障国家财产及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第六条对施放气球单位实行资质认定制度。未按规定取得《施放气球资质证》的单位不得从事施放气球活动。作出这一规定,主要是因为个体劳动者一方面缺乏安全作业知识、不懂施放气球安全操作规程;另一方面不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承担施放气球活动可能引起的民事侵权责任,所以只有具备相关条件的单位经过法定程序取得资质后才能从事施放气球活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未按规定取得”不仅包括没有资质证的情况,还包括资质证被注销、有效期已到未申请延续和延续未获批、年检不合格正在整改阶段、未申报年检资质证自动失效等。第七条申请施放气球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危险气体的运输、使用和存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不合格的单位,限期进行整改,整改期间不得从事施放气球活动。没有参加年检的,施放气球资质证书自行失效。

《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取得施放气球资质的单位,出现有效期届满未延续;法人依法终止;资质证书依法被撤销;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年检不合格;违反本办法规定达三次以上等六种行为之一的,由认定机构注销其资质证。

(三)有4名以上经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气象学会考试合格并取得《施放气球资格证》的作业人员,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

(四)有必需的器材和设备;

(五)有健全的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这五项是申请施放气球资质的必备条件。因为,今天大家参加的是施放气球资格培训班,所以,我对资格问题多讲几句。根据《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4]16号),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作业人员资格认定属于实行行业自律管理的项目。由此《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省级或

者设区的市级气象学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施放气球作业人员的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对本级气象学会开展施放气球作业人员的从业资格认定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吉林地区行政区域内施放气球人员资格管理工作由吉林市气象学会组织实施。从事施放气球的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统一监制的《施放气球资格证》。作为申请《施放气球资格证》应具备的条件之一是:“须经所在市州气象学会组织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该规定主要是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该条例中对危险化学品的界定是: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充灌气球中使用的是压缩气体,目前社会上施放的气球绝大多数充灌的是氢气,氢气易燃易爆的特性更增加了气球的危险性。不管是使用氢气还是氦气,都对公共安全具有潜在的威胁。所以,从事施放气球作业的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上岗培训。第八条到第十条规定了施放气球资质的行政审批,这三条既对申请单位提出了要求,也对认定单位作出了规定。

第十一条《施放气球资质证》有效期为3年,取得资质的单位,应当在每年的4月底前将上一年度施放气球的情况及《施放气球资质证》等材料报认定机构审验。对年检不合格的单位,限期进行整改,整改期间不得从事施放气球活动。取得施放气球资质的单位,应当在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向原认定机构申请延续。认定机构应当根据该单位的申请,在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对资质证的有效期进行规定,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施放气球单位相对稳定和保持相应的业务技术能力和安全生产意识。规定市州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对所发资质证进行年检。主要是对取得资质的施放气球单位的变更情况(特别是一些处于创业初期的公司,规模小、人员流动性大,申请资质时可能符合条件,一年甚至几个月后就达不到规定要求),以及上年度施放气球情况告示进行审验,重点审验该单位是否有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发生过施放气球安全事故等。对于持有施放气球资质证的单位,经过年检合格后,才能继续从事施放气球活动。没有参加年检的,施放气球资质证书自行失效。第十二条取得施放气球资质的单位,出现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认定机构注销其资质证:

(一)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二)法人依法终止的;

(三)资质证书依法被撤销的;

(四)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五)年检不合格的;

(六)违反本办法规定达三次以上的。

注销是行政许可机关基于行政相对人实施某些社会危害性程度不大的违法行为而作出的一种单方面终止该行政相对人继续拥有某些资格的行为。如:

四、施放气球作业审批(第三章)本章共六条,规定了施放气球活动实行许可制度,明确了气象主管机构和飞行管制部门对施放气球作业的审批职责、施放气球作业必须符合的安全条件和要求、施放气球现场作业人员及作业现场维护的要求、施放气球作业的申报程序及期限、气象主管机构对施放气球作业申请的批复期限以及取消和更改施放气球作业的申请和审

五、施放气球监督管理(第四章)

批等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三款、第十七条、第十八条。

本章共五条,每一条都非常重要,也是各位今后可能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法律法规对管理部门和管理相对人都具有法律效力,管理部门有法不依是行政不作为,出了事故照样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不管愿意不愿意,各级气象主管机构都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施放气球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这种管理就是开头提到的五个方面。比如无资格、资质;未经批准或多放少批;不遵守作业规程、标准;施放场地不符合相六、罚则(第五章)

相关安全规定;不悬挂标识;无人值守;气球脱飞不及时向空管部门、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等,都在监督管理之列。当然这种监督管理也是相互的,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对施放气球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大家也可以对气象主管机构是否是依法进行管理进行监督。

本章共七条,主要是针对违法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分别确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共有:⑴隐瞒真实情况或提供虚假资料获得资质或施放活动许可;⑵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得资质或施放活动许可;⑶涂改、伪造、倒卖、出租、出借《施放气球资质证》、《施放气球资格证》或者许可文件的;⑷向负责监督检查的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⑸未取得施放气球资质证从事施放气球活动;⑹未经批准擅自施放的;⑺未按照批准的申请施放的;⑻未按照规定设置识别标志的;⑼未及时报告异常施放动态或者系留气球意外脱离时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的;⑽在规定的禁止区域内施放的;⑾年检不合格的施放气球单位在整改期间施放气球的;⑿违反施放气球技术规范和标准的;⒀未指定专人值守的;⒁施放系留气球未加装快速放气装置的;⒂利用气球开展各种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使用无《施放气球资质证》的单位施放气球的;⒃在安全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现场,或者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⒄违反施放气球安全要求的其他行为等17种违法行为。对于这17种违法行为,气象主管机构可以视情况作出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单位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或者施放活动许可;撤销其《施放气球资质证》或者施放活动许可决定;责令改正;罚款(1万元-3万元、3万元以下、1万元-5万元)等处理或处罚。第三十条,气象主管机构的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条主要是针对气象主管机构工作人员违纪七、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欢迎大家监督执行。

第六章是附则,我就不多讲了。

与施放气球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等等,时间关系也不讲了。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民航飞行安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

[2004]37号),中国气象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对气球和风筝等升空物体管理确保航空飞行安全的通知》(气发[2004]126号)八、施放气球事故案例

《关于进一步加强施放气球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气发〔2006〕184号)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以上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施放气球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作了详细的规定,特别是从安全角度进行规范。因此,各施放气球单位、各级气象主管机构都要严格遵守、认真执行,这样才能避免或尽可能减少气球爆炸伤人或危及航空安全的恶性事故发生,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何遵守和执行,我归纳为30个字:人员有资格、单位有资质、施放经批准、作业守规程、放球有人守、脱飞要报告。

通过大力宣传贯彻实施《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和《办法》,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里一系列有关文件精神,各级气象主管机构严格查处各种违法施放气球的活动,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各施放气球单位大力支持,我市施放气球活动很快由无序达到了基本规范。但仍提高警惕,防止事故发生。下面举4个发生事故的例子:

1、2007年10月1日4时36分,南昌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告,鹰厦线龙海站与漳州东站之间的电力机车接触网上,悬挂着六只巨大的氢气球。如果不及时摘除,容易摩擦产生火花导致机车设备严重烧毁。由于电力机车接触网有着2.75万伏的高压电,摘除气球需要先停电再由

专业人士操作。时间紧急,路局调度指挥中心迅速通知郭坑站接触网工区派人赶赴现场处理,并专门开行故障处理车进入两站之间气球的所在地,终于在5时52分将悬挂在接触网上的六只氢气球全部摘除。此时,已造成四趟列车被迫停车。据赶赴现场的公安民警介绍,取下的每只氢气球上署着一对新人的名字和漳州市某婚庆公司的名称。目前,铁路公安部门已找到这家婚庆公司,并了解到六只氢气球是婚庆公司为一对新人准备的,但由于工作人员的粗心,固定氢气球时没有扎牢被风吹到了远处的铁路接触网上。这家婚庆公司因干扰铁路运输秩序已受到处罚。

2、2008年2月2日,醴陵市五星广告装饰文化传媒中心违规将18只系留气球存放在一栋旧车间内,由于大雪造成屋面倒塌,使放在里面的氢气球发生爆炸,造成周边387家住宅楼的门、窗大面积损坏,物价部门核定经济损失在23万元左右。

3、2009年12月31日上午,南阳市方城县“牵手情国际婚纱摄影公司”组织的“婚庆联盟”集体婚礼在县全民健身广场举行,共有16对新人参加了集体婚礼。上午11时左右,当活动进行到最后的“放飞理想、放飞希望”环节时,捆扎成团的小氢气球突然发生爆炸,致使多对新人受伤,23人被送往南阳市治疗。事故发生后,方城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为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