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墓志看中唐比丘尼_第1页
从墓志看中唐比丘尼_第2页
从墓志看中唐比丘尼_第3页
从墓志看中唐比丘尼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墓志看中唐比丘尼

唐代的科西嘉没有正式的传记,但在正式历史和非正式历史上,女性的内容相对较少,而比邱尼的内容则相对较少。那么出土和传世的碑志文就是我们了解唐代比丘尼生活的主要资料来源。因安史之乱给唐朝社会带来的转折性变化,本文就所见墓碑文中的中唐比丘尼资料,对中唐时期比丘尼的生活状况略作探讨。一、从实际出发,以一般婚龄为主唐代佛教盛行,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全国的比丘尼数为50576,(P39)中唐时的比丘尼数虽然我们无从得知,但据此也可得知出家的妇女亦不在少数。众多妇女的出家和当时的社会风气固然是分不开的,但妇女的出家是有其特殊性。就墓碑文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把比丘尼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童真出家,另一类为婚后出家。在笔者所检录的以比丘尼为传主的墓碑文中,童真出家占到很高比例,在这类比丘尼中,根据其出家年龄又有两种情况:一为自幼慕道,年幼即出家,如大德尼清敏,“大德尼清敏,俗姓严……六岁出家,于上都遵善寺。”(《八琼室金石补正》卷47)《唐故法云寺内外临坛大德超寂墓志》所载尼超寂,“扬州大都留府司马兼侍御使志清之长女,八岁入道,授经乃师同院辩姓和尚。”(《唐代墓志汇编续集》贞元零四三)自幼出家的这些比丘尼绝大部分都出身于士族,唐朝佛教风靡整个社会,帝王将相崇佛的不在少数,士族崇佛亦是自然之事,因此年幼出家的比丘尼很大程度上是受其家族信仰的影响,如上例中尼清敏,其祖严挺之崇佛,其父严武所娶裴氏亦出身佛教信仰家族,所以清敏自小受到熏陶,这无疑是其年幼出家的重要原因。这类比丘尼出家时年纪尚幼,未谙人事,所以有些是父母代替作主,父母作主的原因却是为其宗室祈福,这一风气在士族中表现尤为显著。如襄邑王薨,其子李德懋为亡父舍女剃度出家,年十三,并度家人三七以充师弟。在另外一碑文中则交代得更直接,《大唐法云寺尼辩惠禅师神道志铭并序》:“禅师九岁,祖母琅琊郡君王氏薨百日,斋度为沙弥尼,荐以景福承……尊命也……确然一心成先志也。”(《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第四册》)还有因病出家的,如柳宗元之女和娘:“其始名和娘。既得病,乃曰:‘佛,我依也,愿以为役。’更名佛婢。既病,求去发为尼,号之为初心。”(《下殇女子墓砖记》,《全唐文》卷581)而另一种趋势则是出家年龄在二十左右,即在超过当时一般婚龄而未嫁之时出家,《龙花寺尼韦契义墓志》:“年十九,得请而剃落焉。”而根据其“报年六十六,僧夏四十五。”(《八琼室金石补正》卷69)可知其正式成为比丘尼是二十一岁。《大唐东都敬爱寺故开法临坛大德法玩禅师塔铭并序》:“十八学道于大照大师,廿受具戒。报龄七十六,僧夏五十七”这两则墓碑文都交代了从出家到正式成为比丘尼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所说的出家年龄指的是其剃度时间,即进入寺院的时间。有的我们只能知道其受戒时间,如尼正性,“春秋四十有八,受菩提之夏二十有三。”(《匋斋藏石记》卷27)其受戒时已二十五岁,可知其出家时间亦比较迟。对这种趋势之原因的分析,严耀中先生在《墓志祭文中的唐代妇女佛教信仰》一文中认为,伴随门阀衰落所产生的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是那些士族家中待嫁闺女的年龄普遍增大,二十多岁尚未成婚的屡见不鲜,因旧家门第衰败,对讲究门当户对婚姻关系的士族来说寻找到合适的家庭匹配愈来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出家为尼为可行之路。笔者认为这一分析是合理的,也正好可以用来解释比丘尼出家年龄超一般婚龄的现象。另一类为婚后出家,这一类比丘尼出家的最普遍原因是因为夫死,情感上受到重大创伤,如《唐故比丘尼智明玄堂记并序》:“师法号智明,俗姓张氏。向良人捐弃,妄念都舍,恒依法侣,参道问津,晚岁出家,始契心地”(《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建中零零四);有的则是遭受双重打击,《大德三乘墓志》载:“俗姓姜氏……有二子,长曰谊,终杭州余杭县令……中年钟移天之祸,晚岁割余杭之爱,由是顿悟空寂,宴息禅林。”(《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北京第二册》)虽然唐代是较为开放的朝代,但是夫死后守寡的妇女仍然是主流,饱受痛苦与生活压力的她们很容易栖心于佛教。二、陵川国人与父母的丧葬中唐比丘尼与本家保持着密切联系。唐朝时期,尤其是中唐以后,每逢皇帝诞日或者其他节日,皇帝都要主持三教辩论。《新唐书》有这样一则记载:“贞元初……帝以诞日岁岁诏佛老者大论麟德殿,并召岱及赵需、许孟容、韦渠牟讲说。始三家若矛盾然,卒而同归于善。”反映了中唐时期三教相互渗透的倾向。唐政府也曾为此下诏,开元二年,唐太宗下诏,“令道士女冠僧尼致拜父母。”并于开元二十一年再次下诏:“自今已后,僧尼一依道士女冠例,无拜其父母,宜增修戒行。”受此影响,佛门中人本奉佛教的出世态度,在面对儒家主孝的纲常伦理时,亦有所改变。因此中唐比丘尼保持与本家的亲密关系就是建立在对父母的孝敬基础上的。父母的养育之情自是终身难忘,身为出家人的比丘尼闻听到父母逝世的消息都会痛不欲生。《大唐济度寺故大德比丘尼惠源和尚神空志铭》载:“初大师才至九岁,遘先大夫之酷;二十有七,执先夫人之忧。皆泣血茹哀,绝浆柴毁,古之孝子,乌足道哉!每秋天露下,衰林风早,棘心栾栾若在丧纪,不忘孝也。”(《全唐文》卷396)有的直接参与父母的丧葬,如《大唐□□寺尼□和禅师□修石龛铭》:“父母终时及闻凶□哀(缺)以成其坟,哀哀孝思,□天永感。”(《唐文续拾》卷3)这样的深情并不只表现在对父母的逝世,对兄弟亦是如此。《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李府君墓志铭并序》载,李府君的姐姐对其去世十分哀伤,“公有出家姊法号广昭,虽少脱缠累,息心无生,迷悟两亡,色空一指,而天受慈孝,麻踊号裂,生人之极。”(《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元和零七二)当然相对地,本家父母对于出家的女儿不幸时亦悲痛欲绝,《唐故静乐寺尼惠因墓志铭并序》载惠因去世时,“父子亲眷,痛忉心肝。”丧葬在古人的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是严格遵照礼法的。与当时社会流行墓葬相反,僧尼死后一般是火化后再起塔安葬。但是很多比丘尼为了尽孝道,不但采取土葬的方式,而且是葬在祖茔。如《唐故法界寺比丘尼正性墓志铭并序》中尼正性,“考讳倚,驾部郎中,阇梨即郎中之爱女……灭于栎阳县修善乡之别墅,以其年十月八日迁神于城南祠乐原,郎中之茔,从俗礼也。”(《匋斋藏石记》卷27)有的特别指出葬于祖茔是为了尽孝,如《唐风山故白衣功德主上座解氏墓志铭并序》:“仪以其年□□三月□殡于风山□□□茔,终孝节也。”(《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大和零零九)在丧葬问题上,亲人参与比丘尼的丧葬的事例比比皆是,除父母参加外,亲人们也参加比丘尼的葬礼。当然与丧葬相关的墓志铭等墓碑文的撰写自然大多数都出自亲人之手,较多的是由其父来撰写;另外侄子撰写的也不少见;还有由夫家人撰写的,如《大唐东都敬爱寺故开法临坛大德法玩禅师塔铭并序》,在文中交代撰者与墓主的关系:“师以志性坚,发菩提心猛利,故号为精进军,即予之后母也”,继子为出家的后母撰写墓志铭,可见比丘尼与夫家也保持着联系,只不过这样的例子没有由本家亲人撰写的事例普遍。中唐社会动乱因素较初盛唐明显增加,士族迁移的事情经常发生,而比丘尼在其本家迁移的时候为了不断绝与本家的联系也随着迁移,如尼契微,出家之时,“隶属于东京安国寺……初以广德中随其家南渡,安居于苏州朱明寺。”(《全唐文》卷501)可见当时比丘尼与本家联系之密切。三、法内部的宗教生活唐朝风气开放,礼教松弛,妇女地位相对较高,中唐之后,礼教被重新提倡,妇女地位有所下降,那么比丘尼的社会地位又如何呢,从墓碑文所反映的材料来看也有许多活跃的比丘尼,以她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而得到社会的肯定。我们所见到的留传下来的中唐墓碑文中的比丘尼大多数都出身士族,她们当中不乏给王室讲经说法者。《大唐真化寺多宝塔院故寺主临坛大德尼如愿律墓志铭》载,如愿向代宗与独孤贵妃传道:“我皇帝纂圣,君临千佛,付嘱贵妃独孤氏,葛覃蕴德,十乱匡时,受道紫宸,登坛黄屋。”而且长乐公主亦为其弟子。比丘尼们与权贵的交往自然扩大了她们对社会的影响力,在中唐,比丘尼说法度众,不逊色于僧人,《兴圣寺主尼法澄塔铭并序》中载法澄尼在后宫:“法师於蛎开圣教,宣扬正法。归投者如羽翮趋林薮,若鳞介赴江海”(《全唐文》卷100);又如《唐故法云寺内外临坛大德超寂墓志》载超寂大师:“五十年间,三千弟子。至于铸画佛像,装写藏经,广设文斋,舍入常住,大师每岁有之,不可具纪。”(《唐代墓志汇编续集》贞元零四三)而且她们的佛教活动得到了政府的奖励,大德尼契义就因“国家崇其善教,乐于度人,敕东西街置大德十员,登内外坛场”。比丘尼们从事讲经说法的宗教活动,扩大了他们的影响力,故而在当时社会获得与僧人同样的礼遇。这些我们可以从社会给予她们的称谓上得到证实。墓碑文中的中唐比丘尼经常被冠以“大德”、“律师”、“上座”、“法师”、“禅师”等称呼,其中“大德”又分“临坛大德”、“讲经大德”等。隋唐时期,凡是从事译经事业者,特称大德,“法师”则是通晓佛法,而且能引导、教化众生修行的人,也表明中唐的比丘尼可以取得和僧人同等的待遇。此外在中唐,比丘尼也有被称为和尚的,岑仲勉先生在《金石论丛》一书中列举了“韦和尚墓志”等3例,并说,“墓志尼称和上或和尚者,合此凡三。”认为这一现象,“在唐代固常有之。”笔者认为当时这一称呼仍为尊称。中唐比丘尼受到社会的肯定,我们还可以从当时比丘尼的丧葬规模得到证实。《龙花寺尼契义墓志》中契义尼:“杖而会葬者数百千人,极□氏之哀荣,难乎于此。”而《法玩塔铭》中载法玩尼去世时“赴□葬者以万数。”(《隋唐五代墓志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