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的人性论_第1页
先秦儒家的人性论_第2页
先秦儒家的人性论_第3页
先秦儒家的人性论_第4页
先秦儒家的人性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秦儒家的人性论

基于孔子“善”理论的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他不仅对“人性是什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且形成了不同的“善”、“恶”、“善有恶报”理论。汉代董仲舒在吸收先秦儒家人性理论的基础上,引“情”入“性”,以阴阳释性情,提出“性未善”、“性待教而善”的人性理论,将人性论与王道政治相融合并为封建“大一统”政治制度服务,改变了先秦儒家人性论的致思理路,深刻影响了汉代以来伦理思想发展的路径。一、董仲舒关于自然天人感应的思想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对人性的探讨不仅是对“人性应该是什么”的价值判断,更重要的是将人性问题与天人关系相联系,共同为伦理思想的建构提供理论“基点”。“殷周有传统的上帝与天命信仰。王权的神圣性与合法性都建立于这一神权、天命之上。经过春秋以来理性的发展,文化的提升,人文思想的涌现,系统性哲学思想的诞生,上帝、天命信仰被严重打击、毁坏。”孔子对天道采取搁置态度,主张人们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孔子对待天命的根本态度是一种‘临界心态’”。荀子对天采取的则是唯物的态度:“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篇》),他提出“天人相分”的观点,进一步淡化了人们对天的信念。随着战国时代的结束和秦王朝的灭亡,天命论又迅速流行起来,在《吕氏春秋》中就得到了系统的发展,“仲舒由受《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的影响,先形成了一个天的哲学构造在心里;而这一哲学构造,他认定是万事万物最高的真理,最后的根据”。董仲舒重提殷周的天命论并结合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力图恢复人们对天的信念,并以此为其人性论建立终极的形上依据。首先,董仲舒对天进行神化,通过吸收原始天命论和阴阳五行思想,给原本纯粹的自然之天披上了一层神秘的神学外衣。他认为,天具有神性,具有超越的力量,“莫神于天”(《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天者,百神之大君也”(《春秋繁露·郊语》),天是万物之祖,是万物存在的第一因,“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春秋繁露·顺命》),宇宙万物都是天的创造物,天的地位高于作为类存在的人。董仲舒还把天拟人化,赋予天专属于人的伦常道德性和情感,并以大量的语言赞美天具有的仁德。他说:“天虽不言,其欲赡足之意可见也。”(《春秋繁露·诸候》)“天常以爱利为意,以养长为事,春夏秋冬皆其用也。”“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己,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春秋繁露·王道通三》)董仲舒将自然之天神化,力图达到其天人感应的理论目的。其次,董仲舒认为天和人是同类的,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亲缘关系。“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人有什么,天也就有什么;天有什么,人也就有什么。人也可以说是天的副本,宇宙的缩影。”他通过大量、细致的比附论证了人与天之间的这种亲缘关系:“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是故人之身,首坌而员,象天容也;发,象星辰也;耳目戾戾,象日月也;鼻口呼吸,象风气也;胸中达知,象神明也;腹胞实虚,象百物也。”(《春秋繁露·人副天数》)总之,人的头、足、骨节、耳目、骨肉、血脉、内脏、呼吸、头发等,包括人十月怀胎而生,性情、品德等都是取法于天,与天相副的。人从内到外,从质料到精神气质,无不以天为依据。最后,董仲舒由“天人同类”、“天人相副”出发,得出天人感应的思想。“他讲天人关系主要是讲天人感应论,因此,学术界把他的哲学概括为‘天人感应说’。这一概括反映了董仲舒哲学的主要特点。”其基本涵义是指天与人之间存在着互相由感而应的神秘联系,天和人是相通的,人能感应到天,天通过祥瑞、灾异的不同对人世的善恶作出预兆,来干预人事。感应是一种动态的关系,董仲舒通过同类相动激活了人与天之间联接的存在状态,人通过天威的启示,再加之圣人之言、理性思考、生活经验等便能获得有关人性如何,以及人性应该如何的价值判断。沿着天人关系的思路,董仲舒确定了“善恶等伦理观念不是经验性的存在,不是后天的社会性行为,而是先验性的实有……天的性质决定了人性的性质,天的运行规律决定着伦理价值观的取舍方向”。人性的根据在天,但其功能和价值却直面现实政治生活,董仲舒通过天人感应学说,将伦理论域内的人性论社会政治化,通过社会政治的视角来探讨人性论,改变了先秦儒家伦理教化的致思之路。二、“性未善”是“性未善”的终级表现董仲舒探讨“性”,把“情”引入其中,视情为性的组成部分,但他并不是为了对性作结构分析,而是在天生人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性的性质进行界定,最终为大一统皇权专治政治提供理论依据。他认为,人性既不是孟子所言的善,也不是荀子所言的恶,而是有性有情,性是人性中善的部分,情是人性中恶的部分,即性善情恶。“天地之所生谓之性情,性情相与为一瞑,情亦性也。谓性已善,奈其情何?”(《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董仲舒从天人关系出发,进一步援阴阳说入儒,这是其人性理论在逻辑上得以发展的关键环节。他以阴阳说作为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律,并以天道阴阳的法则来比附人性中的性与情,人有性有情,和天有阴有阳相当,“身之有情性也,若天之有阴阳也。言人之质而无其情,犹言天之阳而无其阴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以阴阳释性情是董仲舒人性论的一大特点,正如王充所言:“仲舒览孙、孟之书,作惰性之说曰:‘天之大经,一阴一阳;人之大经,一情一性。性生于阳,情生于阴。阴气鄙,阳气仁。曰性善者,是见其阳也;谓性恶者,是见其阴者也。’若仲舒之言,谓孟子见其阳,孙卿见其阴也。”(《论衡·本性》)阴阳分别代表了贪仁善恶,阴阳的性质分别决定了性情的善恶。阴阳的属性表现在人性上就有贪仁、情性之分,性表现于外为仁,情表现于外为贪。“人之诚,有贪有仁。仁贪之气,两在于身。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天有阴阳禁,身有情欲栣,与天道一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阴阳是董仲舒天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天是人性善恶的终极依据,故而人性既不能为善也不能为恶,而是有善有恶,这不同于先秦儒家孟子、荀子在人性论上非善即恶的主张,而是一种待定状态,即“性未善”。董仲舒通过大量生动的比喻论述了“性未善”的独特观点。“故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性有善端,心有善质,尚安非善?应之曰:非也。茧有丝而茧非丝也,卵有雏而卵非雏也。比类率然,有何疑焉?”(《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又说:“是以米出于粟,而粟不可谓米;玉出于璞,而璞不可谓玉;善出于性,而性不可谓善。其比多在物者为然,在性者以为不然,何不通于类也。卵之性未能作雏也,茧之性未能作丝也,麻之性未能作缕也,粟之性未能为米也。”(《春秋繁露·实性》)通过以禾与米、茧与丝、卵与雏、米与粟、玉与璞等的设喻,董仲舒的用意是要论证人性中包含善质,但不能说人性是善的,只能说人性尚未善。天道“贵阳贱阴”,阴和阳的作用、地位不用。“阳出实入实,阴出空入空,天之任阳不任阴,好德不好刑。”(《春秋繁露·阴阳位》)“阳之出也,常悬于前而任事;阴之出也,常悬于后而守空处。此见天之亲阳而疏阴,任德而不任刑。”(《春秋繁露·基义》)既然天道以阳为主,以阴为辅,所以人性“质”的主要部分是善,少部分是恶。董仲舒肯定了人性是可以向善的,正如其所言:“天之为人性命,使行仁义而羞可耻,非若鸟兽然,苟为生,苟为利而已。”(《春秋繁露·竹林》)“性未善”主张克服了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各执一端的弊端,为王道教化提供了理论前提。孟子讲“性善”,是为了论证教化的可能性,给人一种向善的信心,只要努力修养,扩充善端,人皆可成尧舜,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诉求。与此相反,荀子主张“性恶论”,虽然解决了“性善论”所不能解决的教化的必要性的问题,但既然人性是恶的,善又从何而来?教化的可能性又成了最大的问题。董仲舒提出人性有善质,解决了人性向善的可能性问题,如何才能达到善?这个任务只能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实现,这样便成功地将伦理问题社会政治化,从而为其王道教化思想做了理论铺垫。三、“人欲之称,命非妇人”董仲舒言“性未善”,“既不赞成性恶说,也不赞成性善说,以为人性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圣人之性’纯乎善;‘斗筲之性’全是恶;‘中民之性’则‘仁贪之气两在于身’,通过教化可以使之为善”。他说:“圣人之所名,天下以为正。今按圣人言中,本无性善名,而有善人吾不得见之矣。使万民之性皆已能善,善人者何为不见也?观孔子言此之意,以为善甚难当。而孟子以为万民性皆能当之,过矣。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春秋繁露·实性》)董仲舒借圣人之言进一步论证“性未善”,并指出人性要达到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借助外力才能实现。人性的本质在反性之名,性乃质也,天生之朴,有善质亦有恶质,因而必须待教而善。但圣人和斗筲之人都是人类中的极少数,都缺乏代表性,都不能与此“待教而善”相契合,因此圣人之性与斗筲之性都不能名为人性。只有中民之性才可以名性,也只有中民之性才符合“名性”的条件,因为他有善质,但不可谓善,不可自行而善,必须待教而后善。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其根本目的是要从中民之性得出“性待教而善”。董仲舒的逻辑是天生人性有善质,善质不等于善,从善质到善的实现是有条件的,需要人事的担保,即王道教化。他说:“善与米,人之所继天而成于外,非在天所为之内也。天之所为,有所至而止。止之内谓之天性,止之外谓之人事。事在性外,而性不得不成德。”(《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董仲舒还通过设喻论述人性的王道教化,认为人性就像处于睡眠中的眼睛一样,眼睛闭着时,虽然有见物的质,却什么也看不见。人性在未经教化之前,虽然有善质,却不能说性已善,只有等到教化之后才能成善。对此,董仲舒还设喻道:“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缲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故不谓性。”(《春秋繁露·实性》)通过由卵到雏,由茧到丝的比喻,旨在说明人性天生有善质,但正如卵可以孵化为小鸟,茧可以加工成丝一样,只是具备了成善的可能性。人性“继天”而来的善质也需要“成于外”的加工,即经过教化后才能成善。“董仲舒承认人性具有善端、善质,但他强调的重点是,如果没有后天的教化,这些善端、善质是不能自发地成为善性的,此点再次揭示了他与孟子的区别。孟子固然也重视教化和环境对于完成善性的作用,但他强调的重点则在于对善端‘扩而充之’、‘保存勿失’;而董仲舒则不大讲‘扩充’,而是反复强调‘王教’。”他进而把“性待教而善”称为“真天”:“性如茧如卵,卵待筱而为雏,茧待缥而为丝,性待教而善,此之谓真天。”(《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董仲舒从社会历史的经验中发现,刑罚往往只能维持短暂的太平,社会长期稳定的根本还在于德教,治理国家不能仅仅依靠威武落实政事,更应该发挥文德、教化的巨大作用。“董仲舒认为德治、教化是巩固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最好手段”,甚至把它视为治国的根本。“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情非制度不节。是故王者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汉书·董仲舒传》)《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董仲舒否定“性善”论,认为孟子的善其实不能算做善,“万民之性善于禽兽而不得名善”,只有做到“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才能说人性已善。在天人关系的总体格局下,对民众实施以封建纲常为核心、以六经为主要内容的教化,是为了引导民众自觉意识到服从封建君王的统治就是服从天的旨意,规范自身言行,不争与利,安分守己,从而防止农民起义,以巩固封建统治。通过“渐民以仁,摩民于谊,节民以礼”(《汉书·董仲舒传》)来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从而发挥儒家伦理在安邦定国中的重要作用。“董仲舒讲‘善’的目的,就是在孟子性善说那种地主阶级的抽象人性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白地强调其封建统治阶级的阶级性,更突出地要求人民接受‘圣王’的教化,从而严格地服从‘三纲五纪’这些封建道德规范。”四、董仲舒的人性论思想“真正的哲学都在回答时代的问题,要求表现时代精神。”董仲舒所处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立“大一统”专制政治,建构起适应封建专制制度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体系,从而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特殊时代要求。因此,他在人性论方面提出“情亦性”、“性未善”的主张,最终落脚点是在现实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构建中走向“性待教而善”。既然人性是待教才能为善的,那么所有的生民一旦进入人世社会,就应该从“王”那里接受教化。这维护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性,王者掌握了教化大权,就可以从思想上得到控制社会的保障,伦理教化的目的就是服务政治,它的全部价值都指向了封建王朝的制度设计和政治统治。同时,董仲舒把伦理的“善”与政治行为的“教化”相互交融,强调了伦理政治教化的功能、作用和价值。“仁德思想既是教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为人主者必须法天力行的王道最根本的一条,他的许多改革思想均本于此。”从社会现实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