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吊民伐罪到议兵战国孟、荀儒家军事思想论析_第1页
从吊民伐罪到议兵战国孟、荀儒家军事思想论析_第2页
从吊民伐罪到议兵战国孟、荀儒家军事思想论析_第3页
从吊民伐罪到议兵战国孟、荀儒家军事思想论析_第4页
从吊民伐罪到议兵战国孟、荀儒家军事思想论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吊民伐罪到议兵战国孟、荀儒家军事思想论析

儒家的概念在武士国时期与晚墨学说一起被称为显学。但是学者们对其军事思想的论析,却所见甚微。我们认为,与其政治、伦理、教育、哲学诸思想相比较,战国儒家的军事思想的确显得单薄和零碎。然而,它却毕竟是存在着的。有两个因素规定着儒家对军事问题作出自已的回答,提出自己的军事思想。第一、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继承发扬者,对于战争问题,他们不能不有自己的基本看法。战争作为历史现象,起源于军事民主制时期。由于它是达到政治目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故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这层含义。因此,先秦众多典籍中,不可避免地有战争过程的记载;战争性质的分析,战争后果的总结等众多内容。而这些诸如《尚书》、《诗经》、《易经》等先秦文献典籍,恰恰就是儒家建设自己思想体系的素材和依据,也是儒家用来证明自己思想悠久性正统性的途径和授道教学的主要工具。所谓“儒家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七略》),说的便是这一层意思。面对自己所尊奉的经典中关于军旅之事的丰富记载,儒家思想体系中,不能不为军事思想留有一席之地。所以,孟子大谈“吊民伐罪”,荀子更是详作“议兵”。由此逐步形成战国儒家关于军事问题的基本观点。使得战国儒家对军旅之事作出自己判断,提出独特见解的第二个重要原因,乃是战国时期统一态势的左右。战国时期,随着新的社会形态的基本确立,铁器的普遍应用,郡县征兵制的推行和常备兵制度的建立,战争规模日益扩大,战争灾难亦日益严重,所谓“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正是对此生动的写照。而战争的目的,也从春秋时单纯争夺霸权而转化为统一了。儒家每时每刻面对着这种残忍而又是必然的现实,是不能无动于衷的。他们必须对战争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自己的观点。于是,战国儒家军事思想自然而然形成了。这乃是儒家军事思想产生及其演进的更为深层的原因。孟子、荀子是战国儒学的代表人物,言战国儒家的军事思想,主要是研究讨论他们两人的军事思想。现分别缕析如次;一、“仁政”的理想社会孟子,名轲,(约前372—一约前289),是战国时期儒家道德学家的代表人物。今天我们探讨和研究孟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和直接材料,是流传至今的《孟子》一书,其书共七篇三万五千三百七十多字,东汉赵歧将七篇各一析为二,成十四卷。“仁政”思想是孟子学说的核心。《孟子》书开宗明义就是反对言利,提倡“仁义”:“王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全书出现“仁”字达157次之多。仁义作为孟子学说的出发点,落实到具体政治上便是“仁政”: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猪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中之以孝悌之义,颂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内,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其本质含义,便是“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滕文公》)。孟子的其他思想,如“性善论”,“尽心知天”说等等,都是孟子为论证自已“仁政”这一核心思想而派生的。对“仁政”说而言,它们之间是从属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军事思想作为孟子思想的一个侧面,当然是受“仁政”观所规范的,是“仁政”思想在某一具体领域的外延而已。1、仁政原则与军事活动的宗旨。孟子所景仰追求的理想社会是:“昔者文王之治歧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梁惠王》)。是“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但现实社会给孟子所提供的感受,却是“饥者弗食,劳者弗思”(《梁惠王》)。是“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公孙丑》)。这种理想政治与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与矛盾,制约了孟子军事思想的形式确立。孟子的军事思想中充沛着“仁政”理想的追求。具体地说,他将军事活动的宗旨目的,理解为自己政治理想的实现与推行。认为战争的真正意义,只能是救民于水火之中,建设起王道乐土。否则,战争便是罪恶,是不义,对此孟子曾有详尽的论述:“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秋怨。曰:‘奚为后成’。民之望之,若大早之望雨也。归市者弗至,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己矣(《滕文公》)。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梁惠王》)。这些言论充分表明了孟子把军事活动的最终宗旨完全归结为“吊民伐罪”,““安天下之民”这一点上。而“吊民伐罪”、“安天下之民”的最终宗旨的提出,又基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观念。这么一种“仁政”原则指导下的战争目的论,既反映了孟子军事思想对其政治思想的依附与从属,同时,也多少丰富和充实了“仁政”思想的层次和内函。两者之间主次分明又互为影响。.2,仁政原则与对当时战争的否定。孟子既然将战争的宗旨简单规范衍化为仁政原则的进行与实现。那么对当时所正在进行的战争自然是要采取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了。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正是战争规模日益扩大,战争后果日益残酷,从兼并逐渐显现走向天下统一端倪的阶段。从《孟子》书来看,孟子在世时,曾发生了许多起战争,较著者就有齐魏马陵之战,秦楚构兵、秦魏争夺河西之战,魏楚襄陵之战,齐宣王伐燕等等。战争未免要流血,要杀人,这当然是非常痛苦的事实。但是却又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在当时兼并战争是顺应历史进程的,没有它,统一便无法实现.当时一些眼光朝前看的思想家们已认识到这一历史必然性,肯定了战争的地位和意义,如法家之提倡耕战,如兵书《司马法》之言“以杀止杀,虽杀可也;以战去战,虽战可也”。等等,便是具体的反映。然而孟子处处拿自已的“仁政”原则与当时的战争现实进行衡量,入目的仅仅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这样的表层知象,结果当然是大失所望了。于是乎孟子愤慨,对当时所发生的战争予以猛烈的抨击和斤责。这种抨击与斥责正是孟子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所执行的标尺则是“仁政”思想。孟子反对“强战”,因为这“不志于仁”:“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强战,是辅桀也”(《告子》).反对依赖不正当的武力手段取得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公孙丑》).在孟子眼中,那些动辄驱民作战的人是“不容于尧舜之世”的:“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告子》).对这些“不容于尧舜之世”的人怎么处置,孟子天真地主张处之以最重的刑罚:“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次之”(《离娄》)。基于自己“仁者无敌”的观点,孟子进而对儒家一直尊奉的某些古代典籍也开始怀疑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忤也”(《尽心》)。孟子这种激烈的断然对当时战争予以否定的态度,虽然让人感动、却难以让人信服。的确,战争反人道,但却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仁政合于人道,却解决不了历史提出的问题.从人道的角度看,当时的战争不可取:从历史的角度看,当时的战争不可无。孟子以仁政原则否定了当时的战争,实际上同时也抽换了自己仁政学说的血肉,使其沦落成为苍白无力的说教.也实在迂阔得可以。在感情上,我们同情孟子对当时战争的抨击与否定;在理性上,我们却不得不对这种抨击与否定给予贬斥.3、仁政原则与军旅之事的部分肯定。在前面我们已经指出,战国儒家军事思想基本特征之一,是他们对军事活动持矛盾的心态:既想以原则上尽量贬低、深化军事活动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意义,又不得不在具体论述中注意、肯定兵事的迫切性与必要性。这在孟子那里,仍有突出的反映.孟子他并不完全排斥战争,相反,对正义的战争他一直是歌颂与肯定的.而所谓的正义战争的判断,则完全是“仁政”这杆尺衡量的结果。种种歌颂与肯定,说倒底,乃是对“仁政”的歌颂与肯定。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尽心》).“春秋无义战”,虽标志着孟子对这段历史的否定,可是这毕竟显示出在孟子心灵深处,是有“义战”这一范畴的。同时这句话还表示了第二层意思:即便不义之战,还是有短长之区分的:“彼善于此,则有之矣”。鉴于这一认识,孟子对历史上符合“仁政”原则的“义战”予以热情的褒扬;周公相武王诛讨,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死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滕文公》)。不但对历史上的“义战”持肯定态度,孟子还进而认为,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仁政”原则指导下的“义战“,也是应该大力提倡并坚决实施的。他鼓励齐宣王征伐燕国,就是明显的例子;“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地,民以为将拯已于水火之中也”(《梁惠王》)。总之,孟子所反对的,只是那种违背“仁政”原则的兵事。对于符合自己“仁政”原则的“义战”,他则是积极提倡的。简单地指责孟子排斥一切战争,是不符合事实的。当然,孟子所谓的“义战”,纯粹是出于他个人的虚构假设,而他所讨厌所反对的不义之战,却是客观的存在,曾经推动过历史的发展。从这层意义上说,孟子军事思想的保守性,并不因他曾对军旅之事的部分肯定而有所改变。4,仁政原则与军事成败的关系。孟子既然以“仁政”的原则作为判断与解释万事万物的唯一标尺,那么他对于军事活动的成败得失之理解,当然也只能与仁政的推行实施与否相联系了。至于具体而合理的军事学术分析,在他那里是根本不被触及的。政治、伦理上的“仁义”,落实到军事领域中,孟子认为,便是所谓的仁义之师。如行仁义之师,军事上的成功即有了充分的保障,因为仁义之师众望所归,无敌于天下:国王好仁,天下无敌焉……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也,焉用战(《尽心》)。如何达到这一奇妙的境界,孟子认为非常简单,只要在政治上贯彻实施仁政就行了,因为施仁政的结果是“可以制挺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以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梁惠王》)。这样,孟子在逻辑上便把军事的成功同自已仁政原则的抉择运用密切地结合了起来。同样,军事活动的失败挫折,孟子也认为是不行:“仁政”的必然结果。具体地说,便是: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王何其可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梁惠王》)。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离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仁政”原则左右着一切,孟子的另一段话最为集中地反映了“仁政”原则与军事成败的相互关系,同时也集中了孟子这一相互关系认识上的真理颗粒与谬误出埃的混揉特征。《孟子·离娄》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之”。这里的“得道”,实际含义便是行施“仁政”,同样,所谓的“失道”,便是拒施“仁政”。“封疆之界”,“山峪之险”“兵革之利”都是无足轻重的、重要的只有一条,就是“仁政”是否贯彻。孟子注意重视兵事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识见,这在当时诸子中的确有高人之处。但是把政治与军事完全等同起来,以至根本上抹煞了“山峪之险”“兵革之利”的等具体要素的地位意义,则是极端而偏激的,就认识论而言,这是片面、机械的;就实践而言,这又是迂腐空疏的。孟子大言凿凿,看起来的确很是高雅,可是毕竟仅仅是高雅而已。真理前进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孟子的军事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能摆脱这一历史的喜剧。二、刘志坚军事思想的特色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因古代荀、孙二字同音,所以亦称孙卿。他是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省安泽县)人,其生平已不可详考,据汪中《荀卿子年表》记载,荀子的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98年至前238年之间。荀子主要的活动地方在齐、楚两国。年十五岁,他到齐国临淄的稷下游学,齐涽王灭宋后,曾南游楚国,齐襄王时,他回到稷下,“最为老师”(《史记·孟荀列传》)。后曾入秦见秦昭王和范睢(《荀子·儒效》等篇)。又曾到赵国,和临武君在赵孝成王前议论兵法(《荀子·议兵篇》)。后来又到楚国做兰陵县令,公元前二三八年春申君去世,他就家居著书(《史记》本传),死后葬兰陵。荀子的学问涉及面很广,哲学、政治、伦理、经济以至文学,都是他所注意和研究的对象。他的著作,保存在《荀子》一书中,全书共三十二篇。荀子是儒家历史学派的代表者,他的学说具有批判地综合各家的强烈时代特色。荀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他的“礼治”理论。他的全部学说,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而立论、展开的。具体言之,他的人力战胜自然的思想,是他“礼治”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他的性恶论,是作为其“礼治”主张的伦理学依据的。而他“王政”“仁义”论述,则应视作为其“礼治”观的补充阐述。军事思想作为荀子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也是受其“礼治”观所制约的。荀子对战争采取现实主义的冷静态度,进行深刻的研究,在这一问题上,既继承了孔孟,又突破了孔孟,反映出早期儒家学派军事思想的最高水平和最后水平。1、礼乐精神、荀子军事思想的核心。礼义的原则与精神,是荀学的本质所在,它同样集中地体现于荀子的军事思想之中:上不隆礼则兵弱。(《富国》)大国之主也,不隆本行,不敬旧法,而好诈故。若是,则夫朝廷群臣亦从而成俗于不隆礼义,而好倾覆也。朝廷群臣之俗若是,则夫众庶百姓亦从而成俗于不隆礼义而好贪乱矣。君臣上下之俗莫不若是,则地虽广,权必轻,人虽众,兵必弱(《王霸》)。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动诚固,敌国不敢婴也(《乐论》)。这充分表明,荀子的军事思想是建筑于其礼乐理论基础之上的,是对孔子那种礼制色彩笼罩下的“礼乐征战自天子出”军事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与孟子相比较,相对而言,这种军事思想较有现实性,比较多地涉及了现实问题。例如,知道礼义有赖教诲而成,可是,荀子就注意到在军事准备工作中“教诲”的必要性:“彼国者,亦强国之剖刑也。然而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强国》)。又如,在军事活动的刑赏问题把握上,荀子既然礼乐为本,刑赏为末:“为人主上者,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无礼义忠信,焉虑率用赏庆刑罚势诈深院其下,获其功用而已矣。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畔;遇敌处战则必奔,霍霍离耳,下反制其上。故赏庆刑罚势诈之为道者,佣徙粥卖之道也。不足以合大众,美国家,故古之人羞而不道也”(《讨兵》)。充分体现儒家礼乐精神之本质。但是同时,荀子也不否定礼义指导下的刑赏意义:“雕雕焉具赏爵重赏于其前,具明刑大辱于其后”(同上)。从而适应了现实的需要,多少修正了儒家军事思想的某些迂阔倾向。“礼治”精神,就象一根红线,将荀子军事思想整个地贯穿了起来。2、仁义之师,荀子军事思想的理想追求。在兵以仁义为本的问题上,荀子与孟子没有很大的区别。荀子肯定“仁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仁义”体现在军事活动中便是仁义之师。荀子强调指出,仁义之师众望所归,无敌于天下:“彼王看不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王制》)。“故古之人,有以一国取天下者,非往而行之也。修政其所,天下莫不愿,如是而可以殊暴禁悍矣”(《王制》)。如何达到这一理想境界。荀子认为,一是要提高附民爱下,力行仁义之政。“女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故日,凡在于军,将率末事也。”(《议兵》)“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民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议兵》)。二是修礼。荀子视礼为“治辨之极”,“威行之道”,“功名之总”,富国强兵战胜之本。认为只要遵循礼义,尚贤使能,教化百姓,才能够造就军事上的强盛:故上好礼义,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则下亦将綦辞让,致忠信,而谨于臣子矣……故籍欽忘费,事业忘劳,寇难忘死,城郭不待饰而固,兵刃不待陵而劲(《君道》)。与此同时,荀子也将军事的不景气视作为政治失当的必然产物。“观国之强弱贫富有征验,上不隆礼则兵弱,上不爱民则兵弱,已诺不信则兵弱,庆赏不渐则兵弱,将率不能则兵弱”(《富国》)。“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国,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不至,不可得也。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也”(《君道》)。鉴于这样的认识,荀子主张在社会生活中应尽量地避免动用军事手段来解放问题。他瞧不起齐桓公的主要理由之一,便是齐桓动用军事手段达到卑鄙的个人目的:“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齐桓)外事则诈邾袭莒,并国三十五。其事行也若是其险污、淫汰也,彼固曷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仲尼》)。并进而指出专恃武力并不美妙的结果:“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彼畏我威,劫我势。故民虽有离心,不敢有畔虑。若是则戎甲俞众,奉养必费。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兵俞弱,是以力兼人者也“(《议兵》)。荀子认为,“仁义之师”这一理想境界的能够实现,并非是凭口空说,而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的,因为众多的历史事实已经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喜悦。是以尧伐驩,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议兵》)。不过,荀子毕竟是位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知道,在当时要扭转整个历史的局面是十分困难的,换言之,推行王道,行仁义之师谈何容易。故退而居其次,也肯定霸道的地位,将军事上的成功划分为二个层次,一是高层次的,即王道的层次;一是低层次的,即霸道的层次。这样,荀子比较孟子就大大前进了一步,表明荀子的军事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他对战争问题的思考已从政治领域真正跨入了军事领域。3、娓娓议兵,荀子军事学术的造诣。荀子注意到军事自身具有的独立价值,认识到在正确政治指导的前提下,要最终赢得战争,必须通过必要的军事手段。而在当时,这种军事手段,主要还得落实到霸道窠穴里,尽管这是低层次的,但是事出无奈,只得如此。在这认识基础上,荀子就涉及到许多具体的军事学术问题,留给后人以这方面相当精辟的见解第一,荀子仔细分析了当时一些群雄的军事状况,指出它们军事制度上的得失,预测了它们日后军事上的发展前途以至它们整个国运的盛衰。他说,齐国的军队“隆技击”,对付小盗贼尚可,“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这样的军队,是亡国之兵,“兵莫弱是矣”.魏国推行“武卒”制,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地虽大其税必寡”,这是“危国之兵”.秦国治军,刑赏分明,士卒斗志高昂,天下莫能侵衡,“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议兵》)。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荀子的这一判断基本是正确的。第二,荀子对将帅指挥艺术,进行了精湛的分析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指挥作战的基本理论。①“六术”:“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处含收藏,欲周以固;徒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遇敌决战,必道吾所明,无道吾所疑”。(《议兵》)②“五权”:“无欲将而恶废,无急胜而忘败;无威内而轻外;无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凡虑事欲孰而用财欲泰”(同上)。③“三至”:“可杀而不使处不完,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可杀而不可欺百姓”(同上)。④“五无圹”:“敬谋无圹,敬事无圹,敬吏无圹,敬众无圹,敬敌无圹”(同上)。荀子认为,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这样的将帅就是杰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