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目标1.明确工匠精神的内涵,理清本文结构。2.把握论证特点,体会语言风格。3.探究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培养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工匠精神”。教学重点把握文章论证方法,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教学难点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领会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教学内容导入新课通过之前我们对于新闻体裁的学习,我们知道本篇课文属于新闻评论,它既有新闻的特点,又属于议论文体,因此,在前两个单元中,我们将以本篇课文为例,学习议论文写作。整体感知【写作背景】本文原载201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在2016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工匠精神”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表示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国家鼓励更多企业或个人要有“工匠精神”。【文体知识】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概念: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特点:(1)与其他评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文本分析本节课我们的学习重点有三:①梳理文章脉络结构;②概括文章论证手法;③学习议论文写作方法。首先我们先来把握文章结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标画每段的中心句或中心词,把握各段主要内容。(填写下表)段落概括内容第1段开篇先总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是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接着用企业家的话引出本文时代需要工匠精神这个话题。第2段第二段先点出今天的“匠”是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然后从个人、企业、国家三个角度指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和意义。第3段指出工匠精神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对中国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第4段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也回答了如何践行工匠精神的问题。第5段总结全文,再次点明工匠精神对个人、企业、国家的意义,并号召人人践行工匠精神。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本文的结构:第一段:开篇从时代特点和企业打造金字招牌的角度引出话题——工匠精神第二段:“匠”的时代内涵及工匠精神对个人、企业和国家的作用与意义。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坚守工匠精神”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第四段:从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的角度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第五段:提倡工匠精神,总结全文。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那么本文作者在论证观点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1)引用论证文中作者多处引用,如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①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②引用《说文》里对“匠”的记载,写出“匠”古已有之,然后写出其演变;③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论证;④引用日本匠人秋山利辉(文中没有署名)的话“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论证了工匠精神的内涵;⑤还有来源于《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来源于《庄子》里的“技进乎道”“超然达观”、来源于《礼记》里的“至善”等。作用:引用这些内容,并加以分析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对工匠精神分析论述,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使观点更加深入人心。(2)对比论证如“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先破后立,写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3)类比论证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同类比较)如第1段“像手工匠人一样……企业……”,将手工匠人和企业进行类比,写出了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4)假设论证第4段中“倘若没有……怎能有……假设论证,写出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拓展延伸根据本篇文章的脉络层次,我们给大家引申几种议论文写作结构。1.【五四三体】“五”即一篇文章共有五段话,“三”指文章在总论点之下分列三个分论点,“四”指在本论部分的三个主体段内部,分为四层来具体论述。标题引论:引述材料,提出观点标题引论:引述材料,提出观点本论:分论点一+引语+述例+总结分论点二+引语+述例+总结分论点三+引语+述例+总结结论:深化论点,总结全文2.【六字连珠式】正引点深联结(50-80)反(80-100)(80)(±150-200)(±200)(引材料)→点明中心论点<第一段/第二段开头>→举正反事例<开头结尾加议论说理>→深化论点<引用论据>→联系现实实际→总结回扣论点<加修辞手法>正引点深联结(50-80)反(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