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陋室铭阅读及答案(1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大量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篇一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以下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b7[5g$i!eb.可爱者甚蕃(多)&j)l2_4g0?.`0m1zc.陶后鲜有闻(少)"i4?3i?7e-f7v6md.宜乎众矣(适合)!o-j*p$l8z._'c8]"a4?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文言句子的大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简要回复问题。
(1)甲文中统领全文、说明品德的语句是:
(2)乙文中屡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甲文表现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u(a"y#c/^?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幽美,意味深远。7m7a#@3?1`7t-z"f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探讨,“说〞侧重于叙事。5a5j(v+k&e3a6d)a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a-a*d#@:r#f2f7d
d
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我的身体劳累。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衬托莲之高沽。(假使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不矛盾,由于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c
d.宜乎众矣(应当)
此题考察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此题考察理解文章内容以及写作手法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以及主旨来解答此题即可。
此题考察理解文章写作主旨的能力。一是指屋子简陋,二是指精神不漏。
c项中‘‘说〞侧重于探讨。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篇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震①孤贫好学,明欧阳《尚书》②,通达博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③孔子杨伯起。教授二十余年,不答州郡礼命④,众人谓之晚暮⑤,而震志欲笃。骘⑥闻而辟⑦之,时震年已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⑧,故所举荆州茂才⑨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以遗⑩震。震曰:故人⑩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四九)
①震:杨震,字伯起。②欧阳《尚书》:指欧阳和伯创立的《今文尚书》。③关西:指潼关以西的地区。④州郡礼命:州郡的聘请任命。⑤晚暮:意思是年纪老了。⑥骘:即邓骘,时任大将军。⑦辟:征召。⑧昌邑:汉代县名。⑨茂才:即秀才。⑩故人:对门生、故吏的自称。
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2)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知: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
⑵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
译文:
3.请对甲文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
4.甲文在语言运用上有怎样的特点?(2分)
答:
5.请为乙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答:
1.(2分)(1)著名,有名(2)了解(每词1分,共2分)
2.(4分)(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2)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3.(3分)这两句不仅对仗十分工整,而且描写出了陋室清幽、生意盎然的自然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言之成理即可)
4.(2分)语言凝练精警,言简意赅;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骈散结合;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答出其中任意两个方面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
5.(3分)例如:杨震暮夜拒金(意思对即可)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篇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下而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一致?(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可以调素琴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7.下面哪一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是使动用法?(2分)
a.无案犊之劳形
b.凄神寒骨.悄伦幽邃(《小石潭记》)
c.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而举例分析。(2分)
9.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2分)
6.b7.c
8.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苔痕、草色的青翠,表现环境的清幽,可见陋军不陋。
9.刘禹锡追求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欧阳修追求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篇四
(8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释以下词语。(2分)
名_______案牍_______________
用“/〞标出以下句子朗读的节奏。(每句只画一处)(2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
②水不在深
“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复,)(2分)
本文表达了_______________节操和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2分)
著名、有名官府的公文
①无/丝竹之乱耳②水/不在深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分)高洁傲伟安贫乐道(2分)
解析此题考察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词语的特别用法,譬如“名〞这个字,在此句中就应当理解“动词〞。
此题考察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在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注意意思之外,还要注意结构,譬如“主谓之间,必需停顿〞。
此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文章的中心句来分析〞不陋“的原因,然后根据〞环境、人际交往以及生活情趣“来分析的节操以及情趣即可。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篇五
文言文阅读(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释以下句中划线的词。(4分)
(1)有仙则名_______(2)谈笑有鸿儒_______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4)无案牍这劳形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根据本文内容,选用文中恰当的语句填空。(2分)
文中表现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明白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说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3分)
(1)有名2)大(3)使……扰乱(4)身体
(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
(3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例如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例如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篇六
阅读理解,回复下面问题。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2)子曰:“贤哉,回①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②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
[解释]①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②不堪:无法忍受。
1.解释加粗的字。
(1)有仙则名:____________(2)惟吾德馨: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陋室中交友之妙境。
4.刘禹锡居“陋室〞,颜回居“陋巷〞,他们的态度如何?表达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有名,著名(2)品德高尚
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表达了他们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篇七
阅读文言文,回复第1013题。(共10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解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的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劳:____________居:_________________
11.翻译以下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2.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段中除陋室外也出现了两个芝兰之室,是哪两个?(2分)
13.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段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友的话题。你怎样对待他们这种交友方式?(2分)
10.使劳累居住评分标准:每个词解释确凿1分,共2分。
11.(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评分标准:答出反问语气,语序正确,语句流畅2分。
(2)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需慎重地选择和他相处的人。
评分标准:语句流畅,意思对即可2分。
12.诸葛庐,子云亭。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1分,共2分。
13.例如1:他们的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应当与那些有知识有道德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2分。
例如2:其次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应当与那些有道德的人(好人、良善的人等)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而第一种交友方式有看不起平民之意,这样的交友方式不可取2分。
评分标准:观点明确,语言通畅,言之成理即可得2分。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篇八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以下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分)
a.董宣廉洁,死乃知之b.孔子云:何陋之有c.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d.无案牍之劳形
12.根据你对文段的理解,完成以下各小题。(2分)
(1)甲文中统领全文、说明品德的语句是:(2)乙文中屡屡提到菊和牡丹的作用是:
13.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2分)答:
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甲文表现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幽美,意味深远。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探讨,“说〞侧重于叙事。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15.翻译以下句子。(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d12.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⑵衬托莲之高洁。(假使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13.不矛盾,由于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14.c
15.(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2)对于牡丹的爱好,人当然是好多了。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篇九
《陋室铭》,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著,文章表现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多高,有神仙(居住)就能声名远扬。水不在于多深,有龙(居住)就能显得有灵气。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苔藓碧绿的痕迹曼延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简朴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我的陋室就像那)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阅读]
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2)交友的标准关于人格质量和生命质量。《陋室铭》中,刘禹锡在描述陋室生活的同时,也谈及了子他的交友原则:
2、陋室的环境怎样?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为什么交待陋室主人的朋友都是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鸿儒〞?
4、文中即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5、围绕陋室,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6、为陋室作铭,为什么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了什么手法?
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对待本文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理情操?
8、写出本文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并说明理由。
9、你怎样对待的行为?请结合现实谈一谈。
10、本文短小精悍,仅81个字却数次引用典故,请你谈一谈这种写法有何妙处?
11、本文结交“鸿儒〞而不结交“白丁〞,你赞同这种择友方式吗?谈谈你是怎样选择朋友的?
12、本文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由本文你还可以联想到哪睦具有相像品质的古代文人?其表达这种品质的作品是什么?
《陋室铭》阅读练习题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陋室铭》阅读练习题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13、《陋室铭》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链接中考]
1、解释加线词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无丝竹之乱耳
2、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表。
(3)谈笑有鸿儒。
(4)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阅读训练答案
1、(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台阶上长满了青苔,窗前门旁长满了青草。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把苔藓、青草写活了,有精神,有韵味。使人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反而觉得春意盎然,活力勃勃,恬静雅致。
3、俗话说:知其人必知其友,知其友亦知其人,由此我们可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并且德才兼备,超凡脱俗。
4、运用了正反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说明白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也说明白对黑暗官场的厌恶。
5、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好玩儿。呼应了惟吾德馨。
《陋室铭》阅读练习题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文章《陋室铭》阅读练习题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出自http:///article/,此链接!
6、由于诸葛庐、子云亭都是古代君子的陋室,借以赞自己的陋室,称赞自己的志趣和品格。这是类比的手法。
7、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需要高兴的精神生活。只有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和独立人格,才能不为利诱,不为势趋。
8、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理由: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让人赏心悦目,以明“陋室〞不陋。“上〞“入〞二字传神,化静为动,既使景物人格化,也表现对景物的爱好之情。
9、刘禹锡身居陋室,却不慕荣华,他的高雅淡泊,源于他具有高洁的品格,而这种品格正是一个有才华而又具有广阔胸襟的人所应具有的。在现今社会,为一已之私利而贪赃枉法,贪慕荣华的人还是存在的,因此,提倡刘禹锡的这种不为私利、安贫乐道的精神是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应大力提倡。
10、以诸葛亮和扬雄自比,说明自己也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结尾引用孔子的话用反问形式呼应前文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深化主题。
11、赞同。由于“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结交高尚、学识渊博的人也会让自己变得高尚和渊博起来。所以,我选择朋友就选择有学问、品德高尚的人。
不赞同。《论语》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所以,我交朋友的标准不在于他是“鸿儒〞还是“白丁〞,只要他真诚、良善,好学上进,身上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都会结交他。
12、(1)周敦颐《爱莲说》(2)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3、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
[链接中考]
1、(1)名:有名(或“有名〞“著名〞)
(2)鸿:大。
(3)调:调弄,这里指弹奏。
(4)丝竹:琴瑟、萧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2、(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
(4)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3、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的品德高尚。)
4、例如:(1)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2)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二:
1、文中的名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写居室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写交往对象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阅读练习题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古诗词鉴赏
5、写室中生活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互文见义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说明对世俗生活鄙弃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说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赏析: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字梦得)所作。《陋室铭》聚描写、抒情、探讨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文章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文章表现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这篇不足百字的室铭,含而不露地表现了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它向人们透露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四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巧妙精神力量。
有人认为,刘禹锡写此文时已是贬谪生活的后期,心情比较稳定,追求安乐恬淡的生活,同时文中又有读佛经的内容,所以铭文流露了一种避世消闲的消极成分。对此应从两方面分析:当社会处于黑暗时期,文人官吏们有两个出路,一是与腐朽势力同流合污、自甘堕落。一是退一步,如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和独立人格。相比之下,后者更值得确定,刘禹锡选择的就是这一条路。同时,人的生活是繁杂的,有张有弛,不能一味剑拔弩张,而有时也要休息消遣。因此,不能简单地批评闲情逸致。另一方面,铭文中也反映了的宏伟抱负,他引用诸葛庐和子云亭是有其特别含义的,诸葛亮是政治家,扬雄是文学家,这也是一生的两大理想,早年他在革新中急流勇进、雄心勃勃;贬谪后他就涉足文坛,最终终究以文学家名世。因此,文中还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内。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含蓄地表达主题,开头四句既是比,又是兴,言山水引出陋室,言仙、龙引出德馨,言名、灵暗喻陋室不陋。用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表达了政治、文学的两大理想,最终引孔子的话作结又暗含“君子居之〞的深意。其次,大量运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排比句能造成一种磅礴的文势,如开头几句排比,使全篇文气畅通,确立了一种骈体文的格局。对偶句易形成内容的起伏跌宕,如中间的六句对偶,既有描写又有表达,言简意丰,节奏感强。文章还运用了代称、引言等修辞手法。
总之,这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佳作,所以能传诵不衰,脍炙人口。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篇十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以下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b.可爱者甚蕃(多)
c.陶后鲜有闻(少)d.宜乎众矣(适合)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文言句子的大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简要回复问题。
(1)甲文中统领全文、说明品德的语句是
(2)(2)乙文中屡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12.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3分)
1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甲文表现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幽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探讨,“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9.d[解析]宜:应当。
10.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我的身体劳累。
11.(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衬托莲之高沽。(假使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12.不矛盾,由于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13.c[解析]‘‘说〞侧重于探讨。(20xx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试题)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篇十一
《陋室铭》
一.
1.本文是托物言志的名文,你知道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吗?
2.本文用什么比喻陋室,又用什么类比陋室?
二.默读,探究以下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3.惟吾德馨()
4.草色入帘青()5.鸿儒()6.白丁()
7.无丝竹之乱耳()()8.调素琴()
9.无案牍之劳形()()10.阅金经()
三.反复朗读并背诵,充分感受宁静致远的情怀。
1.本文从几个层面来浮现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
2.在文章首尾分别运用了比喻和类比手法,其意图是为了强调什么?
3.默写“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
一.基础知识填空。
1.《陋室铭》的是,字,是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的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的修辞方法。
二.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以下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之的用法: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b.忘路之远近()c.渔人甚异之()d.具答之()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f.君之病在肌肤()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四.阅读文章,回复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给画线句加上标点。
2.以下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找出说明中心的句子。
4.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说明白自己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的写法
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终究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7.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篇十二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夏玑吴县人,父尝夜坐凭窗,月阴中,见一白晰少年醉行,父曰:谁家嗜狂药若此?迫近叩门,乃玑也,父置不言。
后登第,赴选,父戒以前日状,遂受严教,终身不饮酒。
后为河南道御史,焚黄[注①]先茔[注②],抚军亲诣茔前,酌酒半卮以庆,且曰:荣先矣,可饮此,九泉之下,已乐有荣封,少辍戒,无伤也。玑流涕却之,卒不饮。
注①:焚黄:古人升官时焚疏表以告祖先,用来显祖德,表示孝道。
注②:先茔:指祖坟。
《窗前的`树》阅读答案
张抗抗散文《窗前的树》阅读答案
《牡丹的拒绝》阅读答案
张抗抗《梦幻同里》阅读答案
1.甲文通过对陋室和陋室生活的描述,表达了怎样的愿望和生活情趣。
2.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⑶欠尝夜坐凭窗()⑷迫近叩门,乃玑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意思
⑴孔子云:何陋之有?
⑵玑流涕却之,卒不饮。
4.甲文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5.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修养身心的问题,请你简要评析夏玑其人,然后反省自己,从小父母给过你哪些教化,你是否能始终奉行不渝?并举例说明。(不超过100字)
答案
1.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意思对即可)
2.⑴有名⑵身体⑶曾经⑷是
3.⑴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⑵夏玑流着眼泪辞谢,终究没有喝下那半杯酒。
4.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
5.闻过即改,终身奉行父训。(其余略)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篇十三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
(3)濯清涟而不妖()(4)不蔓不枝()
小题2: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的用法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渔人甚异之
c.无丝竹之乱耳d.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4:文段理解。(7分)
(1)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甲文用“____________〞点明主旨,表现____________的情操,乙文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4分)
(2)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假使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
小题1:(1)著名,有名(2)大⑶洗涤⑷长枝节
小题2:c.
小题3:翻译略
小题4:惟吾德馨安贫乐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例如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静静无闻的绽放,静静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例如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例如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尚亦可)
小题1:试题分析:这四个词中最易出错的是“枝〞,应解释为动词用法,即长枝节。其余三个都很简单解答。
小题2:试题分析:题干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四个选项中只有c中的“之〞与其同义。a中的该字是助词用法,b中该字是代词用法,d中该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需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乱、劳〞,都应当解释为使动词,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4:试题分析:第一步中的引号说明用原文语句,考察的语句一为主旨句,一为名句。写时要注意“惟、德、馨、染、濯、涟、妖〞几个易错字。其次步为开放题,选一种熟悉的花,即了解其特点及品质的花,写出来即可。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篇十四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窒,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日:“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④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⑤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⑥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⑦,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
[解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说:谈论。⑤视:看,比照。⑥化:融和。⑦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8.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2)谈笑有鸿儒
(3)无案牍之劳形
9.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1分)
a.每天,一每日也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秋团圆夜感恩在心中”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 Unit 3 My friends Part A(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33三年级数学下册 二 千米和吨第1课时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苏教版
- 13《猫》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2024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Christmas Lesson23 It's Christmas Morning教学设计 冀教版(三起)
- 《角的初步认识》(共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Module 3 Unit8 Buying clothes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牛津上海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下册
- “三环节教学模式”公开课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16课《血肉筑长城》教学设计和反思
- Unit2NoRules,NoOrder SectionA Pronunciation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军事地形学课件
- 分水岭脑梗死课件
- 车站夜间吊装方案
- 液压与气动技术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国际关系学院
- 重症肝炎护理查房
-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程》
- 高铁站房精装修施工方案
- 中西文化差异图解PPT
- 课程设计(集装箱专用平车总体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