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满文寄信档探析_第1页
乾隆朝满文寄信档探析_第2页
乾隆朝满文寄信档探析_第3页
乾隆朝满文寄信档探析_第4页
乾隆朝满文寄信档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乾隆朝满文寄信档探析

乾隆时期的满文邮件是军机部发布乾隆命令的重要文件的重要文件。这部分档案虽十分重要,但因其为满文,所以学界了解和利用较少。笔者曾参与该档案的编译,因工作之便得以全面接触该档案,故撰写本文,对乾隆朝满文寄信档的产生背景、概况加以介绍,并对乾隆朝满文寄信档的特点、内容及价值试做分析,以便学界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此档案。该档案经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处翻译并同原档一起影印,定名为《乾隆朝满文寄信档译编》,于2011年10月由湖南岳麓书社出版发行。这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档案翻译出版的又一成果,必将对相关领域历史问题研究提供最新的第一手资料。一、采用寄信方式的上谕清代廷寄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众家纷纭,各持一说。本文将其归纳概括如下:清朝初期,沿承明朝制度,凡皇帝下颁谕旨,均由内阁(前身为内三院)发布,传抄各衙门递发执行,乃为明发上谕。皇帝谕旨,涉及国家军政机密要务,由内阁明发上谕不易保密,且亦迟缓。到康熙中期,皇帝下颁机密谕旨,不令内阁传抄递发,而令内廷官员或亲王、大学士等承办,直接传给受命大臣本人拆阅。然而,康熙年间的此类档案并未得以存留,然今可查的康熙年间行在总管字寄王以诚的文书,雍正继位后,根据政治斗争需要,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特别注意加强对高级官僚的直接指挥和控制,一切重大机密事务,除了密折密批以外,时常通过寄信等方式秘密传旨。时称为“字寄”,亦称“寄信上谕”、“密谕”,官员称之为“廷寄”。雍正沿用康熙寄信下发谕旨的做法,在军机处设立之前,已有例子。雍正元年,川陕总督年羹尧用兵青海期间,雍正屡降谕旨,指授兵略,其中“字谕年羹尧”的朱笔特谕,然雍正时期,寄信格式并未划一,或称“寄字”或称“字寄”。其出名寄信的大臣,或者详列官衔姓名,或者但书姓氏。寄信的封发也不统一。乾隆年间,军机处日渐扩大,职权日重,章程日详,军机大臣面奉谕旨更多,寄信制度日趋划一,格式完备。概而述之,寄信系“寄信上谕”的简称,又称“廷寄”、“寄谕”、“寄信”、“字寄”、“谕信”、“密信”。寄信上谕是指由军机处撰拟,经皇帝审阅后以军机大臣的名义通过寄信方式发出的上谕。寄信萌发于康熙朝,确定于雍正朝,完备于乾隆朝。二、乾隆五年至确定为小本满文的寄信档寄信上谕发出之前,军机处都要抄录备查,按一定厚度装订成册,故称寄信档。从现存的满汉文寄信上谕档来看,主要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汉文寄信上谕档始于乾隆二年(1737)六月,大部分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为数不多。而满文寄信上谕档始于乾隆十五年(1750)二月,就目前所知,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乾隆十五年至同治八年(1869)簿册。台北故宫博物院无满文本,唯有道光以降之满文汉译本档簿。乾隆朝满文寄信档分大本和小本两种,均为手写。小本满文寄信档是直接对原件的抄录,大本满文寄信档是对小本的重新抄录,二者内容基本相同。小本和大本的形成和保存源于录副制度和军机处定期缮写档册的管理制度。大、小本的具体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如下:乾隆朝小本满文寄信档为草写本,乃原始抄录者,较为残破。页面尺寸27.5cm×25.5cm。封面右上用汉文书写“寄信”和封面中间书写时间“乾隆×年×月”,基本按照年月装订成册,一年一册,亦有一年二至三册,现存44册。乾隆朝大本满文寄信档为楷写本,以小本为蓝本抄写而成。页面尺寸39.8cm×28.5cm。封面右角用满文书写heseijasigandangse,汉译为“寄信谕旨档”。封面中间满文书写时间abkai×aniya×biya,译为“乾隆×年×月”。唯有乾隆十五年至十六年册大本满文寄信档在封面右角用满文写narhūšamejasigandangse,汉译为“密寄档”,未书时间。大本满文寄信档同样基本按年月装订成册,一年一册,亦有一年二至三册的,现存59册。寄信上谕档,乃记载谕旨,钦命交办之事,皇帝随时可能查询,军机处也要随时向皇帝复奏办理的进展情形及其结果,且日后遇到类似事件皇帝还可能查询,军机也要按照成例办理。这就需要对上谕进行汇抄,以便随时查考。这种对汇抄原文谕旨的汇抄上谕制度,是一种录副制度。正是因为此种制度,寄信上谕原件发出之前要对其进行抄录,这就产生了小本满文寄信档。这种抄档(清代术语为“清档”),乾隆皇帝曾经规定“俟数十年后再奏请办理”,后来形成制度,即:“凡本处(军机处)清(满)字汉字清档,每届五年由军机大臣奏请,另缮一分,以备阙失。清字档,令方略馆译汉官缮写;汉字档,令内阁中书缮写,皆派本处章京二人校对,事竣后请旨议叙。”三、乾隆时期满族书信的特点1.发展趋势罪,一般都用满文书有清一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满蒙官员,特别是承办八旗、边疆、北方民族及宫廷、陵寝事务的满蒙官员,一般都用满文缮写公文,不准擅自使用汉文,违者重则治罪,轻则训饬。与之相适应,皇帝颁降有关谕旨、寄信,也都用满文书写。2.军机处封寄《枢桓纪略》对寄信档的保密性有所描述。“其封函之式,字寄者,右书办理军机处封寄,左书某处某官开拆;传谕者,居中大书办理军机处封,左边下半书传谕某处某官开拆:皆于封口及年月日处钤用办理军机处印。”1.乾隆朝与《盛京满文旧档》清从入关前至乾隆时期,档案用纸经历了一个传承和发展的变化过程,从关外杂乱无章的选用材质到后来依据文种及功用有选择地使用纸张,可以说档案用纸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很强的时代性。现将乾隆朝满文寄信档和《盛京满文旧档》进行一下对比,可以看出其巨大的差别。入关前,受生产力低下纸张匮乏的制约,档案选用材料为木牌与纸张并用,纸张为高丽纸和明公文用纸,而且纸张形式各异,长短不齐,薄厚不一,参差不齐。2.金朝时期,因二十五年,带着即接口型的抗辩国,5年9月日领式署促进剂,5年6月日领式府总管科官尚芳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5年树带大力推进营销,要求下,金朝发展,是狮,是狮,是狮,是狮,是狮,是狮,是狮,是狮,是狮,是狮,是狮,是狮,是狮,是狮,是狮,是狮,是狮,是狮,是狮,是马克依据现存的乾隆朝大本满文寄信档,其抄录满文寄信完整的书写款式为:首先书写寄信时间,次书发受文者、奉谕旨时间,次书谕旨时间、谕旨内容(含朱改),次书该寄信的处理,最后还要注明抄校者姓名。可见,寄信发展到乾隆时代格式已经相当完备,寄信档对寄信进行的誊抄也十分详细规范完整。以大本乾隆朝满文寄信档内所载的一件寄信为例:原件罗马转写如下:sunjabiyaiiceilanhiyakadalaradorgiambanalihaambantondobaturugungibithebooiambanboigonjurganiashaiambanmeirenijanggindejasihaabkaiwehiyeheidehisunjacianiyasunjabiyaiiceilandehesewasimbuhangge:gingiyancananggimimbeokdomejifi,imbehūlamedosimbufidereacahadetuwaci,inietuhesabirgidejunggiricokoidalbadeemuajigegurgušeolehebi.sabintubiheo,arsalangbihebe[sarkū](fulgiyanfi:getuklehekū).damudacisabirgieturede,beyedekamcihatušaniambabetuwameetumbi.bitheitušanambaoci,bitheitušanisabirgietumbi.coohaitušanambaoci,bitheitušanisabirgietumbi.uttukamcimeweilefieturekooliakūbihe.(fulgiyanfi:bitheitacinbanjinacifuhalidorowaka).eregemugingiyanbithecoohaitušankamcihasemesabirgidešeolefigerendetuwabukiseregūnin,damueregesesabirgi,eicipusericibeleniudahanggeo,(fulgiyanfi:eiciweindebuhenggeo),eiciinigūninciuttutašarameetuheturgunde,heseitacibuhababe,yayabithecoohaitušanikamcihaambasadegetukelemeulhibufi,erecijaiuttualhūdameetuciojorakubabebiremealakinisehebeginggulemedahafi.ereijalinjasiha.erebeinekuinenggiuthainikangucusedeafabufi,gūwabaitaisasaunggihe.deyūnaraha,cangwenacabuha参考译文如下:五月初三日领侍卫内大臣·尚书·忠勇公字寄内务府总管户部侍郎·副都统乾隆四十五年五月初三日奉上谕:金简前日来迎朕,召伊进见时,见伊所穿补服上锦鸡旁绣一小兽,是麟,是狮,[不知道](朱笔:未看清)。但向穿补服时,须看身兼职任之大。文职大员穿文职补服,武职大员穿武职补服,向无如此兼制穿用之例。(朱笔:此种文风,断不可滋长)。此皆金简以为身兼文武,绣于补服上,以示众人之意。惟似此补服,或买于铺,(朱笔:或他人给与),或伊有意穿错。将此训谕,著明白晓谕身兼文武之诸大臣,自此无再混淆,通谕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将此本日即交尼堪固楚,与他事同发。德运抄,常文校。经过通阅,笔者下面对乾隆朝满文寄信档的书写款式各个部分逐一进行详解。寄信时间部分:寄信档按照时间顺序抄录,故每件档案开头多为寄信时间,但是也有将该时间省略没有抄录的情况。发受文者部分:该部分书写发文者官职(有爵位者加书爵位)及受文者官职(有爵位者加书爵位),二者均不具姓名。通观乾隆朝满文寄信档,乾隆朝满文寄信发文出名者为傅恒、尹继善、福隆安、阿桂、和珅,以其中一人或两人职爵发出,也有以三人职爵发出者。发文出名者当时多是领班军机大臣,但也有仅为军机大臣者。在乾隆早期还有以“军机处”的名义直接发文的例子,但此后则无。受文者前文已述。寄信的程式,由于受命者的官职不同而有所区别:“行略大将军、钦差大臣、将军、参赞大臣、都统、副都统、办事大臣、领队大臣、总督、巡抚、学政,曰军机大臣字寄;其行盐政、关差、藩臬曰军机大臣传谕”。在寄信的实际使用中,有时“字寄”也用“密寄”,以格外强调注意保密。例如,乾隆二十六年三月初九日,“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忠勇公密寄参赞大臣·工部尚书·都统”。奉谕旨时间及谕旨内容部分:abkaiwehiyehei×aniya×biyai×dehesewasimbuhangge:…,sehebeginggulemedahafi.ereijalinjasiha.(乾隆×年×月×奉上谕:……,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奉谕旨时间、谕旨内容都要进行抄录,谕旨中朱笔修改之处亦要原样抄录,并于该行顶部注明fulgiyanfi(朱笔)字样。如上面的例子中的中括号和圆括号里面的内容即为朱笔改动之处。公文处理部分:此部分书写交办时间、寄信程序、发送方式、日行里数等等。乾隆朝大本满文寄信档:乾隆十五年(1750年)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寄信档基本都有此部分,而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寄信档则某件档案偶而有之。抄校者部分:此部分注明抄写官员姓名及校对官员姓名。基本格式为,××araha(××抄),××acabuha(××校)。乾隆十五年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以及乾隆五十九年(1794)、乾隆六十年的大本满文寄信档基本都有此公文处理部分。乾隆五十年(1785)至五十八年(1793)的大本满文寄信档则没有该部分。此外,寄信档内还抄有上谕,附件清单、札信等等。3.更规范的使用表达能力乾隆朝是满文发展的重要时期,乾隆皇帝推行新清语,如此大规模的“钦定新清语”,对满语满文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地名使用更加规范,满文表达能力更强,表达意思更为准确。这在乾隆朝满文寄信档也多有体现,如据辽宁省档案馆藏《黑图档》记载,乾隆二十一年(1756)七月二十一日内阁抄出奉上谕“yerkime(叶尔奇木)改为yerkiyang(叶尔羌),hašigar(哈什噶尔)改为kasšigar(喀什噶尔)。”对照使用,更明显军机处满文月折档、上谕档、寄信档、日记档“这类档簿较完整,系统性强,内容互相联系彼此补充,如能对照使用,则事件来龙去脉,更为清楚。凡是月折档中奏折(或录副奏折)奉朱批‘另有旨’或‘即有旨’之件,可在同一时期上谕档或寄信档中查到有关谕旨。”以三世章嘉呼图克图圆寂前后史料为例,乾隆朝满文寄信档内载有9件相关满文档案,满文录副奏折及满文上谕档载有31件相关满文档案.四、新疆等地的重大事务管理事项,主要有以下几个乾隆朝满文寄信档乃是乾隆皇帝处理国家政务中形成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广,包括了乾隆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天文地理、中外关系等等。概括如下:宫廷方面。乾隆指授方略、巡幸地方等。皇太后、皇后、贵妃、亲王、公主、阿哥等万寿薨逝、出游扈从、生病治疗,紫禁城内宫殿失火、门庭受损、太监偷窃、毒死宫女、选送会满语老寡妇,以及向宫廷进贡葡萄、蜜饯、鹰雕、野鹅、野鸭、野牛角、鹿角、肩足药水、帕舒克药水、人参、玉器等等地方特产等。内政及八旗方面。中央部院和外将军、都统、副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总管、城守尉、参领、协领、佐领、防御等员升迁补放,调任署理,朝觐引见,奖赏恩赐,年老休致,训饬革职,处分罚银,抄家示众,丁忧开复、捐纳补官,以及图记印信,收发公文。旗人典卖田地、出旗为民、救济旗人、旗人请假回京、旗民案件纠纷等。政法方面。新疆流民管理,对贩卖人口、打架斗殴、偷盗赌博、私挖人参、私贩玉石、私铸钱币等案件审理处置,缉拿逃犯、钦定人犯罪行、徒流正法等。财政方面。新疆等处库存银两,发放驻防兵丁钱粮俸禄,铸造钱币、更换普尔钱,报销站台费用。东北进呈人参,海关关税、田赋厘金等。军务方面。江宁、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库伦、伊犁、塔尔巴哈台、乌鲁木齐、巴里坤、哈密、喀什噶尔、阿克苏、叶尔羌、喀喇沙尔、西安等处驻防八旗兵丁的挑选补充、裁汰解退、奖赏惩罚、操演技艺、木兰打围、调遣换防、坐卡出征,车马兵器弹药等军需的供给补充等。农业方面。乌鲁木齐、科布多、伊犁、乌什屯田设置,收成分数、清查地亩等等。畜牧业方面。采购御马,盛京养息牧场,乌里雅苏台、辟展、阿克苏、乌鲁木齐、乌什、伊犁、巴里坤、察哈尔、热河、木兰等地牲畜孳生倒毙、管理牧放、调拨使用、出售采购、清查数目等。矿产方面。新疆等地铜、玉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