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褶蛙的养殖体会_第1页
侧褶蛙的养殖体会_第2页
侧褶蛙的养殖体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侧褶蛙的养殖体会

在动物育种行业,水产养殖密度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低水产养殖密度会造成水产养殖空间的浪费。高产养殖密度会导致个体之间的生长差异增加,生长阶段也会受到影响。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nigromaculata),曾用名Rananigromaculata,俗称青蛙,隶属两栖纲(Amphibians),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侧褶蛙属(Pelophylax),喜静水内生活,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分布广范,是中国最常见的蛙类之一。雄性黑斑侧褶蛙有颈侧外声囊,婚垫发达,背侧褶较粗1材料和方法1.1数据收集黑斑侧褶蛙正常饲养密度:幼蛙100~150只/m1.2处理数据根据原居林等质量增加率=[(W特定生长率=[(lnW饵料系数=W摄食率={W肥满度=(W/L公式中,W为体质量(g),W参照文献2结果与分析2.1繁殖密度对黑板侧的影响2.1.1形态指标差异由表1可见,黑斑侧褶蛙67日龄时,低密度饲养的蛙体质量显著高于高密度和中密度的(P<0.05),其余形态学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76日龄时,后肢长出现显著差异(P<0.05),其余形态学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85日龄时,体长、体质量、头宽、前肢长、后肢长出现极显著差异(P<0.01),胫宽和肥满度差异显著(P<0.05),中等养殖密度下的蛙其各形态学指标高于其他养殖密度的,中、高等养殖密度的蛙其肥满度较低养殖密度的高。2.1.2养殖密度对人工复养图第1种养殖方式下黄斑侧褶蛙生长的影响由表2可见,中养殖密度黑斑侧褶蛙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养殖密度(P<0.05),中养殖密度下黑斑侧褶蛙的质量增加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养殖密度的(P<0.01),低养殖密度下黑斑侧褶蛙的摄食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养殖密度的(P<0.01),养殖密度对黑斑侧褶蛙饵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2.2黑色侧弯曲青蛙的形态特征二级不同2.2.1对体长、体质量的影响人工养殖的二龄黑斑侧褶蛙的两性异形指数为0.0857。由表3可见,雌性黑斑侧褶蛙的体长、体质量极显著高于雄性个体的(P<0.01)。以体长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头宽、前肢长、胫宽、后肢长局部性状的两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2.2.2微生物指标比较由表4可见,中、高养殖密度的黑斑侧褶蛙两性异形出现的时间较低密度养殖黑斑侧褶蛙早,67日龄时,3种密度的黑斑侧褶蛙两性间各项形态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76日龄时,中、高养殖密度黑斑侧褶蛙的体长、体质量两性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而低养殖密度两性差异不显著(P>0.05);85日龄时,低养殖密度的黑斑侧褶蛙的体长、体质量两性差异极显著(P<0.01),雌性黑斑侧褶蛙的体长、体质量极显著高于雄性个体的。3讨论3.1繁殖密度对黑板侧的生长影响高密度养殖模式会对饲养动物的生命活动造成一定压力,称为拥挤胁迫3.2成年个体间的差异据报道,两栖动物的两性异形类型主要有3种:(1)雌性成体大于雄性成体;(2)雄性成体大于雌性成体;(3)雌性成年个体与雄性成年个体间无明显差异。在589种无尾两栖类动物中,有90%的物种其两性异形表现为雌性成体大于雄性成体陈英苗对江汉平原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主要蛙类的两性异形做过初步研究,其结果表明,黑斑侧褶蛙野生状态下雌雄体长、体质量差异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