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重难点检测卷(二)(含答案)
期末现代文阅读重难点检测卷(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课内阅读。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相,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当胖墩我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给加点字注音。
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圈
2.小嘎子与人摔跤的特点是______。
3.从文中找出词语来描绘小嘎子的摔跤过程。起初_______,后来_________。
4.在这里,作者是通过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的。
课外阅读。
情谊
1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能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2教室里,同学们在读书,我都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都没有说话,但分明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像没有人一样。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3“玲玲,你收下吧!”
4“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5“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6一声声感人的话语,一张张亲切的面容,一双双同情的眼睛,温暖了我那颗极度悲伤的心。‖
7“当当当……”上课铃响了,班主任走进教室。她爱抚地摸着我的头,关切地问:“玲玲,你爸爸妈妈好吗?”我点点头。接着,她给我一套课本和一件崭新的连新裙。并深情地对我说:“这连衣裙是给我女儿买的,你和我女儿差不多大,穿在身上一定很合身。还有什么困难只管说,有我们大家呢!”我双手接过连衣裙,含着眼泪深深地给老师鞠了一个躬。‖
8我双手捧着课本,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落下来……‖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悲伤()疲劳()关切()
6.用“______”线画出描写同学们和老师神态、动作的语句。
7.短文用“‖”线已分为四段,请写出各段段意。
___________
8.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
9.概述文章中“我”的内心活动。
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短文,完成练习。
妙语惊人
纪晓岚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他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学问家。他最伟大的贡献,是在乾隆皇帝的支持下,亲自领导四千多人,编著了中国空前规模的巨著——《四库全书》——中国文化的宝典。
纪晓岚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性格豁达开朗,语言幽默风趣,是被几代人传诵的妙语大师。据《阅微草堂笔记》记载,有位姓王的翰林为他的母亲——太夫人做寿,请了纪晓岚作上宾。王翰林十分钦佩纪晓岚的学识,便请他为太夫人写个祝寿词,并在宾客满堂的席间朗诵助兴。纪晓岚不推辞,高兴地上前朗声道“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都变了,王翰林更是吓得惊慌失措,场面十分尴尬。这时,纪晓岚不慌不忙地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甚至有人叫好鼓掌,交口称赞这诗句妙不可言!老夫人也转怒为喜。
接着纪晓岚高声说出他的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这一下,全屋就像朝蛙鸣不止的池塘中突然投下一块石头,立刻哑然无声了。一个个欢悦的表情来不及退去,就泛起难堪的神色。不过,有前两句令人叫绝的妙句,大家张着嘴巴,直瞪着眼,知道纪晓岚会说出最后一句惊人妙语。果然,他说道:“偷得蟠桃献母亲!”全场立即欢呼起来。
10.有人称赞诗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妙不可言!下面哪一项不是它的妙处?()
A.把老夫人比作下凡的仙女,直言夸奖。
B.消除了先前“这个婆娘不是人“产生的误解,表明了上一句诗的真正意思是老夫人不是普通人,也道明了上一句诗只是为第二句诗作铺垫。
C.语言幽默风趣,让全场的人笑得前仰后合。
D.因为有了“九天仙女下凡尘”,才使得“这个婆娘不是人“有了明贬实褒的趣味。
11.纪晓的诗语言幽默,用词巧妙。“偷得蟠桃献母亲”之所以能赢得全场欢呼,不仅仅是因为此诗句与“九天仙女下凡尘”有异曲同工之妙,还因为其中有一个词用得极妙。那就是“________”,这个词不仅_______,还__。
12.纪晓岚的惊人妙语,妙在有两“惊”,先有_________(惊喜惊吓),后有________(惊喜惊吓)。这既体现了他的幽默风趣,也使得此次祝寿跌宕起伏,妙趣横生。
13.假若发生下面这种情况,猜猜纪晓岚会怎么说。
乾隆派纪晓岚和珅一起去灾区为百姓派发粮食,并给了纪晓岚一道密旨。和珅十分想知道密旨的内容,于是请纪晓岚告诉他。纪晓岚笑着问:“你能保证不告诉别人吗”和珅连忙点头回答道:“当然能。”于是,纪晓岚凑近和珅耳边说:“__。”和珅听后只好苦笑。
课外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吟“爆竹声中一岁除”;吟“清明时节雨纷纷”;吟“明月几时有”;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吟“漫卷诗书喜欲狂”;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4.根据意思写词语。
(1)半开玩笑地回答。()
(2)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
15.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B.清明时C.过年时D.喜悦时E.慷慨时F.送别时
16.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有的答案不止一个)
(1)下面不是汉字的特点是()。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2)下面不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A.汉字的形B.汉字的义C.中国古典诗词D.汉语拼音
17.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
(2)明月几时有?____。
(3)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
18.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17.82亿元人民币。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19.课文题目中的“大眼睛”加上了引号,其作用是()
A.特定称谓B.着重指出C.表示引用
20.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大眼睛”是怎样读书的?
___________
(2)记者为什么要拍摄这张照片?
___________
21.课文是怎样描写大眼睛的?从第2~5自然段中各找出一个关键词语。
___________
22.第2自然段中的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女孩________。第3自然段中加点词语“虽然”写出了学习条件的________,“可是”说明了小女孩对________的渴望,以及内心充满________的原因。
23.用“________”从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
24.“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
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别了,我爱的中国(节选)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和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却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25.用“——”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照样子仿写一句。
___________
26.朗读画“——”的语句,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愤慨B.激动C.憎恨
27.短文中“我”为什么要离开中国?
___________
28.下面对“我这样不负责任的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大时代,不能为祖国工作,还被迫离开祖国,内心对祖国充满了愧疚之情。
B.作者不是一个罪人,他这样做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突出了他爱国之心。
C.祖国危难之际,选择离开就是历史的罪人。
29.“别了,我的中国”一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
30.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
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儿,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未失手。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挣扎)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着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
英国一个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汀尼挑战,有意考验他。他们特别打制了一个(坚固结实)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来看看能否从铁笼中出去。
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牢门“哐啷”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去不看他怎样打开锁。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
3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地工作着。45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最后,两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那锁簧弹开的声音。他(精疲力竭筋疲力尽)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结果牢门却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
小镇居民故弄玄虚,考验了这位大师。门没有上锁,但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
曾经有一位撑杆跳的选手,他一直苦练却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他说:“我一冲到起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教练告诉他:“你一定能跳过去。把你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他撑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竟然)越过了。
其实,只要打开心中的那把锁,便可以突破阻挠,粉碎障碍,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1.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画上“_________”。
32.结合上下文,说说“故弄玄虚”的意思。
___________
33.用“_______”画出揭示短文中心的语句。
34.认真读短文,完成练习。
胡汀尼是一位___________,他的绝活儿是__________。然而面对英国某小镇的居民的挑战,他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曾经有一位撑杆
跳的选手一直无法越过某一高度,但最终他越过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
35.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教练告诉他:“你一定能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shì2.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而是不断变化摔跤动作与方式。3.精神抖擞沉不住气4.动作神态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词语拼读能力。平时要注意多音字。书写时要工整、规范和美观。
似是一个多音字,a.shì[似的]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跟某种情况或事物相似:乐得什么似的。也作是的。b.sì①像;如同:相似,类似,似是而非。②似乎:似应从速办理。③用于比较,表示超过:生活一年强似一年。
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关键内容的定位,抓取能力。首先需要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并抓住要点,首先可定位到文段的第一句,接着再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抓取能力。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做题时抓住时间关键词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对描写手法的识记与理解能力,以及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动作描写可定位到文段中的第二句“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第三句“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第四句“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第五句“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等等。神态描写可定位的文中第三句“小嘎子精神抖擞”等。
【点睛】
5.悲伤/难过/伤心等疲倦/疲惫/劳累等关心/关怀等6.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都没有说话,但分明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她爱抚地摸着我的头,关切地问:“玲玲,你爸爸妈妈好吗?”我点点头。接着,她给我一套课本和一件崭新的连新裙。7.第一段:写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段:写第二天,我一进教室中队长方萍就将同学们送给我的学习用品的一个大纸包交给我。第三段:写看着同学们送给我的学习和生活用品。第四段: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大颗泪珠禁不住地滚下来。8.中心思想:表达了老师对“我”的关怀和爱抚之心,同学们对“我”的纯洁而真挚的情。抒发了“我”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感激之情。9.①因“大火把我家的一切烧成灰烬,内心是悲伤的。”
②中队长和同学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达了我内心的悲伤受到安慰。内心是感谢的。被大火“烧”得“冰凉”的心得到了同学们的温暖。
③老师的神态、动作,特别是说的那一段话,不仅仅温暖了“我”的心,而且也体会到了同学、老师对“我”一家的关心,更体会到了老师对“我”的一片爱心。其内心是感激的,无法用语言表达,所以“含泪”“深深”的“鞠了一个躬”。
④“捧着”、“看着”、“咬着”“极力控制”等描写,表达了“我”的感激之情,所以不禁流出泪来。
【解析】5.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6.本题考查的是找出文章中关于老师神态和动作的句子,注意人物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在本文中,相应的句子有: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都没有说话,但分明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她爱抚地摸着我的头,关切地问:“玲玲,你爸爸妈妈好吗?”我点点头。接着,她给我一套课本和一件崭新的连新裙。
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划分,根据文段的内容写出各段的段意。在本题中,可以划分为四段。第一段:写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段:写第二天,我一进教室中队长方萍就将同学们送给我的学习用品的一个大纸包交给我。第三段:写看着同学们送给我的学习和生活用品。第四段: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大颗泪珠禁不住地滚下来。
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结合原文的中心主旨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表达了老师对“我”的关怀和爱抚之心,同学们对“我”的纯洁而真挚的情。抒发了“我”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感激之情。
9.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文段中的我的内心活动,仔细找到文段中的相应的心理描写,结合文章的上下文来分析我的内心活动有①因“大火把我家的一切烧成灰烬,内心是悲伤的。”
②中队长和同学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达了我内心的悲伤受到安慰。内心是感谢的。被大火“烧”得“冰凉”的心得到了同学们的温暖。
③老师的神态、动作,特别是说的那一段话,不仅仅温暖了“我”的心,而且也体会到了同学、老师对“我”一家的关心,更体会到了老师对“我”的一片爱心。其内心是感激的,无法用语言表达,所以“含泪”“深深”的“鞠了一个躬”。
④“捧着”、“看着”、“咬着”“极力控制”等描写,表达了“我”的感激之情,所以不禁流出泪来。
10.C11.蟠桃将老夫人比作了尊贵的王母,抬高了老夫人的身份夸奖了王翰林的一片孝心12.惊吓惊喜13.我也能
【解析】10.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要给合前文中“这个婆娘不是人”的这话配合起来理解。
11.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要给合中国神话传说中三月三日为西王母诞辰,以蟠桃为主食,众神仙赶来为她祝寿,称之为蟠桃会。这个典故来理解,对应王翰林为母亲祝寿来理解其词言之妙。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从纪晓岚每说完一句话,宾客的反应可知,是由惊吓、惊喜、惊吓、惊喜这样的跌宕起伏,妙趣横生。
13.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密旨的内容是不能随便与人知道了。可如何巧妙的回绝和珅。让和珅回答“你能保证不告诉别人吗”根据和珅的回答,纪晓岚再回答它。
14.戏答心潮难已15.CBAFDE16.DD17.路上行人欲断魂把酒问青天西出阳关无故人18.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解析】14.本题考查的是根据词语的含义写出相对应的成语,注意分析词语的含义写出恰当的词语即可。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中关于节日的诗歌,根据诗歌填入不同的节日即可。
1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可以分析得出答案,汉字的特点是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汉字的形、汉字的义、中国古典诗词。
17.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默写,要注意学过的诗歌进行背诵默写,不要背混课文内容,默写时不要出错。
18.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课文中可以找到答案,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是因为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19.B20.“大眼睛”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记者被“大眼睛”行为所感动。21.专注渴望讲述唤起22.对知识的渴求艰苦知识忧郁23.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24.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解析】19.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引号的用法。
引号的用法一般有以下几点:
1、表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例: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如: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2、间接引用: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两种情况:
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3、表示特殊意义。
例: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雅得合闺女一般。(“天下最难走的路”不是一般意义的路,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
4、表特殊称谓。
例:老根据地人民做的鞋是“量天尺”。
5、表强调突出。
例:从某种意义上说,“说”就是做。
20.(1)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大眼睛”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
(2)因为记者被“大眼睛”行为所感动,所以他要拍摄这张照片
21.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
22.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第2自然段中的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女孩对知识的渴求。第3自然段中加点词语“虽然”写出了学习条件的艰苦,“可是”说明了小女孩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内心充满忧郁的原因。
23.排比句,指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候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
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24.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这双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使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也激励着千百万的孩子更加努力学习。所以“大眼睛”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
25.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漫山遍野的花儿像天边的云霞迎着春风开放了。26.B27.“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未来能更好地报效祖国。28.C29.三次。第一次,引出离别之境,离别之情,祖国之美;第二次,讲述自己离开祖国的原因,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次,总括全文,表达作者对祖国之爱,希望之深。30.读了这篇短文,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我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解析】25.本题考查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即有本体和喻体,画出这样的比喻句。仿写比喻句时,同样要注意有比喻词和本体喻体才是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市市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3月11的生物试题测试卷含解析
- 南阳理工学院《检验仪器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全真英语试题模拟试卷(4)含答案
- 烟台理工学院《医药大数据处理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课件
- 江苏省江阴市长泾二中学2025年中考语文试题一轮复习高中总复习含解析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微电子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文理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营口市盖州市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少儿体操与健美操》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产品QC工程图 (质量保证工程图)Excel表格
- 简约喜庆元宵节介绍模板 教学课件
- TCCIAT 0043-2022 建筑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
- 西藏林芝嘉园小区项目可研(可研发)
- 航运系统组成和航运企业组织结构及特点
- 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
- 丧假证明模板
- 隧道二衬、仰拱施工方案
- 按期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承诺书
- 第五章 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课堂教学
- 大会—冠脉微循环障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