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_第1页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_第2页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_第3页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_第4页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湖南省洞口思源实验学校罗小春一、选题立意一、课程开发背景一、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本、立功之本......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信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其"中,家国情怀素养是历史学科目标中的最高层级,在某种意义上可看做是历史教育的根本宗旨。

二、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谈到初中历史课程的两大特性:思想性与人文性,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三、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1)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历史教师对历史课堂不重视,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目标不重视。(2)专业历史教师少,课堂教学偏重知识传授。(3)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太清楚家国情怀素养该如何去培养(4)当今青少年学生缺乏责任心,没有担当的人比较多等等。一、选题立意二、课程开发依据

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标准)2、《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3、蔡冬梅。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学科教育。2018一、选题立意三、课程目标

1、通过理论学习,教师能够说出中学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和家国情怀的具体内涵。2通过学习,教师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单独撰写1篇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设计和论文。概念释疑课程标准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我认为的家国情怀的应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2)对学校、家乡、国家、民族的了解和认同(3)努力维护人类社会正义、基本伦理、人与人相互有爱、国与国和睦相处等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准则,谴责诸如暴行、仇恨、屠杀、侵略等破坏和颠覆人类基本价值行为,引导社会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挖掘素材,创设情境历史课堂教学应当避免陷入空洞的说教。因此要重视设置历史情境,重新建构课堂内容,利用有情、有境、有趣的素材,合理地引导与激励,让学生“神入”具体的历史情境,在情感渗透中架起与历史对话的桥梁,感受历史的脉搏,在情境中激活隐性教育价值,使学生真切体悟传统文化的魅力、爱国主义情感,人类的普世价值,进而培育他们的家国情怀。先来看导入!我们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故事一:炎黄传说炎帝,姜姓,号神农氏,其母游于华阳,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黄帝,号轩辕氏,有熊国国君,建都有熊。炎帝和黄帝陵不止一处,在陕西、甘肃、河南、河北等地都有,并且连外籍华人也都会来参加祭拜。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对祖先的拜祭,可增强民族凝聚力,同时体现了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97年前五月四日,也有一群和我们一样的青年学生,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爱国运动

!

从这份传单内容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五四”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维护主权斗争列强侵华民族危机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开始沦为双半社会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双半社会加深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西南门户被打开中日甲午战争双半社会大大加深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完全沦为双半社会义和团运动日本侵华战争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抗日战争局部抗战全面抗战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境外战场张自忠将军的家书……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张自忠致战友(1940年5月1日)设计意图:采用男生朗读的形式诠释家书家国情怀:忠诚、奉献,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第一次情感体验左权将军的家书设计意图:用视频展示左权将军家书,诠释家国情怀内涵:为“大家”舍“小家”,为“大爱”舍“小爱”。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第二次情感体验亲爱的荷馨:余……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仙逝,未及送葬。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篱、澄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大成。望勿以我为念……——安澜(1942.3)戴安澜将军的家书设计意图:展示戴安澜将军家书蕴含的家国情怀内涵:守护世界和平,爱家更爱国。升华学生爱国情怀。第三次情感体验国家需要我,我将全力以赴。——“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能够造一辈子的中国“星”,是我人生最大心愿。——“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无怨无悔。——“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三

新时代的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再次强调,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司南模型北宋罗盘针现在的指南针科技发明(二)火药我国自行火炮1.火药在今天的运用。元代铜火铳对比造纸术13世纪阿拉伯印刷术13世纪造纸术造纸术7世纪火药13、14世纪指南针12、13世纪欧洲印刷术

四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二,开展活动,陶冶情操。1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黑板报)1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手抄报)1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竞赛)1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周一升旗活动)1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班会、广播室)三、校外资源,开阔视野。校外课程资源是校内课程资源的必要补充。包括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在校外资源开发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开发各种校外课程资源,逐步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运用。四、教师阅读,专业成长。

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性和决定性作用。教师不仅决定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