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第9课 李商隐诗三首 含答案_第1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第9课 李商隐诗三首 含答案_第2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第9课 李商隐诗三首 含答案_第3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第9课 李商隐诗三首 含答案_第4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第9课 李商隐诗三首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9课李商隐诗三首学习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思想意识.2.掌握三首诗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点.3.了解李商隐的艺术成就及创作风格。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③。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④。注①这两句说,相见不容易,别离也不容易,何况又遇上春末花残时节?②丝:与“思”谐音。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比喻对所爱者至死不渝的思念和无穷无尽的别恨。蜡炬:蜡烛.蜡烛燃烧时烛脂流溢如泪,称“蜡泪”,常用以象征别恨。③镜:名词用作动词,对镜的意思。云鬓:青年女子两鬓黑云似的头发,借指青春年华。这两句是说,晨起对镜,只愁青春易逝,会合无期;入夜吟诗,应觉月色凄寒,心绪悲凉。④蓬山:蓬莱山的简称,传说中海上的仙山,这里用来指所爱者的住所。青鸟:传说中作为西王母信使的鸟,曾在西王母和汉武帝之间传递消息。后来常被用作男女之间的信使.为探(二字读去声)看(平声):试为探听一下看。诗意解读这是一首爱情诗,诗写自己整天沉浸在离愁别苦的情绪之中。首联写伤别和伤春之情交织在心头。颔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意思是说,要是不相思、无别恨,除非自己身死,表达了对爱情的至死不渝。颈联通过“晓镜、夜吟"富于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设想别后将会整天被离愁别苦纠缠着无法排遣,进一步写出自己的思念之切.尾联以“蓬山、青鸟"的神话传说结束。全诗虽写爱情,但也带有自况的意味.名句识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考点演示颔联在诗中表示什么意思?现在还可比喻什么?试举几个例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作者简介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从祖父迁居郑州(今属河南)。受知于权臣令狐楚,令狐楚爱其才,署为巡官。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两年后授秘书省校书郎。令狐楚死后,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娶王茂元之女为妻.当时牛李二党相争激烈,令狐父子属牛党,王茂元属李党,牛党认为李商隐背恩无行,一直对其排斥打击。曾入桂管观察使郑亚幕,为掌书记;后入徐州卢弘止幕,为判官;又入东川柳仲郢幕。其间也曾在朝任官,但终不得意.此后还郑州故里,病卒。李商隐工骈文和近体诗,尤擅长七律。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李”。其诗内容多抒写对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咏史诗、咏物诗和言情诗成就极高.有《李义山诗集》。李商隐的诗歌在艺术上有极高的成就。他继承杜甫、韩愈等人的优良传统,进而形成了独有的深细婉曲、典丽精工的特色。他的诗,深于寄托,工于比兴,意境含蓄,尤其是无题诗,达到了托意空灵、兴寄深微的独特境界。语言则典丽而清新,同时不乏沉郁凝重之气。在用典上,他掌握杜甫用典自然的技巧,借助恰当的历史对比,使意思畅达;而他的爱情诗善于化用神怪故事,深得李贺长处。二、写作背景《无题二首(其一)》这首诗大约写于开成四年(839),当时诗人任秘书省校书郎。诗人与自己所爱的一位贵家女子,在一个美好的春夜相见,第二天自己就匆匆走马兰台,开始寂寞无聊的校书郎生活。一切美好,都成难以追寻的记忆,于是作者写了这首诗,抒发自己的情怀。《贾生》晚唐时期,许多皇帝都崇佛媚道,不顾民生,不任贤才。加上诗人自己年轻时代就有“欲回天地入扁舟"的远大抱负,却终身潦倒,始终难以施展才能,心情很是苦闷。有感于斯,诗人借贾生之故事,写了这首诗,既是对皇帝的讽刺,又抒写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柳》这首诗大致写于大中五年(851),此时李商隐的妻子刚刚病故,自己又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聘,将要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活.作者自己由于党争的倾轧,长期沉沦下僚,“一生襟抱未曾开”(崔珏《哭李商隐》)。心情极为沉郁苦闷,一时间悼念妻子,悲叹前路,百感交集,于是写了这首诗。借柳的昔荣今枯变化,寄寓自己的迟暮之伤、沉沦之叹。1.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2)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肯到清秋日,____________________!(4)李商隐,字义山,号________,唐代著名诗人,作品缠绵悱恻,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与______并称“小李杜”。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断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转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结构图示《无题二首其一》eq\b\lc\{\rc\(\a\vs4\al\co1(首联:相会,颔联:情人间心意相通,颈联:宴会热闹相聚欢愉,独自凄苦,尾联:昨日相会,今日分离→思念、惆怅))《贾生》eq\b\lc\{\rc\(\a\vs4\al\co1(首句:召见,次句:才华高超,三句:叹息,末句:警策→“不问苍生问鬼神”))《柳》eq\b\lc\{\rc\(\a\vs4\al\co1(前两句:\x(春日之柳繁华得意),,衬托,后两句:\x(秋日之柳零落憔悴)))二、要点赏析1.阅读《无题二首(其一)》,回答下列问题:(1)诗的首句连用两个“昨夜”,显得重复吗?谈谈你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转蓬”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请说说本诗中“转蓬”的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贾生》,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柳》,回答下列问题:(1)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疑难探究4.李商隐的无题诗多为隐晦之作,有人认为《无题二首(其一)》是一首爱情诗,也有人认为是一首别有寄托的政治诗,请谈谈你的观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诗海拾贝以春蚕蜡炬作比,表示两情坚贞,至死不渝。现在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并被赋予更丰富的含意,如敬业奉献,执着追求等.(例子只要符合要求即可)自主梳理1.(1)可怜夜半虚前席(2)心有灵犀一点通(3)已带斜阳又带蝉(4)玉谿生《李义山诗集》杜牧2.(1)销魂,令人陶醉(2)岂肯;如何肯,表强调(3)徒然(4)被风吹得不断在空中飞旋的蓬草互动探究区1.(1)不重复。首句“昨夜”连续出现,不仅表明诗人是在回忆往事,而且昨夜与今夕构成对比:同样的星辰,同样的和风,而人的境遇却不相同。这样更利于表现诗人亲切美好的一幕成为难以追寻的记忆的内心凄苦。(2)在古诗词中,“转蓬”重在强调孤独和漂泊无依。诗人以“转蓬”自喻,有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把自己寂寞飘零的情感表现得更为真切深刻。2.(1)本诗采用了“欲抑先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汉文帝求贤若渴,调回贾谊,虔诚求教;后笔锋一转,点出汉文帝垂询的内容。诗由赞叹化为慨叹,由歌颂化为讽刺,表达了诗人对汉文帝的讽刺,对贾生的同情。(2)这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于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诗中的贾生,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实际是感喟自己的生不逢时,自伤之意尽在言外。3.(1)“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2)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诗人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4.对于这首无题诗的主题,历代各家笺注,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莫衷一是。首联,诗人显然是在回忆昨夜的情景,“星辰”、清风、“画楼”、“桂堂”,营造了一个温馨浪漫的夜晚,可惜难以追寻!颔联,诗人回到现在,“彩凤”、“灵犀"两个特定的意象,使诗人感觉自己和意中人的心会飞越阻隔像灵犀一样一线相通,到这里,诗人苦闷中又带着欣喜。颈联,“送钩”、“射覆"的游戏,“春酒”的暖意,“蜡灯"的映照,诗人想象着意中人参与盛宴的情景,此刻更感凄清寂寞.尾联,借“蓬草”这一形象,诗人觉得自己像蓬草一样飘转不定。至此,星辰、清风、画楼、桂堂、彩凤、灵犀、送钩、射覆、蓬草等一系列形象便把诗人抒写的爱情阻隔的怅惘与生活漂泊的惆怅融合在一起了,自伤身世的意味就跃然纸上。而诗中欢乐气氛的渲染,是足以反衬作为全诗中心内容的对仕途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