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小班科学教案通用篇小班科学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柳树的特征。
2、培育幼儿视察实力,懂得爱惜树木。
二、活动打算
园内的柳树下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爱好,引出课题。
春天到了,很多的树都发芽长出了新的.叶子。今日老师带你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我们幼儿园里有哪些树长出了新叶子好吗。(好)但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我们出去肯定要听老师的口令,不能随自己走好吗?(好)那动身漫步到柳树下。
(二)视察谈话。
1、小挚友,谁知道我们现在站的树是什么树?幼儿回答:昨天我妈带我去过小普陀,那里也有,妈妈说叫柳树,小挚友们纷纷举手告知我:我也望见过了,树枝长得长长的细细的,叶子是绿色的,会弯下来的,还可以做花环戴在头上很好看。对了,小挚友真聪慧,我们现在站的树就叫柳树。
2、老师小结:柳树的树枝细瘦长长的、轻轻地往下垂,看上去一条一条的,我们叫它柳条,柳条会随风摇摆,风一吹来,它就会左右摇摆,柳条上会长出绿色的树叶,好看极了,它们可以拦住夏天的太阳,老师小时候不好会折柳枝做花环戴,现在明白了,要爱护树,不能折柳枝,对吧!
那我们小挚友就不要去折,假如妈妈折了要刚好阻挡,告知妈妈好吗?(好)另外,老师告知你们:柳枝的生命力很强,把柳枝用剪刀翦下来插在泥土里很简单生根成活,柳树的根很发达,不怕湿,不怕风沙,还能抵抗烟尘,因此一般柳树都种在工厂区、河滩边、沙地中,能防止河水冲击河岸的作用。
小班科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相识多种水果,了解水果的生特长。
2.能开心地参加活动,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打算:
1.两大区域(地上,树上),水果实物卡(长在树上的若干,长在地上的若干),神奇的袋子
2.会唱歌曲《苹果》
3.会玩高人,矮人的嬉戏
4.音乐磁带:《苹果》,《我是小司机》
5.课件:《哪些水果长在树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出示一个袋子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袋子,里面装着好多水果宝宝,我们来摸一摸,猜一猜,他们是谁?
二.通过摸摸猜猜,相识各种水果
(1)幼儿操作,找出各种水果,了解水果的特征
师:你们喜爱吃水果吗?为什么?
幼儿自由讲解并描述
师:每一种水果都有不同的`养分,多吃水果的小挚友会长的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健康
(2)律动:《苹果》
师:今日,水果宝宝要和小挚友一起来唱歌跳舞,听!
音乐:《苹果》
师幼做律动:《苹果》
(3)看看说说,了解水果生长地
师:水果宝宝要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里呀?
幼儿自由讲解并描述,老师出示课件
(4)送水果回家
师放录音
幼儿自由选择水果后与老师一起做开车动作
师:瞧,我们来到了一个漂亮的地方
出示背景图(树,地)
师:这里有什么?那老师的水果宝宝哪个住这里的?还有一个住哪里呀?
师示范送水果
幼儿操作,送水果回家
(5)评价分析
师:你们觉得有没有哪个水果走错了家?
幼儿视察后讲解并描述
老师指导,帮助幼儿找到水果的家(重点相识菠萝的家)
二.通过嬉戏,幼儿进一步了解水果的生长地
师:水果宝宝回到家了,他们真兴奋,要和我们来做高人和矮人的嬉戏
嬉戏:高人,矮人
方法:老师出示各种水果,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要求:长在树上的水果就做高人,踮起脚尖,举起双手
长在地上的水果就做矮人,低头蹲下,团紧全身
师出示不同的水果,幼儿嬉戏
师:你们玩得快乐吗?我们跟着水果宝宝到外面去玩吧!
小班科学教案3
设计意图:
幼儿有着天生的新奇心,他们对四周世界充溢着无限的新奇,他们有着极强的渴望相识四周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须要。因此,刚好并适当的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的爱好,引导他们积累科学阅历,指导其学会肯定的科学方法,将使幼儿的科学素养得到早期培育,有意于幼儿整体素养的提高。本次活动,通过“如何使纸船不被打湿”的试验,让幼儿们初步了解油画棒的排水性,在操作中让幼儿体验乐趣。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使纸船不被打湿”的探究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2、初步了解蜡(油画棒)不吸水的特性。
活动打算:
材料打算:
五大盆水、油画棒每组一盒、毛巾、纸制作的纸船若干。
阅历打算:
幼儿有在水中玩纸船的阅历。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纸船、激发幼儿已有阅历
小挚友们,纸船可以在哪里玩?玩久了纸船会怎么样?
二、老师出示纸船设疑,引发幼儿思索
1、老师出示纸船:“老师这里有两艘纸船,我们看看,哪一艘湿得比较快。
2.老师引导视察纸船运用的纸不一样,幼儿大胆猜想结果。
三、师幼共同试验,了解油画棒的排水性
1.老师示范对比试验,使幼儿明白蜡是不吸水的。
提问:为什么涂了油画棒的纸船没打湿,没涂油画棒的纸船打湿了呢?
让我们来做个试验:将水滴在涂了油画棒和没有涂油画棒的纸上进行对比:没有涂油画棒的纸吸水快,涂油画棒的'纸吸水慢。
2.老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油画棒是不吸水的,所以把油画棒涂在船上,就似乎给纸船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爱护小纸船,船就不会被水打湿了。
三、幼儿动手制作小蜡船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没涂蜡的小纸船,想请你们帮帮忙,用蜡笔给它们涂上美丽的雨衣,让它们都变成不会被水打湿的小船。
2、小挚友用油画棒给小船涂腊。
四、自由在水中玩蜡船,活动结束
活动延长:
激励孩子想出更多爱护小纸船的不被水打湿的方法
小班科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视察一组物品的色调、图案等细微环节发觉相同的物品,并将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2、能按老师的指令操作,并情愿边操作边讲解并描述。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
4、通过视察、沟通与探讨等活动,感知四周事物的不断改变,知道一切都在变。
5、培育幼儿动手操作实力,在活动中大胆创建并共享与同伴合作胜利的体验。
活动打算:
教具:5张小熊的图卡(颜色和装扮各不一样)贴在老师身体的各个部位,有口袋的围裙(当作一个小熊的'家),透亮文件袋4个(分别当作其他小熊的家)贴在4张大椅子,幼儿操作大图。
学具:每人2张小熊图卡(1张是大家和老师一样的小熊,还有一张分别和老师的其他小熊图片是一样的),幼儿用书,彩笔一支,人手一个小篓子。
活动过程:
一、热身嬉戏:找小熊
1、老师:"我身上藏了很多小熊,请你们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2、老师念儿歌:"找小熊,找小熊,我的小熊在哪里?"请个别幼儿找出来。
3、老师将找到的小熊图卡展示在展板上,请大家向小熊们问好。
二、问题解决
1、老师戴上贴有小熊标记的围裙,请幼儿找出和围裙上一样的小熊。
老师:"这是小熊的家,请你们找出一只和它一模一样的小熊。细致看一看,比一比,它们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2、老师引导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3、请幼儿在自己的篓子中找出和围裙上相同的小熊并将小熊送回家,老师提示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4、出示另外的4只小熊的家,请幼儿细致看一看小熊家的标记,并将自己的小熊送到和标记相同的家里,老师提示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5、集体检查:看一看每个家里的小熊是不是相同的。
三、操作练习
1、出示挂图,介绍操作内容与方法。
老师:"麦斯一家都有自己爱吃的东西,看一看他们手上拿的,再看看桌子上有些什么食物?""请找出和她们手上一样的东西,然后用一条直直的线把它们连起来"。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视察与指导,提示幼儿从点点起先到连线。
3、师幼一起检查操作结果。
老师出示一张正确的操作题,请幼儿检查自己的操作是否和老师展示的一样。
备注:此教材选自《甘肃省幼儿园欢乐与发展课程》老师用书p77页。
活动反思:
1.此次活动的内容还须要创新,提高难度。在找相同中,要提升活动的梯次性,要有层层递进的过程,老师要挖掘新的内容,填充活动,使活动变得有创新性。
2.在“住新居”的设计中有问题,每张纸有三间房子,可是小动物却须要住四间,虽然老师发觉这一问题,给每个幼儿增加一间房子,仍有幼儿不情愿让小动物住进去,给幼儿找相同增加了人为的困难。
3.老师知道运用浆糊是一个困难,但是担忧运用双面胶更难,担忧运用胶圈的一次性,在此次活动中没有将幼儿的粘贴问题解决。
4.在视察记录活动中,老师的思路不敏捷,认为:找相同的记录要人手一份。其实,分局小小班的特点完全可以实行集体形式的记录,让小动物住进房子。
小班科学教案5
教案目标:
1、培育幼儿仔细细致做一件事,并把事情做完的看法。
2、激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堆高,激发幼儿对尝试活动的爱好。
3、通过操作,让幼儿懂得运用各种材料来堆高,堆稳。
教案打算:
1、挂图:图一,小长颈鹿快乐地住在小房子里;图二,小长颈鹿没房子住哭了。
2、大小各不同的积塑,纸筒,纸盒(大小不同),小篮子,托盘,各种罐子和瓶子,纸杯,纸皮……
教案过程:
1、故事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爱好。
故事内容:小长颈鹿住在小房子里很欢乐,后来小长颈鹿长大了,小房子住不下了,没有房子住哭了。
1)小长颈鹿没房子住哭了,你们说怎么办呢?
2)我们一起建一间高高的'房子让小长颈鹿住好吗?
2、介绍嬉戏材料,激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堆高。
老师
⑴你们看老师这里有许多可以建房子的东西,它们有什么?
⑵你们能用这些东西建一间高高的房子吗?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做好吗?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1)幼儿可以自己建房子也可以几个小挚友一起做。
2)留意拿了材料找个舒适的地方去建房子,不要都挤在一起。
4、小结。
1)刚才你是用什么东西来建房子的?
2)老师刚才看到有个小挚友怎么也建不成高高的房子,他是这样建的,你们看房子为什么会倒?(楼底部太小,不平。)
3)我们怎样建房子才又高又稳?(楼底要平和宽,建的时候要轻拿轻放。)
启发幼儿用托盘,纸皮等协助材料来建房子。
5、激励幼儿再一次进行尝试,并用多种材料来建房子。
1)提示幼儿行走时要留意,手脚放轻点,以免遇到房子而使其到掉。
2)重点引导幼儿如何利用协助材料建高楼
6、评价结束活动。
请幼儿比比谁的房子又高又稳,请他说说他建楼的方法。
小班科学教案6
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设计背景是结合我班对于气味的已有生活阅历,以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既有科常方面的认知阅历、方法实力,也有情感看法,但不缺乏领域特质。
活动目标
1.辨别几种常常接触的不同气味,体验鼻子真有用。
2.情愿说说自己闻到的气味。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新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重点难点
重点:辨别几种常常接触的`不同气味,体验鼻子真有用。
难点:情愿说说自己闻到的气味。
活动打算
1.一次性杯子(分别装有白开水、白醋、果汁、中药);
2.护手霜;
3.每位幼儿一个笑脸。
活动过程
一、闻一闻、找一找
1.出示瓶子,引起幼儿爱好
提问:
①你们看到了什么?
②杯子里装了什么?
2.找一找,学习闻气味的正确方法(幼儿闻气味)
提问:①你们都闻到了什么气味?
②我们用什么方法找到了白醋和白开水?
小结:我们的鼻子真有用,可以呼吸还可以闻气味,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护它。
二、闻一闻、说一说
1.闻气味贴笑脸(出示笑脸)
提问:
①这是什么?
②笑脸表示什么?
(幼儿闻气味,把笑脸贴在喜爱的气味前)
2.说一说闻到的气味
3.提问:
①小挚友,哪里的笑脸比较多?
②你为什么喜爱这种气味?它闻起来怎么样?
③小挚友想一想,你以前还闻到过什么东西也有这种气味?
④为什么喜爱这种气味的小挚友不多呢?
小结:我们的鼻子可以辨别两种不同的气味。
三、闻一闻、抹一抹
提问:
①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
②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③冬天为什么要涂护手霜?(请幼儿洗手涂护手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结合我班对于气味的已有生活阅历,以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目标既有科常方面的认知阅历、方法实力,也有情感看法,但不缺乏领域特质。整个活动环节清楚,在找一找、闻一闻中,让幼儿初步感知鼻子可以闻气味;在闻一闻、说一说环节中,让幼儿在探究中知道鼻子可以辨别不同的气味;在最终一环节涂一涂、闻一闻中,知道爱护自己的小手。因是小班幼儿,所以在设计教案中,融入了较多生活元素,既有预防甲流的学问,也有冬季爱护小手的方法。在提问上,考虑到年龄特征,大多数体访问设计成了封闭式和半封闭式,有二个是开放式提问,有利于幼儿的回答。在整个活动中,也考虑到动静交替,请幼儿把笑脸贴在喜爱的气味下,加入了他们的互动。幼儿的参加性很高。但若在下次活动中,能完善材料的选择,更贴近幼儿的生活阅历会更好。
小班科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哪里有泡泡,引起幼儿探究爱好。
2、通过嬉戏活动,了解泡泡的特征。
活动打算:
1、用纸杯装肥皂水若干,吸管(精细不一),有图案的盆。
2、前阅历打算:在平常洗手时,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视察搓洗肥皂时发生现象。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刚才你在洗手时看到了什么?发觉了什么?
二、区分可吹出泡泡的肥皂水。
1、老师出示装有肥皂水和清水的杯子放在一起,供应(吸管、小棒、勺等)材料,让幼儿用(看、闻)等感官,并通过搅拌知道两杯水不同,是什么水?
2、请幼儿介绍自己区分方法(可吹泡泡、可搅拌出泡泡是肥皂水)。
3、相识泡泡,通过视察让幼儿了解泡泡形态、大小、颜色。
三、吹泡泡1、供应粗细不一样的管吹泡泡(可吹出大小不同的`泡泡)。
2、供应若干盆(盆底有图案)(可知道泡泡是透亮、无色的)延长活动:
1、选择有阳光地方视察泡泡,看泡泡颜色(解决问题:为什么泡泡有时会有颜色?)2、老师用各类型小管吹泡泡(如:2个管合在一起,4个管放在一起,吹泡泡引起幼儿再次探究爱好)。
小班科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关注自己体重的改变,初步感知体重与健康的关系。
2、了解一些限制体重、保持健康的方法。
活动打算
1、图片
2、二块大板;幼儿体重表;健康卡;棋子等。
活动过程
一、学看表格,关注改变学看体重表
关注自己体重所发生的改变
1、出示体重表一:依据体检结果,说说自己现在的.体重。
2、看看比比,自己体重有什么改变?
3、出示体重表二:解读符号"--"。
4、将自己此次的体重数字卡贴在表二中相应的格子里。
二、探讨沟通,提炼方法探讨沟通
提炼一些限制体重、保持健康的方法
1、视察表二,提问:体重是轻好还是重好?
2、请保健老师来说答案,同时解答幼儿的提问。(突出体重过重会影响健康)
3、提问:是什么缘由会使我们的体重增加过快呢?
4、提问:有什么好方法能限制体重、保持健康?
三、参加嬉戏,巩固学问玩"健康棋"
在嬉戏中巩固所学到的方法
1、老师介绍健康棋。
2、将体重增加过快的缘由与限制体重好方法的图示予以制定规则。
(如:吃油炸食品退三格;每天运动进四格等。)
3、幼儿放棋谱、数字卡、图片等,共同玩"健康棋"。
4、小结:激励幼儿将所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去,使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健康。
小班科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讲讲的活动中了解车子是由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
2、通过嬉戏让幼儿知道轮子是可以滚动的
活动打算:
PPT、幼儿带来的各种车子
活动过程:
一、介绍各种不同数量轮子的车今日我给你们带来一个奇妙的珍宝,你们知道是谁吗?
(一)出示两只轮子,引起爱好
1、你们看这是什么?有几只?
2、你见过的两只轮子的车吗?是什么车?
小结:两只轮子的'车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过渡:还想接着往下看吗?
(二)出示三只轮子
1、你们看这里有几只轮子?
2、三只轮子是什么车?
小结:三只轮子的是三轮车
(三)出示玩具车
1、这是一辆什么车?这辆车有几只轮子?
2、出示四只轮子,四只轮子有些什么车?
小结:四只轮子的有轿车、警车、消防车、公共汽车等等
二、讲讲玩玩:知道车有了轮子会滚动
1、探讨:为什么这些车都要有轮子呢?
2、你们想不想开开自己带来的车?
3、幼儿开开自己的车,开完后将车按轮子数量放进不同的停车场总结:原来我们刚才望见的车和你们玩的车都是有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有了这些轮子车才可以在公路上开。
活动延长:
师:你们玩得快乐吗?还有许多珍宝也想出来和你们见见面,我们请他们出来好吗?
师:你见过这么多轮子的车吗?
师:平常请你们爸爸妈妈带你们一起找找看哪些车有这么多的轮子,好吗?
活动反思:幼儿的探究和发觉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究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老师不行干脆限制,而应以敬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老师应当为幼儿供应肯定的环境来激励幼儿主动探究。
小班科学教案10
1.对导电现象感爱好,喜爱和同伴合作探究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2.探究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并能大胆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提高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实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平安,提高自我爱护意识。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究自然现象感爱好。
1.阅历打算:视察过班级电灯的线路与构造;熟识试验材料的名称与特征;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特征;练习两两合作常规。
2.物质打算:
(1)学具:第一次--两人一盘材料:电池、电线(连着灯泡);
其次次--增加两人一盘材料:布条、
一、谈话引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阅历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1.出示情景图,激发爱好:
师:今日小兔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里就黑乎乎的,怎么回事呀?装电灯须要些什么呢?
2.激励幼儿大胆表达,初步了解使电灯亮起来的条件。
二、探究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引导幼儿合作试验,探究电线与电池连接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大胆沟通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老师介绍试验材料:
师:今日老师要请你们来做试验,老师为你们打算了电池和一头缠着灯泡的电线,想一想,你们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呢?
2.老师介绍试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A)两个人一盘材料,请你们合作进行试验;
(B)做好试验后,和旁边的小挚友说说你的灯泡亮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C)听到琴声后要放好材料立刻回到位子上。
3.幼儿自主开展试验探究活动,相互沟通自己的试验过程与结果:
(A)老师重点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进行试验,不争抢材料;
(B)引导幼儿视察电池正负极的特点,激励幼儿用语言完整描述视察的过程与结果;
(C)激励幼儿相互沟通自己的试验过程与结果。
4.集中沟通,梳理小结。
(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这些胜利让灯泡亮起来的小挚友他是怎么做的?
(2)结合梳理图示激励幼儿大胆表达。
(3)梳理小结:将连着电线丝的灯泡按在电池的一头,将另一段的电线丝按在电池的另一头,这样电就接上了,小灯泡就亮了。
(4)帮小兔家接电线。
三、探究活动"接电线"。(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激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结果)
1.设置问题情景:
师:不好了,小兔家刚安好的电线被老鼠啃断了一截,灯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可以接上这段电线通电呢?
2.老师介绍试验操作材料,幼儿猜想:
(1)设疑猜想:红布条、绿课件、动物过冬方式的卡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爱好,导入课题"小挚友ㄏ衷谑鞘裁醇窘谀忝歉芯踉跹?我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
二、听故事了解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
1、幼儿带着"动物是怎样过冬"的问题听故事ǔ醪搅私饧钢侄物的过冬方法。
小蚂蚁为过冬打算足够的食物青蛙在洞窟里不吃不喝的冬眠兔子换上了厚厚的小结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
小动物们很聪慧,它们为了能生存下去,都有自己度过寒冷冬天的方式。有的给自己换上厚厚的三、通过操作了解更多的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1、刚才我们知道了青蛙、小蚂蚁、小兔和小鸟过冬的方法。
还有一些动物也想请你们猜猜,它们是怎样过冬的,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动物?"
2、出示蜜蜂、蛇、丹顶鹤、狮子等小动物,幼儿相互探讨"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3、请幼儿讲解并描述探讨结果共同归类。知道还有一些动物冬天不冬眠ㄒ蚕不对硕。
躲藏--蜜蜂、蚂蚁(老鼠)等;(幼儿用动作表示"躲藏")冬眠--青蛙、蛇、熊(蝙蝠、刺猬、蜗牛、蚯蚓)等;(说明:眠就是不吃不喝也不动的意思)迁徙--燕子、大雁、丹顶鹤等;(说明:迁徙就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意思。)换四、老师总结
表扬一些不怕冷的小动物ㄈ纾鹤哪灸瘢在寒冷的冬天也出来工作,为树木除害虫。
活动延长:
与家进步一步探究小动物过冬的一些方式。
互动反思:
这节课通过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其实动物也很聪慧,为了能生活下去,不让自己饿死、冻死,都有度过寒冬的方式,还丰富了词汇。让幼儿更懂得怎样去爱惜动物。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幼儿视察一些事物,多了解一些科学学问。
小班科学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视觉感知各种颜色和图案。
2、喜爱涂色活动。
3、能自己选择喜爱的颜色在轮廓线内涂色。
二、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
情愿跟随老师逐幅讲解并描述故事。
四、教学打算:
录音机、磁带。一幅图片。
五、教学过程:
1、引导幼儿看图片,引起幼儿学习爱好
老师:小挚友自己看一看,图片中都有哪些动物,它们的家是什么颜色的?
2、老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老师:故事里有哪些颜色的房子?红色的房子是谁的家?黄色的房子是谁的家?绿色的房子是谁的家?
幼儿回答每个问题后,老师一起逐幅展示相应的画面,确认故事的内容。
3、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讲解并描述自己绘画的`内容。
幼儿自己翻书,和老师一起逐幅讲解并描述故事。
引导幼儿说说每种动物的家中还有什么颜色的物体,巩固幼儿对色调的相识。
小班科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相识春笋的外形特征以及与竹子的关系。
2、学习用笋壳插物,能发挥想象,大胆地说明自己的笋壳作品。
活动打算
每个幼儿两支春笋。
活动过程
一、视察春笋的外形特征。
1、请幼儿猜谜语:“头戴尖尖帽,身穿节节衣,年年春天里,出土笑嘻嘻。”
2、分给幼儿每人一支春笋,让幼儿摸摸、看看,“笋娃娃”的外壳一层一层地剥去,
提示幼儿不要把外壳剥掉。
3、老师把剥好的笋竖着切开,让幼儿视察笋的'内部。
4、请幼儿说说,笋的外表像什么?(宝踏、火箭、铅笔等)
5、小结:春笋长在竹园里,“春笋娃娃”的妈妈是竹子,春笋长大以后也变成竹子,
笋壳可以一层一层地剥去,里面是一节一节的笋肉,它可以当采吃。
二、玩笋壳
1、再给幼儿一支笋,让他们剥,剥下的笋壳让幼儿玩。如把笋壳从小到大套起来
看看像什么。
2、将幼儿的作品放在沙盘里,供幼儿观赏。
小班科学教案13
一:活动目标:
①初步感知彩虹糖在水中溶化的现象,情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知目标)
②能够大胆猜想尝试,视察彩虹糖溶化在水中的现象
③感受色调改变所带来的惊喜。(情感目标)
二:活动打算
彩虹糖若干,白纸盘20个,塑料杯子20个,塑料杯一个,一瓶牛奶,勺子20把
三:活动过程
激发幼儿的爱好
一、老师出示盖好布的彩虹糖盒子
①今日老师带来了个神奇的礼物,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老师摇摆彩虹糖盒子,用声音激起幼儿的爱好。
②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好,我请一位小挚友上来看一看(给上来的小挚友看一个角落,然后让他说出来刚看看到了什么)
二、视察彩虹糖的颜色
1.老师出示彩虹糖,了解幼儿已有的阅历
①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带来的礼物究竟是什么?
②那我现在把它变出来,让你们看看。
③咦!这是什么?
④你们有吃过彩虹糖吗?你们吃的彩虹糖是什么颜色的?
⑤我们来看一看。彩虹糖有哪些颜色?(依据彩虹糖的颜色回答)
三、幼儿动手试验操作
①师:“彩虹糖有这么多颜色,那用什么方法能把彩红糖的颜色变没呢?”(幼儿大胆猜想,大胆表达)
②师:“我觉得呢,用水可以把彩虹糖的颜色变没,你们相不信任?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不好。”
③师:“水是什么颜色的.?”(假如有幼儿说白色,老师出示装牛奶,把牛奶放到塑料杯里,说一说牛奶是什么颜色的?它们的颜色一样吗?我能透过水看到你们,所以水是透亮的。
小结:我们水是透亮的,我们可以透过水来看到对方。
一、操作步骤
1、拿一颗彩虹糖放到装了水的塑料杯里
2、再拿我们的勺子轻轻的搅拌
老师提问:“我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了,彩虹糖的颜色怎么不见了”
小结:原来彩虹的颜色溶化到了水里了
二、幼儿操作
①师:“你们也想不想让彩虹糖变没?”
②师:“你们看一下我们后面的桌子有什么?”
(打算操作的物品)
③师:“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一个人一个杯子,勺子,和一颗彩虹糖,还有在操作的时候我们要视察我们的彩虹糖是怎么变没的,还要留意我们的这个彩虹糖能吃吗?我们这个彩虹糖是用来做试验的”。
(讲一些留意事项)
总结:“小挚友我们今日做了什么试验啊。让幼儿说出彩虹糖的颜色溶化在水里了,那我们今日晚上回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下试验,看看还有什么东西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小班科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
2.尝试用肢体表现乌龟缩进龟壳以及乌龟爬行的动作。
3.体验嬉戏的乐趣。
4.能用较清晰的语言讲解并描述自己的视察和发觉。
5.主动参加试验探究。
活动打算:
课件打算:
“乌龟”图片;《小乌龟》视频;《乌龟爬》视频;嬉戏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乌龟”,引出活动主题
二:播放视频,引导幼儿视察乌龟并仿照缩壳动作
——小乌龟的壳是什么形态?乌龟壳上有什么图案?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乌龟缩进乌龟壳的动作。
三:播放视频,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乌龟爬的动作
——小乌龟在地上是如何前进的?
——我们来学一学小乌龟爬的动作吧。
四:播放背景音乐,组织幼儿进行嬉戏
1.老师讲解嬉戏玩法。
2.幼儿开心嬉戏。
3.可依据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来调整嬉戏的速度。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课将幼儿带入到一个嬉戏的情境中,以捉迷藏的`嬉戏引出小乌龟,后面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了视察乌龟的环节,情节也是环环相扣。作为一堂科学课更是以两次视察将乌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了解个透彻。第一次视察时幼儿只留意到乌龟的外形,是一些比较外在的东西,然而经过老师引导性语言的其次次视察,有目的地将幼儿带往了解乌龟生活习性的方面。活动的最终,以嬉戏的形式将乌龟的主要特征和习性呈现以及达到巩固学问点的作用。
小班科学教案15
设计意图:
颜色在小班的美术活动中是不行缺少的一部分,在涂色时有的小挚友不能够很好的辨别红黄蓝,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相识三原色,满意孩子的新奇心,我设计了《魔术变变变》的活动,以此引导幼儿学会视察,大胆创建。
教学目标
1.情愿参加活动,通过活动初步感知颜色的改变。
2.相识红、黄、蓝三原色,知道颜料被水溶解后会变出颜色。
3.通过对比、视察感知两种颜色混合能变出新颜色。
4.对科学活动感爱好,能主动动手探究,找寻答案,感受探究的乐趣。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究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许多种。
教学重点:
相识红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心理健康(1、2年级)粤教版
- 23月迹(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1 (新版)鲁教版
- 2023六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Who's That Man第1课时教学设计 陕旅版(三起)
- 2023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2.1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 18 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清洁安全培训
- Unit 4 school days further study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Unit 5 The colourful world Part A Letters and sounds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第三单元 欣赏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 jgj180-2009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 脑卒中高危风险筛查流程
- TPM培训讲义课件
- DB45∕T 2149-2020 公路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 如何运用ABC法则(销售沟通)课件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表
- 楔状缺损的修复课件
- 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2023年
- 我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字版
- 《实数》单元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