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治疗学妇科课件优选针灸治疗学妇科课件月经生理特性肝胞宫血溢子宫,月经来潮
任脉通太冲脉盛天癸至肾气盛气血和调气血充盛“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黄帝内经·素问》脾月经生理特性
肾气旺盛肝脾调和月经按时而下冲任脉盛相关因素:①脏腑:肾、肝、脾、胞宫(子宫)②经络:冲、任③气血月经生理特性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消长变化行经期(1—4天):血海由满而溢,血室正开,子宫泻而不藏,经血下泄经后期(5-13天):子宫、胞脉相对空虚,阴血不足。子宫藏而不泻经间期(14-15天):重阴必阳,受肾中阳气鼓动,阴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出现絪缊之候经前期(15-28天):阳气渐长,达到“重阳”状态。阴精与阳气皆充盛,胞宫、胞脉气血渐满盛特殊月经现象:并月(2月一至)居经或季经(3月一至)避年(1年一至)暗经: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激经: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月经生理特性初潮:14岁(11-16岁)绝经:49.5岁(45-55岁)周期:28-30天(±1周)经期:3-7天经量:50-80ml经色:暗红经质:稀稠适中,不凝固,无血块,无臭气伴随表现:轻微腹胀、腰酸、乳房胀痛、情绪波动三阴交—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相关因素:①脏腑:肾、肝、脾、胞宫(子宫)足三里---补益气血,使经血生化有源调摄情志,避免精神刺激;月经周期每月提前8-9天甚至半月,连续2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月经超前”。关元---调理冲任,补下焦而化生经血②经络:冲、任治疗宜从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月经期末。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皮质下、内分泌、内生殖器、肝、脾、肾激经: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摄,加强营养,忌食辛辣及生冷饮食,防止过度劳累。气血瘀滞---合谷、太冲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继发性闭经:以往有过正常月经,现停止月经在3个周期以上。三阴交—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周期:28-30天(±1周)经期:3-7天经量:50-80ml经色:暗红月经不调概念病因病机针灸治疗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月经不调——概念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经质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异常肝郁型素性抑郁或忿怒过度,肝气逆乱,气乱血乱经间期(14-15天):重阴必阳,受肾中阳气鼓动,阴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出现絪缊之候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内分泌、内生殖器、肝、肾、卵巢、神门至于行经期间、经前或妊娠期带下稍有增多者,属正常生理现象。三阴交—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肝肾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弦细。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血热:血色深红,质粘稠,气味臭秽,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居经或季经(3月一至)注:青春期初潮后1年内及更年期月经先后无定期者,如无其他证候,可不予治疗。②经络:冲、任调摄情志,避免精神刺激;③周期性疼痛(可呈阵发性、痉挛性、胀痛伴下坠感;治疗宜从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月经期末。或伴阴部瘙痒、胸闷心烦、口苦咽干、纳差、少腹或小腹作痛、小便短赤。血滞经闭(见于继发性)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或伴阴部瘙痒、胸闷心烦、口苦咽干、纳差、少腹或小腹作痛、小便短赤。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波动很大足三里---补益气血,使经血生化有源适当减轻体力劳动强度。至于行经期间、经前或妊娠期带下稍有增多者,属正常生理现象。”——《傅青主女科》血虚型:舌质淡,经少色淡,心悸少寐,面色萎黄,头晕眼花,经行经后下腹隐痛,喜用手按。穴位注射:辨证选用注射液,穴注体针之穴位(常用:上髎、次髎)经前期(15-28天):阳气渐长,达到“重阳”状态。血寒型:舌淡苔白,肢冷畏寒,经少色暗有结块,经前腹胀痛甚,经行冷痛,喜用热敷。肾阴虚---然谷、太溪虚热型:舌红苔少津少,经色血红,质厚无黏,面红心热,口干咽燥。③周期性疼痛(可呈阵发性、痉挛性、胀痛伴下坠感;正常带下:妇女阴道内流的一种无色、粘稠、无臭液体,其量不多。正常带下:妇女阴道内流的一种无色、粘稠、无臭液体,其量不多。月经不调—护理及注意事项痛经-常见原因(了解)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多见。月经不调—病因病机月经先期:气虚型:舌淡苔薄,经色淡红,质清稀薄,纳少便溏;面色晄白,头晕心悸,神疲力乏,少气懒言。虚热型:舌红苔少津少,经色血红,质厚无黏,面红心热,口干咽燥。实热型:舌红苔黄,经色深红,质浓黏稠,烦躁口干,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肝热型:舌红苔薄黄,经色紫红,质稠结块,心烦急躁,口苦咽干,胸闷胁胀乳胀。
月经周期每月提前8-9天甚至半月,连续2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月经超前”。月经不调—病因病机气滞型:舌淡苔薄,胸乳腹胀痛,经少色暗有结块,挟瘀时,舌绛有瘀斑,经行下腹胀痛较甚。虚寒型:舌淡苔白,经少色淡质清,溲清便稀,腰酸乏力,经行下腹隐痛,喜用热敷。血虚型:舌质淡,经少色淡,心悸少寐,面色萎黄,头晕眼花,经行经后下腹隐痛,喜用手按。血寒型:舌淡苔白,肢冷畏寒,经少色暗有结块,经前腹胀痛甚,经行冷痛,喜用热敷。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迟7天以上,甚至每隔40-50天一行,连续2个周期以上,称为“月经后期”,又叫“经期延后”。月经不调肾虚型少年肾气未充,更年期肾气渐衰,或素体肾气不足,房劳多产,久病损伤肾气,肾气不充,开阖不利,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遂致经行先后无定期。脾
虚型素体脾虚饮食失节,或思虑过度损伤脾气,脾虚统摄无权及生化不足,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遂致经行先后无定期。肝
郁型素性抑郁或忿怒过度,肝气逆乱,气乱血乱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周期或前或后1-2周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水先后无定期”、“经乱”。注:青春期初潮后1年内及更年期月经先后无定期者,如无其他证候,可不予治疗。治则:气虚、血虚、肾虚者益气养血、补肾调经,针灸并用,补法;或伴阴部瘙痒、胸闷心烦、口苦咽干、纳差、少腹或小腹作痛、小便短赤。经前期(15-28天):阳气渐长,达到“重阳”状态。虚寒型:舌淡苔白,经少色淡质清,溲清便稀,腰酸乏力,经行下腹隐痛,喜用热敷。子宫内膜整块脱落、或子宫颈口较狭窄,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不能顺利流出湿热:出血量多,色紫红而质黏腻,带下量多,色黄臭秽,阴痒,苔黄腻,脉滑数。血滞经闭(见于继发性)必须认真检查,以明确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治疗。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至于行经期间、经前或妊娠期带下稍有增多者,属正常生理现象。脾虚型素体脾虚饮食失节,或思虑过度损伤脾气,脾虚统摄无权及生化不足,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遂致经行先后无定期。公孙---通冲脉,固摄经血至于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以及绝经期的闭经都属生理现象。子宫内膜整块脱落、或子宫颈口较狭窄,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不能顺利流出经间期(14-15天):重阴必阳,受肾中阳气鼓动,阴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出现絪缊之候痛经-常见原因(了解)肝肾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弦细。由于某些妇科疾病而产生的叩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一次。本病病位在子宫、冲任,变化在气血,治疗以调理子宫、冲任气血为主,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周期:28-30天(±1周)经期:3-7天月经不调—治疗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方义:关元—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三阴交—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血海—理血调经《经穴释义汇解》:“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具有祛瘀血、生新血之功能,属女子生血之海,故名血海。”治则:气虚、血虚、肾虚者益气养血、补肾调经,针灸并用,补法;血寒者温经散寒、调理冲任,针灸并用,平补平泻;气郁、血热者疏肝理气、清热调经,只针不灸,泻法。月经不调—治疗气虚—足三里、脾俞血虚(脾虚)—脾俞、膈俞肾虚—肾俞、太溪气郁—太冲、期门血热—行间、地机血寒—灸归来、命门
随症加减:月经不调—治疗(1)耳针法:主穴:皮质下、内分泌、子宫、肾、肝、脾。操作:每次选2-4穴,毫针中等刺激,或用耳穴贴压法。(2)皮肤针法: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胃经,下肢足三阴经。叩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一次。其他治疗:月经不调—护理及注意事项1.治疗时机:一般多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行经期间停针。若经行时间不能掌握,可于月经净止之日起针灸,隔日1次,直到月经来潮时为止。连续治疗3-5个月经周期。2.注意经期卫生,少进生冷及刺激性饮食;调摄情志,避免精神刺激;戒烟酒;适当减轻体力劳动强度。3.节食可引起月经不调,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因此需要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崩漏概念病因病机针灸治疗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崩漏—概念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多见。崩漏—病因病机冲任损伤,不能固摄,以致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实证虚证血热湿热气郁血瘀脾虚肾虚崩漏不调—病因病机实证血热:血色深红,质粘稠,气味臭秽,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湿热:出血量多,色紫红而质黏腻,带下量多,色黄臭秽,阴痒,苔黄腻,脉滑数。气郁:血色正常,或带有血块,烦躁易怒,时欲太息,小腹胀痛,苔白,脉弦。血瘀:漏下不止,或突然下血甚多,色紫红而黑,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下血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而有瘀斑,脉沉涩。虚证脾虚:血色淡,质稀薄,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气短懒言,纳呆便溏,舌质淡而胖,苔白,脉沉细而无力。肾阳虚:出血量多,淋漓不尽,日久不止,色淡红,少腹冷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而迟。肾阴虚:出血量或多或少,色红粘稠,头晕耳鸣,心烦不寐,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崩漏—针灸治疗实证
主穴关元---任脉穴,通调冲任公孙---通冲脉,固摄经血三阴交---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清泻三经之湿、热、瘀等病邪,又可疏肝理气隐白---脾经井穴,治崩漏经验穴配穴血热---血海湿热---阴陵泉气郁---太冲血瘀---地机治则:血热内扰、气滞血瘀者清热凉血、行气化瘀,只针不灸,泻法;肾阳亏虚、气血不足者温肾助阳、补气摄血,针灸并用,补法。崩漏—针灸治疗虚证隐白---脾经井穴,治崩漏经验穴气海---益气固本,调补冲任足三里---补益气血,使经血生化有源三阴交---健脾益气,促进脾之统血作用
主穴
配穴脾虚---百会、脾俞、胃俞
肾阳虚---肾俞、命门肾阴虚---然谷、太溪盗汗---阴郄失眠---神门崩漏—其他治疗(1)耳针:
皮质下、内分泌、内生殖器、肝、脾、肾(2)挑治:
在腰骶部督脉或膀胱经上寻找反应点,用三棱针或挑治针挑破0.2-0.3厘米长,0.1厘米深,将白色纤维挑断,每次2-4点,每月1次。连续挑3次。崩漏—护理及注意事项1.对于病势急,大量出血,出现虚脱时应及时抢救,采用综合治疗措施。2.绝经期妇女反复多次出血,需作妇科检查以明确诊断,排除癌变。3.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摄,加强营养,忌食辛辣及生冷饮食,防止过度劳累。闭经概念病因病机针灸治疗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闭经—概念原发性闭经:女子年过18岁而月经尚未来潮。继发性闭经:以往有过正常月经,现停止月经在3个周期以上。至于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以及绝经期的闭经都属生理现象。闭经—病因病机血枯经闭(原发性及继发性均见)
寒邪凝滞:小腹冷痛,形寒肢冷,喜温喜按,脉沉迟。肝肾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弦细。气血亏虚: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肢倦,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沉缓。血滞经闭(见于继发性)气滞血瘀: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弦。痰湿阻滞:形体肥胖,胸胁满闷,神疲倦怠,白带量多,苔腻,脉滑。闭经—针灸治疗血海---理血调经归来---益血活血,使经血生化有源“归来如当归,皆妇科之良方”足三里---补益气血,使经血生化有源关元---调理冲任,补下焦而化生经血
主穴血枯经闭
配穴肝肾不足---肝俞、肾俞、太冲、太溪气血亏虚---气海、脾俞、胃俞、中脘闭经—针灸治疗血海---理血调经三阴交---调和气血中极---调理冲任,疏通下焦
主穴血滞经闭
配穴气质血瘀---太冲、合谷寒邪凝滞---命门、腰阳关痰湿阻滞---丰隆、阴陵泉由于某些妇科疾病而产生的肾虚型少年肾气未充,更年期肾气渐衰,或素体肾气不足,房劳多产,久病损伤肾气,肾气不充,开阖不利,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遂致经行先后无定期。对继发性痛经,运用针灸疗法减轻症状后,应及时确诊原发病变,施以相应治疗。血寒型:舌淡苔白,肢冷畏寒,经少色暗有结块,经前腹胀痛甚,经行冷痛,喜用热敷。湿热:出血量多,色紫红而质黏腻,带下量多,色黄臭秽,阴痒,苔黄腻,脉滑数。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以所叩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三阴交—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经间期(14-15天):重阴必阳,受肾中阳气鼓动,阴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出现絪缊之候血寒型:舌淡苔白,肢冷畏寒,经少色暗有结块,经前腹胀痛甚,经行冷痛,喜用热敷。调摄情志,避免精神刺激;脾虚:血色淡,质稀薄,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气短懒言,纳呆便溏,舌质淡而胖,苔白,脉沉细而无力。归来---益血活血,使经血生化有源“归来如当归,皆妇科之良方”调摄情志,避免精神刺激;继发性闭经:以往有过正常月经,现停止月经在3个周期以上。居经或季经(3月一至)注:青春期初潮后1年内及更年期月经先后无定期者,如无其他证候,可不予治疗。避免行经期间剧烈运动和过重体力劳动。闭经—其他治疗(1)耳针:内分泌、内生殖器、肝、肾、卵巢、神门(2)皮肤针法:
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经、带脉等。叩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一次。闭经—护理及注意事项1.对感受寒邪、气滞血瘀、气血不足和精神因素所致的闭经疗效较好,而对严重营养不良、结核病、肾病、子宫发育不全等其他原因引起的闭经效果较差。2.必须认真检查,以明确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治疗。因先天性生殖器官异常或后天器质性损伤所致无月经者,不属于针灸治疗范围。3.患者应调畅情志,增强锻炼,注意生活及饮食规律。4.应与生理性停经、早孕相鉴别。痛经痛经-概念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
。1.以青年女性多见;2.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为原发性,多见于青少年女性;3.因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而出现的痛经,为继发性,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原发性痛经经常在分娩后自行消失,或在婚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消失。痛经-分类少女痛经经血排量多、分泌量大,子宫肌纤维强烈痉挛性收缩子宫内膜整块脱落、或子宫颈口较狭窄,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不能顺利流出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波动很大身体虚弱缺少锻炼,又对疼痛颇为敏感,且耐受力差内分泌紊乱痛经-常见原因(了解)年轻女性子宫颈管狭窄: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子宫位置异常:若妇女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前屈,可影响经血通畅而导致痛经中年女性一般考虑是继发性痛经由于某些妇科疾病而产生的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痛经的妇科病主要包括子宫肌瘤、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等痛经-病因病机实证寒湿凝滞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虚证气血不足不荣则痛脉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胞宫失于濡养主症①经期或行经前后②下腹部(或痛引腰骶)③周期性疼痛(可呈阵发性、痉挛性、胀痛伴下坠感;或隐痛、坠痛喜揉按,或绞痛、灼痛、刺痛拒按)④历时数小时,有时甚至2-3天,疼痛剧烈时患者脸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或四肢厥冷,或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头痛等症状。痛经-临床表现时间部位程度性质三阴交—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虚热型:舌红苔少津少,经色血红,质厚无黏,面红心热,口干咽燥。行经期(1—4天):血海由满而溢,血室正开,子宫泻而不藏,经血下泄虚热型:舌红苔少津少,经色血红,质厚无黏,面红心热,口干咽燥。气血亏虚---血海、脾俞、胃俞血滞经闭(见于继发性)血海—理血调经《经穴释义汇解》:“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具有祛瘀血、生新血之功能,属女子生血之海,故名血海。寒湿凝滞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血量少,色紫暗有块。寒湿凝滞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血量少,色紫暗有块。子宫颈管狭窄: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气海---益气固本,调补冲任血寒型:舌淡苔白,肢冷畏寒,经少色暗有结块,经前腹胀痛甚,经行冷痛,喜用热敷。周期:28-30天(±1周)经期:3-7天寒邪凝滞---命门、腰阳关三阴交—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行经期(1—4天):血海由满而溢,血室正开,子宫泻而不藏,经血下泄痛经-临床表现实证寒湿凝滞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血量少,色紫暗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气滞血瘀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血块,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虚证3.气血不足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且有空坠不适之感,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舌淡、苔薄,脉细弦。治疗原则
本病病位在子宫、冲任,变化在气血,治疗以调理子宫、冲任气血为主,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治疗分两步: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平时辨证求因而治本痛经-针灸治疗痛经-针灸治疗治法: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者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气血不足者益气养血、调补冲任,针灸并用,补法。地机---调血通经止痛。(脾经郄穴)中级---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局部取穴)次髎(或十七椎)---活血调经,暖胞宫。(经验穴)三阴交---调理肝脾肾,通经止痛。(交会穴,远部取穴)
主穴
配穴寒湿凝滞---灸水道、归来气血亏虚---血海、脾俞、胃俞益气养血止痛气血瘀滞---合谷、太冲温经止痛调气活血耳针:内分泌、交感、神门、内生殖器、皮质下、肝、肾、腹。穴位注射:辨证选用注射液,穴注体针之穴位(常用:上髎、次髎)皮肤针:下腹任脉、腰骶督脉、肾经、胃经、脾经、膀胱经穴。以所叩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穴位贴敷:痛舒宁硬膏(成药)剪成4厘米见方,于经前或经期贴敷穴位上,每日更换1次。痛经-其他疗法痛经-转归及预后1.针灸对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治疗宜从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月经期末。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一般连续治疗2~4个周期能基本痊愈。2.对继发性痛经,运用针灸疗法减轻症状后,应及时确诊原发病变,施以相应治疗。主症:阴道缠绵不断流出如涕如脓、气味臭秽的浊液。寒邪凝滞---命门、腰阳关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激经: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因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而出现的痛经,为继发性,多见于育龄期妇女。气血亏虚---血海、脾俞、胃俞关元---调理冲任,补下焦而化生经血经后期(5-13天):子宫、胞脉相对空虚,阴血不足。皮质下、内分泌、内生殖器、肝、脾、肾肾阴虚:出血量或多或少,色红粘稠,头晕耳鸣,心烦不寐,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血海—理血调经《经穴释义汇解》:“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具有祛瘀血、生新血之功能,属女子生血之海,故名血海。经间期(14-15天):重阴必阳,受肾中阳气鼓动,阴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出现絪缊之候③周期性疼痛(可呈阵发性、痉挛性、胀痛伴下坠感;经血排量多、分泌量大,子宫肌纤维强烈痉挛性收缩叩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一次。……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寒湿凝滞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血量少,色紫暗有块。
1.注意经期、产后卫生;2.经期保暖,避免受寒;3.保持心情愉快,气机畅达;4.不可过用寒凉或滋腻的药物及生冷之品。5.避免行经期间剧烈运动和过重体力劳动。痛经-预防与调护带下病
正常带下:妇女阴道内流的一种无色、粘稠、无臭液体,其量不多。带下病: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及局部症状者。至于行经期间、经前或妊娠期带下稍有增多者,属正常生理现象。本病可见于西医学的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带下病-概念“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为带。”——《妇人大全良方》“夫带下俱是湿症。”——《傅青主女科》任脉损伤,带脉失约湿邪主因病机关键湿热下注脾虚湿困带下病-病因病机水湿浊液下注(带下)阳虚水停血虚型:舌质淡,经少色淡,心悸少寐,面色萎黄,头晕眼花,经行经后下腹隐痛,喜用手按。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寒湿凝滞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血量少,色紫暗有块。至于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以及绝经期的闭经都属生理现象。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叩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一次。保持心情愉快,气机畅达;治疗宜从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月经期末。三阴交—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初潮:14岁(11-16岁)血海—理血调经《经穴释义汇解》:“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具有祛瘀血、生新血之功能,属女子生血之海,故名血海。相关因素:①脏腑:肾、肝、脾、胞宫(子宫)激经: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波动很大血滞经闭(见于继发性)……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血寒型:舌淡苔白,肢冷畏寒,经少色暗有结块,经前腹胀痛甚,经行冷痛,喜用热敷。激经: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实热型:舌红苔黄,经色深红,质浓黏稠,烦躁口干,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肾阴虚---然谷、太溪子宫颈管狭窄: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经血排量多、分泌量大,子宫肌纤维强烈痉挛性收缩内分泌、内生殖器、肝、肾、卵巢、神门治则:气虚、血虚、肾虚者益气养血、补肾调经,针灸并用,补法;公孙---通冲脉,固摄经血经后期(5-13天):子宫、胞脉相对空虚,阴血不足。“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为带。血海—理血调经《经穴释义汇解》:“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具有祛瘀血、生新血之功能,属女子生血之海,故名血海。湿热:出血量多,色紫红而质黏腻,带下量多,色黄臭秽,阴痒,苔黄腻,脉滑数。痛经-常见原因(了解)中极---调理冲任,疏通下焦继发性闭经:以往有过正常月经,现停止月经在3个周期以上。叩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一次。肾阴虚---然谷、太溪肝肾不足---肝俞、肾俞、太冲、太溪以所叩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因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而出现的痛经,为继发性,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寒湿凝滞---灸水道、归来经量:50-80ml经色:暗红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摄,加强营养,忌食辛辣及生冷饮食,防止过度劳累。因此需要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傅青主女科》调摄情志,避免精神刺激;适当减轻体力劳动强度。若经行时间不能掌握,可于月经净止之日起针灸,隔日1次,直到月经来潮时为止。③周期性疼痛(可呈阵发性、痉挛性、胀痛伴下坠感;若经行时间不能掌握,可于月经净止之日起针灸,隔日1次,直到月经来潮时为止。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原发性痛经经常在分娩后自行消失,或在婚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消失。寒湿凝滞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血量少,色紫暗有块。对感受寒邪、气滞血瘀、气血不足和精神因素所致的闭经疗效较好,而对严重营养不良、结核病、肾病、子宫发育不全等其他原因引起的闭经效果较差。三阴交—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血热:血色深红,质粘稠,气味臭秽,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脾虚型素体脾虚饮食失节,或思虑过度损伤脾气,脾虚统摄无权及生化不足,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遂致经行先后无定期。地机---调血通经止痛。痛经-常见原因(了解)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寒湿凝滞---灸水道、归来脾虚---百会、脾俞、胃俞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优选针灸治疗学妇科课件肝郁型素性抑郁或忿怒过度,肝气逆乱,气乱血乱血虚型:舌质淡,经少色淡,心悸少寐,面色萎黄,头晕眼花,经行经后下腹隐痛,喜用手按。针灸对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伴随表现:轻微腹胀、腰酸、乳房胀痛、情绪波动③气血由于某些妇科疾病而产生的经质:稀稠适中,不凝固,无血块,无臭气肝肾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弦细。行经期(1—4天):血海由满而溢,血室正开,子宫泻而不藏,经血下泄气郁、血热者疏肝理气、清热调经,只针不灸,泻法。寒邪凝滞---命门、腰阳关肝肾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弦细。经后期(5-13天):子宫、胞脉相对空虚,阴血不足。治疗宜从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月经期末。湿热:出血量多,色紫红而质黏腻,带下量多,色黄臭秽,阴痒,苔黄腻,脉滑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廉政合同与采购合同的互动
- 疼爱一生的承诺老公的道歉与反省
- 煤矿安全技术标准规范
- 招标供应商库入围要求
- 辽宁省物业服务合同维权
- 安全合规监督协议
- 买卖房产纠纷案件
- 喷浆分包合作协议范本
- 购销合同简单格式模板
- 土石方工程承包协议范本
- 精氨酸在肥胖中的作用
- 2024年医药卫生考试-医院信息科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微观经济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初中语文文言文《狼》习题
- 医院总值班培训课件
- MOOC 创新创业学-西安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数学试卷 (解析版)
- 智能手机使用培训课件
- 2023年中国烟草总公司河北省公司考试真题及答案
- 生态环境第三方服务项目应急预案
- 空中热气球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