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课前准备:1.首先和学生沟通好继续,聊天,打劲,分组。2.课前播放《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听过~)这是老师小时候的一首儿歌,讲的是小朋友拾金不昧的故事。今天,老师也要表扬一下xx同学,他一早捡到了一元钱,交给了老师,咱们同学也要学习他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好不好?那么同学们,你们认识钱吗?(认识!)那么钱有什么功能呢?可以买故事书,可以买本子,可以买铅笔,可以买旋笔刀……原来钱的功能这么强大啊,咱们看看还能干什么?(课件)例如我们买书本的时候,我们坐碰碰船娱乐设施的时候,我们替爸妈买报纸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把爸爸妈妈给我们的零花钱存起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买些学习用品,买一些好看的书,或者献爱心等。我们要从小就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钱的作用好强大啊。买东西的时候,都要用到钱,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什么?(人民币)。好,那么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二、探索新知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智慧岛去探险,寻找宝藏,小朋友你们愿意跟老师去吗?(愿意)老师这里有一张藏宝图,只有认识人民币的小朋友才有资格登上小岛,打败海盗,最终夺得宝藏。那老师要先考考你们。(出示整套人民币)。瞧,老师带来了这么多人民币,我们国家的人民币的面额可真多!有些是纸做的,叫做纸币,有的是金属做的叫硬币。这些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好,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打开你们的小组的藏宝图,小组内辨认一下你们组的人民币,并数一数你们组里有多少的财宝吧谁能介绍一下你们组的人民币呢?一组:我们这里的是一元钱,……(你说的可真好,)二组:我们这里的是一角的,(你观察的真仔细)三组,我们这里是一角的(硬币)哦,这位同学说出了一角纸币和硬币的不同,很好,谢谢你四组,我们组这里是一分的。(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头像(这个头像,毛泽东,他带领着我们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解放了全中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我们爱护人民币,就表示我们热爱伟大的祖国,我们要人民币(不乱涂乱画乱折)。刚才小朋友介绍了这么多人民币,老师把他们请了上来。有哪位小朋友根据咱们之前学习的知识能将它分分类呢?(分两类,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哦,这是根据人民币的材质(分三类,可以分为,元,角,分)而圆,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单位:元,角,分)有一元的,一角的,一分的,而,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单位是多少,就代表着不同的价值。(板书,单位)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咱们人民币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图案,每一种图案都有着特别的意义。那你们每组都是只有一种人民币,你们可以交换观察一下其他组的人民币是什么样的呢?(好)一组和二组交换看一看,三组和四组交换看一看。老师,不好,为什么呢因为价值不一样,我不愿意和他们换。那怎么办呢?二组组长你有办法吗?1元等于10角,10角就等于1元。他拿10个一角跟他交换。哦,二组,你们同意吗?(同意)(看看是否还需要表演再定)板书那老师有个小提议,你们来表演一下怎么交换好不好你现在是一元了,来,二组的同学来扮演一角,同学们现在能换了吗?(不能),为什么,哦,还不够十个是吧,谁愿意来帮帮他们?来,你们两个也来扮演一角。一边是一元,一边是10角小朋友,现在能换了吗?能!原来,一元=10角(板书)好,谢谢大家。(钱交换观察)三组和四组交换,你们愿意交换吗?不愿意,那怎么办呢,拿十个一分换一角。老师明白了,原来,一角等于10分(板书)(咱们班小朋友懂得可真多,看来大家都认识人民币,都是聪明的孩子。好,现在小朋友们可以跟老师去探险了。快上老师的小火车,做好了吗?老师可要出发了)(一列火车长又长,咔嚓咔嚓向前方,钻山洞,过大桥,跟着老师,创四方。)小朋友,我们到了,可是,海盗杰克拦着了我们的去路,说只有闯关成功,他才会乖乖的把宝藏交给你们,有没有信心打败他。(有)好,咱们出发!第一关,海盗杰克派出蟹元帅给咱们出题,那老师想派一组来迎战。咱们以开火车的形式回答,小火车哪里开,哪里开,学生说,这里开,这里开。(开火车答题)好,顺利通关第二关,海盗杰克派出了长颈鹿给咱们出题,长颈鹿它说它这么高,要跟咱们出一些高难度的题,你们有信心打败他吗?好,老师派二组迎战第三关,海盗杰克不服气,派出了大老虎,给咱们出题,你们害怕吗,好,三组同学来迎战。同学们胜利在望了,最后一关海盗杰克派出了万兽之王狮子,,同学们咱们还冲不冲?冲!冲!冲!哇,咱们小朋友打败了海盗,终于夺得了宝藏。(欢呼)。好,现在老师把宝藏分给每个小组,岛上的居民听说海盗被咱们小朋友打败了,森林里的小小商店了也开张了,小朋友们快打开你们的宝盒,数一数你们的战利品,来选购喜欢的商品吧。(小组讨论)下去指导留意时间。一组,你们的战利品是多少?想选购什么呢?(展示)二组……三组……四组……好,今天每一个小朋友都是小斗士,通过自己的努力打败了海盗,选购了自己喜欢的商品。今天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最后老师布置一个作业。希望咱们同学把平时的零花钱攒下了,给自己的爸爸妈妈买一件礼物,并对爸爸妈妈大声的说一句,辛苦了,好不好。下课,给听课的老师也问好。附: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认识人民币》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的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新课标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经验与兴趣,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另外还以发展人文精神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导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把所要学习的知识渗透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入境生情,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绝大多数的人都在生活中用人民币买过东西,也知道人民币的一些小常识,利用这一点,我努力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和合作的机会,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情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较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能力目标:3、经历使用人民币的实际过程,发展、提高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4、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5、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从小懂得爱护人民币,知道节约地、合理地用钱。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在教材编写方面,过去的教材把学生认知起点定格为零,脱离购物活动教学人民币的知识。现在的教材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币、换币和取钱、付钱、找钱等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简单的购物技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间的进率关系及互化;正确解答简单的有关元、角的计算问题。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要求,我对本堂课的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做了以下安排:因为学生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识,并且人民币与生活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我准备从学生熟悉的动画片人物“喜羊羊”出发,采用讲授法、讲演法等教学方法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法充分的掌握和运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现实的教学”认为数学教学的内容应该是为学生准备的数学,应该是与现实密切联系的数学,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数学。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课教师善于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学到数学。教师既善于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能恰当地为学生创设一些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情景。先让学生猜的活动,再通过分类感知人民币。激发了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用数学意识。《认识人民币》效果分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心理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认识是一种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的观点。即“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理论”。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购物,也就是运用了建构主义理论来进行教学,解决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遇到的兑换的问题。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数学学习活动这一主动建构过程必然受到社会条件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进行工作,而不只是简单地备课,只要完成相应的数学内容的建构。本案例中教师创设了一个个能激活学生生活经验的生活情境,把知识经验生活化、数学化、系统化。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的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这里体现了“再创造”原理。在了解学生认识人民币情况时可从学生认知基础出发,创设一个情景:一位同学当售货员,一位同学购物。让学生自己来决定想买什么,用哪种钱购买,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能更好的体现创新性。整个教学活动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教学理念,如以上所说的现实数学原理、“再创造”原理、建构主义的理论等。总之,一年级的学生从懂事开始就已经认识了人民币,并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1.以购物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教材首先呈现购物的场面,引出对人民币的认识,然后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的进率。在练习中联系物价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不仅认了钱,还认识了它所标志的实际价值,在购物活动中学习人民币的加、减计算,最后安排实践活动进行模拟购物或实际购物。这样安排能使学生感受人民币的作用,逐步学会解决现实的购物问题。这说明教材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再认识其他人民币。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有利于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容易建立元、角、分的进率的概念,教材从“买1元钱的笔记本付10角可以吗”的讨论引入人民币的进率,并以换算图示表示出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接着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之后安排伍角币、贰角币与1元币的换币活动,加深对元与角之间进率的认识。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突出认识人民币中的数学知识,即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3.在认币活动中既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突出重点。多数学生已经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有的曾有过独自购物的经历,但也可能有学生没有接触过人民币,教学前应了解学生的认币情况。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带来一些人民币,教师也可准备一些人民币,让学生分组活动,指认人民币。在交流时重点应放在了解人民币的币值,认识大写的壹、贰、伍、拾、佰和繁体字圆,当然也要认识币面上用阿拉伯数字写的1元、1角、2角、5角等。至于人民币的颜色、形状、图案、印制日期等不要作为教学内容,学生提出了就让他说说,没提到不要往上面引导,鉴定真假人民币显然不是一年级学生的工作职责。还有的把人民币上的盲点也教给学生,这更是多此一举,因为教师如果不看资料也未必了解。数学课上的认识人民币重点是学习人民币的单位、进率以及换币和购物时的计算,要突出数学内容。4.要利用练习题进行数学思考,发展分析和推理能力。如P70③、⑤,让学生从给出的人民币中拿出5角或付出8角,拿法、付法是多样的,题目极具开放性,要让学生思考出尽量多的组合,并通过交流得到比较全面的认识。不能只图课堂上热闹,过多地安排排队购物,而把这些题目弃之不用。P72⑤需要想像,P73⑥⑦⑧题也都具有开放性,也是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都应认真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以发展思维能力。《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的认识,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设计理念: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课堂上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让它们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当它们自己遇到难题时,让学生帮助解决,分两段安排:1.认识1元及面值小于1元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1元以内的简单购物(P68~70);2.认识面值大于1元的人民币,超过1元的简单购物(P71~73)。另外安排一次实践活动“小小商店”(P74~75)。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在教材编写方面,过去的教材把学生认知起点定格为零,脱离购物活动教学人民币的知识。现在的教材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币、换币和取钱、付钱、找钱等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简单的购物技能。下面是本单元教材的内容结构:小面值人民币(1元、1角、1分)相邻单位间的进率5角、2角,5分、2分小面值换币,小金额付钱与找钱大面值人民币(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大面值换币,较大金额的付钱与找钱实践活动(在自办的“小小商店”里进行购物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积累购物经验)从表中可以看到,教材编排是很有层次的。先教学小面值的人民币,再教学大面值的人民币,是合理的认知线索。先教学1元、1角和1分,因为它们是人民币的主币,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后教学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这些都是辅币,分别由若干个1元、1角或1分组成的。还安排了许多换币、付钱、找钱等使用人民币经常进行的活动,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利用已有经验,设计多种活动,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有一些认识,部分学生还有购物的经验。教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组织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第68页利用小朋友在商场门口的画面,引出本单元的课题。前后共3次提问“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交流中互补,在合作中学习,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想想做做”第69页第1题、第71页第1题根据价钱把物品与相应面值的人民币用线连一连,不仅再次认识人民币,而且联系物品的价钱,感受了人民币的面值。教材没有对元、角、分间的进率采用灌输式教学。第68页插图中笔记本1元钱,引导学生认识到“付10角也是可以的”,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1元=10角,并类推到1角=10分。再通过第69页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进率。在学生知道1元=10角以后,教材通过“试一试”在换钱活动中巩固进率。1张1元币可以换2张5角币,5张2角币可以换1张1元币,因为2个5角与5个2角都是10角,也就是1元。第72页第3题先通过1张5元币可以换5张1元币,体会几元就是几个1元。然后进行大面值人民币的换钱活动,让学生联系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并验证换的钱是否正确。有了换钱的经验,才能在购物时合理付钱。2付钱的方案往往有多种,要看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从而灵活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案。买东西要付钱。教材第70页“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思考从1张5角币、2张2角币、5张1角币里怎样拿出5角钱。这道题取钱的方案很多,可以取同一种币(1张5角或5张1角),也可以取几种币合起来(2张2角与1张1角、1张2角与3张1角)。第5题“怎样付8角钱”的问题能使学生明白,付钱时要根据自己有哪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并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案。付几种不同面值的钱是比较难的,第70页第2题和第71页第2题为此作了铺垫。第70页第4题“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第73页第6题“可以怎样付钱”、第7题“10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等问题能让学生知道,付出的钱可以刚好与所购物品的价钱相同,也可以略多于物品的价钱,同时还要根据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灵活地确定付钱方法。如果付出的钱多于物品的价钱,应该找回一些钱。为此,教材里安排了一些算找回多少钱的练习。如第70页第4题、第72页第4题。教材让学生在付钱的问题中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发展思维能力。第72页第5题提出买1个单价48元的足球,都付10元的人民币,应该付几张的问题,再次体会应付的钱不能少于、尽量接近物品的价钱。这题如果付40元显然是不够的,付60元是不合理的。第73页第8题也以付钱经验为基础,在寻找正确答案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简单的计算。3在购物活动中经历买东西的过程,积累经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初步学会使用人民币是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参加购物实践是认识人民币的最好方式。第73页第9题引导学生走进商店了解物品的价钱,观察他人的购物过程,体会买东西时的主要活动,为自己购物作准备。《小小商店》是一次实践活动,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在购物环境中回答几个问题(第74页)。这些问题涉及买东西时经常进行的计算、估计和判断,都是买东西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二是在教室里办一个小小商店,大家都来买东西(第75页)。商品由学生带来,价钱由学生规定,买什么由学生自己选择。几名学生当营业员,负责收钱和找钱,其他学生当顾客。教材中“你能和同伴说一说买东西的经过吗”这一问题是学生参加小小商店的购物活动后,对买东西过程的回忆和反思,能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认识人民币》评测练习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20分=()角7角=()分60角=()元1元=()分40角=()元1元=()角5角4分=()分9角=()分3元6角=()角23分=()角()分70角=()元65角=()元()角二、在()里填上“>”“<”或“=”。10分()1角54分()54角1元()9角3角()31分70元()70角6元8角()7元三、换人民币。1、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2、1张10元可以换成()张1元。3、1张50元可以换成()张10元。4、1张10元可以换成()张5元和()张1元。四、综合题,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王平买白菜用去6角,买萝卜用去7角,共付()。①1角②13元③1元3角2、小宁有2元3角钱,买了1本书用去2元,还剩()。①2元1角②2元③3角3、小康买文具盒用去3元7角,还剩5元,他原来有()。①3元2角②4元2角③8元7角4、小路要买一本书,要付4元5角,他只有4元,还差()。①8元5角②5角③4元1角五、应用题。1、爸爸买一把椅子,付了4张10元,又付了1张5元,一共付了多少钱?答:一共付了元。2、小洁买一棵白菜用去7角钱,她付了1元,应找回多少钱?答:应该找回角钱。3、姐姐买一条围巾用了5元2角,买一块手帕用了9角,一共用了多少钱?答:一共用了元角钱。4、一件背心7元,一条短裤4元,妈妈只带了5元,买这两样东西还差多少元?答:买这两样东西还差元钱。5、妈妈12元8角,买了一条鱼,剩4元,这条鱼多少钱?答:这条鱼元角钱。6、一支牙膏2元2角,一把牙刷1元,一把牙刷比一支牙膏便宜多少钱?答:一把牙刷比一支牙膏便宜元角钱。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课后反思《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5单元,今天是第一个课时,主要是引导小学生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下面是我对《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反思。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在设计这一节课时,我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家长一般不放心小孩独自出门,因此他们独立购物的机会较少。虽然学生对认识人民币有一定的基础,但对如何合理使用缺乏经验。针对以上分析,在教学前,我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机,先询问家长,孩子对人民币的认识情况,还找了不同程度的孩子进行调查。结果不仅证明了我的分析是正确的,还发现多数学生在买东西时付几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比较难。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看购物的挂图。联系学生生活,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学习兴趣。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主动活泼的学习。同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人民币的地方,了解人民币的作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课堂中我还渗透: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在认识人民币的这个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己认识人民币,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有购物的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实践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事情,因此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自己观察人民币,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同时渗透: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分币的教学不够理想。第一是学生对分币比较陌生,因为“分”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很少使用,而我对此又估计不足。第二是认为分币很少用到,便想轻轻带过。其实这是认识人民币的起始课,分币的认识同样重要,虽然分币不大使用,但是让学生建立元、角、分的观念,理解元、角、分的关系,分币的认识不容忽视。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读懂教材,备教材、备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探索。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学。其次教师的驾驶课堂能力,关注每一位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何引导。《认识人民币》课标分析“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在教材编写方面,过去的教材把学生认知起点定格为零,脱离购物活动教学人民币的知识。现在的教材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币、换币和取钱、付钱、找钱等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简单的购物技能。下面是本单元教材的内容结构:小面值人民币(1元、1角、1分)相邻单位间的进率5角、2角,5分、2分小面值换币,小金额付钱与找钱大面值人民币(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大面值换币,较大金额的付钱与找钱实践活动(在自办的“小小商店”里进行购物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积累购物经验)从表中可以看到,教材编排是很有层次的。先教学小面值的人民币,再教学大面值的人民币,是合理的认知线索。先教学1元、1角和1分,因为它们是人民币的主币,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后教学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这些都是辅币,分别由若干个1元、1角或1分组成的。还安排了许多换币、付钱、找钱等使用人民币经常进行的活动,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利用已有经验,设计多种活动,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有一些认识,部分学生还有购物的经验。教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组织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第68页利用小朋友在商场门口的画面,引出本单元的课题。前后共3次提问“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交流中互补,在合作中学习,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想想做做”第69页第1题、第71页第1题根据价钱把物品与相应面值的人民币用线连一连,不仅再次认识人民币,而且联系物品的价钱,感受了人民币的面值。教材没有对元、角、分间的进率采用灌输式教学。第68页插图中笔记本1元钱,引导学生认识到“付10角也是可以的”,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1元=10角,并类推到1角=10分。再通过第69页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进率。在学生知道1元=10角以后,教材通过“试一试”在换钱活动中巩固进率。1张1元币可以换2张5角币,5张2角币可以换1张1元币,因为2个5角与5个2角都是10角,也就是1元。第72页第3题先通过1张5元币可以换5张1元币,体会几元就是几个1元。然后进行大面值人民币的换钱活动,让学生联系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并验证换的钱是否正确。有了换钱的经验,才能在购物时合理付钱。2付钱的方案往往有多种,要看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从而灵活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案。买东西要付钱。教材第70页“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思考从1张5角币、2张2角币、5张1角币里怎样拿出5角钱。这道题取钱的方案很多,可以取同一种币(1张5角或5张1角),也可以取几种币合起来(2张2角与1张1角、1张2角与3张1角)。第5题“怎样付8角钱”的问题能使学生明白,付钱时要根据自己有哪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并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案。付几种不同面值的钱是比较难的,第70页第2题和第71页第2题为此作了铺垫。第70页第4题“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第73页第6题“可以怎样付钱”、第7题“10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等问题能让学生知道,付出的钱可以刚好与所购物品的价钱相同,也可以略多于物品的价钱,同时还要根据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灵活地确定付钱方法。如果付出的钱多于物品的价钱,应该找回一些钱。为此,教材里安排了一些算找回多少钱的练习。如第70页第4题、第72页第4题。教材让学生在付钱的问题中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发展思维能力。第72页第5题提出买1个单价48元的足球,都付10元的人民币,应该付几张的问题,再次体会应付的钱不能少于、尽量接近物品的价钱。这题如果付40元显然是不够的,付60元是不合理的。第73页第8题也以付钱经验为基础,在寻找正确答案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简单的计算。3在购物活动中经历买东西的过程,积累经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初步学会使用人民币是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参加购物实践是认识人民币的最好方式。第73页第9题引导学生走进商店了解物品的价钱,观察他人的购物过程,体会买东西时的主要活动,为自己购物作准备。《小小商店》是一次实践活动,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在购物环境中回答几个问题(第74页)。这些问题涉及买东西时经常进行的计算、估计和判断,都是买东西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二是在教室里办一个小小商店,大家都来买东西(第75页)。商品由学生带来,价钱由学生规定,买什么由学生自己选择。几名学生当营业员,负责收钱和找钱,其他学生当顾客。教材中“你能和同伴说一说买东西的经过吗”这一问题是学生参加小小商店的购物活动后,对买东西过程的回忆和反思,能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I一、教材解读《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所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教材第46页-48页例1和例2的内容。教材开篇就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图,这些反映学生日常生活的画面,揭示了同一个主题,即一切要进行商品交换的,都要用到人民币,体现了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出示了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的品种,并按元、角、分进行了排列。我想教材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会对人民币进行分类,突出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让学生明白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主导地位。例2主题图1个2角可以换几个1角,1个5角可以换几个1角,1元=10角,旨在通过等价的换钱游戏使学生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和角,知道1元=10角,以角为单位的3种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币值。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预设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做系统的分类整理。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索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设想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展教学教材是教学专家和优秀教师们的智慧结晶,它总体上遵循了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比较好地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顺序,呈现了数学应有的逻辑顺序。一般情况下,如果自己的教学设计不能超越教材的教学效果,我不会轻易做改动。本单元开篇的3幅主题图我在设计导入新课时用了两个画面,第三个用在本课结束时。课本中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课件中依次出现,充分体现“以本为本”的思想。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情况下,我又不依赖于教材,又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教参要求认识人民币和分类用一个课时,元角的换算用一个课时,我把两课时的内容合在一个课时完成,课前布置学生认识人民币,课堂上做检查,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也很乐意接受。2、着重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精辟指出:“如果我们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准确把握数学学习的真实起点,促使学生基于自身已有积累去探求新知、建构意义,无疑是促进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