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0885f3bb197ed4d52b6b08b7d37e34/360885f3bb197ed4d52b6b08b7d37e341.gif)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0885f3bb197ed4d52b6b08b7d37e34/360885f3bb197ed4d52b6b08b7d37e342.gif)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0885f3bb197ed4d52b6b08b7d37e34/360885f3bb197ed4d52b6b08b7d37e343.gif)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0885f3bb197ed4d52b6b08b7d37e34/360885f3bb197ed4d52b6b08b7d37e344.gif)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0885f3bb197ed4d52b6b08b7d37e34/360885f3bb197ed4d52b6b08b7d37e3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今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浦城县掀起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高潮,小语参加学校举行的“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活动。请你参加。
班级举办赛诗会,请你将以下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ㅤㅤ语文之美,美在诗文。在诗文中,我们能欣赏美景:独坐幽篁里,明月来相伴,我们可以说“深林人不知,①______”。暮春时节,落花如雪,我们可以吟,“②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巾帼不让须眉,浩浩漠北,寒气袭人,柝声阵阵,我们吟咏《木兰诗》中“③______,④______”来感受那份坚忍;欣赏木兰,我们盛赞她不慕荣利,归心似箭时“⑤______,⑥______”的期盼;戎马倥偬,多年却未漏丝毫破绽,我们更是感慨木兰“双兔傍地走,⑦______”的机智。
ㅤㅤ在诗文中,我们可以感悟古人的妙曼情思:读“⑧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读出诗人寄情于景的惜春恋春之情;读“故园东望路漫漫,⑨______”,读出诗人对故园的相思眷恋;读“当窗理云鬓,⑩______”,读出战友重聚时的期待与欢喜。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班级开展“话说祥子”专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ㅤㅤ在阅读作品时,往往要借助作者评论来解读作品。比如老舍在《骆驼祥子》的最后一章写道:“他为自己努力,也为自己完成了死亡。”
要求:请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故事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42.0分)3.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完成问题。
ㅤㅤ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ㅤㅤ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ㅤㅤ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ㅤㅤ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ㅤ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ㅤㅤ“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ㅤㅤ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ㅤ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ㅤㅤ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ㅤㅤ……
ㅤㅤ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ㅤㅤ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1)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的。
B.文章感情深沉,语言清新婉约,读罢我们看到了阿长的真率和细心,这种真率和细心所体现的实质,是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
C.文章开篇先写“我”对阿长的厌恶和不大佩服,后文写不识字的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令“我”震悚,欲扬先抑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真实。
D.文中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的“神力”是指“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3)阿长为什么会把《山海经》说成是“三哼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4)“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母亲的那些话
周华诚ㅤㅤ①母亲出生在山角旮旯里,没什么文化,更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ㅤㅤ②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割得皮肤生生的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儿也没有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ㅤㅤ③我一下子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ㅤㅤ④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ㅤㅤ⑤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5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
ㅤㅤ⑥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缓绳就向前狂奔起来。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
ㅤㅤ⑦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ㅤㅤ⑧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ㅤㅤ⑨毕业后我到一家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ㅤㅤ⑩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ㅤㅤ⑪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儿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地干完了。
ㅤㅤ⑫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作中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ㅤㅤ⑬母亲的话如绵绵春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全文按时间顺序,围绕母亲的三句话组织材料,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B.第②段中写“我”“袖手站在一旁”,表现出“我”对母亲拔白菜的淡漠、无动于衷。
C.第④段中的“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指“我”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D.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朴实无华、勤俭持家、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E.文章以时间为序,在看似平淡的叙述语言中,饱含深沉热烈的感情,真挚感人。(2)文中写了母亲教“我”的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割得皮肤生生的疼。(赏析加点字)
②母亲的话如绵绵春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赏析句子)(4)文章开头写“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结尾写“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你认为“财富”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5.小语参加“传承非遗,文化自信”活动,请你一起完成完成问题。
【材料一】
ㅤㅤ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浦城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的产生和发展,与古代的风俗有着直接的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泛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制作中。
ㅤㅤ我县剪纸内容丰富,充满生活气息和吉祥喜庆的气氛。多年以来经过民间艺人不断推陈出新,剪纸的表现形式风格多样,大体上可分为简刻和繁刻两类。剪纸在北方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著称,南方则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闻名。南北剪纸各有所长,它们以朴素的装饰情趣成为人们美化生活的最实惠的饰物。(有删改)(来自浦城剪纸作品)【材料二】
ㅤㅤ省级非遗项目浦城剪纸的传承人周冬梅介绍,创作剪纸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平、快、顺。“平”就是剪刀的开刀要平行,“快”就是剪刀刃要锋利,“顺”就是从剪刀根部的交叉到尖部没有一点杂音,中间不能有打磨时留下的切口。在创作作品时,右手拿剪刀,左手握纸进行剪制,脑海里要有一定的内容,从什么地方开剪,什么地方收剪,线条要相连,不能断开,要处理好整幅作品的黑白灰关系,寓意要吉祥,重点要突出。(有删改)【材料三】
ㅤㅤ浦城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地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的渴求,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ㅤㅤ据非遗有关文件规定,当代非遗传承人的职责首先是要坚持在“民间”。守护住“民间”这条正道和底线,才能进行传承与创新。非遗剪纸的传承,首先应强调“原汁原味”地、“真实无误”地、“全面系统”地“传承”,而不是“创作”。这种整体性的传承是守正的真正含义,也是传承的头等任务!(有删改)(1)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剪纸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由古代的风俗产生的。
B.我县剪纸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大体上可分为简刻和繁刻两类形式。
C.创作剪纸的要求是平、快、顺,做到这三点,便可以创作出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
D.当代非遗传承人的首要职责是把历代相传的技艺和图样等进行创新发扬。(2)学校非遗保护社准备开展“让剪纸重回我们生活”的主题活动。作为社团成员,请你结合材料以及生活实际,说说如何实现剪纸这一技艺的传承与创新。(3)阅读材料一文字,结合图片,说说浦城剪纸有什么特点。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ㅤㅤ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ㅤㅤ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①?”肃造次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抚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有删改)【注释】①虞:意料,预料。②造次:鲁莽,轻率。③抚(fǔ):抚摩。(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君宜顾之参考成语:三顾茅庐A顾:______肃于是越席就之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①参加;②就任、就职;③接近、靠近、趋向。B就:______计安可不豫定?参考例句:汝安敢轻吾射?C安:_____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
B.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
C.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
D.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②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4)本文和【链接材料】中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链接材料】
ㅤㅤ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闻笛春夜洛城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这首诗全篇紧扣一个“夜”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
B.“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拟人,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C.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它的意义全在于描写音乐之美、笛声之婉转。
D.古人离别常折柳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意。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抒发的也正是旅人离别之情。(2)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全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ㅤㅤ复兴征程不乏挑战,个人成长也有烦恼,小语也是如此,比如:妈妈总是拿你和别人比,说你这不行那不行;很喜欢跳舞,家人却不支持;唱歌总是跑调,每次上音乐课都很尴尬……想一想,你有什么烦恼?哪些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ㅤㅤ其实,当你为没鞋穿而哭泣的时候,才发现有人却没有脚!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ㅤㅤ以上文字,引发你哪些思考与感悟?请以“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ㅤㅤ要求:自定文意;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七、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吹响号角,再启征程ㅤㅤ党的二十大举旗定向、击鼓催征,是一次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浦城县围绕党中央“两步走”战略目标和省委、市委全会①(bù)署,市委“推动‘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的发展思路,锚定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定位,即打造产业兴旺、城市宜居、景色秀美、文化繁荣的“产城景文”融合发展现代化示范区。
ㅤㅤ下阶段,浦城县将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打好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组合拳,持续推进“南接北联的产业洼地、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山清水秀的宜居福地、底蕴深厚的文化高地”建设,奋力打造“产城景文”融合发展现代化示范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现浦城担当。
ㅤㅤ使命重在担当,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目不②(kuī)园的专注执着,以③(qiè)而不舍的坚韧韧性,丙。
小语参加年段的“奋进新征程”征文活动,请你帮助她解决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1)根据拼音汉字,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2)第一段划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句子写在横线上。(3)文中画横线丙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坚定信心、同心同德、明确目标、埋头苦干,为奋力打造“产城景文”融合发展现代化示范区而团结奋斗!
B.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明确目标,为奋力打造“产城景文”融合发展现代化示范区而团结奋斗!
C.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为奋力打造“产城景文”融合发展现代化示范区而团结奋斗!
D.坚定信心、明确目标、同心同德、埋头苦干,为奋力打造“产城景文”融合发展现代化示范区而团结奋斗!
答案和解析1.【答案】明月来相照,杨花榆荚无才思,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安能辨我是雄雌,草树知春不久归,双袖龙钟泪不干,对镜帖花黄【解析】答案:
①明月来相照
②杨花榆荚无才思(注意“荚”的书写)
③将军百战死
④壮士十年归
⑤愿驰千里足(注意“驰”的书写)
⑥送儿还故乡
⑦安能辨我是雄雌(注意“辨”的书写)
⑧草树知春不久归
⑨双袖龙钟泪不干
⑩对镜帖花黄(注意“帖”的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答案】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回答时要结合题中那句话。在老舍先生对祥子的评论中,前半句写他为自己努力指的是,祥子来到北平一无所有,他凭借着勤奋努力两三个星期就成了高等车夫足以见他为自己所做的努力。后半句“也为自己完成了死亡”指的是他在现实的苦难中慢慢沉沦,个人主义让他贪图金钱享受,变得自私狡猾,最后堕落。老舍先生对祥子的这句评价正好照应了祥子的一生。
答案:
这句话是小说主人公祥子一生的写照。祥子为了实现梦想拼命拉车,在现实的苦难中慢慢沉沦,最后堕落成“野兽”。祥子来到北平一无所有,他凭着勤劳努力,两三个星期就成了高等车夫。后来,个人主义让他贪图金钱享受,变得自私狡猾恶劣,为了60块钱出卖了阮明。【解析】《骆驼祥子》讲述普通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的故事。揭示了二三十年代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与迫害,告诉人们:单靠个人的力量奋斗是没有出路的,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痛恨和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批判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人民愚昧、保守、落后的国民性。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答案】【小题1】B【小题2】【小题3】【小题4】【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文中没有体现出“阿长的真率和细心”。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第一问结合“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进行回答;第二问结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进行回答;第三问:因为在“我”的心理,阿长就是一个不识字的粗俗的劳动妇女,别人都买不到的《山海经》,阿长肯定也买不到,“我”就不抱什么希望,但她既然来问,也不好不说,也就都对她说了。但是当别人都买不来的《山海经》却被阿长买回来时,“我”真的感到非常吃惊、震动,全身都震悚起来。这里表达了作者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理解。阅读全文,结合“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可知,她没有文化,根本不理解书名含义。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依然给“我”买来了《山海经》,突出了阿长热心善良,关爱孩子的性格特点。
(4)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的判断与情感分析。阅读这个句子,是一个情感强烈的祈使句,运用的是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对长妈妈的美好祝愿,表达作者对长妈妈的深情赞美与感激之情。
答案:
(1)B
(2)“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我”以为从阿长那里得到《山海经》根本不可能,“我”不抱什么希望,但她既然来问,也不好不说。“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我”感到非常吃惊、震动,全身都震悚起来。“我”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
(3)她没有文化,根本不理解书名含义。突出了阿长热心善良,关爱孩子的性格特点。
(4)抒情。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感激、尊敬之情。
本阅读选段出自课文《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写阿长为“我”买来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我”无比的惊讶并心生感激的事。通过生动的人物描写,表现了长妈妈为人的善良与对孩子的关爱。
要想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次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
4.【答案】【小题1】B【小题2】【小题3】【小题4】【小题5】【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辨析。
ACDE.正确;
B.有误,结合“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的内容可知,“我”“袖手站在一旁”表现出天气之寒冷,侧面衬托出母亲的吃苦耐劳。并不是“表现出‘我’对母亲拔白菜的淡漠、无动于衷”;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
结合第②段中“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内容可概括为:母亲教“我”忍受不了寒冷时对自己说不冷;
结合第⑥段中“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第⑦段中“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的内容可概括为:母亲教“我”牵牛时不能牵太紧,遇到压力也要像牵牛一样;
结合第⑩段中“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的内容可概括为:母亲教“我”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小声唱歌。
(3)①本题考查字词的赏析。解答时,首先理解字词本义,在结合句子内容和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
割:用刀截断;切断。结合“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割得皮肤生生的疼”的内容可知,“割”在文中指寒冷的北风吹在身上像刀割一样,表现出北风的凛冽,联系后文“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儿也没有冷的意思”可知,突出母亲和“我”下地干活的辛苦。
②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时,结合句子内容,可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描写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结合“母亲的话如绵绵春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的内容,由“母亲的话如绵绵春雨”可知,本句将“母亲的话”比作“春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的话对“我”的滋润和启迪,表现出“我”对母亲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4)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句子位于文章的开头,第①段中“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表明虽然母亲没有文化,也没有太多的见识,但“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因为这三句话,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成长”造成悬念,为后文写“母亲的三句话”作了铺垫,引出下文的内容。下文中“母亲的三句话”的确通俗、朴实,是生活中的大白话,但却蕴含着深厚的生活哲理。这是因为母亲虽然没文化,但她的话源于生活,是多年生活经验的总结,因此既朴实又实用。该句与下文写母亲所说的话作对比,突出没有文化的母亲却非常有智慧、深明大义。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①段中“母亲出生在山角旮旯里,没什么文化,更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第⑬段中“母亲的话如绵绵春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的内容可知,“财富”指的是母亲给“我”的人生带来巨大影响的三句话;
结合第⑦段中“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第⑩段中“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的内容可知,“财富”指的是母亲在“我”人生困惑时给予的帮助或鼓励;
结合第⑫段中“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作中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的内容可知,“财富”指的是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答案:
(1)B
(2)①母亲教“我”忍受不了寒冷时对自己说不冷(或:母亲教“我”遇到困难要坚强或执着);②母亲教“我”牵牛时不能牵太紧,遇到压力也要像牵牛一样(或:母亲教“我”遇到压力要放松或坦然);③母亲教“我”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小声唱歌(或:母亲教“我”遇到挫折时学会调节自己,保持乐观心态)。
(3)①“割”在文中指寒冷的北风吹在身上像刀割似的,写出北风的凛冽,突出母亲和“我”下地干活的辛苦。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母亲的话”比作“春雨”,生动写出母亲的话对“我”的滋润和启迪。
(4)与下文写母亲所说的话作对比,突出没有文化的母亲却非常有智慧、深明大义,表达“我”对母亲的敬佩之情。
(5)母亲给“我”的人生带来巨大影响的三句话;母亲在“我”人生困惑时给予的帮助或鼓励;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是通过写母亲的三件事,即拔白菜,牵牛以及工作后跟人吵架的事,母亲告诉“我”的一些人生道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解答梳理情节类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线索;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找到相关语段,结合关键语句,筛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5.【答案】【小题1】B【小题2】【小题3】【解析】(1)A.有误,根据“剪纸的产生和发展,与古代的风俗有着直接的关系”可知,“剪纸是由古代的风俗产生的”表述错误;
B.正确;
C.有误,根据“创作剪纸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平、快、顺”可知,做到这三点是最基本的要求,而非所有“要求”;
D.有误,根据“据非遗有关文件规定,当代非遗传承人的职责首先是要坚持在‘民间’”可知,“当代非遗传承人的首要职责是把历代相传的技艺和图样等进行创新发扬”与原文不符。
故选:B。
(2)根据“据非遗有关文件规定……也是传承的头等任务”可知,要在守正的基础上传承与创新。根据“充满生活气息和吉祥喜庆的气氛。多年以来经过民间艺人不断推陈出新,剪纸的表现形式风格多样”可知,将剪纸与更多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同时切合时代发展,不断更新主题,创新内容。
(3)根据“浦城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的产生和发展,与古代的风俗有着直接的关系”可知,浦城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产生和发展,与古代的风俗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我县剪纸内容丰富,充满生活气息和吉祥喜庆的气氛”可知,浦城剪纸内容丰富,充满生活气息和吉祥喜庆的气氛。结合浦城剪纸作品两幅作品的特点可知,浦城剪纸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闻名。根据“它们以朴素的装饰情趣成为人们美化生活的最实惠的饰物”可知,浦城剪纸以朴素的装饰情趣成为人们美化生活的最实惠的饰物。
答案:
(1)B
(2)①要在守正的基础上传承与创新。
②将剪纸与更多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同时切合时代发展,不断更新主题,创新内容。
(3)①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产生和发展,与古代的风俗有着直接的关系。
②内容丰富,充满生活气息和吉祥喜庆的气氛。
③剪纸的表现形式风格多样,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闻名。
④以朴素的装饰情趣成为人们美化生活的最实惠的饰物。
这是一组关于剪纸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信息筛选与辨识;第二题考查对内容的归纳总结;第三题考查对材料的梳理分析。
信息筛选与辨析,要研读文章内容,梳理总结,归纳分析。
6.【答案】【小题1】拜访【小题2】接近,靠近【小题3】怎么【小题4】C【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我您应该去拜访他。顾:拜访。
②句意:鲁肃这时离开自己的座位走到吕蒙旁边。就:接近、靠近。
③句意:怎么能不预先定好计策呢?安:怎么。
(2)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吕蒙十五六岁时,偷偷跟随邓当攻打山贼,邓当看见吕蒙大吃一惊。故断为: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日,一天天;显,显赫。句意为:吕蒙将军的功名一天天显赫,不可以用原来的态度对待他。
②中重点词语有:才略,才能谋略;及,到;乃,竟然。句意为:我不知道你的才能谋略竟然到了如此程度。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第一问:根据选文②段“肃意尚轻蒙”可知,鲁肃见吕蒙前是心里轻视他。看不起他;根据选文②段“肃于是越席就之,抚其背日:‘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和【链接材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可知,鲁肃见吕蒙后亲近和尊重他,最后和他结交为朋友。第二问:结合【链接材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以及《孙权劝学》中“蒙乃始就学”可知,吕蒙通过刻苦学习,增长了才干和谋略。
答案:
(1)①拜访。
②接近、靠近。
③怎么。
(2)C
(3)①吕蒙将军的功名一天天显赫,不可以用原来的态度对待他。
②我不知道你的才能谋略竟然到了如此程度。
(4)从本文“肃意尚轻蒙”可知,鲁肃以前认为吕蒙是一个学识尚浅的人,心里轻视他。从链接材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和本文“吾不知……至于此也”可知,后来鲁肃用新的眼光看待吕蒙,并且亲近和尊重他,最后和他结交为朋友。原因:吕蒙通过刻苦学习,增长了才干和谋略。
参考译文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少年时南渡长江,依附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的部将,多次讨伐山越。吕蒙十五六岁时,偷偷跟随邓当攻打山贼,邓当看见吕蒙大吃一惊,呵斥他但还是不能阻止,回来后邓当把这件事告诉了吕蒙的母亲,吕蒙的母亲十分生气要惩罚吕蒙,吕蒙说:“不到老虎洞中,怎会得到虎子呢?”母亲悲伤无奈没有处罚他。
鲁肃代替周瑜后,经过吕蒙的军营。鲁肃心里还轻视吕蒙,有人对鲁肃说:“吕蒙将军的功名一天天显赫,不可以用原来的态度对待他,您应该去拜访他。”于是鲁肃就去拜访吕蒙。酒喝到兴头上,吕蒙问鲁肃说:“您接受重任,和关羽相邻,打算用什么策略,防备意外情况发生呢?”鲁肃轻率地说:“到时再采取适宜的办法。”吕蒙说:“现在东吴和西蜀虽然结为联盟,但关羽实在是熊虎式的人物,怎么能不预先定好计策呢?”因此给鲁肃提出了五条计策。鲁肃这时离开自己的座位走到吕蒙旁边,手抚吕蒙的背说:“吕子明,我不知道你的才能谋略竟然到了如此程度!”
【链接材料】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7.【答案】【小题1】D【小题2】【解析】(1)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A.有误,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不是扣“夜”字;
B.有误,“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不是“艺术的拟人”;
C.有误,《春夜洛城闻笛》是借笛声来抒发思乡之情,选项中“它的意义全在于描写音乐之美,笛声之婉转”的理解是错误的;
D.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以及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意思是: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暗”是悄悄的、私密的意思,笛声悄然而至打破了夜的寂静,表达了笛声的出于意料、突然性。“暗”与“谁”字相对应,“谁家”意即不知谁家。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打动了许多听众。谁在吹笛呢?给人留下了无限想象和思考。全诗紧扣一个“闻”字,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听到笛声后,诗人触动了乡思情怀。“此夜曲中闻折柳”,古人送折柳,盼望亲人归来,“柳”有“留”的谐音,故“折柳”表示送别情。《折杨柳》曲伤离别愁,易引起客愁乡思;“何人不起故园情”直接抒发感情,谁听了不会引发思念家乡的情感呢?所以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
(1)D
(2)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平静夜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表达了游子思乡之苦。
译文:春夜洛城闻笛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发了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8.【答案】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
什么是幸福?在一千个人眼里,幸福有一千种不同的定义,炎热的夏天吃到一口冰淇淋,这是幸福;寒冬中喝到一杯暖茶,这是幸福;能尽情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同样也是幸福……
我的妈妈是个极为唠叨的人,不论大事小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对的事错的事,她都能拿来说上一番,其肺活量之大简直令人叹为观止,但我对她的这项“优点”是极为讨厌的。今天早上,爸爸告诉我明天妈妈就要去出差了,我听了高兴极了,因为我终于有段没有妈妈唠叨的清闲日子了。出发前,妈妈照例唠唠叨叨地叮嘱了一大堆,好不容易送走了妈妈,晚上躺在床上,我兴奋难眠。
第二天早上,耳旁没有妈妈的唠叨,睡得很舒服。可一觉醒来,时针已指向七点,吓得我从床上鱼跃而起,脸也不洗,牙也不刷,提着书包就往学校冲。上课铃声在我冲进教室的同时戛然而止。谢天谢地总算没迟到,可一坐定,肚子就咕咕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6 我们神圣的国土 第三课时 (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7-1《短歌行》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5年企业招标承包经营合同
- 《7 剪纸艺术》(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粤教版
- Module 8 Unit 1 Were going to visit Hainan.(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Unit 2 My week Period 4 Get ready for the new school year(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19海滨小城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025农副产品买卖合同书模板(合同版本)
-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口语交际 复述与转述配套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4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加强说课稿1(pdf) 川教版
- 2025-2030全球废弃食用油 (UCO) 转化为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 的催化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元月调考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
-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校长在行政会上总结讲话结合新课标精神给学校管理提出3点建议
- 北京市北京四中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4年快递行业无人机物流运输合同范本及法规遵循3篇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 (正式版)SHT 3551-2024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JTGT H21-201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