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10篇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10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篇文章《我不是最弱小的》。生:齐读课题师:从课文题目来看,我是谁,这句话又是谁说的,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你知道谁是最弱小的吗?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小故事。二、课文解读:1.扫清障碍,字词学习。课件出示本课的字词:(生字用红色着重)弱小周末掀起簇拥娇嫩递给蔷薇聊天萨沙托利亚铃兰花倾盆大雨垂着头随风舞动芬芳扑鼻2.学生开火车读课文,一人一句。(生读,师巡视指导读书姿势)3.学生之间互相评价。4.师范读,同时让学生考虑问题: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三、品读课文1.课件出示: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画出描写森林和野蔷薇花美丽的句子,并划出来。反复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2.生答复,课件出示:(1)美丽的森林图片。(2)野蔷薇和铃兰花图片。(3)指导朗读第一二自然段。随课文相机理解簇拥、随风舞动、芬芳扑鼻的词义。3.突然,雷声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美丽的野蔷薇被雨打成什么样子了?请同学们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同时出示被大雨打得垂下了头的蔷薇花?4.你听到蔷薇花的呻吟了吗?这时的野蔷薇在会说什么呢?它最需要的是什么?5.生答复。6.萨沙好似听见了蔷薇花的呻吟,他是怎样做的呢?找出这句话来读一读。7.只有一件雨衣,却穿在了萨沙的身上,这又是为什么呢?(当学生谈到“雨衣递给”是互相关爱,老师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经历,如父母怎样送雨衣到学校等,把“关爱”详细化,把感悟生活化,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来读一读有关的句子,读出感情来。)8.课件出示萨沙与妈妈的三次对话。(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朗读)9.萨沙用实际行动说明了我不是最弱小的。生非常自豪齐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10.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四、指导写字,稳固识字课件出示“扑、托、摸”。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共同点:①构造上,都是左右构造,注意“扑”左右相等,“托、摸”左小右大;②偏旁上,都是提手旁的字,练习书写。板书设计:7.我不是最弱小的传递雨衣:爸爸→妈妈→萨沙→野蔷薇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强大小学语文教案篇2教学进度月日周次教学内容及课时9.1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9.4—9.8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3、郑成功9.1—9.153古诗两首——练习19.18—9.2245、负荆请罪——6、船长9.25—9.2957、爱之链——练习210.2—10.66国庆节放假10.9—10.1378、小草和大树——10、生命的林子10.16—10.208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习作310.23—10.279练习3——13、牛郎织女10.30—11.31014、安塞腰鼓——习作411.6—11.1011练习4——16、草原11.13—11.171217、麋鹿——习作511.20—11.2413练习5——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11.27—12.11419、钱学森——20、詹天佑12.4—12.81521、鞋匠的儿子——练习612.11—12.1516练习6——23、学与问12.18—12.221724、大自然的文字——习作712.25—12.2918练习7——学和做〔3〕1.1.—1.519期末复习1.8—1.1220期末复习、考试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对本年级本学科的根本要求: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朗读方法,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2〕培养写日记的习惯;可以做到保护图书,并养成习惯。〔3〕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搜集材料并养成习惯。〔4〕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2.汉语拼音。稳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3.继续练习钢笔字、毛笔字。4.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根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2〕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拟通顺,有礼貌。〔3〕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5.阅读。〔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3〕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4〕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6.习作。〔1〕学习有顺序、比拟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2〕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p: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课文安排了7个单元。共25篇,习作7篇,练习7个。1.关于阅读。本册教材大体上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等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根底训练。本册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风富,体裁多样。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又有颂扬现代英雄人物的;既有描写著名自然景观的,又有蕴含人生哲理的。本册课文安排生字时继续采用了“识写分流”的方法。全册共安排生字222个,其中要求写得为165个,其余的57个生字只要求认识。三、对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根本分析^p:本班共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1人。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成绩稳定、优异的,还属女生居多。但男孩子相对而言,脑子比拟灵敏,承受知识、掌握知识比拟迅速,课上思维活泼,发言积极且质量较高。但也有个别男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学习习惯很好,学习成绩稳定、优异的学生有:宁天畅、倪梦雪、陈雪、孙梦、高婷婷、徐俊锋、何明星、赵雅文、郭招娣等,共计10人。学习习惯不错,但学习成绩不够稳定的学生有:李杨、李森、王诗睿、姜涛、王顶尚、王纯、王厚栋、姜衍坤、陈雪、阎雪等。共计10人。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学习习惯不好,而且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有:肖芳芳、杨杨、孔芮、孟晓清、刘欣雨、张伟龙、袁苑、俞亚楠、朱桂君、王力群、汤宇等,共计11人。这些学生还有待于老师和家长的进一步加强管理。四、改良教法进步质量的设想:针对本班孩子的整体情况,特提出一些改良教法进步质量的设想:1.要坚持不懈的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方面,我要认真抓好本册所安排的关于读书做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培养;另一方面,对本套教材以往所提的各项学习习惯也要常抓不懈,始终抓紧、抓实,务求到达预定的目的。2.要坚决不移的引导学生进展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我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指导学生原本来本地把书读好;注重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让他们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从而到达进步语文程度的目的。在平时,多开展读书、摘抄活动,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促进他们多读书,读好书。3.要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重读写结合,循序渐进的进展作文教学。小学语文教案篇3一、导入1.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客人,看——〔出示丹顶鹤〕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我们这位尊贵的客人吗?〔美丽、高贵〕是呀,这真是一只美丽的丹顶鹤。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去走近这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齐读课题〕。2.在走近丹顶鹤,感受丹顶鹤的美之前,我们得闯过词语关。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词语,谁来认一认我们的老朋友?〔复习词语〕指名读。师正音。齐读。二、新授〔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小朋友们,冬天快要到了,看——〔指名读〕〔出示第一小节: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2.看,丹顶鹤从遥远的地方飞来了。作为主人,让我们与丹顶鹤打个招呼。〔“你好,丹顶鹤!”〕〔二〕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丹顶鹤从遥远的北方向我们飞来了,我们可以近间隔地观察它了。它到底美在哪里呢?请小朋友们轻轻翻开书本,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丹顶鹤美吗?请你说一说,它美在哪里?〔生颜色美,师板书〕〔板书:颜色美〕你真擅长。2.丹顶鹤的颜色怎么个美法呢?谁愿意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拿出笔来,画出描写颜色的词。师:孩子们,你们找到了哪些颜色的词?学生交流。〔“洁白”“黑”“鲜红鲜红”〕指导朗读。〔出示句子: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点红“洁白”“黑”〕丹顶鹤的羽毛白的是那么纯洁,黑的是那么高雅,它把这两种最经典的色彩搭配在一起,多和谐,多美丽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师:真美啊!我仿佛看到了这些美丽的丹顶鹤。3.〔出示句子: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丹顶鹤身上黑白清楚的颜色清清爽爽!最显眼的,是那头顶的一抹红,像什么?〔点红“红宝石”“鲜红鲜红”〕〔1〕理解“鲜红鲜红”〔____变红〕作者把那一抹红色比作成了高贵的红宝石,还用了两个“鲜红”。鲜红鲜红,是怎样一种色彩呢?〔出示:鲜红、鲜红鲜红〕比拟一下这两个词语,你觉得哪个更好?好在哪里?红彤彤的、红得似火的、红得就像小朋友戴的鲜艳的红领巾……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还有很多:秋天到了,一串红开了,远远望去,红得像火,我们送一个这样的叠词——〔火红火红〕。菊花开了,有一朵白得像雪,我们送它一个这样的叠词——〔雪白雪白〕。〔2〕丹顶鹤头顶上的这一点红/显得这样鲜艳,这样耀眼,如今你们知道丹顶鹤的“丹”的意思了吗?丹顶鹤的头顶上有一点红,“怪不得人们都叫它——〔引读〕丹顶鹤”。4.黑色,白色,红色这几种经典又美丽的颜色集中到了这一只小鸟的身上,它该多么的`美呀!这么美的丹顶鹤,你喜欢吗?那就请大家根据课文中所描绘的,给你们手中的丹顶鹤打扮打扮,帮它涂上颜色。〔学生涂色〕〔师课堂巡视指导涂色〕师:涂好的举手。学生作品展示。师:你为什么要这样涂啊?你可以用书上的文字,试着夸夸你的丹顶鹤。生:因为丹顶鹤有一身……〔课文〕师:她不仅涂得好,还很会读书啊。你再来说说,为什么这样涂?生:因为这像红宝石,所以……师:你很会涂色,但读书声音可以再大一点。谁再来读读这句?指名读。师:从你的读中,老师感受到了那红宝石。师:有谁再来读一读?生读。师:丹顶鹤头顶的红可真美啊。谁再读?生读。师:孩子们,你们的画中,丹顶鹤从清清爽爽的黑白中/加了一点红,真美啊!就让我们读出这样的美吧。集体读。师:这么美丽的丹顶鹤,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记在心里啊?老师给你一个提示。试试看,你能把它补充完好吗?出示填空:丹顶鹤有一身________,而脖子和翅膀边儿________。它的头顶就像嵌着________,_______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______。师:去掉提示,你会填吗?生自由背。指名背。〔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师:丹顶鹤这么美,很逗人——生:喜欢。师:还有哪些句子,也让你感受到了丹顶鹤的美丽和逗人喜欢?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把找到的句子画出来。〔出示第三小节:丹顶鹤很逗人喜欢。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丹顶鹤不管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学生自学〕2.丹顶鹤除了颜色美,还有哪里也美,很逗人喜欢呢?学生交流。(1)〔出示第二句: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看,它的腿——,脖子——,嘴巴也——。那么修长的身材,真的很漂亮。老师送它一个词〔板书:体形美〕谁能读好这句?〔指名读〕是呀,这些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的精灵们真是惹人喜欢。让我们漂亮的女生一起来读一读!〔女生读〕(2)还有哪儿也美?〔出示第三句:丹顶鹤不管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A.哪一张是引吭高歌?你是____出来的?你们看,丹顶鹤伸长着脖子,向着蓝天鸣叫。这就是——出示词语:引吭高歌。指导朗读。谁来读好这个词?B.这张图上的丹顶鹤叫——瞧,这群仙鹤们正张开翅膀,在高空盘旋。这就是——出示词语:展翅飞翔。谁会读?谁愿意来做做这个动作?能加上动作读一读这句话吗?指名上来表演。师:真是一只鹤公主啊!哪只鹤王子愿意来试一试?〔表演〕师:真是高贵的鹤王子。咱们比一比吧!王子们先来。〔男生集体表演〕师:真是一群高贵的鹤王子。公主们再来。〔女生集体表演〕师:真是太优雅了。师:丹顶鹤的动作那么美丽、那么高贵,书上用了一个词就叫:高雅。〔点红“高雅”〕齐读。3.丹顶鹤除了唱歌的姿态高雅,飞翔的姿态高雅以外,还有许多姿态都很高雅。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丹顶鹤在做什么?〔欣赏丹顶鹤各种姿态的图片〕谁能用“丹顶鹤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一下上面的图。丹顶鹤在〔山坡上跳舞〕。师:姿态真高雅啊!丹顶鹤在〔草丛中喂宝宝吃虫子〕。师:多么伟大的鹤妈妈呀!丹顶鹤在〔水里捉鱼〕。师:真是群惹人喜欢的丹顶鹤啊!丹顶鹤在〔河里睡觉〕。师:连睡觉的姿势都这么的美啊!4.谁能用上书上的句式,来填一填我们刚刚说的句子。出示填空:丹顶鹤无论,还是在,都显得那么高雅。5.是啊,丹顶鹤的姿态可真美呀!〔板书:姿态美〕这么美丽、高雅的丹顶鹤,能活60多年,象征长寿!不仅我们小朋友喜欢,连神仙也特别喜欢。神话中的太乙真人就是乘鹤云游四海。所以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点红“仙鹤”。6.丹顶鹤这么逗人喜欢,让我们完好地读读这一自然段,读出我们对丹顶鹤的喜欢之情。〔齐读〕〔四〕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这么美的丹顶鹤,真让人喜欢。遗憾的是,全世界的野生丹顶鹤只剩1多只了;可喜的是,其中有800多只生活在我国,并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1.引读:我国的黄海之滨是__________。丹顶鹤带着__________,它们_______,无忧无虑________,要在这儿______________。2.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理解:黄海之滨。滨,水边。黄海之滨,指的就是黄海边,在课文里就是指,我们江苏盐城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理解:第二故土。“第二故土”指的是,除自己的故土外,居住、生活时间比拟长的地方。为什么说黄海之滨是第二故土呢?〔第一故土:齐齐哈尔〕丹顶鹤的第一故土,就在遥远的北方——黑龙江。第二故土——黄海之滨,就是指我们江苏盐城的黄海地区。所以每年冬天快要到的时候,丹顶鹤就从遥远的黑龙江飞到盐城的黄海边,它们三五成群,无忧无虑地生活。要在这里——〔引说〕生活一整个冬天。它是留鸟。从这一句里,你知道丹顶鹤在这里生活得怎样?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无忧无虑〕无忧无虑,就是——〔引说〕没有忧愁,没有担忧。这说明,丹顶鹤在这儿生活得非常的舒适,非常的快乐。所以,每年冬天——〔引读〕第二句“丹顶鹤带着……”4.是谁给了它们这样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假如这些鸟和你们生活在一起,你会怎样对待它?生:给它喂食。生:每天要把它放出去玩。生:每天陪它漫步。5.谁能读好这一自然段,读出丹顶鹤的无忧无虑。三、全文,朗读课文丹顶鹤这么美,它的故事也有很多。有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了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位年仅22岁的女孩,用生命呵护着丹顶鹤。相信在座的每位小朋友,都会像这位女孩那样关心、保护丹顶鹤。〔板书:保护动物〕其实,不仅仅是丹顶鹤,我们还有很多的珍稀动物需要我们保护,珍惜。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记住这段话吧。〔读的话〕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走近丹顶鹤,欣赏一下它的美丽。〔齐读课文〕四、学习生字最后,让我们把这课文的两个生字也写好。1.出示生字:虑度2.认读生字。观察构造特点,两个都是半包围的字。首先,我们来认识这个“无忧无虑”的“虑”字。谁认识它的部首?〔虎字头〕3.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虑”?〔上面有个“虎”下面有个“心”,老虎来了心就砰砰跳〕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4.师范写,讲明要点。生书空,描红。头正、肩平、腰直、足安。胸离桌一拳。注意写字姿势。5.生完成《习字册》,师巡视指导。反应。板书:20美丽的丹顶鹤颜色美体形美保护动物姿态美小学语文教案篇4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2、初步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能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内正确、美观地书写。2、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想象相应的画面,陶冶情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劳动都在一起。他们看到很多的东西,遇到了很多的事情。请同学们看大屏幕。〔1〕出现“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2〕出现“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3〕出现“石头”的实物图,这又是什么?〔4〕依次出现“泉水、河川、燕子”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3、有时他们需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那时还没出现文字,这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非常勤劳、聪明、能干,于是他们想出一个方法,把看到的东西照样子画下来。4、多媒体课件以动画形式在实物图的旁边,一一出现相对应的象形文字。他们画的像吗?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们祖先用画图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是我国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5、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根底上,又造出了如今的汉字。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出生字及词语出如今相应的象形字旁,点拨词语的意思:〔1〕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2〕竹子就是“竹“,读一读,注意“子”在这里读轻声。齐读,分小组读。〔3〕从泉里流出来的水就是?齐读两遍。〔4〕显而易见,这就是石头,读准“头”是轻声,指名读,开火车读。〔5〕古时候河流也叫“川”,读一读。“川指的是河流,河流也叫“河川”。读一读。我国四川省的“川”就是这个“川”,想一想,通过这个名字,你知道那里什么多?二、加深记忆1、学生自由读书,体会这些象形字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变成如今的汉字的。2、说说如今的汉字与原来的图画有什么相似之处?汉字是怎样创造出来的?〔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2〕指名说,互相补充。3、读一读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词语。注意看准音节,读准字音,找到“石头、竹子、燕子”词中的轻声。???三、教学生字1、多媒体显示:舟竹石川燕〔1〕读准字的字音,前4个生字都是翘舌音。〔2〕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2、“燕”中有个新偏旁是“四点底”,跟老师读一读。这“四点底”像燕子身上的哪个局部?记一记。3、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4、看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指名书写生字的笔顺。老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四、指导写字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2、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4、学生仿影,描红,老师巡视指导。教学后记: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2.初步理解了一些象形字的来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较浓。3.可以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泉水”这一词的配图学生较难把握。小学语文教案篇51、你们想去游泳吗?看课件演示小鸭说的话。随着小鸭嘴的张合,配合体态,出示文字: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练习给小鸭子配音。要读出小鸭很想去游泳的心情。自由练、指名扮演小鸭来读。请所有的小鸭来读。[借助课件动态演示,用配音的手法,多纬度训练孩子的朗读]2、老师顺势答复:“好啊,我很愿意带你去游泳。”课件演示:鸭妈妈说的话:“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吧。”指名读鸭妈妈的话。啊〔老师作出很吃惊的样子〕让小鸭自己去游泳,这鸭妈妈太狠心了,要是淹死了怎么办?〔学生争辩〕可能出现的意见:①不会淹死的,如“我们鸭子天生的本领就是游泳。扁扁的身体和我们的脚掌会帮我们游泳”。“小溪里的水不深,不会淹死的。”②要是我,还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这样吃苦冒险,我觉得这只鸭妈妈一点都不爱自己的孩子。③鸭妈妈想让它独立学会本领,认为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谢谢你们,如今我知道怎么当妈妈了,我们来好好读读鸭妈妈的话吧。3、课件演示,学生给鸭妈妈配音,相机指导朗读、齐读鸭妈妈的话。[通过争辩,开展学生的思辩才能、语言表达才能。让学生通过朗读、评议,理解鸭妈妈对小鸭能游泳是有把握的,它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不关心孩子,而是要锻炼孩子,让他们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小鸭听了鸭妈妈的话就自己去学游泳了,没过几天。读最后一句话。〔学生说〕:小鸭学会了游泳。4、分角色朗读。四人小组合作〔旁白、小鸭、鸭妈妈各一人,还有一人当评委。〕师生合作〔老师读旁白,男女生分别读小鸭、鸭妈妈〕5、分角色表演。〔1〕小朋友们读得真棒,有兴趣来演一演小鸭和鸭妈妈吗?和你的学习小伙伴先演一演,自己可以想象一下,小鸭会怎么学,学会后的心情怎么样?它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2〕学生上台表演〔带头饰〕,师生共同评议。6、指导背诵。大家说得真好,你们在生活中都是英勇的小鸭。真了不起,让我们自己来背一背吧。学生自由背、齐背。二、学习第二自然段。大家的表演真是精彩,又这么快地记住了故事内容,真了不起。课文后半局部小鹰学会了飞翔的故事也很有趣,想继续学吗?好,那就——自己去学吧!1、教学“自、己”两个字。老师范写,学生观察自己说说应怎么写,注意什么,然后尝试描一个写一个。老师巡视、评议后再写。2、自己找伙伴合作,朗读或表演。提示:小鹰怎么对鹰妈妈说?鹰妈妈怎么答复?结果怎么样?3、学生以各种形式汇报学习结果,集体评议。4、自由背诵。[因为第一自然段已深化学习,第二自然段完全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旨在让学生运用前面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感受,进步他们的语文素养。]三、总结延伸1、学习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小结: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但要注意做事要量力而行,不能出危险。[对学生进展生命教育,加强学生平安自护意识。]2、小鸭、小鹰自己学会了生活的本领,别的动物受到了启发,他们也自己学会了什么本领?自己学会了游泳。自己学会了飞翔。猴子自己学会了。小狗自己学会了。蜜蜂自己学会了。自己学会了。[课堂的延伸,练习的综合,表达学生知识链的有机结合,强调课堂与生活的贯穿。]四、自主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完成〕1、写写:把学了这篇课文后想说的话写到日记里。2、演演:回家把这个故事表演给家长看。3、画画:可以画小鸭子、鸭妈妈、小鹰、鹰妈妈。4、做做:自己学会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回来介绍经历。小学语文教案篇6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认读3个新字。2.理解诗句,理解古诗大致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指导学生写春天柳树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2.理解诗句意思及描写柳树的美的特点是难点。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朗读录音磁带;到户外观察柳树。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翻开挂图〔或放幻灯〕,激发兴趣放诗歌的朗读录音,在学生对诗歌有所理解的根底上板书课题。解题。学生试说“咏”的意思。老师小结:“咏”的本义是歌咏,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作者借赞美柳树来赞美春天。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会稽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县人〕。少年就以文章知名,公元695年中进士,做过礼部侍郎等职。晚年不拘礼节,酒后作诗文,神采飞扬。今存诗19首,除《咏柳》外,《采莲诗》、《回乡偶书》也很有名。二、指导看图图上有些什么?在什么地方?人在干什么?〔先一个一个说,再连起来说一遍〕同学们看了图,想一想诗人是怎样描绘自己所见到的情景的,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三、初读课文1.请听录音,看看课文有几句话。〔标出句子〕2.看音节卡片,开火车读。bìchuísīcáisìjiǎn3.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4.分组读课文,男女生各读一句。四、学习生字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卡片,开火车读。2.去掉音节读。〔注意“垂、似”的读音〕3.识字、记忆字形。〔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卡片。〔2〕分组观察、讨论。利用以前的学习方法识记字形。〔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师生评议〕〔4〕老师重点指导:碧,bì,上下构造,注意写好上面的局部,“王”的底下一横要变成提。垂,chuí,读准翘舌音,8笔,注意写好中间的局部。丝,sī,5笔,要读准平舌音,注意上面的写法。裁,cái,12笔,读准平舌音,注意里面的写法,和“栽”要区别开。似,sì,6笔,读准平舌音。剪,jiǎn,11笔,上下构造。4.稳固练习〔做游戏〕。〔1〕做找朋友游戏,找对了全班齐读三遍。〔2〕组词练习。五、课堂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认读汉字卡片。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1.引导学习第一句。〔1〕自由读第一句,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能说一点就说一点〕〔2〕齐读第一句。〔3〕指导朗读〔注意轻重音和停顿〕: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老师范读,学生仿读,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4〕老师小结: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在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的意思。万条,柳树枝条多。在古诗中“百”、“千”、“万”经常泛指数量多。丝绦,一种丝织的带子。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子,看上去好似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无数好似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2.引导学习第二句。〔1〕自由读,说说你懂得了什么?〔2〕指导朗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3〕老师精讲:细叶,指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剪出来的啊!三、想象情景,朗读、背诵课文1.自由读全诗。结合看图及在户外所看到的柳树,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2.老师点拨:诗的第一句,写的是实景,表现了整棵柳树的颜色、形状及树上的柳条多。虽然是对静物客观的描写,但是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蕴含着作者对柳树的喜欢之情。诗的第二句,是作者的想象,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二月春风”想象成手拿剪刀的能工巧匠,把在春风吹拂之中的柳树想象为经过巧手剪裁的艺术品。这种大胆而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深化了诗歌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这首诗赞美柳树不是作者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凭借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春风给大地带来了一派活力。四、课堂练习1.写一写课后生字。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五、指导学生写话1.启发学生说说在户外看到的柳树。同桌互说。2.小组推选代表说,师生评议。3.指导书写。例:春天来到了,柳树的枝条上长出了一片片长长的绿叶,近看好似绿色不是很深,但是当你远远地望去的时候,整棵柳树就被一层绿色的雾包围着。一阵微风吹过,柳条随风摇摆,就像在欢送我们似的。板书参考探究活动观察春天的柳树,或者其它景物,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小学语文教案篇7教学目的1.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乐于帮助别人的愿望和行动。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教育学生乐于助人。教学时间2课时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同学们,你们进入校园已经快一年了,在朝夕相处的生活中,你们一定结识了不少的好朋友,谁愿意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呢?〔学生发言〕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是《小伙伴》。下面让我们一起理解一下在一次春游中,小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认读带有拼音的字: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每桌都有一套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自由认读后,同桌互读。〕3.分开了朋友的字宝宝,你也能认识吗?赶快想好方法记住它。〔同桌、小组交流记字方法。〕4.以开火车的方式快速认读生字。5.利用水果图片认读生词,老师这里有一些水果图片,每个图片后面藏着一个生词,你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读出生词,下面的同学注意,假如前面的同学读对了,那么大家就跟着读一遍。6.文中的生字、生词我们已经认识了,老师相信你们再读课文时一定会读得通顺、流利,同学们轻轻朗读课文,读后用序号标出自然段。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指名分段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个小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读后集体交流〕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检测字词出示挂满苹果的苹果树课件。〔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生字〕圆圆的苹果多得意呀,你们想得到它吗?要想得到苹果得先过生字这一关,谁能把生字读正确,苹果就属于谁。二、品读课文,加深理解〔一〕导读1~3自然段1.轻声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玛莎遇到了什么困难?2.维加和玛莎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老师进展朗读指导。维加的话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玛莎同学丢了东西,没吃的了,心里一定很难过,因此她的话声音要小一些。〔二〕图文结合,学习4~8自然段1.出示插图课件,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先同桌互相交流,再集体交流。〕2.课文中又是怎样写的?轻声朗读4~8自然段。3.边读边想,玛莎的午餐丧失了,维加、安娜、安东分别说了什么,把相关的语句用──画出来。安东又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来。〔学生先独立阅读,再进展集体交流〕4.小伙伴的态度不同,说话时的语气也不同,谁能试着读一读呢?指名读、评读〔要读出小伙伴的询问、责备、教育和关心玛莎的不同语气来。〕练读、赛读。5.玛莎的午餐丢了,三个小伙伴对玛莎的关心是不同的,你认为谁做得最好呢?为什么?〔板书〕6.设问导思:安东看到玛莎丢了吃的,又听了小伙伴们的话之后,他决定把自己的面包分一半给玛莎吃,当时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呢?三、指导书写指导写问、间、伙、伴四个字,问和间伙和伴构造两两一样,可各指导写一个,另一个由学生独立练习描红、临写。小学语文教案篇8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以下词语:“球赛、两拨儿、欣赏、警觉、膝盖、前额、毫不在意、手套、扎蝴蝶结、索性、搂着、全神贯注、局势”等。能从课文中找出表示“看”的词语,并加以辨析和体会;积累有关“看”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并展开想象感受球赛的剧烈、精彩,感受孩子们生龙活虎的拼搏精神,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4、学习借助神态、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图文结合,观察小守门员和观众的神态、动作、感受比赛的剧烈、精彩。难点:学习借助神态、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课前准备:1、在家收看足球赛。2、预习课文内容和生字词。教学媒体:小黑板,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1、〔观看多媒体课件〕谈话:一天的紧张学习生活完毕后,你喜欢玩什么?有人喜欢踢足球吗?哪些同学爱踢足球?谁说说你们是怎么比赛的?2、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小足球赛》。〔板书课题〕二、指导观察图画1、出示图画:根据这幅图的特点,我们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呢?〔整幅图可按从人到景的顺序来观察,而后又可按从主到次,即从守门员到观众的顺序来观察。〕2、考虑:〔1〕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要讲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可以说明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从小守门员和观众的神态来看,这场球赛怎样?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1、对照图画自己读读课文。2、你发现课文描写的这场足球赛与平时我们观看的足球赛有什么不同吗?3、再读课文,你感受到这场足球赛踢得如何?结合课文有关语句说说你的看法。四、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卡片,以“开火车”的方式轮读生字词。2、读读带儿化的词语:“这儿、两拨儿、快点儿、那儿、一块儿”。3、四人小组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4、全班汇报。注意辨析以下字的字形:“踢”与“惕”;“亿”与“忆”;“磕”与“嗑”;“津”和“律”。五、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疑问,再分小组讨论解决。六、小结这一课是看图学文。我们在初步观察图画的根底上,又初读了课文。从画面中观察到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一件什么事。课文先讲放学以后,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赛足球,吸引了不少观众;接着介绍小守门员,之后重点介绍了观众的表现。这个写作顺序就是作者的观察顺序。七、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并家听。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二、学习新课1、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看图边画出描写这是一场精彩的足球赛的词句,体会后读一读。〔2〕学生汇报,重点理解:“又来到、吸引、路过、欣赏”。2、学习第二自然段〔1〕读课文,看看这个自然段都描写了谁?他们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画出来,在小组内体会后说一说,并读出来。〔2〕汇报小守门员的样子:戴着皮手套,分腿弯腰,上身前倾。随时准备扑救险球。候补守门员的样子:腆着肚子,急不可耐,跃跃欲试。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小组合作读第三、四自然段,看一看这段观众观看比赛的情形作者介绍了谁。〔2〕小组讨论:A、画出表示动作、神态的重点词。B、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此时他们的心情怎样?C、从他们的表现中推断比赛的情况。〔3〕全班汇报〔4〕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4、学习第五自然段〔1〕“精彩”是什么意思?〔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场小足球赛非常精彩?五、总结全文默读全文,从课文中找出表示“看”的词语,读读带有这样词语的句子,体会词义有什么不同。六、作业1、抄写带有表示“看”的词语的句子,并读读体会词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预习第三课。板书设计:2、小足球赛时间:放学以后地点:一块空地人物:观众〔包括守门员〕赛前准备:分两拨书包帽子做球门小守门员:注视磕破戴着分腿弯腰观众:探着伸直站起来搂着挺直挺紧张看小足球赛小学语文教案篇9活动主题:走进多彩的传统文化,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活动目的:1.激发学生学语文爱语文的兴趣。2.积累语文知识,丰富语文素养。3.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自主培养语文读写才能的习惯。活动重点:词语典故、成语积累、知识面拓展。活动课时:一课时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生活需要语文,语文调剂生活。我们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是人们进展交流的工具。你口中讲的语言,手下写的文字,都属于语文。在生活中不仅仅起到交流工具的作用,更是调剂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多彩的传统文化,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二、活动开场:必答题一〔每题10分〕:要求:把学生分为四个组,每组从“酸”、“甜”、“苦”、“辣”、“咸”中任选一题,任选代表答复,分数多者获胜。酸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A、琵琶B、古筝C、扬琴2、“卧薪尝胆”说的是:A、夫差B、范蠡C、管仲D、勾践3、《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A、皇帝B、诸侯王C、贵族D、重臣4、什么时候合适用“七月流火”来形容?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甜1、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A、人参B、冬虫夏草C、灵芝2、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A、驾车B、骑马C、奔跑D、飞行3、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4、“名花解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女子非常美丽B、花艳丽C、花通人性D、美女善解人意苦1、《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A、甘肃B、C、青海2、“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A、刘备B、诸葛亮C、司马光D、司马迁3、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A、半截剑B、半段枪C、半面D、半瓶醋4、“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A、衣服穿得太多B、劳动太卖力气C、打仗拼死厮杀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辣1、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A、智慧B、爱神和美神C、自由2、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A、吴国B、楚国C、越国D、齐国3、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A、下棋B、种花C、武术D、驾车4、文学史上,有四部《变形记》,其中写人变成甲虫遭遇的那一部的作者是A、阿普列尤斯B、契诃夫C、奥维德D、卡夫卡必答题二〔每题20分〕从“东”“南”“西”“北”中任选一题答复,分数高者获胜:附:兴趣语文题东1、下面这幅对联概括了哪位祖先的一生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2、按意思猜成语:最遥远的地方南1、下面这副对联是说谁的事迹?收三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二愿;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内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2、按意思猜成语:最荒凉的地方西1、下面这副对联是说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装饰工程设计合同
- 2025履约类保函担保合同范本
- 2025茶叶购销合同示范文本
- 2025葡萄酒销售合同模板
- 拆迁公司装修合同范本
- 2025大连市专职护林员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标准商业办公租赁合同精简版
- 2025年产品代理合同
- 肝脏超声分叶分段
- 2025物业管理合同法律属性探讨
- VRV空调施工方案(全)
- 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
- 铝合金压铸件典型内部缺陷
- 场地移交确认书
- 叉车保养计划表(共10页)
- 空调维修材料费清单
- 河北省分公司联通公司员工退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 辽宁计价定额2008计算规则
- 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量化评分表(共1页)
- 发电部八项管理经验介绍
- 安全生产检查记录表(范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