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知识授课教案实用文档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885f197a3550b07efca29c11809a02/f2885f197a3550b07efca29c11809a021.gif)
![音乐基础知识授课教案实用文档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885f197a3550b07efca29c11809a02/f2885f197a3550b07efca29c11809a022.gif)
![音乐基础知识授课教案实用文档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885f197a3550b07efca29c11809a02/f2885f197a3550b07efca29c11809a023.gif)
![音乐基础知识授课教案实用文档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885f197a3550b07efca29c11809a02/f2885f197a3550b07efca29c11809a024.gif)
![音乐基础知识授课教案实用文档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885f197a3550b07efca29c11809a02/f2885f197a3550b07efca29c11809a0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乐基础知识授课教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音乐基础知识教案(初级)音乐基础知识授课教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教材分析: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应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提高孩子美的感受,最终实现为审美而教、为情操而育的目标。而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音基知识"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还是停留在它是器乐学习的辅助性和捎带性的课程,常规的学习方法是:由教习器乐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每节课抽出很短的时间进行讲解,内容主要局限于所学乐曲的谱面知识,进行简单的背景介绍等等,这样做的弊端在于学生对音乐产生和形成的基础体系和框架结构缺乏系统认知,没有学习兴趣,不能将音基的学习成果转化成更为音乐化的表达.音基课可以帮你更快的识谱,顺利攻克初学者识谱慢,基础不扎实的障碍,为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础。音基课可以为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音乐感觉——准确的音高、节奏,对音乐速度、术语、表情符号、演奏法记号等正确的理解和应用。音基课可以带领学生领略多种多样的音乐美,聆听到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掌握丰富的音乐知识。总之音乐的学习是一个需要坚持和付出的过程,而音基是学习音乐的维他命,提供必要的营养,使学生学习音乐之路更加顺畅。学情分析:各个学生所学乐器不同,年龄也不同,每个学生所学音乐的程度也不同,学情复杂,使授课难度加大,这使得在教授过程中,要有整体性,也要有个别性。课时安排:音乐基础知识10课时音乐常识5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学习五线谱,认识“Do”和“Sol”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熟悉五线谱。2。掌握“Do”和“Sol"在五线谱中的位置。教学重点:五线谱。教学难点:1.音名的写法.2.“Do”和“Sol”在五线谱中的位置。教学准备: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讲授音乐的四个基本要素.导入:问题导入:音乐有什么特点?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叫音乐呢?教师给出答案:音乐有四个特点:音高、节奏、强弱、音色.【设计意图:对音乐有更深的理解。】新授中央“C"的名称的由来。【设计意图: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五线谱】2.五线谱的认知.3。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的对称关系.4.符头和符干.5.其他音乐符号的认知。6。“Do”和“Sol”在五线谱中的位置。7.学习书写高音谱号。8。四份音符和四份休止符.五、节奏练习和听音练习.1。教师弹“Do”和“Sol”,学生听音并且模唱音高。2。教师弹“Do”和“Sol”,学生把教师所弹奏的音符写在五线谱上。3.教师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六、小结结束语:希望同学们回去多多练习,老师期待你们的优异表现。第2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八分节奏、“Mi"“La"“Re”的位置、力度记号.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记住“Mi"“La”“Re”在五线谱中的位置。2.学习八分节奏和八分音符的书写。教学重点:“Mi”“La”“Re”在五线谱中的位置。教学难点:八分节奏的掌握和练习.教学准备: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新授导入:复习问题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音乐的四个基本特点,我们在五线谱上音高是用符头在五线谱上写出来的高低决定的,那么节奏是由五线谱中什么决定的呢?生:……师:是由音符写的模样决定的!1.学习八分节奏。2。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名称的含义和书写。【设计意图:通过解释名称含义,更好的掌握四分和八分。】3.八分音符节奏的练习。4.听写“Mi”“La”“Re”。【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听音能力】5.学习力度记号:“P(弱)、mf(中强)、强(f)。6.运用强弱记号读节奏。7.个别同学单独展示8。学生自评9学会互评10.教师评价【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个别展示和老师评价展开学生间的互动。】四、拓展环节1。用四分音符在五线谱写出“Do、Re、Mi、Sol、La”.2.用八分音符在五线谱写出“Do、Re、Mi、Sol、La”.【设计意图:使学生们加强记忆。】五、听音练习1.教师弹“Do、Re、Mi、Sol、La”,学生听音并且模唱音高.2。教师弹“Do、Re、Mi、Sol、La",学生把教师所弹奏的音符写在五线谱上。3。教师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六、小结第3课时教学内容:“Fa、Si"的位置、二分音符的含义和书写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Fa、Si”的位置。教学重点:二分音符的含义和书写。教学难点:“连线、小节线、双纵线、拍号”的含义。教学准备: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Fa、Si”的位置。导入:听音导入:师:我们学习了“Do、Re、Mi、Sol、La、"五个音,还差2个,现在我们就来听一听剩下2个音“Fa和Si”。1.“Fa、Si”的位置。2。复习“Do、Re、Mi、Fa、Sol、La、Si”在五线谱中的位置。3.按顺序书写“Do、Re、Mi、Fa、Sol、La、Si".【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和书写加强印象.】4。复习四分、八分、四份休止符。5.默写音名.6。听写带八分节奏的旋律.四、总结所学过的所有节奏.五、听音练习。1.教师弹“Fa、Si”,学生听音并且模唱音高。2。教师弹“Fa、Si",学生把教师所弹奏的音符写在五线谱上.3。教师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六、小结第4课时教学内容:音阶的概念、反复记号和渐强渐弱。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音阶。2.反复记号的作用.教学重点:音阶教学难点:渐强渐弱和全休止符.教学准备: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新授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回到家爬的楼梯的样子,我们在音乐的学习中也是有台阶的,那就是“音的台阶",我们叫它音阶。1.高音“Do"的位置。2。复习“Do、Re、Mi、Fa、Sol、La、Si、Do”在五线谱中的位置.3。按顺序书写“Do、Re、Mi、Fa、Sol、La、Si、Do”.【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和书写加强印象。】4。讲授音阶的上行和下行.5。反复记号的写法和作用。6.渐强渐弱符号和英文。“Crescendo、Decrescendo”7.反复记号:fine四、让学生自己写出“C”大调音阶.五、听写“Do、Re、Mi、Fa、Sol、La、Si、Do”组成的旋律音组。1.教师弹奏由七个音组成的四小结旋律。2.学生写出教师弹奏的旋律。3.教师纠正。六、小结第5课时教学内容:跳音和连音、延长记号、保持音和换气记号。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跳音和连音的区别。2.延长记号、保持音和换气记号的作用.教学重点:跳音和连音。教学难点:跳音和连音的演唱。教学准备: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新授导入:师:同学们,音乐之所以好听不光音乐有旋律和节奏,它还要有强弱,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在五线谱中是如何表示音乐的强弱的。1。跳音和连音。2。延长记号。3.演唱带有跳音和连音的歌曲,注意区别。【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来了解跳音和连音的用法。】4.复习强、弱、中强。f强p弱mf中强5.学习附点二分音符.提高:教师讲授附点的概念,延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半。6。学习换气记号“,”。7。学习保持音四、通过练习,掌握保持音、跳音和连音的用法。五、听写3/4拍带有附点二分音符的节奏。1。教师用“La”弹奏4小结3/4拍的带附点二分音符的节奏.2。学生用“La”在五线谱本子上写出节奏型.3.教师纠正六、小结第6课时教学内容:八分附点节奏、跳跃反复记号、力度记号、升降号。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八分附点节奏。2.区别反复记号和跳跃反复记号。教学重点:八分附点节奏。教学难点:附点音符和原音符的关系。教学准备: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新授导入:复习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所学习的附点二分音符吗?那么我们除了应该掌握附点二分音符,我们还应该掌握附点八分音符。1.学习八分附点节奏。2.附点音符是延长了原音符时值的一半。【设计意图:附点是较难的节奏型,通过解释与原音符的关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附点。】3。跳跃反复记号的写法与应用。4.高音“Re、Mi”在五线谱中的位置。5.用钢琴弹高音“Re、Mi”,让学生记住音高。【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听音能力】6.学习重音记号、很柔(pp)和很强(ff)。7。学习调号和临时升降号。四、练习通过莫扎特的《四组舞曲》来练习临时升降号在乐曲中的用法。【设计意图:使学生们加强记忆.】五、听写1。教师弹奏带有附点八分音符的4小结旋律,并带有强弱。2。学生写出这4小结旋律并用pp和ff表示强弱。3.教师纠正。第7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大小三和弦,模进的概念和十六分音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大小三和弦。2.模进的概念和应用.教学重点:大小三和弦的关系。教学难点:大小三和弦的听辨。教学准备: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新授导入:教师讲授中西方音乐的区别.师:我们中国的音乐主要是有旋律线条表现出音乐的美,(用大家最熟悉的《春节序曲》第二段举例)而西方音乐我们听的是立体的和旋(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举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讲西方音乐家最常用的和旋.1.讲授和弦的概念.2.和弦的根音。【设计意图:通过讲授和弦的根音来更好的学习和弦.】3。学习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4。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的听辨。5.模进的概念。6。模进的应用.7.十六分音符.8总结所学过的所有的表达节奏的音符.9。听写带有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四、练习先写出C大调音阶,然后模进到从“Re”.【设计意图: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模进。】五、提高1.三和旋的第一转位、第二转位和第三转位.2.在和旋的转位时,根音不变。3.在和旋转位时,和旋功能不变。六、听写1。教师弹奏大三和旋和小三和旋.2。学生用“大”“小”表示出教师弹奏出的和旋.3.教师纠正。4.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可以听辨出大小和旋的区别。第8课时教学内容:学习低音谱号和三连音.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低音谱号。2.记住“Fa、Sol、La、Si、Do、”在低音谱号的位置。教学重点:低音谱号。教学难点:三连音节奏的特点.教学准备: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新授导入:问题导入:师:大家还记得“中央C”吗?那么“中央C"为什么叫“中央C”呢?它到底是谁和谁的中央呢?教师通过“中央C"引出低音谱号和高音谱号,2个谱号的对称点时“中央C"的概念,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五线谱。1。讲授低音谱号。2.讲授低音谱号又叫“Fa"谱号。3.学习低音谱号的书写方法.4.学习“Fa、Sol、La、Si、Do"在低音谱号的位置。5。听写“Fa、Sol、La、Si、Do”。6.复习十六分音符节奏.7。三连音的概念。8三连音的特点.三连音是三个等时值的音,三个音一拍。9.复习模进.在做题过程中强调力度记号也要模进四、练习尝试让学生去敲打三连音节奏。【设计意图: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三连音。】五、听写。1.教师用“La”弹奏带有三连音的节奏型。2.学生用“La”写出节奏型.3.教师纠正.六、小结.第9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新的拍号4/4、讲授“度”的概念。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4”的含义。2。掌握“度”。教学重点:“度”。教学难点:1。“度”的认知。2.“卡农”的概念。教学准备: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导入:钢琴曲《卡农》导入.教师弹奏钢琴曲《卡农》,通过欣赏钢琴曲提出“卡农”的概念。教师讲授“卡农“和模进的区别,并在此弹奏钢琴曲《卡农》以作为比较。三、讲授2/4、3/4、4/4拍所表达的意思。1。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3、4拍.2。2/4、3/4、4/4的强弱规律。【设计意图:通过讲授强弱规律可以更好的理解弱起小节的意义.】“度”1.相邻的两个音是二度。2。中间隔着一个音的是三度。3。通过数数知道四五六七八度。4.“一四五八没大小,二三六七没有纯"。【设计意图:通过讲授“大小”可以知道大小三度的本质不同在哪里。】5.十二平均律的概念和意义。6。十二平均律历史上最早提出是我国明朝的朱载堉.7.讲授一个八度中全音和半音的概念.8。记住口诀:“全全半、全全全半"。五、节奏练习和听音练习。1。教师弹奏一段4小结旋律。2。学生写出旋律。3.教师纠正。六、提高1。教师讲授大小二度、大小三度、大小六度和大小气度。2.教师讲授纯四度、纯五度和纯八度。3.把“度"和“十二平均律”联系起来。七、小结第10课时教学内容:学习“Do、Re、Mi”在低音谱号的位置。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Do、Re、Mi”在低音谱号的位置。2。掌握音乐术语:慢板、行板、快板、急板。教学重点:“Do、Re、Mi”在低音谱号的位置。教学难点:无教学准备: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导入:欣赏音乐之声中的《哆唻咪》,模唱主旋律,导引出今天所学习的低音“Do、Re、Mi”在低音谱号的位置.三、讲授“Do、Re、Mi”在低音谱号的位置。1.讲授“Do、Re、Mi”在低音谱号的位置。2。复习“Do、Re、Mi、Fa、Sol、La、Si、Do”在低音谱号的位置.【设计意图:通过讲授加强记忆五线谱的低音谱号.】四、讲授新的音乐术语。1。慢板:Lento。2。行板:Andante。3。快板Allegro。4.急板Presto。五、复习上节课所学过的“度”。六、听音练习。1。教师弹奏“大二度”和“小二度”学生判断。2.教师弹奏“大三度”和“小三度”学生判断。3。教师弹奏“纯四度”和“纯五度”学生判断。七、小结第11课时教学内容:学习音乐表达情绪的方法、歌唱种类.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音乐四个基本要素。2.掌握三大类演唱种类。教学重点:三大类演唱种类。教学难点:音乐情绪的把握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导入欣赏女高音独唱《大海啊,故乡》师:我们的嗓子是天生的乐器,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一乐器,那么老师今天就为大家讲授我们在演唱中的几种方法.四、讲授乐句。五、讲授声乐的分类。童声独唱童声童声齐唱女声齐唱女声女高音独唱女声独唱女中音独唱男声齐唱男声男高音独唱男声独唱男中音独唱男低音独唱六、听歌曲说明并记住歌曲名称和旋律。七、小结第12课时教学内容:学习中国地方、少数民族和外国的民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中国地方民歌。2.掌握中国少数民族民歌。3.掌握外国民歌。教学重点:民歌的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教学难点:各个地方、民族民歌的区分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导入:欣赏北京民歌《水牛儿》,通过这首大家小时候都唱过的儿歌引出今天所学习各个地区民歌。三、讲授中国地方民歌。1.北京民歌《水牛儿》。2。山东成武民歌《花蛤蟆》。3.蒙古族民歌《普茹菜弟弟》。4.云南民歌《猜调》。5。山西民歌《对花》。6.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7.江苏民歌《紫竹调》。四、讲授中国少数民族民歌。1.内蒙古民歌《成吉思汗》、《脑门达来》。2.哈萨克族民歌《哈尔哈什》、《红花》。3。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4.藏族民歌《姑娘,你往天上听吧》。5。朝鲜族民歌《道拉基》、《阿里郎》。6。彝族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7。西北“花儿"五、讲授外国民歌.1。日本民歌《樱花》.2.印尼民歌《星星索》。3。缅甸民歌《海鸥》。4。土耳其民歌《厄尔嘎兹山》。5.俄罗斯民歌《田野里面有一颗白桦》、《三套车》。6。芬兰民歌《在森林和原野》。7。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8.爱尔兰民歌《夏日里最后的玫瑰》。9。意大利民歌《桑塔、露齐亚》.10。西班牙民歌《鸽子》。11。巴西民歌《在路旁》。12.埃及民歌《光辉的太阳》。13扎伊尔民歌《愿大家都成功》14.美国民歌《扬基、杜德尔》拓展:讲授美国历史,美国战胜了英国,取得了反帝国革命胜利,《扬基、杜德尔》歌名的意思是傻帽美国佬,美国人为了恶心英国人,就把傻帽美国佬作为他们军队歌曲的名字.六、小结第13课时教学内容:琳琅满目的中国乐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辨别吹奏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教学重点: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教学难点:某些特定乐器的识别.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吹奏乐器。导入:故事导入:教师为学生讲授《江河水》的曲目背景,孟姜女哭长城,引出今天所学的管子曲子《江河水》1.管子:《江河水》。笛子:《五梆子》。2.箫:《妆台秋思》。3.唢呐:《百鸟朝凤》.4。笛子:《五梆子》。5.笙、埙和巴乌。四、拉弦乐器。1。二胡:《二泉映月》2.板胡:《大起板》3。中胡:《草原上》4.马头琴和京胡。五、弹拨乐器。1。琵琶:《夕阳箫鼓》、《十面埋伏》。2。古筝:《渔舟唱晚》.3。三弦:《大浪淘沙》。4。古琴:《梅花三弄》.5.扬琴:《倒垂帘》。6.冬布拉和热瓦甫。六、打击乐器.打击乐器分为:锣、鼓、钹。七、小结。第14课时教学内容:西方乐器和交响乐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辨别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弓弦乐器和打击乐器教学重点: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教学难点:某些特定乐器的识别.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木管乐器。导入:乐曲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讲授在这首曲中出现的乐器,让学生听辨。木管乐器主要有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黑管)、大管。四、弓弦乐器。弓弦乐器主要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五、铜管乐器。铜管乐器主要有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六、打击乐器。打击乐器主要有定音鼓、大鼓、铜钹、铃鼓、三角铁、小军鼓、木琴、响板、锣。七、键盘乐器。键盘乐器主要有钢琴、手风琴、管风琴.第15课时教学题目:音乐基础知识复习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可以熟练掌握五线谱中各个位置的音符和在五线谱中出现的节奏型。2.能力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复习,学生对五线谱可以熟练的应用在平时的识谱中。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视唱循序渐进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学内容:1。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所有音符在五线谱中的位置。2。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所有节奏型包括音符时值。教学重点:1。掌握二、四、八、十六分音符的时值.2.掌握Do、Re、Mi、Fa、Sol、La、Si音符在五线谱中的位置并可以准确模唱音高。教学难点:模唱音高.教学准备:钢琴、卡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节奏复习:1。问题导入:导入语:今天很高兴见到同学们,不管各位是学习什么乐器,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学习音乐的,我想在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具有什么特点的声音才是音乐呢?请大家举手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出正确答案:音乐四个基本要素:音高,时值,强弱,音色。2.用问题引出本课所复习的知识点.师:在谱子中,音高是用音符在五线谱中的位置来表示的,时值是各个音符的“长相"表示的,现在我们先复习一下各个不同“长相”的音符。【设计意图:活跃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师:好,你回答得很好,那我们下面就来复习一下我们所学过的所有音符的节奏型。3.贴一贴。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全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让学生在下面贴出该音符的名称三、“音”复习。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C大调音阶。2.教师叫一位同学写出所学习过的音名。3。复习“度”。4。复习模进.5复习“卡农”和模进的相同与不同。四、听写1。教师弹奏四小结旋律.2。学生写出旋律。3。教师纠正.五、音色复习1.比较二胡和中胡的音色。2。比较笛子和管子的音色.3。比较唢呐和管子的音色。六、考量知识掌握。师:老师也为大家找到两条旋律,你们识谱唱一唱,看谁能够说出这是首什么歌曲呢?《大海啊,故乡》《江河水》【设计意图:提供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六、小结。结束语:今天大家都很用心学习,美妙的音符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在结束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之后,老师祝愿大家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皮肤基础知识试题姓名: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661分,共40分)1、干性缺水皮肤的基本特征是( ). A、肉眼观察皮肤松弛,缺乏弹性 B、面部T型带呈油性 C、纸巾擦拭可见大片油迹 D、放大镜观察皮肤纹理较粗( )不是混合性皮肤的基本特征。 A、“T”型带毛孔细小 B、“T”型带以外有细碎皱纹 C、“T”型带以外呈干性 D、美容透视灯观察“T”型带以外呈淡紫色 3、 ( )是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的块状损害. A、丘疹 B、斑疹 C、结节 D、风团 4、 面部皮肤护理方案可以根据顾客的皮肤状况,身体状况及( )作相应的调整.A、客户的个人喜好 B、美容院促销方案 C、季节改变 D、美容师的习惯 ( )是造成皮肤老化的外在原因. A、植物性神经紊乱 B、内分泌失调 C、年龄增加、自然老化 D、饮食不当、生活习惯不良 ( )会造成人体营养不足,影响皮肤新陈代谢,导致皮肤老化。A、高热量的饮食 B、经常节食 C、内脏机能病变 D、外出工作 维生素( )具有氧化还原作用,可以抑制色素合成。 A、A B、B C、C D、D 9、 ( )与长期使用含有光敏物质的化妆品有关。 A、雀斑 B、色素痣 C、老年斑 D、瑞尔黑变病 美容护理对于色斑皮肤可以起到( )的作用. A、淡化表皮色素 B、淡化皮下色素 C、清除皮肤色素 D、根治皮肤色素11、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 )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A、角质层 B、黑色素细胞C、汗腺 D、毛囊皮脂腺12、 皮肤护理时频繁的( )也会令皮肤不堪重负而出现毛细血管扩张现象。A、去角质 B、保湿 C、使用精华素D、使用冷喷仪 13、 与面部皮肤相比,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更容易出现( )的问题。 A、色素沉着 B、角质变薄 C、酸碱不平衡D、干燥、粗糙14、 皮肤表面的沟纹加深,含水量下降,皮脂及汗液分泌减少是皮肤( )的特征。A、过敏 B、老化 C、晒伤 D、色素代谢异常15、 长期直接使用防晒用品,会使皮肤变得()。 A、光滑 B、细腻 C、红润 D、粗糙16、 ()是痤疮最初的状态。 A、青春痘 B、毛囊炎 C、粉刺 D、暗疮按化妆品功能分类,面膜属于下面那一类化妆品。()A、护肤类化妆品 B、清洁类、卫生类化妆品 C、美容类化妆品 D、护发类化妆品 18、下列那一种化妆品中毒反应,可以通过对原材料、物料的消毒、产品的防腐和工艺的灭菌而加以控制。()A、一次刺激性中毒反应 B、致病菌感染 C、异状敏感性中毒反应 18、有关皮肤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 表皮由角质层,6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于基底层五层重叠组成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细胞经常成片脱落,形成鳞屑真皮有再生能力,故受到损伤不会留下疤痕 19、雪花膏是属于哪类化妆品.()A、护肤类 B、护发类 C、美容类 D、美发类 20、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生长因素主要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1、一般化妆品乳化体要求稳定性寿命为().A、1年 B、1~2年 C、2~3年 D、永久 化妆品配方中,水含量可高达90%以上,为确保质量,所用水是()A、蒸馏水 B、自来水 C、矿泉水 D、离子交换水 科学家认为皮肤光老化主要是由于长期受()照射引起的。A、UVA B、UVC C、UVB D、可见光 24、下列那种化妆品原料可作为保湿剂()。A、当归 B、紫草 C、海藻 D、花粉 25、成人皮肤的面积约为 ( ) 。A 1.3平方米 B 1。4平方米 C 1。2平方米 D 1。5平方米成人皮肤占体重的 ( ) 。A 15% B 16% C 14% D 13% 黑色素细胞占基底细胞的 ( ) 。A 15% B 14% C 10% D 12% 正常情况下黑色素细胞位于 ( ).6A 基底细胞层 B 颗粒层 C 角质层 D 真皮层 基底细胞层细胞移行大到颗粒层需要 ( )。A 14天 B 28天 C 7天 D 20天 下列那个不是原发性皮疹 ( ) .A 糜烂 B 风团 C 结节 D 肿物 下列那个不是继发性皮疹 ( ) 。A 抓痕 B 浸渍 C 溃疡 D 斑块 33、 单纯疱疹好发部位( )。A 面部三叉神经第一分支区 B腰腹部 C四肢 D 皮肤粘膜交界处 34、脓疱疮的好发季节( )。A冬春季 B夏秋季 C春夏季 D秋冬季 确定可疑致敏物可行斑贴试验 ( )。 A.一般须在皮疹消退及停用抗组胺药1~2周进行。 B.斑贴试验阴性者可完全排除为致敏原. 36、下列疾病以斑疹和斑片为主要损害,除了:( ) A. 慢性荨麻疹 B. 雀斑 C. 黄褐斑 D. 白癜风 E. 鲜红斑痣 37、下列哪些不是引起瘙痒症的常见病因:() A 环境因素 B胆道梗阻 C妊娠 D糖尿病 E银屑病 皮肤主要由下列组织构成()。A。 表皮、真皮、皮肤附属器 基底细胞、棘细胞、颗粒细胞、透明层、角质层 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 表皮、真皮、神经纤维、血管、淋巴管 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皮肤主要由下列组织构成()。A。 表皮、真皮、皮肤附属器 B。 基底细胞、棘细胞、颗粒细胞、透明层、角质层C. 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 D。 表皮、真皮、神经纤维、血管、淋巴管 E。 表皮、真皮、皮下组织6影响皮脂腺分泌的主要激素是(). 糖皮质激素B。 甲状腺素C. 雄激素D。 雌激素E。 生长激素二、判断题 (每小题0。5分,共5分)1、美容业属服务行业,是社会“窗口行业",因此美容师职业道德显得更具有示范性。()2、碘伏主要用于皮肤的消毒杀菌。()3、皮肤保护功能是指对细菌、真菌、病毒等的防护。()4、水杨酸和蜂蜡是蜡状面膜的主要成分。()5、肉眼观察法也是皮肤测试的方法之一。()6、皮肤护理实施方案的疗程护理计划中应详尽注明客户的日间、夜间、每月护理方法和保养建议. ()7、根据色彩有无色相属性,可以将外界引起的色感觉分为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两大体系.()8、美容放大镜观察,油性皮肤眼周及脸颊处纹路较明显。()9、干性缺水性皮肤使用美容放大镜观察显示毛细血管和皱纹较明显。()10、面部皮肤护理方案是护理美容师实施操作的重要依据。()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皮肤由外向里可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三层。 2.表皮由外向内可分为(皮脂膜 、 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 五层。 3.皮肤的弹性和韧性与真皮中的()纤维和()纤维和()纤维有关。 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4、皮下组织是皮肤中(),()的一层,其厚度约为真皮层的()倍,主要是由脂肪细胞组成,是血管及神经由内部至真皮的通路,起保护作用。 最深、最厚55、皮肤分5类,分别是()。油性皮肤、干性皮肤、中性皮肤、混合性皮肤、敏感性皮肤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什么是皮脂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什么是皮肤的新陈代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皮肤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什么是健康的皮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清洁皮肤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简述混合性皮肤的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皮肤的吸收主要通过那几条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影响皮肤颜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面膜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加速皮肤衰老的主要外因及内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痤疮性皮肤的主要特征及预防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敏感性肌肤的特征、成因及调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眼圈、眼袋的预防与治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长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路知识总结(精简)
1。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i>0,反之i〈0。
电压的参考方向也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u〉0反之u〈0。
2.功率平衡
一个实际的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总是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
3.全电路欧姆定律:U=E-RI
4.负载大小的意义:
电路的电流越大,负载越大。
电路的电阻越大,负载越小。
5.电路的断路与短路
电路的断路处:I=0,U≠0
电路的短路处:U=0,I≠0
二.基尔霍夫定律
1.几个概念:
支路:是电路的一个分支。
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称为结点.
回路: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网孔:电路中无其他支路穿过的回路称为网孔.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定义:任一时刻,流入一个结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
(2)表达式:i进总和=0
或:i进=i出
(3)可以推广到一个闭合面.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定义:经过任何一个闭合的路径,电压的升等于电压的降。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动势之和。
(2)表达式:1
或:2
或:3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以推广到一个非闭合回路
三.电位的概念
(1)定义: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参考点的电压.
(2)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零。称为接地。
(3)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位用符号V表示
(4)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的差。(5)注意电源的简化画法.
四.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1.理想电压源
(1)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流的大小,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不变。理想电压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2)理想电压源不允许短路。
2.理想电流源
(1)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压的大小,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不变。理想电流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2)理想电流源不允许开路.
3.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
(1)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等于电流源的电流,电流源起作用。
(2)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时,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源的电压,电压源起作用。
4.理想电源与电阻的串并联
(1)理想电压源与电阻并联,可将电阻去掉(断开),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
(2)理想电流源与电阻串联,可将电阻去掉(短路),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
5.实际的电压源可由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内电阻的串联来表示。
实际的电流源可由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内电阻的并联来表示.
五.支路电流法
1.意义:用支路电流作为未知量,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2.列方程的方法:
(1)电路中有b条支路,共需列出b个方程。
(2)若电路中有n个结点,首先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n-1个电流方程。
(3)然后选b—(n—1)个独立的回路,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回路的电压方程。
3.注意问题:
若电路中某条支路包含电流源,则该支路的电流为已知,可少列一个方程(少列一个回路的电压方程)。
六.叠加原理
1.意义:在线性电路中,各处的电压和电流是由多个电源单独作用相叠加的结果。
2.求解方法:考虑某一电源单独作用时,应将其它电源去掉,把其它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开.
3.注意问题:最后叠加时,应考虑各电源单独作用产生的电流与总电流的方向问题。
叠加原理只适合于线性电路,不适合于非线性电路;只适合于电压与电流的计算,不适合于功率的计算。
七.戴维宁定理
1.意义:把一个复杂的含源二端网络,用一个电阻和电压源来等效。
2.等效电源电压的求法:
把负载电阻断开,求出电路的开路电压UOC.等效电源电压UeS等于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3.等效电源内电阻的求法:
(1)把负载电阻断开,把二端网络内的电源去掉(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路),从负载两端看进去的电阻,即等效电源的内电阻R0.
(2)把负载电阻断开,求出电路的开路电压UOC.然后,把负载电阻短路,求出电路的短路电流ISC,则等效电源的内电阻等于UOC/ISC。
八.诺顿定理
1.意义:
把一个复杂的含源二端网络,用一个电阻和电流源的并联电路来等效。
2.等效电流源电流IeS的求法:
把负载电阻短路,求出电路的短路电流ISC.则等效电流源的电流IeS等于电路的短路电流ISC。
3.等效电源内电阻的求法:
同戴维宁定理中内电阻的求法.
本章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的分析计算方法,必须很好地理解掌握。其中,戴维宁定理是必考内容,即使在本章的题目中没有出现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在第2章<〈电路的瞬态分析>〉的题目中也会用到。
第2章电路的瞬态分析
一.换路定则:
1.换路原则是:
换路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Uc(o+)=Uc(o—)。
电感上的电流保持不变,Ic(o+)=Ic(o-)。
原因是:电容的储能与电容两端的电压有关,电感的储能与通过的电流有关。
2.换路时,对电感和电容的处理
(1)换路前,电容无储能时,Uc(o+)=0。换路后,Uc(o-)=0,电容两端电压等于零,可以把电容看作短路.(2)换路前,电容有储能时,Uc(o+)=U。换路后,Uc(o—)=U,电容两端电压不变,可以把电容看作是一个电压源。(3)换路前,电感无储能时,IL(o-)=0。换路后,IL(o+)=0,电感上通过的电流为零,可以把电感看作开路。
(4)换路前,电感有储能时,IL(o—)=I。换路后,IL(o+)=I,电感上的电流保持不变,可以把电感看作是一个电流源.
3.根据以上原则,可以计算出换路后,电路中各处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二.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三.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2.电压电流的充电过程四.RC电路全响应
2.电路的全响应=稳态响应+暂态响应
稳态响应
暂态响应
3.电路的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五.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1.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为待求的响应,待求响应的初始值,为待求响应的稳态值。
2.三要素法适合于分析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必须掌握。
3.电感电路的过渡过程分析,同电容电路的分析。
电感电路的时间常数是:
六.本章复习要点
1.计算电路的初始值
先求出换路前的原始状态,利用换路定则,求出换路后电路的初始值.
2.计算电路的稳定值
计算电路稳压值时,把电感看作短路,把电容看作断路。
3.计算电路的时间常数τ
当电路很复杂时,要把电感和电容以外的部分用戴维宁定理来等效。求出等效电路的电阻后,才能计算电路的时间常数τ。
4.用三要素法写出待求响应的表达式
不管给出什么样的电路,都可以用三要素法写出待求响应的表达式。
第3章交流电路复习指导一.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1.正弦量的三要素
(1)表示大小的量:有效值,最大值
(2)表示变化快慢的量:周期T,频率f,角频率ω.
(3)表示初始状态的量:相位,初相位,相位差。
2.正弦量的表达式:
3.了解有效值的定义:
4.了解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
5.了解周期,频率,角频率之间的关系:
二.复数的基本知识:
1.复数可用于表示有向线段,如图:
复数A的模是r,辐角是Ψ
2.复数的三种表示方式:
(1)代数式:
(2)三角式:
(3)指数式:
(4)极坐标式:
3.复数的加减法运算用代数式进行。
复数的乘除法运算用指数式或极坐标式进行。
4.复数的虚数单位j的意义:
任一向量乘以+j后,向前(逆时针方向)旋转了,乘以-j后,向后(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三.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1.相量的意义:用复数的模表示正弦量的大小,用复数的辐角来表示正弦量初相位.
相量就是用于表示正弦量的复数。为与一般的复数相区别,相量的符号上加一个小园点。
2.最大值相量:用复数的模表示正弦量的最大值.
3.有效值相量:用复数的模表示正弦量的有效值。
4.例题1:把一个正弦量用相量表示。
解:最大值相量为:
有效值相量为:
5.注意问题:
正弦量有三个要素,而复数只有两个要素,所以相量中只表示出了正弦量的大小和初相位,没有表示出交流电的周期或频率.相量不等于正弦量。
6.用相量表示正弦量的意义:
用相量表示正弦后,正弦量的加减,乘除,积分和微分运算都可以变换为复数的代数运算。
7.相量的加减法也可以用作图法实现,方法同复数运算的平行四边形法和三角形法。
四.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1.电压与电流的瞬时值之间的关系:u=Ri
式中,u与i取关联的参考方向
设:
(式1)
则:
(式2)
从上式中看到,u与i同相位。
2.最大值形式的欧姆定律(电压与电流最大值之间的关系)
从式2看到:
3.有效值形式的欧姆定律(电压与电流有效值之间的关系)
从式2看到:
4.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由式1和式2得:
相位与相位同相位.
5.瞬时功率:
6.平均功率:
五.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1.电压与电流的瞬时值之间的关系:
式中,u与i取关联的参考方向
设:
(式1)
则:
(式2)
从上式中看到,u与i相位不同,u超前i
2.最大值形式的欧姆定律(电压与电流最大值之间的关系)
从式2看到:
3.有效值形式的欧姆定律(电压与电流有效值之间的关系)
从式2看到:
4.电感的感抗:
单位是:欧姆
5.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由式1和式2得:
相位比相位的相位超前
.
6.瞬时功率:
7.平均功率:
8.无功功率:用于表示电源与电感进行能量交换的大小
Q=UI=XL
单位是乏:Var
六.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1.电压与电流的瞬时值之间的关系:
式中,u与i取关联的参考方向
设:
(式1)
则:
(式2)
从上式中看到,u与i不同相位,u落后i
2.最大值形式的欧姆定律(电压与电流最大值之间的关系)
从式2看到:
3.有效值形式的欧姆定律(电压与电流有效值之间的关系)
从式2看到:
4.电容的容抗:
单位是:欧姆
5.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由式1和式2:
得:
相位比相位的相位落后
.
6.瞬时功率:
7.平均功率:
8.无功功率:用于表示电源与电容进行能量交换的大小
为了与电感的无功功率相区别,电容的无功功率规定为负.
Q=-UI=—XC
单位是乏:Var
七.R、L、C元件上电路与电流之间的相量关系、有效值关系和相位关系如下表所示:
元件
名称相量关系有效值
关系相位关系相量图
电阻R
电感L
电容C
表1
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在交流电路中的主要结论
八.RLC串联的交流电路
RLC串联电路的分析
RLC串联电路如图所示,各个元件上的电压相加等于总电压:
1.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
上式是计算交流电路的重要公式
2.复数阻抗:
复阻抗Z的单位是欧姆。
与表示正弦量的复数(例:相量)不同,Z仅仅是一个复数.
3.阻抗模的意义:
(1)此式也称为有效值形式的欧姆定律
(2)阻抗模与电路元件的参数之间的关系
4.阻抗角的意义:
(1)阻抗角是由电路的参数所确定的。
(2)阻抗角等于电路中总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3)当,时,为感性负载,总电压
超前电流一个角;
当,时,为容性负载,总电压
滞后电流一个角;
当,时,为阻性负载,总电压和电流同相位;这时电路发生谐振现象.
5.电压三角形:在RLC串联电路中,电压相量组成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图中分别画出了、和三种情况下,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6.阻抗三角形:了解R、XL、与角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
九.阻抗的串并联
1.阻抗的串联
电路如图:
(1)各个阻抗上的电流相等:
(2)总电压等于各个阻抗上和电压之和:
(3)总的阻抗等于各个阻抗之和:
(4)分压公式:
多个阻抗串联时,具有与两个阻抗串联相似的性质。
2.阻抗的并联
电路如图:
(1)各个阻抗上的电压相等:
(2)总电流等于各个阻抗上的电流之和:
(3)总的阻抗的计算公式:或
(4)分流公式:
多个阻抗并联时,具有与两个阻抗并联相似的性质.
3.复杂交流电路的计算
在少学时的电工学中一般不讲复杂交流电路的计算,对于复杂的交流电路,仍然可以用直流电路中学过的计算方法,如: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等。
十.交流电路的功率
1。瞬时功率:p=ui=UmImsin(ωt+φ)sinωt=UIcosφ-UIcos(2ωt+φ)
2。平均功率:P===UIcosφ
平均功率又称为有功功率,其中cosφ称为功率因数。
电路中的有功功率也就是电阻上所消耗的功率:
3.无功功率:Q=ULI-UCI=I2(XL-XC)=UIsinφ
电路中的无功功率也就是电感与电容和电源之间往返交换的功率。
4。视在功率:S=UI
视在功率的单位是伏安(VA),常用于表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供电设备的容量。
5.功率三角形:P、Q、S组成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其中φ为阻抗角。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十一。电路的功率因数
1.功率因数的意义
从功率三角形中可以看出,功率因数.功率因数就是电路的有功功率占总的视在功率的比例。功率因数高,则意味着电路中的有功功率比例大,无功功率的比例小.
2.功率因数低的原因:
(1)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是电感性负载
异步电动机,洗衣机、电风扇、日光灯都为感性负载。
(2)电动机轻载或空载运行(大马拉小车)
异步电动机空载时cosφ=0.2~0.3,额定负载时cosφ=0.7~0。9。
3.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1)提高发电设备和变压器的利用率
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供电设备都有一定的容量,称为视在功率,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可减小无功功率输出,提高有功功率的输出,增大设备的利用率。
(2)降低线路的损耗
由公式,当线路传送的功率一定,线路的传输电压一定时,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可减小线路的电流,从而可以降低线路上的功率损耗,降低线路上的电压降,提高供电质量,还可以使用较细的导线,节省建设成本。
4.并联电容的求法一,从电流相量图中导出:
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可以补偿电感消耗的无功功率,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电路如图:
计算公式如下:
5.并联电容的求法二,从功率三角形图中导出:
如图所示,和S1是电感性负载的阻抗角和视在功率,和S是加电容后电路总的阻抗角和视在功率,QL和QC分别是电感和电容的无功功率,Q是电路总的无功功率。
计算公式如下:十二。本章复习重点
1.概念题:关于正弦量表达式、相量表达式式、感抗、容抗、阻抗等公式判断正误的题目,如教材各节后面的思考题。可能以填空题、判断题的形式出现。
2.用相量计算交流电路
用相量计算交流电路,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必须掌握.但由于复数的计算很费时间,所以本章不会出很复杂的电路计算题。重点应掌握简单交流电路的计算,例如:RLC串联电路、RL串联电路、RL串联后再并联电容等电路.3.有些电路不用相量也能计算,甚至比用相量法计算电路要简单。只用阻抗、相位角、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等相差公式计算电路,例如作业题3。7.1、3.7。2等。
第4章供电与用电复习指导一、概念题:
1.星形联结法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三角形联结法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
基本要求是:已知一个线电压或相电压的表达式(三角函数式或相量表达式),能写出其它线电压和相电压的表达式。
2.三相负载故障情况(短路、断路)下,电路的分析与简单计算。
3.已知负载的额定相电压,根据三相电源的电压考虑采用何种联结方法(星形或三角形)。
二、简单计算题:
考察三相电路的基本知识,一般用于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例1:有一电源和负载都是星形联结的对称三相电路,已知电源线电压为380V,负载每相阻抗模
为10Ω,试求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
解:负载相电压
Up=220V
负载相电流
Ip=22A
负载线电流
IL=22A
三、用相量进行计算的题目
一般用于计算不对称的三相电路.
例3:已知R1=22Ω,R2=38Ω,UL=380V,求线电流的大小。
解:用相量法求解。
设U相的相电压为
四、用功率相加的方法计算电路
求总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方法是:
总的有功功率等于各个元件的有功功率之和,等于各个支路的有功功率之和,也等于各个部分电路的有功功率之和。
总的无功功率等于各个元件的无功功率之和,等于各个支路的无功功率之和,也等于各个部分电路的无功功率之和。
总的视在功率按式计算。注意:一般情况下,
用此法计算电路,有时比用相量法计算电路要简单一些,此方法也可用于单相交流电路的计算。
第6章电动机复习指导一.本章主要的计算公式及分类
本章公式很多,可归纳总结如下:
1.转速、转差率、极对数、频率之间的关系
2.输出功率、转矩之间的关系
3.输入功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因数之间的关系
4.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损耗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5.Y一△起动时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的公式
6.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时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的公式
7.其它公式
二.本章复习重点
(一)。概念题:
1.关于转速、转差率、极对数、频率之间的关系的题目。
例1.日本和美国的工业标准频率为60Hz,他们的三相电动机在p=1和p=2时转速如何?答:分别为3600转/分和1800转/分。
例2.50HZ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转速是1440r/min时,转差率是多少?转子电流的频率是多少?
答:S=0。04,f2=Sf1=2HZ.
2.关于电动机的联接方式(星形或三角形)及简单计算。
例1.额定电压为380V/660V,星/角联结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问当电源电压分别为380V和660V时各采用什么联结方式?它们的额定电流是否相同?额定相电流是否相同?额定线电流是否相同?若不同,差多少?
答:当电源电压为380V时采用三角形联结方式,当电源电压为660V时采用星形联结方式时它们的额定相电流相同,额定线电流不同。
例2:380V星形联结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源电压为何值时才能接成三角形?380V角形联结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源电压为何值时才能接成星形?
答:220V和660V。
3.关于星形一三角形起动、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的问题.
例1:星形-三角形减压起动是降低了定子线电压还是降低了定子线电压?自偶减压起动呢?
答:前者是降低了定子相电压,没有降低线电压,后者是降低了定子线电压,使得相电压也随之降低。
4.其它
(二)。计算题:至少会作以下2类题目。
1.关于电动机的额定数据的计算。
例1:一台4个磁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电压为380V,频率为50Hz,三角形联结。在负载转矩TL=133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1章《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听评课记录
- 五年级下册数学听评课记录《 找次品(一)》人教新课标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3《中心对称图形》听评课记录
-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听评课记录
-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听课评课记录
-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听课评课记录8
-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四课-第二框-交往讲艺术听课评课记录鲁教版
-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2《学习与探究 亚洲的人文环境》听课评课记录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听评课记录
- 轴套类零件件的加工课件
- 北京市水务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指南
- 吸引器教学讲解课件
- 医学心理学人卫八版66张课件
- 物业服务五级三类收费重点标准
- 工商注册登记信息表
- 仿古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普通冲床设备日常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
- DB51∕T 2630-2019 珙桐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PPT通用课件
- 《红楼梦讲稿》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