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新教材高一数学暑假作业十新人教A版_第1页
年新教材高一数学暑假作业十新人教A版_第2页
年新教材高一数学暑假作业十新人教A版_第3页
年新教材高一数学暑假作业十新人教A版_第4页
年新教材高一数学暑假作业十新人教A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数学暑假作业一、单选题下列函数既是奇函数又在(-1,1)上是增函数的是(

)A.y=cos(π2+x) B.y=-已知函数f(x)=(a2-3)sinx+(3a2+1)cosx,将f(x)图象向右平移π3A.-1 B.1 C.-2 D.2已知不等式ax2-bx-1≥0的解集是x-3≤x≤-2,则不等式x2A.xx<-16或x>1} B.xx<-1或x>16}

C.已知函数f(x)=sin x·sinx+πA.-12 B.12 C.0在△ABC中,若b=1,a(2sinB-3cosC)=3ccosA,点G是△ABCA.

3 B.32 C.3或23 D.3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在△ABC中,若A>B>C,则sinA>②若,则存在唯一实数λ使得;③若,,则;④在△ABC中,若,且,则△ABC为等边三角形;A.1 B.2 C.3 D.4已知复数z=(3i-1)(1-i)i2019(i为虚数单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的虚部为4

B.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三象限

C.z的共轭复数z=4-2i

D.在正四面体ABCD中,点E,F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为90°

B.直线AB与平面BCD成的角为60°

C.直线EF//平面ACD

D.平面AFD⊥平面BCD

甲乙两名同学6次考试的成绩统计如图,甲乙成绩的平均数分别为m1,m2,标准差分别为n1A.m1<m2, n1二、多选题如下图,BC,DE是半径为1的圆O的两条不同的直径,BF=2FO,则(    )A.BF=13FC

B.FD⋅FE=-89

C.-1<下列关于复数的命题中(i是虚数单位),说法正确的是(    )A.若关于x的方程(1+i)x 2+ax+1-4i=0(a∈R)有实根,则a=±

B.复数z满足(1+i)z=i 2021,则z在复平面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C.1+2i是关于x的方程x 2+px+q=0的一个根,其中p,q为实数,则q=5

D.已知复数z 1,z 2满足z 1⋅z 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2,E为AB的中点,将△ADE沿DE翻折到△A1DE的位置,A1∉平面ABCD,MA.恒有BM//平面A1DE

B.B与M两点间距离恒为定值

C.三棱锥A1-DEM的体积的最大值为212

D.下列说法正确的序号是(

)A.偶函数f(x)的定义域为2a-1,a,则a=13

B.一次函数f(x)满足f(f(x))=4x+3,则函数f(x)的解析式为f(x)=x+1

C.奇函数f(x)在2,4上单调递增,且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1,则2f(-4)+f(-2)=-15

D.若集合A={x三、填空题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2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结论序号是_______________.①AC⊥BE;平面ABCD;③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定值;④直线(1)已知锐角三角形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cos2B-cos2C-sin2A=-sinAsinB,(2)已知a,b均为单位向量,且它们的夹角为120∘,则(3)若点P是ΔABC内的一点,且满足PA+PB+PC(4)已知OA=(-1,3),OB=(3,-1),OC=(m,1)若(5)如图,在四边形OBCD中,CD=2BO,OA=2AD,∠D=90∘,且BO=AD=1.点P在线段从某小学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将他们的身高(单位:cm)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若要从身高在[120,130),[130,140),[140,150]内的学生中,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18人参加一项活动,则应从身高在[140,15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为

.新型肺炎疫情期间,A地派遣甲、乙、丙、丁四支运输队将“爱心物资”运往B地,已知甲运输队在三天内到达B地的概率为14,乙运输队在三天内到达B地的概率为12,丙、丁两运输队在三天内到达B地的概率均为23,若四支运输队在三天内到达B地与否相互独立,则至少2支运输队在三天内到达B地的概率为

已知i是虚数单位,若复数z满足zi2019=1+i,则|z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x2,求函数f(x)的解析式

(1)

若对于任意的x∈[t,t+2],不等式f(x+t)≥94f(x)恒成立,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

已知sin(x+π6)=14,则sin(5π6-x)+cos2(π3-x)=设a,b,c分别是△ABC的内角A,B,C的对边,b+csinA+C=a+csinA-sinC,则角A=

;设D是边BC的中点,且△ABC四、解答题已知函数f(x)=2sin2(ωx+π4)-3cos(2ωx)-1(ω>0),f(x)的最小正期为π.

(1)求f(x)的值域;

(2)方程f(x)-n+1=0在[0,7π12]上有且只有一个解,求实数n的取值范围;

(3)是否存在实数m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m=(a,c-2b),n=(cosC,cosA),且m⊥n.

(1)求角A的大小;

(2)若b+c=5,△ABC的面积为3,求a.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ΔPBC为等边三角形,点O为BC的中点,AC⊥PB,平面PBC⊥平面ABC.

(1)求证:平面PAC⊥平面PBC;

(2)已知E为PO的中点,F是AB上的点,AF=λAB.若EF//平面PAC,求λ的值.

当前,全国上下正处在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要求,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结合全国第32个爱国卫生月要求,学校某班组织开展了“战疫有我,爱卫同行”防控疫情知识竞赛活动,抽取四位同学,分成甲、乙两组,每组两人,进行对战答题.规则如下:每次每位同学给出6道题目,其中有一道是送分题(即每位同学至少答对1题).若每次每组答对的题数之和为3的倍数,原答题组的人再继续答题;若答对的题数之和不是3的倍数,就由对方组接着答题.假设每位同学每次答题之间相互独立,第一次由甲组开始答题.求:(Ⅰ)若第n次由甲组答题的概率为Pn,求(Ⅱ)前4次答题中甲组恰好答题2次的概率为多少?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为直角,(1)求证:平面A1B1(2)若异面直线A1B1与A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21313已知函数f(x)=|ax2-1|-x(1)当a=1时,求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2)对满足f(x)有四个零点的任意实数a,当x∈[0,1]时,不等式f(x)≤m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和解析1.【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诱导公式,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对数函数及其性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利用诱导公式和正弦的奇偶性对A进行判断,再利用函数的定义域对B进行判断,再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对C进行判断,最后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函数的奇偶性对D进行判断,从而得结论.【解答】解:

对于A,因为y=cos(π所以A不符合题目条件;

对于B,因为函数y=-2x在所以B不符合题目条件;

对于C,因为y=ln所以C不符合题目条件;

对于D,因为函数y=2x-2所以D符合题目条件.故选D.

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和图象的性质,涉及两角和差的正切值公式,涉及三角函数的最值,周期,图象性质,难度较大.

先根据已知得到当时g(x)最大或最小,进一步根据平移变换得到f(x)的极值点(最值点),然后关键一步,利用周期得到f(x)的零点,然后结合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和诱导公式进行计算求解即可.

【解答】

解:由对任意x∈R,都有g(x)≤|g(π4)|成立,可知g(π4)是g(x)的最大值,

∴当时g(x)最大或最小,

又∵将f(x)图象向右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g(x)的图象,

∴当时f(x)最大或最小,

又∵f(x)的周期为2π,四分之一周期为,

∴当时f(x)的值为0,

∴(12a-3)·3+13-1+(3【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属基础题.

根据已知可得-3,-2为方程ax2-bx-1=0的两个根,根据韦达定理求出a,b,然后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求出结果,属于基础题.

【解答】

解:根据已知可得-3,-2为方程ax2-bx-1=0的两个根,且a<0,

根据韦达定理可得-3-2=ba-3×-2=-1a,解得a=-16b=5【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以及二倍角公式,辅助角公式,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积化和差公式.

方法一: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以及二倍角公式,辅助角公式,正弦函数,即可得;

方法二:利用余弦函数的性质,积化和差公式,即可得.

【解答】

解:方法一f(x)=sin

=sin

=12sin2x+====1∴f(x)∈-方法二f(x)=sin

=-=-=-=-∴f(x)∈-

5.【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向量数量积,属于中档题.

先根据正弦定理可求出A=π3或2π3,再根据向量的运算和余弦定理即可求出c,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

解:因为a(2sinB-3cosC)=3ccosA,

由正弦定理可知2sinAsinB-3sinAcosC=3sinCcosA,

所以,

因为在△ABC中sinB≠0,

所以,

因为在△ABC中,

所以A=π3或2π3.

又AG=133,延长AG交BC于点D,

所以AD=132.

因为AD=12(AB+

6.【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向量共线的定义及性质、向量的运算、向量的数量积、正弦定理,属较难题.①由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及正弦定理可知正确.②当b=0时不成立.③当b=0时,满足条件但a与c不平行.④根据单位向量的定义及向量的加法可知ABAB+ACAC在∠A的角平分线AD上,再由ABAB+ACAC·BC=0得AB=AC②若a//b且b≠0,则存在唯一实数λ使得a=λ③当b=0时,满足a//b,b//c,但④在△ABC中,ABAB为与AB同方向的单位向量,ACAC为与设△ABC中,∠A的角平分线交BC于点D.所以ABAB+ACAC在∠A所以AD⊥BC,所以AB=AC.又ABAB·ACAC=AB所以

,所以△ABC为等边三角形,故④正确.故选B.

7.【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复数的概念及运算,属于基础题.

先求出复数z,再逐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因为z=(3i-1)(1-i)i2019=2+4i-i=-4+2i,

z的虚部为2,所以A错误;

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所以B错误;

z=-4-2i,所以C错误;

8.【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考查了线面平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运用以及空间角的求法,是中档题.

过A作AG⊥CD,则G为CD中点,连接AG,AF,BG,DF,则BG⊥CD,DF⊥BC,利用正四面体的性质逐一分析四个选项得答案.

【解答】

解:如图,过A作AG⊥CD,则G为CD中点,连接AG,AF,BG,DF,则BG⊥CD,DF⊥BC,

又∵BG∩AG=G,AG,BG⊂平面ABG,

∴CD⊥平面ABG,AB⊂平面ABG,则CD⊥AB,故A正确;

由AB与平面BCD所成的角即∠ABG,又AG=BG≠AB,所以∠ABG≠60°;故B错误;

正四面体ABCD中,点E,F分别是AB,BC的中点,∴EF//AC,

∵EF⊄平面ACD,AC⊂平面ACD,∴EF//平面ACD,故C正确;

∵几何体为正四面体,∴A在底面BCD的射影为底面的中心,

则AO⊥平面BCD,

而AO⊂平面AFD,∴平面AFD⊥平面BCD,故D正确.

∴结论错误的是B.

故选:B.

9.【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的大小的判断,考查折线图的性质等基础知识,属于基础题.

通过观察折线图比较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的大小.【解答】解:由甲、乙两名同学6次考试的成绩统计图,知:

甲的平均成绩高于乙的平均成绩,

甲的成绩的波动小于乙的成绩的波动,

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为m1,m2,标准差分别为n1,n2,

则m1>

10.【答案】BC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夹角、向量的模、向量平行的判断与证明,属于中档题.

运用共线向量的比值可判断A,运用向量的加减法运算及数量积运算将FD·FE分解为FO+ODFO+OE即FO2+FOOD+OE+OD·OE可判断B,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cos<FD·FE>=FD·FEFD·FE结合FD·FE=FO+OD·FO+OE的模的运算FO+OD2·FO+OE2可判断C,运用三点共线的向量表示可判断D.

【解答】

解:对于A,因为BF=2FO,

所以BF=23BO=23OC,FO=13BO=13OC,

而FC=FO+OC=43OC,

所以BF=12FC,故A错误;

对于B,由题意OD【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复数相等,以及复数的几何意义与复数模的求法,是基础题.由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复数的基本概念,韦达定理等知识逐一分析四个选项得答案.

【解答】

解:A.由关于x的方程有实根,

所以a=4i-1-1+ix2xx≠0,

因为a,x为实数,

所以x2=4,即x=±2,

则a=±52,则A正确;

B.

∵(1+i)z=i2021

∴z=i20211+i=i1+i=12+12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故B错误;

C.1+2i是关于x的方程x2+px+q=0的一个根,故另外一个根为1-2i,

故得q=(1+2i)(1-2i)=5,故C正确;

D.设z1=a+bi,z【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以及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性质,涉及余弦定理,同时考查了空间中的距离,三棱锥的体积,属于较难题.

根据空间中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结合选项依次分析求解即可.

【解答】

解:对于A,取CD的中点F,连接MF,BF,

易知MF//A1D,FB//ED,

∵MF⊄平面A1DE,A1D⊂平面A1DE,

∴MF//平面A1DE,

同理可得FB//平面A1DE,

又MF∩FB=F,MF,FB⊂平面MBF,

∴平面MBF//平面A1DE,

又BM⊂平面MBF,

∴恒有BM//平面A1DE,故A正确;

对于B,在矩形ABCD中,AB=2AD=2,E为AB的中点,所以AE=AD=1,DE=2,

取CD的中点F,连接MF,BF,则MF//A1D,且MF=12A1D=12,

BF//DE,BF=DE=2,∠A1DE=∠ADE=∠MFB=45°,

在三角形MBF中,由余弦定理得,故B正确;

对于C,因为BM//平面A1DE,所以M到平面A1DE的距离等于B到平面A1DE的距离,

BE=1为定值,S△A1DE=12为定值,

∴当平面A1DE⊥平面ABCD时,B到平面A1DE的距离最大,三棱锥A1-DEM的体积取最大值,

此时,VA1-DEM=VA1-DEB=13×【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函数的解析式、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以及集合中的元素,属于基础题.

根据题意,逐项分析各选项中的问题,即可求解.

【解答】

解:A、∵偶函数f(x)的定义域为[2a-1,a],

∴2a-1=-a,解得a=13,

故A正确;

B、设一次函数f(x)=kx+b(k≠0),

则f[f(x)]=f(kx+b)=k(kx+b)+b=k2x+kb+b,

∵f[f(x)]=4x+3,

∴k2=4kb+b=3,

解得k=2b=1或k=-2b=-3,

∴函数f(x)的解析式为f(x)=2x+1或f(x)=-2x-3,

故B不正确;

C、∵奇函数f(x)在[2,4]上单调递增,且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1,

∴f(2)=-1,f(4)=8,

∴f(-2)=-f(2)=1,f(-4)=-f(4)=-8,

∴2f(-4)+f(-2)=2×(-8)+1=-15,

故C正确;

D、∵集合A={x|-ax2+4x+2=0}中至多有一个元素,

∴方程-ax2+4x+2=0至多有一个解,

当a=0时,方程4x+2=0只有一个解-12,符合题意,

当a≠0时,由方程-ax2+4x+2=0【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棱柱的结构特征,熟练掌握线面平行的判断方法,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以及线面垂直的证明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考查空间思维能力,属于较难题.

①AC⊥BE,可由线面垂直证两线垂直;②由面面平行的定义可证得结论正确;③可由两个极端位置说明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不是定值;④把线面角转化为线线角即∠ABD,即可得知④正确;⑤可证明棱锥的高与底面积都是定值得出体积为定值.

【解答】

解:①∵AC⊥平面BB1D1D,又BE⊂平面BB1D1D,∴AC⊥BE,故①正确;

②∵平面ABCD//平面A1B1C1D1,EF⊂平面A1B1C1D1,∴EF//平面ABCD,故②正确;

③由图知,当F与B1重合时,令上底面中心为O,则此时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A1AO,当E与D1重合时,此时点F与O重合,则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OBC1,此二角不相等,故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不为定值,故③错误;

④直线AB与平面BEF所成的角也就是直线AB与平面BB1D1D所成的角,∵AC⊥平面BB1D1D,∴直线AB与平面BB【解析】(1)【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cosC,把已知等式利用正弦定理化简,整理后代入计算求出cosC的值,即可确定出C的度数,由sin(A-B)=cos(A+B),可得sinA=cosA,由A为锐角,可得A,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B的值.利用正弦定理可求b,进而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计算得解.

【解答】

解:∵ΔABC的三个内角为A,B,C,且满足cos2B-cos2C-sin2A=-sinAsinB,

可得:sin2C+sinAsinB=sin2A+sin2B,

∴由正弦定理化简得:c2+ab=a2+b2,

∵0<C<π,∴C=π3,

∵sin(A-B)=cos(A+B).

即,,

∴由A为锐角,可得A=π4,B=π-A-C=5π12,∵a=2,

∴由正弦定理可得:,

∴三角形ABC的面积.

故答案为3+34.

(2)【分析】

本题考查数量积以及向量的模,属于中档题,根据题意可得a·b=-12,再由|2a+b|=4a2+4a·b+b2求得答案.

【解答】

解:因为a,b均为单位向量,且它们的夹角为120∘,所以由数量积的定义可得,所以|2a+b|=4a2+4a·b+b2=4-2+1=3.

故答案为3.

(3)【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加减法,属于中档题.由题意可得,P为ΔABC的重心,由重心的性质,可得结果.

【解答】

解:点P是ΔABC内的一点,且满足PA+PB+PC=0,

P为ΔABC的重心,由重心的性质,

设P到直线AB的距离为h,则C到直线AB的距离为3h,

则.

故答案为13.

(4)【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加减法,向量垂直的条件,属于基础题.求出AC,BC的坐标,由AC⊥BC,代入公式即可.

【解答】

解:OA=(-1,3),OB=(3,-1),OC=(m,1),

则AC=OC-OA=m+1,-2,

BC=OC-OB=m-3,2,

由A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和分层抽样,属于基础题.

先根据各矩形面积之和为1确定a的值,得到在[120,130),[130,140),[140,150]这三组内学生的人数,再根据分层抽样确定选取人数即可.【解答】解:由(0.005+0.010+0.020+a+0.035)×10=1,得a=0.030.

由于在[120,130),[130,140),[140,150]这三组内学生人数的频率分别为0.3,0.2,0.1,

所以在这三组内学生的人数分别为30,20,10,

因此应从身高在[140,15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为1060×18=3.

故答案为

17.【答案】5372【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对立事件概率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先求出4个人都没有完成任务的概率和4个人中有3个人没有完成任务的概率,由此利用对立事件概率计算公式能求出至少2人完成任务的概率.

【解答】

解:4个人都没有完成任务的概率为34×12×13×13=124,

4个人中有3个没有完成任务的概率为:

1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复数的四则运算,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共轭复数和复数的模,考查i的幂运算的周期性,属于基础题.

先计算z,得到z,再用求模公式求模.

【解答】解:∵i2019=i4504×i3=i3=-i,

∴zi2019=z×-i[2,+∞)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函数恒成立问题及函数的奇偶性,难度适中,关键是掌握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属于中档题.

由当x>0时,f(x)=x2,函数是奇函数,可得f(0)=0,当x<0时,f(x)=-x2,从而f(x)在R上是单调递增函数,且满足94f(x)=f(32x),再根据不等式f(x+t)≥94f(x)=f(32x)在[t,t+2]恒成立,可得x+t≥32x在[t,t+2]恒成立,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当x>0时,f(x)=x2,

∵函数是R上的奇函数,所以f(0)=0,

∴当x<0时,-x>0,f(-x)=x2=-f(x),所以f(x)=-x2,

∴f(x)=x2(x≥0)-x2(x<0),

∴f(x)在R上是单调递增函数,且满足917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二倍角公式及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与两家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将未知角用已知角表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一般题.

①利用诱导公式,我们易将化为,由已知,代入计算可得结果.

②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求出,再利用二倍角公式、诱导公式与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求出即可.

【解答】

解:,

=14+116

=516.

α为钝角,且,

=-725×22+2425×22

=17250.

故答案为516【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加减法的运算、数量积的运算,综合运用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考查了转化思想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由正弦定理可得b2+c2-a2=-bc,由余弦定理可得cosA=-,结合范围A∈(0,π)可得A的值,结合的面积求得bc【解答】解:∵,∴由正弦定理可得:,整理可得:b2+∴由余弦定理可得:cosA=,

由A∈(0,π),可得:A=,

又的面积为,

即,

∴bc=4,

又AB⋅(DA+DB)=(DB-DA)⋅(DA+DB)=DB

22.【答案】解:(1)函数f(x)=sin∵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ω>0,∴2π2ω=π那么f(x)的解析式,则当sin(2x-π3)=1时,函数取得最大值2;当所以函数的值域为[-2,2].(2)方程f(x)-n+1=0在[0,7π12]上有且有一个解,转化为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n-1∵x∈[0,7π12]因为函数f(x)在[0,5π12]上单调递增,在(5π12,7π12∴-3≤n-1<1或所以1-3≤n<2或(3)由(1)可知,∴f(x2实数m满足对任意x1∈[-1,1],都存在x2即4x令y=4设2x1-∵x1∈[-1,1],∴t∈[-32,令g(t)=t2+mt+6,其对称轴t=-∴①当-m2≤-32,即m≥3时,g(t)在[-②当-32<-m2<3③当32≤-m2,即m≤-3时,综上可得,存在m,可知m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考查函数与方程的综合应用,考查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属于较难题.

(1)根据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得到,进而可得结果;

(2)问题等价于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n-1的图象在[0,7π12]上只有一个交点.求出f(x)在[0,7π12]上单调性,进而得解.

(3)问题等价于对任意x1∈[-1,1],4x1+4-x1+m(2x1-2-x1)+4>0成立.设2x1-2-x1=t,则有g(x)=t2+mt+6>0在t∈[-32,32]上恒成立.借助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m的取值范围.

23.【答案】解:(1)△ABC中,m=(a,c-2b),n=(cosC,cosA),

当m⊥n时,m⋅n=acosC+(c-2b)cosA=0,【解析】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三角恒等变换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解三角形的应用问题,是中档题.

(1)根据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和正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即可求出角A的值;

(2)由题意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和余弦定理,即可求出a的值.

24.【答案】(1)证明:∵△PBC为等边三角形,点O为BC的中点,∴PO⊥BC,平面PBC⊥平面ABC,平面PBC∩平面ABC=BC,PO⊂平面PBC,∴PO⊥平面ABC,∵AC⊂平面ABC,∴PO⊥AC,∵AC⊥PB,PO∩PB=P,PB⊂平面PBC,PO⊂平面PBC,∴AC⊥平面PBC,∵AC⊂平面PAC,平面PAC⊥平面PBC.(2)解:取CO中点G,连结EG,FG,∵E为PO的中点,∴EG///PC,∵EG⊄平面PAC,PC⊂平面PAC,∴EG//平面PAC,F是AB上的点,AF=λAB,EF//平面PAC,

且EG∩EF=E,EG,EF⊂平面EFG,平面EFG//平面PAC,因为平面PAC∩平面ABC=AC,平面EFG∩平面ABC=FG,∴FG//AC,∴λ=AFAB=CGCB=

【解析】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1)由已知平面PBC⊥平面ABC,又由ΔPBC为等边三角形,点O为BC的中点,得到PO⊥BC,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得到PO⊥平面ABC,进一步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到PO⊥AC,结合已知的AC⊥PB,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到AC⊥平面PBC,继续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到结论的证明;

(2)取CO中点G,连结EG,FG,得到EG//PC,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到EG//平面PAC,进一步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到平面EFG//平面PAC,于是得到FG//AC,则可得到λ的值.

25.【答案】解:(Ⅰ)第(n+1)次由甲组答题,是第n次由甲组答题,第(n+1)次继续由甲组答题的事件与第n次由乙组答题,第(n+1)次由甲组答题的事件和,它们互斥,又各次答题相互独立,

答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