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蟠桃宫庙会变迁初探_第1页
北京蟠桃宫庙会变迁初探_第2页
北京蟠桃宫庙会变迁初探_第3页
北京蟠桃宫庙会变迁初探_第4页
北京蟠桃宫庙会变迁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蟠桃宫庙会变迁初探

高占祥先生曾说:“庙会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生活,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以寺庙为依托,以宗教活动为最初动因,以集市活动为表现形式,融艺术、游乐、经贸等活动为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的确,庙会作为民众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当代语境下,庙会又处于怎样的地位呢?北京蟠桃宫庙会时隔46年之后重新举办,给予我们一个极好的机会,让我们观察庙会在当代社会中的变迁,以及由此折射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及其将来。本文拟从蟠桃宫庙会的历史、现代蟠桃宫庙会的新貌入手,剖析其发展及变迁的原因,并探讨以蟠桃宫庙会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当代复兴的困境。一历史上的蟠桃宫庙会蟠桃宫,全称“护国太平蟠桃宫”,始建于明初,于清代康熙元年(1662年)重修,是北京东南城内有名的道教寺观。1987年修筑东便门立交桥,蟠桃宫由于位于所规划的道中而被全部拆除,现仅存3米多高的“护国太平宫碑”一座,迁至立交桥西南路边绿地中的铁栏围护内,昔日的蟠桃宫不复存在。当年的蟠桃宫,面向正北,山门三间,前有石狮和旗杆各一对。山门券洞上的石匾额书“护国太平蟠桃宫”,左、右墙壁上嵌有“蟠桃盛会”四个绿边琉璃大字。正门两侧还各有旁门一座。蟠桃宫庙宇并不甚大,连山门在内共有三层大殿,进山门即为灵官殿,殿后两侧有钟、鼓楼,正殿为王母殿,望着从四面八方来给王母娘娘祝寿的群仙。[1]当年蟠桃宫王母殿里的泥塑规模宏伟,人物众多,塑工精细考究,在东、西配殿分别供奉赵公财神、三官等,造型各有特色。据记载:“蟠桃宫坐落在外三区东便门内后河沿十号,建于明代,属募建,不动产土地五亩,房屋四十五间,附属土地三亩,房屋十二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供神外出租,庙内法物有神像七十四位,礼器三十五件,法器十二件,琉璃清规两个,供桌七张,木神牌三座,另有石碑一座,缸一口。”据说,清朝工部大臣吴达礼重修了蟠桃宫,而且在蟠桃宫的东边又建观音庵。当时,此庵名叫“白云深处”,这里屋宇装饰得十分精雅,相传是由前朝宦官的旧宅所改。[2]大门三间,门额上镌刻着“护国太平蟠桃宫”的石匾额,内有两重大殿,前殿为灵官殿,后殿为斗姥殿,殿后两侧有钟、鼓楼。清吴长元在《宸垣识略》中载:“太平宫俗称蟠桃宫,在东便门内大桥南,羽士所居。系明朝所建,由康熙元年工部尚书吴达礼重建后殿碑。每岁三月初一、初二、初三是庙日。”此处所说的庙日即庙会。明、清至民国年间,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有三日庙会,名曰“蟠桃盛会”。民间相传,农历三月三为西王母寿诞之日。每逢庙会之际,从崇文门至蟠桃宫前沿护城河南岸茶棚、货摊林立;打把式卖艺的连接不断,日用杂货、风味小吃应有尽有。为了点缀庙会风光,开庙之前护城河往往开闸放水,于是护城河内浩浩荡荡,舟船之上,尽显风采。“河中春波泛绿,两岸桃柳争艳;百戏竟陈,大堤入曲,衣香人影,扬飘春风,凡三里余。”《民社北平指南》中是如此记录蟠桃宫庙会的:“三月初一至初三日,蟠桃宫开庙三日,游人甚多。豌豆黄与杂抓(糖拌山楂等各种果品,购时各抓少许)为应时之食品。卖豌豆黄儿、打把式卖艺、变戏法、摔跤、杂耍棚子、‘画锅’等曲艺节目、老北京风味小吃、茶棚、货摊林立,应有尽有。开庙之前护城河开闸放水,崇文门至东便门的水路可以行船,船上游客常聚集票友演出岔曲、单弦牌子曲、时调小曲、莲花落等。赶庙会的有人进庙烧香,祈福求子,而更多的人则是借此踏青和逛庙游玩。”明清时期,与蟠桃宫庙会一时的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庙会,在蟠桃宫附近的主要有花市、卧佛寺等庙会。花市集庙会亦称火神庙庙会,是当年老北京南城重大庙会集市之一,主要售卖装饰假花,早期在花市大街路北火神庙内(后曾为崇文区图书馆)举行,开庙日期为逢四日。卧佛寺又名妙音寺,坐落在崇文门外,系明代所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每年旧历五月初一至初五有为期五天的庙会,门前自成集市,以出售农具、山货和端午节令鲜品为主,东南城一带居民多到此进香、游览。关于民国二十六年的北平庙会每年集会次数及日数,蟠桃宫为一次、五天,花市集为三十六次、每月三日,卧佛寺为一次、五天。从数据上来看,当时的庙会文化可以说是相当活跃的(《经济调查业刊之一·北平庙会调查报告》,北平民国学院印行,民国二十六年五月)。庙会盛况如此,有赖于当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明清时期,除了改朝换代的战争时期外,民族关系较为缓和,较少有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内部统治也比较稳定,社会平稳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明清时期封建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尽管这种发展受到诸多如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以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等的限制,商品经济和货币关系还是有了巨大的发展,文化也随之繁荣,民众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余,精神需求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北京庙会得到迅速发展。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庙会的繁荣提供了适宜的外部环境。然而,庙会能历经数百年而风光依旧,其核心原因在于庙会这种群众集会形式极大地满足了民众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这才是庙会存在并蓬勃发展的本质原因。由此看来,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只是为庙会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庙会之所以广受民众欢迎还是因为它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生活需要。因此庙会能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还依旧风光。遗憾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庙会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文化“遗毒”而被迫取消,蟠桃宫庙会、花市集、卧佛寺庙会也一同湮没在历史的记忆中。二当代蟠桃宫庙会的复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明显改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1985年,东城区文化文物局率先在地坛公园恢复了庙会这一传统活动,并突出了“文化”二字,举办地坛春节文化庙会。[3]自此,北京的庙会开始走上“复兴”之路,龙潭湖、白云观、大钟寺、大观园等庙会相继举办。2007年4月17日至4月19日,销声匿迹46年的蟠桃宫庙会也在崇文区明城墙遗址公园的东便门角楼重现,4月19日正是传说中西王母的寿诞——农历三月初三,日期的选定体现出官方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现代的蟠桃宫庙会分设文艺节目演出区、游艺活动区、风味小吃品尝区等,参与的市民可以一边品尝美味的小吃,一边欣赏文艺表演和民间花会的连台绝技;社区的广泛宣传、庙会的丰富活动以及市民对于这一久别的民俗活动的好奇,使得庙会当日热闹非凡,颇有重现当年庙会“盛况”的态势。与传统的蟠桃宫庙会相比,现代的庙会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许多新特点,折射出时代变迁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与鲜明印记。首先,不同于传统庙会的自发性质,现代庙会已成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居民凝聚力的一种手段。现代的蟠桃宫庙会由所属的崇文区政府和东花市街道办事处组织和策划,2007年和2008年两届庙会分别以“感受民俗文化、传承花市精髓”和“欢天喜地迎奥运,和谐花市展风采”为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官方意志的鲜明色彩。譬如,2007年庙会的举办旨在“对以后以文化打造品牌、以活动凝聚人心、以和谐促进发展进行有益探索和创新,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氛围,展现居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高昂热情”。由此不难看出,现代庙会的政治性质和功利色彩,与传统庙会的宗教性质及娱乐色彩相比,相距甚远。其次,现代蟠桃宫庙会体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颇具时尚性。传统的蟠桃宫庙会上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当属“拴娃娃”这一传统的求子习俗,而在2008年的蟠桃宫庙会上,取而代之的则是极具现代气息的吉祥物“小花神”。随着奥运的热潮,吉祥物已经日益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小花神”更多地反映了当下人们的审美变化与知识进步。同时,现代庙会增加了如劳动部门免费提供的就业咨询、医疗机构提供的义诊以及收藏家的公益展览等活动,不仅扩充了庙会的内容,突出了社区便民的工作宗旨,还体现了新时期下庙会的现代特征。再次,传统的庙会是一种“以寺庙为最初依托,以宗教活动为最初动因,以集市活动为表现形式,融艺术、游乐、经贸等活动为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综合性民俗活动”。现今的庙会则有很大的改变。其一,由于蟠桃宫已经拆除,蟠桃宫庙会的举行已不再拘泥于寺庙的实体存在,而是依托于蟠桃宫这个名号;即使是在新兴的庙会中,蟠桃宫这种脱离寺庙举办的庙会也属罕见。其二,由于寺庙的拆除,西王母这一民间神祇也失去了“容身之所”,这不免使人们对她的信仰有所淡化;加之政府的干预,也使得过去庙会中西王母信仰活动的主体地位大大削减。其三,在传统庙会中,除了烧香拜神、演戏娱神之外,就是商人和手艺人的“赶庙”,从崇文门至蟠桃宫前沿护城河南岸茶棚、货摊林立;打把式卖艺的连接不断,日用杂货、风味小吃应有尽有。相对这种信仰、娱乐以及经济相互交流的场面,新庙会的娱乐休闲功能大大加强,如加入了社区舞蹈队的舞蹈表演、社区保安的手语表演以及中老年时装模特队的演出等极具新时代社区文化特色的文艺节目。同时,现代庙会在经济交流方面较之传统庙会有所减弱,即便有像“葡萄常”、绢花、绢人、绒鸟等民间手工工艺的加入,也更多体现的是展示与宣传功能,而非传统庙会的买卖功能。一位参加过现代庙会的市民提到,“葡萄常”的工艺品精美细致,非常有特色,可是不但标价很高(一件可达1980元),而且就算有心购买,也被告知工艺品的销售旨在向广大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宣传民间传统工艺,以提升庙会的吸引力和文化价值,而不是买卖。现代庙会功能的转变由此可见一斑。最后,庙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的参与方式由过去的慕名主动前来,转变为现在的受邀而至,这与庙会传统的断层有关。传统社会中,某处庙会由于特色鲜明而远近闻名,自然有诸多戏团、摊贩慕名而来,演戏酬神,并从庙会巨大的客流量中获取经济利益。现代庙会由于历史的隔断,使得庙会的群众基础断裂,重新举办庙会,势必需要专程邀请富有传统风情的各类表演或经营团体——如民间艺人团体、歌舞表演团体等前来助兴,来恢复这一传统特色场景。如前所述,这一部分参与团体的受限的表演性质,也明显区别于传统庙会中的自发的团体。此外,由于这部分参与者是受邀前来,也便打破了庙会原来的地域局限性,来自各地的民间花会、天津的相声演员、回族地区的清真小吃都参与进来,现代庙会的地方特色相对淡化,而更多地倾向于一种展示文化成果的平台。由此可见,现代庙会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徒具传统庙会之形,其本质、内涵及功能已经与传统庙会相去甚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最核心的部分莫过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迁及民众精神需求的不断发展。图1现代蟠桃宫庙会盛况图2明城墙遗址图3京城“叫卖大王”的表演图4蟠桃宫庙会的彩子牌楼三现代庙会变迁的原因综上所述,传统和现代的蟠桃宫庙会存在巨大的差异。庙会作为民众生活中的一种集体活动、一个组成部分,总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新旧蟠桃宫庙会的差异,其原因也必然存在于社会环境的变迁之中,以及这种社会变迁对民众精神及物质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一)本质的转变传统的庙会是以民众为主体的民间活动,民众不仅是庙会的参与者,更是庙会的主办者,庙会的策划、组织、举办和参与,都以民众为核心力量进行,官方人员虽然也参与庙会,但或是起表面上的监督作用,或是干脆以民众身份参加庙会活动。因此,说民众是庙会的核心,一点也不为过,民众意识的转变,是庙会本质变化的根本因素。在传统社会中,民众根据地方信仰,自发选择日期举行庙会,庙会上有来自地方团体的表演,以及地方商贩的经营活动,当地的民众则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或是上香祈愿,或是游玩观赏,更多的则是兼而有之。成功的庙会更会吸引不同地域的人群前来参与,无论是游客或是商贩,均视之为节日一般,欣欣然而往。传统庙会在这样的状态下持续了数百年之久,直至1960年,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蟠桃宫停办,1987年更是因立交桥建设而将之完全拆除;新时期,在复兴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以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下,蟠桃宫庙会再度举行。这一过程虽仅短短数十年,却使庙会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民众失去了在庙会中的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1960年至今将近半个世纪,政治的介入使得蟠桃宫庙会几乎从民众的记忆里消失,仅存于一部分中老年人的儿时印象之中。这种破坏性的外力较之庙会自身由宗教性质向经济功能的演变更为可怕,它彻底破坏了庙会存在的思想基础,割裂了民众与庙会的感情,斩断了民众对庙会的需求,使得庙会再也难以回到过去的时代之中。因此,如今的蟠桃宫庙会,必须在官方的组织和策划之下才能重新举办,必须由社区舞蹈队、擅长手语的社区保安以及中老年时装模特队等社区群众进行节目表演,并以“感受民俗文化、传承花市精髓”和“欢天喜地迎奥运,和谐花市展风采”为主题,作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纳入社区工作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众不再是庙会的主体而只是观众,官方意识所主导的蟠桃宫庙会与一般年节时候社区举办的联欢会并没有什么区别。在民众旁观与官方主导的相互作用中,庙会早已不复当年。诚然,官方的介入不失为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有利契机,但庙会是否能够最终重现生机,则依然取决于庙会的核心力量——民众。(二)功能的转换在民间信仰极其浓厚的封建社会里,神灵是民众满足精神需要,表达生活愿望的重要依托。在封建社会里,民众一方面要承受不可预料的天灾人祸所带来的苦难,另一方面还要承受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压迫,在大部分时期,民众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他们期待能够过上好的日子,因此他们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抗争中也虔诚地信仰着他们的保护神,希望通过对神灵的诚心祭祀能够换取神灵的庇佑。因此,传统社会中庙会的首要功能是“娱神”。周期性的庙会活动是传统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民众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辛勤劳作之后,庙会正是他们放松与休息的最佳选择,因而参与庙会的民众在“娱神”之余也开始自娱。演戏,一方面是为了酬神,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娱乐休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民众生活所面临的精神压力增大,庙会作为民众释放压力与寄托愿望的场所的功能逐渐加强,民众借庙会这一时机,或是祈求农事丰产,或是祈求消灾减祸,或是祈求多子多福。于是,庙会从最初的祭祀功能转变为半祭祀半娱乐功能,并在小商品经济日趋繁荣的社会背景下,渐趋具有了浓厚的经济交流的功能。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此后随着民众信仰的日渐世俗化,对神灵崇拜的日渐淡化,庙会的宗教祭祀活动逐渐衰败,娱乐和贸易开始占据主要地位。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中断,现代庙会的复兴由官方主导,其功能主要是官方意识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这一政治功能决定了庙会的形式和内容,也使现代庙会失去了可靠的文化屏障,显得摇摇欲坠。(三)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新的环境催生了庙会这一传统文化新的面貌。“据清末日本驻屯军组织编纂的《北京志》记载:城内外寺观之庙会,即白云观、黄寺、黒寺、蟠桃宫等庙会日,选择其附近的开阔地作为马道,在此跑马。观众在马道两旁,男子站在路上,妇女儿童站在车上观看。富豪子弟有马之人可随意进入马道,提辔驰骋,并无赌钱之事,仅以博得观众赞赏,大露其脸为满足。亦有妇女乘马车比赛者,名为跑马。以马必肥,车必轻为崇尚。此外,车饰必新,服装亦入时,此亦是一种美观。今年来寺观庙会往往有赛自行车者,但皆只限游戏,尚不能视之为诸如外国之赛车。”[4]由此可见,庙会的活动内容在历史上就已经产生了变化。尤其在明清之际,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加强,手工业出现作坊生产的新形式,商业空前繁荣,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清末民初,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新式商品和思想文化潮流大量涌入,庙会文化中也出现了“赛自行车”。现代庙会的内容较之传统庙会有了更多的扩展和创新,不但有全国各地特色小吃的出现,更有“小花神”等现代形象的出现,歌舞表演也更多体现了当代特色,并与时俱进地打起了“奥运”的旗帜,主动融入了官方整体文化规划之中。可见,社会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发展,对庙会有着显而易见的影响。(四)民众的需求传统庙会是民众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它满足了民众的各种精神需求,尤其是娱乐的需求。传统社会的娱乐具有群体性的特点,即娱乐活动多在群体中进行,例如逛灯会、听说书、看戏等,个人必须加入群体才能有“热闹”的娱乐体验,“热闹”也多成为旧时娱乐是否受到欢迎的衡量标准。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娱乐多元化取代了传统庙会在民众娱乐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和私人化,个体不需要依靠群体的力量便可以获得娱乐的享受,例如上网、看电影、听音乐等;群体活动也日益多样化,如参加俱乐部、竞技运动等。如此一来,社会中个人的娱乐不再被限制在人群聚集的场所中,也不受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的限制,因此,庙会也就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四蟠桃宫庙会的现代命运尽管如今许多庙会已经作为文化建设的一环被政府恢复起来,也在官方的精心策划和煞费苦心的组织下营造出了类似传统庙会的“热闹”场景,然而,现代庙会的参与者是否会将庙会融入自身生活,从而主动前来参与,我们还无从知晓。在蟠桃宫庙会中有许多应主办方之邀而来的民间工艺展示者、地方特色饮食经营者、文艺工作表演者等,这些事物与大部分民众的生活相距甚远,民众采取的是观赏而非融入参与的态度。庙会结束之后,这些精彩的特色活动可能也就随之失去存在的价值。相对于传统庙会,民众的这种旁观姿态,也体现了民众和庙会的疏离,即民众对庙会没有情感上的依赖,庙会便成了存在于民众生活之外的事物了。另一方面,由于官方意识中“复兴传统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