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复习板块5 论述类阅读 学案46 理解分析内容-理解在先找准比“狠”_第1页
语文高考复习板块5 论述类阅读 学案46 理解分析内容-理解在先找准比“狠”_第2页
语文高考复习板块5 论述类阅读 学案46 理解分析内容-理解在先找准比“狠”_第3页
语文高考复习板块5 论述类阅读 学案46 理解分析内容-理解在先找准比“狠”_第4页
语文高考复习板块5 论述类阅读 学案46 理解分析内容-理解在先找准比“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46理解分析内容——理解在先,找准比“狠”课堂学案复习任务1.学会用圈点勾画法整体把握全文。2.掌握突破第1题的方法——理解性比对。课前速览考情微观年份卷别文题题材类型题干表述(第1题)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1全国甲、乙《〈中国目录学史〉导读》中国目录学史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正确的一项是(3分)信息转述1.选文特点:①题材:社会人文学科中的核心概念。②内容:注重立德树人,关照家园情怀。③结构:多为总分或总分总结构。④篇幅:逐年加大,段落由3~4段变为4~5段,文字量已超过一千。2.第1题特点:①主要考查筛选信息正误。②设题难度相对较小,因为它大都是局部性、点对点的信息转述,集中在某些关键概念、重要句子的理解上。③选项表述较简单,多为判断句,如“……是……”或复句“……不是……,而是……”。《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数字人文学2020全国Ⅰ、Ⅱ、Ⅲ《“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伦理学《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美术学《谈谈〈古文观止〉》古籍学2019全国Ⅰ、Ⅱ、Ⅲ《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文艺学《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古典文学《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文艺学知识图要活动一整体把握,体验真题(2021·全国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研究,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须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集合,或者用更复杂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研究提供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需要补充的是,当考察单篇文本的文本特征(例如计算一篇文档中所有单字的出现频率),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例如提取一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对话网络)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一个普遍存在的对数字人文的评判依据,是看数字人文能不能更好地回答传统人文学者所关心的问题。严格说来,只有当数据量或者数据精度超出了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范围时,才有理由借助计算机来对文本或者文本集合的特征予以量化描述,进而提供给人去进行深入解读。数字人文不仅仅是新的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我们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可以问,五千年来全人类使用最频繁的词是什么。透过这类问题,可以获得观察超长历史时段文化现象的新视角。(摘编自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1.标段落数目:文本共几段,文本标题、引题、注释等。2.标关键语句(1)论点句:①中心论点句,或在文本开头,或在文本结尾,或在中间;②分论点句,即段落层次的中心句。(2)论据句:①充当事实论据的事例、数据、史实;②充当理论论据的诗文、名言、哲理、事理句。(3)统摄句:①领起句,即领起全篇或全段的语句,位于文本或段落的开头;②总括句,包括篇章总括(观点、结论)、段落总结(结论、推论)。(4)过渡句:段落之间、层次之间、句群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3.标重要词语(1)时间词:古代、现在、目前、当下、年份(年代)等。(2)次序词:第一、第二、首先、其次、还有、另外、最后等。(3)举例词:例如、再如、还有、举凡、诸如此类等。(4)范围词:多数、少量、凡、所有、都、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5)程度词:很、非常、十分、最等。(6)指代词:这、他、它、那、其、如此、彼、此、对方等。4.加简短批注(1)批注重要词语。(2)批注揭示中心、区分层次、暗含材料与观点关系等的句子。整体把握(约5分钟)在圈点勾画批注的基础上,填出全文结构导图的空缺部分。答案①计算机擅长“计数”,而非“理解”②远读可以对文本集合或单篇文本进行文本特征描述,分析内部结构,但解读这一远读结果,仍需人的阅读精做试题(约5分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数字人文的概念提出之前,计算方法已被引入人文领域,在研究中发挥作用。B.要实现莫莱蒂设想的世界文学研究,首先应进行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的数据化。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D.数字人文不仅为文本处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而且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答案C解析“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错。根据文章第3、4段的内容可知,远读的阅读对象既可以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也可以是单篇文本,所以不能根据阅读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来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本。B.文章转述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本人的说法,有助于论证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远读。C.文章第四段讨论单篇文本层面的问题,对前文补充论证,使得论证更加周密。D.文章同时肯定计算机远读和人的细读的作用,有助于避免人们对远读的误解。答案A解析“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本”错。根据文章第2段中的“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可知,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说明计算机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理解文本的内容还必须依靠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B.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C.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D.和人的细读相比,远读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文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答案D解析A项“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错。文章第3段最后说的是“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B项“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错。文章第3段中说的是“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选项只涉及远读对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的发掘,而忽略了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C项“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于文无据。活动二掌握答第1题方法——理解性比对第1题属于信息转述题,命题点集中在某些关键概念、重要句子的理解与转述上。因此,理解性比对主要从词语与句子两方面展开。一是词语的比对。看选项对词语的转换与理解是否有与原文中的词语不一致的地方。如指代词,表范围、程度、时间以及必然与或然的副词是否被命题者“篡改”了。二是关键句子的理解比对。看看有无曲解句子意思、句间关系等。其设误手段主要有曲解文意、以偏概全、夸大其词、张冠李戴、偷换概念、混淆时态、无中生有等。理解性比对——识破“曲解文意”陷阱曲解文意指选项中的观点和原文不一致,选项更换个别词语或者说法,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或者歪曲原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常出现与原文内容类似的复述句或概括句。请认真比对下面选项与原文,看看选项是否曲解文意。如是,请说明理由。(1)选项: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原文: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疑问。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理由:“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属于对原文理解错误。相关原文内容为“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疑问”和“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由此可知原文只是“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疑问”。(2)选项:《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且占比失当。原文: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点发议论,并不能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情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理由:“《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错。由原文“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可知,后人怀疑《答苏武书》是后人伪托,而《古文观止》的编者却选入这篇文章,只能证明编者识力不高,不能说明编者就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选项曲解文意。另外,“所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以偏概全,由原文“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点发议论”可知,原文只是说“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持论偏颇,并非所有宋人文章均持论偏颇。理解性比对——识破“以偏概全”陷阱以偏概全指选项表述有意把原文中对某类事物某一部分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把其中一方面(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功用等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功用,即以部分代整体,以局部代全局。常出现表范围的词,如“所有、全部、都、全、一些、极少、部分、相关、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等。请认真比对下面选项与原文,看看选项是否以偏概全。如是,请说明理由。选项: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原文: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理由:首句为“……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选项“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以偏概全,与原文信息不符。理解性比对——识破“夸大其词”陷阱夸大其词指命题者对原文中涉及的有关作用、效果、用途等信息,在选项表述时故意夸大作用,或加深程度等。常出现一些表示程度或范围的词,如“唯一、极其、稍微、更加、分外、尤其”等。请认真比对下面选项与原文,看看选项是否夸大其词。如是,请说明理由。选项: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换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原文: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理由:选项夸大了艺术品流传、收藏和陈列中的生命,认为它“更有价值”。理解性比对——识破“张冠李戴”陷阱张冠李戴指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项时,故意将此事物表述为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为彼方面,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或者将原文中甲的观点态度(行为状态)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行为状态),或者将与甲事物有关的信息说成是与乙事物有关的信息。常出现一些代词,如“之、其、此、这、那”等;一些连词,如“或、和、及、除”等。请认真比对下面选项与原文,看看选项是否张冠李戴。如是,请说明理由。选项: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原文:“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理由:古史辨派无情批判的对象是“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而非“旧史学”。理解性比对——识破“偷换概念”陷阱偷换概念指选项中概念的内涵、外延曲解原文中概念的内涵、外延。常出现一些表示判断的句式,如“……就是指……”等。请认真比对下面选项与原文,看看选项是否偷换概念。如是,请说明理由。选项: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原文: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理由:由原文“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可知,选项“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表述不当,据原文,“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三方面“意义重大”,并非“根本原因”,选项偷换概念。理解性比对——识破“混淆时态”陷阱混淆时态指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发生的事实,或把已发生的事实说成未发生的,又称作混淆已然和未然。常出现一些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如“了、已经、将要、完成、结果”等。请认真比对下面选项与原文,看看选项是否混淆时态。如是,请说明理由。选项:“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原文:“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理由:“照着讲”“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错。原文有明确的限制词“仅仅”,“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是说或然及可能性,而非必然的判定。理解性比对——识破“无中生有”陷阱无中生有指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没有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常出现一些表示主观判断的词或句式。请认真比对下面选项与原文,看看选项是否无中生有。如是,请说明理由。选项: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原文: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理由:“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无中生有,原文“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不等于“应对气候变化”。另外,“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不等于“提出了气候正义”。(说明:本题中也有可能出现“表述绝对”“混淆关系”等陷阱,可以参照学案47、48内容。)巩固学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①生态文学是伴随生态问题出现而产生的文学门类,可以说,生态意识催生出生态文学。当然,生态文学不只主题关乎生态,还追求一种“美”的境界。这种境界表现为,在作品中不仅再现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是怎样的,而且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②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但它有着自己的特质。③这种特质首先体现在,报告文学表现突出,多种文学体裁并进。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文学形式以报告文学和散文居多。报告文学如徐刚写沙漠化防治的《穿越风沙线》,岳非丘写长江污染防治的《只有一条长江》等,可谓第一人称表达范例。散文如苇岸写华北大平原上动植物及农事活动的《大地上的事情》等,影响深远。近年来,小说和儿童文学领域也不乏生态文学佳作,带给我们惊喜。长篇小说如周建新写人与海的《老滩》,④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进展,是生态文学的又一特质。近年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生态文学作家以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关注和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热情讴歌和礼赞生态环境保护者。蒋巍《塞罕坝的意义》讲述塞罕坝三代人种树护林的故事,陈启文《穿越共和盆地》真实记录与反映新中国治沙成就,李云峰《汾河行思录》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等。这些作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多个领域,呼吁人们增强生态环保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多措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⑤生态文学还以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当代文学增添新质。生态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这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是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去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出路。⑥随着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为代表的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发生积极变化,逐渐认识到生态问题关涉深层文化。这就要求生态文学必须进入人的内心:道德对我们的约束、我们对自然的敬畏、我们对发展的审视和思考,无不是生态文学着重考量的课题。将生态意识和自然伦理精神深深嵌入民族文化,把生态文明的种子播入读者内心,是生态文学的使命和责任。⑦生态文学不能直接改变生态状况,但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乃至有可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学作用巨大。生态文学从生态问题中来,到人的灵魂中去,帮助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认识到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融入和回归自然。⑧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脚步越走越坚定,绿色之路也越走越宽广,生态文学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生态文学作家当以更多洞察、体验和激情,以更好的表达,探寻生命万物之关系,表达对美丽中国的畅想,助推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摘编自李青松《生态文学绿意盎然》,2020年4月3日《人民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生态文学伴随生态问题出现而产生,其独特之处是突出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B.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报告文学作品较多,近年来,小说带给人们的惊喜更多。C.生态文学作家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的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为人类走出生态困境探寻出了出路。D.生态文学虽然不能直接改变生态状况,但是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有可能的。答案A解析B项“更多”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没有把小说与其他文学形式进行比较。C项“探寻出了出路”说法错误,原文是“努力去探寻”。D项“但是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有可能的”错。原文完全肯定生态文学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未肯定生态文学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选项对二者都未予以肯定。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体部分先剖析生态文学所呈现的特点,进而阐明生态文学对于生态建设的作用,思路清晰,说服力强。B.文章在剖析生态文学特质时,从文学形式、作品内容、创作理念三个方面依次展开,逻辑上呈逐层递进关系。C.文章第④段采用举例论证,通过列举蒋巍、陈启文、李云峰等人的作品,有力地支撑了本段首句所提出的观点。D.文章末段承接上文,指出了生态文学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点明了生态文学“绿意盎然”在文中的另外一重内涵。答案B解析“逻辑上呈逐层递进关系”错。结合文本第③④⑤段内容分析,在剖析生态文学特质时,是从文学形式、作品内容、创作理念三个方面展开的。逻辑上不是逐层递进,总体上呈现为并列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再现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是怎样的,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是生态文学作品创作中应追求的境界。B.生态文学作家如果没有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就很难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进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C.生态文学作家与其他类作家不同,他们会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D.生态问题关涉深层文化,因而,从生态问题中来,到人的灵魂中去的生态文学,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答案C解析“生态文学作家与其他类作家不同”错。结合原文“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是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去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出路”分析,原文只是强调生态文学作家会“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因而推不出“生态文学作家与其他类作家不同”这一说法。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新时代美好生活离不开充盈的文化滋养和审美支撑,中华美学独有的意境与韵味,既体现于文艺作品中,也融注在造物设计里,它是华夏祖先以独特的生命感知和哲学理念进行文中国古典诗词、水墨山水绘画以含蓄内敛为主要特征,善于摹写内在神韵的微妙玄奥,体现了老子哲学中“为腹不为目”的精神内蕴。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把桃花芳菲的时空转换产生的生命感知作为诗歌意境营造的重心,淡去了自然界季节的更替流转,而将笔墨指向内在心灵的生命感悟。唐代画家张文通所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艺术家在“师法自然”中主体生命对造化之物的感受与体悟作用,使艺术在主客体融合中达到心灵层面的圆融自足。中国山水画构筑的艺术世界里,贯穿着道禅哲学“既雕且琢,复归于朴”的艺术理念,使得简括空灵、大巧若拙、虚实相生成为中国艺术最具标志性的美学旨趣,其中包含独特的审美智慧与创造手法,可为新时代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的美学滋养。古代艺术家对意境营造特别推崇,这不仅体现在诗文绘画等艺文创作中,而且延伸到造物文化领域。园林、家具、盆景、建筑、日常器物的功能属性常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人们更注重器物所承载的礼仪、情感乃至伦理内涵。强调造型的简约与洗练,使器用之物蕴含丰厚的美学内涵、人文意趣。所谓“器以载道,物以传情”,正表达了中华造物文化特有的美学趣味。中华传统造物文化具有鲜明的心物相照、巧法造化、顺乎自然的美学特征,尊崇“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熔铸着法天象地、“空故纳万境”的造物智慧。古典园林与建筑在空间布局、意趣营造上追求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构建法则,将建筑与自然浑融一体,追求“流水淡然去,孤舟随意还”的天然意趣,造就出一个充满生命灵动趣味的世界。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如何赓续传统文脉、实现时空转场,成为重要时代命题。文脉赓续应从具体艺术作品中感悟内在精神,阐扬新意,寻求当代表现方式。“千年石上苔痕裂,落日溪回树影深”的寂静空灵、“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的超以象外、“消受白莲花世界,风来四面卧当中”的活色生香等,不仅能够在现代诗歌、小说中获得延续,而且可以在影视、动漫、短视频等视觉艺术中发扬光大。《清明上河图》的数码动画呈现,实现了静态意境的动态映现;京剧表演的动画呈现,突破了舞台空间局限,推动了国粹的线上传播;在舞蹈综艺《舞蹈风暴》中,舞者在古典舞中融入现代舞元素,将古典舞的意境演绎得魅力四射,刷新了人们对古典舞的认知。古典审美与造物的现代转场才刚刚起步,肇创之初难免步履维艰。在材料技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对传统美学的创新转化,既要有文化自觉,不断涵泳传统经典,还要有科技自觉和当代视野。(摘编自管宁《古典审美邂逅现代生活》)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并非单纯描绘山寺桃花盛开的景象,而是着重抒写了由时空转换而产生的生命感悟。B.张文通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仅强调艺术家对自然的体悟,更追求由主客体融合而达成的心灵自足。C.道禅哲学“既雕且琢,复归于朴”的理念,主张摒弃雕琢修饰的细节,最终成就了返璞归真的艺术旨趣。D.无论是“孤舟随意还”的天然,还是“落日溪回树影深”的空寂,都体现了某种艺术品格,可以赓续发扬。答案C解析“主张摒弃雕琢修饰的细节”错。“既雕且琢”的意思是“已经经历了雕切琢磨”,即雕切琢磨在前,返璞归真在后。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即指明中华美学的历史价值及其对于当今文化创造和美好生活的意义,确立了高屋建瓴的视角。B.综观全文,文中兼用了并列式和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前者主要用于“析古”,后者则主要体现在“论今”。C.文章在论证中对造化与心灵、古典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皆有论及,显示了作者思维的辩证性。D.文章题为“古典审美邂逅现代生活”,对于“邂逅”的二者,作者关注的重心在于“古典审美”。答案D解析“作者关注的重心在于‘古典审美’”错。文中“论古”的篇幅的确较多,但其用意则在于以古证今,古为今用,目的是要解决当代中国文化如何赓续传统文脉的现实问题。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古典诗词、水墨山水画等古代文艺作品以含蓄内敛为主要特征,其中体现了先人独特的生命感知和哲学理念。B.简括空灵、大巧若拙的艺术旨趣从艺文创作延伸到造物文化领域,致使后者因重意趣而丧失了自身的实用功能。C.现代艺术对京剧、古典舞等的成功改造,证明现代元素及科技手段能够复活古典文艺,从而赓续传统文脉。D.要完成传统美学的创新转化,实现古典审美与造物的现代转场,关键在于以文化自觉为前提涵泳传统经典。答案A解析B项“致使后者因重意趣而丧失了自身的实用功能”错。追求艺术旨趣并未导致造物文化领域丧失实用功能,反而使其具备了更为鲜明的特色。C项“改造”“复活”的提法均违反原文文意。原文虽主张“寻求当代表现方式”,但更强调尊重传统,“感悟内在精神”。D项“关键在于以文化自觉为前提涵泳传统经典”错。原文说的是“还要有科技自觉和当代视野”。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的文明形态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这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上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五大文明建设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有内在一致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方略和重大任务。以五大文明建设为标志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进行的艰难探索和伟大创造。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到提出建设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再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从“小康社会”到“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涵盖政治文明在内的“三个文明”,再到涵盖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五个文明”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胆识和实践本色。在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进程中,文化自信鲜明地展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成为五大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要支点、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党100年来所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深深地融入现代化强国建设过程之中,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美学风范,使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