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渣津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九江市渣津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九江市渣津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九江市渣津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九江市渣津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九江市渣津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玉米患的“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缩病毒引起的病害。关于“粗缩病”病毒叙述错误的是()A.“粗缩病”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B.其遗传物质的复制所需原料来自寄主细胞C.组成其核酸的元素只有C、H、O、ND.“粗缩病”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参考答案:C2.关于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了生物变异的方向,而变异的方向则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基因重组是最丰富的变异来源,变化的环境中,可能有些变异个体适应环境生存C.染色体变异是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之一,也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的来源之一D.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参考答案: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由生存环境对变异进行选择,因此生存环境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基因重组是最丰富的变异来源,变化的环境中,可能有些变异个体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B正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可以产生新的基因,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3.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生殖过程示意图(b为卵细胞、c来自雌性荷斯坦奶牛)。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a、b、c三种细胞的产生方式分别为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有丝分裂B.动物个体②的产生表明,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C.动物个体②的产生方式属于无性生殖D.动物个体①②的性别分别为雄性、雌性参考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示为哺乳动物生殖过程示意图,其中a为精子,b为卵子,c为体细胞;动物个体①的产生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动物个体②的产生采用了核移植技术,属于无性生殖,产生的动物为克隆动物。【详解】a为精子,b为卵子,c为体细胞三种细胞的产生方式分别为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A错误;动物个体②的产生采用了核移植技术,②的产生表明,动物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B错误;动物个体②的产生采用了核移植技术,属于无性生殖,产生的动物为克隆动物,C正确;动物个体①的性别不清楚是雌性还是雄性,因为不知道精子细胞中提供的是X还是Y染色体,②是雌性个体,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哺乳动物生殖过程示意图,考查动物核移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核移植的概念、具体过程及意义,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和个体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右图表示一种类型的神经细胞,如果细胞A接受刺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引起细胞E收缩B.兴奋在神经细胞B上传播速度较在F处快C.在F处,兴奋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D.一般情况下,细胞E将消耗蛋白质分解释放的能量参考答案:答案:D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①DNA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②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③溶酶体能将大分子物质水解但不能将其彻底氧化分解④细胞骨架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网架结构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A6.(8分、每空2分)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一般是手术切除肿瘤,为防止体内残留癌细胞,在手术后进行化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1)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②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

。③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④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2)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①

;②

。(3)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实验组别12345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0.10.20.30.40细胞数目(个/mL)32027518696560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参考答案:(8分,每空2分)(1)②等量生理盐水(2)①在“冰箱中”应改为在“适宜温度下”或“恒温箱中”②“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应改为“振荡摇匀后,从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3)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7.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外界环境剧变不会引起稳态的失衡参考答案:D【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各种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其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A正确;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B正确;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正确;D.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错误。8.下面图1为某植物育种流程,图2表示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某种转基因植物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子代Ⅰ与原种保持遗传稳定性,子代Ⅱ和子代Ⅲ选育原理相同B.图1子代Ⅲ选育显性性状需自交多代,子代Ⅴ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图2中①过程的完成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参与D.图2中⑥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并可以同时翻译出多种蛋白质参考答案:D【分析】分析题图:图2表示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某种转基因植物的部分操作步骤,其中①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②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农杆菌细胞;③是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株;④为肽链;⑤为tRNA;⑥为mRNA。【详解】子代植株Ⅰ是通过体细胞培养和营养繁殖获得的,属于无性繁殖,所以与原种保持着遗传稳定性;子代Ⅱ为基因工程育种、子代Ⅲ为杂交育种,选育的原理都为基因重组,A正确;子代Ⅲ的选育过程为杂交育种,如果需要显性纯合体,则一定要自交选育多代;子代Ⅴ的选育过程需要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来处理生物,所以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正确;图2中①过程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完成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参与,C正确;图2中⑥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并可以同时翻译出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D错误。【点睛】五种育种方法比较:1、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2、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3、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与优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4、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如八倍体小黑麦的获得和无籽西瓜的培育成功都是多倍体育种取得的成就。5、基因工程育种原理:DNA重组技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举例:能分泌人类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获得、抗虫棉、转基因动物等。9.下列哪项不能在人肝脏细胞找到?

A.葡萄糖

B.核糖

C.麦芽糖

D.糖原参考答案:答案:C10.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②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生热量增加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释放e激素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作用于靶细胞,加快物质的氧化分解,增加产热量故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均增多,①②均正确;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故③正确;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的功能,能合成抗利尿激素,但是由垂体释放的,故④错;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不是甲状腺,故⑤错,答案A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体温平衡和水平衡的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1.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

B.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C.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D.液泡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C12.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却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父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只患红绿色盲的男孩的几率是1/8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1/2参考答案:A13.果蝇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基因B、b控制(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只杂合的灰身果蝇与一只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A. B. C. D.参考答案:A【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干的信息,相关的基因型对应的性状:BBBbbb纯合灰身杂合灰身黑身【解答】解:一只杂合的灰身果蝇与一只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后代各种基因型的频率:雌雄配子以及后代基因型概率(横栏为灰身果蝇产生的配子,纵栏为黑身果蝇产生的配子)BbbBb(灰身)bb(黑身)一只杂合的灰身果蝇与一只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故选:A.

14.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A.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C.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白菜一甘蓝”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参考答案:A.A、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所以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A正确;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抗体阳性检测,得出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错误;C、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白菜一甘蓝”时,需要筛选出白菜一甘蓝杂种细胞进行培养,C错误;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时,需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是否表达,D错误.15.下列关于“基因探针”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探针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B.待测的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探针检测C.利用基因探针,可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D.待测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基因探针测序参考答案:D16.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X、Y、M、N代表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是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B.Y是二碳化合物,在线粒体基质中形成C.M是乳酸和CO2,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D.N是H2O,在线粒体内膜上形成参考答案:D【分析】结合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分析题图:糖原彻底水解为葡萄糖(X),葡萄糖经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分解为丙酮酸和[H](Y),丙酮酸和[H]经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彻底分解为CO2和H2O(N)并释放大量能量;丙酮酸和[H]经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分解为乳酸(M)。【详解】糖原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即X为葡萄糖,主要发生在肝脏细胞中,A错误;X→Y过程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Y最可能是丙酮酸和[H],B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M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N代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水,C错误;N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水,在线粒体内膜上形成,D正确。【点睛】分析解答本题关键要熟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个阶段的反应过程,具体总结如下:(1)有氧呼吸过程(2)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总反应式:或17.豌豆的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依次为A.28、0、28

B.28、28、28

C.14、0、14

D.14、14、14参考答案:A18.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A.接种时再拿起来方便B.在皿底上标记日期等方便C.正着放置容易破碎D.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参考答案:D19.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参考答案:A20.下图是高等生物多聚核糖体合成肽链的合成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翻译的过程,图中核糖体沿mRNA链从左向右移动B.该多聚核糖体合成的多条肽链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互不相同C.若该肽链在合成时脱去100个分子的水,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102个氧原子D.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均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参考答案:C21.图是生物体内能量供应与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绿色植物才具有进行①过程所需的色素B.①过程产生的ATP只用于②过程中固定CO2和还原C3C.①、③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不同D.④中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兴奋传导等参考答案:C其它生物中也可能有进行①光反应过程所需的色素,如光合细菌,A错误;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ATP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过程,不参与固定过程,B错误;①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与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③细胞呼吸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与有机物的分解化学能,C正确;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明确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供给暗反应使用,且只能供给还原过程。22.下面关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部分蛋白质能改变淀粉酶的活性B.部分蛋白质是染色质的组成成分C.蛋白质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细胞凋亡过程中没有新蛋白的合成参考答案:D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酶会将其水解,从而使其活性发生改变,A项正确;染色质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参与染色质组成,B正确;生物体同机物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蛋白质属于有机物,C正确;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主动性、程序性死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合成形成这个过程所需的蛋白质才能完成,所以会有新蛋白的产生,D错误。23.下图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不考虑互换和突变)可能是

A.A位于①上,a位于⑤上

B.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

C.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②和⑥上

D.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⑤和⑧上参考答案:C24.克隆是指无性繁殖系,即指从一共同的祖先,通过无性繁殖的方法产生出来的一群遗传特性相同的DNA分子、细胞或个体,下列与克隆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利羊”和鲤鲫移核鱼是经克隆产生的个体B.利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进行基因扩增属于细胞水平的克隆C.每个体细胞中都携带整套遗传信息是动物克隆和植物克隆的物质基础D.运用细胞工程方法,通过杂交瘤细胞生产人的单克隆抗体参考答案:B略25.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的依据是(

)A.有无膜结构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C.是否含有色素D.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参考答案:A26.下图为“中心法则”示意图。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相应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会发生的过程是

A.④和⑤

B.⑤和②

C.①、②和⑤

D.③、②和⑤参考答案:答案:C27.人体内的某种有机化合物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对该种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细胞膜的组成无关

B.不能作为能源物质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不是构成核酸的成分

D.对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具有重要作用参考答案:D28.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RNA聚合酶和抗利尿激素可在人体同一细胞中合成

C.溶酶体内的酶是由内质网加工后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入的

D.蓝藻细胞可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参考答案:C29.如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某个同学在分析时,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其中判断有错误的是

A.甲为光合作用,乙为细胞呼吸B.甲中的H2O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H2O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中C.甲和乙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与消耗D.与④过程有关的酶不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参考答案:D30.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参考答案:C【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2、标记噬菌体时应先标记细菌,用噬菌体侵染被标记的细菌,这样来标记噬菌体.因为噬菌体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只能在宿主细胞中繁殖后代,所以在培养基中它是不能繁殖后代的.【解答】解:A、噬菌体是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用培养基培养,A错误;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保温培养,但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B错误;C、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所致,C正确;D、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所以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31.碱基互补配对不发生在

A.细胞膜上

B.线粒体内

C.叶绿体内

D.核糖体上参考答案:答案:A32.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图①a~e过程中,代表细胞分泌Na+过程的是eB.在图①所示的结构中,主要由A物质决定着不同生物膜的功能差异C.与图②中曲线Ⅰ相符的过程是图①中的过程dD.在图①所示的结构中,A和B物质大都不是静止的参考答案:C略33.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细胞周期长短也不同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长短不同C.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D.减数分裂前期I同源染色体配对,每个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其细胞周期长短也不相同,A正确;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不完全相同,所以G1、S、G2和M期长短也不同,B错误;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由于DNA合成在G2期之前的S,所以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C错误;细胞在减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每对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形成四分体,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D错误。34.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该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蔗糖溶液浓度/mol·L-10.150.190.230.270.310.35质壁分离状况不分离不分离刚分离较显著显著显著

他们又测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该植物生长,则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最可能是A.>0.19 B.>0.23C.<0.27 D.<0.23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表格分析,植物a在浓度为0.15mol/L和0.19mol/L的溶液浓度中不分离,而在浓度为0.23mol/L的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而细胞液浓度范围等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说明植物a的细胞液浓度为0.19~0.23mol/L。该植物适合在乙地生长,说明其细胞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则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即乙地土壤溶液浓度小于0.23mol/L,答案选D。35.调查发现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系谱图如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Ⅲ-2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4C.若H个体为女性,其与Ⅲ-7个体婚配违反我国婚姻法D.Ⅲ-1与Ⅲ-2婚配所生的H个体仍可能同时患有甲病和乙病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识别遗传系谱图,具有分析、判断和计算能力。由图可知,Ⅱ6和Ⅱ7正常,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Ⅲ7,这只能表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A错;由图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1/3AA、2/3Aa。乙病若为常染色体遗传,Ⅲ2为1/3BB、2/3Bb,Ⅲ2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9,乙病若为伴X染色体遗传,Ⅲ2为XBY,Ⅲ2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3,B错;H个体与Ⅲ7非直系血亲和3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二人结婚符合我国的婚姻法,C错;Ⅲ1与Ⅲ2有可能均携带有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子代均有患病的可能,D正确。36.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见右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多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多C.若d1、d2、d3浓度下蓝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1、K2、K3,则K1>K2>K3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参考答案:A37.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B.研究各自作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通过标记DNA和蛋白质,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标记T2噬菌体要先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大肠杆菌D.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菌的DN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从而使R菌发生了转化参考答案:C【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原理和过程以及分析实验现象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过程是:分别将①无毒R型活细菌、②有毒S型活细菌、③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④无毒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结果小鼠不死亡、死亡、不死亡、死亡,而且从④组死亡的小鼠体内检测出S型活细菌,可见,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并没有将DNA和蛋白质分开,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开,即用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让这两类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最终证明了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先用分别含35S、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以获得分别用35S和32P标记大肠杆菌,再分别用这两类大肠杆菌培养未标记的T2噬菌体,以获得分别用35S和32P的标记的T2噬菌体,C正确;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染色体,D错误。38.(09玉林高中、南宁二中联考)以下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就在这个内环境中进行

B.由于血液中含有多种缓冲物质,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大量乳配进入血液,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

C.血液、组织液、细胞内液三者中的K+离子可以不断地进行交换,这种交换保持着动态平衡

D.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参考答案:答案:A39.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和分化,并最终形成完整的玉米植株。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所使用培养基中通常需要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B.由于玉米是自养生物,因此培养基中可不加有机物成分C.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5条,则该细胞可能处于第三次分裂的后期D.形成玉米植株过程中,细胞发生分化,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参考答案:B【分析】依题可知“由玉米体细胞分裂和分化,并最终形成完整的玉米植株”整个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全能性是组织细胞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玉米体细胞的20条染色体都被标记上32P,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新合成的DNA子链不带有32P标记。【详解】由分析可知,该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为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A正确;玉米是自养生物,是玉米植株绿色植物细胞具有光合作用能力合成有机物,但是单个玉米体细胞,细胞中不一定含有叶绿体,不一定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因玉米正常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若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是40条,说明该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该时期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因玉米体细胞的20条染色体都被标记32P,第一次分裂后期有40条染色体带有32P标记,第二次分裂后期共有20条染色体带有32P标记,移向同一极的可能有0-20条染色体带有32P标记,所以第三次分裂后期可能含有0-20条染色体带有32P标记,C正确;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B。【点睛】掌握植物细胞全能性概念,DNA复制特点以及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数目变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0.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结构不同,但根和茎的维管束又是连在一起的,这个连接的部位是下面的哪个部位?

A.上胚轴

B.中胚轴

C.下胚轴

D.胚根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研究人员对荞麦的若干性状进行了研究,包括花果落粒性、瘦果棱形状、花药大小等性状,已知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都不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选择两株纯合荞麦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让F1自交得到F2,实验结果见下表。性状母本父本F1F2(共320株)花果落粒性(落、不落)不落落落落∶不落=236∶84(3∶1)瘦果棱形状(尖、圆)圆尖尖尖∶圆=233∶87(3∶1)花药大小(正常、小)正常小正常正常∶小=183∶137(9∶7)

(1)由实验结果可知,上述三种性状中,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________________。在该荞麦群体内,与这三对相对性状有关的表现型共有______种,基因型共有_______种。F2的植株中,花果落粒、尖棱、正常花药的植株占_________。(2)仅考虑花药大小这对性状(相应的基因用A/a、B/b、C/c表示,需要几对用几对),父母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F2的小花药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如果让F2的植株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理论上有__________株。(3)从F2中随机选择一株正常花药植株与一株小花药植株杂交,杂交后代全部是正常花药植株的概率为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花果落粒性、瘦果棱形状

(2).8

(3).81

(4).81/256

(5).aabb、AABB

(6).3/7

(7).160

(8).11/63【分析】由题意知,花果落粒性、瘦果棱形状、花药大小等性状,已知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都不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会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及应用分离定律解答自由组合问题。【详解】(1)由表格信息可知,花果落粒性、瘦果棱形状子二代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因此2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相对性状遵循自由组合,因此表现型共有8种;花药大小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例是9:7,因此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3对相对性状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共有3×3×3×3=81种;子二代中花果落粒、尖棱、正常花药的植株占3/4×3/4×3/4×3/4=81/256。(2)由表格信息可知,正常花药:小花药=9:7,正常花药为A_B_,aaB_、A_bb、aabb为小花药,母本正常花药的基因型是AABB,小花药基因型是aabb,子二代小花药植株的基因型是A_bb、aaB_、aabb,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7;子二代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是AABB、aaB_、A_bb、aabb,理论上是(183+137)×8/16=160株。(3)从子二代中随机选择一株正常花药植株与一株小花药植株杂交,杂交后代全部是正常花药植株,杂交组合是AABB×____、AABb×aaBB、AaBB×AAbb,杂交后代全部是正常花药植株的概率为1/9×1+2/9×1/7×2=11/63。【点睛】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42.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下图示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问题。(1)DC细胞能将外来抗原摄取入细胞内,将其分解;同时,免疫调节也可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T细胞外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