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1新版)(含教学计划)_第1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1新版)(含教学计划)_第2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1新版)(含教学计划)_第3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1新版)(含教学计划)_第4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1新版)(含教学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教科版小学科学是依据教育部2017年最新颁布的《义知之甚少的微物体。这个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和观察视野的不断发展这条线索编3.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发明和进步,使人类的视野不断扩大和深入,发现更多10.亲历奥斯特实验、电磁铁搬运大头针实验、改变电磁铁南北极实验、电磁11.学习磁能和电能,了解磁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知道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12.体会合理利用能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要教学重难点6.体会合理利用能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环教学措施2.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科学学科课依然要加强直观教教学时间安排1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1.放大镜1机动1课时21.2.怎样放得更大2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31.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31.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41.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141.7.微生物与健康15单元复习与检测16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2.1.我们的地球模型1机动1课时62.2.昼夜交替现象17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172.4.谁先迎来黎明182.5.影长的四季变化18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19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单元复习与检测1阶段复习阶段复习与检测2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1机动1课时3.2.斜面13.3.不简单的杠杆l3.4.改变运输的车轮13.5.灵活巧妙的剪刀13.6.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13.7.信息的交流传播1单元复习与检测1第四单元能量4.1.各种形式的能量1机动1课时4.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14.3.电和磁14.4.电能和磁能14.5.电磁铁14.6.神奇的小电动机14.7.能量从哪里来1单元复习与检测1期末复习总复习与检测3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1新版)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5-6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本单元共7课。第1课“放大镜”,学生在这一单元起始课中将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了解放大镜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学生将在经历组合凸透镜观察微小物体的过程中了解显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这一课学生将通过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对比第4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让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结构,认识洋葱表第5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标本,在教第6课“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将带领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了第7课“微生物与健康”,是本单元的拓展和总结课。学生将在查阅资料和研讨交问题1: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问题2: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问题3:镜片的放大倍数跟什么有关?大呢?放得更大?物鉴定等方面使用的放大镜倍率在10倍到20倍之间。在第1个放大镜下面增加一个放大镜,并且跟第1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2个像本第5页上面的图片所示。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以参考上面实验中测得的数据。3.出示课本第5页上面的图片。6.出示课本第5页肉眼看到的蚜虫和组合凸透镜下的蚜虫,学生观察比较这两幅图片,2.出示课本第5页下面的两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病毒和大肠杆菌的图片,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到约200万倍。6.观察显微镜(1)目镜,作用:放大物像(2)镜筒,作用:连接目镜与物镜(3)转换器,作用:物镜的连接处,用来转换物镜(4)物镜,放大物像(5)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上面还有压片夹(4)物镜,放大物像(13)镜柱,支持镜身问题3: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哪个部分?2.板书课题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的呢?出示课本第6页的5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及步骤。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显微镜观察放大了能看到全部,但还是看不清细节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显微镜观察图像变大能看到蝴蝶翅膀发很大,很清晰,看不到翅膀的全部只能看到翅脉的一小部分。问题1:我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让你最惊奇的是什么?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一、聚焦3.教师引导:大家听说过细胞吗?关于细胞我们知道些什么呢?细胞又是怎样子的?今2.学生观察第9页的下面一张图片以及第10页上面的6张圆形图片,初步了解制作洋全班交流②用准备好的滴管在载玻片上滴1-2滴清水。上共同的特点呢?之处呢?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他生物体是不是也是由细胞组成的呢?其他生物体的细胞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这全班交流(1)出示课本11页的叶肉细胞图片。(2)出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图片。(3)出示叶表皮细胞图片。(4)教师继续出示课本12页有关蛙的细胞、小白鼠的细胞、人体神经细胞、人体骨骼问题1:我们观察到了哪些生物体的细胞?有什么新发现?学生仔细阅读课本13页有关细胞的作用这段文字资料,初步了解人类发现细胞的历史7.出示课本15页,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5.出示课本15页下面的两幅图片以及课本16页上面的6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6.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初步了解水中有哪些微小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问题1:我们观察到了几种微小的生物?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4.观察工具和观察范围之间有关系吗?又有怎样的关系呢?5.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我们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感到意外和惊讶的是什么?我们还有什么问题?2021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许多周期性许多周期性形成地月系中有利用已知的科学概利用已知的科学概模担实验验证假说拟实验方法动方式是解释成因形成自己的量夜交警现本单元共7课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延续上一课的探究。学生将通过对比阅读历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学生认识到了地球在自转且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本第5课“影长的四季变化”,学生将在第5、第6两课中,研究学习地球公转的特点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在了解四季变化之后,提出“地球的公转与四第7课“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学生将通过网络查找、阅读资料,了解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24小时,形成了昼夜交替和天体东升西落的科学态度目标设备。该摆摆长67米,摆锤重28千克。个焦点上,并非正中心上,即是偏向轨道的一端。每年的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橡皮泥地球结构模型、抹油的小刀(细线)、泡沫球或塑料球等球体、笔头较宽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大家知道我们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地球的结构是怎样的?球形地球又是怎样用我所知道的地球知识我感兴趣的地球知识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3颗行星。地球上昼夜是如何形成的?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转动的?转动周期大约是多长时间?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会产生怎样的地球是上百万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影响?为什么夏季白天的时间比冬季长?地壳的厚度约17千米,地幔的厚度约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径为3500千米。哪些收获?地壳的厚度是不均匀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大陆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而高山、平原地区的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只有6千米左右。地幔是介于地表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厚度将近2900千米,主要由致密的岩造物质构5.全班交流世界各地,分成7大板块,海洋也被这些陆识?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积约为3.62亿平方公里,比全球陆地面积约为1.5亿平方公里的两1.出示课本23页上面三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制作全班交流问题1:我们是如何制作地球模型的?我们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什么知识?问题2:对比不同的模型,他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问题3: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吗?假设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假设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假设3:地球自转。全班交流问题1:通过模拟实验能够证明我们的假设吗?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地球模型上出现问题2:能解释昼夜现象的假设有哪些?他们有什么不同?问题3:我们该如何进一步确认哪一种假设是正确的呢?教学过程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最终的结论又是什么?历史上人们对地球的运动又有过哪些看5.全班交流天文学家及观点主要观点相关证据托勒密地心说1.地球是球体。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1.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所有的人都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没,动。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但事实并非如此。哥白尼日心说1.地球是球体。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一起1.如果在帆船桅杆顶端放一个光2.因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不可想象。8.出示课本26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图片内容,再读一读图片法是不正确的?日心说中,地球是球体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地球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这个说法也2.第1步,改进我们的地球模型。出示课本25页上面一幅图中的地球模型,再出示课本28页改进后的地球模型图片。为合理?课本28页的地球模型更为合理,更能反映地球的实际情况。因为地球在环绕太阳公转的时候,公转轨道面和地球赤道并不重合,呈现出一个约23度的夹角,所以我们看到3.第2步,在大陆板块上贴反光的小圆片4.第3步,用较强的光源照射地球模型,同时让地球模型自转7.全班交流问题1: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他们如何使自己的理论模型更相关证据地心说问题2:再次做昼夜模拟实验,与前一次做昼夜模拟实验有什么不同?地球模型简单的一个球用一根铁丝贯穿地球模型的南北当上贴上了反光的小圆片。光源表现画的是一组图片表现地球昼夜交替结论问题3:现在你认为昼夜现象是如何形成的?2.4.谁先迎来黎明教学重点(2)当大家按照由东向西的方向慢慢转动的时候,北京和乌鲁木齐又是谁会先见到太阳?黎明?5.全班交流时差是地球上两个地方的时间的差值,它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地球在一天中(24小时)自转360度,因此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每隔1度,相差4分钟,每隔1如伦敦在0度经线上,北京在东经116度,两地相差116个经度,地方时相差7小时44分钟,北京在伦敦的西边,因此北京的地方时比伦敦早了7小时44分钟,区时也就是差8小时,如前所述,北京比伦敦的区时早8小时。三、研讨问题1: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一座城市先迎来黎明?我们是如何知道的?问题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又是如何知道的?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2.5.影长的四季变化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出示课本31页古人有关日影四季变化的规律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古人不同季节正午影子示意图影子长短规律春比较长影子适中夏最短影子最短秋比较长影子适中冬最长影子最长2.出示课本31页下面两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了解制作简易圭表的所需全班交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3.出示课本33页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图片。2.出示课本34页地球公转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想一想,从这幅图4.全班交流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6小时9分10秒,为一个恒星年,或者是365天5小时48分464.出示课本34页下面一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插图,初步了解模拟地球公转题?2.出示课本35页有关地球公转轨道距离与时间的数据。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地球处于不同公转位置的时间点平均距离1.49亿千米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1.47亿千米每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1.52亿千米每年7月初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是1.47亿千米,而这个时候是每年的1月4.出示课本35页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地球同问题1:在模拟实验中,我们是怎样模拟地球的运动的?问题2:通过观察图片、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地球公转的特点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6小时9分10秒,为一个恒星年,或者是365天5小时48分462.地球运动的方式有哪些?地球的自转特点:(1)地球绕地轴自转;(2)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3)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特点: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6小时9分10秒,为一个恒星年。或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一个回归年。在地球的公转轨道5.那么昼夜交替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四季变化又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呢?今天这节课我2.出示课本36页的记录表,学生分小组进行1.出示课本37页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知识卡片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昼夜交替2.出示课本37页上面蝴蝶、猫头鹰和郁金香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结合这张知3.除了我们书上提供的这个范例之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的信息?(1)植物受光照的影响,体现在各种鲜花的身上尤为突出,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不一(2)昼夜交替对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影响。(1)出示课本37页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知识卡片,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四季(2)出示夏天的北极狐和冬天的北极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两张图片,比较夏天的北极狐和冬天的北极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就不容易被发现,而夏天的它的体毛变为灰黑色(腹面颜色较浅),这样就和冻土相差(3)除了北极狐之外,还有哪些动物在夏季和冬季都(4)出示刺猬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刺猬在一年四季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5)四季变化除了会对动物产生影响之外,同时还会对植物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四(6)教师相机出示一些植物分别在夏天和冬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图片,方面的知识?2.出示课本38页“我的总结”记录表,引导学生按照这张记录表的要求,回顾本单元方式特点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公转特点2021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5-6年级的四个学习内容。第6、7课侧重探究两种对人类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同时第7课也通过具体的制作第1课“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作为单元单元词汇材料清单方便?方法1:不用任何工具仁吗?方法2:使用教师提供的一些工具3.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自己使用的是什么工具?取出核桃仁的效果怎样?方法3:使用核桃夹核桃仁的过程吗?取核桃仁活动方法是否费劲是否费时是否取出完整核桃仁用手扒很费劲很费时没有用砖头砸不太费劲不太费时没有用核桃夹不费劲不费时有4.同学们,通过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取出核桃仁这一活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使用工具会变得简单的多。工具可以让我们做事更方便,更快捷,还更安全。不同的任务要使用不同的工具去做,比如取核桃仁用核桃夹比较合适,而使用铁锤、砖活动三:生活中的常用工具1.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夹核桃的核桃夹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工具,大家见过哪些工具呢?2.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工具。3.在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常见工具,我们可以将他们分一分类。4.出示常用工具记录表。常用工具记录表工具类别工具名称通信类工具手机、电脑测量工具温度计、湿度计、体温计、体重秤机械工具螺丝刀、美工刀、吊车、塔吊、挖掘机交通工具自行车、飞机、火车、轿车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使用这些常用的工具来做什么?又是如何使用它的?如果没有这些工具,会有哪些不方便?6.继续出示生活中常见工具记录表,引导学生继续填写相关内容。常见工具记录表工具用处用法如果没有手机联系亲朋好友频如果没有手机与亲朋好友联电脑编写资料、传输资料、查阅资料上网查阅资料、传输资料及时的把资料传输给对方温度计测量温度放在需要测量的物体中如果没有温度计就不知道物体的温度秤称物体重量称重量和质量螺丝刀拧螺丝只要旋转就可以把螺丝拧上去或者拧下来拧上去或者拧下来自行车代步工具去不远的地方可以骑自行车去,费时费力飞机交通工具飞机短时间内从一个城市到达另3.2.斜面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1.出示任务1:将一个物体由高处A沿斜面滑道低处B。在模拟测试中不同的方法基本上都能完成任务,不过不同的方法用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利用斜面可以更省力一些。问题2:通过测试你认为斜面有什么作用?能够将物体以相对较小的力从低处提升到高处,这就是斜面的作用。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就越不省力。四、拓展——斜面的运用1.教师引导:在生产生活中,斜面运用非常广泛。2.出示课本45页的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了解盘山公路和水渠都是利用斜面的原理制作而成。3.学生再读一读课本45页拓展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4.全班交流:斜面主要运用于哪些方面?斜面可以运用于一些工具,如菜刀、斧头、钉子、凿子;可以运用于交通、道路、房屋建筑中,比如盘山公路、桥梁、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等等。斜面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斜面的运用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单单就农业生产而言,人们利用斜面和其他技术来修建运河、水坝、水渠、水沟等等设施,组成水利系统,不但治理了水灾,还实现了对水的充分利用,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基础条件,保障了人类获得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斜面的运用?学生列举生活中斜面的运用例子,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有关斜面运用的图片,进一步体会斜面的巨大作用和广泛运用。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模拟测试,初步体会了斜面的特点以及作用,知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斜面有着广泛的运用。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斜面的资料,了解更多的关于斜面3.3.不简单的杠杆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和斜面一样都是一种简单机械。教学重点教学难点2.出示课本46页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4.大家使用过杠杆类的工具吗?知道杠杆类的工具有哪些作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3.出示课本47页杠杆的组成示意图,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杠杆的组成。用木棒撬石头的图片中,什么是用力点?什么是阻力点?什么是支点?1.出示课本47页的刻度纸,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用一块小石头和木板,将一块大石头从刻度纸上的A处撬到B处。3.出示课本47页下面两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组图片,认真比较,看一看这全班交流的地方?问题1:模拟测试中,我们是否能够成功地将重物吊到指定地点?杠杆在撬动中有什么作用?问题2:在测试过程中你做过哪些测试?有什么发现?2.出示课本48页打捞网、塔吊和挖掘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三张图片,说一说这4.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48页拓展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杠杆的作用及杠杆在日常生产生2.教师引导:图片上是一辆卡车,在卡车的下面有4个或者6个,甚至于8个以上的车6.这些车轮都有哪些作用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车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从A处运到B处,然后将两桶水沿曲线从B处运输到C处。板和手推车将两个箱子沿直线从A处运输到B处。第2组对比测试的内容是将两桶水沿6.出示课本50页“平板和手推车运输物品测试”记录表。任务目标工具是否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时间用力情况其他指标搬运物体平板手推车任务目标工具是否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时间用力情况物品是否损坏搬运物体平板是比较长非常用力否手推车是很短很轻松否问题2:你认为车轮在运输过程中有什么作用?教学过程3.大家见过剪刀吗?见过哪些类型的剪刀?4.那么剪刀又有什么特点?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剪刀的奥秘。把柄——单手持握处,空间正好易于5个手指都参与为佳。教学目标2.通过评测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两种方式,教学过程2.出示课本54页上面一幅图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印刷术。3.引导:大家了解印刷术吗?他是怎样印制图文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有关印刷术的模拟活字印刷晾制——缓缓将白纸掀起,放到向阳通风处晾干。问题2:通过评测,你知道印刷术给记录和传播信息带来了哪些改变?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书籍的传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也普及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1.出示课本55页拓展板块的资料,学生自由读一读,进一步了解印刷术的伟大意义以及印刷术的发展历史。2.全班交流,印刷术的发展历史:雕版印刷——活字印刷——人工拓印——机器印刷——大型印刷机3.教师相机出示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机器印刷、打印机等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体会印刷发展史。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的活字印刷,体会了活字印刷的特点及作用,了解了活字印刷给记录和传播信息起到了重大作用。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有关印刷术的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印刷术的知识。3.7.信息的交流传播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现在身处信息时代,信息交流已经越来越便捷和准确,书籍只是人类信息交流和传播的一种工具,此外还有电脑、手机等各种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2.通过比较电脑和书本两种传播工具,探究这两种传播工具在信息的形式和传播效果上的差别。3.通过用文字和视频两种方式指导制作简易独轮车模型,体会电脑这种信息交流方式的方便、快捷和准确。教学重点通过比较书本和电脑这两种传播工具的信息传播的形式和传播的效果,了解他们之间的书本电脑提供信息的形式传播信息的方式人们通过阅读获取书籍所承载的信息,书籍的发行、传阅使得信息得到广泛传播。电脑承载的信息更加多元化,人们可以通过看、听的方式获取他所承载的信息,借助互联网电脑,可以迅速的把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6.全班交流中有什么感受?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自己又是如何解决的?工具呢?独轮车模型又包含了学习过的哪些技术?三、研讨刚刚我们比较了书本和电脑这两种传播工具在传播信息的形式和传播信息的效果上的问题1:通过比较,书本和电脑传播信息有什么差异?书本电脑提供信息的形式书本主要为我们提供文字图传播信息的方式人们通过阅读获取书籍所承载的信息,书籍的发行、传阅使电脑承载的信息更加多元化,人们可以通过看、听的方式获取他所承载的信息,借助互联网电脑,可以问题2:分析各小组的制作过程和作品,其中用到了哪些简单的工具?独轮车模型包含问题3: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活动,谈谈我们对工具和技术的一些新看法。出示课本57页拓展板块的资料,引导学生认真读一读,进一步了解工具和技术之间的五、课堂总结2021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5-6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能量”单元共7课第1课“各种形式的能量”,从学生熟悉的驱动汽车的能量引人,引导学生了解身第2课“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以学生最熟悉的“家”为能量认知场景,通过调第4课“电能和磁能”,通过引导学生制作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的性质和磁极,帮线3根、长导线1根、小灯座、指南针、长约2米的细导线、废旧电池1节、每组多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1.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具有能量?能量又有哪些表现形式呢?这些能量又会让身边的什么能量呢?(汽油)我们身边的能量形式记录表观察到的现象能量的表现形式能量的来源物体发生的变化转动的电风扇电叶片的转动风筝在天上飞风风筝飘在天上锅里煮熟的食物热食物由生变熟吸铁石吸铁钉磁铁钉吸在磁铁上电灯泡发亮光灯泡发亮燃气热水器天然气水变热问题1:哪些能量形式可以让车动起来?教学过程呢?这些能量是如何获得的?每一种能量形式所付出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又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工具?想一想这些交通工具的能量形式是什么?又来源于哪里?使用这些交通工具需交通工具能量形式能量来源付出的经济成本付出的环境代价交通工具能量形式能量来源付出的经济成本付出的环境代价小轿车机械能汽油每百公里50元产生二氧化碳和大量的废气电动自行车电能电每30公里充电一次发电厂提供的电火车电能电车票的价格发电厂发电付出的环境代价自行车机械能人力自行车的折旧率环保,无污染式主要是什么?6.出示课本62页的“家庭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能量”记录表。使用的物品能量是否可再生是否可替代或节能办法电灯火力发电厂提供的电不可再生使用节能灯平板电脑电池不可再生不使用时关机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可再生电视机洗衣机电饭锅空调2.出示课本63页家用电器的耗电情况记录表。在此基础上,估计自己家一个月的电费支出大约是多少?电费按照一度0.52元算。元,那么一年是多少?全国有多少个像我们这样的家庭?这样算来,全国一年要耗费多去,不仅仅我们自己要节约能量,还要号召我们家庭的成员每个人都要树立节能意识,问题1:日常生活中,我们家里都使用了哪些能源?想一想能量之间发生了哪些形式的转换?问题2:你能提出哪些节能建议?4.3.电和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1.让我们把时间聚焦到1821年4月的一天,这一天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在上课的时候2.出示课本64页丹麦科学家奥斯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初步认识这位丹麦的门。那么奥斯特究竟发现了什么?又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教师引导:大家认识电和磁这两样东西吗?哪里有电?哪里又存在磁?电和磁之间有没有关系呢?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继续探讨。1.出示课本65页上面两幅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图,并读一读上面的文字,初的?全班交流更强一些呢?2.出示课本66页4幅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4幅图片,初步了解本次实验的方法8.用完了的废电池是不是一点点电都没有了呢?能用我们的线圈和指南针检测一下出示课本66页下面两幅插图,学生观察图片,了解验证废电池是否有电的方法。教师提供一些废旧的电池,引导学生继续动手操作,验证一下这个问题。全班交流,预设:用完了的废电池,其实并不是一点点电都没有了,当我们用线圈和指南针检测的时候,发现指南针仍然发生了偏转,这说明电池中仍然有电,只不过电池中的电不足以支持电灯泡等用电器工作了。刚刚我们利用两个实验探究了通电导线是否会产生磁场,下面我们来讨论以下两个问题。问题1:分析奥斯特实验,你有什么发现?通过奥斯特实验,我发现通电直导线周围和通电线圈周围都存在磁场。问题2:电和磁之间能否相互转换,你的依据是什么?电和磁是有关系的。他们其实是一种东西,不是谁转化成谁这样的关系。他们只是一种东西在不同的参考系下的表现。当导体内有电流通过时,导体的周围便产生磁场,这就是电生磁。当导体切割磁力线或穿过线圈的磁力线发生变化时,导体或线圈内便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或感生电流,这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