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民族国家_第1页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_第2页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_第3页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_第4页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与南北关系经济全球化的前景:福兮祸兮?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自由流动,并通过国际分工使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进而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主要表征:国内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扩展成为世界性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政策的自由化,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势不可挡,闭关自守只能是落后挨打。中国经济逐步纳入到世界经济运行轨道,是理性选择。二、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竞争力(一)经济全球化对各国政府管理经济能力的挑战1、国家政府难以随心所欲地选择税收标准。2、各国政府难以制定合维护独立的制度规范。3、国家政府控制的资源份额在下降。(跨国公司的财富集中、社会阶层的分化、国家安全)各类国家对全球化的态度国家类型调整前的政府作用调整成本全球化预期收益对全球化的热情经济社会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弱弱低较高较高中东产油国中弱中较低中转型国家强强高较高中拉美新兴工业化国家较强中较高中较低东亚国家强中中高较高西欧国家较强强高较低较低英美模式国家较弱中较低高较高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全球化加强了市场的力量,国家的影响得到削弱。各国对全球化的态度,取决于政策调整成本与全球化的预期收益之间的比较。(二)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2003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创造与保持一个使企业持续产出更多价值和人民拥有更多财富的环境的能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国际竞争力的定义为“一国能在自由和公正的市场条件下生产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务既能满足国际市场的检验标准,同时又能长期保持和扩大该国人民的实际收入的能力。”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还将国际竞争力划分为宏观竞争力、微观竞争力和结构竞争力。宏观竞争力是指国家法规、教育、技术层次的竞争力,微观竞争力是与企业取得市场和增加利润相关的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是技术基础设施、投资结构、生产类型、外部性等相关的竞争力。当代西方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发展竞争优势理论

1、“国家竞争优势模型”为什么特定的国家会成为特定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母国基地”。一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开发其竞争优势具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是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及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

2、产业竞争“五种作用力模型”影响产业竞争的因素有产业外部因素和产业内部因素两大类。产业外部因素对于产业内部所有企业的影响通常是相同的,因而产业外部因素只是在相对意义上起作用,关键在于产业内的企业对外部影响的应变能力。

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竞争作用力(competitiveforce),即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砍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这些作用力汇集而成的合力,决定了特定产业的竞争强度和获利能力。3、企业“价值链”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其总和构成企业的“价值链”(valuechain)。企业的价值链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下部是企业的基本活动,即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包括生产经营、市场销售、后勤服务等项活动;上部为企业的辅助活动,包括企业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等,这些活动为基本活动提供必要条件,使基本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企业在价值链战略环节上的优势。因此,战略环节要紧紧控制在企业内部,其他非战略环节则完全可以分散出去利用市场减低成本、增加灵活性。4、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一国经济地位上升的过程就是其竞争优势加强的过程。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要素驱动(factor-driven)阶段、投资驱动(investment-driven)阶段、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阶段和财富驱动(wealth-driven)阶段。核心竞争力理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含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期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要坚持四个重要准则:一是避免罗列一系列核心竞争力,成功的公司只定位于一项或两项关键活动;二是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就核心竞争力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使之在全公司范围内广泛共享;三是利用组织力量对核心竞争力加强管理,以保持这一竞争优势;四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应学会使用联合的方式在企业外共享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观点:(1)企业是一个能力集合体,企业的能力可分为技术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生产组织能力、社会协调能力等,而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各种能力中处于中心和支配地位。(2)核心能力是企业拥有的最主要资源,企业之间核心能力的差别是企业效率差异继而造成收益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开发和控制,企业可以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和垄断优势。(3)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它表现为: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价值,具有能使企业创造更多的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独特的,同行业中几乎不存在两个企业拥有相同的核心能力的情形;核心能力是不可引进或模仿的,它暗含于企业文化、员工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之中。IMD国际竞争力理论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提供创造增加值和积累国民财富环境的能力。在塑造国际竞争力环境中,存在着的四种力量,即吸引力(attractiveness)与扩张力(aggressiveness)、本土化(proximity)与全球性(globality)、资产(assets)与过程(processes)、个人冒险精神(risktaking)与社会凝聚力(socialcohesiveness)。一国只有主动把握和平衡这四种力量,才能推动国际竞争力的发展。一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十大要素:(1)创建一个稳定、可预测的法制环境;(2)构造一个灵活和弹性的经济结构;(3)对基本基础设施和技术基础设施优先投资;(4)促进私人储蓄和国内投资;(5)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同时培养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力;(6)政府和行政管理要在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方面努力创新(7)保持工资水平、生产率和税收相互之间的合理关系;(8)减小收入分配不公,扩大中间阶层,确保社会结构的稳定优化(9)增加教育投资,尤其是提高中等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终身培训;(10)保持经济运行在全球化和本土化间的整体协调,促进国民财富创造能力的可持续提高,维护公民意愿及其所追求的价值体系。当代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1、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八大要素指标: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的竞争力,2、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WEF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调整为增长竞争力指数、当前竞争力指数、经济创造力指数和环境管理制度指数3、UNIDO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各国工业竞争力指数(theCompetitiveIndustrialPerformanceIndex,简称CIP),是反映一国生产工业制成品的竞争能力。各国工业竞争力指数(CIP)由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人均制成品出口额、制造业增加值的中高技术产品比重、制成品出口的中高技术产品比重等四大指标构成,涵盖了87个国家和地区。2006全球竞争力排名国家/地区2006年排名2005年排名美国11中国香港22新加坡33冰岛44丹麦57澳大利亚69加拿大75瑞士88卢森堡910芬兰106中国1931优势从何而来?思考: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三、经济全球化与南北关系平均寿命(1994)成人识字率(1994)总入学率%(1994)平均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指数国内生产总值人类发展指数所有发展中国家61.869.7560.610.650.460.576最不发达国家50.448.1360.420.440.140.336撒哈拉以南非洲50.055.9420.420.510.210.380发达工业化国家74.198.5830.820.930.980.911世界63.277.1600.640.710.940.764人类发展指数(1994年)(一)南北冲突的根源1、殖民主义遗害与国家重建2、世界经济体系3、二战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二)南北合作的必要性1、发达国家资本需要出路。2、经济合作、跨国犯罪、环境问题等需协作解决。(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1、进口替代战略目标:以工业化主导对外贸易,加快本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口替代:一是由国内生产的产品替代原先需要进口的产品;而是以初级产品出口的外汇收入,不是进口消费品,二是进口投资品。进口替代战略也是鼓励出口的。在不同阶段,进口替代的内容和结构也是不同的。2、出口替代战略目标:以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作为主要出口产品。出口替代:一是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矿产资源和农产品)出口;二是以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替代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应更多地以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替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中国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逐年增加。3、全面开放战略

按照国际惯例与准则,实行对外开放。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实施了全面开放战略。WTO的主要原则:1)市场准入原则2)国民待遇原则3)透明度原则4)最惠国待遇原则5)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6)幼稚工业保护原则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源可以在国际间流动,全面开放的关键是将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对国际资源的利用(以利用外资为例)(1)国际资本的基本内涵

资源导向型投资市场导向型投资

海外直接投资成本节约型投资研究开发型投资

长期资本流动发挥潜力型投资防范风险型投资

海外间接投资股票、债券

政府间借贷资本流动

国际借贷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进出口贷款

银行间拆借

短期资本流动

保值性流动

投机性流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1、对资本输入国的影响积极影响:1)缓和资金短缺的困难2)提高工业化和产业结3)扩大出口4)创造就业机会消极影响:1)损坏国家政治经济主权2)引发债务危机3)掠夺稀有资源4)挤占国内市场5)全面控制东道国企业2、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积极影响:1)提高资本收益率2)扩大出口3)提高国际地位

消极影响:1)可能阻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