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填空题1、法律现象2、具体具体一次性3、某一类某一类反复性4、自发自觉个别一般5、国家6、国家强制力7、法的阶级统治职能法的社会公共职能8、保护9、经济基础阶级意志10、历史传统外部特性二、单项选择1、B2、B3、D4、C5、D6、B7、B8、A9、D10、A三、多项选择1、AB2、BCD3、BCD4、ABCD5、A?6、AD7、AD8、ABCD9、BD10、BCD四、名词解释1、法学体系是由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学体系是一个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研究社会的各种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所研究的范围也就十分广泛,从而形成若干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系统就是法学体系。2、法理学是在法学体系中处在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它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来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行的反映着统治阶收(即掌握国家政权的阶段)意志,以权利义务为重要内容具有普通的约束力的规范体系。它具有规范性、国家强制性、阶级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4、法的价值,即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五、小组讨论题:习惯与法的区别与联系小组讨论登记表小组成员ﻫ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丁七钱八崔九姜十
ﻫ小组长
张三ﻫﻫ讨论人员
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丁七钱八崔九姜十
讨论时间ﻫ2023年11月8日下午(南教学区教学楼301教室)ﻫﻫ讨论主持人ﻫ李四
ﻫ自我发言提纲
一.法与原始习惯的联系法与习惯都是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法与原始习惯有着一定联系,法由原始习惯演变而来,是原始习惯的延续,法与原始习惯在内容上却存在着历史的连续性。二.法与原始习惯的区别法与原始习惯的区别重要表现在:(一)两者产生的方式不同。(二)两者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三)两者体现的意志不同。(四)两者合用的范围不同。(五)两者实行的方式不同。
其它人发言摘要ﻫ王五发言摘要: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种不易改变的思维倾向、行为模式和社会风尚。习惯和习惯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得到国家认可的习惯才干成为习惯法。也就是说,我们一般所讲的习惯,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不是法的一种渊源。赵六、丁七发言摘要:(1)原始社会的习惯和法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原始社会的习惯反映原始社会的平等、没有阶级的社会关系,因此,原始习惯不带有阶级性;法是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以后产生的社会规范,它恰恰反映了阶级社会的社会关系,法是具有阶级性的。(2)原始社会的习惯与法反映的意志不同。原始社会的习惯反映着氏族部落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和意志;而法则反映在政治、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志。(3)原始社会的习惯与法所形成的方式不同。原始社会的习惯是由代表氏族或部落全体成员利益的自治组织,整个氏族社会以舆论或其他形式形成的;而法则是由国家这个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组织知道或认可的。(4)原始社会的习惯与法所保证实行的力量不同。原始社会的习惯是靠传统、习惯的力量和整个社会的影响来保证实行的;而法的实行则必须有国家强制力的保证。(5)原始社会的习惯与法所生效的范围不同。原始社会的习惯限于在有血猿关系的本氏族、本部落内生效,而无论他们在哪个地区;而法则是在国家主权所及的领域内生效。这一点也反映出法与国家的内在联系,由于国家正是按照地区来划分居民的。钱八、崔九发言摘要: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涉及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社会团队规范等。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具有以下基本特性:(1)法是具有规范性、概括性和可预测性的社会规范ﻫ马克思指出,“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法具有规范性、概括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规范性是指法规定了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做什么,也就是为人们的行为规定了模式、标准和方向。概括性是指法的对象是抽象的、一般的人和事,在同样的情况和条件下,法律可以反复使用。可预测性是指人们通过法有也许预见到国家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的态度和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于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从而成为评价人们行为合法不合法的标准。(2)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这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点之一。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方式和途径。所谓“制定”,是指社会生活中本来没有某种行为规则,立法者根据需要,通过相应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出各种规范性法律文献来体现这种行为规则。所谓“认可”,是指社会生活中本来已经存在着某种行为规则(如道德、习惯、宗教、礼仪等),国家以一定形式对其加以认可并且赋予其法律效力。无论是制定还是认可,都与国家权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都体现着国家的意志。(3)法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的核心内容在于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法律权利是指法律赋予人们的某种权能。法律义务是指法律规定人们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法通过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行的社会规范
任何社会规范的实行都需要某种力量作保证。但在所有的社会规范中,只有法是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行的。统治阶级为了法的实行,依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器,迫使社会全体成员一体遵守。在任何国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由专门国家机关依法定程序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因此,法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但是,法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行,是从法的“最后一道防线”意义上讲的,并不是说国家强制力是法得以实现的惟一途径。姜十发言摘要:我完全赞同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法理学作业2一、名词解释1、一国两制是我国为解决和平统一问题而实行的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2、法律调整是根据一定社会生活的需要,运用一系列法律手段对社会关系施加的有结果的、规范组织作用。3、法制:法制是以法为核心的某国、某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涉及现行法以及与现行法相适应的法律意识、法律实践。通常有两种意思,一种认为法制是指法律和制度;一种认为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而法律制度既可以指某国某地区法律、法规的总和;一是指某项具体的法律制度。4、法治:是运用法律这样的实体工具来管理国家的原则,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5、民主:民主的含义则是指一种国家制度。是指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有事物的国家制度。民主的原意是一种与个别人专制独裁统治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统治"的国家形式。"多数人的统治"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的多数人。教材上讲到的"民主",一方面是指它的本意,即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通常又叫"民主制"。是一种与专制制度相对立的国家制度。6、法律意识是社会意志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7、法律文化是法的制定、法的实行、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等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智慧和知识的总和。二、问答题1、一国两制的含义一国两制是我国为解决和平统一问题而实行的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一国两制实行后,大陆的法仍然保持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变,而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法的本质不变,并且社会主义性质的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主体.因此,当代中国的法就其本质来看,出现了一国两法的独特情况.但是一国两制条件下,一个国家两种法律制度的情况,不同于历史上存在过的一个国家两种法律制度的情况。我国现阶段一国两制条件下出现的本质不同的法律制度,不再是互相排斥对抗性的关系,而是长期并存,互利互惠,互相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关系。总之,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法的本质,不会改变中国法的主体部分的社会主义本质;当代中国法主体的社会主义本质,也不会改变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的本质。2、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1)法治原则即依法治国,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队、公职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守法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队、各公司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主线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行的职责。”(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一原则反映了法作为以同一尺度衡量事实上不平等的人的调整器的特殊规律性。这一原则不仅指权利的平等,并且涉及义务的平等。这一原则和公民权利义务是一致的,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一致性。这一原则既体现在法的创制过程中,也体现在法的实行过程中。3、政策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社会主义法律和党的政策的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是社会主义法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法是贯彻党和国家政策的法律武器。社会主义法律和党的政策的区别:(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政策是党组织制定的,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行,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策是通过思想工作、说服教育、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及党的纪律保证来实现,党的某些政策并非对每个公民都具有约束力。(3)法律是由宪法、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献形式表现。政策未被制定或认可为法律规范之前,是由决定、决议、大纲、宣言、告知、纪要等形式表现的。(4)法律规定的内容比较具体、明确和详尽,它不仅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和严禁做什么,并且还规定了违法所应承担的责任。政策一般比较原则和概括。(5)法律比较稳定。政策比较灵活,变化较快。4、道德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重要的两种存在形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道德与法律的的区别:(1)产生的条件不同。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2)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要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它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比较原则、抽象、模糊。(3)调整范围不尽相同。从深度上看,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它规定人们根据崇高的意图而行为,规定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假如没有违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处罚主观过错自身,即不存在“思想犯”;从广度上看,由法律调整的,一般也由道德调整。当然,也有些由法律调整的领域几乎不涉及任何道德判断,如专门的程序规则、票据的流通规则、政府的组织规则等。在这些领域,法律的指导观念是便利与效率,而非道德。(4)作用机制不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行的;而道德重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5)内容不同。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规定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规定对等的权利。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规定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道德与法律是互相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但是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互相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也许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严禁的行为,则有也许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5、法制与法治的联系与区别法制和法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不容混淆。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2)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产生和发展却不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3)法制的基本规定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规定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4)实行法制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队和个人,涉及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两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程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6、如何培养和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要增强公民法律意识,重要应在端正普法指导思想,深化普法教育,加强法律防范意识,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从源头抓好普法工作,舆论宣传工作等六方面下功夫。(具体由自已适当展开阐述。)作业二做好了,再打开并欣赏一段音乐:边欣赏边做作业三四,其乐可享。作业3第三编法的创制第四编法的实现一、名词解释1、法的创制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2、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行为规则。3、法的体系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系统的统一整体。4、法的部门是指对一个现行法律规范,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的分类。5、法的渊源(形式渊源)仅指法的法律效力的来源,即一个行为规则通过什么方式产生,有何种外部形式才被认为是法律规范,具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并成为国家机关审理案件或解决问题的规范性依据。6、法的实现是指法律规范在人们的行为中的具体贯彻,权利被享用,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7、法的合用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和由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按照法律的规定运用国家权力调整和保护具体的社会关系的活动。8、法律规范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的生效范围,即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什么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9、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10、法律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对法的创制和法的实行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二、问答题1、我国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是在法的制定的整个活动中贯彻始终的行为准则,它是指导思想的规范化和具体化,是指导思想体现的形式和贯彻的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的立法,一般来说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2)合宪性和法制统一原则;(3)总结国内实践经验和借鉴外国经验相结合的原则;(4)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5)立足全局、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6)群众路线和专门机关工作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7)维护法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严厉性与及时创、改、废相结合的原则。2、法的制定程序法律制定程序即立法程序,广义的立法程序是指享有立法权的主体在制定、修改、补充、废止以及认可各种规范性文献和法律规范过程中的工作方法、环节和顺序。狭义的立法程序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国会)在制定、修改、补充、废止各种规范性文献过程中的工作方法、环节和顺序。我国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法律的程序是:ﻫ(1)法律案的提出这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程序的第一阶段。所谓提出法律案,就是根据有关规定,享有相应职权的国家机关或个人向全人大或常委会提出关于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议案。这里的“法律”是狭义上的,不涉及宪法。由于,宪法的修改有特别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议。”ﻫ(2)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审议是立法程序中关键性的阶段,也是立法程序的第二个阶段。审议法律案,就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就已经列入会议议程的法律案进行审查讨论。3.法律案的通过ﻫ(3)通过法律案,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表决来决定法律草案能否成为正式法律的活动。这是立法程序中的重要一环。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法律案都是采用表决通过的方式进行的。(4)法律的公布公布法律,就是将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用一定方式和形式公之于众。宪法规定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主席令载明该法律的制定机关、通过和施行日期。3、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涉及三个因素,假定,解决,制裁。(1)假定:法律规范中关于规范使用的条件的部分。(2)解决:法律规范中指明人们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的部分。(3)制裁:法律规范中关于违反该规范后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的规范。4、我国的重要法律部门我国的法律部门重要涉及:(1)宪法;(2)行政法;3.民法(民商);(4)刑法;(5)经济法与环境法;(6)诉讼法;(7)军事法;等等。这是对法律的一种分类,分类标准是法律的具体调整对象和调整机制。5、我国法的渊源我国法的渊源重要有以下几个:(1)宪法在中国,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行,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并监督宪法的实行,对违反宪法的行为予以追究。(2)法律法律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献。我们这里仅用狭义。在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法律的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基本法律,即由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的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方面的规范性文献;另一类为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即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的规范性文献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在不同该法律基本原则相抵触的条件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具有规范性的决议、决定、规定、办法等,也属于“法律”类法的渊源。(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所制定的规范性文献,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4)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献地方性法规是一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法制定的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献。(5)规章规章是行政性法律规范文献,从其制定机关而言可分为:一是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另一种是地方政府规章。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盛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献。(6)特别行政区的法律特别行政法依法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除外交、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现行的法律基本不变,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七)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国际条约是指我国作为国际法主体同外国缔结的双边、多边协议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献。国际惯例是指以国际法院等各种国际裁决机构的判例所体现或确认的国际法规则和国际交往中形成的共同遵守的不成文的习惯。国际惯例是国际条约的补充。政策也是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之一。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完毕一定期期任务而规定的活动准则。此外,在法学上一般也认为,习惯应视为我国法的非正式渊源。在当代中国,不采用判例法制度,判例不具有拘束力,不是法的正式渊源之一。但我国应当重视判例的作用。6、法律关系的要素法律关系的要素重要有:(1)法律关系的主体:自然人(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或法人(具有法律人格,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组织)(法律关系主体参与法律关系尚有资格的限制,被称为权利能力或责任能力);(2)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共同所指的对象。与权利客体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客体重要类别: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3)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义务是法律调整的特有机制,是法律行为区别于道德行为最明显标志,也是法律和法律关系内容核心作业三做好了,就一鼓作气做好第四次作业吧,完毕了心里才会安逸,是不是?作业4学习心得(严禁协雷同,不少于400字)学习心得的答案,由于作业规定可以是学习法理学的方法技巧,可以是对某一问题的思考,也可以是对法理学课程的新结识。特别强调的是个人的观点,不得少于400字。其实只要做到两点就可以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白血病检验方法解读
- 《高层建筑汇报》课件
- 2024年度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与推广合同2篇
- 2024年度品牌授权合同:某服装品牌的授权生产协议3篇
- 幼儿园公开课-小班语言课件教案《云朵棉花糖》
- 养殖海域租赁合同
- 2024年度住宅买卖合同(标的:成都市武侯区套住宅)
- 2024年公司客服个人工作总结参考(3篇)
- 猫的微课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教学
- 2024年儿科护士工作总结标准样本(2篇)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PPT
- 做一个有温度护士课件
- 药物经济学第六章不确定性分析课件
- 眼科器械的机械清洗课件
-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教材分析课件
-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一等奖-精讲版课件
- “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排查记录表
- 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课件
- 人教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5SectionA1a2c说课课件(共18张)
- 方案夜景照明吊绳(蜘蛛人)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