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文书课程性质
应用性、综合性实体法、证据法、程序法、应用文
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意义(不限于法律效力,而是能够引起任何法律上的效果或者用以追求法律上效果)的书面文字(篇章)。
诉讼文书:诉讼活动中产生的,或制作来打算用以诉讼活动的法律文书。相对于仲裁文书、公证文书等。
司法文书:司法机关制作的文书,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司法活动中所产生或运用的,或目的在于用于司法活动的法律文书。司法不等于诉讼。法律文书的特点
格式性(静态孤立看)
程式性(运动及联系地看,一个文书在程序中的流转,与一系列文书之间的关联与顺序)
适法性(制作时需要运用到法律,根据于法律;具有法律意义;也应当合法)
时效性(制作和使用的及时与应时)
平实性(用语方面)法律文书与一般文学作品的区别1.法律文书排斥想象和虚构。2.法律文书叙事要真实、客观。以理服人,不以情感人。3.书写讲究格式规范统一,不求独创。4.少用修饰语。平实有序,条理分明。不追求艺术感染力。法律文书的多角度分类(14)表格类填空类笔录类叙议类表格类文书填空类文书笔录类文书叙议类文书写好法律文书的总体要求(50页)结构上:格式规范,但大体则有,细体则无(不能过份拘泥、迷信,也要反思、改进,比如判决书主文在首)内容上:主张鲜明(无论是法律主张还是事实主张,作为结论都应该如此);理由恰当(法律准据选择的合目的性);证据充分(事实主张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撑,要适度分析证据与事实主张之间的关联性,以及证据的合法性,以及证据主张的真实性);论证适度(没有争议的、没有把握的、不利于己的或没有法律意义的不必或少论证,合理分配论证力量资源)语言表达上:明晰而简洁;平实性(反对过度修辞);准确性(抠字眼);法律术语性;适度性(言多必失,不要论辩过度,修辞特别要适度,否则要么废话要么失言要么制造新纠纷)法律文书叙写事实应掌握的要点叙事清楚,材料真实1.双方争执焦点、原因、证据、性质诸要素完备。2.详略得当,关键情节具体详实。3.选材典型,抓要害内容。4.证据要经得起检验。5.经济案,数据金额要准确。6.语言平实通俗,不求艺术感染力。7.按顺序,讲条理。法律文书首部正文尾部制作单位、文种名称、编号当事人身份事项案由、审理经过等案情事实处理(请求)理由处理(请求)意见交代有关事项签署、日期、用印附注说明法律文书的结构(62页)文书预备:法律资料检索
用关键词搜索:道路交通事故——逃逸——罚款——记分——行政处罚
范围: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中央规章——地方规章文书预备:法律的运用方法郑永流《法律方法阶梯》梁慧星《裁判的方法》、《民法解释学》〔台〕杨仁寿《法学方法论》〔台〕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德〕拉伦茨《法学方法论》刑法方面大致相同方法,但需要更严格的解释,且禁止类推,运用文义之外方法时需要更慎重,实质上是要求更高更充分的论证标准。诉讼中的事实与法律
/movie/2013/5/R/E/M8UNN4S7Q_M90LBBMRE.html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他曾因以一个辩护律师的身份成功地辩赢了一起冤案而成名。林肯的朋友、已经去世的老阿姆斯特朗的儿子小阿姆斯特朗,被人指控谋财害命,并且已被法庭判定有罪。林肯以被告律师的身份提请复审。他在查阅了本案的全部卷宗后发现其关键证据的虚假,于是为此作了出庭准备。复审中,原告仍坚持当初的证词,发誓是在10月18日亲眼目睹了小阿姆斯特朗开枪击毙了死者。以下是林肯对原告证人的质询记录:
林肯:你认清了是小阿姆斯特朗吗?
证人:是的。
林肯:你在草堆后面,小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相距二三十米,你能确定你看清楚了吗?
证人:看得很清楚,因为当时月光很亮。
林肯:你肯定不是从衣着等方面看清的吗?
证人:不是的。我肯定是看清了他的脸,因为月光正好照在他的脸上。
林肯:那么当时的具体时间也能肯定吗?
证人:完全可以肯定,因为我回屋看过钟,是十一点一刻。
林肯(对众人):我不能不告诉大家,这个证人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他一口咬定是10月18日夜里十一点一刻在月光下认出了被告的脸,但是10月18日那天是上弦月,十一点钟月亮早已下山,哪里会有什么月光呢?退一步说,也许证人把时间记错了,是更早一些月亮还没有下山的时候,那么月光就应该是从西向东照射过来的,而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当被告面对草堆时,脸上不可能被月光照到,证人又怎么可能从二三十米外的草堆后面看清楚呢?
原告证人顿时目瞪口呆。在人们的掌声和欢呼中,小阿姆斯特朗被宣告无罪。
在这里,林肯就是针对待证命题“证人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运用一些由事实证据(即本案的关键证据)所形成的命题,如“10月18日那天是上弦月,十一点钟月亮早巳下山,不会有月光”、“月光从西向东照射过来,而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当被告面对草堆时,脸上不可能被月光照到,证人也不可能从二三十米外的草堆后面看清楚小阿姆斯特朗开枪击毙了死者”等,通过演绎证明的论辩方法,揭露并驳斥了此案证人的谎言,最终为小阿姆斯特朗无罪作了有效的辩护。
在辩护中,由于己方的论辩涉及论题、论据和论辩方式,因此对方的反驳也可能针对这三个要素。其中,论题和论据,都表现为命题,它们被对方反驳,也就是被指责为假;论辩方式遭反驳,也就是被指责为不成立。另一方面,由于对方的责难或反驳也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辩方式这三个要素所组成的,因此,辩护时也可反驳对方的论题、论据和论辩方式。
因此,要为己方论辩作辩护,既可再次论证己方论题真实、论据真实以及论辩方式成立,也可指出对方的论题虚假、论据虚假或论辩方式不成立。
辩护的逻辑模式可表示为:
责难方:p假(或论辩方式不成立)
辩护方:p真(或论辩方式成立),因为
q真且q支持p,或
“p假”的责难不成立
2.法律辩护的特点
首先,法律辩护具有一般辩护的共性。
法律辩护在辩护的起因、辩护的具体指向、辩护的基本任务与基本方法等方面与其他辩护具有共同特性。
在辩护的起因上,都是源于对方的指责(指控)或反驳,也就是说,是针对对方的指责(指控)或反驳而进行的再反驳。在辩护的具体指向上,都可针对对方的论点、论据或论辩方式。在基本任务方面,法律辩护与其他辩护都具有证明与反驳双重任务,既要为自己的立场或观点作出证明,也要有效反驳对方的观点或论辩方式。在辩护的基本方法方面,法律辩护与其他辩护都要运用基本的证明方法与反驳方法,如演绎证明法、归纳确证法、间接论证反证法与直接反驳法、归谬法、叫接反驳法与驳斥诡辩法等。
其次,法律辩护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性。
法律辩护,无论是诉讼过程中的法庭辩护还是其他涉法辩护,都要以法律规定为根据,包括辩护的主体、程序以及内容,都要符合法律规定。
法庭辩护中,诉讼活动有关人员在法庭调查与辩论过程中,依法为自己的观点作出证明,并同时反驳对方的观点或对方的论证方式。其中,法定辩护还有特殊的法律规定。
例如,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具有辩护权的人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委托的辩护人;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具有法庭辩论权的人有原告及其代理人、被告及其代理人和第三人及其代理人。
二、法律辩护的常用方法
(—)证明式辩护法
证明式辩护法是指通过证明己方观点或加强己方立场来反击对方责难的辩护方法,主要有解释说明法、补充强化法、转换法、援引法和逆辩法等。
1.解释说明法
解释说明法是指在辩护过程中,辩护人对遭到对方责难的己方观点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以巩固己方立场,进而为己方观点作辩护。这里的解释说明,主要有两种:一是对所引用的法律依据的解释说明(如下文例1);二是对非法律内容的解释说明(如下文例2)。
例1据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1991年第3期披露,在全国首例行政诉讼案即“浙江省夏小松不服F县公安局治安行政处罚案”中,F县某村委员会主任夏小松,因本村与邻村为一堤石所有权问题发生争执,遂在本村广播喊话,煽动村民前往助威,以致发生两村村民械斗,后被F县公安局依据1986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9条第5项的规定(该项为“造谣惑众,煽动闹事”),以“煽动闹事”为由处以行政拘留12天。
夏小松不服,在行政复议和一审败诉后,又以自己“没有造谣惑众”为由,向H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上诉。该院二审认为,夏小松只有“煽动闹事”行为而无“造谣惑众”行为,未构成上述条例第5项规定的要件,遂撤销F县法院一审判决以及县公安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随后,浙江省高级检察院依法向省高级法院对二审判决提起行政抗诉。其间,省高级法院依据公安部1991年第57号批复解释,即上述条款中的“造谣惑众,煽动闹事”是指两种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两种行为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既可合并裁决处罚也可单独裁决处罚,遂作出再审判决,撤销了二审法院的判决,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例2在“小学生彭某诉长虹小学楼梯护栏不坚固致其坠楼摔伤赔偿纠纷案”中,法院审理案情后,依据我国《民法通则》有关条款,主持调解。长虹小学代理人表示,校方愿承担:(1)学生彭某因伤住院医疗费用的70%,共21878元;(2)一次性付彭某伤残补助费28000元,减除已付医院20000元,余款在1个月内付清。彭某代理人听后表示不接受,认为长虹小学至少应赔偿5万元,现根据校方意见,赔偿额不到3万元,这不合理。随后校方代理人作解释辩护:“对方误解了我方意思,已付款项2万元是从总数中扣除,我方共承担49878元,其中住院医疗费用的70%即21878元照样承担。”经解释说明后,彭某代理人表示接受校方意见。
2.补充强化法
补充强化法是指在辩护过程中,辩护者对遭到对方责难的己方观点作补充论证,以强化己方观点。例如,在法庭辩论中,控、辩双方均可当己方遭到对方反驳时,采用补充强化法,进一步举证或增补法律依据,为己方作辩护。
例如:
在一起商品房逾期交房纠纷案审理中,被告房产商代理人反驳原告购房人的退房理由时指出:“根据双方生效的购房合同,我方预售房产在进入外墙施工期时遇较长期大雨等异常天气,不能正常施工而延期交房,属不可抗力和不可预见因素,因此我方无法律责任。”这时,原告方代理人接着反驳道:“被告方的观点是不成立的,在一年前,也是在这个法庭上,审理了与此相同的案件,法庭准许购房人退房,并判决房产商依合同协议赔偿违约金。”随后,本案被告方代理人辩护道:“本案不同于前案,前案所涉的异常天气较短,是可预见也是可抗的,而本案所涉的异常长期雨天是百年一遇,实属不可抗力。”法庭采信了被告方辩护意见,依法予以免责。
3.转换法
转换法是指辩护者在己方某观点A遭对方指责时,不直接论证A是否为真,而是说明A的原因或与A相关的问题,以此从根本或基础上消解对方的责难。
例如:
某辩护人在回击“某警员驾车办事途中路遇他人群斗而不管的行为是渎职行为”的责难时,不去直接论证该警员的行为是否渎职,而是说明该警员正在追捕持枪杀人凶手,该凶手危害性极大,因此该警员末制止群殴事件应不负法律责任。
4.援引法
援引法是指辩护方甲的某观点A遭对方指责时,甲不直接论证A是否为真,而是引用有关的法律规定、相关判例、相关政策或公认准则,以支持A。
例如:在1933年4月陈独秀案庭审中,国民党政府江苏高等检察院与法院据蒋介石密令“陈独秀等系危害民国罪,应交法院审判”,认定陈独秀“以危害民国为目的而组织团体,并以文字为判国之宣传,实犯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第二条、第六条之规定”。大律师章士钊等为陈辩护,其中章士钊的辩护多次采用了援引法。
例如:
本案当首严言论与行为之别。言论者何?近世文明国家,莫不争言论自由。……退一步言,如起诉书所称(指控陈对国民党政府冷讥热骂,肆意攻击),信有罪矣,然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共十一条,究视何条,足资比附耶?讥而言冷,骂而曰热,检察官究以何种标准,定其反对(政府)耶?要之,以言论反对,无论何国,均不为罪。即其应付紧急形势之特别法规,也见此项正条。本起诉书之论到,无中无西,无通无别,一切无据。此首需声明者一。
何谓行为?反对或攻击政府矣,进一步而推翻或颠覆之,斯曰行为。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第二条:“行为者,指现在之事实。……夫法律之事,课现在而不课将来。”审判长郑重问过陈独秀:“共产党最终之目的是推翻国民党,建设苏维埃否?”答云:“当然。”可见,共产主义是共产党的最终目的,是将来之事。本庭遗像昭重之孙中山先生,即倡言共产主义也。特叮咛以示于众日:“我们所主张的共产,是共将来,不是共现在。”已故先坐所持共产理论最透彻而流弊毫无。如谓将来之举动,当受刑事制裁,则以共产嫌疑先陈独秀而被处分之人,恐非法庭之力所能追溯。若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点灯,绳之法律平等之谊,又焉可通?……是以行为论,独秀也断无科罪之理。此应申明者二。
独秀之开罪于政府者,非以其鼓吹共产主义乎?若而主义,由检察官之眼光视之,非以其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乎?如实论之,尤谬不然。孙中山先生之讲民生主义也,开宗明义之言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下又云:“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又云:“国民党既是赞成三民主义,便不应该反对共产主义。”……今孙中山之讲义,全国弦诵,奉为宝典,而陈独秀之杂志,此物此志,乃竟大干刑辟,身幽囹圄(lingyu),天下不平之事,孰过于斯?
在这篇辩护词中,章士钊首先援引当局法律条文以及中外无以言论定罪的惯例,论证陈独秀主张共产主义的言论也不应被定罪;接着,援引当局法律“课现在不课将来”之规定以及孙中山主张共产主义之正确的公认准则,论证陈独秀宣传将来实现共产主义的行为,也不应被定为推翻国民政府的犯罪行为;最后,援引孙中山关于共产主义与民生主义是好朋友的遗训,再次论证陈独秀宣传共产主义不应被定罪。通过几次成功的援引辩护,有力地回击了对方的指控,有效地为陈独秀作了无罪辩护。
5.逆辩法
逆辩法是指论辩过程中,辩护人为了增强论辩语言的效果,实施拉近距离的策略,主动替对方说理,实为自己的观点作辩护。
例如:
在一起恶性杀人致死的刑事案件庭审中,控方根据被告犯罪情节和有关法律规定,请求法庭判处被告死刑。辩方律师在反驳控方时却认为:“被告人与被害人均为17岁男孩,均为独生子,无论是违法还是依法剥夺其生命,其父母都难以承受这种打击。现在,有一方已悲痛欲绝,就不要再出现另一方父母的惨景了。因此,恳请法庭考虑这一实际,对被告从轻处罚。”
针对辩方律师的观点,控方则辩护道:“是的,如果我是被告方辩护人,也会站在被告及其家属一方。毕竟被告是独生子,父母含辛茹苦养育他17年,怎愿中年丧子;更何况,我受被告父母之托,其责任就是要为被告作减轻处罚的辩护。因此,我也会不去考虑被告的犯罪手段多么残忍、危害多么重大,也会不顾法律多少严肃,而是想方设法说服法官轻判被告。但法律和法官可不会这样哦。”
在这里,控方发言人运用逆辩法,看似帮辩方律师说活,实则反驳对方,为己辩护。
(二)反驳式辩护法
1.辨析法
辨析法是指在辩护过程中,辩护人通过分析辨别对方反驳时的论辩内容,揭露并反驳对方误解我方观点或对我方观点故意偷梁换柱的论辩错误(如下例1);或者揭示对方反驳时默许的错误标准或隐藏的自相矛盾(如下例2)。
例1在一起轿车肇事案中,被害人王某免费乘坐邻居肖某驾驶的轿车外出游玩,途中因肖某酒后驾车而发生车祸,两人均身负重伤。事后,王某起诉到法院,要求追究肖某法律责任并要求肖某补偿。法庭审理时,控方对肖某“酒后驾车致人重伤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指控遭到被告律师的反驳。被告律师指出:“被告肖某不应承担法律责任,也不应负责补偿。王某是免费乘车,也是自己要求的。如果做好事也承担责任,这不符合法律公正公平原则。因此,肖某无法律责任。再说他们两家是邻居,邻里关系一向很好。如果让肖某承担法律责任并作赔偿,必然导致两家关系破裂,结果会不堪设想。”
随后,控方仔细分析了被告律师的反驳词并指出:“被告律师的辩词是无效的,将人情关系替代法律责任,这是故意转移论题。”被告律师听后无言以答。
例2据2000年2月13日《法制日报》一篇题为“法庭判决为何如此自相矛盾”的文章披露,某市某区法院行政审理该市建设开发公司诉该市建设规划局任免开发公司干部侵权案中,判定该市建设规划局任免其所辖集体企业市建设开发公司的干部并不构成侵权。
对此,人们可分析该区法院判决所存在的自相矛盾。因为,当时已生效的我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明确规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是集体企业的权力机构,由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选举、聘请和罢免企业管理人员。据此可得出结论:如果市建设开发公司属集体所有制企业,那么该市建设规划局任免该公司干部的行为属于侵权,因此法院的判决是错误的;如果该市建设规划局任免该公司于部的行为不构成侵权,那么该开发公司应是国有企业,因此该判决也是错误的。
2.语义分离法
语义分离法是指在辩护中,针对对方反驳时所使用语词概念的混乱或误用等情况,通过明确有关语词的语义内涵,指出对方的错误,以推翻对方的反击。
例如:
在一宗贪污案庭审辩论中,当被告辩护人王某为被告张某作无罪辩护时,公诉人再次举证并反驳道:“被告辩护人王某的观点是不成立的。据查证,被告张某在任职期间,违反规定私自发给本单位职工且是本人女儿的未婚女婿2万元奖金,变相为自己捞钱,这是一种中饱私囊的贪污行为。”
随后,被告辩护人王某发现了公诉人反驳时存在用语混乱之错,马上辩护道:“即使被告张某违反规定私自发给其‘未婚女婿’2万元奖金,也不是变相为自己捞钱,更不是贪污行为。因为,‘未婚女婿’这个概念在法律上不存在,而且这位未婚女婿不等同于张某亲属,更不等同于张某本人,张某也没有采取何种手段将钱转入自己腰包。”
这里,辩护人抓住了公诉人的用语混乱之错误从根本上动摇了公诉人的责难,有效地维护了自己的立场。
再如:
某检察院起诉男青年肖某涉犯侮辱妇女罪,遭到被告辩护律师否定。公诉人在反驳该律师观点时补充证据:“被告肖某在大街上看见受害人某女士时,即生邪念,尾随其后,用脏语纠缠。这怎么能说肖某行为不构成侮辱妇女罪呢?”辩护律师再作辩护时指出:仅凭公诉人所列证据,也不足以证明肖某有罪,因为,肖某即使产生“邪念”,那只是心理活动;“尾随”可解释为跟在身后;“脏语纠缠”虽是不文明行为但也模糊不清,不是侮辱妇女罪的构成要件。
在这里,辩护律师通过界定“邪念”“尾随”等语词的含义,说明公诉人的用语不足以证明被告有罪,从而起到了有效的辩护作用。
3.斥伪法
斥伪法就是揭露和驳斥对方在论辩中所用论据(包括所援引的法律和事例证据)的虚假或论证方式的错误。
在论辩过程中,对方反驳时常常会因多种原因而出现一些漏洞,如观点不明确、不一致,转移论题,论据不真实,论辩方式不成立等,这时,辩护人及时准确地抓住对方漏洞进行反击,可变被动为主动,使辩护更为有效。
例如,在一起安乐死杀人案庭审中,辩护律师在辩护中就运用了这种斥伪法。
在这起安乐死杀人案审理中,公诉人起诉被告实施了违背我国法律的安乐死,用冬眠灵杀死被害人,其中有一证据是:某省高级法院法医的鉴定结论指出,冬眠灵仅加深了患者的昏迷程度,促进了患者的死亡。
辩方律师针对控方这一证据指出:依据法律规定,作为公诉人在向法庭提供证据的时候,必须做到客观全面……然而,起诉书在引用省高级法院法医的鉴定结论时,只引用了“冬眠灵仅加深了患者的昏迷程度,促进死亡,并非其死亡的直接原因”中的前半句,并将原鉴定书中的“促进死亡”四个字,改成了“促进患者的死亡”,并将其后面更重要的“并非其死亡的直接原因”10个宇给丢掉了。这样就将鉴定中的“促进死亡,并非其死亡的直接原因”一句话的完整意思改得面目全非。这是由于疏忽还是断章取义?
接着,辩护律师再指出,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实施了“违背我国法律的安乐死”,其依据是什么?我国究竟制定了什么法律,其中有哪一条、哪一款作了安乐死是违背我国法律的规定?请公诉人提供法律依据。
在这里,辩护律师既揭露了控方事例证据的虚假,也指出了控方法律依据的虚假,还指出了控方提供虚假证据是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控方的指控,有效地为被告人无罪作了辩护。
再如,美国辛普森案的辩方为辛普森作无罪辩护时也运用了斥伪法。
据报道,1994年6月12日晚10时许,美国原著名橄榄球超级明星辛普森的前妻妮可与其情人高德曼被人用单刃刀杀死于家中。4天后,辛普森被洛杉矶警方作为嫌疑犯抓获。
控方指控辛普森是杀人凶手,其证据主要有:现场痕迹及其检验的物证,如事发现场留有与辛普森相同的血迹,与辛普森的鞋相吻合的鞋印,妮可门外有一只左手套与辛普森曾参加球赛时戴过的手套相同;辛普森的汽车车门上有血迹、方向盘上有混合血迹,汽车内有带血的鞋印,辛普森床下有带血迹的袜子,辛普森院内有一只带血迹的右手套且与妮可门外那只左手套恰为一双。案发前,辛普森购过一把单刃刀,后不知去向;经讯问,案发时前后约一小时,辛普森活动不明,具备作案时间;据调查,辛普森曾有严重的家庭暴力行为,并被法院判犯“虐待妻子罪”而缓刑两年,对妮可离婚后与人恋爱存在嫉妒,故辛普森有杀人动机。此外,案发后,辛普森有潜逃行为和自杀倾向。
针对控方的指控,辩方即辛普森的辩护律师(其中有著名的刑事技术专家美籍华人李昌钰博士)提出“血痕物证肯定有问题”的质证:辛普森床上那只袜子两侧的血迹相同,表明此袜染血时没人穿过,而且从血痕形状来看,不是喷溅血,而是被人涂抹上去的;特别是此袜血迹与辛普森车门血迹中均检出二胺四乙酸成分,这是实验室用作抗凝血的一种试剂,是人血中不含有的,这表明辛普森的袜子血迹与车门血迹是警方动了手脚的,至少血痕检验不规范、不标准,其检验结果不可靠;此外,警方在现场用7块纱布分别提取血样,但装血样的纸袋内壁只有4块血印,这可怀疑为有问题,原7块纱市是干的,后被另外的4块湿血纱布替换过。此外,此案主要侦查刑警佛曼是一名种族歧视分子,他出于对黑人的仇恨而会有意陷害辛普森。
经过法庭辩论后,1995年10月3日,法庭根据证据不可靠而宣判辛普森无罪。
在此例中,辩方运用斥伪辩护法,从血痕是否遭污染、是否被人动手脚上找问题,以此来否定和动摇控方的指控,从而实现为被告作无罪辩护的目的。
同时,在此例中,辩方采用迂回战术,在承认检验报告的前提下,转换视角,寻找辩护突破口。正如此案宣判当天美国路透社报道中一位刑事律师所说:“我认为这个裁决显示辩方律师表现得漂亮,因为他们能够把案件的重点从辛普森有罪或无罪转移到刑警佛曼有罪或无罪。”
斥伪辩护法具有以攻为守的功能,因为在辩护过程中,不顾对方攻击点而另攻对方,可有效地迫使对方转入自卫或陷入被动,进而实现为己辩护的目的。上述两例均体现了这种功能。下面再看一例:
在一次法庭辩论中,公诉人关于被告严某犯有故意伤害罪的指控遭到被告辩护人的否定。辩护人说:“被告人严某不构成故意伤害罪。他打伤被害人后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了抢救。一是租车很快将被害人送到了全市最好的医院;二是从家中拿出3000元人民币作为被害人的住院费;三是被害人住院期间,他自始至终守在病床前;四是被害人去世后,他又以积极的态度协助被害人家属安排了后事。因此,对被告人应减轻处罚。”
听完辩护人反驳后,公诉人抓住辩护人转移论题的漏洞反问道:“请问辩护人,你所论述的究竟是被告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还是被告人应该减轻处罚呢?”辩护人无言以答。
在这里,公诉人的辩护不是直接去论证遭辩护人反击的观点如何成立,而是直接反击对方论证存在的自相矛盾,迫使对方陷入困境,以此来保护公诉方立场。
4.移植法
移植法是指在辩护过程中,辩护人将对方的责难移植给对方。例如:
在一起安乐死杀人案审理中,公诉人起诉被告用安乐死方法杀死被害人,并反驳了被告辩护律师的否定意见即“安乐死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随后被告辩护律师作了多方面辩护,其中多次运用了移植法:
公诉人在答辩中承认“冬眠灵究竟加速了患者1分钟还是2分钟的死亡时间,我说不清楚,你也说不清楚”。不错,我是说不清楚,我相信大家都说不清楚。这就更加证明了“冬眠灵加速了病人的死亡”之说是没有事实和科学依据的,这只是鉴定人的一种猜测,而猜测是不能作为事实依据的。
安乐死是被我国法律所允许的。如上海《解放日报》报道“安乐死正在上海悄悄地进行”,《北京青年报》也有过类似报道,还有被动安乐死是全国几乎每个医院都有的事。但是这些报道向社会披露后,法律并没有去找他们的麻烦。……我国的安乐观,虽然还没有制定出成文的法律来加以认可,但是根据上述事实,我认为安乐死在我国实际上早已为“不成文法”或“习惯法”所认可了的。如若不然,那么,到今天为止,对本案之前的本市另一起安乐死案,本市的公、检两家,不立案,不侦查,不起诉,听之任之,作为司法监督机关的本市人民检察院来说,这是不是一种失职行为?
此案例中,辩护律师将控方对辩方的指责“冬眠灵是否加速患者死亡,说不清楚”与“安乐死不是违法行为”,移植到控方,既有效地反击了控方的责难,又成功地为被告作了无罪辩护。
5.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在辩护过程中,辩护人针对对方的责难观点与方法,寻找与之相似的观点与方法给予反驳。这种方法尽管不足以驳倒对方,但可动摇对方的责难,进而维护己方立场。
例如,在1936年至1937年“抗日七君子”案审理中,国民党政府江苏高等检察院指控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张乃器和王造时等7人主张各界联合抗日救国是“反对政府、危害民国”,“七君子”在法庭上作了多方面的有力反驳。其中有不少绝妙的类比辩护:
审判长问:抗日救国不是共产党的口号吗?
沈钧儒答:共产党吃饭,我们也吃饭,难道共产党抗日,我们就不能抗日吗?审判长的话,我们不能明白。
审判长:那么你同意共产党抗日统一的口号了?
沈:我想抗日统一,当然是人人所同意的,如果因为共产党说要抗日,我们就须要说“不抗日”;共产党说统一,我们就须要说“不统一”,这一种说法,是被告所不懂得的。
审判长:你们主张容共吗?
李公朴: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先生主张容共,实行容共,中山先生错了吗?连我们集会纪念中山先生,援助日本纱厂罢工工人,也被列为罪状,试问你们要不要做中国人!
审判长:你们主张联合共产党,是不是危害民国?
史良:好比一家人,强盗打进门来,我们叫家里兄弟姐妹不要自己打自己了,首先应该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强盗,这有什么错?能说是危害民国吗?只能说是危害日本帝国主义,除非检察官是日本人,才会判我们救国有罪!
检察官:你们给张学良的电报,叫他出兵抗日,他没有中央的命令,怎能抗日?……
邹韬奋:我们打电报请张学良抗日,起诉书说我们勾结张、杨兵变,我们发了同样的电报给国民政府,为什么不说我们勾结国民政府?共产党给我们写公开信,起诉书说我们勾结共产党,共产党也给蒋委员长和国民党发公开信,是不是蒋委员长和国民党也勾结共产党?
检察官:因为你们给张学良的电报引起西安事变,给国民政府的电报并没有引起兵变。
史良:比如一爿刀店,买了刀的人也许去切菜,也许去杀人,检察官的意见,是不是买了刀的杀了人要刀店负责?
在这里,沈钧儒、李公朴、邹韬奋和史良等人,多次机警地运用类比反驳法,有效地回击了审判长和检察官的无理指控,成功地为自己作了无罪辩护。
三、法律辩论的特点
1.辩论与法律辩论
辩论是指对抗情境下的辩护,它是持对抗性观点的参与人通过运用证明、反驳等方法,为己方观点进行辩护的论辩过程。
法律辩论是涉法思维活动中的一种论辩方式,如法庭辩论、法律学术研讨辩论与法律模拟辩论赛等,它虽有涉法且依法的特殊性,但仍具有一般辩论的特点。
辩论也是一种修辞活动。辩论者在辩论过程中,力图通过象征手段的技巧性应用来影响他人的判断和决策,以增强辩论的效果。
辩论与说服有着密切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大致说来,辩论包含着有目的说服,它试图对他人的行动、信仰、态度和价值观念施加影响。虽然说服也借助辩论,然而它不像辩论那样仅仅限于寻求合理的判断,它也不要求对赞成和反对某—既定辩题提供合理证据。说服者常常希望独家控制局面,并尽力避免争论的另一方的出现。说服者通常选择他认为最适合听众的说服手段和说服方式。
2.法律辩论与事实支持
法律辩论与其他辩论一样,常常是将雄辩与事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实际辩论中,“雄辩”往往指的是修辞者对说服手段的有效而合理地应用。
一般说来,雄辩离不开事实,事实支持雄辩。对事实的掌握是雄辩的题中应有之义,二者并不是对立的。“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必须被确立”以及“真理越辩越明”,也早已成了心照不宣的普遍认识。只有当某事实表述得到普遍认可,起码没有遇到公开而严肃的异议时,有关事实才算确立了。显然,雄辩有助于事实性的获得和事实的确立,雄辩不可避免地对事实认证过程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影响作用。它既能促使某一事实表述上升为被普遍接受的事实,也可以阻止那种虚假的事实陈述被确认。
法律辩论更重证据,更重事实。如果证据不足,事实不清,再有力的雄辩也不能被法庭采纳。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对美国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涉嫌谋杀前妻及其男友的所谓“世纪大审判”。据媒体披露,由于美国媒体对此案的倾向性报道和舆论导向,人们一般都认为辛普森双重谋杀的事实不容置疑,而辛案陪审团中却宣布谋杀指控不成立。其实,任何仔细阅读过庭审记录而又不抱偏见的人都看得很清楚,辛普森被控的谋杀事实之所以不为陪审团接受,首先是因为控方的事实表述本身漏洞百出,根本难以说服任何不带成见而又不抱偏见的人。而辩方的批驳因为控方陈述的疏漏也变得十分雄辩,使得对辛普森谋杀事实的认证更加难以成立。对于坚信辛普森的确是杀人凶手的那些人而言,这是“事实败于雄辩”的可悲的一例。
当然,从积极方向说,经受了争议和辩论的层层考验后而被接受的“事实陈述”,比起那些被不加审视、不加分析、轻易接受的陈述来,在多数情况下肯定会更可靠、更接近真相。通过雄辩来确立事实,尽管不够科学,不一定可靠,但比起通过诸如个人信用、机构权力等手段或程序进行事实认证,都要合理得多。
二、法律辩论的常用方法
(一)反驳的方法
1.事实反驳法。在论辩过程中,针对论敌的观点,只要能够找出一个真实的反例,就能轻而易举地驳倒对方。因为,矛盾的观点只有一个成立。
2.揭示矛盾法。在论辩过程中,只要指出了对方的自相矛盾之处,对方的论证就会不攻自破。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反驳方法。
3.让步反驳法。让步反驳是一种迂回反驳方法,它是指在论辩过程中,故意避开论敌的词锋,仿佛是先让一步,在“但是”后面转折攻击,从而达到后发制人的效果。
4.二难反驳法。二难反驳法是指辩论者提出一个只有两种可能性的假言前提,迫使对方作出选择,而其中任何一种都是对对方不利的。正确地运用这种二难反驳法,能较容易地陷论敌于困境。
5.比较反驳法。在论辩过程中,辩论者用双方的命题作比较,指出自已的命题优于对方命题的原因所在。
6.比喻反驳法。比喻反驳法主要是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来确立对方命题的虚假性。这种方法可使反驳通俗易懂,反驳效果更明显。
7.隐含推论反驳法。隐含推论反驳法是指辩论者在辩论过程中似呼转移了论题,但实际上寓反驳于隐含的推论之中。
8.幽默反驳法。幽默反驳法寓反驳于幽默语言方式之中。如:英国议员乔因森希克斯一次在议会上演说,见丘吉尔频频摇头.大为不满。由此发生了一场辩论:乔因森希克斯(注视丘吉尔):“我想提请尊敬的议员注意,我只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丘吉尔:“我想请讲演者注意,我只是在摇我自己的头。”丘吉尔的反驳是幽默的,含意清楚而又耐人寻味。
为了充分发挥反驳在辩论中的作用,辩论者应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灵活运用多种反驳方法,不能固守程式化的方式;同时,反驳要有针对性,有力击中要害。
(二)质询(或盘问)的方法
1.质询的功能
第一,质询有助于确知对方的论点与立场,评估对方论据的影响力,或以新的或预备的证据来评估对方论据的效力。
当对手的发言内容不明确时,利用质询来确知对方的立场与论点,是最为有效的办法。一般而言,对手在申论中很可能会故意掩饰某些重点,如果能妥善运用质询时间,将对方弱点发掘出来,必然有助于往后的攻击行动。
驳论必须先要确立目标,在有了明确的攻击目标后,驳论才能发挥预期的功效。利用质询确知对方的论点与立场,是质询的主要任务。
第二,质询可澄清并强化己方之立场。通过澄清论证,或获取新信息,或找出双方的共识,来限定辩论的时空范围,以便进行更深入的、更重要的交锋。
质询除了有助于确知对方的论点与立场外,若是对方故意曲解己方论点,也可以透过质询,澄清己方的立场并予以强化。例如:
问:您方刚才曾经引用过我方一辩对于死刑的看法,是吗?
答:是的。
问:您可以再引述一遍吗?
答:好的。您方一辩曾说:“死刑对于制裁犯罪方面毫无效果。”这种说法我方实在不能苟同……。
问:好的,谢谢你。我想您方可能听错了,我方一辩是说:“死刑的制裁效果并不比无期徒刑的制裁效果显著。”绝对没有说过死刑毫无效果这句话。至于我方之所以反对死刑是基于人道立场,而不是因为制裁效果上的问题。
第三,质询可以暴露对方的缺失。通过暴露对方论据的错误或不足,摧毁对方方案的主要部分。通过揭示对方观点的内在矛盾,或暴露对方立论中的无关内容,来削弱对方方案。
质询不仅可以配合“后续攻击”,达到反驳的目的,更可以直接担负起驳论的任务。例如:
问:对方辩友,您方是否曾经说过核能发电厂的经济效率较高?
答:是的。
问:您方能不能提出证据资料来支持这种说法?
答:哦!非常乐意。根据XX电力公司的营运资料显示:每发一度电所需要的平均成本,以核能发电最低。
问:您是否知道核能发电厂需要非常宠大的建厂费用?
答:当然晓得,这已经分摊在每度电的成本中。
问:核电厂废厂后,数十年内该土地不得再做任何使用,您知道吗?
答:知道。事实上,这些后续营运费用都已经包括在平均成本中。
问:对方辩友,您方是否知道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尚末有任何一座商业用的核电厂完成拆厂工作?
答:是的,我方知道。
问:既然如此,您方如何知道××电力公司提留的后续营运费用足够拆厂使用?
答:呃……(难以回答),我想××电力公司一定会请许多专家共同评估。
问:好的,我想提醒对方一点:当初××核电厂建厂的实际费用,超出原先预算达数倍之多,就是因为缺少经验的缘故。目前全世界都没有拆厂经验,我方实在怀疑××电力公司的估算结果。对方辩论者,您是否可以告诉大家,××电力公司的拆厂计划、预估的通货膨胀率、估计费用的可能误差范围……?
答:呃……(无法回答)
第四,质询可以反击对方的驳论。当对方针对我方论点提出驳论时,我方可以利用质询时间,针对其驳论提出反击。例如:
问:对方辩论者,您刚才批评我方的补考政策,认为成绩不及格的同学经由补考后也可以达到六十分,对于原本就是六十分的同学,相当的不公平,是吧?
答:是的,这不仅不公平,而且……
问:谢谢您!我想再请问您,对于补考及格的同学,如果我们在其成绩单上加注“补考及格”字样,不就可以解决公平上的问题吗?
答:还是不公平!
问:对补考同学不公平,还是对一般同学不公平?
答:对补考同学不公平。既然后来及格了,就不应该加注“补考及格”字样,这样很不好看。
问:学校并没有强迫每一位不及格的同学都要参加补考吧!
答:没有。
问:既然如此,他如果不喜欢“补考及格”字样,大可以放弃补考,选择继续重修,是吧!
答:是的。
问:好的,谢谢您。根据对方的答辩我们可以发现:补考制度并没有任何不公平的地方存在,对于不及格的同学而言,只是多了一次选择的机会。
第五,利用巧妙的盘问,揭露骗局。高明的盘问者会利用技巧,使对方行骗的伎俩露出原形。请看下例:
律师:医生,从您旁征博引了许多著作,以及您作证的方式,我推断您非常熟悉这个专业的相关文献,特别是关于脑部伤害。
医生:为此我感到很骄傲,我不只有很大的私人图书馆,也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在维也纳、柏林、巴黎和伦敦的图书馆。
律师:那么或许您熟读过安德鲁颇受好评的作品《论头部伤害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了?
医生(很傲慢地微笑):噢,我想是的。上个礼拜我就读过这本书。
律师:那么您读过《夏维论脑部外伤》吗?
医生:是的,这本书我详读过好几遍。
律师用同样的语气,不断地询问证人是否读过其他“虚构”的作品,而医生总是回答说“仔细研究过”或“在他的图书馆翻阅过”。最后,律师知道医生已经察觉到这个圈套,话锋一转,以嘲讽的语调问医生是否读过《论脊椎和脊髓伤害》(是该主题的真正经典作品)。这次医生却大笑回答说:“我从来没有听过这本书,我想您也没有吧。”这时,辩方医生迅即出庭为辩方作证,他对陪审团解释说,原告证人宣称熟读过的医学作品,其实是他虚构的。
2.质询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第一,质询的问题应力求简明易懂。
为了使对方听懂问题,很快地进入状况,质询时,务必使用简明易懂的字句来表达问题,以免浪费宝贵的质询时间。如果质询的问题过于复杂难懂,即使对方明了意思,对方也可以故意要求质询者重复一遍,如此一来,既浪费了质询方的时间,也使对方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安排答辩的内容和方式。如果质询的问题非常清楚且简明易懂,就不必担心对方的拖延与误解。
第二,质询应避免开放性问题。
大多数经验不足的质询者,所提问题很开放,却希望对方能够依照质询者的意思简要回答,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答辩者通常会尽量浪费质询时间,当面对开放性问题时,一定会从关系较不密切的部分开始回答,然后才会慢慢进入答辩主题。
这种现象是质询者最不能忍受的。但我们常会发现,着急的质询者会不时地打断对方的答辩,但又一再重复开放式问题,使得整个质询环节都不能获得任何具体的答案。
辩论者在质询时应把问题限制在精确的范围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辩论者只能质询“是或不是”的问题。
第三,质询者应有效地节制时间。
面对宝贵的质询时间,辩论者除了应该避免开放性问题之外,更需要妥善地掌握时间,适时而巧妙地制止对方冗长的答辩。一般最常使用的说法有:“谢谢你!”,“您的意思我已经晓得了!”,“对方辩友,请先不要急着抢答!”,“等我将问题问完了,再回答好吗?”,“待会儿,我会给你充分的回答时间!”。如果对方不予理会、继续抢答时,则须加重语气:“对方辩友,请尊重我的质询权利!”“请保持您的风度,我不希望我们的声音重叠!”等等。
第四,质询的问题若能令对手“两难”最为理想。
质询时如果能够设计出令对手进退两难的问题,不仅质询的效果显著,更可以使质询者在气势上胜过对方,形成主动攻击的态势。
辩论者在设计“两难”问题时,千万不可以用本身的立场来设想问题。许多自认为只有两种选择的题目,旁人却不以为然(可轻易地找出第三条路,使“两难”失效)。因此,辩论者应事前针对他人预先质询,以便发现问题是否完备。
第五,诱使对手误认质询者的目的。
许多答辩者常喜欢揣测质询者的目的,然后故意唱反调,专从质询者预期相反的方向来回答问题。面对这类极不友善的答辩者,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欺敌”战术。
辩论者在质询对方时,可以故意暗示对方知道我方想要得到的答案(其实真正想要的答案恰好与暗示相反)。当对手从字句中体会暗示时,势必会以相反的论调答辩,如此一来,恰好中计,他所回答的内容正是质询者想要的答案。这种运用答辩者抗拒心理的质询方式,即为“欺敌”战术。
当然,若要成功地运用这种战术,除了暗示必须巧妙外,也需要对方良好的答辩素质。如果对方敏锐性不够而不能察觉暗示时,使用此技巧,将无异于对牛弹琴。
第六,避免无关紧要的攻击行动。
许多辩论者常以为,质询者既然握有时间控制权,就可以趁机好好地“修理”一下对手。这种心态使得辩论者往往会舍弃重点,而专找对手的某些语病、或是无关紧要的小差错,大做文章。这种做法虽然可以挫对方锐气,但是如果使用过当,将得不偿失。显然,辩论者应高效利用宝贵的质询时间,尽量节制无关紧要的攻击行动。
第七,尽量减少在专业技术层面上对专家进行盘问。
一般来说,进行辩论盘问时,如果想要在专业上和专家一较长短,这是很不高明的举动。在专家的专业领域里和他进行冗长的盘问,后果通常会不堪设想,最好不要轻易尝试。比如在法庭盘问时,如果试图和医师或字迹辨识专家等证人就其相关领域相抗衡,无论是外科手术、诊断的正确性,还是错综复杂的书写字体等,这种盘问几乎没有什么有效收获。相反,它会使专家有机会去强调他原来的证词,或向法庭解释易被误解的或忽略掉的重点。当然,如确有必要对专家证人进行盘问,则应该抓住专家观点中的问题。
此外,不要向专家证人询问太过于广泛的问题,以免让其趁机为己辩护。有时候,一个冒失的问题会输掉一场官司。因此在对专家进行盘问时一定要慎重提问。
第八,对对方论辩出发点的事实的质疑宜早不宜迟。
在法庭辩论中,控辩双方对于对方提出的各种事实陈述,必须十分谨慎。因为对对方提出的事实陈述,不予抗辩等于默认其事实性,也就是承认其在论辩中的事实地位。一旦该事实成为推进对方观点的利器,反过来再对这一事实地位提出异议时,论辩的难度就相当大。相反,如果从一开始就对对方的事实陈述提出异议,不予接受,则对方就难以有效地将一个尚存争议的事实作为自己的论辩出发点。
第九,对难以撼动的共识或事实,不宜盲目正面攻击,而应转移争点。
在盘问中,如果对方推出的是一个基于广泛的共识或业已确立的事实,即便它对我方不利,我方也不能只是简单地表示异议或拒绝接受,而应提出足够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怀疑是有根据的,或者调整盘问策略,退而从定义、程序等角度对该共识或事实提出争议。
第十,注重事实的确定、选择、配置和使用。
在法庭辩论中,究竟如何确定、选择、配置和使用事实,是十分讲究的。从辩论有效性的角度来说,事实应进一步分为相干事实和不相干事实,可资利用事实和不可资利用事实,可争议事实和不可争议事实,可构事实和不可构事实。这些区分并非基于某些普遍适用的标准,而是由因时、因地、因人、因势而异的具体论辩情景决定的。
辩论者必须根据自己对事件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论辩目的来确定、选择、配置和使用事实。辩论者首先要决定哪些事实是与自己的辩论行动相干的;这些相干事实中有哪些有助于自己的辩论,因而是可资利用的;在与辩护事件相干但明显不利于己方辩护目标的现有事实中,有哪些是可以通过争议和其他雄辩手段来排除或弱化其有害性、相干性与事实性的;在交流意见和认识中,有哪些是可以通过雄辩手段被构筑为事实而成为自己论辩的基础的。
辩论各方由于利益取向的不同,认识角度和评判标准不一致,对事实的性质及其功能的判断与利用也会不一致。一般地说,辩论者应着眼于对自己有利的、与己方目的相干的、可资利用的那些事实;他必须回避、掩盖,甚至压制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事实。此外,还要注意识破对方有意提及、凸显、强调某些精心挑选的事实,调控受众的情感,从而引导受众倾向于接受其论辩的意风。最后,在辩论中,辩论者还要注意对方完全出于取胜的需要而抛出的莫须有的事实。
以上介绍了几种质询(或盘问)的方法与要求,下面再举两例,以说明这些方法的应用。
例1在美国,一位妇人因某天穿过人行道时被一个大洞绊倒,脚踝受了伤,事后对市政府提出4万元的损害赔偿要求,并诉到法庭。对于事件的主因,辩方并无意见:那里确实有个洞,原告也真的被它绊倒了。但是对于她是否有权要求金额很高的损害赔偿,则引起极大的争议。
她的主要证人,其实也是惟一的证人,就是她的雇主,一位有名的医生。该医生为原告的伤害作证,描述她的脚踝骨折的情形,解释说他如何亲自为她接骨,照顾她,并且坚称他的处置并无多少裨益,这位善良的女士势必会终身残废。他在证人席上表现得非常诚恳而有威严,很明显地也使陪审团深受感动。除非法庭盘问可以打破陪审团对于证人的信任,否则几乎可以确定会判定整整15000美元的赔偿。辩护律师认为,这位女士的脚踝会像一般骨折那样痊愈;但是问题是如何让陪审团明白,事实并非医生所说的那样。
辩方律师在法庭盘问时,首先证明证人虽然是哈佛大学毕业的,他原先主修的却不是医学,相反地,他最早是在华尔街炒股票的,后来在几家公司担任主管,直到40岁才开始学医。辩方律师的询问态度非常和善,几乎是以抱歉的语气在问每个问题。下面是一段盘问对话:
律师:医生,我们都知道,您有一家很大的私人诊所,您担任一般外科医师,而且生意很好;但是在这个经常发生意外伤害的大城市里,类似这种外科病症,不是会送到大医院,让有经验的医师主治吗?
医生:是的,确实如此。
律师:这么说,您不是很有经验的医生喽?
医生:噢,不!我在任何一般外科上都很有经验。
律师:这位女士所受的骨折伤害,在外科上如何称呼?
医生:称为“脚踝卜德式骨折”。
律师:这是很常见的骨折,不是吗?
医生:噢,是的。
律师(逮到机会了):您是否可以对我们的陪审团说明您在这之前处理过的类似病例?
医生(推托地说):恕我不能透露我的病人姓名。
律师(进一步追问):我不是问您病人的姓名或他们的隐私。我只是想知道什么时候,医生,但是您必须诚实地说。
医生:我恐怕不能告诉您时间,律师先生。
律师(锲而不舍地问):过去这一年里遇过吗?
医生(有些犹豫):我不敢这么说。
律师(更加进逼):我很抱歉这样对您施压;但是我不得不要求一个确定的答案,您过去一年里,是否有过类似“脚踝卜德式骨折”的病例?
医生:不,我不记得我诊断过。
律师:那么过去2年里呢?
医生:我不确定。
律师(追根究底地问):过去5年里,您究竟看过这样的病吗?
医生:我不能肯定地说。
律师(知道继续施压询问的危险,但还是拿它做最后的手段):您能发誓说,在本案之前,您医治过类似“脚踝卜德式骨折”的病吗?我老实告诉您,如果您说有,我一定会追问时间、地点和当时的情况的。
医生(更窘困了):您这问题使我很为难。我需要时间去回想一下。
律师:我只是问您就您记忆所及的部分,并且诚实地说。
医生:如果您这样问,我只能说我不记得在本案之前处理过任何类似的病例,除了我在医院实习的时候。
律师:但是像踝关节骨折这样严重的手术,不是需要很纯熟的执业经验吗?
医生:噢,是的。
律师:那么医生,老实说,您难道不认为,我们的医院每天差不多都会看到“脚踝卜德式骨折”的病人,而他们在几个月后便行走如常了吗?
医生:或许是吧,但是这要视病人的年龄而定;而且有时候骨头似乎也没有完全接合。
律师(弯腰从桌子底下取出两只接合好的小腿模型。走向证人):您可不可以告诉我们的陪审团,这是属于男人或女人的腿骨?
医生:这很难说,先生。
律师:什么!您不能分辨男人和女人的骨骼吗?
医生:当然可以,我会说这是女人的腿骨。
律师(神情愉快地微笑):那么根据您的意见,医生,这是女人的腿骨喽?(它确实是女人的腿骨)
医生(凝视着律师,心想他是不是搞错了):噢,对不起。这当然是男人的腿骨。我刚才没有看清楚。
这时候陪审团都坐直起来,等着要欣赏医生出丑的好戏。
律师(保持微笑):您是否可以对我们的陪审团说说,这是左腿还是右腿?
医生(轻声却犹豫地):这是只右腿(对于没有经验的人而言,那是很难分辨的)。
律师(很惊讶地);您说什么,医生?
医生(更加困惑了):噢,对不起,这是只左腿。
律师:您第一次没猜对吗,医生?它不是只右腿吗?
医生:我想不是,不,这是只左腿。
律师(再次从桌子底下拿出两块联结在一起的脚骨,交给医生):请您把这块脚骨接到您手里的踝关节上,告诉我们那是左腿还是右腿好吗?
医生(很有自信地):是的,就像我以前说过的,这是只左腿。
律师(狂笑不止):但是,医生,您看不出来吗?刚才您把脚骨接到膝关节上了。
陪审团一阵骚动,医生赶紧重新接过骨头,满脸通红。律师静静等到笑声渐息,轻声对医生说:“我想我不会再打扰您了,医生。”法庭经过评审以后,判决原告获得240美元的赔偿。
例2一位杰出的x光专家和一位病人打起医疗赔偿官司,因为他在治疗癌症病人时不当使用X光仪器,致使原告终身残废,并且失去一条腿。X光照射造成某个程度的组织坏死,但是辩方坚称这是无法避免的。伍德医生为原告宣誓作证。在直接的询问当中,他作证说有剂量过度的情况发生;根据病人的健康状况可断定,病人接受过多的x光照射,超出她所能承受的程度。在法庭上,被告辩护律师对原告证人伍德医生进行了如下盘问:
律师:医生,您是在纽约市执业吗?
医生:是的,先生。
律师:您很信任X光吧,不是吗?
医生:您是说在医疗上?
律师:您相信X光在医学上是很适当的医疗仪器吗?
医生:是的。
律师:而治疗某些疾病上,它是很合适且被认可的方法。不是吗?
医生:是的。
律师:有两种X光治疗,一种是表面的,一种是深层的,是不是这样?
医生:没错。
律师:在对您的直接询问中,我好像听您说过,您使用过表面的X光治疗?
医生:当我在皮肤癌症医院时,是的。
律师:当您在该医院时,您只使用过表面治疗法?
医生:是的,先生。
律师:表面治疗和深层治疗有何不同?
医生:表面治疗是处理皮肤的伤害,而深层治疗则是处理深层组织。
律师:您也治疗过深层组织?
医生:是的。
律师:您最近处理过吗?
医生:是的。
律师:深层治疗法可以治疗恶性肿瘤吗?
医生:是的。
律师:为了触及这些肿瘤,我们得用X光,从最外层的皮肤、脂肪、筋膜穿透进去,不是吗?
医生:没错。
律师:换句话说,X光就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一样地发现肿瘤,我这样说对吗?
医生:没错。
律师:这么说,要医治肿瘤,就必须先接触到它吗?
医生:当然。
律师:X光深入身体的程度则视病症的状况而定,是吗?
医生:X光深入的程度视它们穿透的程度而定。
律师:一直到您要医治的恶性肿瘤或是良性肿瘤的深度吗?
医生:当然。
师:所以说,如果您要治疗的肿瘤很深,您的X光就得穿透到那么深,不是吗?
医生:是的。
律师:您认为让X光穿透到和肿瘤同样深的地方并无不妥,是吗?
医生:是的。
律师:当K光接触到肿瘤后会怎样?
医生:新生的癌细胞会死去。
律师:肿瘤是细胞的疾病,还是结缔组织的疾病。
医生:是结缔组织的疾病。
律师:那么如果细胞间的结缔组织受到感染,长出癌细胞,那么X光治疗师就得用X光照射到那么深的地方了?
医生:是的。
律师:而X光的治疗需要各种诊断的方法配合了?
医生:当然。
律师:那么这些诊断方法也都是被合格认可的吗?
医生:是的。
律师:真的是这样吗?
医生:没错。
律师:其他也包括照X光片吗?
医生:是的。
律师:您也不认为这位医生在诊断时使用X光片有什么不妥?
医生:是的。
律师:例如说,在证词记录第4页里,原告证人说:“我作了X光检验,确认该诊断。”这是被认可的医疗行为,不是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抛荒整治协议合同
- 2024年生物制药试剂定制生产合同样本2篇
- 2025年云南货运资格证题库在线练习
- 2025年黄冈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
- 2025年贵港b2货运资格证全题
- 2024年度生物制药研发委托技术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环保项目实施方案保密协议
- 2024年版综合性劳动协议范本版
- 2025年北京货运资格证考试70题
- 《工程制图与CAD(轨道交通)》课件-铁路线路平面图认识
- 松果体区肿瘤护理
-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防高坠篇》测试附有答案
-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培训1
- 血管瘤护理措施
- 智能穿戴行业发展趋势
- 公共场所的肺结核消毒措施
- 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春节晚宴策划方案1
- 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动物细胞模型
- 2024年便携式X光机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腾讯公司营销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