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考纲要求:
考点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考点二:手工业的发展考点三:商业的发展考点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复习策略:
1.重点掌握以下四个重点:一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二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突出成就;三是商业的发展;四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运用两个方法:一是联系的方法。了解经济发展情况,需联系当时的政治和文化发展情况,如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与春秋战国时的兼并战争和变法改革有着密切关系。联系当时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把握中国古代经济从长期领先于世界到逐渐落后于欧美国家的发展轨迹;二是辩证的方法。对古代中国经济,既要看到它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要看到其中所蕴涵的导致中国由先进变为落后的消极因素。考点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一)农业的起源:1.原始农业: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
2.地域差异:南稻北粟(长江和黄河)
3.产业结构:植主畜辅
4.耕种方式原始农业:刀耕火种商周:金石并用(石器木器为主)
铁犁牛耕垄作法都江堰耦犁、犁壁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代田法漕渠、白渠、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曲辕犁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耧车一年一熟(完善)(农用动力革命,汉代逐渐普及)(三)、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1、商周时期:集体耕作原因:农具原始、土地国有2、春秋时期:自耕农(小农经济)(1)原因: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自给自足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具有封闭性、分散性、脆弱性和落后性(3)自耕农生产的不利因素生产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积累和储备能力,抵抗天灾人祸能力薄弱封建政府的腐朽、剥削及社会动荡(4)评价:积极:勉强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是国家赋税和徭役主要承担者消极:不利于扩大再生产,妨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非常脆弱,极易导致自耕农破产考点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奴隶社会:井田制(实质是贵族占有制)(1)瓦解于春秋①原因:铁农具和牛耕使用(生产力发展)②过程:a.春秋时期公田荒芜,私田逐渐出现b.税制改革,使土地私有合法化c.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1)主要形式(2)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土地主要途径、贯彻整个封建社会①根源: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合法性②危害: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③政府对土地兼并政策a.北魏至唐朝前期:均田制b.明朝制定“鱼鳞图册”c.评价:起到垦荒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主要)自耕农土地私有制4、租佃关系:(1).原因:土地兼并的结果。(2).发展:战国时期产生;汉代较普遍;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的经营方式;明清时期普及到全国。(3).影响:①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②有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拓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过程:(1)魏晋南北朝:南方得到开发;(2)中唐以后: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3)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考点三: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一)金属冶炼业:掌握冶铜青铜繁荣已有铁器铁农具推广高炉炼铁杜诗用水力鼓风冶铁炒钢技术灌钢法冶铜技术冶铁技术炼钢技术烧制出原始瓷器青瓷白瓷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国新象征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成为瓷都瓷器种类丰富.彩瓷\珐琅彩。青花瓷和釉里红
,进入彩瓷时代(二)制瓷业养蚕并有了丝织品被誉为“丝国”发明了缂丝技术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细密精致的缎棉纺技术元黄道婆改进棉纺技术元明江苏松江成为棉纺中心明后期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三)纺织业(四)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1.官营手工业:(1)特点:①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职业世袭;②资金雄厚、规模大、分工细致;③产品不计成本,不入市场,供皇宫和贵族消费,缺乏竞争(2)影响:①明代以前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②官营手工业代表着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2.私营(民营)手工业:(1)兴起:春秋时期(2)原因:①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私营工商业的兴起(3)特点:有一定规模;产品全部进入市场(4)影响:明代中期后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并孕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3.家庭手工业:(1)特点:与小农经济相结合,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2)影响: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五、考点: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城市(一)中国古代商业:1、商朝:职业商人出现和最早的货币2、周朝: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3、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4、唐代:商业贸易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政局稳定和政策开明
(2)表现:柜坊和飞钱的出现
5、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繁荣6、明清:商业出现新特点:①商业市镇兴起;②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③白银广泛使用;
④形成区域性商人群体和商帮(晋商和徽商)(二)中国古代城市的繁荣:1.周秦至唐代:(1)商业交易受官府的严格限制(2)坊市分开(3)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2.宋代:(1)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2)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出现“草市”“夜市”“晓市”等)(3)城市职能:经济功能大大加强六、考点:资本主义萌芽
1.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产生的标志:明中期在纺织业部门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不利因素:(1)自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2)官府地主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贫困,购买力低;
(3)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4)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七、考点:“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重本抑末):
1.产生: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政策
2.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相冲突
3.实践:(1)汉代:汉高祖采取歧视和打击商人的政策(2)中唐以来: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商人地位有所提高)(3)明清:强化重农抑商
4.评价:①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封建国家政治稳定。②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二)、“海禁”与“闭关锁国”1、原因:(1)明初主要是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2)清初主要是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3)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4)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2、评价:①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六畜:猪马牛羊鸡狗翻车复原图人力和水力犁壁
犁评犁箭犁铲唐朝的曲辕犁筒车明朝政府为整顿田赋,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登记每块土地的面积、地形、四至和田主姓名,并绘制图册,因所绘田亩图形很像鱼鳞,所以称为“鱼鳞图册”,它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该衣薄如蝉翼,重仅48克。素纱蝉衣丝织品南宋·刺绣海棠双鸟图(现存辽宁博物馆)南宋·刺绣瑶台跨鹤图(现存辽宁博物馆)飞钱又称便换,类似今天的汇票。唐后期出现,各地商贾将货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处进奏院,领取票券游走四方,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这样商旅就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也不用运输税钱。柜坊从邸店中分离出来的专营货币借贷和存放的场所,这是银行的雏形,比地中海金融机构早六、七百年的时间。唐三彩钱柜《清明上河图》局部.汴河码头八方辐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万区之异味悉在庖厨”-----《东京梦华录》交子产生于四川,流通地区也主要是四川。四川当时使用铁钱。分量重、价值低。不便于流通和随身携带,特别是给大宗贸易造成巨大困难。据记载一匹罗卖铁钱两万,铁钱两万重500斤。于是,纸币交子应运而生。闭关锁国
清朝时期的广州商馆区。
清朝时期广州十三行,是唯一准许与外商打交道的商行。画面一: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夕阳与曙光画面二: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十全大武功”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1.(2011·山东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答案】B
【解析】从关键词“汉代”,可以排除A项,春秋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汉代随着犁壁的发明,已经开始推广牛耕,排除C;雇佣关系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故选B2.(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回答本题,需对材料有较好理解和掌握,材料中反映了明后期一些地方,佃户以劣质米交租或借故拖延、拒交,而政府勒令田主(土地的主人)交纳赋税,一些田主被迫借高利贷。ABC三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材料没有体现商业对农业冲击;佃户与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弱化或矛盾激化等。本题选D项“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3.(2011·海南单科·5)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答案】D【解析】明朝,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北方到南方卖棉花(原料),南方则到北方卖加工后的布(手工业品),说明南方的经济技术更有优势。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而且明朝时期经济重心已经是在南方。棉纺织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前提,A项颠倒因果关系,排除。B、C材料不能体现,排除4.宋代诗人范大成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这样描写夏季的农村生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即使儿童也从事辛苦的劳动
C.商品经济的发达
D.女子具有和男子一样的权利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特点首先表现为以家庭为单位。B、C、D项不符合题意
5.“一头牛,一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
A.封闭保守 B.精耕细作
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
答案:A
解析:注意“反映”在此处的指向。B、C是小农经济的内容,D项不能反映古代农民的向往。排除B、C、D项6.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中国古代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中国古代的铁犁牛耕技术发达
答案:B
解析:A项所述过于笼统,题干问的是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例,精耕细作技术包括农具、耕作技术、农业灌溉等。B项包括D项,C项不是原因,是表现。排除A、C、D三项
7.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运动半径很小。下列解释不确切的是
A.做到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B.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
C.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居民流动性很小
D.传统农业社会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
答案:A
解析:抓住关键词“运动半径很小”,而选项中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出自老子言论,小国寡民思想,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故选择A项8.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发现了一件缂丝腰带,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请判断这件缂丝腰带出现的最早朝代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唐朝D.明朝
答案:C
解析:唐朝丝织技术高,发明了缂丝技术9.(2011·天津文综·2)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解析】A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西家”进行缫丝生产,然后把缫丝卖掉换取谷子,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10.(2011·福建文综·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解析】D题干意思是“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所以一般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轻贱的;一般官吏所鄙视的,正是法律所尊重的。”这清楚地表明,政府的反商政策没有收到效果,实际上反而使本来打算防止的局势更加恶化。故选D项。A项的朝廷重农对应的是材料中的“尊农夫”,但百姓并不抑商,从材料“俗之所贵”得之;B项的百姓重农抑商同样与材料意思不符。C项百姓皆重商轻农说法太绝对,材料只是反映比较普遍的现象。只有D项才符合材料的意思
11.(2011·江苏单科·1)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业仅赖百工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D.农工任其消长
【解析】C“农末适均”即农业与工商业协调均衡发展
12.(2011·四川文综·15)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对鸦片战争前中国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比较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本题既要看到当时中国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的状况,也要看到质的差异,即中国经济总量依托的大多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而欧美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0 我能坚持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心理健康二年级苏科版
- 年度工作汇报:总结与展望
- 《第一单元 装扮美好生活 2 小小挂件展创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泰山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
- ICU常用管道的用途和管理课件
- Unit 4 Plants around us Review(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7操场上(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 2023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科研项目质量管理
- 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教学设计(2013版)(东湖中学)
- 财务安全主题班会
- 《民法》全册精讲课件
- 镁及镁合金的耐蚀性课件
- 厂内机动车辆课件
- 四川方言词典(教你说一口地道的四川话)
-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 《新媒体运营》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学校食堂餐厨具操作规程
- DB32T 3916-2020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课件
- 工程经济学武献华第5版答案
- 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及答案定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