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02_第1页
第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02_第2页
第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02_第3页
第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02_第4页
第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人:甘宜沅博士宏观经济学1第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2第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本章内容第一节失业理论第二节通货膨胀第三节通货膨胀理论第四节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和效应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3第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失业和通货膨胀现象。因此,对失业和通货膨胀展开研究就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两个重要主题。宏观经济学中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其实质是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来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成因、发生机理及其相互关系,并为制定缓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4第一节失业理论一、失业与充分就业(一)失业及其衡量指标/1、失业的定义世界各国对工作年龄和失业的范围有不同的规定与统计口径。

根据大卫·皮尔斯主编的《现代经济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611页)失业者是:“所有那些未曾受雇,以及正在调往新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率找到工作的人”。5第一节失业理论一、失业与充分就业(一)失业及其衡量指标/2、失业的衡量指标

衡量一个经济中失业状况的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

劳动力总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6第一节失业理论一、失业与充分就业/(二)充分就业的含义在经济学中,“充分就业”并非指人人都有工作。达到充分就业时仍存在一定的失业人口。

由于失业可以分为总需求不足引发的“周期性失业”,以及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自然失业”,所以“充分就业”就是指消除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因此,“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并存并不矛盾。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的失业率或长期均衡的失业率)。7案例分析: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各国或地区的文化、宗教、历史、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交通和经济发达的状况等各种因素。20世纪初美国的“女权运动”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该国的充分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有何影响?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统治的国家(例如沙特阿拉伯、前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等),这些国家的充分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有何特点?8案例分析: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9案例分析: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10案例分析: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11案例分析: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12第一节失业理论二、自然失业/(一)自然失业的定义

“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动态的市场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必然存在的。13第一节失业理论二、自然失业/(一)自然失业的定义14第一节失业理论二、自然失业(二)自然失业的分类

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这种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一般还把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但还没有找到工作而造成的失业,也算入摩擦性失业的范围。15第一节失业理论二、自然失业/(二)自然失业的分类

2、求职性失业:求职性失业指员工不满意当前工作,离职寻找更理想的工作所造成的失业。如果新工作的预期收益大于原工作的报酬和寻找工作的成本,人们就宁愿离开原职业去寻找理想的工作。这种失业也是劳动力市场流动的结果,但这又不同于摩擦性失业。因为这种劳动力的流动不是经济中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而是在职者自己造成的,属于自愿性失业的范围。16第一节失业理论二、自然失业/(二)自然失业的分类

3、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指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点,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存在着有工作无人做的空闲职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可做的失业。17第一节失业理论二、自然失业/(二)自然失业的分类

4、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指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使生产中广泛地采用了资本密集型技术、自动化的设备代替了工人的劳动。这样,经济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缩小就会使失业增加;另外,资本品相对价格的下降和劳动力相对价格的上升加剧了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从而加剧了这种失业。18第一节失业理论二、自然失业(二)自然失业的分类

5、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是指某些行业的生产由于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农业、建筑业、旅游业等都具有季节性变动的特点,因而这些行业中,季节性失业的现象比较普遍。19第一节失业理论二、自然失业/(二)自然失业的分类

6、古典失业:“古典失业”指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如果工资具有完全的弹性,那么通过工资的调节能够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出清,就不会有失业。但是,由于工会和最低工资法的存在,造成了工资能升不能降的刚性,从而使部分人无法在高工资率的情况下受雇所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所以称为“古典失业”。20第一节失业理论三、周期性失业(一)周期性失业的定义

“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也就是凯恩斯所指的“非自愿性失业”。这种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故此而得名。宏观经济学中的失业理论主要研究的就是周期性失业的成因及其治理。21第一节失业理论三、周期性失业/(二)“紧缩性缺口”与周期性失业

“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之间的差额。(图中的Ef

K)YAD045°图3-122第一节失业理论三、周期性失业(三)凯恩斯对周期性失业成因的解释

凯恩斯认为,就业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而国民收入水平由总需求(AD)决定。总需求可以划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此外,凯恩斯还指出:决定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国民收入”和“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在国民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取决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但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增加的比例低于收入增加的比例)的影响,造成了消费需求的不足。23第一节失业理论三、周期性失业(三)凯恩斯对周期性失业成因的解释

凯恩斯认为,决定投资需求的因素主要是“资本的边际效率”(即预期利润率),而资本的边际效率又取决于预期收益和利息率,即预期收益与利息率之差。如果预期的收益大于利息率,预期的纯利润就越大,则投资需求也越大;反之则反是。24第一节失业理论三、周期性失业(三)凯恩斯对周期性失业成因的解释

凯恩斯提出,“资本的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即预期利润率是下降的。其主要原因是:预期收益因投资者存在“动物精神”而下降,而“流动性偏好”又导致货币需求的存在,所以利率下降是有限的。因此,预期收益与利率越来越接近,造成了预期利润率下降,引发投资需求不足。

这样,“消费需求不足”与“投资需求不足”共同造成了“有效总需求不足”,从而引起非自愿性失业——周期性失业。25第一节失业理论

自然失业失业

周期性失业(非自愿性失业)“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有效总需求不足”国民收入降低26第一节失业理论三、周期性失业(三)凯恩斯对周期性失业成因的解释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等于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之和,即AD=C+I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需求不足27第一节失业理论三、周期性失业(三)凯恩斯对周期性失业成因的解释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投资需求不足

预期利润

=预期收益

–利息(成本)

流动性偏好陷阱

动物精神(悲观情绪)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28第一节失业理论三、周期性失业(三)凯恩斯对周期性失业成因的解释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之一。所谓“资本边际效率”,实际上就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得资本品在其使用期内的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该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29第一节失业理论三、周期性失业(三)凯恩斯对周期性失业成因的解释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凯恩斯所谓的“资本边际效率”相当于预期的资本收益。导致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主要有:投资成本的增加以及产品价格随产量的增加而下跌。由于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投资需求不足。30第一节失业理论三、周期性失业(三)凯恩斯对周期性失业成因的解释3、流动性偏好陷阱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对货币的偏好,是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或者说灵活性最大的资产。货币随时可作交易使用,随时可应付不虞之需,也随时可作投机用,因而人们对货币的偏好就称为“流动偏好”。31第一节失业理论三、周期性失业(三)凯恩斯对周期性失业成因的解释3、流动性偏好陷阱流动性偏好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概念,指当利息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的已不可能再降低,或者说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在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以免有价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这种情况被称为“流动性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32第一节失业理论四、隐蔽性失业(一)隐蔽性失业的定义

隐蔽性失业指表面上有工作,但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贡献,即有“职”无“工”的人,或者说,这些工人的边际生产力为零。当减少就业人员而产量不下降时,就可认为经济中就存在着隐蔽性失业。33第一节失业理论四、隐蔽性失业(二)关于隐蔽性失业的争论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提出,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部门广泛存在着隐蔽性失业现象。34第一节失业理论四、隐蔽性失业(二)关于隐蔽性失业的争论另一位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则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部门是有效率的,即不存在刘易斯所提出的隐蔽性失业现象。35第一节失业理论四、隐蔽性失业/(二)关于隐蔽性失业的争论你对于刘易斯与舒尔茨关于隐蔽性失业的论争有何看法?你支持谁的观点?为什么?在中国大陆的农村和传统农业经济中,你认为是否存在刘易斯所说的隐蔽性失业?36第一节失业理论五、失业对经济、社会和失业者造成的损失(一)失业的经济损失:奥肯定律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失业的损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减少。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律”,说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37第一节失业理论五、失业对经济、社会和失业者造成的损失(一)失业的经济损失: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表明,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国民收入就减少2.5%左右。“奥肯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38第一节失业理论五、失业对经济、社会和失业者造成的损失(一)失业的经济损失:奥肯定律

关于奥肯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1、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

2、不同的时期、不同国家的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变动的具体比例不相同;

3、奥肯定律主要适用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即失业率是周期性失业。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反向变动关系要减弱一些,约为1:0.76左右。39第一节失业理论五、失业对经济、社会和失业者造成的损失(一)失业的经济损失: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国民收入”必须保持与“潜在国民收入”同样快的增长,才能防止失业率的上升。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推论是: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经济社会的“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国民收入”的增长。40第一节失业理论五、失业对经济、社会和失业者造成的损失(二)失业对社会的影响

失业对社会的影响:失业会造成部分劳动力的闲置,对人力资源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失业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会破坏正常的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从而使政局发生动荡。41第一节失业理论五、失业对经济、社会和失业者造成的损失(三)失业对个人的影响

一般来说,失业会使劳动者失去收入的来源,某些神经脆弱的人会因此而丧失自尊心或生活的信心;长期的失业状态则会使人丧失劳动的技能,并增加学习新技能的心理压力,从而难以摆脱被边缘化的状况。42案例分析:“重新认识制造业就业”

美国经济处于2001年衰退以来的恢复期已将近五年,但与2001年11月相比,其制造业就业水平仍然下降了10%,相当于流失了160万个工作岗位。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一轮经济恢复期所持续的时间基本等同于这次,而制造业的就业水平却平均上升了7.5%。那么,隐藏在此次史无前例的制造业就业疲软背后的究竟是什么呢?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纠正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43案例分析:“重新认识制造业就业”

自1950年以来,美国的制造业就业占整个私营部门的就业比例就一直处于稳步下降的态势,如今,这一数字已从1950年的35%下降到13%。这种下降趋势在全球(甚至在中国)随处可见,其原因相同:即生产率的快速提高。2000年,美国制造业的单位时间产出相当于1950年的4倍。但是,需求量并未呈现相应的增长,而需求量的增长至少要与生产率的提高同步,才能创造出同比例的制造业工作岗位。

44案例分析:“重新认识制造业就业”

2001年的经济衰退加剧了生产与需求间的失衡。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增长异常迅速的商业投资骤然间急剧减少,从而对制造业形成沉重打击。强势美元的形成以及欧洲、日本经济发展的减缓使国外对美国制成品的需求有所下降。同时,进口持续增长,制成品贸易逆差迅速膨胀。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过去5年来,制造业工作岗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强劲增长和内部需求持续疲软的综合作用,而不是贸易逆差造成的。贸易不均衡越来越严重,罪魁祸首是出口的不景气,而不是进口的迅猛增长。

45案例分析:“重新认识制造业就业”

除此之外,人们还应当认识到,制成品的贸易顺差不一定能转化成工作岗位的增加。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制成品生产国,而德国是最大的出口国,而且德国在制造业领域拥有巨大的贸易顺差。即便如此,德国制造业工作岗位的流失速度和失业率都高于美国。德国案例同时也揭示了人们认识上的另外一个误区,即:由于来自低劳动力成本的经济体的竞争,高劳动力成本的经济体注定会存在大量制造业贸易逆差。事实上,只要汇率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上,以技术创新、教育和生产率为基础的高附加值适销产品仍能为美国、德国这样的高工资国家赢得较大的出口份额。

46案例分析:“重新认识制造业就业”对制造业的另一个错误概念是,制造业能为高中毕业水平的人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使其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20年前也许是这样,但现在绝非如此。与其他行业相比,制造业的工资虽然仍然较高,但接受更高的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哈佛大学教授、克林顿总统时期的劳工部首席经济学家拉里·凯兹指出,在美国半数以上的制造业工人进修过大学课程,近25%的制造业工人持有大学文凭。47案例分析:“重新认识制造业就业”在制造行业,即使考虑到工作经历,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仍然是非大学毕业生的两倍。但同为非大学毕业生,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工资差别已经缩小至5%。对于这些工人来说,制造业工作岗位已不再是可靠的通向中产阶级生活的大门。48案例分析:“重新认识制造业就业”

然而,制造业雇主向其雇员提供健康保险的比率要大于其他行业。在美国,约有56%的工人能够享受职业健康保险,而在制造行业,这个数字达70%以上。与此相比,只有52%的批发、零售业雇员和30%的娱乐、旅馆和食品业雇员能够享受到职业健康保险。49案例分析:“重新认识制造业就业”

最近有证据证实高涨的健康保险支出拖累了美国制造业创造新就业岗位的能力。自2000年以来,包括制造业在内的所有这项支出的增长高于平均水平的行业,其就业岗位的增长与其他行业相比一直相对缓慢。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项研究表明,健康险保费的上涨加剧了失业,并迫使更多的工人转而接受兼职工作,雇主也被迫削减工资和其他福利。

50案例分析:“重新认识制造业就业”

这些关于制造业就业的事实对决策人有什么样的启示呢?对医疗保健体制进行改革以控制成本是必需的。实施鼓励开发新产品的科技政策及强化工人技能的教育政策一定会产生效果。对制造业失业工人应该给与慷慨的援助,帮助他们进行调整,进而从事其他新工作。同时,贸易政策应该更加专注于扩大出口而非限制进口。————劳拉•泰森(伦敦商学院院长),《商业周刊/中文版》2006年第2期。

51第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二节通货膨胀“在历史上,货币一直这样地困惑着人们:要么很多却不可靠,要么可靠但又稀缺,二者必居其一。”——《不确定的年代》,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斯52第二节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及其衡量(一)通货膨胀的定义经济学界对通货膨胀的定义不一致,一般能够被普遍接受的通货膨胀的定义是:“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弗里德曼、萨缪尔森)

53第二节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及其衡量(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对通货膨胀概念的理解,应该注意的问题:1、物价上升指物价总水平(或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而不是一种或者几种商品价格的上升;2、物价总水平是持续一段时期的上升,而不是短期的上升。54第二节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物价指数

1、计算物价指数的一般公式

P0、Pt

是基期、本期的价格水平,Qt是本期商品交易总量;55第二节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及其衡量(二)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物价指数

2、衡量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物价指数:(1)消费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生活费用指数):一个最常用的物价指数;(2)批发物价指数:反映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批发价格变化的指数;

(3)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反映国民收入的变化指数。56第二节通货膨胀二、通货膨胀的分类(一)按通货膨胀的剧烈程度分类

1、爬行的通胀:通胀率低(1位数)且稳定,又叫“温和的通胀”;

2、加速的通胀:通胀率在2位数左右,而且还在继续加剧,又叫“奔腾的通胀”;

3、恶性的通胀:通胀率在3位数以上,又叫“超级通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1948—1949年国民党政府垮台前的中华民国均发生过恶性的通胀)。“希特勒就是通货膨胀的养子”——莱昂内尔·罗宾斯57第二节通货膨胀二、通货膨胀的分类(二)按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1、平衡的通货膨胀:经济中每一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都按相同的比例上升;

2、不平衡的通货膨胀:经济中每一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58第二节通货膨胀二、通货膨胀的分类(三)按人们的预期程度分类

1、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价格总水平上升的速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料想到总水平会上涨;

2、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已经被人们预期到;或者通货膨胀发生后,企业和居民预期通货膨胀会继续持续下去,并根据现行的通货膨胀率来指导其经济行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具有自我维持的特点,因此有时又被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59第二节通货膨胀二、通货膨胀的分类(四)受抑制的通胀

由于实施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物价水平有上升的压力,但是没有显现出来。一旦当局解除价格管制或取消配给制,经济中就会发生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时,往往会出现这种通货膨胀。60第三节通货膨胀理论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理论所谓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理论,就是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成因的经济学理论。(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成因

发生这种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而总供给不足,形成“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的局面,从而引发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总之,就是有效总需求大于实际总供给所以引起的通货膨胀。61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理论(二)凯恩斯对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

凯恩斯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不会并存,通货膨胀是在充分就业实现之后由于总需求继续增长而出现的,即总需求存在所谓的“膨胀性缺口”。(图中的KEf)YEfKADADf

45AD0↑。E图3-262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理论(三)货币学派对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

货币主义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即使实际因素对总需求有影响(AD=C+I+G+NEX),但这种影响是不可能是持久的,因此也是不重要的。实际上,引起总需求过度增长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

MiltonFriedman:“Inflationiseverywhereandalwaysamonetaryphenomenon.”“Onlymoneymatters!”63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理论(三)货币学派对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M·弗里德曼就认为,“通货膨胀是发生在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了产量增加的速度的情况下,而且每单位产品所配给的货币量增加得愈快,通货膨胀的发展就愈快。”

——M·弗里德曼:“货币与通货膨胀”,载于《世界经济译丛》1981年第1期。64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理论(三)货币学派对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

货币学派对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可以用以下方程组来表示:65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理论0ypAD1AD0P1P00ypAD1AD0P1P0Y0Y1AS↑↗AS↗↑→Y﹡(四)用AD-AS

模型来表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图3-3图3-466第三节通货膨胀理论二、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所谓“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就是从总供给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成因的宏观经济学理论。

由于总供给变动的原因比较复杂,因此,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的内容就有多种表现形式。67二、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一)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在经济学家看来,供给源于生产。而根据生产函数,生产取决于生产成本。因此,从总供给的角度来考察,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只有在高于以前的价格总水平的条件下,经济才能达到与以前相同的产量水平。68二、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0ypAS1AS0p0p1y1y0E0E1(二)用AD-AS

模型来表示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AD图3-569二、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三)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和表现形式

1、工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工资是生产成本中的最主要的部分。在劳资谈判中,如果雇主迫于工会的压力提高工资后,他们就会提高产品的售价,从而引发工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701、工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美国经济学家G·哈伯勒认为,“有组织的劳工要求提高工资……的经常威胁,这就助成了一种趋势,要走向长期的、断续的或不断的、迂回的或急促的通货膨胀。”

——G·哈伯勒:《繁荣与萧条》,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02页。71案例分析:工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工会的经济实质是劳动力的垄断组织,工会的使命是维护工会会员的经济利益;工会≠政府≠(左翼)政党;20世纪80年代初,波兰的“团结工会”在格旦斯克造船厂电焊工瓦文萨的领导下,与执政的“波兰统一工人党”展开了非暴力的斗争,并得到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前总统里根、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以及美国全国工会联合会“劳联—产联”的大力支持。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和斗争,团结工会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初推翻了“波兰统一工人党”的政权,后瓦文萨赢得了自由、公正的选举,成为自由波兰的首任总统。72案例分析:工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73二、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三)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和表现形式2、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指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厂商为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742、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指出,“正如工会可以行使其市场权利来迫使工资增长一样,寡头企业和垄断企业在追逐更大的利润时,也可能提高价格……在一个大量存在所谓‘操纵价格’的经济中,至少有可能可以操纵这些价格以大于成本增长的速度上涨,以便赚取较多利润。如果这一过程得以推广,于是就会产生利润推动通货膨胀。”——爱德华·夏皮罗:《宏观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55—656页。75二、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

(三)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和表现形式3、进口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在开放的经济中,由于进口原材料、能源物资的价格上升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一国的通货膨胀通过国际贸易渠道而传播到世界的其它国家。例如,20世纪70年代全球的“石油危机”而引发世界性通货膨胀。76二、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

(三)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和表现形式4、出口性通货膨胀

由于一国的出口迅速增加,以至于出口生产部门的成本增加,导致国内产品的供给不足,从而引发的通货膨胀。77三、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胀理论(一)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实际上,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不仅仅是总供给或总需求的单一影响,往往可能是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把总供给和总需求结合起来分析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就被称为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78(二)用AD-AS模型来表示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三、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胀理论0ypAS2AS1p0p1Q1Q0BCp2AD1AD2A↗↖↑↑←→图3-679四、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一)什么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就是从经济结构的特点,即各生产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收入水平的赶超速度及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点等角度来分析引发通货膨胀成因的宏观经济学理论。80四、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二)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成因1、希克斯对结构性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J·希克斯认为,经济中存在扩张部门与非扩张部门,前者需要更多的资源与劳动力,而后者的资源与劳动力过剩。81四、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二)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成因1、希克斯对结构性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资源与劳动力并不能迅速地从非扩张部门流向扩张部门,这就导致扩张部门的工资上升;而非扩张部门尽管其资源与劳动力过剩,但是由于工会和最低工资法的原因,其工资水平不仅不会下降,还会由于攀比行为而有所上升。因此,扩张部门的需求过度与两个部门的成本增加,尤其是工资成本的增加,就会引发结构性通货膨胀。82(二)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成因1、希克斯对结构性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

J·希克斯还指出,各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其工资水平也会有所差别。但是由于攀比心理的存在,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的员工会向高工资水平看齐,从而要求提高自己的工资。如果他们的要求实现了,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的员工也会要求提高自己的工资。因此,整个社会的工资增长率就会超过劳动生产率而引发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也属于结构性通货膨胀。83四、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二)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成因2、托宾对结构性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J·托宾认为,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是“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有许多人没有工作,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空闲工作岗位。84四、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二)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成因2、托宾对结构性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

“失业与空位并存”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技术、地区、性别结构等原因造成劳动力不能迅速流动所引起的。另外,工资具有能上不能下的刚性,即有失业存在,工资不能下降;有空位存在,则工资上升。这样,工资总水平的提高就会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85(二)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成因扩张部门→空位→工资↑

→工资成本↑

非扩张部门→失业

&工资刚性→工资⊙

→价格↑→结构性通货膨胀↑↑86五、预期和有惯性的通货膨胀理论

这两种通货膨胀理论不是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而是分析通货膨胀出现后得以在经济中持续下去的原因。(一)预期的通货膨胀理论

预期对人们的经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预期又是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形成的。在已经产生了通胀的情况下,人们根据过去的通胀率来预期未来的通胀率,并把这种预期行为作为指导未来经济行为的依据。预期的通胀理论由货币主义者提出,强调了现在对未来的影响——现在的通胀率对未来的预期及经济行为的影响。87(一)预期的通货膨胀理论

预期的通货膨胀理论认为,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了通胀,即使最初引起通胀的原因消除了,通胀也会由于人们的预期而继续,甚至加剧。例如,如果今年的通胀率是1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因此而预期明年的通胀率也不会低于10%。于是,在进行明年工资合同修改的谈判或协议时,人们将要求明年的货币工资增长率起码要达到10%。这样,由于人们预期的缘故而使明年的工资增长达到10%的话,即便是原来引发通胀的原因消失了,明年的通胀率也将不会低于10%。88五、预期和有惯性的通货膨胀理论(二)有惯性通胀理论这是由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提出的理论,强调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即过去的通胀有一种惯性,对现在人们的经济行为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工人和企业关心相对工资与价格水平,他们在决定自己的工资与价格时,往往要参考他人的工资和价格水平。如果他人的工资或者价格因通胀而上升,他们也要以这种上升了的工资和价格作为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当工人与企业的工资和价格决定相互参照时,通胀就会由于这种惯性而得以持续下去。89六、通货膨胀理论小结

以上介绍的不同通胀理论,它们都是从不同的视角解释了通胀的成因,都有一定的道理。应该说,各种通胀理论是互补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这是因为通胀往往是由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某一种通胀理论只是凸显了某种因素的作用而已。但是,具体地确定某种因素在引起通胀时或使得通胀持续下去的重要程度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各种解释通胀的原因也并不十分满意,探讨更基础的通胀的原因,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任务。90第四节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和效应

通货膨胀是一种“纸币现象”。在“商品—货币经济”中发生通货膨胀,必然会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以及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涉及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问题。现在,我们将对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和效应进行具体分析。91第四节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和效应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如果通胀率是稳定和平衡的,而且通胀已经被人们预期到了。那么,通胀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各种名义经济变量(名义工资、利息率等)完全可以根据通胀率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得实际变量(实际工资、利息率等)保持相对不变。92第四节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和效应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之所以说稳定、平衡的通胀对经济的影响不大而不是完全没有影响,是因为如果通胀率较高的话,人们将大大减少其现金持有量,这仍会对经济效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他们到银行去得更勤——耗费‘鞋子’和宝贵的时间”(萨缪尔森),而且餐馆将会更加频繁地更换菜单。但是,“皮鞋成本”和“菜单成本”的增加所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还是比较小的,而且并不针对任何特定的社会阶层。93第四节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和效应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如果通胀率不稳定,而且通胀又没有被预期到,那么这样的通胀将会使相对价格发生扭曲,进而影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以及人们的经济活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无法根据通胀率对各种名义变量和他们的经济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当然,由于通胀具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通胀对经济的影响差别很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这个问题。94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一)通货膨胀对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影响

债务的名义利率一般是既定的,或是由双方根据签约时的通胀率来确定。由于债务契约不能随便更改,当还债期限到来时,如果发生了不可预期的通胀,那么该项债务的实际利息率就会因此而降低,这将使债务人受益而使债权人受损。因此,不可预期通胀的发生一般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债权人的受损程度(或债务人的受益程度)取决于名义利率与未预期到的通胀率之间的差额。

95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二)通货膨胀对工人和雇主的影响由于工资合同类似于债务契约,工资合同一经签订双方也不能随便更改。在工资合同的有效期内,如果发生了不可预期的通胀,因为名义工资不能迅速地根据通胀率来进行调整,从而使工人所获得的实际工资降低,即工人的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将导致利润增加,即雇主(资方)的利益增加。因此,不可预期通胀的发生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96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三)通货膨胀对政府与公民和企业的影响

1、一般来说,中央或地方各级政府都有权发行国债、公债。如果中央或地方各级政府成功地发行了国债、公债,那么各级政府就成为债务人,而购买了公债的公民个人或企业就成为债权人。由于不可预期通货膨胀的发生一般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因此不可预期通货膨胀的发生一般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民或企业。97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三)通货膨胀对政府与公民和企业的影响

2、发生通胀之后,企业的收益一般都会增加,人们的名义工资经过一番调整后也会有所增加(尽管并不一定能够保持原有的实际工资水平)。随着名义工资和企业收益因通胀而提高,原来未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个人和企业因为这时已达到纳税起征点而必须交纳所得税;另外,同样因为人们的名义工资和企业收益因通胀而提高了,那么就有更多的个人和企业进入了更高的税率等级,这就使得原来已经纳税的个人和企业要交纳更多的所得税。98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三)通货膨胀对政府与公民和企业的影响

显然,通货膨胀的发生会使更多的个人和企业纳税,也会使更多的个人和企业纳更多的税。于是,政府的税收增加了,而公民个人和企业的收入则减少了。由此可见,通货膨胀一般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民和企业。99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三)通货膨胀对政府与公民和企业的影响

据说列宁曾公开宣称,摧毁资本主义的最好办法是使货币贬值。通过一种持续不断的通货膨胀过程,政府能秘密地和不被察觉地没收其公民的大量财富。——J•M•凯恩斯:《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100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四)通货膨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由于通货膨胀具有不同的类型和成因,因此,不同类型和成因的通货膨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01(四)通货膨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1、需求拉动型通胀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

我们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理论得知,如果经济中发生了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那么社会总产出就会增加。相应地,就业水平也会上升;但是,如果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发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就不会影响社会总产出和就业水平。102(四)通货膨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

用AD-AS模型来表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0ypAD1AD0P1P0Y0Y1→↗↑ASE1E00ypAD1AD0P1P0E1E0↑↗AS﹡Y图3-7图3-8103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四)通货膨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2、供给推动型通胀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则告诉我们,如果经济中发生了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那么社会总产出就会减少,而就业水平也会相应地下降。

104(四)通货膨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2、供给推动型通胀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用AD-AS模型来表示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0ypAS1AS0p0p1y1y0E0E1AD↖↑←图3-9105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四)通货膨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

3、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

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表明,如果经济中发生了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货膨胀,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变化就要取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变动的相对幅度。具体讲,如果总需求增加的幅度大于总供给减小的幅度,那么总产出和就业水平都会上升;反之,如果总需求增加的幅度小于总供给减小的幅度,则总产出和就业水平都会下降。106(四)通货膨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3、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胀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用AD-AS模型来表示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总供给减少:AS1AS2;总需求增加:AD1AD2均衡点:ABC0ypAS2AS1p0p1Q1Q0BCp2AD1AD2A↑↑↖↗←→→→→→图3-10107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四)通货膨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4、结构性通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

根据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如果经济中发生了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工资具有能上不能下的刚性,以及各部门、各行业的工资相互攀比而上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将使生产成本增加,进而导致总产出和就业水平下降。

108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四)通货膨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

5、超级通货膨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

如果发生超级通胀,由于纸币极度贬值,财富分配失衡,国家金融体系和正常经济生活秩序因此而被严重扰乱,甚至会引发政局动荡。显然,超级通胀的发生必然会降低一个国家的实际总产出和就业水平。但是,超级通胀对一个国家实际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也许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甚至在德国的超级通货膨胀时期,产量和就业的下降也小于大萧条时期”(萨缪尔森)109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四)通货膨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

可以说,包括超级通胀在内的各类通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都是一种短期的影响。实际上,由于不同类型和成因的通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应该就“通货膨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这个问题下一个笼统的结论。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在长期中,价格(或者通货膨胀)与产量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或者说,“通货膨胀与产量水平和就业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萨缪尔森)

110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四)通货膨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可预期通货膨胀的发生一般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顾主而不利于工人,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民和企业,而且通货膨胀与产量水平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取决于通货膨胀的具体类型和成因”。实际上,通货膨胀的发生对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以及人们的经济活动——总产出和就业水平——有着极为复杂的影响。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揭示这种经济关系。然而,“这些研究的结论表明:总的效果是难以预测的。”

(萨缪尔森)

111一、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四)通货膨胀对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

虽然不可预期的通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但另一方面,不可预期的通胀又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一般来说,往往是雇主(或富裕者)而不是工人在实际生活中扮演债权人的角色。

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复杂,如果一定要就通胀对经济的影响下一个结论的话,这个结论也许是:“通货膨胀简单地将收入和资产搅和在一起,随机地在全体居民中重新分配财富而不对任何单个集团产生重大影响”,“与陈旧的说法相反,统计数字表明,以牺牲富裕者为代价,贫穷的家庭常常从通货膨胀中受益”,而且“通货膨胀与产量水平和就业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萨缪尔森)112第四节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和效应二、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前面的分析表明,不稳定、不平衡而且又没有被预期到的通胀会影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以及人们的经济活动。那么,经济学家又是如何看待通胀的不同效应呢?换句话说,通胀究竟对经济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与对其它社会经济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一样,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也没有达成共识。现在看来,经济学家的观点可以大致划分为“有利论”、“不利论”和“中性论”三种。

113二、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一)“通货膨胀有利论”

持有或支持“通货膨胀有利”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通胀(尤其是温和的、奔腾的通胀)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是有利的,理由如下:第一,通胀——产生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的影响——会增加厂商的利润,而利润的增加又会刺激厂商加大投资。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投资增加将导致总需求增加,增加的总需求则会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进一步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上升;

114二、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一)“通货膨胀有利论”第二,通胀的发生可以使政府获得一笔意外的“通货膨胀税”,从而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这就为政府加大其支出奠定了坚实的财力基础。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总需求增加,增加的总需求则会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进一步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上升。115二、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一)“通货膨胀有利论”

第三,通胀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通胀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经济繁荣,即高的产出和就业水平。因此,尽管通胀可能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负面影响,但是对比“通缩”的代价——经济衰退、萧条和失业率上升——通胀的“危害”相对要小得多,尤其是温和的或奔腾的通胀。如果我们可以在“通胀”与“通缩”之间进行选择的话,根据“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理性的选择无疑应该是通胀。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有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持有“通货膨胀有利”的观点。

116二、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二)“通货膨胀不利论”

与“通货膨胀有利”的观点相反,另一部分经济学家则认为通胀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发展。他们反对通胀的理由是:第一,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传递情报——市场供求信息的媒介或指示器,通胀的出现会使价格信号发生扭曲变形(尤其是不平衡的、未被预期到的通胀和超级通胀),无法真实反映市场供求的状况,从而导致价格机制丧失其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换句话说,价格机制的损坏将大大降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117二、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二)“通货膨胀不利论”第二,由于极大地损坏了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不平衡的、未被预期到的和超级通胀使正常的经济秩序变得混乱。不可预期通胀的发生一般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这将对信贷尤其是长期信贷产生不利的影响。信贷的减少会制约投资,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减少会导致总需求下降,而总需求的下降则会通过乘数作用使得国民收入进一步减少,并引发失业率上升。这样,国民经济将出现衰退的趋势,甚至会长期处于低迷的萧条局面。118二、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二)“通货膨胀不利论”第三,由于通胀会影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以及经济效率,因此通胀的发生将使人民怨声载道。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政治家为了获得或保持人民对自己的支持,必然会顺应民意去抑制通胀(除非临近大选)。在短期内,旨在迅速抑制通胀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虽然可能遏制了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但也会抑制经济的增长,即出现所谓的“冷火鸡效应”(衰退和失业)。

119二、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二)“通货膨胀不利论”由此可见,尽管在初期,温和的、奔腾的通胀也许可能具有一些短暂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制约了经济增长。因此,那种认为“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观点是极其片面的,也是站不住脚的;同样的道理,为刺激经济增长而人为地制造通胀的政策措施更是极其有害的。在持有“通货膨胀不利”观点的经济学家看来,这样做无异于“拔苗助长”或“饮鸩止渴”。货币学派和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一般持有“通货膨胀不利”的观点。

120二、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三)“通货膨胀中性论”

支持“通货膨胀中性”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在长期中,通胀与经济增长和发展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从长期看,最终能够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因素是: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数量与质量、科技进步的速率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等因素,而不是该国某个时期的物价总水平。因此在长期中,由于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引发的通胀既不会有利于,也不会不利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因此,没有必要将经济增长和发展与通胀相联系。一般而言,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家持有“通货膨胀中性”的观点。

121第四节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和效应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和效应小结

应该说,上述三种关于通货膨胀经济效应的观点都各有其理论和实际的依据。但是,这三种观点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要判断哪一种观点是“绝对正确”,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122第四节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和效应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和效应小结历史和经验表明,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或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之间,通胀的经济效应和作用都是不同的。显然,我们在分析和研究通胀的经济效应时,只有把某一次具体的通胀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与该国当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状况相联系,才能使我们的分析和研究具有科学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23第四节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和效应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和效应小结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对于决策者而言,他们必须作到真正区分、权衡和把握通胀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利与弊,并将他们关于通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或效应的认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相结合,才能使其制定、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24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通过前面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的探讨,使我们具备了必要的宏观经济学知识,现在我们可以转向对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研讨。

那么,通货膨胀与失业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实际上,各个学派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视角试图来解答这一问题。

125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凯恩斯:失业与通货膨胀不能并存在凯恩斯看来,对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而言,如果经济尚未实现“充分就业”,即仍然存在“失业的资源”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导致国民收入增长,而不会引发价格总水平的上升。126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凯恩斯:失业与通货膨胀不能并存换句话说,尚未实现“充分就业”的经济不可能发生通胀;然而,如果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即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之后,总需求的增加就无法使国民收入再继续增长,而只会引发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也就是说,如果发生了通胀的话,那么国民经济肯定已经是实现了“充分就业”。因此,凯恩斯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不能并存。127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凯恩斯:失业与通货膨胀不能并存用AD-AS模型来表示凯恩斯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不能并存的观点。0yAD1AD0P1P0Y0Y1ASPAD2↑↗↗E0E1E2→图3-11128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稳定的交替关系

应该说,凯恩斯的观点——失业与通货膨胀不能并存——在理论上合乎逻辑,也能够解释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但是,“失业与通货膨胀不能并存”的观点并不符合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于是,经济学家又试图对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提出新的解释。129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稳定的交替关系

通过整理和分析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统计数据,英籍新西兰裔的统计学家、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发现: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都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而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则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根据这一统计经验规律,菲利普斯于1958年提出了一条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曲线——“菲利普斯曲线”。130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稳定的交替关系

如果我们把货币工资变动率间接地看作通货膨胀率的话,那么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交替的关系,即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失业率低时,则通货膨胀率高。

131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稳定的交替关系

一般来说,失业率高表明经济正处于衰退或萧条阶段,而工资和物价总水平在衰退或萧条时期相对较低,即通货膨胀率低;相反,失业率低表明经济正处于复苏或繁荣阶段,而工资和物价总水平在复苏或繁荣时期都比较高,即通货膨胀率高。132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稳定的交替关系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之所以存在交替关系,是因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将导致实际工资率下降,实际工资率的下降则会刺激投资或生产,而投资或生产的增加又使得对劳动的需求有所上升。这样,失业率就降低了。133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稳定的交替关系134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稳定的交替关系

实际通胀率↑→有利于雇主,不利于员工→Pro↑→I↑→AD↑→NI↑↑→就业↑→失业↓GPUPh.C0ABGPaGPbUaUbU﹡C图3-12135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稳定的交替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表明了以下重要观点:

1、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的菲利普斯曲线显示,通货率与失业率是成反向变动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通胀率与失业率两者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交互替换关系,而并非凯恩斯原先所说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不能并存”。因此,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就是对凯恩斯观点的否定。

136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稳定的交替关系

2、菲利普斯曲线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斜率为负值的菲利普斯曲线,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失业,那么政府可以制定扩张性经济政策,以提高通胀率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如果发生了严重的通胀,政府则可以制定紧缩性经济政策,以提高失业率作为代价来降低通胀率。实际上,在选择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菲利普斯曲线已经成为决策者必须参考的“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进行选择的菜单”,因此,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也被称作“通货膨胀对换论”。

137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稳定的交替关系

3、由于菲利普斯曲线最先是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成反向变动的实际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因此,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证明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即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工资成本推动所引发的。138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稳定的交替关系

4、通货膨胀率为零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在图中,菲利普斯曲线Ph.C与横轴有交点C,其坐标为(0,Uc)。显然,在C点,Pc=0,而Uc就是所谓的“自然失业率”。换句话说,“惟有在失业处于自然率水平时,通货膨胀才会稳定下来”。

139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

之间稳定的交替关系结合“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我们可以估算出实施抑制通胀的宏观经济政策所造成的经济代价。例如,某国面临的菲利普斯曲线如图3-12所示,当政府实行了抑制通胀的宏观经济政策,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通胀率的降低必然导致失业率的升高。140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

之间稳定的交替关系假设点A的失业率Ua=2%,点B的失业率Ub=4%,则ΔU=2%。如果这个国家的总就业人口为10亿人,那么增加2%的失业就意味着2千万人失去工作。而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上升2%,则国民收入将减少4~5%。如果这个国家的GNP为1万亿美元的话,则国民收入减少4%就意味着400~500亿美元的损失。

显然,这400~500亿美元损失就是我们为抑制通货膨胀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141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稳定的交替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之所以能够成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就是因为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被认为具有稳定的反向变动关系,而这一点基本上也符合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

然而,“遗憾的是,就在就餐者享受饭菜时,价格已经改变了”。142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稳定的交替关系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的失业率和通胀率都有所上升,即出现了所谓的严重“滞胀”现象——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稳定的反向变动关系消失了。可以说,“滞胀”现象的出现使菲利普斯曲线面临现实的挑战,而出现理论的危机。这样,决策者很难再像早期那样简单地按照菲利普斯曲线——“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进行选择的菜单”——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了。143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三、货币学派:适应性预期与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

20世纪70年代,“滞胀”现象的出现使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质疑菲利普斯曲线的稳定性,即通胀和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在长期中是否依然存在。其中,以E·费尔普斯(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M·弗里德曼(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为首的货币主义者指出,菲利普斯曲线之所以面临挑战,就是因为在先前的研究中,凯恩斯主义者很不恰当地忽略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因素及其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影响。

144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45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三、货币学派:适应性预期与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

货币主义者所说的预期实际上是“适应性预期”,即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形成并调整对未来的预期。M·弗里德曼等人的结论是,如果承认适应性预期的存在,并考虑到适应性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则有两种类型的菲利普斯曲线——短期和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而不仅仅是只有先前那条单一的菲利普斯曲线。

146

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三、货币学派:适应性预期与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

在短期内,由于工人暂时还没有通胀的预期或未能及时调整通胀预期,通胀的发生将使工人所得到的实际工资减少,而实际利润则有所增加。增加的利润会刺激投资,投资的增加又会促进就业上升,于是失业率下降。显然,这就是原先所谓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147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三、货币学派:适应性预期与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说,货币学派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原先的菲利普斯曲线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的曲线。但关键的问题是,货币主义者认为,只有在短期内——当人们没有通胀预期或其对通胀的预期低于实际通胀率时——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才会暂时地存在“此消彼长的交互替换关系”。148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三、货币学派:适应性预期与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

然而在长期中,由于适应性预期存在,工人迟早会根据实际的通胀来调整自己的通胀预期。于是,工人就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从而使其实际工资保持不变。这样,实际利润和就业率(或失业率)也都不会改变。显然,通胀在长期中并不具有减少失业的作用。因此,货币主义者认为,尽管“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消彼长的交互替换关系”在短期内会暂时存在,但在长期中认为这种关系仍然存在的想法是缺乏依据的。

149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三、货币学派:适应性预期与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

货币学派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在长期中是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换句话说,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市场经济的失业率在长期中总是保持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由此可见,“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直线。

150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三、货币学派:适应性预期与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0UGPLPh.CSPh.C0SPh.C1SPh.C2U﹡U1PaPbPc图3-13151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三、货币学派:适应性预期与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虽然在短期,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暂时稳定的交替关系。但是在长期,由于人们通胀预期的存在和影响,使得人们的预期通胀率接近实际的通胀率或两者相等,因此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就会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这样,在理论上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一条垂直于自然失业率的直线,即图中的LPh.C。

152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三、货币学派:适应性预期与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153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三、货币学派:适应性预期与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

通过引入通货膨胀的适应性预期概念并把菲利普斯曲线区分为短期和长期的两条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主义者又进一步指出: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内有效,而在长期则是无效的。

154第五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四、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与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

以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卢卡斯为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