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课件_第1页
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课件_第2页
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课件_第3页
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课件_第4页
细菌分布与消毒灭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图1、大肠杆菌图2、金黄色葡萄球菌第1页/共38页1图1、大肠杆菌图2、金黄色葡萄球菌第1页/共38页2请思考以下问题:

4、细菌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

第2页/共38页2请思考以下问题:

4、细菌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5、细菌3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图2、细菌的结构模式图第3页/共38页3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4

第三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护理系:王子微第4页/共38页4第三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5一、细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一)、土壤土壤中细菌可分三类:①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自养菌;②土壤中腐物寄生菌;③来自人或动物的排泄物及尸体进入土壤的致病菌。

土壤中细菌大部分为非致病菌。第一节细菌的分布第5页/共38页5一、细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一)、土壤第一节细菌的分布第56

(二)

、水

水中的细菌来自土壤、尘埃、垃圾及人畜的排泄物等。目前用测定大肠埃希菌群数来判定水源被污染的程度。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l00个,1000ml水中大肠埃希菌群数不超过3个。

建议:不要引用生水!第6页/共38页6(二)、水第6页/共38页7(三)

、空气空气中的细菌来源于人畜呼吸道的飞沫及飘扬起来的尘埃。室内空气中的细菌比室外多,尤其在人口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空气中的细菌也是培养基、生物制品、医药制剂以及手术室等的污染来源。

总之,自然界中的细菌几乎是无处不在。第7页/共38页7(三)、空气第7页/共38页8

请思考:我们现在上课的教室中有没有细菌?哪些地方存在细菌?第8页/共38页8请思考:第8页/共38页9二、细菌在人体中的分布概念:正常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黏膜上存在着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的细菌,这些通常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称为正常菌群(normalflora)。

(一)、正常菌群第9页/共38页9二、细菌在人体中的分布概念:正常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10表3-1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部位细菌种类皮肤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丙酸杆菌等口腔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摩拉球菌、大肠埃希菌、类白喉棒状杆菌、乳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梭菌、类杆菌等鼻咽腔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摩拉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类杆菌等肠道大肠埃希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类杆菌、双歧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等前尿道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耻垢分枝杆菌等阴道乳杆菌、大肠埃希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等第10页/共38页10表3-1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部位细菌种类皮肤葡萄球菌、11肠道的正常菌群健康青年粪便涂片健康壮年粪便涂片健康老年粪便涂片第11页/共38页11肠道的正常菌群健康青年健康壮年健康老年粪便涂片第11页/12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生物拮抗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抗肿瘤作用第12页/共38页12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生物拮抗作用营养作用13即作为生理屏障阻止外来病菌的侵入。机制竞争黏附作用(占位性保护)产生有害代谢产物营养竞争作用生物拮抗作用第13页/共38页13即作为生理屏障阻止外来病菌的侵入。机制生物拮抗作用第1314营养作用即作为抗原既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又可刺激免疫应答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即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合成免疫作用第14页/共38页14营养作用即作为抗原既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又可刺激免疫应答15抗衰老作用产生抗氧化损伤的生物酶,保护组织细胞免受损害抗肿瘤作用通过将某些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发挥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第15页/共38页15抗衰老作用产生抗氧化损伤的生物酶,保护组织细胞免受损害抗16

(二)、条件致病菌概念:寄居在人体一定部位的正常菌群相对稳定,正常情况下不表现致病作用,只有当机体免疫力降低、寄居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时方可致病。这些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引起疾病的正常菌群称为条件致病菌。第16页/共38页16(二)、条件致病菌第16页/共38页17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

机体免疫力降低:如大面积烧伤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等。

寄居部位发生改变:如外伤、手术、留置导尿管等。

不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导致的菌群失调。第17页/共38页17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机体免疫力降低:如大面积烧伤患18第二节消毒灭菌一、概念: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灭菌(

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无菌(asepsis):不存在任何活菌的意思。第18页/共38页18第二节消毒灭菌第18页/共38页19无菌操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第19页/共38页19第19页/共38页20二、消毒灭菌的方法热力辐射滤过消毒灭菌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各种消毒剂第20页/共38页20二、消毒灭菌的方法热力消毒灭菌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各种消毒21(1)、热力灭菌法湿热80℃经5-10min可杀死所有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原理:多数无芽胞细菌经55-60℃作用30-60min后死亡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一)、物理消毒灭菌法分类:第21页/共38页21(1)、热力灭菌法湿热80℃经5-10min可杀死所有22干热灭菌法焚烧:废弃物品、动物尸体。烧灼:接种环、试管口灭菌。干烤:160-170℃2h玻璃器皿、瓷器等。红外线:1-10m波长最强,但只在照射到的物体表面产生热效,医疗器械的灭菌。脱水干燥,使大分子变性第22页/共38页22干热灭菌法焚烧:废弃物品、动物尸体。脱水干燥,使大分子变23湿热灭菌法:

1.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03.4kPa(1.05kg/cm2),121.3℃,15~30min,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敷料等物品。第23页/共38页23湿热灭菌法:

1.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03.4kPa24湿热灭菌法2.煮沸法:100℃5min杀灭繁殖体,1-2h杀灭芽胞,加入2%的碳酸氢钠,促进芽胞的杀灭,防止金属器皿生锈,一般用于食具、刀剪、注射器的消毒。3.巴氏消毒法: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61.1~62.8℃30min或71.1℃15~30s,一般用于酒类、牛乳等的消毒。第24页/共38页24湿热灭菌法2.煮沸法:100℃5min杀灭繁殖体,1-225湿热灭菌法4.超高温杀菌(UHT,UltraHighTemperature)

:135~150℃和2~8s对牛乳或其他液态食品(如果汁及果汁饮料、豆乳、茶、酒及矿泉水等)最大优点是既能杀死产品中的微生物,又能较好地保持食品品质与营养价值。第25页/共38页25湿热灭菌法4.超高温杀菌(UHT,UltraHigh26(2)、辐射杀菌法1、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波长200-300nm,以260-266nm最强,此波长的紫外线易被细胞中核酸吸收杀菌机理:诱导了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和DNA链的交联,从而抑制了DNA的复制第26页/共38页26(2)、辐射杀菌法1、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杀菌机理:诱导27空气消毒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

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紫外线穿透力较弱,对皮肤、眼睛有损伤特点:应用范围:紫外线灯距离照射物以不超过2m为宜。第27页/共38页27空气消毒紫外线穿透力较弱,对皮肤、眼睛有损伤特点:应用范28杀菌机理:应用范围:2、电离辐射包括高速电子、X射线和射线:60Co-

干扰DNA合成,破坏细胞膜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食品、药品、生物制品的消毒,不破坏其营养成分

第28页/共38页28杀菌机理:应用范围:2、电离辐射包括高速电子、X射线和29(3)、滤过除菌法

机制利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去除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以达到无菌目的。用途主要用于不耐高温无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药液,以及空气的除菌。特点仅能除去细菌,不能去除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有些L型细菌等。第29页/共38页29(3)、滤过除菌法机制利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去除液30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如酚类(高浓度)、醇类、重金属盐类(高浓度)等;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破坏蛋白与核酸的基团,如某些氧化剂、重金属盐类(低浓度);损伤细菌的细胞膜,如酚类(低浓度)、表面活性剂、脂溶剂等。(二)、化学消毒灭菌法机制第30页/共38页30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如酚类(高浓度)、醇类、重金属31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及防腐剂对人体组织都有危害,所以只限于外用或环境消毒。

局限于:

1、体表(皮肤、粘膜、伤口的消毒)

2、手术器械消毒

3、排泄物及周围环境的消毒第31页/共38页31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及防腐剂对人体组织都有危32表3-2常用消毒剂种类使用浓度用途石炭酸3-5%地面、器具表面、皮肤消毒乙醇70-75%皮肤、体温计消毒高锰酸钾

0.1%皮肤、尿道消毒红汞

2%皮肤、粘膜、小创伤消毒硫柳汞0.1%皮肤消毒、手术部位消毒过氧乙酸0.2-0.3%塑料、玻璃器材消毒碘酒2-2.5%皮肤消毒新洁而灭0.05-0.1%手术洗手、浸泡手术器械龙胆紫2-4%浅表创伤消毒第32页/共38页32表3-2常用消毒剂种类使用浓度用途石33消毒剂的应用(一)

病人排泄与分泌物:一般用等量的20%漂白粉、5%石炭酸或2%来苏,搅拌均匀放2h。

皮肤:70%酒精、2.5%碘酒、2%红汞。粘膜:3%H2O2用于口腔粘膜消毒、0.01%-0.1%洗必泰或高猛酸钾用于冲洗尿道、阴道、膀胱等;1%硝酸银给新生儿滴眼以预防淋球菌感染。饮水:自来水用氯气、少量的饮水可用漂白粉。

第33页/共38页33消毒剂的应用(一)病人排泄与分泌物:一般用等量的2034消毒剂的应用(二)手:一般用2%来苏;0.2%-0.4%过氧乙酸浸泡1min~2min后流水冲洗;2%碘酊涂擦后用70%酒精擦洗。厕所、阴沟:生石灰。空气:甲醛(实验室)12.5~25ml/m3加热熏蒸12~24hr或甲醛40ml+高锰酸钾30g/m3混合熏蒸12~24hr,肝炎病房用过氧乙酸3g/m3熏蒸90min。第34页/共38页34消毒剂的应用(二)手:一般用2%来苏;0.2%-0.4%35三、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消毒剂微生物

环境性质浓度数量种类有机物温度酸硷度作用时间第35页/共38页35三、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消毒剂微生物环境性质浓度36选择适当的消毒剂

低毒价廉低破坏方便易贮藏有效第36页/共38页36选择适当的消毒剂低毒价廉低破坏方便易贮藏有效第36页37本章小结:1、细菌的分布。2、消毒灭菌的方法。作业:1、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2、例举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第37页/共38页37本章小结:1、细菌的分布。作业:1、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意38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第38页/共38页38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第38页/共38页39图1、大肠杆菌图2、金黄色葡萄球菌第1页/共38页1图1、大肠杆菌图2、金黄色葡萄球菌第1页/共38页40请思考以下问题:

4、细菌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

第2页/共38页2请思考以下问题:

4、细菌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5、细菌4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图2、细菌的结构模式图第3页/共38页3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42

第三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护理系:王子微第4页/共38页4第三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43一、细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一)、土壤土壤中细菌可分三类:①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自养菌;②土壤中腐物寄生菌;③来自人或动物的排泄物及尸体进入土壤的致病菌。

土壤中细菌大部分为非致病菌。第一节细菌的分布第5页/共38页5一、细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一)、土壤第一节细菌的分布第544

(二)

、水

水中的细菌来自土壤、尘埃、垃圾及人畜的排泄物等。目前用测定大肠埃希菌群数来判定水源被污染的程度。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l00个,1000ml水中大肠埃希菌群数不超过3个。

建议:不要引用生水!第6页/共38页6(二)、水第6页/共38页45(三)

、空气空气中的细菌来源于人畜呼吸道的飞沫及飘扬起来的尘埃。室内空气中的细菌比室外多,尤其在人口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空气中的细菌也是培养基、生物制品、医药制剂以及手术室等的污染来源。

总之,自然界中的细菌几乎是无处不在。第7页/共38页7(三)、空气第7页/共38页46

请思考:我们现在上课的教室中有没有细菌?哪些地方存在细菌?第8页/共38页8请思考:第8页/共38页47二、细菌在人体中的分布概念:正常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黏膜上存在着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的细菌,这些通常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称为正常菌群(normalflora)。

(一)、正常菌群第9页/共38页9二、细菌在人体中的分布概念:正常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48表3-1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部位细菌种类皮肤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丙酸杆菌等口腔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摩拉球菌、大肠埃希菌、类白喉棒状杆菌、乳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梭菌、类杆菌等鼻咽腔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摩拉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类杆菌等肠道大肠埃希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类杆菌、双歧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等前尿道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耻垢分枝杆菌等阴道乳杆菌、大肠埃希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等第10页/共38页10表3-1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部位细菌种类皮肤葡萄球菌、49肠道的正常菌群健康青年粪便涂片健康壮年粪便涂片健康老年粪便涂片第11页/共38页11肠道的正常菌群健康青年健康壮年健康老年粪便涂片第11页/50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生物拮抗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抗肿瘤作用第12页/共38页12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生物拮抗作用营养作用51即作为生理屏障阻止外来病菌的侵入。机制竞争黏附作用(占位性保护)产生有害代谢产物营养竞争作用生物拮抗作用第13页/共38页13即作为生理屏障阻止外来病菌的侵入。机制生物拮抗作用第1352营养作用即作为抗原既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又可刺激免疫应答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即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合成免疫作用第14页/共38页14营养作用即作为抗原既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又可刺激免疫应答53抗衰老作用产生抗氧化损伤的生物酶,保护组织细胞免受损害抗肿瘤作用通过将某些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发挥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第15页/共38页15抗衰老作用产生抗氧化损伤的生物酶,保护组织细胞免受损害抗54

(二)、条件致病菌概念:寄居在人体一定部位的正常菌群相对稳定,正常情况下不表现致病作用,只有当机体免疫力降低、寄居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时方可致病。这些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引起疾病的正常菌群称为条件致病菌。第16页/共38页16(二)、条件致病菌第16页/共38页55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

机体免疫力降低:如大面积烧伤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等。

寄居部位发生改变:如外伤、手术、留置导尿管等。

不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导致的菌群失调。第17页/共38页17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机体免疫力降低:如大面积烧伤患56第二节消毒灭菌一、概念: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灭菌(

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无菌(asepsis):不存在任何活菌的意思。第18页/共38页18第二节消毒灭菌第18页/共38页57无菌操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第19页/共38页19第19页/共38页58二、消毒灭菌的方法热力辐射滤过消毒灭菌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各种消毒剂第20页/共38页20二、消毒灭菌的方法热力消毒灭菌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各种消毒59(1)、热力灭菌法湿热80℃经5-10min可杀死所有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原理:多数无芽胞细菌经55-60℃作用30-60min后死亡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一)、物理消毒灭菌法分类:第21页/共38页21(1)、热力灭菌法湿热80℃经5-10min可杀死所有60干热灭菌法焚烧:废弃物品、动物尸体。烧灼:接种环、试管口灭菌。干烤:160-170℃2h玻璃器皿、瓷器等。红外线:1-10m波长最强,但只在照射到的物体表面产生热效,医疗器械的灭菌。脱水干燥,使大分子变性第22页/共38页22干热灭菌法焚烧:废弃物品、动物尸体。脱水干燥,使大分子变61湿热灭菌法:

1.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03.4kPa(1.05kg/cm2),121.3℃,15~30min,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敷料等物品。第23页/共38页23湿热灭菌法:

1.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03.4kPa62湿热灭菌法2.煮沸法:100℃5min杀灭繁殖体,1-2h杀灭芽胞,加入2%的碳酸氢钠,促进芽胞的杀灭,防止金属器皿生锈,一般用于食具、刀剪、注射器的消毒。3.巴氏消毒法: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61.1~62.8℃30min或71.1℃15~30s,一般用于酒类、牛乳等的消毒。第24页/共38页24湿热灭菌法2.煮沸法:100℃5min杀灭繁殖体,1-263湿热灭菌法4.超高温杀菌(UHT,UltraHighTemperature)

:135~150℃和2~8s对牛乳或其他液态食品(如果汁及果汁饮料、豆乳、茶、酒及矿泉水等)最大优点是既能杀死产品中的微生物,又能较好地保持食品品质与营养价值。第25页/共38页25湿热灭菌法4.超高温杀菌(UHT,UltraHigh64(2)、辐射杀菌法1、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波长200-300nm,以260-266nm最强,此波长的紫外线易被细胞中核酸吸收杀菌机理:诱导了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和DNA链的交联,从而抑制了DNA的复制第26页/共38页26(2)、辐射杀菌法1、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杀菌机理:诱导65空气消毒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

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紫外线穿透力较弱,对皮肤、眼睛有损伤特点:应用范围:紫外线灯距离照射物以不超过2m为宜。第27页/共38页27空气消毒紫外线穿透力较弱,对皮肤、眼睛有损伤特点:应用范66杀菌机理:应用范围:2、电离辐射包括高速电子、X射线和射线:60Co-

干扰DNA合成,破坏细胞膜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食品、药品、生物制品的消毒,不破坏其营养成分

第28页/共38页28杀菌机理:应用范围:2、电离辐射包括高速电子、X射线和67(3)、滤过除菌法

机制利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去除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以达到无菌目的。用途主要用于不耐高温无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药液,以及空气的除菌。特点仅能除去细菌,不能去除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有些L型细菌等。第29页/共38页29(3)、滤过除菌法机制利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去除液68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如酚类(高浓度)、醇类、重金属盐类(高浓度)等;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破坏蛋白与核酸的基团,如某些氧化剂、重金属盐类(低浓度);损伤细菌的细胞膜,如酚类(低浓度)、表面活性剂、脂溶剂等。(二)、化学消毒灭菌法机制第30页/共38页30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如酚类(高浓度)、醇类、重金属69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及防腐剂对人体组织都有危害,所以只限于外用或环境消毒。

局限于:

1、体表(皮肤、粘膜、伤口的消毒)

2、手术器械消毒

3、排泄物及周围环境的消毒第31页/共38页31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及防腐剂对人体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