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德育的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解决对策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舆论对于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等现象越来越关注。校园暴力存在于校园这个集体生活环境当中,它的产生和发酵与我们对于学生的日常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校园暴力的频发和社会舆论的发酵,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对于学生的教育必须更加丰富,更加多维。在农村的中小学当中,校园暴力发生的方式,以及我们针对校园暴力进行的教育方式又有其特殊性,本文中,作者就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如何通过德育来解决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现象。
关键词:校园欺凌;中小学教育;德育
一、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
(一)自我认同感的缺失
校园欺凌现象之所以会发生,我们从每一个施暴者的内心根源上来看,都可以归纳为对于自身认同感的缺失。校园欺凌现象以及校园欺凌行为对于暴力的施加者来说,是一种满足自身自我认同感的方式。施暴者通过暴力、冷暴力等胁迫手段,迫使暴力承受者,不得不根据自身的意愿,做出一些行为或者承认施暴者的地位,这都是施暴者满足自身存在感,获取自我认同感的一种手段。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欲望简单而直接,通过校园欺凌的行为,施暴者能够最直接地感受到自己对于其他人的支配能力,而从其他人听命于自己的行为当中,施暴者可以感受到这种迫使他人就范的能力带来的快感。具体观察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施暴者的很多要求,并不是出于自身的刚需,如,在经济困难的状况下,要求暴力的承受者给予自己金钱或物质上的资源,而更为常见的是,施暴者往往需要的就是一种口头上对于自身能力的承认。
(二)家庭教育的缺位
相對于城市中的学校,农村学校具有的一个特征就是学生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缺失的。形成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由于农村家庭中父母普遍接受教育水平不高,因此从客观条件来讲,农村学生的父母普遍并不具有对学生进行系统深入的家庭教育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当中需要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进行建设,因此,很多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全都迁徙到了城市当中寻求生计,这就造成了农村家庭当中很多学生都成为留守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父母的角色本身就是缺位的,更勿论家庭教育。
(三)欲望的滑坡
校园欺凌本身是一种打破规则的行为,这种打破规则的行为本身会带给施暴者一种快感,而由校园欺凌的行为获得的利益则会使施暴者感受到暴力带给自己的好处。在这种双重叠加的情况下,施暴者会逐渐向暴力越靠越近,最终演化成更加严重、更大范围的欺凌现象。被欺凌者从施暴者身上看到了欺凌行为不会被制止或者欺凌行为带来的好处,也会将这种行为转移到比自己更弱者身上,由此形成一种暴力行为的逐渐下移,而往往这种欺凌行为的转移是变本加厉的。可见,欲望的滑坡会使欺凌行为逐渐升级,范围逐渐扩大,程度逐渐加深,如果不加以制止,则会走到难以挽回的地步。
二、通过德育解决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策略
(一)给予学生正向的价值引导
针对上文中最先提到的问题,我们发现在学校教育当中我们能够做到的,最重要的教育就是给予学生正向的价值引导。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内心需要强烈的自我认同感,通过对于自我的定位与构建,学生才能得以延伸自我,走向社会交往构建自己的社会人际网络,并且从自己构建的社会人际网络当中持续地,获取对于自身价值的定位与认可。而上文中我们所提到的自我认同感的缺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对于自我价值体现的认知是存在偏差的。在现代社会当中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体现方式是多元的,然而在这一种文明的价值观缺失的条件下,人们有可能凭借本能去直接以粗暴的方式,获取自己最原始的欲望。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通过德育的方式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价值观,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完全可以通过合理文明且不伤害其他人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欲望,展现自己的价值,获得对于自身的认同。举例来说,很多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根源都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闪光点,也就是说,学生不认为自己在校园生活中具备存在的价值。
在具体情况中,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学生自身的长相、外形条件不好,或者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同自己交流。这样的情况,往往是由于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有限,能直观地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方式具有局限性,因此,学生只能够通过最为暴力的方式,让别人注意到自己,承认自己,屈服于自己的意志。然而事实上作为教师,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身在学校环境当中能够展现价值的方式是多元化的。比如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本身是可以通过课外的学习和技巧的掌握来弥补的,同时在学习成绩之外,校园生活的环境当中,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别人的认同。比如学生乐于助人,具有运动方面的特长,具有文艺方面的特长,或者在公共服务当中,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等。
(二)学校教育联合家庭教育填补教育缺位
在学校教育之外,我们还需要与学生的家庭联合,让学生的家庭教育回归配合学校教育,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在实际情况当中,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如学生的父母本身缺乏基本的沟通能力,或者学生的双亲均外出务工,自己由其他的亲戚代为抚养照顾。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地感受到家庭教育带来的作用。
(三)向学生渗透基本的行为原则
在学校教育当中,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常识的普及,同时用具体的案例向学生介绍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行为,而这些校园欺凌行为在法律上会受到哪些惩罚,同时在自身的成长道路上又会为自己设置哪些障碍。通过这种基本行为原则的教育,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校园欺凌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危害,由此在内心为自己敲响警钟,杜绝这种行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欺凌在当今的学校教育当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作为一线教师,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负氧离子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氨纶提花布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直线直面封边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硅片和硅基材料行业发展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4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团委年终工作总结范文600字(3篇)
- 保安的工作总结范文(9篇)
- 2020-2025年中国丽江市酒店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自动波纸基摩擦片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坑纹地垫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 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水处理技术》课程标准
- 2024年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课件
- 驾驶证延期申请委托书
- 【公路工程的发展趋势与思考探究6600字(论文)】
- Unit1RelationshipsLesson2HowDoWeLikeTeachers'Feedback-课件高中英语北师大版选择性
- 适合老年病科护士小讲课
- 中国下肢骨折术后负重专家共识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 山东莱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