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1文言文常见固定格式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在高考中经常考到的固定结构。1、“以为”、“以……为”“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相当。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更多的场合,“以为”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1)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如: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征传》)(2)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如:(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注意:“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2、“所以”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1)“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2)“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3、“如……何”、“奈……何”、“若……何”文言文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为什么”等。如: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鸿门宴》)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译作“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郑伯克段于鄢》)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为“怎么样”。如:曰:“今日之事何如?”(《项羽本纪》)“……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4、“何以……为”、“奚以……为”文言文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5、“何……之有”“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有什么……的呢”。如: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译为“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如: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6、“不亦……乎”、“岂(其)……哉(乎)”、“盍……乎”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高考福建卷)译: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2004年高考江苏卷)译: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7、“无(毋)乃……乎(与、欤)”“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可译为“恐怕(只怕、大概)……吧”。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令欲降之西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2006年高考天津卷)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注意:“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8、“得无(微、非)……乎(耶)”“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可译为“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如: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9、“孰”、“……孰与……”“孰”字,作疑问代词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可译为“哪”或“哪个”。如: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注意:“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10、“与其……孰若(岂若)……”“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如: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有时,“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如: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11、“……有(无)……以……”“……有(无)以……”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没有)用来(拿来)”、“来”等。如: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2004年高考湖北卷)译: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用来取代薛季昶的人。“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能够拿来”或“足够拿来”的意思。如: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12、“……有所(无所)……”“……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或“无”之后,可译为“……有(没有)什么……”。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13、“……之谓也”、“其……之谓(也、矣、乎)”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的格式。它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句名言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形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文言常用句式这里所说的文言常用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一)判断句的格式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如:①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3.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如: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4.“者~也”都不用。如:①此人力士。(《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5.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如: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6.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如: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②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二)被动句的格式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1.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①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2.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3.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如:①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4.用助动词“见”表被动。如: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答韦中立论师道书》)5.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前。如: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6.用“见……于……”的格式表被动。“见”是助动词;“于”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廉颇蔺相如列传》)7.意念上的被动。动词本身用于被动意义,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这种被动要根据文意来判断。如:①举孝康,不行。(《张衡传》)──“举孝廉”,被举荐为孝糜。②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被封为上卿。③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函谷举”,函各关被攻下。(三)特殊的双宾语文言里有两种特殊的双宾语,不能按一般的双宾语理解。1.使动双宾语。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如: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负秦”,使秦负。“负秦曲”,使秦负曲,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②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归之”,使之归。“归之农”,使之归农。2.为动双宾语。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为动关系。如:①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冯谖客孟尝君>)──“为”(wéi),动词,这里是“准备”的意思。“为之”,为(w苗)之为(wéi),替他准备。“为之驾”,为(wèi)之为(wéi)驾,给他准备车马。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为”,找。“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应句式的语序不同。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此为作动词的宾语前置。②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此为作介词的宾语间置。2.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句中用了表否定的副词“未”,是否定句,宾语“之”是代词。置于谓语动词“有”之前。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道理同上。3.宾语前置,用助词“之”“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①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苻救赵》)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4.定语以“者”字短语的形式置于中心词之后。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可以加助词“之”,也可不加。如: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②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冯谖客孟尝君>)(五)句子成分的省略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1.兼语省略。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如:①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召(之)入,使(之)拜夫人。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卿。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2.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这种省略有两个条件:一、省略的宾语必须是可以用代词充当的,即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如:①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追(之)于宇下。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告(之)以事。3.部分介词的宾语往往省略。省略的宾语必须是从上文可以看出来,能够用代词充当的。如:①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怵然为戒”,怵然为之戒,小心翼翼地因此警惕起来。“视为止”,视为之止,目光因此集中。“行为迟”,行为之迟,行动因此迟缓。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与谋”,与之谋,同他商量。③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以告”,以之告,把情况告诉(孟尝君)。④毋从俱死也。(《鸿门宴》)──“从俱死”,从之俱死,跟着他一起去死。⑤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宴》)──“因以讽谏”,因之以讽谏,通过它来委婉地劝谏(朝廷)。4.介词“于”“以”往往省略。如:①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逼兵势”,逼于兵势,被兵势所逼。②又试之鸡。(《促织》)──试之鸡,试之以鸡,用鸡去试验它。(六)习惯句式所谓习惯句式,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句式。1.不亦……乎?在这个格式中,“亦”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可译为“不是……吗”“不也……吗”。如: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2.无乃……乎?表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对某件事情的认识,带有反问兼感叹的语气。“无乃”可译为“恐怕”“只怕”。如反问的语气较重。也可译为“莫不是”。如: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教之战》)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句末的语气词用“与”,反问的语气较强一些。3.得无……乎?表测度。“得无”可译为“恐怕”“也许”。如果询问的语气稍重一些,可译为“莫不是”“该不会”等。如:①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也许。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莫不是。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詟说赵太后》)──该不会,该没有。4.如……何?若……何?奈……何?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句式。“如”“若”“奈”三字古代音近通用,都是动词,含有“办~处置~对付”一类的意思。“何”是疑问副词作补语,当“怎么”讲。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等。如: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②即可不死,而离散不见,……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5.何……为?何以……为?这是表询问或反问的一种句式。“何”是疑问代词,作状语。“为”是语气词。“何……为”式“何”后边是谓语动词。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何以……为”式中“以”是动词,当“用”讲,作谓语,它后边带名词或动词作宾语。可译为“哪里(怎么)用得着……呢”,也可译为“为什么……呢”。如: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为什么要告辞呢?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颟臾》)──哪里用得着攻打呢?为什么要攻打呢?6.……孰与……?动词性结构,用于表示比较的疑问句中,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好坏得失。句中提出了比较的内容的(如例①),可译为“与……相比哪个(谁)……”。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的,(如例②)可译为“与……比起来怎么样”。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7.有所……,无所……在这种句式里,“有”“无”是动词谓语,“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无”的宾语。翻译时应该结合上下文仔细体会“所”字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灵活地译出,不必机械地译成原文的语法结构。如:①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信陵君窃符救赵))──“所”指国君的命令。句子可译为“大将在外,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②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两个“所”分别指财物和妇女。句子可译为“财物没有拿取什么,妇女没有宠爱哪一个”。③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毛遂自荐》)──“未有所”等于说“无所”。8.有以……,无以……对这种句式的结构,多数语法著作所作的分析是:“有以……”“无以……”等于说“有所以……”“无所以……”,“有”“无”是动词作谓语,它后边是一个省略形式的“所”字短语充当宾语。可译为:“(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等。如:①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有以报太子”,有办法报效太子。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无以为乐”,没有什么用来作乐。③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未有以对”,没有什么拿来回答。文言虚词用法20个2001年语文考试说明指出“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分析近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有关虚词的考题,出题的角度都是重在区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现列出2001年考试说明中20个虚词的词性、用法和意义,并主要以课文基本篇目中的句子为例,用由简到繁的顺序排列。也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可不译。1、表示判断语气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2、表示肯定语气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吾上恐负朝廷,下恐负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3、表示疑问语气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4、表示感叹语气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矣语气助词1、用于陈述句尾。或助肯定语气,可译为“了”,也可不译;或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或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赤壁之战》)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讥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呜呼,烈矣!(《谭嗣同》)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4、用于疑问句,助疑问语气。年几何矣?(《触龙说赵太后》)者助词1、在别的词(形容词、动词)或短语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采草药》)2、“者”用在判断句或定语后置句中,起提顿作用(或说是一种标志),不译。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3、在判断句或定语后置句中,起提顿作用(或者说是一种标志)。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4、“者”有时放在时间词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5、“者”有时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个”“样”之类。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6、“者”有时用在句末,可译为“……似的”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7、用在因果复句中,起提顿作用,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于介词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到”、“到”“在”“自”“从”、“在……方面”“在……中”、“向”“跟”“同”“从”“自”“对”“对于”“给”、“由于”“因为”等。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到)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然后知生于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于、因为)2、放在形容词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比)良曰:“长于臣。”(《鸿门宴》比)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二)放在谓语之前或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相当于“在这”“从这”等。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崤之战》“从这时”)所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或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一种表示目的、手段、工具、凭借等,可译为“用来……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乎一、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2、表测度语气,常和表示测度的语气词“殆”“得无”“无乃”等前后呼应,可译为“吧”。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孟子〉两章》)3、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等。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4、表反诘语气,常和语气词“岂”“其”“宁”等,或疑问代词“安”“胡”等前后呼应。译为“吗”或“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5、形容词词尾,同“然”。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二、介词用法与介词“以”基本相同。焉一、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如乐作焉。(《石钟山记》)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眼焉!(《〈孟子〉两章》)形容词词尾,同“然”。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二、代词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它”。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三、兼词兼有“于”“此”,可译为“在这里”“到这里”。微波入焉。(《石钟山记》有青麻头伏焉……(《促织》)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与一、介词1、介出动作的另一施事者,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可译为“跟”“同”。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字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2、介出动作涉及的对象,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可译为“给”“替”。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3、比较的对象,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可译为“跟……相比”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公输》)二、连词1、连接并列的两个词、两个短语,作主语或定语。可译为“和”“跟”等。……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治平篇》)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2、“与其”和“孰若”“不如”“宁”等虚词相呼应,用在选择分句中,表示取舍。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三、语气助词表示疑问、反诘、测度、感叹等语气。同“欤”。1、表示询问语气,用在是非问句的末尾,译为“吗”;用在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的末尾,译为“呢”;用在选择问句中常与选择连词“抑”相配合。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2、表示测度语气,兼有感叹意味,常与“其”等语气副词前后呼应,可译为“吧”。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大概)由(仲由)与(吧)?”(《论语•公冶长》)3、表示反诘语气,兼有感叹意味,有时与“岂”“得非”“独”“况”等虚词前后呼应,可译为“吗”或“吧”。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4、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啊)!(《师说》)然一、连词1、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2、“然而”,可译为“如此(这样),可是……”。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3、“然则”,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輮使之然也。(《劝学》)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三、助词1、用在形容词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2、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州记》)[附]“然”作谓语,作用相当于动词,意为“是的”“对的”,常见于应对之词。成然之。(《促织》)若一、代词1、表对称,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那样”“如此”。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二、连词1、表假设,常用在复句前一分句中,可译为“如果”“假如”等。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高祖本纪》)三、助词形容词或副词词尾,和“然”的作用相似,可译为“……的样子”“地”。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惆怅地)(《司马相如列传》)[附]“若”作动词,表示比拟或比较,可译为“像”“如”“比得上”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论贵粟疏》)为一、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为”等。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请为将军筹之。(《赤壁之战》)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公为我献之。(《鸿门宴》)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察今》)6、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为“被”。有时构成“为所”或“为……所”。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7、“为”与句中的短语组成介宾结构,可译为“在……的时候”,《辞海》注释为“如果”。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王甚喜人掩口也,为近王,必掩口。(《韩非子》)二、助词用在疑问句之后,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何”“焉”配合用,可译为“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因一、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2、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依据,可译为“趁着”“按照”“凭借”。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3、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式,可译为“由”“经过”“通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于是”“便”“就”。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振声激扬,伺者因之觉知。(《张衡传》)何一、疑问代词1、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何”的位置一般在动词前,译时,“何”要后置。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然者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复音虚词1、“如何”“若何”“奈何”,都是动词性短语,常作谓语,译为“怎么办”。2、“如……何”“若……何”“奈……何”,一般可译为“对(把)……怎么办”。3、“何如”,可译为“怎么样”;又用于比较,相当于“孰与”。4、“无何”,可译为“没有多久”。且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有单用“且”的,有构成“且……且……”“既……且……”式的。可译为“又”“又……又……”“既……又……”“一边……一边……”等。河水清且涟漪。(《伐檀》)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示递进关系,或引起推论,可译为“而且”“况且”“尚且”。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以久疲……(《赤壁之战》)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3、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还是”“或者”。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郦生陆贾列传》)二、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因而”“便”,或不译。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赤壁之战》)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徐而察之。(《石钟山记》)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二、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可译为“你的”,用法同“乃”;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复音虚词“而已”相当于“罢了”;“既而”“已而”可译为“过一会儿”“不久”。之一、代词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可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也可作第一人称,译为“我”。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之至湖口。(《石钟山记》,代人,作兼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而公子亲数存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此”。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助词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或介词之间,“之”可不译出。宋何罪之有?(《公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则一、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可译为“就”“便”,或“原来是”“已经是”“原来已经”。每闻琴瑟之音,则应节而起。(《促织》)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表示两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其室则远,其人则近。(《论语•学而》)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二、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非死则徙尔也。(《捕蛇者说》)乃一、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于是”。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于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二、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三、连词译为“若夫”“至于”“如果”。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其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2、第三人称代词,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译为“他”“它”,不能加“的”。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译为“我的”“我(自己)”。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的”。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副词1、放在句首或谓语前,表示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可能”。其皆出于此乎?(《师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孟子〉两章》)2、放在句首或谓语前,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3、放在句首或谓语前,表示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汝其勿悲!(《与妻书》)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4、放在句首或谓语前,表示期望语气,可译为“可要”“一定”。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三、连词1、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采草药》)2、表示选择,可译为“还是”“是……(还)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四、助词没有实在意义。霰雪纷其无垠兮。(《涉江》)以一、介词常带宾语,用作状语或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对象、产生的原由等。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拿”“用”“凭借”“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荆轲刺秦王》)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生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信陵君窃符救赵》)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崤之战》)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6、“是以”,相当于“因此”“所以”;“以是”,相当于“因此”“由此”。7、“有以”,相当于“有什么……”;“无以”,相当于“没有什么……”。8、“何以”,可译为“怎么”“根据什么”“用什么”“因为什么”等。二、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以致”等。作《师说》以贻之。(《师说》)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4、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三、副词通“已”,可译为“已经”。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附]动词:“以”,认为;“以……为”,“用……作”“把……看作(当作)”。动词“以”用如名词,可作“缘由”“原因”。文言基础强化1在现代汉语中某些字大家都特别熟悉,但是放在文言文之中,同样的一个字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意思。例如“是”这个字,大家都认识,在文言文中“是”大多作“方位代词”来用。它作为判断动词的时候,大约起始于南北朝时期,所以注意这些熟悉的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用法就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中心。徒①步行②空、徒然、没有效果③只、但、仅仅④步兵、徒党、徒弟、门徒。推导提示:“徒”的本义是“步行”。“步兵”就是步行的。步行没有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故有“空”义,进一步引申出“徒然,没有效果”;步行还有“只”用脚走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只、但、仅仅”等义。文言成语助记:●饕餮tāotiè之徒(比喻贪吃的人)●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劳无功——马齿徒长(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白白地,徒然●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家徒四壁──徒有其表——徒托空言——行人但云点行平频:仅仅,只是,只2、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shù君归赵矣何不按兵束甲,北面(面向北称臣)而事之─束之高阁、束手无策、束发:捆缚。引申:旌麾南指,刘琮束手(投降)3、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十恶不赦:赦免,与“宥”“免”等义同。比较:敕-皇帝的命令,告诫4、负
用背驮物背载
承担、靠着、依仗、凭借
败失败、对不起人词义推导提示:“负”的本义是“用背驮物”。故有“背、载”之义。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仗、凭借”;古代“败”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败”义。“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文言成语助记:负荆请罪——披裘负薪(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负弩前驱(弩:弓箭。背着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译:曾经跟随皇上出征,船陷在沙中,顾成背负船只前行。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忍辱负重——负屈含冤——久负(享有)盛名:承受承担。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不负众望——皇天不负有心人:辜负,对不起。与“不孚众望”意义相反。秦贪,负其强──负隅顽抗:倚仗。与“恃”“凭”“倚”等同义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忘恩负义:背弃。5、曾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同“增”增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曾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似曾相识。副词,曾经)、竟然词义推导提示: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虚化为“曾经”文言成语助记:曾经沧海(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曾母投杼曾参杀人(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与三人成虎相似)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山之一毛【副词,竟然,甚至】zēng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副词,岂,怎么】6、
业有已经(良业为取履)、继承(业其官)、事业职业学业产业(术业有专攻、业精于勤荒于嬉)等意思。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春意阑珊(将近)比较:姗姗来迟珊珊可爱删繁就简步履蹒跚7、予出(由京外任)官二年,恬然自安——出为娄县令,谒者仆射。出还有出入、出现、出产、发出、超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出于(其皆出于此乎)等义。比较:而如姬最幸,出入(出入于)王卧内——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进入、偏义副词)与非常也。8、度①量长短量长短的标准(度量liàng衡)计算2推测揣度(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审时度duó势)考虑(置之度外)过,度过度引(度假村暗度陈仓度日如年、普度众生安全度汛)3尺度,限度(挥霍无度)、法度、制度、风度(风度翩翩)推导提示:“度”本义为“量长短”,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成语助记:金针度dù人(金针:比喻秘法,诀窍;度:通“渡”,越过,引伸为传授。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度长絜大(指比量长短大小。絜xié衡量)宽宏大度文言例证: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予赵城──予自度不得脱──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以己度人、审时度势、度德量力:揣度,估计。9、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jù──前倨后恭:傲慢。与“慢”“傲”等近义箕踞jījù以骂曰──虎踞龙盘:蹲坐。形近字:拮据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qióngjū10、内①名词义:妻妾(惧内)、妻子的亲属(内侄)、内部(多指国内、朝廷内)(内外交攻色厉内荏)、内室卧室、内心(五内俱焚)2动词义,通“纳”:由外进入放进(内与囊中)使进入(毋内诸侯、欲止不内)、接纳收容(亡走赵赵不内)、交纳(百姓内粟千石)推导提示:“内”的本义是“自外入内”。由此引申出两个基本的意义:一是“内部、内室”;一是“使进入,接纳,”这一意义后写作“纳”。妻妾一般在内室操持家务,很少出门,故古人由把妻妾称为“内”。后妻子的亲属也用“内”称呼,如“内侄、内弟”等。11、赵王畏秦,欲毋行──距(把守)关,毋内(放入)诸侯──宁缺毋滥:不要。表示不、不要意思的词语还有“无”“勿”“靡”“罔””亡(同无)”“未”“非”“否”“莫”“不”等。注意:毋宁为不如、宁可义,毋庸为无须义。12、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罪不容诛:杀死。引申:口诛笔伐(谴责,责罚)~求无已(一味索取(勒索),没有止境)诛心之论(揭穿)形近字:株连珠联璧合遍插茱萸少一人13、岁寒虫僵──四支(肢)僵劲不能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僵硬。李代桃僵(枯死):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僵立:直立不动。僵卧:躺着不动或伏卧不出14、素①没有染色的丝绢(十三能织素)2白的(素湍、素服)、朴素真挚淳朴(素面朝天、素友、素心)3素来,一向。白白地,空。推导提示:“素”的本义是“没有染色的丝娟”。“没有染色”说明是平时就是这样不加修饰的,故引申出“朴素”“素来,一向”等义。“真情”当然是“朴素,朴实”的,不需修饰的,所以老子说:信言不美。文言成语印证:且相如素贱人──吴广素爱人─素善留侯张良——楚王素信庄生——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素不闻诗书之训──安之若素、我行我素、素不相识、素昧平生、训练有素:向来,一向,平时,平常。●尸位素餐:白白地,空鱼传尺素(指传递书信)情愫15、如影历历,逼取便逝──历历在目:清晰分明。历有经过、越过、经历等动词义,副词义有逐个(历记)、普遍(历告)义16、沃野千里,士民殷富(人口众多,生活富裕)──民殷财阜:富足。殷还有众多(民殷国富)、震动(熊咆龙吟殷岩泉)、深厚,恳切(情意甚~)、染成赤黑色(血流殷yān地、殷红)等义。17、恶①罪恶不良的行为(无恶不作除恶务尽恶贯满盈疾恶如仇)2貌丑、不好(粗衣恶食)3讨厌、不喜欢。厌恶憎恶。诽谤中伤(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4怎么哪里推导提示:“恶”有两个基本义:一是貌丑(人莫知其子之恶);一是罪恶。容貌丑陋当然“不好”,会令人“讨厌,不喜欢”。文言成语助记:怙恶不悛(怙hù: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表恶(嫉妒)其能而不能用也──深恶痛绝、好逸恶劳:厌恶,憎恶。彼恶知之:怎麽、哪里18、如有离违,宜别图(筹划,设法)之──励精图治、发愤图强:谋求,图谋。还有考虑、料(不图子自归)等义19、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吊民伐罪:慰问。还有凭吊、吊唁、提取(吊卷)、伤痛等义。比较:掉以轻心尾大不掉(摆动、摇动)、调虎离山、调包计、掉书袋、吊(收回)销、吊胃口20、矫世——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匡正时俗)干名──矫枉过正:使曲变直、纠正。〇至邺,矫(假托、假传)魏王令代晋鄙21、肃宣权旨─心照不宣:说明,宣布,传达,说出。还有宣扬传播(廉颇宣恶言)、发泄(宣泄)、通、公开、普遍等义。注意渲染、烜赫一时、寒暄、喧宾夺主等词。22、率①循着沿着(率土之滨:沿着王土的边涯,犹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内)。遵循、依照(率教)。率领带领(率兽食人)2一定的标准3一概、一律、轻率(率尔成章)、大概、一般推导提示:“率”的本义是“循着,沿着”,就是有所“遵循,依照”。有所“遵循”,当然就会有“一定的标准”,有了标准,所有的人“一律”必须遵从。文言成语助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咸与维新:一概,全都。率尔成章(率尔:不经思索,随意地。不加思索,下笔成文。形容写文章粗疏草率,不认真。)注意:心律不齐、心率过快23、△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微不足道、不足挂齿、不足为训:值得,能够。△料大王士卒足(足够、能够,不能解释为值得)以当项王乎?△注意足下(敬称),鼎足(脚)之形,充足满足富足,补足等意义。24、今操芟夷大难(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略已平矣──夷为平地:削平,削除,平定。注意铲平、杀、平坦等义25、兴①起来(夙兴夜寐)起身2出现(有圣人兴),兴起产生(水波不兴)发出(望洋兴叹)创立3发动(兴师动众)推导提示:“兴”的本义是“起来,起身”。事物“起来”就是“出现”“发动”的形象表达。由“出现”进一步引申出“创立”(门派,学说等)之义。成语助记:大兴土木(兴:创办;土木:指建筑工程。大规模地盖房子。含贬义)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夙兴夜寐(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出自《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百废俱兴(俱:全,都。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形容建设事业恢复与兴旺景象。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俱)兴。”近义词:万象更新、蒸蒸日上、百废俱举。反义词:百废不举、每况愈下)26、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追究、查办)。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放下武器,捆起铠甲,意译为“停战言降”)──按兵不动:压抑,止住。“按”还有握住(按剑而跽)、压抑止住(按兵不动)、巡行巡视(按渝西旧塞、按问、巡按)、按照依照(按功行赏)、考察(按之当今之务、编者按)等意义。形近字▲取案上器击伤夫人──拍案叫绝、拍案而起:桌子。安装队27、四支犹温,一目未瞑──死不瞑目:闭上眼。辨析:冥、暝和瞑例:青冥浩荡不见底冥(深沉地)思苦想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夜晚)文言基础强化228、举①举动举行、发动、起兵(轻举妄动、举大计)2举起、抬起(举所配玉玦、举目、举案齐眉、举手投足、举目无亲、举重若轻)3提拔、举荐应举(不识抬举、举贤任能、举贤以自佐、以言举人)4拿、用攻下、占领(函谷举)5举出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举言-发言、举一反三)6考中(举乡试)7全尽推导提示:“举”的本义是“举起、抬起”。这是一个“举动”,活用为动词即“举行、发动”。举有由低到高的含义,所以有引申出“提拔、举荐”之义;由此又引申出一般意义的“应举”。举起东西应该是有所用,故又引申出“拿、用”,进一步引申为“占领”之义。后又虚化为范围副词“全”。文言成语助记:纲举目张(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举棋不定:拿。举家举国举世——举国上下(形容词全)、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尽)29、故兵法忌之──讳疾忌医、百无禁忌:忌讳。辨析动词义: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顾忌、畏惧)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肆无忌惮○项王为人,意忌(嫉妒)信谗30、必蹶上将军──一蹶不振:本义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销合同违约方和解答复函
- 购销布艺产品
- 贷款人权益保障合同
- 资产评估服务合同共赢
- 跨区域物流运输合作协议
- 路灯照明系统建设项目
- 轻松掌握天气英语让你更上一层楼
- 运维服务合同服务承诺
- 退款协议我们的责任您的权益
- 遵守纪律用心学习书
- 难免压疮上报表
- 《青春的心弦》青春期早恋主题班会课件
- APQP项目小组人员能力矩阵图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1(思政智慧版)课件 Unit 5 Friendship across border and gender Section B
- 道路运输企业投诉的处理流程与规范
- 山南电视台招聘考试真题
- 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分子生物学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健康看电视》教学反思三篇
- 第三单元“连续观察”(主题阅读) 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统编版)
- 2023年-2024年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一套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