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美感的感官:视觉\听觉\身体诸觉?一、心理学上的“感觉”1、感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例如当菠萝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反映它的酸甜味;通过嗅觉可以反映它的清香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反映它的粗糙的凸起。人类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
3、感觉不仅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也反映我们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状态。例如,我们可以感觉到双手在举起,感觉到身体的倾斜,以及感觉到肠胃的剧烈收缩等等。
感觉分类第一类是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五种。这类感觉的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或接近身体表面的地方。
第二类感觉是反映机体本身各部分运动或内部器官发生的变化,这类感觉的感觉器位于各有关组织的深处(如肌肉)或内部器官的表面(如胃壁、呼吸道)。这类感觉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运动觉反映我们四肢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收缩的程度,运动觉的感受器是肌肉、筋腱和关节表面上的感觉神经末梢。
平衡觉反映头部的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
机体觉反映机体内部状态和各种器官的状态。它的感受器多半位于内部器官,分布在食道、胃肠、肺、血管以及其它器官。
二、以往美学的大多是视觉听觉美学1、整体概括:现代美学的知识体系一直是以艺术作品作为自己的合法界限的,因而,审美快感就只能以视觉与听觉为限。2、具体的体现
视觉与听觉器官长期以来被人们称作更加“人性”、“理性”、“神性”的最为文明的感官。视听语言或者说视听符号所呈现出的世界是一种使得本真世界的材料与质感消失的世界,即“形式”的世界。而其它感官就被当作服从理性支配的器官,而是被当作不容易受理性支配的。即便是对于“感性”的强调,以纯粹艺术作品为阐释对象的美学,也只能把“感性”阐释为失去最直接材质、质感的“感性”,即被符号所描述的“感性”,当然,这是对“此”感性而不是对空间环境美学以及日常用品审美设计学视野中“彼”感性的阐释。据此推导出以下结论:一、愈是往后的感觉,与客观对象的物质属性的距离就愈大。二、愈是往后的感觉愈带有抽象的性质。三,愈是往后的感觉愈带有形式化的倾向。四、愈是往后的感觉愈趋向于事物的客观方面,而不是趋向子主体的主观方面。五、愈是往后的感觉愈接近于观念,而愈远离现实。在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过程中,人是处在一定的物理环境中的,他的身体的感觉器官是受其限制的,嗅觉、触觉、味觉、皮肤的感觉尽管不直接参与,但是却是作为视觉与听觉的功利性的前提来存在的。人在这样一个物理环境中,在这些感觉上必须满足其基本需要,或者对于他们的干预不能超过其所能够承受的最大生理阈限,也就是说,在一个以艺术作品为对象的审美事件中,也就意味着周围环境的因素,比如温度、湿度、安静的程度、温饱的程度已经满足了审美主体的基本需要,因而,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就成为审美即使是最为纯粹的审美的最直接也是最为隐晦的支持因素。我们只能说,在相对纯粹的、往往主要使用视觉与听觉的审美活动中,身体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的,只不过由于视觉与听觉所起作用过大的缘故,其它的身体感觉被掩盖在后台了。三、必须引入“身体快感”解释美感1、受功能性审美对象之性质决定功能性的审美对象与我的身体的融合以及空间环境之中的人与物的陈设就成为“我”感受的源泉。而审美体验就主要来源于对这一功能性审美对象的使用、接触以及对空间环境陈设结构的注视与游历,同时,这两者所具有的一切物理因素,都会对“我”的感觉与经验产生必然的作用,比如材质、质地、结构、气候、温度、植被、建筑、石头、土壤、“他人”的数量、色彩、空气运动、气味、水等等。不是“我”的听觉与视觉仅仅存在于此,而是“我的身体”存在于此。与纯粹的以艺术为对象的各审美感官相比,视觉听觉尤其是视觉之外的其它器官更强烈地参与其中。比如:在“我”在视觉上对某一空间环境感到舒适愉悦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处在这一空间环境因素相对应的其它感觉器官也同样得到了愉悦,而且所有这样一些愉悦是同时发生的。在对这两种审美对象的意向性关联中,“我”是以全面的身体感觉来参与的,有多少身体感觉器官的参与,这取决于我所使用的某一件日用品和我所处的自然环境的材料的构成要素。结论:所以,“身体快感”这一概念必须进入到美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区域,成为对“美感”进行全面描述的依据。这就意味着在强调功能性与实用性的审美生活和在空间环境的审美生活中的人的感觉不再仅仅是传统美学乃至于现代美学意义上的美感,它意味着把人放置在特定的事件与空间之中,除了由视觉与听觉带来的审美快感之外,还包括由触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协同起作用的快感。但是,单独的嗅觉、味觉、触觉并不能直接地单独地产生美感。在某一具体的审美生活中,身体是以此时此地的整体性来参与审美的。以康德为代表的现代美学知识体系之后的美学应该把功能性的美以及“环境”或更准确地说应该把“空间”引入知识体系,把接触或使用功能性的审美对象以及处在“环境”与“空间”中的人的身体感觉作为基本对象。事关美学知识的完善美学如果不能确立明确的研究对象,或者研究对象范围过大或者过于狭窄,那么,它就必然走向谬误;而且,对象的更新或者说新对象的出现,必然会导致新美学的产生,或者说会导致美学中新知识的产生——这种“新”往往并不是局部的,而是涉及美学作为一种形而上知识形态在整体与全局上的变化。1、康德美学中的身体缺失没有香味的玫瑰花可能吗?当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当中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也就是当审美主体面对一个具有包含审美特性在内多种性质的事物时,主体的感受应该是怎样的?按照康德的看法,他认为:“对于一物的多样性所感到的愉快,和规定它的可能性的内在目的,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基于一个概念上的愉快。”所以,康德美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就是:只能针对一个而且只有一种感觉特性,再加上这一感觉是由一个纯粹由纯粹的物体所带来的。这一物体就是纯粹的艺术作品,而“多样性”的对象则是康德加以过滤的对于自然界的审美对象和以功能性为目的的审美对象。康德美学的不足从宏观上说就在于两大方面:第一,无法解释而且必然摒弃由“造物性”的审美对象所触发的美感体验,也就是对一个具有多种属性的事物所引发的多重的、混合的体验,因为康德过于偏向“精神性”的——也就是由符号构成的纯粹艺术品,造成美学研究对象的重大遗漏;第二,康德美学过于追求以具有单一属性的“精神性”即纯粹艺术品为对象的美感体验,而对具有包含审美感觉在内的多种感觉特性的心理体验无从进行合法的、结构清晰的描述,对感觉与体验的构造分析往往失效,比如,这一体验是多种感觉的随意混合,还是孰先孰后,还是同时并存等等关键的“时间性”问题。这正是现代美学之后继续弥补的两大领域。2、现象学对康德所开创的现代美学进行了最为有效的补充从第一个方面来看,在美学的根本研究方法上,现象学所张扬的“悬置本质”命题有助于还原审美生活的全部领域,通过将一切实体(包括客体对象与主体观念)加以“悬搁”的途径,回到认识活动中最原初的意向性,使得现象在意向性过程中显现其本质,从而达到“本质直观”。而在这个“走向事情本身”或是“现象学的还原”的过程中,主观的意向性具有巨大的构成作用。正是由于现象学反对采用主客二分,转而倡导将被误认为独立于意识的世界存在还原到世界的合乎意识之显现上去。3、西方美学史关于美感的身体说从近现代美学来看,达尔文的进化论美学观可以说是对于“身体感受美学”的草创。美国现代哲学家乔治-桑塔耶纳提出了“美是快感的对象化”,主张:“人的一切机能都对美感有贡献。”他关注了存在于纯粹艺术品所引发的视觉听觉快感之外的,即审美主体处于自然环境中的统觉体验,他说:“让花香从园里飘来,它就会给同时认识到的事物添上另一种感性的魅力,帮助它们显得美。因此,美是在快感的客观化中形成的,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他的观点得到了很多其它美学家的赞同,但是,由于他没能为自己的观点找到充分有力的证据,所以一直没能得到更为普遍的公认,而且,更为遗憾的是他没有在这个身体的纬度继续深入地走下去,也没有始终坚持这一身体统觉快感的立场。当代环境美学也开始对空间环境中“身体感受”的问题有了集中的关注,如阿诺德·伯林特就提出美学应关注“身体是环境的”,而且“抓住此种观念就会把我们引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而埃伦·迪萨纳亚克女士在《审美的人》中所表达的看法更是涉及到“身体”与美学知识的重写,她直言:基督教对身体的态度与十八世纪的“审美无关厉害”命题是对艺术身体性的两次打击。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也已枝繁叶茂的西方设计艺术及其美学也日益进入到哲学美学、文艺美学的知识视野中来。但是,就总的发展趋向来看,我认为还没有把现象学对康德哲学与美学的补充发挥得很完善,最集中的体现就在于还没有最为直接的把美学的三大领域——纯粹艺术、空间环境的美、功能性艺术作为一个整体,植入“身体”感受的视野进行更为具体、理性的研究。
三、中国美学与“身体快感”现象学还原后,对美感描述的结果:在审美体验中,能够把对纯粹的艺术品、功能性产品或日用品、自然空间环境的审美这三者共同涵盖在内,并且能够进行合法的、构造清晰的描述的,就是包括视觉与听觉在内的“身体感觉”,这一身体感觉在“精神性”较强的纯粹艺术品的审美中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的是视觉与听觉;而在“造物性”较强的功能性用品与自然空间环境的审美生活中,到底会有多少种感觉器官参与,并且呈现一种怎样的构造状态,这取决于“物”的特性与主体之间所形成的具体的意向性。从第二个方面来看,现象学哲学对于涉及多种身体感官审美体验的“时间性”构成作了开创性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是最为深刻的,尤其是对于康德美学所遗留的对同时具有多种属性的、功能性的、造物性的审美对象所引发的感受的分析,从身体诸感受的“同时性”构成角度开始,从而摆脱“本质先行”造成的足够“纯粹”而太不符合“实际”的困窘。为了使我的对象环境中的颜色、形状、温度、重量等等确定的外观对我成为被给予性,我必须相应地运动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购房合同范本
- 口罩机采购合同范本
-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Lesson 1 Nice to meet you.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接力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 长沙铺面出租合同范本
- 苗木包成活合同范本
- 26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2023-2024学年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初识人工智能(教学设计)
- 厂房分割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空调安装验收及保修服务合同
- 急救护理学第十章灾难救护讲解
- 2024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版消防设计质量问题案例分析手册建筑机电专业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评卷(含答案)
- 社区意识形态工作2025年度工作计划
- 2025年山东省济南广播电视台招聘30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DG-TJ 08-2048-2024 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标准
- 2025年中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