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模板-【教学参考】_第1页
电子教案模板-【教学参考】_第2页
电子教案模板-【教学参考】_第3页
电子教案模板-【教学参考】_第4页
电子教案模板-【教学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教案模板电子教案模板欢迎下载阅读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你提供优质文档欢迎下载阅读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你提供优质文档电子教案模板欢迎下载阅读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你提供优质文档《》课时授课教案课题试题课型讲评课课时1第十一周1节次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对学生试卷作答情况进行讲评,使学生对单元知识、作者情况能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记忆力、理解能力。过程与方法讲析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单元知识、作者情况、文体常识、课文主旨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教学难点文体常识、课文主旨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教学方法笔答法教学准备备课板书设计一、选择题:二、填空题:教学反思学生听课状态不稳定,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构思组织教学:目视并问候学生站好并问候教师集中注意力,

导入新课:为了能更好地掌握本学期的单元知识点,使同学们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益,下面我们对试题进行讲析,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对待,认真听讲。一、选择题: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仰慕绚丽娇艳雍容华贵B.妥肋惊世骇俗秀韵多姿C.窥视卓尔不群花团锦簇D.姗姗蔚然成风倾国倾城2.下列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署(shǔ)名开拓(tuò)鞠躬尽瘁(cuì)B.难堪(kān)拔(bó)尖妇孺(rú)皆知C.筹(chóu)划奠(diàn)基风悲日曛(xún)D.宰(zaì)割挚(zhì)友截(jié)然不同3.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项是()A.两个学校的老师代表县上参加了这次象棋赛。B.妈妈我想起来了。C.需要相信自己的人。D.他一个上午才写了三道作业。4.对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一群蟋蟀在唱着一部繁乐。(2)他们少以言辞,多以行动,喜欢沉默,善于思考,崇拜的是智慧,鄙夷的是油滑。(3)男人们崇拜的是黑与白的色调,女人们则喜欢穿大红大绿的衣裳。(4)看见那大雁塔吗?那就是一枚印石,看见那曲江吧,那就是一盒印泥。A.拟人排比对比暗喻B.拟人对比排比设问C.拟人排比排比暗喻D.拟人排比对比设问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的家乡是四川德阳人。B.那优美的音乐和舞姿久久萦绕在他的耳际。C.他上街买了些南瓜、桃子、土豆、四季豆等蔬菜。D.大鱼大肉大虾大蛋糕大曲老窖都有令人起腻、令人吃不消的时候,然而大米粥经得住考验而永存。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夏天,发生在中美、中欧之间的纺织品贸易争端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B.他走出职业学校校门不到五年,电焊技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C.首届职业学校学生艺术创作大赛上,各种艺术品令人眼花缭乱。D.张老的武功深不可测,但是一般轻易不外露,外人知道的很少。7.下面句中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是()“多利”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是“克隆羊”。A.不是……就是……所以B.不是……而是……因此C.不仅……而且……因而D.如果是……而不是……就8.下列句子中不含反义词的一项是()A.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B.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C.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D.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9.议论文的三要素是()A.论点、论据、论证、B.论据、论证、立论C.论证、立论、驳论D.论点、立论、驳论10.举例论证是运用典型的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又叫()。A.引用论证B.事实论证C.对比论证D.比喻论证答案:1.B2.A3.D4.A5.D6.A7.B8.A9.A10.B二、填空题:1、《人生三步骤》是历史学家先生在香港中文学院所作的关于人生问题的。作者把人生分成三个层次:层次,行为与事业层次,层次,让我们领略到人生的不同层次各臻其妙。2、卢梭是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家,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忏悔录》等。3、与是对事物由此即彼、由表及里的思维活动。要想理解文章的意义,对文本的意义进行发掘和创造,就离不开这种思维活动。4、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动作(行动)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要点是要、、三个字上下工夫。5、,小人之交甘若醴。6、《淡之美》是著名作家所写的随笔,文章由淡妆女孩的美谈起,渐次写至自然西湖的淡美,的淡美,茶的淡美,进而上升到对层面淡美境界的阐述,在与的对比中自然表明作者的态度。答案:1、钱穆演讲生活德性2、法文学启蒙爱弥儿3、引申联想4、语言描写真精细5、君子之交淡如水6、李国文水墨画人生和禅理浓淡总结:通过试题的检测,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基础知识及重难点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口头叙述讲析教师总结倾听思考倾听记忆倾听思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积累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课题试题课型讲评课课时2第十一周2节次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对学生试卷作答情况进行讲评,使学生对课文主旨内容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学以致用能力。过程与方法讲析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文体常识、课文主旨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教学难点文体常识、课文主旨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教学方法笔答法教学准备备课板书设计三、阅读分析:四、写作题:教学反思学生听课状态不稳定,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构思组织教学:目视并问候学生站好并问候教师集中注意力,导入新课:为了能更好地掌握本学期的单元知识点,使同学们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益,下面我们对试题进行讲析,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对待。三、阅读分析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一)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1.选段出自作者的《》。(2分)2.黄河“伟大的性格”是什么?请概括回答。(3分)3.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经历能体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3分)答案:1.梁衡壶口瀑布2.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3.提示:二万五千里长征,汶川大地震后的重建等等。(二)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他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他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痂着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他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他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牺牲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土地。1.在文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说说第一句话在结构、内容上的作用。2.文中在描写松柏时,除了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用文中具体的例子说明。答案:1.如果,也许还,而,还。结构上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以小花小草衬托松柏惊人的生命力。2.反复:“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拟人:“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树根在无声地像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四、写作题(共30分)请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进行自我介绍,重点突出个人特性、专业特点,说清楚自己实习打算。字数200。总结:通过试题的检测,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基础知识及重难点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口头叙述讲评讲析写作要点教师总结倾听思考倾听思考倾听思考倾听思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巩固强化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掌握提高写作能力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课题口语交际课型新授课课时2第十一周3—第十二周1节次1-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正确掌握调解方法,充分展示一个人的气质、风度与人格。提高学生完善自我修养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阅读法、问答法、练习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尊重他人、友好待人。教学重点掌握调解的要求教学难点掌握调解方法和技巧教学方法阅读法、问答法、练习法教学准备查阅并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板书设计班大多数同学懒散,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表演欲望及表演力较强。教学反思学生能较好地完成阅读,表演欲也较强,但表演中过于随便。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构思组织教学:口语训练:名言警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目视并问候学生将名言警句写在黑板上做出相应评价,站好并问候教师解释朗读背诵集中注意力,学习继承优秀文化,提高学生整体修养。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遇到争执吵架怎么办?项目一课堂知识点讲析:一定义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者,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洗衣,解决纠纷的活动二调解的原则(一)保持中立调解人必须处理好与被调解人任何一方的关系,即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与被调解人保持中立的关系(二)净化调节环境观众的增加会加剧双方调解人的争吵,调解人应努力劝离观众,或观众保持冷静的态度(三)指出不妥之处调解人一方面要对当事人的情绪表示理解,而对其态度和做法表示批评和反对,但要注意方法,切忌用过激的言语,而应尽量选取柔和的语言(四)消除对立情绪1采用震慑的方法2转移注意力的方法3用幽默的语言4提出使双方认可的解决方案“叔、婶,是俺的不对,俺这就给恁道歉了!”年轻人红着脸说道。孟某听后,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你个鳖娃儿,你要早跟你叔言语一声,不就啥事没有了。”谈笑间,刚才还吵得面红耳赤矛盾双方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这是日前发生在襄城县司法局十里铺司法所调解现场的一幕。

几年来一直和睦相处,不料,却因一件小事发生纠纷,还险些动手打架成为仇家。今年8月份,张某拆掉旧房新建小楼房,当楼房盖到第二层时,孟某家平房屋顶搭建的隔热水泥瓦伸出屋檐,影响到张家的施工,张某的儿子在未告知孟某征得同意的情况下,就私自把孟家的隔热水泥瓦掀掉了一块,事后也一直没有告诉孟某夫妇。

孟某夫妇俩经常早出晚归做生意,也没有觉察到自家房子上少了一块隔热水泥瓦。后来,孟某的父亲无意中发现了端倪,就告诉了孟某,孟某查看后,发现隔热水泥瓦果真被掀掉一块,十分气愤,就找到张某理论。张某的儿子说,依照他家建房手续上的图纸,孟某家房屋过了界,大不了赔一块水泥瓦就是了。张某儿子的话让孟某火冒三丈,没等张某出来解释,就气呼呼的回家找出自家建房时的手续,并要求村干部拉尺子丈量两家的宅基地面积。不料,丈量的结果反而是张某家的院墙占过孟某家1寸半的土地。孟某夫妇坚持要张某扒掉院墙,退还多占的1寸半土地,双方遂发生争执,村干部多次调解也没有效果,于是就将纠纷移交到十里铺司法所要求调解处理。十里铺司法所立案后,第二天就通知孟某和张某到司法所接受调解。司法所调解员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并没有急于展开调解,对他们之间宅基地边界争议的事情也只字不提。待双方平静下来后,与他们拉起了家常,询问他们两家做邻居的十几年经历的一些往事,不知不觉中,紧张的气氛没有了,双方的激动情绪也缓和了。

当两家人提起曾相互关照的时候,调解员趁热打铁向他们阐述“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推心置腹地对他们说:“作为老邻居,你们两家和睦相处了十几年,这多难得呀!现在因为这点小事,就翻脸闹矛盾,以后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多别扭啊!”一席话,让两家人都面露愧色。接下来,针对双方宅基地之争,调解员又引用古代典故“六尺巷”的故事,劝解双方要大度包容,互谅互让,不要因此伤了两家十几年的交情。后来,针对张某儿子不打招呼就拆掉隔热水泥瓦引发纠纷这一原因,调解员安排他到司法所当面向孟某赔礼道歉,得到了孟某的谅解,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项目二练习课后习题1.2口头创设情境讲解要求,要点写在黑板上讲解案例启发引导口头归纳教师口头布置教师点评总结倾听思考示范倾听思考讨论回答倾听回答倾听思考学生练习学生倾听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思考,为教学内容切入作铺垫。,理解掌握知识点学以致用整体把握巩固强化课题议论文写作课型写作课课时2第十二周2-3节次1-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选择充分而恰当的材料证明论点,掌握几种常用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讲析法,问答法,赏析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严谨的写作观。教学重点学会选择充分而恰当的材料证明论点学会选择充分而恰当的材料证明论点教学难点能熟练写作议论文教学方法讲析法,问答法,赏析法教学准备查阅并搜集相关资料。板书设计一论点二论据三论证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极低,课堂上我行我素现象严重,教学郊果一般。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构思组织教学口语训练:名言警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问候学生将名言警句写在黑板上,讲析并针对学生做出相应评价。问候老师解释朗读背诵进入角色学习并继承优秀的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讲授新课:项目一写作要求方法议论文三要素一观点正确,鲜明观点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是议论文的灵魂,观点在一篇文章中起总领作用,观点是否站住脚,决定文章的成败.二论据:围绕中心论点,选择典型,充分的材料1事实论据是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和史实以及统计数据,寓言故事2事理论据就是人们公认的各种道理包括名人名言格言,谚语,俗语,成语一般道理,科学原理,定理定律三运用多种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运用典型的事实做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2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是引用经典作家的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原理3对比论证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事物,或者同一种事物不同状况的对比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4比例论证之用具体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5类比论证把两类属性基本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类推出其中所蕴含的道理的论证方法项目二阅读例文<<自卑也是一种力量>>项三上练习片段作文1以中职生有没有前途为话题,写一段话2以“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3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一段话,论述“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这一观点整篇作文1以心态与人生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以我的***观为题,将题目补全写一篇议论文3根据下面材料,提炼观点,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材料详见54页提问启发引导讲析讲析归纳布置教师口头布置教师讲评倾听思考回答思考讨论回答倾听思考阅读思考学生写作学生自主写作学生朗读作文整体掌握文体知识学习掌握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方法整体把握,强化知识点。巩固强化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小数除法教材简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教学建议: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课时安排:本单元可安排11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一)

——商大于1

教学内容:P16例1、做一做,P19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的: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24÷4=416÷32=1380÷15=

二、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

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追问:24表示什么?

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问:和前面准备题中的224除以4相比,224除以4和它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

五、课堂作业:练习三的第1、2题

课后反思:

学生们在前一天的预习后共提出四个问题:

1,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熊佳豪)

2,为什么在计算时先要扩大,

最后又要将结果缩小?(郑扬)

3,小数除以整数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梅家顺)

4,为什么小数点要打在被除数小数点的上面?

特别是第4个问题很有深度,

有研究的价值.

在这四个问题的带动下,学生们一直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效果相当好.第二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二)

——商小于1

教学内容:P17例2、例3、做一做,P18例4、做一做,P19—20练习三第3—1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被除数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理解被除数末位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3、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商小于1时,计算中比较特殊的两种情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1)22.4÷4

(2)21.45÷15

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新课

1、教学例2:

上节课我们知道王鹏平均每周跑5.6千米,

那他每天跑多少千米呢?这道题该如何列式?

问:你为什么要除以7,

题目里并没有出现"7"?

原来"7"这个条件隐藏在题目中,我们要仔细读题才能发现.

尝试用例1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那商几呢?为什么要商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