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4标段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铁路4标段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铁路4标段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铁路4标段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铁路4标段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7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案合理、可行2.318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合理、可行2.219各专业施工组织衔接合理、可行3.1020各专业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合理、可行2.521过渡工程方案符合设计要求、可行2.4.122接口工程方案合理、可行,为其他工程预留条件223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主要节点工期安排合理、可行3.3、3.124专业工程工期安排合理、可行3.525网络计划图合理、可行表6-4-226进度横道图合理、可行表6-4-127关键线路清晰、合理3.9、表6-4-228工期保证措施合理1129资源配备计划劳动组织及劳动力配置计划合理4.4、4.530架子队组成合理(对本单位职工和其他用工配置情况有说明)4.1、4.631有季度或月度劳动力计划图(或表)4.4、表6-532物资供应计划合理5.1、表6-1633物流组织安排合理、措施可行5.2、5.334主要施工设备数量及规格配备计划合理,满足要求6、表6-235施工测量、试验设备配备合理,满足要求6、表6-336工程用款计划合理7.1、表6-937外部电力需求计划合理,有一定自发电能力1.4.4、7.3、表6-838临时用地计划合理(有临时用地计划表)7.2、表6-739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健全(有机构框图)9.3、表6-1040人员配备合理(有人员数量配备表)表6-1141质量管理制度健全9.442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机制合理、可行9.2、表6-1243试验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及监测制度健全9.1044质量保证措施各专业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完善、可行9.645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完善、可行9.1146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完善、可行9.1247对已完工程的保护措施完善、可行9.1448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安全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健全(有机构框图)10.3、表6-1349人员配备合理(有人员数量配备表)表6-1450安全管理制度健全10.451安全保证措施各重点专业工程(难点隧道、难点桥梁等)安全保证措施完善、可行10.552营业线施工(如有)安全保证措施完善、可行53高空作业(如有)安全保证措施完善、可行10.5.654防火(包括火工品管理)、用电安全保证措施完善、可行10.5.9、10.5.7、10.5.855防洪安全保证措施完善、可行10.5.1056安全风险预防措施可行,有针对性,有应急预案10.757其他特殊要求的安全措施可行10.7.1058其他措施投资控制措施投资控制措施完善、可行1259环境、水、文物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管理机构健全13.4.1、14.2.160环、水、文物保护措施可行13.5、13.614.2.261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符合要求13.862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措施完善、可行14.1.363特殊地区(如有)施工措施6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健全、保护措施可行1565项目管理机构总体设置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合理,有组织框图1.3.2、表6-166各部门职责划分、管理制度合理可行.2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工程概况项目简介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扩能工程站前工程线路起自峨眉站,经燕岗、乐山市沙湾、峨边、金口河进入凉山州甘洛、越西、喜德、冕宁至西昌,经德昌至攀枝花市米易县,与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扩能工程贯通。本线向北通过成昆线成峨段连通成都枢纽,与宝成、成遂渝铁路以及在建的成绵乐城际北段、成兰铁路、西成客专、成渝客专及规划的川青、川藏等铁路相接,通往川西和西北广大地区和华北、东北、华东等部分地区;南端通过攀枝花地区与规划的昭攀丽铁路相交,可通往丽江方向和滇东北及黔西北,向南与昆明枢纽连接,通达滇、黔、桂及珠三角地区,是西南地区骨架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见下图所示。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扩能工程站前工程地理位置图全线设计范围为峨眉至米易,峨眉站和米易站均不含。正线里程范围为DK158+100~D1K538+955.586,正线建筑长度386.334km,燕岗、冕宁、黄水塘等疏解联络线总长9.215km(含连燕铁路委托代建3.649km)。成昆峨米段全线设18座车站,其中中间站9座(含改建冕宁站1座),越行站8座,改建区段站1座。正线建筑长度386.334km(含先期开工段),桥梁共计140座,84.875km,隧道52座,211.377km,桥隧比重76.7%。全线共设车站18个,新建车站16个,其中新建中间站8个,新建越行站8个;改建车站2个,其中改建燕岗区段站1个,改建冕宁中间站1个。本段招标范围峨眉至米易,峨眉站和米易站均不含。正线里程DK158+100~D1K538+955.586,建筑长度372.04km(不含先期开工段14.25公里已开工建设范围,不含既有燕岗站驼峰改造全部工程)按《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6〕113号)综合概算章节对应:⑴第一章拆迁与征地费用:改移道路;砍伐挖根;公路桥;人行天桥;临时用地(含与之配套的手续费及勘界费);通信线路迁改(不含军事干线通信线路迁改)、电力线路迁改(不含35千伏以上的电力线路)、油气管线迁改(不含管径300mm以上管道)、水管线迁改(不含直径500mm以上的供水主干管路和直径1000mm以上的排水主干管路);不含隔声窗。⑵第二章路基:全部工程(含四电场坪、危岩落石整治)。⑶第三章桥涵:全部工程。⑷第四章隧道及明洞:全部土建及隧道污水处理、永临结合的隧道电力工程。⑸第五章轨道:除线路备料外全部工程。⑹第六章通信、信号及信息:贯通地线及防护工程。⑺第九章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第25节站场中的站台墙(旅客、货物)、堆积场地面、平过道、地道土建工程(不含装修)、站场排水沟、走行板、通站道路等工程。⑻第十章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大临工程及与站前工程配套的过渡工程。⑼第十一章其他费用:站前工程安全生产费及营业线配合费。⑽第十二章站前工程风险包干费。具体以设计文件及工程量清单为准。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Ⅰ级。正线数目:双线。速度目标值:16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2000米,困难1600米。限制坡度:6‰,加力坡13‰。牵引种类:电力。牵引质量:4000吨。到发线有效长度:850米,双机880米。闭塞类型:自动闭塞。本标段工程概况EMZQ-4标段线下工程起止里程DK217+430.82~DK239+910,正线全长22.479Km,标段工程内容主要包括管段范围内的路基、桥梁、涵洞、隧道、站场建筑及轨道工程等。主要情况如下:(1)路基工程:站场1座,为金口河南站;路基0.141km,路基土石方183082方(区间路基土石方1550方,站场土石方181532方),其中填方17093方,挖方165989方。(2)桥涵工程:3座885.5m,其中1座四线复杂特大桥540.4m,1座双线复杂大桥229m,1座一般梁式大桥116.1m;框架涵洞1座62顶平米。(3)隧道工程:2座21302m,其中大坪山隧道(11344m)为全线重点工程,八月岭隧道(9958m)。(4)轨道工程:正线隧道地段无碴道床施工41.586铺轨公里。路基工程本标段路基0.141km,其中路基分为2段,车站1座。路基工点表见下表。路基工点表序号路基分类起点里程终点里程中心里程长度(m)1路堤坡面防护DK239+094DK239+103.79.72路堤坡面防护DK239+778.227DK239+910131.773合计141.473桥涵工程本标段3座桥梁885.5m,其中1座四线复杂特大桥540.4m,1座双线复杂大桥229m,一座双线一般梁式大桥116.1m。框架涵洞1座62顶平米。桥梁工点表序号桥名中心里程桥长(m)孔跨布置备注1白沙河双线大桥DK217+526116.0763×24+1×32预制架设2新林官料河双线大桥DK229+020229.000(2×105)m预应力混凝土T构悬臂浇筑3金口河南站四线特大桥DK239+191.9540.43线:(40+64+40)m双线连续梁+(3×32+1×24+4×32+1×24+7×32)m单线T梁预制架设DK239+191.9I线:(40+64+40)m双线道岔连续梁+(1×32)m单线T梁预制架设、悬臂浇筑DK239+181.9II、4线:(40+64+40)m双线连续梁+(1×32)m单线T梁并置预制架设、悬臂浇筑DK239+420.39I、II、4线:(2×32)m单线T梁并置预制架设DK239+658.173I、II、4线:(1×24+7×32)m单线T梁并置预制架设合计885.5隧道工程本标段隧道21302m/2座。序号隧道名称起讫里程长度(m)进口里程出口里程1大坪山隧道DK217+560DK228+904113442八月岭隧道DK229+136DK239+0949958合计21302轨道工程轨道工程主要为无碴道床铺设,其施工范围:DK217+560~DK228+904(大坪山隧道)、DK229+136~DK239+094(八月岭隧道)。主要工程数量:正线隧道地段无碴道床施工41.586铺轨公里。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详见下表。主要工程数量表工程名称单位工程数量拆迁及征地改移道路公里1.073临时用地亩611.2电力线路处2路

基区间土石方万施工方0.155其中土方万立方米0.018石方万立方米0.137站场土石方万断面方18.1532其中土方万立方米2.124石方万立方米16.0292路基附属工程正线公里22.479桥

涵桥梁座-延长米3-885.5其中四线特大桥座-延长米1-540.4双线大桥座-延长米2-345.1涵洞座-顶平米1-62隧道其中L>4km隧道座-横延米2-21302轨道隧道地段无碴道床铺轨公里41.586信号贯通地线及防护正线公里22.479站场站台墙米1170排水沟米217通站道路(施预)公里0.085大临工程汽车运输便道公里22.275便桥公里0.15混凝土集中拌合站处6填料集中拌合站处1给水干管路公里4.05自然地理特征沿线地形地貌本段线路大致分为构造剥蚀中高山、河谷阶地两个地貌单元区。构造剥蚀中高山经川滇经向构造体系和局部受该体系与青藏高原滇缅歹字型北北西向构造体系复合的控制,西部和东部(以安宁河为界)分属大雪山系和大凉山系,群山矗立,河流切割剧烈,高差悬殊,河谷阶地主要有安宁河谷。工程地质特征(1)地层岩性测区三大岩性皆有分布,地层出露较为齐全,除泥盆系、石炭系缺失外,从震旦系至第四系皆有不同程度发育,地层的接触关系除第四层的角度不整合与各老地层之上以外,其余皆为整合或假整合接触。沿线出露地层有新至老依次为全新统(Q4)、上新统(Q3+2)、新第三系昔格达组(N)、白垩系(K)、侏罗系(J)、三迭系(T)、二迭系(P)、泥盆系(D)、志留系(S)、奥陶系(O)、寒武系(ε)、震旦系(Z)、下元古界(Pt)以及侵入岩。(2)地层构造根据《四川省区域底层表划分》,测区属华南地层中大区中的峨眉小区,该区震旦系的火山岩发育,古生代以海相沉积为主,层域发育不完整,中生代陆相地层具远源特征,层序较完整,构造的特点是背斜紧密,向斜宽缓,断层则以高角度逆断层为主,断面北东倾,且发育于背斜核部,构造复杂。峨眉至米易段发育的活断裂有3条,分别是大凉山断裂、安宁河断裂带及则木河断裂。(3)不良地质沿线不良地质主要有滑坡、岩堆、错落、危岩落石、泥石流、岩溶、顺层、河岸冲刷、高地震烈度区等。(4)特殊岩土沿线主要特殊岩土有人工弃土、软土及松软土、膨胀土(岩)、石膏和盐岩。水文地质条件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沿途经过的水系均属长江水系,但又分为两个不同的分支,其中从峨眉河、溯大渡河、牛日河至小相岭为岷江水系,水流方向总体是由南往北。翻过小相岭后,顺孙水河、安宁河到米易属金沙江水系。水流方向总体是由北往南。以上各系河流均为常年流水,水量较大,地表水发育,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已蒸发及地下径流等方式排泄。目前,各条河流上已建成大小规模不等的阶梯水电站。(1)地下水分布及特征测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断层带水及岩溶水。1)孔隙水冲积平原区: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冰水-流水堆积形成的砂、卵砾石中,以河漫滩和一级阶地富水性最好,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1~5m,丰水期埋深0~2m,地层渗透性极好,基坑施工涌水量强,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以井的形式出露,向江、河排泄。2)丘陵区:主要赋存于丘间槽地内的土层中,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地下水位埋藏浅,旱季2~3m,雨季0~2m,受地表水及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丰富,向河流及低洼处排泄。一般无侵蚀性。3)基岩裂隙水主要有风化裂隙水、层间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主要存在于基岩全~强风化层内的裂隙中;主要分布于第三系~白垩系红色地层中。构造裂隙水主要存在于断层破碎带、侵入岩接触带、褶皱核部裂隙密集带及揉皱强烈发育带等储水构造中。具较好的地下水储存及运动条件,局部富集区水量较大,为强富水带。构造裂隙水一般具有承压性。4)岩溶水岩溶水赋存于可溶岩的溶隙、溶孔及溶洞中,分布不均,水量差别较大。岩溶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主要受岩溶发育程度与岩溶管道类型的控制。大气降雨为主要补给途径。在侵蚀基准面附近以岩溶管道、岩溶泉的形式排泄。沿线岩溶水不发育,仅见于牛日河流域的资勒沟、埃岱、白沙河、越西河及孙水河流域的喜德等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沿断裂带涌出的温泉,如埃岱、白沙河、越西河、喜德等地的上升泉。埃岱附近的温泉流量约40升/秒。水温与当地年平均气温相当。另一种为暗河或岩溶裂隙水。当溶洞或溶蚀裂隙局部为粘土所充填时,常可储存大量的地下水。例如成昆既有线越西1号隧道有800m处于二叠系灰岩和奥陶系白云质灰岩中,从露头可以看到溶蚀现象,施工时在白云质灰岩中遇有充水的溶蚀裂隙,水流夹带泥砂突然涌出,给施工造成威胁。(2)沿线水质对混凝土侵蚀性评价沿线地下水大多为重碳酸钙、镁水,化学侵蚀环境、氯盐环境下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对混凝土具有侵蚀性的基岩裂隙水,主要来自白垩系及中三叠系的部分含盐地层,主要为硫酸盐型侵蚀。目前隧道深孔未全部完成,根据区域资料分析,煤系地层及含盐地层可能存在侵蚀性。气象本线成都至昆明线峨眉至米易段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所经地区兼有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半湿润气候、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等多种气候特征。从盆地至高原,地形起伏较大,随着地势的不断增高,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沿线各地气象情况详见下表:沿线主要地区的气象参数表县市名称峨眉山市沙湾区峨边县甘洛县越西县冕宁县西昌市德昌县米易县平均气压(hpa)962.9941.2894.1832.6820.6837.9859.0886.9气温(℃)年平均17.317.416.716.517.719.7极端最高39.338.137.640.434.833.836.637.339.9极端最低-2.0-4.3-3.4-4.5-15.2-7.6-3.5-2.8-2.4最大月平均28.726.025.324.524.827.2最小月平均6.77.814.3湿度绝对(%)年平均14.7最大30.5最小1.2相对(%)年平均79.077.0677470616465.0最小1414.0213263.0降水量(mm)年平均1418.41430.0803.9978.01115.31106.81025.11074.41112.6年最大2150.41900.01093.31179.91486.31518.91549.21405.01488.2月最大750.3146.0408.8332.4386.8539.2539.0503.0432.2日最大524.7172.279.5160.1218.6128.7112.4183.1年平均降水日数(天)185.0155.2149.0159.3147.1122.4129.4108.0蒸发量(mm)年平均1106.41255.11696.31280.31782.91924.12191.82142.7年最大1280.81371.82291.51501.72053.62127.82582.92314.9风(m/s)年平均风速3.31.9最大风速及其风向12.7N13.3ENE20.6NE20.4NNW21.3SSE22.9NNW33.9WSW16.0SSW雪年平均降雪日数2.00.22.819.97.0年平均日照时数816.81091.61017.61449.11600.91957.22266.02136.52379.3年平均雾天日数5.59.0年平均雷暴日数27.930.152.571.669.961.758.051.0地震动参数根据四川赛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改建铁路成昆线峨眉至米易段扩能工程区域性地震区划报告》(许可证号中震安证甲字第024号),沿线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及地震动参数划分见下表。(新建双线)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特征周期划分表序号里程范围地震动峰值加度(g)地震动反应谱征周期(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1峨眉(燕岗)~甘洛CK163+600~CK283+2000.10g0.40Ⅶ2甘洛~越西CK283+000~CK335+0000.15g0.45Ⅶ3越西~喜德CK335+000~CK369+1000.20g0.5Ⅷ4喜德~月华CK369+100~CK417+5000.30g0.55Ⅷ5月华~西昌CK417+500~CK429+080≥0.40g0.55Ⅸ6西昌~经久CK429+080~CK438+9000.30g0.55Ⅷ7德昌~米易CK616+000~CK668+4000.2g0.5Ⅷ8德昌~米易CK616+000~CK668+4000.15g0.45Ⅶ9米易以后CK668+400~0.10g0.4Ⅶ施工条件交通运输情况⑴铁路本项目材料运输主要利用的铁路有:本线走向除沙湾至峨边段、峨边至甘洛段、越西至冕宁段、德昌至米易段取直外,与既有成昆线走向基本一致,既有铁路办理货运业务的车站可充分利用。既有成昆线峨眉(不含)至米易(不含)段,共有61个车站,其中燕岗、西昌南为区段站,其余均为中间站或会让站。⑵公路本线途经峨眉山市、乐山市沙湾区、峨边彝族自治县、乐山市金口河区、雅安市汉源县、凉山州甘洛县、越西县、普雄县、喜德县、冕宁县、西昌市、德昌县、米易县等13个区市县。所经80%的地区公路交通较发达,国家高速(G5)、国道(G108)、省道(S103、S306、S208、S214)、县级(W06、W07)公路。但由于本线所经大部分地区经济比较落后,道路长年未维护,大部分乡村道路需改扩建或路面整修,才可用作施工主干道或支线施工便道;大部分桥梁隧道工点仅有一条道路通达,且沿线山高坡陡,地质条件较差,滑坡及危岩落石时有发生,阻断道路通行;部分长大隧道工点没有道路通达,需修建施工便道,且山势陡峭,便道修建难度较大;故本线公路交通条件较差。⑶水路本线所经区域大的河流有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安宁河等。根据材料分布及工程分布情况,本线材料运输不考虑航运。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利用的情况⑴施工、生活用水施工、生活用水可利用地下水、地表水或河流水等,可铺设管道引用。城镇和较大居民点生活供水一般都采用自来水供应,部分偏远山区饮用水源取自山间沟水。结合工点分布和施工调查情况,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供水方案。⑵施工用电本线所经地区电网分布情况较好,均属国家电网公司。根据施工调查所见,沿线覆盖有220kv、110kv、35kv和10kv电力线路,相应的变电站分布有序,星罗棋布。本次研究施工用电以采用地方电网为主,保证施工正常用电。⑶施工用燃料沿线市县均有油料等燃料市场,供应较充足,施工用燃料可就近供应。⑷其他有关情况本线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避免引起民族矛盾。沿线未发现区域性地方疾病。地方各级卫生防疫系统健全,防治措施行之有效。即便卫生防疫系统和交通条件稍差的偏远山区,亦可因现代通信系统的发达及时通报疫情,并通过上级卫生防疫系统有效控制。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⑴施工用砂石料本线所经地区建筑用碎石多为碎卵石,建筑用砂大多为机制砂。河砂除了大渡河的五渡河段有中粗砂外,其余均为细砂,达不到混凝土生产的基本要求。片石、块石都有零星分布。本线沿大渡河中下游、越西河、安宁河区域都有大量的砂石料开采厂家,设备齐全,储量丰富,能满足本线在该区域范围内建筑用砂石量的要求。但乌斯河至甘洛段的砂石料较匮乏,主要是受电站关水影响,也与当地的建筑行情有关。该区域的砂石料需从上述地区远运。本标段砂石料场分布一览表所属地区序号名称位置料源地规格类型峨边县1志强徐浩砂石场沙湾至轸溪县道方向山乡村附近大渡河机制砂、碎卵石2山江建材沙湾至轸溪县道方向山乡村附近大渡河河砂3桥楼村砂石场149县道峨边至杨村乡方向青杠嘴附近官料河机制砂、碎卵石4水电八局石料加工场149县道峨边至杨村乡方向亥子坪附近官料河机制砂、碎卵石金口河区5乐山鑫河骨砾料厂S306峨边至金口河方向凤岩沟附近提炼后的矿石料碎石6枕头坝砂场S306金口河至乌斯河方向新村附近大渡河机制砂、碎卵石7水电三局枕头坝砂石加工场S306金口河至乌斯河方向新村附近大渡河机制砂、碎卵石⑵施工用道碴本线所经地区道碴分布丰富但相对集中,道碴材质多为玄武岩及花岗岩,都为Ⅰ级道碴。成昆线峨米段道碴场分布一览表序号碴场名称位置里程核定发运站道碴级别基建核定运距短转费道碴出厂价合计1峨眉山市广弘矿业有限公司成昆线K170九里Ⅰ13.718.225775.222沐川县杨坝玄兴采矿厂成昆线K180沙湾Ⅰ42.661.2557118.253峨边金丰矿业有限公司成昆线K232峨边Ⅰ1228.7664.3893.144凉山金田石业有限责任公司成昆线K510冕宁Ⅰ3543.7557100.755米易辰昊石业有限责任公司成昆线K675青杠Ⅰ26.635.385792.38⑶施工用砖、瓦、石灰根据施工调查发现,线路所经主要城镇和较大居民点,都有砖瓦烧制,可就近选用,运距在10km范围内;本线主要经过石灰岩地区,石灰供应充足,运距一般在10~15km范围左右。⑷施工用路基填料本线所经大多为山区,起点至喜德段填料相对充足,喜德至德昌填料相对匮乏,加之本线隧道工程占全线工程比重大,隧道弃碴可作部分路基填料。本标段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工程特点经过现场踏勘及对招标文件认真研究分析后,认为本标段工程具有以下特点。长大隧道工程比例高,施工组织难度大标段线路全长22.479Km,2座长大隧道总长21.302m,隧道比重占94.76%,隧道工程比例高,施工组织难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差、不良地质多线路大致分为构造剥蚀中高山、河谷阶地两个地貌单元区。构造剥蚀中高山受川滇经向构造体系和局部受该体系与青藏高原滇缅歹字型北北西向构造体系复合的控制,西部和东部(以安宁河为界)分属大雪山系和大凉山系,群山矗立,河流切割剧烈,高差悬殊。河谷阶地主要有安宁河谷、越西河阶地。本标段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危岩落石、岩堆、煤层瓦斯、高地应力及大变形等。桥隧紧接,施工干扰大、安全风险高标段内大坪山隧道(11344m)进口紧接白沙河大桥,出口紧接新林官料河双线大桥;八月岭隧道(9958m)进口紧接新林官料河双线大桥,出口紧接金口河南站四线特大桥,桥梁跨越既有公路、河流等,共3座,桥隧紧密相接,施工干扰大、安全风险高。外部建设条件困难本标段为山区地形,土地资源匮乏,征地拆迁协调难度较大。线路穿越崇山峻岭,人烟稀少地带多,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差。线路经过少数民族聚集区,可能引发民族矛盾。环境保护要求高本标段穿越多个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地,在区域分布有较多的保护动植物,故对环境保护要求极高。工程重难点及对策措施工程重点及对策措施经过现场踏勘及对招标文件认真研究分析,本标段有全线重点工程大坪山隧道、新林官料河双线大桥以及标段内隧道不良地质施工等工程重点。1、大坪山隧道全长11344m,辅助坑道采用1座平导+2座横洞,按进口工区、1#横洞工区、2#横洞工区3个工区组织施工,除平导PDK217+750PDK222+950采用单车道无轨运输,其余均采用双车道无轨运输。土建工期为52.22个月,且不良地质如岩溶、煤层瓦斯、危岩落石、岩堆、高地应力及大变形等,施工难度大、风险高,是标段技术和安全管理的重点。2、新林官料河双线大桥全长229m,孔跨布置为(2×105))m预应力混凝土T构,本桥跨越S301省道及官料河,桥位跨越处水面宽约53m,1#主墩为空心墩墩高100m,主墩基础采用钢筋编织袋围堰施工,T构采用轻型挂篮分段悬臂对称灌注施工是标段施工组织、技术和安全管理的重点。大坪山隧道大坪山隧道全长11344m,起讫里程为DK217+560~DK228+904,位于峨边县毛坪镇范店子~甘洛区间,最大埋深760m,弃渣161.8万方(实方),人字坡排水。为加快施工进度,解决施工通风和防灾救援等问题,全隧共设1座平导+2座横通,按3个工区组织施工,采用无轨运输。地表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上统跨洪洞组及中统雷口坡组(T3k+T2l)泥岩夹灰岩、白云岩,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灰岩,三叠系下统飞仙关铜街子组(T1f+t)砂岩、泥岩,二叠系上统乐平组(P2l)页岩夹煤,二叠系上统(P2β)峨眉山玄武岩,二叠系下统(P1q+m)灰岩,奥陶系下统红石崖组(O1h)砂岩夹页岩,寒武系中上统二道水组(∈2-3e)白云质灰岩,震旦系上统列古六组(Zbl)泥岩夹砂岩,前震旦系峨边群三段(Pteb3)变质砂岩、板岩、千枚岩。不良地质:岩溶;煤层瓦斯;危岩落石;岩堆;高地应力及大变形。全隧围岩级别:Ⅲ-4185m(36.9%),Ⅳ-6365m(56.1%),Ⅴ-794m(7%)。隧道施工难度较大,安全风险高,是本标段的安全管理重点。主要对策措施:=1\*GB2⑴加强组织安排。快速筹建,安排3个工区12个工作面同时开工,争取早进洞,尽快形成工序循环流水作业,确保工期进度。⑵合理配置开挖、衬砌、通风设备等生产资源和设备,做到适度富裕,留有余地,确保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⑶针对不良地质,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加强超前地质预报,采取各种有效处理措施确保安全可靠,有序推进。⑷大坪山地隧道是全线重点工程,纳入项目风险管理,编制专项安全方案,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积极主动预防。新林官料河双线大桥新林官料河双线大桥桥长229m,桥梁结构采用(2×105)m预应力混凝土T构跨越S103省道及官料河。大跨径T构施工技术要求高;墩高100米1#主墩施工安全风险大;桥台紧接大坪山隧道出口及八月岭隧道进口,施工干扰大;是标段施工组织、技术和安全管理的重点。主要对策措施:⑴加强组织安排。进场后快速施工临时便道,完成临时工程建设,提前安排临河防护桩施工,确保临河基础安全和工期进度。⑵枯水季节优先安排1#主墩钢筋砼围堰及下部结构施工,配置足够的人员和设备,确保(2×105)m预应力混凝土T构工期。⑶合理配置模板等周转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编制(2×105)m预应力混凝土T构轻型挂篮悬浇法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确保工程均衡有序推进。存在危岩落石的隧道洞口施工是本标段的重点本标段大坪山隧道进口附近DK217+515~DK217+545、八月岭隧道进口段存在危岩落石,对隧道口施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施工前首先要对洞口的危岩落石进行现场踏勘、核实,确定危岩落石处理范围、危岩落石节理发育等情况,采取以下工程措施进行防护:⑴清除松动危岩落石。⑵采用M10浆砌片石对危岩落石进行支顶。⑶在危岩落石下方设置被动防护网、主动防护网及防护钢棚架等进行防护。隧道洞口位于岩堆地段施工是本标段的重点八月岭隧道出口段DK238+975~DK239+095位于岩堆地段时,进洞前首先按设计对岩堆进行加固整治,加固处理完成后再进行洞口施工。⑴设观测点进行稳定性监测在岩堆范围内布设观测点,洞口施工前每周观测一次,稳定时方能施工,洞口完成后每月观测一次,并将观测结果记录整理,形成观测图表。⑵地表排水系统在岩堆范围外设置断面尺寸不小于1.0×1.0m的梯形截排水沟,快速排泄地表水。⑶支挡工程在隧道洞口增设抗滑桩、钢管桩、挡土墙等加固支挡工程。有害气体(瓦斯)隧道地层段施工是本标段的重点大坪山隧道洞身DK217+535~DK217+850、DK219+100~DK219+450及DK221+300~DK221+850段穿越二叠系上统乐平组含煤地层,可能存在一定量的瓦斯。瓦斯爆炸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如果由于瓦斯爆炸引起煤尘参与爆炸,则危害将更为严重。本隧道部分部位存在瓦斯,可能出现涌出量较大情况,煤尘具有爆炸性。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制定出以下几点“防爆”措施。⑴领导重视项目部成立以项目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隧道施工通过煤系地层时,以“防爆”为小组的工作为重点。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防爆知识和防爆安全生产制度的教育,监督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落实防爆设备、器材,尤其要把通风和防火种工作抓紧、抓死。组织防爆工作工地救护队,固定人员、设备、医疗器械,落实救护车辆。专职救护人员要经过专门的抢救训练。抢险设备和急救器械由专人保管,经常保持良好状态,并且不能挪做他用。⑵让职工明白对全体进洞施工的人员进行防爆知识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教育,让职工掌握防爆知识,做到既不害怕,又不掉以轻心。让大家知道,巷道中的瓦斯浓度只有在5%~16%之间,又遇到了明火以后。才会发生瓦斯爆炸,两个条件缺一都不会爆炸。隧道施工中只要加强通风,将巷道内的瓦斯浓度降在5%以下,并且严禁使用明火和使用防爆型的设备、防爆器材,严格执行安全施工的规章制度,瓦斯爆炸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还要教育大家,“一人违章整个隧道施工人员遭殃”的道理,人人都要遵守安全规章制度。⑶加强施工通风隧道在掘进过程中,预防瓦斯燃烧与爆炸的主要措施是加强施工通风,防止瓦斯积聚,降低瓦斯浓度,使其浓度保持在规范允许值以下。重新审查施工通风设计和实施方案,要配备两套独立的通风机,工作面须配备局部扇风机进行通风,通风机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不间断通风。停电或通风机故障时立即停工,全体施工人员撤出隧道,通风机恢复正常以后,必须在检查瓦斯浓度含量达标以后才能复工。隧道通过瓦斯地区最好采用全断面或短台阶开挖的施工方法,全断面开挖工序简单,断面大,通风容易,衬砌可以跟紧,能尽快作好模筑衬砌,压浆后封闭瓦斯的泄露。⑷加强爆破施工管理严禁使用导火索和火雷管起爆,必须使用电雷管起爆。每次放炮前必须测定炮眼与工作面附近20m范围内的瓦斯浓度,小于1%时才能放炮。瓦斯地段严禁使用黑火药等非安全炸药以及迟发雷管,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电雷管。不允许打40cm以下的浅眼,任何炮眼的最小抵抗线不能小于30cm。装药要采取连续装药方式,雷管安装在最外面的一节炸药中,不准使用裸露药包。瓦斯地段装药时不准将照明灯拿入工作面,炮工配带矿用头灯。瓦斯地段必须采用防爆型起爆器。起爆地点设在新鲜风流中,并离开挖面不小于200m。瓦斯地段放炮、排除烟尘15min后,瓦斯检测员才可进入,经检查瓦斯浓度小于1%时,工作人员才能进入。⑸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规程制度开挖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在掌子面附近20m以内严禁放炮;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施工、撤出施工人员、切断电源;局部瓦斯浓度达到2%时,全部人员立即撤离出洞、切断电源;瓦斯浓度在1%以下,才准开动电动机械。采用湿式凿岩,严禁打干钻。禁止火源、火种入洞。洞内机电设备采用防爆型,隧道内只准用电缆,不得使用皮线。遵守电器设备及其他设备的安全规则,使用防爆型的电器设备,避免发生电火,洞内所用的运转机械也必须有防爆性能,避免运转时发生高温火花。机械装渣之前必须将渣堆浇湿,以防装渣时铲斗与石渣摩擦、撞击发生火花。施工中随掘进随衬砌,迅速缩小围岩暴露面,尽快封闭瓦斯地段。⑹隧道施工瓦斯检测和监测根据我国目前的瓦斯检测仪表现状,在隧道施工中应采用人工巡检和瓦斯遥测仪连续自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①人工巡检人工巡检,目前还是煤矿瓦斯检测中的一种主要方式。它具有测定数据准确、可靠、检测方式灵活等优点。因此,每个掘进工作面均应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②利用光学瓦斯检定器进行定时、定点巡检。现场成立瓦斯班,设专职瓦检员6人,分三班。每班2人,对隧道进行全天候交叉巡查。由洞外到洞内,重点选择电器设备集中的地点、二次衬砌作业面、开挖工作面作为检测端面。由于隧道断面大,所以每个断面应检查5个点,即拱顶、两侧拱腰、拱脚、各距坑道周边20cm处,每次均应测定风流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在有硫化氢涌出的地点,还需用比长式检知管测定硫化氢。并填写瓦斯日报表。对爆破作业采取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一炮三检制”进行检测。专职瓦检员配备光学瓦斯检定仪、压缩氧气自救器。为确保施工安全,开挖班班长、衬砌班班长、电工、当班领工员应配备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瓦斯检测地点为:ⅰ、开挖工作面和回风流中,爆破地点附近20m内的风流及局部垮帮冒顶处;ⅱ、坑道总回风中;ⅲ、各种作业平台和机械附近20m内的风流中;ⅳ、电动机及其开关附近20m内的风流中;ⅴ洞室中;ⅵ、接近地质构造破碎带,裂隙瓦斯异常涌出地点。瓦斯检查员应将每次检测结果及时填写在瓦斯记录本和记录牌上,出洞后应及时向值班领导汇报。在检测中如发现瓦斯超限或其它异常情况,应即时通知工作面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并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面作业班组、通风管理人员、干部及流动作业人员,应配带便携式瓦斯警报仪,以便瓦斯超限时能及时报警。⑺隧道施工控制瓦斯限值及超限处理措施隧道中瓦斯涌出浓度的大小是危险程度的标志,施工中必须将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的限值以内。隧道施工控制瓦斯限值及超限处理措施见下表。⑻防止瓦斯突然涌出为了防止瓦斯突然大量涌出造成瓦斯爆炸事故和发生涌水事故,在隧道施工中采取边掘边探措施,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前采取防治措施。本设计拟采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超前探测方法。隧道施工控制瓦斯限值及超限处理措施表序号地点限值超限处理措施1低瓦斯工区任意处0.5%超限处20m范围内立即停工,查明原因,加强通风监控2局部瓦斯积聚(体积大于0.5m3)2.0%超限处附近20m停工、断电、撤人进行处理,加强通风3开挖工作面风流中1.0%停止电钻钻孔1.5%超限处停工、撤人、断电、查明原因、加强通风等4工作面回风流中1.0%停工、撤人、处理5放炮地点附近20m风流中1.0%严禁装药放炮6煤层放炮后工作面风流中1.0%继续通风不得进入7局扇及电气开关10m范围内0.5%停机、通风、处理8电动机及开关附近20m范围内1.5%停止运转、撤出人员、断电、进行处理9竣工后洞内任何处0.5%查明渗漏点,进行整治①物探采用矿用地质雷达探测仪进行探测。该仪器可以探测到瓦斯储气构造和岩溶水,探测距离可达60m以上。采用该仪器探测,预计可取得较好的探测结果。②钻探由于物探只能探明储气构造,对有无瓦斯涌出只能定性,不能具体定量和定点。所以,还必须辅之以钻探的方法。本设计在每个探测点向隧道两侧各打1个φ108超前探孔,钻孔设计深度为30m,每25m一个循环。在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个别岩层较厚的地段,可打两次探测孔。③对施工设备、爆破器材和照明的要求在煤矿安全规程中,对瓦斯矿井中的电器设备、照明灯具、通讯、自动化装置和仪器、仪表的选用,有明确的规定。根据铁路隧道的施工特点,除装运设备和打钻设备采用非防爆型外,其余设备(包括照明灯具)均应采用矿用防爆型。因电缆是可能产生电气火花的一个主要方面,故对电缆的选用、连接、敷设等在煤矿安全规程中都做了具体规定。爆破器材在煤矿中使用也有严格的规定。在瓦斯煤层中爆破只能采用煤矿许用的安全炸药和电雷管,若用毫秒雷管时,总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并且不准跳段使用。除炸药、雷管外,为防止炸药爆破时还可能产生的火焰,应按规定作好炮眼的封堵,并保证封孔的质量。此外,隧道内不得使用PVC塑料管,塑料风筒也必须是抗静电和阻燃的。④防尘措施为了防止煤尘爆炸,应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主要是在穿越煤系地层段,应坚持湿式打钻作业,坚持洒水降尘,防止煤尘飞扬。同时应进行定期清扫和清洗隧道内积存的煤尘。喷射混凝土作业采用叶轮式混凝土湿喷机。⑤瓦斯安全检查为保证上述措施的严格执行,统一建立专职瓦斯安全检查、监测管理机构,并成立瓦斯专项试验组。负责瓦斯安全检查、通风管理、瓦斯检测仪表管理和瓦斯监测试验等工作,负责监督和管理施工作业班的瓦斯检查员的业务工作,并定期对瓦检员进行培训。工程难点及对策措施经认真研究分析,本标段难点为隧道高地应力及大变形等。大麦地隧道穿越大合江断层断裂带和高地应力区及遇到软弱围岩体,地质结构复杂,稳定性较差。施工过程中易形成坍塌,施工难度大、风险高,如何超前探测预判、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全方位全过程监控是标段施工管理的难点。隧道高地应力及大变形地段施工是本标段的重、难点八月岭隧道洞身DK231+300~DK235+860段穿越高地应力区及遇到软弱围岩体时,往往在施工中因认识不到位,施工组织不当或措施不当、不足,也不注重保护围岩,而发生软岩大变形的工程灾害,轻则导致局部二衬断面不足(侵限)换拱,重则出现大段落变形侵限或支护破坏返工重做的问题,甚至发生隧道失稳坍塌、出现造成人亡等后果严重的事故,这都必将造成工期延误、施工成本极剧加大等。因此,建设各方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安全负责人及整个管理层就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知识进行全员培训,措施可靠、落到实处,做到变形可控,避免侵限换拱、支护破坏返工重做,甚至发生隧道失稳坍塌的严重后果,正确处理安全、进度、效益三者关系,进度服从安全,效益服从安全。结合我公司在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施工中的经验教训、研究成果,并调研大量国内外典型大变形隧道案例(奥地利的陶恩和阿尔贝格隧道、日本的那山和千惠隧道、国内家竹箐和乌鞘岭及鹧鸪山以及台湾木栅隧道等)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项目对大变形地段实行动态设计,以及对待大变形的设计理念和预设计措施,总结归纳从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技术措施及安全技术措施等方面系统阐述控制大变形的具体做法及要求如下:⑴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关键工序进行管控,切实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做好大变形段落、等级的预测预判,本着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提前制定相应对策与措施。依据铁路总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地质复杂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由设计单位牵头负责的要求,施工单位积极配合做好相应工作,通过现场揭示、超前水平钻孔取芯和围岩地质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地应力测试,围岩松弛圈或塑性变形区测试,同时对地下水情况、地质构造等进行预测预报,依据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判定标准进行预判。大变形预判标准变形等级无大变形轻微大变形中等大变形严重大变形围岩强度与地应力比(Rb/σmax)≥0.50.25≤Rb/σmax<0.50.15≤Rb/σmax<0.25<0.15⑵将监控量测纳入关键工序进行管控,切实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用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的信息结果指导施工,进一步优化、改进支护措施和施工方法。依照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按照建设单位所建立的监控量测信息管理平台开展监控量测工作,用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的信息结果指导施工,进一步优化、改进支护措施和施工方法。监控量测要做到埋点早、监测勤、适度增设量测内容或项目。①在爆破、危石清理、初喷后(不出渣前)尽早及时埋设相应部位观测点,并开始初始量测,尽量减少监测值的不真实性;②采用断面测量和测点、测线相结合,适度加大监测频率;综合设置量测预警值,应用中国中铁隧道防坍安全监测(预警、报警)系统,自动监测,变形量、变形速率超限时预警提示和自动报警。③采取经过标定的收敛仪量测水平收剑,其精度高较全站仪高;使用扫描仪进行断面复测,能够快速准确分析变形部位与大小;而全站仪因点间距较大或人为因素影响,其精度较差、测量速度也相对较慢。其一可以修正预留变形量,其二可以尽早发现变形是否影响到二衬轮廓,以便判断是否采取灌浆加固围岩、加强支护措施或是否扩挖。④软岩的松动圈、塑性变形区测试;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手段,对比分析围岩松动前后波速即可加以判断围岩的松弛范围或塑性变形区。以此设计长锚杆长度。⑶控制变形的措施。①施工组织管理措施施工组织要突出一个“三快”和“一稳”Ⅰ、测点埋设要快;在爆破、危石清理、初喷后(不出渣前)尽早及时埋设相应部位观测点,并开始初始量测,尽量减少监测值的不真实性;Ⅱ、初期支护要快;在爆破、危石清理后,即对围岩暴露面进行初喷,缩短围岩暴露在空气环境的时间;采取施工速度快的机械设备完成喷射砼、锚杆、钢架施工;采用早强快凝喷射钢纤维砼,可掺用硅灰、佛石粉等外掺料,应对渗水地段喷射砼、控制初凝时间、提高早期强度。Ⅲ、快成环;采用短台阶开挖,软岩大变形段Ⅳ、Ⅴ级围岩总台阶长度不超过15m、25m;及时施做仰拱支护,封闭成环,并完成仰拱填充,防止底部隆起,仰拱距掌子面距离控制在Ⅳ、Ⅴ级围岩分别不超过50、35m。Ⅳ、“稳”:衬砌要等围岩变形基本稳定,二衬结构承受荷载要小。②施工技术措施Ⅰ、开挖施工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开挖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原则,尽量使用非爆破开挖,合理控制振速标准。对于Rb≤5MPa的软弱围岩必须爆破时,其振速宜控制在1.5cm/s以内(距离掌子面15m位置,下同);对于Rb=5~10MPa岩石宜控制在3cm/s以内;对于Rb>10MPa岩石宜控制在5cm/s以内。弱爆破遵循11字原则:“浅眼、多孔、多段、少药、大时差”。浅眼即短进尺,满足现行强制性规定要求、炮孔要多,以达到单孔少装药,间排距宜控制在0.8~1.0m;多用雷管段别,其不少于9个段位(ms1、3、5、7、9、MS10及以上为连段)、段间拉大时差并至少保证爆破振动大于全周期的2.5倍、MS1、3、5、7、9各段同段装药量小于齐爆最大装药量,而MS10段及以上各段原则上可以同段装多发,但一般限制同段不超过10发。爆破振动检测采用振动记录仪及自带分析软件。应充分利用振动时程曲线分析独立波形参数和与之一一对应的装药孔参数,统计回归分析近似计算公式,指导爆破设计。Ⅱ、做好排水,防止围岩长时间被水侵泡;围岩有渗水,采取钻孔引排方式,将围岩内富水引出;做好作业面排水,避免水侵泡拱脚、墙脚。Ⅲ、预留足够的变形量;初期要适当放大,根据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动态调整。A隧道埋深较浅(Rb/σmax≤0.15),分下述三种情况参考取值:a当有偏压和渗水存在时,掌子面为全风化层或全风化~强风化岩层、粉质砂粘土和黄土层(含水率过大或较小)、泥夹石等软弱地层时,此类地层均应加大预留变形量,即δ=1.5~2δ0(δ0是不同围岩的规范取值,围岩强度应力比小、强度低偏大取值,反之偏小取值,下同);b当仅有偏压存在或无偏压存在且有地下水存在时,掌子面为全风化层或全风化~强风化岩层、粉质砂粘土和黄土层(含水率过大或较小)、泥夹石等地层时;或自稳时间较短(小于3小时)的软岩地层时,预留变形量取δ=1.5δ0;c当无偏压和水的存在,掌了面为致密的全风化岩层或全风化~强风化岩层、或粉质粘土层或黄土层等土质地层(最佳含水率)、裂隙节理发育且破碎的岩层,此类地层具有相对较长(大于3~5小时)的自稳时间,预留变形量适当加大,即取δ=1~1.5δ0。B当围岩强度应力比介于0.15~0.25时,分情况预留变形量:围岩强度Rb≤5MPa或为膨胀岩时,预留变形量取δ=2.5~3δ0;围岩强度Rb=5~25MPa时,预留变形量取δ=1.5~2.5δ0;当Rb≥25MPa时,取δ=1~1.5δ0。C当围岩强度应力比≥0.25时,分情况预留变形量:围岩极其软弱时,即Rb≤5Mpa、或软化系数<0.5、或为膨胀岩时,取大值δ=4~5δ0;围岩强度Rb=5~25MPa时,取δ=3~4δ0;当Rb≥25MPa时,取δ=2~3δ0。D上面的取值适用于开挖面积80m2的隧道,大于该面积可适当增加预留变形值,小于该面积可适当减小预留变形量。E上面的取值可作为设计和施工前期参考值,具体预留变形量仍需通过现场监测反馈优化,动态调整。Ⅳ、按照设计支护措施严格控制支护实施质量,尽快形成钢架、锚、网、喷共同作用的支护体系。A本项目对大变形地段实行动态设计,届时参建各方将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和现场试验结果等共同制定支护措施及支护参数;严格按照设计支护措施实施,严格控制支护质量,尽快形成钢架、锚、网、喷共同作用的支护体系,在可控条件下控制变形。B控制变形尤其是大变形,支护措施比较强,作业非常耗时,不可能一步施作到位。一般需要分三步施作:即第一步保证施工安全的必要支护(水电称初支、铁路称临时支护)——挂网与拱架、临时锚杆(又称随机锚杆)、3~5cm厚喷砼;第二步不迟后掌子面1倍洞径完成设计的支护措施,如长锚杆、复喷砼等措施;第三步根据量测、断面测量等信息成果,确定是否增加补强支护措施,即加密加长锚杆、嵌拱、围岩灌浆、预应力锚杆、锚筋桩、锚索等措施。C确保支护质量施工过程中除及时施作支护外,严禁削弱设计支护力,即要保障喷射砼强度、锚杆参数等支护措施所提供的支护力。a锚杆、管棚、小导管、锁脚锚杆(管)必须灌浆饱满,超前支护保障有效搭接长度,尤其是严重挤压变形部位要比规范规定再加长1m。b拱架安装前处理局部欠挖,让拱架尽量贴紧围岩以减少脱空,同时还要防止悬空务必保证网片与拱架、锚杆三者有机联合支护。严禁因超挖在拱架或网片后回填片石,更杜绝拱架后有较大空洞,以防止坍方突然冲击支护。c使用中空锚杆时,宜作延伸率检测,并满足相关要求。d锚杆长度必须超过松动圈一定长度,同时必须对锚杆密实度、长度进行无损检测。e钢拱架规格型号、垫板尺寸、安装垂直度、间距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f控制喷砼压力、角度及喷射能力调整,确保不留下空洞。g喷砼宜采用早强混凝土,同时适当增大喷层厚度对控制稳定有益,使用机械手湿喷作业。h锚杆带垫板且置于网片外,让锚杆充分发挥作用,以减轻拱架受力,可防止其扭曲变形破坏。E无论围岩强度应力比如何,按设计和工艺要求施作支护后,如果围岩变形长时间不稳定且变形快达到预留变形的75%时(通过复测断面分析),此时必须尽快补强支护(参数由设计确定)。补强措施或变更补强措施有:a极高地应力的严重大变形可以使用可伸缩拱架,适度容许变形。b当支护未成环,而量测变形较大时,应增设临时仰拱或临时支撑措施。c当为挤压大变形时,锁脚锚管宜使用锚筋桩,且灌浆密实,同时保证其竖向夹角大于300,以防止下台阶开挖不暴露桩身。d如围岩富水或极其破碎,或采取支护措施后变形仍很大,难以控制时,可采用超前全断面预注浆或径向注浆措施。超前支护灌浆对加固围岩有利,要高度重视。e当围岩松动圈或塑性变形区过大,可使用锚索代替锚杆。f改善洞形,采用圆形衬砌。g视围岩稳定与松散程度确定是否采取掌子面喷砼或玻璃纤维锚杆预加固等措施。h支护加强措施选择取决于变形程度和变形部位。可选择一种措施、也可选择数种措施并用,其取决于实际变形部位与大小。Ⅴ、变形基本稳定施做结构(二衬)A待支护基本趋于稳定后施作二衬。监控量测值不能够作为衡量断面是否存在侵空的依据,及时测量隧道断面,尽早核查预留变形是否合理;施作前必须再次复测净空断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果局部因喷砼过厚或喷砼内移导致欠挖,必须作局部欠挖处理。B采取补强支护措施后,如果变形速率较小且数月难以稳定,此时设计应考虑加强衬砌。这对于强调安全步距的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极为重要。C若有永久量测仪器安装在衬砌砼内,要注意正确安装与线路保护,确保数据采集正常。③安全技术措施Ⅰ、应用中国中铁隧道防坍安全监测(预警、报警)系统,自动监测,变形量、变形速率超限时预警提示和自动报警。Ⅱ、严格控制进尺,缩短支护时间,尤其是拱架安装力求机械化作业,当采用人工安装为主时,一次安装榀数控制在2~3榀以内。Ⅲ、软弱围岩的二衬断面至上台阶存放直径大于Φ800高强承插钢管作逃生通道管,同时适当存些食物与水。Ⅳ、掌子面作业人员满足快速安装需要即可,一般控制在9人以内。Ⅴ、需要扩挖换拱时,拱架置换必须遵循由靠洞口方向向掌子面方向推进。拆除一榀置换一榀为原则。为安全起见视情况施作临时支撑,然后再扩挖和置换及补强支护。Ⅵ、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岗前安全知识、技能培训,特种设备人员持证上岗。总体施工组织规划施工目标工期目标本标段计划工期:53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6年4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2020年8月31日。本标段分阶段工期要求标段计划工期(月)计划开工日期计划竣工日期备注EMZQ-4532016.4.12020.8.31质量目标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铁路总公司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必须到达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安全目标⑴杜绝重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⑵杜绝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⑶杜绝重大及以上火灾事故;⑷控制或减少一般责任事故。环、水保目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确保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单位工程验收时,环保验收合格。水体功能、耕地、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噪声、振动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减少水土流失,铁路设施、建筑与沿线城市环境、自然景观和谐相容。文明施工目标现场管理满足《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要求。职业健康目标定期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参建员工职业病发生率小于1.5‰。不出现因劳动力保护措施不力而造成的重伤及其以上事故。标准化管理目标标准化管理执行中国铁路总公司现行规定。有标准化管理的制度。廉政建设目标(1)实现全线零违法。(2)深化铁路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发生违法违纪和腐败事件,无严重不良反映,实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投资控制目标(1)通过比选优化,确定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案,保证总投资目标合理。(2)全面落实合同管理、验工计价、资金拨付、设计变更、费用调整五个方面的控制,确保投资控制在国家和铁路总公司批准的范围内。维稳稳定目标协调参建单位落实环保、水保措施,维护农民工利益,保护被征地拆迁主体的合法权益,杜绝恶性群体上访事件。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组织机构为了加强项目管理、全面履行合同、控制建设投资,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现建设目标,针对本标段工程项目的意义和特点,经过全面工地现场考察,确定按照项目法组建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扩能工程站前工程EMZQ-4标项目经理部,承担本项目施工任务。根据项目特点和工程情况,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组成项目经理部领导层。项目经理部设六部二室一队,即工程部、安全环保部、质量部、工经部、财务部、物机部、综合办公室、中心试验室和精密测量队。项目经理部主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由公司选派,抽调曾参与过国内大型铁路、客专线等施工,具有丰富施工经验、专业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承担本标段的施工任务。施工组织机构见表6-1拟为承包本工程设立的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管理职责业务部门管理职责表序号岗位部门管理职责一项目经理部代表中铁二局对本工程实施组织、指挥、协调与监控,处理一切与本工程相关的事务,对业主全面负责。履行合同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二项目经理执行与有关本工程的实施、完成与缺陷修复等方面的有关事务。对本工程安全保证、质量保证、工期保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劳动卫生等工作负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有关科学发展观和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做好本工程的建设。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三项目副经理协助管理施工生产。在施工中严把安全质量生产关,抓好施工中安全质量工作,把安全质量责任落实到位。抓好施工生产计划与进度的落实,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负责处理现场的一些日常工作。四总工程师对本工程质量、施工技术、计量、测量、试验等负直接技术领导责任,带领并指导所有技术人员开展扎实有效的技术管理工作。提出并贯彻改进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负责组织图纸会审,组织重大技术方案的审查,组织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及批准,负责质量计划的编制,检测标准方案的制定。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具体负责组织对本标段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进行编制及批准后的实施。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及其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审核。组织科研攻关项目,解决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施工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对本工程的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负责,结合本工程的作业环境和施工特点,科学周密地制定并下达安全生产的技术方案、劳动保护措施和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五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职责1工程部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对施工测量进行指导并检查工作。负责对设计图纸进行核对、技术交底、过程监控,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负责编制竣工资料和进行技术总结,组织实施工程竣工后保修和后期服务。组织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开发新成果。按照合同规定,与业主协作配合,协调各作业队做好与其他各承包单位、前后专业工序之间的联系与配合。健全各项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结合本标段实际情况,在各级负责人中明确分工,落实文明施工现场责任区,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有章可循。科学、合理的组织生产,保证现场施工紧张有序均衡地进行。加强各施工队伍之间的紧密配合,减少不协调和矛盾的产生,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完成本工程的临时用地,并配合业主完成永久征地拆迁工作,确保本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如期完成。负责本标段施工过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2安全环保部依据安全目标制定本标段的安全管理规划,负责安全综合管理,编制和呈报安全计划、安全技术方案等具体的安全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组织定期安全检查和安全抽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监督整改。负责安全检查督促,对危险源提出预防措施,制定抢险预案。定期组织对所有参建员工进行安全教育。负责本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及协助业主办理征地拆迁工作。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依据国家及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针对本工程环境特点,制定具体详细的环保、水保规划与措施,并督促各作业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施工不对当地环境造成任何损害。3质量部依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规划,负责质量综合管理,行使质量监察职能。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本项目全部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指导。负责全面质量管理,指导工程项目的QC小组活动,对试验技术工作进行指导。4工经部负责标段内主要合同管理(包括进行工程项目变更设计申报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业主办理验工计价,并按时向业主报送有关报表和资料。负责内部承包合同的制定、签定和管理,指导各作业队开展责任成本核算工作。负责本工程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编制进度计划、定期跟踪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采取纠偏措施,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适时提出计划修正意见报项目经理批准执行。对本工程各工序进行定额测定及分析,适时算出各工序定额并分析各项目定额单价。5财务部负责本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承包合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工作。参与合同评审,组织开展成本预算、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工作。按照会计法负责本工程的资金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的安全和专款专用。6物机部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量完成设备物资采购和管理,并制定本标段的设备物资管理办法。联系厂家完成重大型机械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保养培训工作,检查指导和考核各作业队的物资采购和管理工作。负责本工程全部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制定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根据业主的物资供应方案,积极配合做好“统一采购、集中配送”的物资采购工作,按时上报主要物资申请计划,按招标结果和配送中心的分配数量与中标厂商签订供货合同,在现场执行物资的验收、现场物资信息的反馈,确保施工生产需要。7综合办公室负责处理项目经理部一切日常工作,负责党政、文秘、接待及对外关系协调等工作。下设治安室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做好本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下设卫生所负责工地的消毒、员工医疗、事故救治及流行病、职业病的预防。负责项目信息管理、视频电话会议和工程视频监控网络等系统的建立和维护,负责处理项目经理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记录的数据管理工作,包括施工记录、各种项目管理信息、图片和录像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提供。按业主要求对需要的所有数据以电子文档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介质传送给业主。8中心试验室负责本标段的检验、试验工作,按检验评定标准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并对检验结果负责。负责现场各种原材料试件和混凝土试件的测试、检验及质量记录。根据现场试验资料,提出各种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等试验数据,并在施工过程中提出修正意见报批准执行。配合科研项目完成试验工作,作好资料整理及分析。指导工地试验室做好现场各种原材料试件和混凝土试件的样品采集。9精密测量队负责测量桩橛的交接,根据业主和设计部门给定的控制点,布置施工阶段的测量控制网,负责控制测量、放线定位测量和对工程进行复核、检查及其它抽查性测量工作,负责实施竣工测量,并按规定做好相关的测量记录,参与验工计价收方。项目经理部管理制度根据本标段的实际情况,制定专属于本标段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制度。由于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制度内容很多,以下仅列出了主要管理制度。待中标后,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会列出项目经理部的所有管理制度,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贯彻和执行。安全管理制度针对本标段的安全风险因素的分析结果,制定十二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涉及了本标段安全的方方面面,并在施工全过程认真贯彻执行,把安全始终放在项目实施的第一位。⑴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从项目经理到生产工人(包括临时雇佣的民工)的安全管理系统做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横向到边,人人有责。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现场设置的安全机构,应按施工人员的1~3%配备安全员,专职负责所有员工的安全和治安保卫工作及预防事故的发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认真执行工程承包合同中的有关安全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管安全”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及兼职安全检查人员,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熟悉和遵守本款的各项规定,做到生产与安全工作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按照本项目工程特点,组织指定本工程实施中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如果发生安全事故,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以及其它有关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⑵安全生产教育制在全体参战员工中开展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经理部每月、项目作业队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总结上季(月、周)安全生产情况,布置下季(月、周)安全生产措施,并在例会上学习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坚持每周不少于两小时的班组周一安全学习活动,学习安全操作规程,总结上周安全生产情况,研究本周生产安全措施。本标段将使用当地部分劳务工,对劳务工或新工人进行上岗前的技能和安全基本知识培训教育,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并以“师带徒”的形式在实践过程中熟练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对特殊工种工人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上岗操作。参加施工的人员,具有劳动安全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操作。对于从事电气、起重、建筑登高架设作业、锅炉、压力容器、焊接、机动车驾驶、爆破、有害气体检测等特殊工种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获得《安全操作合格证》后,方准持证上岗。⑶安全生产交底制度经理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下达施工计划时,要针对性地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在开工或施工前由技术或安全专职干部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无安全措施和未进行技术交底不得进行作业。⑷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开工前检查的内容有: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措施是否有切实可行,施工机械设备是否配齐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人员的培训是否合格.责任制否建立,是否有应急预案。在全部都备齐的情况下方可开工。坚持经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堵塞事故漏洞,预防安全事故。经理部每月、项目作业队每周开展一次安全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有: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隐患、查落实;重点检查施工用电、模板工程、机械设备等。并对防坍塌、防高空坠落、防物体打击、防交通事故等措施检查落实。每次检查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要求,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专业性的安全检查主要是针对重大危险源,对施工现场的特种作业安全、现场的施工技术安全、现场的大中型设备的使用、运转、维修进行检查。季节性、节假日安全生产进行专项检查。⑸安全标准工地建设开工前,经理部制定并颁布安全标准工地建设规范文件,使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活动标准化、规范化。⑹安全交接班制度领工员、作业班组向下交班时,交接安全生产情况及注意事项。⑺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按照本项目工程特点,组织制定本工程实施中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如果发生安全事故,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以及其它有关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事故的调查报告,找出原因,总结教训,制订切实的防范措施,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⑻安全设计制度针对施工过程中隐患多的工点或工序,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时,同步进行安全防护方案的设计,并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审查,并报监理和业主审批后执行。⑼安全生产奖惩制根据我公司颁布的《安全生产奖惩办法》,对参加本合同段施工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⑽周一安全活动制作业队及其作业班组每周一开展不少于2小时的安全活动,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总结和布置安全生产各项工作。⑾班前安全讲话制作业班组进入工点施工作业前由班组长和安全员进行班前讲话,交待有关安全注意事项。⑿安全操作挂牌制工序和设备的主要安全操作规程悬挂于工地,在危险处设置警示牌提醒作业人员。质量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信誉的重要保证。根据本标段的实际情况,在重难点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并与本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一道,成为把控标段质量的重要保证。=1\*GB2⑴执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度。①广泛深入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强化全员创优意识,坚持开展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活动,不断健全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质量控制能力。②制定质量创优规划,确定项目工程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实行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狠抓落实,实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动态控制。③从单位到班组、班组到个人,层层签订质量责任状,实行终身负责制度,依法进行施工质量管理。⑵实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①项目开工前,参加对审计文件的会审,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技术途径,确定工程项目适用规范、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并用其作为施工过程指导性文件。对设计文件有疑问或认为设计文件存在问题,应及时向客户、监理、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文件会审应以《设计文件会审记录》形式作出会审记录。②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技术人员负责向作业队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提出并明确工程项目、技术标准、质量目标、质量保证措施及要求,以及工程项目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及操作规程,并以《技术交底书》形式下达并记录。必要时可邀请设计单位,业主参加。③施工方案审批制度单位工程开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并报审。④工程质量检查制度。a开工前检查的内容有:图纸会审是否满足施工需要技术交底、现场施工测量和放样计算复核、按规定进行交接等是否完成。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已进行操作人员的上岗培训,是否掌握应用。施工准备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创优目标、质量措施是否制定。开工报告是否制定并申报审批。原材料实验是否完成,并且合格。b施工过程中检查的内容有:是否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组织实施。施工测量:放样是否经过复核无误。是否进行换手复核,以确保工程的可靠性,保证管段在施工中的准确性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以及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规范,验标规定,抽查质量评定表格和工程实际是否相符。原始记录是否完善,记载是否详实。是否按规定进行材料实验和检验,其结果是够满足实际要求,合格证件是否齐全。是否按工艺设计及规范、规程要求组织施工。配料计量是否准确。全面质量管理推行情况,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是否正常开展。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有效地运行。对违反规定的施工操作方法,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指导纠正后施工。对隐蔽工程、重点部位、关键工序施工,检查值班情况,核实值班记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控制。c定期质量检查制度公司每月组织一次综合质量检查评比活动,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主持,相关人员参加,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