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的比较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的比较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的比较资料仅供参考文件编号:2022年4月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的比较版本号:A修改号:1页次:1.0审核:批准:发布日期: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的比较摘要:经济圈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变化,三大经济区未来发展趋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影响和作用,本文通过对三大经济圈的一些分析比较,对其发展状况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关键词: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竞争力和最具活力的三个地区,各经济区的发展继续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增长极。随着国内外形势和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不断发展变化,三大经济圈发展阶段和发展历程不尽相同,因此以下我将着重从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优势条件,限制因素等方面来分析比较三大经济圈的发展状况。1、三大经济圈的基本情况比较珠三角面临南中国海,为西江、北江、东江的汇合处,也即珠江的出口处,水陆交通发达、海外联系便捷,是内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地区。珠三角素有“珠三角”、“大珠三角”之分。近年来又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其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这说明了珠三角的迅速崛起以及有着巨大的拓展空间,并且有望成为世界瞩目的特大经济区。珠三角发展特色主要表现在:实现了富饶地区的快速城市化;形成了“外向导入式”为主的发展模式;呈现出以农村城镇化为主导的“爆发式”城市化;表现出多中心、高强度、聚集式的城市群发展形态;勾勒出内、中、外三个圈层的“圈层式”经济与城市发展特点;在城市与乡村的连接地区出现了一种“既非城市又非农村”的特殊空间结构形式。长三角紧临东海,为中国最大的内河长江的出口处,长江的黄金通道流经29个主要城市,把长三角引向内陆腹地,是世界与中国大陆连结的重要门户地区。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8个城市和浙江省6个城市,共计15个城市,以后又有浙江台州市加入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即所谓的“15+1”。长三角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的发展特色主要表现在:形成综合性产业基地;城市化呈现结构性大发展;城市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圈层特征明显;城市与城镇工业化水平较高;城市大物流条件初步形成;城市教育科技实力雄厚,高层次人才密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比较富裕,全国领先。环渤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北部地区,通过京津唐城市带引向中国北方腹地,区位特殊,工业密集、城市密布,是内地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门户地区。由京津领衔的环渤海湾经济区产生于1986年,一般认为,狭义上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其目标是打造以北京、天津为双核的世界级城市。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已形成了“5+2”战略合作格局的框架,即河北、山西、辽宁、山东以及内蒙古中东部5个省区,北京和天津两个市。环渤海地区发展特色主要表现在:形成了中国重要的工业密集区和大型城市群;区域规划发展的起步较晚,区域经济发展相对于珠三角和长三角明显落后;开始全力构建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新平台,建立“多赢”的区域协调和合作新机制。2、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三大经济圈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之比分别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次产业的排序依次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呈现二、三、一结构,环渤海呈现三、二、一结构。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长三角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高,其次为珠三角,京津唐最低。第三产业比重则呈相反态势,由高到低依次为环渤海,珠三角和长三角。上述现象说明,环渤海经济圈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升级换代快,且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在环渤海经济圈内部,北京三次产业构成依次为%,%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最高。此外,河北省廊坊,保定,秦皇岛三市的产业结构也呈现三、二、一结构。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只有上海,南京,广州的三次产业构成为三、二、一结构。从主导产业看,三大区域有同构现象。如都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在区域内部,也存在一定的产业趋同问题,如同处长三角的浙江、江苏两省主导产业雷同。表1三大区域产业发展概况比较表区域GDP中三次产业绝对数值(亿元)GDP中三次产业相对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长三角珠三角5.6环渤海2773.484.0全国表2三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列表区域GDP中三次产业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长三角0.23珠三角环渤海全国3、限制条件分析长三角(1)、土地限制因素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工业总量,并且这种集中的趋势还在加强。随着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土地短缺开始成为制约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在长三角很多地区,已普遍存在企业排队等地的现象。由于土地总量不足是客观事实,土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势头。(2)、水资源限制因素长三角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区域内河网密布,水资源很丰富。但是随着长三角的经济发展,不重视环境保护,水质型短缺越来越严重,太湖蓝藻爆发致使沿岸地区饮水困难,给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有些地区过分使用地下水,致使地面沉降,有的地区沉降超过1米以上,对房屋等设施的寿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3)、矿产资源限制因素长三角地区矿产资源稀少,大量依赖进口,尤其是石油,煤炭,各种有色金属和无色金属矿物等。由于矿产资源稀少,大量进口,给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压力,也增加工业生产成本。由于矿产资源稀少,浙江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建起了核电站,对附近的安全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隐患。(4)、外贸出口型限制因素长三角地区充分融入了世界经济发展中,依靠外贸快速发展起来,但是由于2008年爆发经济危机使外贸大幅下降,对长三角的部分企业造成了致命影响,很多企业陷入困境。而且由于土地价格上升,劳动成本上升,越来越不利于加工外贸企业的发展。珠三角(1)、经济增长模式仍属粗放,增长后劲乏力一是珠三角的经济增长尚未完全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模式,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然靠粗放型外延扩大再生产来实现。首先,从全社会范围看,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益提升缓慢。2001~2009年,珠三角的投资效果系数(当年新增GDP/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投入产出比率(当年GDP/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二是作为推动经济增长主动力的工业仍呈高消耗、低效率。三是在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品牌、核心技术,承接高级产业转移不足等诸多因素下,珠三角增长后劲乏力。(2)、比较优势效应日趋弱化。首先从国内看,珠三角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先发优势”已大大减弱。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开放已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发展,许多地区在承接国际大企业和新兴产业方面走在了珠三角前面,其次从国际看,珠三角作为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后发优势”也逐渐弱化。进入21世纪后,珠三角地区“电荒”、“油荒”、“劳工荒”接踵而至,要素供给不足,土地、劳动力、能源配置等均出现瓶颈,珠三角缺乏创新与研发,仍是粗放的生产方式,一般制造业尚未走出模仿学习阶段,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又很薄弱,致使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中,难以承接高层次的国际产业分工;而低层次的产业,在追逐高额利润的目的下,逐渐向其他地区转移,如东南亚。后发优势也不容乐观。(3)、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升级受限。虽然近几年来,珠三角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相对有所提高,但以“三来一补”产业为主的珠三角,区内的“三资企业”技术研发多在境外进行,而内资企业尚处于吸收、消化阶段。内资企业自身拥有的技术,大多以外观设计为主,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不多,关键技术仍受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的限制而引进困难,自主研发水平又提高缓慢,远不足以支撑珠三角经济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4)、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不足,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珠三角经济区缺乏深层次的分工,发展协调不足。长期以来,珠三角并未形成各具特色良性互动的产业分工格局,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现象愈演愈烈,并渗透到每个领域,而工业结构雷同已成为珠三角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难点和障碍,城市产业同构化趋势日益严重。从企业间的联系来看,珠三角的中小企业之间还没有建立起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无法享受到有利于提升价值增值的纵向分工的好处。作为珠三角“两大增长极”的广州和深圳除了在金融、汽车和成套设备制造、石油等领域拥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外,其他产业与东莞、佛山、中山、珠海等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环渤海(1)、产业结构趋同。与珠三角区类似,环渤海区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不足,产业同构严重的现象。区域内绝大多数地方没有发展起以本地特有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等各种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主导产业,产业分工不合理。环渤海经济区自始至终都缺乏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层面上来规划区域的产业分工和地域分工。全区由京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这三大块独立的制造业区域组成,制造业布局分散,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各省市的产业之间的联系程度甚至不及各自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程度。许多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产业,目前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又出现趋同现象。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环渤海经济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最大的达到,结构相似系数超过的有4对,平均相似系数在以上。例如钢铁工业,各省市都自成体系,相互之间争资源、争市场,重数量轻质量,产品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各自优势都难以得到发挥。(2)、经济上的二元结构大量存在。环渤海经济区二元经济结构十分坚挺,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突出,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难度巨大。原因主要在于民营经济不发达,能够接受素质不高的农民的企业职位十分有限,另外还有严格户籍制度的限制。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也是一种二元结构。北京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很难流动到周边的中小城市,因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微乎其微。相反,却还存在一种中小城市的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向北京流动的所谓“虹吸现象”。(3)、环渤海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危机。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高速增长给这一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造成的巨大压力。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环渤海长期以来处在环境超负荷的状态当中,在可见的将来,这种局面难以改变,而环渤海沿海地区的环境超负荷状况更加严重。在各种制约因素中,水资源严重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今后环渤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4、三大都市圈未来的发展展望珠三角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为:一是调整发展模式结构。实行两大调整,把“轻型化外源型经济”调整为“轻型化与重型化相协调的外源型经济”,把“外源型经济”调整为“外源型与内源型相协调的经济”。二是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包括三个方面:把珠三角的目标定位为中国南方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把建立一个国际化的操作平台作为珠三角未来战略发展的关键,把全面推进“9+2”泛珠三角发展战略作为增强经济增长后劲的重要抓手。长三角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为:一是把苏、浙、沪“三合一”的经济分立化形态提升为“三融合”的经济一体化形态,抓紧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协调。二是把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四个中心”定位的国家战略,成为长三角的共同行动战略。三是把市场与政府的两股推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新人教版1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第2节世界洋流的分布与影响课后练习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 2025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5生物圈与植被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含解析鲁教版
- 2023届新高考新教材化学鲁科版一轮学案-第10章第34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 玉溪师范学院《合唱与指挥》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项目发展计划
- 玉溪师范学院《城市地理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废铅酸蓄电池购销合同
-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2024年高三5月综合练习数学试题试卷
- 盐城师范学院《羽毛球》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口腔门诊消防疏散应急预案
- 最全的俄语教学课件
- 改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状况PDCA
-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方案
- 循证护理学(理论部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复旦大学
- 医院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工作总结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泰山学院
- 餐饮档口和门店消防安全培训
- 喷锡培训教程
- 幼儿园卫生知识讲座
- (完整)土地复耕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