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及医病关系_第1页
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及医病关系_第2页
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及医病关系_第3页
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及医病关系_第4页
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及医病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及医病关系期末考6月24日3:15 pm地点:待安排你吃对药了吗?对大部份的人来说,吃药不是件新鲜事了,但要达到百分之百的药效,可不是把药吃下去就算了知道如何正确地处理、使用药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吃错药送医 应保留外包装供医师参考 更新日期:2006/12/15 18:30 台中县一名88岁的老妇人,最近因为肚子痛,家人错把降血糖药当成胃药,给她服用,最后老妇人陷入昏迷,送医发现这名老妇人患有低血糖症,施打葡萄糖后才恢复意识。医生指出,生病最好听从医师指示服药,胡乱吃药不但无法达到药效,反而会危害性命。(廖彦翰报导)又给错药!嘉义荣民医院把钙片当高血压药给病患吃 :2006/1

2、1/28 17:30 继华济医院拿伪药给病人的事件后,嘉义荣民医院又发生给错药的离谱事件。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有狭心症和高血压,但吃了嘉义荣民医院开的心乐锭心血管用药,却一直没有改善,经比对才发现竟然吃的都是钙补锭病人家属痛批医院管理不当,卫生局也已经着手调查这起疏失庞清廉报导常用的药物种类口服药:锭剂胶囊药水口溶锭常用的药物种类针剂:肌肉、静脉、皮下、脊椎内常用的药物种类皮肤用药:擦剂、药水、喷剂、贴片眼睛用药:药膏、药水口腔用药:擦剂、喷剂鼻腔用药:擦剂、喷剂塞剂:肛门、阴道看诊及拿药的正确步骤(1)1.民众在就医前要先了解自己的疾病要看的科别,才不至于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2.就医时要将

3、自己的状况简单明疗详细告知医师,如有同时看二诊以上或服用其他药物,也应告诉医师,如未能用口诉症状时,可于事前用笔纸书写清楚或请子女代书,并仔细聆听医师医嘱。看诊及拿药的正确步骤(2)3.您应该让医师或药师知道您是否有下列情况:(1). 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其中包括非处方药、营养补给药品、草药等。(2). 您有任何的药物过敏经验。(3). 您已经怀孕或者正计划怀孕。(4). 您正在喂母乳。(5). 您有其他疾病,如心脏病、精神疾病、胃溃疡、脸、唇、舌部有不寻常的动作 看诊及拿药的正确步骤(3)4.领药时要确定处方是否是自己的,核对姓名、性别、年龄、向药师确认,并确认领药号码,按照顺序领药,确定所

4、领的药品是否自己的,并了解如何使用、注意事项、天数、颗粒数是否足够,不懂可随时向药师询问。看诊及拿药的正确步骤(4)5.服药要在意识清楚之下,遵照医师指示服用,不可随意停药及自行改药,随时注意服药后的身体变化,如有不明白之处,可请教原医疗院所药师或小区药局药师。请看以下的故事,你能指出主人翁做错的三件事吗?糟糕!下班回家后,小王忽然想起今天早上忘了吃药,他走进厨房,从台子上的瓶瓶罐罐中拿起药瓶,标签上写着:每天早晨于空腹时服用。小王看看表,还有10几分钟才到7点吃晚饭时间,于是他赶紧补服药丸,为了加速药效,他还特地先把药丸磨碎才服用。小王心想,这样明天8点起床时就可恢复正常服药了。请把你发现的

5、错误指出来。小王的错误小王的第一个错误:把药瓶放置在厨房,室温较高、湿气较重而使药物较易变质,且厨房中众多的瓶瓶罐罐也会提高误服药物的风险。第二个错误:对空腹的定义认知错误。真正的空腹时间应该是进食前至少一小时、或进食之后至少两小时,因此小王选择饭前十几分钟吃药是不合格的。第三个错误:擅自把药丸磨碎使用,以为这样做可以提高药效。其实把药丸磨碎或把胶囊打开,不但可能减低药效,还可能伤害身体。忘记吃药怎么办?如果你认为小王不该补服药,那你就猜错了。不过这并不表示每次忘记服药然后想起来时都要补服,因为这个决定取决于药物的种类、服用的次数、及想到要吃药的时间。简单地说,通常应该在想起来漏吃药的时候立刻

6、补服,但是如果离下一次服药的时间已颇为接近,那就不需要补服,然后在下一次服药时间照平常的剂量服用。切记不可任意服用双倍剂量,以免产生严重副作用。药要放哪里? 张先生带回了他前几天才领走的药物,要求药师换一瓶新的,因为药丸忽然全变成粉了!他并无夸张,药瓶中大部份的药丸已呈粉状,但他并没有把药瓶摔落或压碎药丸。于是药师为他更换了药丸。过了两天,张先生再次回到药房大发雷霆,因为药丸又碎了。药师仔细检察了他带回的药丸,结果发现那些药粉似乎湿湿的,但张先生坚持他并没有加任何东西到药瓶中。深入询问之后,药师才发现原来他把药物收在浴室的橱柜上,加上药瓶很难开,所以他取出药丸后没有把盖子旋紧,使得浴室中的蒸气

7、跑进药瓶里面侵蚀了药丸。经过解释之后,张先生改把药瓶收在别处,药师也帮他换了一个较好打开的瓶盖,药丸从此不再变成粉末。药物该如何保存?(1)1.药物保存原则要避光、避热、避湿。储存药物的好地方,不但要能防止药物提前变质,也要防止误服意外。除了少数必须存放于冰箱的冷藏室内(保存温度通常为摄氏28度)的药品外,通常阴凉干燥的地方便是储存药物的好所在。2.药物最好单独收藏且不要任意更换装药的容 器,过去曾有民众误把三秒胶当成眼药水使 用,最好瓶子上有清楚的标示说明。药物该如何保存?(2)3.放在安全不易取得的地方,家中有孩童或任何可能误食药物的人,更须特别注意4.使用过药物后要记得把盖子旋紧,减少药

8、物与空气或外面脏东西接触的机会。5.在使用期限过后,应把过期的药物丢弃,以免跟新拿的药混淆。用药三不政策1.不要擅自更改药量、用药次数和间隔时间及其他用药指示:所有的指示都和药物的效力及安全相关,因此不要认为一天吃两次、每次吃一粒,可以当做一天一次服两粒。2.不要随意放置药物或积存、共享药物:对的药不该给错的人吃,上一次生病用的良药也可能变成这一次的毒药,因此请大家以负责的态度使用药物。3.不要怕问问题:不要怕麻烦医药人员或觉得自己很无知,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要记,毕竟你才是药的使用者。 医病关系与如何正确就医?医病关系邱小妹妹事件的震撼 平心而论,未亲视病患固然不对,但将无法治疗(或照顾

9、)的病人转院应是正确的判断,大家扪心自问,若医师跟您说,开完脑子,在急诊挪张床来让您住,这样的刀您敢开吗?医病关系生命是无价的,医疗不是交易行为;医院不是商店,医师不是业务员。因此,医院不应该把病人当顾客,病人也不应该把自己当成消费者。如果医师把病人当成顾客,他可能向病人推销不必要的药、不必要做的检查、不必要动的刀;如果病人把自己当成消费者,他也可能想多拿药、多做检验,如此不但浪费健保资源,还可能伤害到自己。 医疗质量台湾医疗改革基金会公布了该会委托e社会信息中心所做的台湾医疗质量民意调查结果,发现九成以上民众认同医师门诊卫教说明的重要性,但是发现有57.1不超过五分钟的门诊时间,却让医师即使

10、有心,也无力响应民众需求。近六成(58.2)民众向医师陈述病情的时间在3分钟内,如此短暂的看诊时间,使得医病良好沟通变成非常困难的任务 。医生与病人的立场医生与病人之间本需要某种相互信任的基础,如果医生的专业性任意遭受挑战,致使民众尚失对医生的信任,则不仅医师难以施展其专业,对于病患来说也将无所适从。然在病患的立场上,医生虽然基于专业训练来提供医疗服务,但能否以此而武断地剥夺病患对本身身体状况知的权利与病患自己选择治疗方式的权利?病患仅能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而无从做出其他选择吗? 现代医疗的特征医疗方面医师的自主性大不如前:受制于健保局、医院内规等医学新知识进步太快,没有医师能精通所有医学知识病

11、患方面医疗知识大幅提高自主性较强你的新角色积极的合伙人新时代的医病关系是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病人方面: 提供详细、正确的信息;寻找与健康相关的议题;和医生做清楚明确的沟通 - 医生方面: 愿意分享知识;懂得关怀;视病如亲;也愿意为病人的福利而寻求其他专业支持如何与医生沟通?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很多的病人是大部份台湾医生的宿命。如何把握珍贵的看诊时间,做最有效率的正确诊断及治疗,除了仰赖医生的经验之外,病人事前做好准备,也有助于医病的沟通。如何与医生沟通?-平常的准备勤做功课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用在医病关系上更是明显。做个用功的病人,当你知道的愈多,医生愈不敢轻忽你的权利。平时多浏览医药相关的书

12、刊杂志,以及各大医院的网站,搜集有关自己或家人疾病的相关资料,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可能的治疗方法。如何与医生沟通?-看诊之前:准备一张清单,把症状都记下来:何时出现、持续多久、在什么部位、试过什么方式的治疗、带你所服用的药物清单(及对何药品过敏)、若之前医疗记录和检查结果(抽血、X光片、计算机断层等)与此次状况有关,可一并带去。以下是一般医师常问的问题:1.哪里不舒服?症状出现在身体的哪个部位?例如肚子痛,是上腹痛、下腹痛、左边痛、还是右边痛,可能诊断都不同。2.怎样不舒服?痛、痒、麻、还是酸?痛是闷痛、绞痛、抽痛、刺痛、或是像刀割的痛?有没有合并其他的症状(例如发烧、呕吐),尽量找出最贴切

13、的形容词,让医生知道你的感觉。3.不舒服多久了?有没有特定的时间?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持续不舒服,还是一阵一阵间歇性地发作?有没有什么特定的时间(例如饭后、睡前、白天或晚上)?4.看医生前,曾经如何处理不舒服的症状? 例如自行先吃止痛药、冰敷、擦了药膏、或是接受过其他的治疗(包括中医、西医、或其他另类疗法),处理后,症状是否好转?如果有使用药物,必须记录药物的名称和剂量,最好把药罐或药袋直接拿给医生看。5.有没有其他的疾病?或正在做其他的治疗?慢性疾病的患者,务必让医生知道你的治疗情况,正在服用的药品或营养品,也别忘了把完整的包装带给医生看 6.其他重要的参考信息?例如过敏史、过去曾做过的相关检

14、查报告、女性正在怀孕或准备怀孕、月经生理周期等,都可能是医生做判断时的重要参考。注意不要自作主张,反而害了自己。有许多直肠癌患者,常自认肛门流血是痔疮的关系,而粗心的医生也接受了病人的诊断,没有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认,因此错失了治疗的时机。如何与医生沟通-看诊期间1.表达你担心的问题: 在和医生面谈一开始就把担忧说出来2.务必简明扼要: 超过70的个案中,单单病人对症状的描述,医师就可以做出初步的判断,所以把你清楚的部分说出来,有助于快速正确诊断。如何与医生沟通-看诊期间3.据实以告,不要隐瞒: 把可能引起症状的直觉或想法告诉医师;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听从医师的建议,你就该说出来,有时他会提替代

15、建议。4.发问: 别怕开口问你认为愚蠢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表示重要的担忧或误解。在进行检验时、开立处方时或建议手术时都要发问。如何与医生沟通-看诊期间5.共同做出医疗决定: 选择任何治疗前,不应该只由医师单独决定,你必须知道其治疗费用和危险性,包括可能的并发症,还有个人的成本,及保险是否给付,清楚明白后再与医师共同决定。6.清楚了解医师的指示: 如果经常记不得医师的指示,看诊时可做笔记,或带别人一起去,帮忙聆听或记重点。如何与医生沟通-看诊期间记笔记 除了看病前对疾病信息、问题及身体状况的纪录之外,看病时也可记下医生提醒的重要讯息,例如:生活饮食上的禁忌、该注意的药物副作用等。另外,也可请教

16、医生相关的专有名词(例如疾病名称的全名、药物的学名、手术或检查的全名),方便自己再寻找相关的数据。如何与医生沟通-看诊结束1. 请医师重复重点(1)诊断的结果(2)医生的看法(3)医生的治疗建议与指示(4)接下来的计划(5)你该怎么做如何与医生沟通-看诊结束2. 了解接下来的计划是否应该回诊?何时回诊?为何需要回诊?是否要做检查?什么检查?何时做检查?是否有副作用?如何知道检查的结果?是否要服用药物?什么药物?服用的方法?何时做检查?是否有副作用?出现副作用怎么办?有没有任何危险征兆是你应该注意,并主动告知医师的?如何与医生沟通-看诊结束3. 让医师觉得有所回馈配合检查与治疗达成病患应尽的义务有疑问与困难(包括经济困难)尽量提出来尊重医疗人员诊治其他病患的权责口头致意不需要物质上的回馈如何与医生沟通特殊事项若要动手术,建议和医生讨论以下问题:动手术的目的?不动手术会有什么后果?手术对疾病的帮助有多大?除了手术,有没有其他的治疗方法?必须在多快的时间内动手术?手术时需要全身麻醉还是半身麻醉?这项手术会有哪些风险及后遗症?有解决的办法吗?手术后会有器官机能短暂或永久丧失的问题吗?需要复健吗?手术后大约几天可以出院?多久才能完全复原?这次手术及住院,大约需要自费多少钱?还可以到哪里去征询其他医生的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