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模拟题四_第1页
04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模拟题四_第2页
04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模拟题四_第3页
04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模拟题四_第4页
04教师招聘教育理论模拟题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20年正蒙教育寒假作业模拟题(四)一、判断题1.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2.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3.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了apple和pie,学习applepie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水平迁移。(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说明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5.认知失调是态度发生变化的先决条件。( )6.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实行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7.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结构的综合化、活动化和选择性。( )8.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9.学校教育制度的确

2、立要充分考虑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发展需求。( )10.保持在头脑中的材料数量上的变化,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的。( )二、单项选择题11.提出“教育即生活,是学生个体经验的增长;学校即社会,课程以学生经验为中心”这一基本观点的学派是(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1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封建社会末期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13.“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A.论语B.学记C.大学D.孟子1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

3、A.严格的等级性B.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C.教育目标明确D.鲜明的阶级性15.某班教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结果如教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趋严重。上述事实表明教育( )。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B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C.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D.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16.学记中“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强调的是( )。A.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B.教育对文化的作用C.教育对经济基础的作用D.教育对政治制度的作用17.我国唐代

4、设立“六学二馆”主要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A.阶级性B.等级性C.宗教性D.民主性18.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大器晚成”、“聪明早慧”的说法,这体现了人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19.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A.教育管理制度B.国民教育制度C.义务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20.“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A.系统性B.巩固性C.思想性D.启发性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思想陶冶法C.实践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22.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是( )。A.正蒙书院B.岳麓

5、书院C.京师同文馆D.南洋公学学院23.考试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但若教师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就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书呆子型”成就中心的偏向,这说明教育具有( )。A.正向显性功能B.负向显性功能C.正向隐性功能D.负向隐性功能24.下列选项中,主要致力于教师组织结构变革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小班化教学B.分层走班制C.翻转课堂D.小队教学25.在人格特质理论中,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 16 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物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B.吉尔福特C.奥尔波特D.斯普兰格26.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的历史演进过程是( )。A.结合-分离-结合

6、B.始终紧密结合C.分离-结合-分离D.始终相互脱离27.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状态向现实状态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A.学校教育B.教学C.道德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28.张老师在讲会意字“坐”时,说两个人在土堆上就表示“坐”。小明认为不对,应该是两个人背靠背坐在火车上,长的一竖表示硬座的靠背,一短横表示座位,一长横表示火车的地板。张老师与小明的不同理解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拥有不同的( )。A.程序性知识B.策略性知识C.显性知识D.隐性知识29.在教育研究中,有一种研究主要关心的是待定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及其意义,强调研究的情境性和深度挖掘,而不太关注研究的普适性,这种研究是( )。A.思辨研

7、究B.实证研究C.质的研究D.量的研究30.英国科学专家斯滕豪斯曾说过“课程发展即教师发展”,这句话高度概括了课程改革与( )之间的密切关系。A.教师专业成长B.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教师C.教师能力D.教师教育水平31.学校作为社会的特殊组织形式,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在社会文化影响下,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下列不是学校文化特征的是( )。A.教育性B.选择性C.独特性D.成长性32.有的学生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说明知识概括属于:( )。A.理性概括B.常规概括C.感性概括D.近似概括33.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的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实验基础是( )。A

8、.教学与发展B.教学最优化C.设计教学法D.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4.双轨制中,其中有一轨是自上而下形成的,这条轨道承担的教育职责是( )。A.普通教育B.职业教育C.精英教育D.大众教育35.素质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打基础”的教育,其基础性不仅体现在学生素质是做人成才的基础,还体现在( )。A.每个人的素质是整个民族素质的基础 B.素质教育是在人生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实施C.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D.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6.主张评价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非预期的结果”的是( )。A.目的游离B.目标评价C.过程评价D.CIPP模式37.直接从教学目标

9、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属于( )。A.内容型策略B.综合型策略C.形式型策略D.方法型策略38.新课程要求改变以往过于侧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 )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A.学习态度B.学会生活C.学会学习D.情感体验39.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是按照观念的抽象、概括和包容程度进行组织的,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当学生已掌握的概念在概括和抽象程度上高于学习的概念时,这种关系的建立过程被称为(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联结学习40.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强化普及意识,淡化教育中的( )。A.特

10、长B.甄别C.选拔D.成长41.每当新老师来到学校,校长都会交给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到:“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境,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这位校长强调了三维课程目标中的(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能力42.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材料促使学生联系策略的某一个成分和步骤,这种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是( )。A.指导学习模式B.程序化训练模式C.

11、交互式教学模式D.完型训练模式43.( )主要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而在教学全过程中把教学自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方式。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教学反思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44.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这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 )。A.生成性B.自主性C.实践性D.整体性45.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道德的;只有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求时,才可以说他是有道德的。”这句话体现出品德的( )。A.社会性B.独特性C.多样性D.稳定性

12、46.某语文教师带领同学学习完描写人物的课文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心目中的妈妈。通过写作学生体会到了妈妈的关爱,展现出了对妈妈的信赖,也更尊重和理解了自己的妈妈,这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 )。A.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B.发展智力和掌握知识相统一的规律C.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47.一般来说,高频次的活动可以作为低频次活动的强化物。例如小明喜欢玩积木,不喜欢写作业,可以让他完成一定的作业之后再去玩积木。最早提出该观点的是( )。A.普雷马克B.斯金纳C.班杜拉D.霍桑48.学生证明某一命题或定理时、要运用数字符号和概念来进行推导和求证

13、,这是( )。A.直观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分析思维49.无论人们对狼孩儿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教育,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体现了学生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不平衡性B.差异性C.阶段性D.互补性50.孟老师告诉同学们:“只要按时完成作业,就不会被批评”。孟老师的这种教学行为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规律中的( )。A.惩罚B.负强化C.消退D.正强化51.学生对教材的掌握,不仅可以通过系统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也可以通过形象感受、情感体验的方式,即学生不仅“知道了”并能“言传”,才算认识,而“体验到了”可以“意会”也是认识。这体现了( )。A.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B.教学过程

14、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D.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52.下列关于学生学习风格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场依存型的学生偏爱自然学科且成绩较好B.视觉型学习者对自己能够动手参与的认知活动更感兴趣C.聚合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擅长把理论应用于实践D.沉思型学习者更擅长从总体上分析问题53.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A.教书育人B.依法执教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54.“生而知之上者,学而知之次者,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体现了( )。A.环境决定论B.教育万能论C.遗传决定论D.社会决定论55.教育发展的一

15、个高级阶段,也是社会文化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A.学校教育B.个性化教育C.全民教育D.制度化教育56.一个人做事盲目、独断,说明他意志的( )品质较差。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57.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10岁的学生小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是( )。A.主动感与歉疚感B.勤奋感与自卑感C.同一性与角色混乱D.自主感与羞怯或怀疑感58.“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运用的德育方法是()。A.实际锻炼B.榜样示范C.陶冶教育D.品德评价59.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展览馆、大自然和其他社会场地参观,这种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

16、察和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属于( )。A.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B.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C.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D.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60.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定目标,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以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这种做法符合( )。A.“最近发展区”理论B.实践论C.内法论D.外铄论61.现在中小学提倡开设兴趣班,比如艺术类的、科普类的、技术类的等,这是基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设置的不同形式的系列课程。该类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核心课程D.活动课程62.( )倡导“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的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

17、地促进儿童道德力的发展”。A.马卡连柯B.斯宾塞C.科尔伯格D.杜威63.下列关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的表述,错误的是( )。A.图式是知识的一种表征方式B.图式是概括化的动作模式C.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D.图式是具有可逆性的一种操作64.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不是互相对立的,学习动机激发的重点在于外部动机的不断内化。持这一观点的动机理论( )。A.成败归因理论B.成就目标理论C.自我价值理论D.自我决定理论65.小王开车行驶在马路上,突然从路边窜出一条狗,此时他顾不上多想,迅速转动方向盘并急刹车。停车之后,他才感到自己的心怦怦乱跳,呼吸急促,觉得害怕。能够较好地解释该现象的情绪理论是

18、( )。A.詹姆斯兰格理论B.坎农巴德学说C.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D.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66.对个体原本就感兴趣的活动提供外部奖励有可能降低其内部动机。这一现象被称为( )。A.罗森塔尔效应B.旁观者效应C.德西效应D.蔡戈尼克效应67.威特金把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 )。A.冲动沉思B.同时性继时性C.场独立性场依存性D.聚合思维发散思维68.“鹤立鸡群”中的“鹤”和“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的“红”容易被人们知觉到,这种现象所体现的知觉特性是(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69.下列选项中,属于界定清晰的问题的是( )。A.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B.怎样读好一本书C.如何根据已

19、知条件解应用题D.怎样教育子女成才70.在教育研究中,( )是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目的是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和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A.调查研究法B.实验研究法C.观察研究法D.行动研究法71.有研究发现,优生在阅读时如果遇到陌生的材料时会有意识地放慢速度。他们采取的这种措施属于下面哪种策略( )。A.计划策略B.组织茦略C.监督策略D.调节策略72.小莉活泼好动、热情大方、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但她做事缺乏耐心与毅力,稳定性差。由此可以判断出她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73.根据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个体身上所具

20、有的最典型、最概括的人格特质是( )。A.共同特质B.首要特质C.中心特质D.次要特质74.最早通过“潜伏学习实验”证明强化不是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B.托尔曼C.皮亚杰D.布鲁纳75.“甜蜜的嗓音”、“温暖的色彩”,这种感觉现象是( )。A.适应B.对比C.后像D.联觉三、多项选择题76.下列观点属于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的有( )。A.两种工具观B.发生认识论C.最近发展区D.智力发展内化说77.人格的特征有( )。A.独特性B.稳定性C.整体性D.功能性78.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B.谈活法C.演示法D.参观法7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 )

21、。A.预习B.备课C.上课D.作业的布置与批改80.某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是( )。A.内因性动机B.外因性动机C.近景性动机D.远景性动机81.自我意识主要包括( )。A.自我超越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82.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A.问题情境B.定势与功能固着C.原型启发D.已有的知识经验83.教育制度的根本特征有( )。A.规范性B.系统性C.强制性D.有序性84.有关学科课程说法正确的是( )。A.以学科严谨的逻辑结构为中心进行课程编排B.学科课程的优点是逻辑性强,效率高C.高度浓缩人类文化的精华,具有较强的简约性易于组织教学D.禁锢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

22、生的社会生活能力85.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A.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B.评价教师的工作效果C.指明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向D.检查学生的发展程度86.“场独立”的概念来源于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它是指默写人很容易地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场独立”型人的特性包括( )。A.对客观事物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B.对于事物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C.他们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信息内容D.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水平上对实物判断和加工87.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管理才能取得成

23、效。下面对德育工作理解正确的是( )。A.德育工作主要是在学校内完成的,家长的教育作用不如教师的教育作用大B.德育具有多种途径C.德育工作的内隐性和分散性,客观上给德育管理带来一定的限制和困难,容易造成人们对德育管理的忽视D.加强德育管理是新时期提高学校德育质量的必然要求,现代德育管理具有时代意义88.原型内化指的是( )。A.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B.出声的内部语言阶段C.不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D.不出声的内部语言阶段89.下列有关练习与技能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练习成绩有起伏现象B.技能成绩随着练习而提高C.技能形成必须经过一定的练习D.技能形成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90.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

24、定指出,班主任是目前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的主要实施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班主任由学校从任课教师中选聘B.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C.教育局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工作D.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四、不定项材料分析题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教师问:“谁是最可爱的人呢?”一个学生站起说:“老师,我是不是最可爱的人啊?”老师说:“你热爱劳动,乐于助人,你是可爱的人;如果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发言,那么你也是最可爱的人。”请回答下列问题:91.该老师运用了哪些德育原理?( )A.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B.平行教育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D.从学生实际

25、出发原则92.你认为,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德育方法有(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品德评价法D.陶冶教育法93.德育的主要途径有( )。A.共青团、少先队活动B.班主任工作C.课外、校外活动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94.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品德发展上施加影响,促使其品德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C.社会通过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D.家长的道德水平与学生的道德需求之间的矛盾95.在德育活动中,表扬与批评属于( )。A.说服教育法B.自我修养法C.

26、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法参考答案模拟题(四)一、判断题1.【解析】略。2.【解析】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和沛西能;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3.【解析】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了 apple 和 pie,学习 applepie 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正迁移或具体迁移。4.【解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句话肯定了遗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5.【解析】认知失调是态度和品德改变的原动力。6.【解析】略。7.【解析】新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等三个基本特征。8.【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的。9.【解析

27、】略。10.【解析】保持在数量上的变化,一般表现为识记的内容随着时间的进程呈减少的趋势,甚至遗忘。但是保持在数量上的变化还表现为记忆恢复。记忆恢复是指识记某种材料,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二、单项选择题11.C【解析】题中观点是杜威提出,为实用主义教育学派。12.D【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这个时期属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13.B【解析】略。14.B【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受人统治;被统治者供养别人, 统治者被人供养。反映了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15.D【解析】略。16.D

28、【解析】略。17.B【解析】“六学”中的国子学,仅收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女;大学收五品以上官职的子弟;“二馆”的崇文馆和弘文馆则专收皇帝、皇后的近亲及一品相国的儿子。这可看出我国封建社会的学习教育不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且在统治阶级内部也采取森严的等级制。18.C【解析】略。19.D【解析】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20.B【解析】略。21.A【解析】略。22.D【解析】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是 1897 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学院。23.D【解析】教育的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正向功能主要是对学生起到积极影响的功能,而负向功能主要是对学生

29、产生消极影响的功能。题目中将学生培养成“书呆子”,显然属于负向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是有目的,有计划对学生的影响,而隐形功能是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负向影响显然不是有意而为,有目的而为,所以属于隐形功能。终上所述,教育具有负向隐性功能。24.D【解析】小队教学,小队教学是由教师、实习教师和教辅人员组成的教学小队集体研究并编订教学工作计划,分工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和评价教学效果的组织形式。小队教学是对教师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的一项尝试,旨在发掘教师个人的特殊才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25.A【解析】16 种人格因素问卷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编制的用于人格检测的一

30、种问卷,简称 16PF26.A【解析】原始社会,教育和生产劳动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生产劳动是脱离的,资本主义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步结合,所以在历史演进进程中教育与生产劳动呈现结合-分离-结合的状态。27.D【解析】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过程中,个体主观能动性起到决定性作用。28.D【解析】这道题说的是老师跟学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理解,是因为他们的背景知识不一样儿他们自己头脑中的经验应该属于隐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是如何掌握住这个字的,如果说。老师掌握这个字是按照什么方法来掌握的。学生掌握这个字是按照什么方法来掌握的,这个应该是策略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更侧重的是在头脑中思考的这个过程。29

31、.C【解析】考察的是质性研究的特点,探究教育活动的本质意义,不太关注研究的普适性。30.A【解析】教师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既是条件性资源也是素材性资源。课程的发展与老师的水平是息息相关的。斯滕豪斯这句“课程发展即教师发展”这句话高度概括了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之间的密切关系。31.D【解析】学校文化的特征具有教育性,选择性,创造性,差异性。故本题选择成长性。32.C【解析】知识的感性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低级概括,往往学生会借助事物的表面特征对知识进行概括。题目中学生只看到表面现象,就妄下判断,属于感性概括。33.A【解析】赞可夫提出了教学与发展,奠定了实验教学论体系的的实验基础。3

32、4.C【解析】19 世纪的欧洲实行双轨制,一条是自上而下,属于学术教育和精英教育,只有资产阶级的子女才能享受这种教育的权利。35.A【解析】素质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打基础”的教育,其基础性不仅体现在学生素质是做人成才的基础,还体现在每个人的素质是整个民族素质的基础。36.A【解析】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强调教育评价的重点是“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而美国的斯克里文提出了目标游离模式强调评价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非预期的结果转变。37.B【解析】内容型策略: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形式型策略: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方法型策略:以教学方法和技

33、术为中心的策略,这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的领域。综合型策略:前面所述的三种策略不同,它不是按教学过程的某个构成要素为中心,而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38.C【解析】在课程功能上,改变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39.B【解析】考察的是下位学习的概念,将抽象能力弱的归纳到抽象能力更高的概念之下,属于下位学习。40.C【解析】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强化普及意识,淡化教育中的选拔意识。41.C【解析】42.D【解析】考察的是完型训练模式的定义。完形训练就是

34、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提高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完形训练的好处就在于能够使学生有意注意每一个成分或步骤。而且每一步训练所需的心理努力都是学生能够胜任的,更为重要的是,每一步训练都给学生策略应用的整体印象。43.D【解析】考察的是教学监控能力的定义。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而在教学全过程中把教学自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方式。44.B【解析】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自主性,实践性,整体性,可以自主选择学校目标、内容方式。45.D

35、【解析】品德的稳定性是指道德行为成为固定的稳定不变的东西。46.D【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根据题中语文教师让学生通过描写人物而感受到妈妈的爱,并由此体会到妈妈的不易体现为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47.A【解析】普雷马克原理指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由于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所以又被称为祖母原理。先让孩子做一部分不喜欢的事写作业,再做喜欢的事玩积木,即体现为普雷马克原理。48.C【解析】略。49.A【解析】发

36、展的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因为狼孩儿的语言、身体、心智技能等方面错过了最佳发展的时期,所以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关键期体现出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所以选 A。50.B【解析】根据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说,反射规律中的负强化的表现为撤销厌恶刺激,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题中批评是厌恶刺激,为了增加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所以撤销了一个厌恶刺激即批评,所以选 B。51.B【解析】教学活动,既是科学活动,同时也是人文艺术活动。学生对教材的掌握,不仅通过系统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也通过形象感受、情感体验的方式,即不仅知道了

37、,并能言传,才算认识;而体验到了,可以意会,也是认识。52.C【解析】A 是场独立型学习者的特点,B 是动觉型学习者的特征,D 是整体性策略的学生特点。所以选 C。53.A【解析】教书育人是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54.C【解析】孔子阐述了人固有的聪明与愚笨的状态且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体现为遗传决定论,选 C。55.D【解析】制度化的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也是社会文化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一个标志。56.A【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易受暗示性与独断性。57.B【解析】

38、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10 岁的学生处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中的勤奋对自卑感(6、7 岁到 12 岁)。所以选 B。58.C【解析】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运用的是环境陶冶。59.C【解析】略。60.A【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即体现为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所以选择 A。61.D【解析

39、】根据杜威对经验课程的论述,经验课程也叫活动课程。是指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62.C【解析】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道德冲突已中寻找正确答案,从而有效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所以选 C。63.D【解析】守恒是具有可逆性的一种操作。所以选 D。64.D【解析】在德西的自我决定理论中,他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内化动机。他认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不是互相对立的,学习动机激发的重点在于外部动机的不断内化。所以选 D。65.A【解析】在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中认为情绪的产生不是生理变化产生的原因,而是生理变化产生的结果。所以选A。

40、66.C【解析】德西效应是指不恰当的外部奖励削弱了个体的内部动机。所以选 C。67.C【解析】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的分类是由威特金划分的,冲动型与沉思型的分类是由卡根划分的。所以选 C。68.B【解析】选择性体现了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关系,把需要的对象从背景当中挑选出来。所以选 B。69.C【解析】ABD 都属于结构不清晰的问题:目标状态不清晰。所以选 C。70.B【解析】实验研究法是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目的是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和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71.D【解析】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遇到困难或偏离目标时,采取相应的

41、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优生在阅读时如果遇到陌生的材料时会有意识地放慢速度体现为调节策略。所以选 D。72.B【解析】多血质最大的缺点就是三分钟热度,见异思迁,虎头蛇尾。所以选 B。73.B【解析】首要特质是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最典型、最概括的人格特质。所以选 B。74.B【解析】托尔曼的认知符号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认知地图、期望、SOR、潜伏学习。所以选 B。75.D【解析】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外一种感觉的现象。所以选 D。三、多项选择题76.ACD【解析】发生认识论是皮亚杰的观点。所以选 ACD。77.ABCD【解析】略。78.CD【解析】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属于语言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79.BCD【解析】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