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弋文人聚会的雅与趣文人聚会在先秦两汉时期得以起源和形成。早在先秦时期,文化知识被贵族阶层及士人群体所垄断,他们在聚会 上宴饮赋诗,可视为文人聚会的最早源头,诗经小雅中就有很多诗歌描绘了贵族间的宴饮聚会场景。及至汉代,文 人逐渐从士人阶层中分化出来,文人群体间的聚会活动才正式出现。西汉初期,采取了分封与郡县并置的统治策略,各 诸侯王为壮大声势,纷纷招贤纳士,使得大批文人雅士得以聚集,从而为文人聚会提供了条件。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 景帝时梁孝王组织的兔园之会,梁孝王“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未至,居客之右。王 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谢惠连雪赋)。兔园之会形成了以邹
2、阳、枚乘、司马相如等宫廷文人为主体的聚 会活动,他们在聚会中饮酒、吟诗、作赋等行为确立了后代文人雅集的基本范式。不同于汉代,文学主要是作为经学的附庸而存在,魏晋南北朝进入文学自觉的时代,文人群体的主体精神和人生 价值得到发扬,文人雅集开始频频登场,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样态。如建安时期,三曹父子凭借帝王身份和出众的文才 成为文坛领袖,他们与徐干、陈琳、刘桢等人聚集邺下,“行那么连舆,止那么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 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曹丕与吴质书),并由此创作了大量的宴饮诗,成为当时文人雅集的真实反映。又如东 晋永和九年的上巳节,以王、谢等大族为中心的江南名士聚会于会稽山阴的
3、兰亭。兰亭雅集将文人聚会和节日风俗进行 了结合,通过曲水流觞、吟咏赋诗来体玄悟道、畅叙幽情。而这次聚会又经过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书法传播,成为了 文人聚会的典范,在历史上最负盛名。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著名的文人聚会还有西晋时“二十四友”的金谷之会、东晋谢 氏家族的乌衣之游、刘宋时竟陵八友的西邸之会等,形成了以门阀士族文人为主体的雅集活动。唐宋时期,随着科举制的实施,门阀士人受到打压,庶族士人通过考试进入权力中心,形成了大批的科举文人群 体。这一群体的出现,促进了文人聚会的樊展,使之前以皇族、门阀及文学侍从之臣为中心的雅集,转向了以科举文人 群体为中心的雅集。随着文人主体的变化,一方面聚会的组织开始涉
4、及到文人群体的各个层面,既有以帝王及上层文人 主导的宴饮聚会,如宋徽宗亲自创作的文会图反映的就是以皇权为中心的文人雅集;又有下层文人自发组织的聚会 活动,如唐末五代时期,大量文人隐居庐山,他们经常集会唱和。另一方面聚会也更为常态化和多样化,不但出现了以 科举为中心的同年、同僚及同乡间的赏游性文人聚会,各类主题性聚会也越来越多,如曝书会、耆老会、茶会、诗社等。 这一时期较著名的文人聚会,如唐代中期白居易与胡杲、吉政等九老组织的香山雅集(又称“九老会”),北宋时期驸马 王诜与苏轼、米芾、黄庭坚、秦观等著名文人组织的西园雅集等,都是影响深远的文人聚会,被后人所追慕和效仿。尽管唐宋以后文人聚会的基本范
5、式已经确立,但真正的文人雅集直到元代才形成规模效应和深远影响,出现了 著名的玉山雅集。玉山雅集是由元末昆山富豪兼诗人顾瑛主持,“元季知名之士,列其间者十之八九其宾客之佳,文 词之富,那么未有过于是集者”,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影响之深远,成为了文人聚会的巅峰,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赞誉为“文采风流,照映一世”。一些普通的社会性聚会,往往因为文人的参与而呈现出高雅的格调,最具代表性的即岁时节日聚会,如兰亭雅集 就发生在上巳节。上巳本是古人到水边沐浴以祓除不祥的民俗节日,文人们选择这一天聚会,对传统的节俗活动进行了 改造,增加了曲水流觞、宴饮赋诗、玄理清谈等环节,提升了上巳节俗的风雅韵味。据世说新语
6、言语,洛下诸名士 上巳节共至洛水边修禊事,返回后,乐广问王衍曰:“今日戏,乐乎? 王曰:“裴仆射善谈名理,混混有雅致;张茂先论 史汉,靡靡可听;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洛下名士在上巳节进行雅集清谈,反映出与众不同 的审美旨趣和思辨智慧。除此之外,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也是文人聚会时经常挑选的日期,文人群体高雅的参与 方式,赋予了民俗节日以独特的文化内涵。文人聚会在模式和内容上也处处透露出雅的格调。一般来说,历代文人聚会大都会沿袭兰亭雅集的模式,在环境 优雅的山水胜景或私家园林中,众名士济济一堂,他们或饮酒品茗,或吟诗作文,或谈玄论道,或琴棋书画,形成一种 自觉的文艺组合。而这些
7、内容,本就是君子雅道的重要内容,古代有九雅之说,包括寻幽、酌酒、抚琴、荷花、焚香、 品茗、听雨、赏雪、候月;又有八雅之说,即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可以说,文人聚会的模式虽然大同小异,但基本离 不开这些风雅元素,相传李公麟创作的西园雅集图,就详细描绘了王诜、苏轼等十六人雅集的情形,共分五组:“提 笔作诗”“展卷作画”“弹琴静听”“题石挥毫”及“谈经论道”,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迥异尘俗的精神追求。而文人聚会的雅,有时还表达在聚会时的场景布置中,如酒器、茶器、乐器、盆景插花、文房四宝、古董字画 古代文人并不追求器物的奢华,却对器物的材质、内涵和精美程度要求严格,正是因为这些器物可以借助于自身的文化 意
8、蕴,提升聚会品质、陶冶文人情操。文人聚会之雅,还表现在众多文艺作品的创作上。文人聚会时,在与自然山水的接触中,在推杯换盏的促发下, 很容易激发创作欲望,于是挥毫泼墨,创作出诗歌、书法和绘画等大量的文艺作品。而诗、书、画本为文人之专长,也 是文人风雅最直接的表达。故举凡文人聚会,必定作诗,或同题唱和,或分韵赋诗,像顾瑛的玉山雅集就做到了“会有其 人,人有其诗,而诗皆可诵”(李祁玉山名胜集序)。而兰亭雅集的唱和成果兰亭集,不但完整地保存了流传下 来的37首诗歌,王羲之创作的兰亭集序更因其精彩的文字和隽逸的书法,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尽管当时还 没有出现绘画的创作,但兰亭雅集却成为绘画史创作的
9、重要母体,出现了大量的兰亭修禊图。文人雅集与诗、书、 画的创作相互成就,共同谱写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风雅一脉。文人聚会之目的,或基于某种社会需求,如仕宦与荐举;或出于对精神生活的需要,单纯地追求一种雅趣精致的 艺术化生活方式。可以说,前者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而后者是文人雅集的理想形态。不过,因为文人自身的文化修 养,不管哪种类型的文人聚会,都会带有这一群体的审美趣味,大致来说:一是雅趣。前文已经提及,文人雅集无外乎借饮酒、品茗、赏花、抚琴、赋诗、作画、谈玄等内容来实现。而这 些内容,恰恰是文人雅趣之所在。以饮酒为例,常人饮酒,往往无所节制,但文人在雅集时饮酒却别有风味,经常设置 诸多工程来增加趣
10、味性,如曲水流觞就是古人举行祓禊后,端坐水溪两边,在上游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酒杯停到 谁面前,谁就一饮而尽,并即兴赋诗一首。而那些不能赋诗的,就要罚酒,像兰亭雅集时,有四十二人参见聚会,但“前 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文人雅集时,还有酒令的设置,可以用于佐酒助兴。文人酒令又称 雅令,包括字词令、诗语令、酒筹令等,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有云:“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因文人酒令多以诗词和经史典故为题,故称“穷经史”,目的在于考察文人的才华和机智。酒令之外,还有茶令,是随着 文人茶会逐渐开展起来的一种文字游戏,像唐代著名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就是颜真卿等
11、人在聚会时以联句的方式 即席创作的茶诗。这些工程的设置,大大增加了文人聚会的趣味性,在“争强好胜”的情绪状态中,激发了文人的创作欲 望。二是闲趣。张潮幽梦影云:“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那么能读书,闲那么能游名胜,闲那么能交益友, 那么能饮酒,闲那么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雅集本就是文人闲适时光的重要活动,其组织或在公务之余,以追求 片刻之闲,如唐代“凡曹司休假,例得寻胜地燕乐,谓之旬假,每月有之”;或多在文人退休隐居之际,主动追求闲适 时光,像白居易香山寺诗云:“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就写出了 白居易等九位长者在香山隐居雅集时的闲适状
12、态。而后代效法白居易香山雅集的更是不乏其人,据濯水燕谈录载, 司马光晚年,优游洛中,不屑世务,自称齐物子,他与富弼聚集洛中士大夫贤而老自逸者,置酒赋诗,时人呼之为“洛阳 耆英会”。文人在追求安闲自适的雅集乐趣之外,也非常注重内心的自由与愉悦,像玉山雅集的组织者顾瑛有诗题钱舜 举浮玉山居图云:“无官落得一身闲,置我当于丘壑间。便欲松根结茅屋,清秋采菊看南山。”便是文人看破名利辞官 归隐,在自然山水之间探寻清闲之趣,从而觅得内心的舒适与安闲。三是逸趣。文人的雅集活动多项选择择风景宜人的自然胜境,将参与者安置在一种悠然自得,与自然相通的气氛之中, 然后再通过诗酒风流来激发文人之逸趣。世说新语任诞就载,阮籍、嵇康等七人聚会时,“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 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工正是在舒畅和谐的情绪环境中,文人们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激发感官上的 体悟,享受超越现实的逸兴,像兰亭集序就写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王羲之在宇宙的无限中观察人生之有限,以人生之悲苦来体味宇宙的旷达,最后得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 怀,其致一也”的结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综而言之,雅集作为文人交流的独特形式,其以雅作为文化品格,以趣作为精神追求,在实现情感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
- 2025年的购房定金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广告骰子加工合同
- 2025标准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协议
- 廉租房买房合同范本
- 2025xy装修合同协议书样本
- 英文大米购销合同范本
- 2025短期雇佣退休人员的合同
- 2025租房简单合同范本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学真题库-12
- 2025年高压电工作业考试国家总局题库及答案(共280题)
- 文化遗产学概论:第七讲 遗产的完整性问题
- 钢结构设计总说明(新版)
- 2017年中国陵园墓地市场规模现状分析及十三五投资价值评估报告(目录)-副本-副本(3)-副本
- 装修项目技术标(范本)
- ASME规范中焊缝RT评定法则
- 二手车营销策划方案
- 中小学科学学科分项等级评价操作手册
- 风机基础降水专项施工
- 《松树的风格》原文阅读
- 盾构施工管片渗漏水原因分析及预防堵漏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