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城县阿尔果木煤矿风险勘查设计_第1页
拜城县阿尔果木煤矿风险勘查设计_第2页
拜城县阿尔果木煤矿风险勘查设计_第3页
拜城县阿尔果木煤矿风险勘查设计_第4页
拜城县阿尔果木煤矿风险勘查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37新疆拜城县阿尔果木一带煤矿风险勘查设计方案新疆中浩矿产勘查资询限责任公司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目的义务一、目的义务新疆库拜煤田拜城县柯兰古塔格煤矿风险勘查是由天业公司与XX公司共同出资进展。勘查任务由新疆中浩矿产勘查公司承当。经过风险勘查初步了解了勘查区构造形状;初步了解可采煤层层位、厚度和可采煤层的分布情况;初步评价煤层稳定性,对勘查区的开发、开采技术条件做初步分析,其最终目的是经过地质勘查,为后续勘探提供地质资料。本次普查任务的详细义务是:1、确定勘查区的地层层序,详细划分含煤地层,研讨其堆积环境特征和聚煤特征;2、初步查明勘查区构造形状,初步评价勘查区构造复杂程度;3

2、、初步查明可采煤层层位、厚度和主要可采煤层的分布范围,大致确定可采煤层煤类和煤质特征,初步评价勘查区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4、调查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特征;大致了解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环境地质现状;5、大致了解勘查区开发建立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煤的开采技术条件;6、大致了解其他有益矿产赋存情况;7、估算各可采煤层推断的和预测的资源量333+334,推断的资源量333占总资源量的比例不低于总资源量的30。设计主要实物任务量任务工程单 位设计任务量一、测绘任务二工程丈量点20三勘探线剖面丈量km215.00 二、地质任务一110000地质丈量km223 二110000水文地质丈量km

3、223 四12000勘探线剖面丈量km15.00 三、探矿工程一岩心钻探m1600四、物探(一)二维地震1、地震剖面丈量km202、地震物理点个1000二综合测井1、井斜丈量m16002、井径丈量m16003、井温丈量m16004、天然测井m16005、自然电位测井m1600四、样品采集1、煤心煤样件302、瓦斯煤样件5 3、力学实验样件154、水质全分析样件4 勘查周期为10个月,2021年6月提交及相应图件和附件。截止目前,该区域内的探矿权属新疆库车县九荣路桥维护有限责任公司一切第二节 位置与交通一、位置任务区位于拜城县北东40方向70千米,黑英山乡依干都娃村十大队北东,行政区划隶属拜城县

4、黑英山乡管辖。15万国际规范分幅为K4470甲K44E011019牙土尔幅。矿区中心坐标:东经823530,北纬421345。矿区东西长约10.3千米,南北宽约2.8千米,面积23.68平方千米,西与拜城县阿尔格敏煤矿隔河相望,东部约30千米为库车县俄霍布拉克煤矿。二、交通矿区位于拜城县黑英山乡依干都娃村北东,由拜城县沿S307省道及X344县道至黑英山乡有柏油路95千米,由库车县沿G217国道、S307省道及X344县道至黑英山乡有柏油路97千米,再由黑英山乡经依干都娃村到矿区20千米有便道可通汽车,外部交通较便利见图11。矿区内没有道路,但地形平坦,大部分区域可通行车辆,区内交通条件良好。

5、勘查区距最近火车站及机场均在库车县,直距80千米。第三节 自然地理及经济情况一、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矿区地处天山南麓山前地带,黑英山盆地西北缘,地形地貌属山前洪积扇,海拔16201820米,北西高,南东低,矿区切割较弱,地形平坦。二气候水文矿区气候属温带大陆半干旱性气候,气候枯燥,夏季炎热,冬季干冷,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7.4左右,一月平均气温在-13.8左右,最冷可达-25左右,八月平均气温21.4左右,最高可达30。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大,年平均降水量243.4mm,年平均蒸发量1775.6mm,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48月多风,以西北风为主,普通23级,最大可达78级。每年11月至翌年2月

6、为冰冻期,最大冻土深度可达0.89米。矿区内植被、水系不发育,没有年年地表径流。矿区周边水源丰富,紧邻矿区西部有泊尔孜克列格能达里亚河,东部有阿尔腾柯斯河,年年流水,水质好,水量充足。三地震矿区地处天山地中海地震活动带,地震较频繁。据记载,近百年来本区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22次,平均每45年发生一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4次,最大一次发生在1944年3月9日,震中位于拜城县托克逊乡十三大队北,震级7.25级,震中烈度10度,近年来,本区弱地震也较频繁。根椐新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勘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0.15g,地震根本烈度为度。二、经济情况矿区周边主要居民为维吾尔族,主要从事农业及

7、畜牧业,生活物资可以自给,但经济相对落后,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油菜、向日葵等,矿区的消费生活物资主要靠阿克苏市、拜城县、库车县及当地供应。第四节 以往地质任务解放前,已有中外地质学者到过邻区,积累的地质资料对后来的地质勘探任务有一定参考价值。1、19521953年苏联地质探矿部外事局与第十三航空地质调查大队,在库车拜城宽广地域进展过120万综合地质调查,指出“沿卡普斯浪河及其以东地方,有气煤和气肥煤,这些煤虽不能单独炼焦,但可做为配煤,并能炼出良好的焦炭著有“东天山南麓库车区19521953年地质综合报告共3卷。此项任务对后来煤矿地质勘查任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2、195

8、8年,自治区745队在“库车洼地开展了大规模煤质普查任务,著有,对全区煤层进展了对比和储量计算。对煤质进展了确定,煤层进展了对比。除可采煤层外,大部分对比正确,该项任务对今后在本区进展煤田地质勘查任务具参考作用。3、19811983年,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完成了包括本次任务区在内的K44黑英山幅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对本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等做了较为系统的划分和研讨,是本次任务的重要根据。4、20052006年,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对西邻的拜城县阿尔格敏煤矿进展了勘探任务,详细查明了该井田范围内的地层、构造、煤层、煤质等情况,并估算331+32+333级煤炭资源总量1

9、亿3千多万吨。该井田间隔 本次任务区约2千米,二者之间及本次任务区内均被第四系山前洪积扇巨厚卵砾石层所覆盖,阿尔格敏煤矿所获得的成果,对本任务区的找煤任务具有很强的指点意义。5、2007年5月2021年8月,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和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先后受库车县九荣路桥维护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在矿区内开展了二维地震勘探及钻探任务,主要完成的任务量为:二维地震勘探8.06千米,钻探5.05米3孔,大致了解了矿区内的第四系厚度,但由于地震勘探效果不好,未能对钻探任务的布置提供有效根据,仅有ZK102孔见有几层薄的煤层和煤线,根据地层判别,为下侏罗统阳霞组J1y之煤层,即通常所称的B组煤。第二章 区域

10、地质第一节 区域地层矿区地层区划属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塔里木地层区2、塔里木地层分区22中的拜城地层小区221。见图21。区域内主要堆积了中、新生界的地层,以三叠系、侏罗系、第四系为主,盆地中部被大面积第四系洪冲积层所覆盖,北部中高山区出露有古生界二叠系、志留系、泥盆系的地层见表2-1、图22。 区域地层特征一览层表 表2-1系统地质称号及符号岩性厚度米称号代号第四系全新统近代堆积Q4砾石、砂土、上更新统Q3110中更新统Q24080侏罗统下统克拉苏群阳霞组J1y石英砂岩、粗砂岩、粉砂岩夹煤层212628阿合组J1a砂岩、砾岩、粗砂岩夹煤层、煤线200517三叠系上统小泉沟群塔里奇克组T3t碳

11、质粉砂岩、砂岩夹煤层73420黄山街组T3h砂岩、砾岩夹煤线299下 统俄霍布拉克群T1eh砾岩、砂岩、泥岩547二叠系上 统比尤勒包谷孜群P2by砂岩、砾岩、灰岩、炭质页岩286下统小提坎力克组P1X砂岩、灰岩350志留泥盆系上志统下泥盆统阿尔腾克斯下亚组S3D1aa灰岩、硅质568志留系上志留统乌帕塔尔坎组S3w灰岩、结晶灰岩435现将区域内主要含煤地层特征由老到新表达如下:1、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T3t该组为一套河流相及泥炭沼泽相,岩性以砂岩、粉砂岩夹煤层组成。为南疆地域主要含煤层位之一,含多层工业煤层,厚73420米。下与黄山街组为整合接触、上与下侏罗统阿合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塔里奇克组

12、按岩性可划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岩性为深灰、灰、灰黑色的薄层状的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夹工业煤层。煤层产于上段上部及顶部,共112层,总厚1.324.6米,为一套河流、泥炭沼泽相的多韵律堆积。下段岩性为灰、灰绿、浅灰黄色砾岩、砂岩,为一套河流相碎屑堆积。本组总体有三个由粗到细的旋回组成,每个旋回下部由绿灰色、灰色砂岩、砂砾岩组成,具有交错层,为河流相堆积,上部由灰黑浅灰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可采煤层组成,为泥炭沼泽相。2、下侏罗统阿合组J1a该组由于岩性巩固、单一,在区内常构成陡峻的单面山。又因岩性全由砂岩夹砾岩组成,又称作“规范砂岩层,为一套河床相或河流三角洲的粗碎屑岩建造,为A组煤

13、层间接找矿标志。下与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T3t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上与下侏罗统阳霞组J1y为整合接触。区域内岩性、岩相变化不大,区域上夹泥岩及煤线。厚度普通200517米,普通为200300米,变化总体趋势是东厚西薄。6、下侏罗统阳霞组J1y该组为一套由河流相、泥炭沼泽相、湖泊相组合的陆相含煤地层。该组含多层工业煤层,主要由灰白、黄灰绿色粗砂岩、砾状砂岩与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及炭质泥板岩和煤层组成。为南疆地域主要产煤地层之一。含有丰富的植物及少量孢粉化石。区域上,厚度变化是东厚西薄,厚度212628米,普通为500余米,下与阿合组J1a整合接触。本组按岩性可分为四个岩性段,自上而下分别为:炭质泥板

14、岩段、B含煤段、砂砾岩段、下含煤段。炭质泥板岩段为本区标志层,为一套湖泊相,岩性为黑、灰黑色泥板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其他三个岩性段,由于划分不一,故合并为含煤段。此段岩性特征是上、下细而中间粗,如结合阿合组看,本区下侏罗统由下而上明显构成粗细粗细两个完好旋回。本组工业煤层赋存于B含煤段普通有14层,总厚27米,其特点是煤层单层少,但厚度大。下含煤段不含工业煤层均为煤线或无价值的薄煤层,但层数众多,具河流相的典型多阶特点。第二节 区域构造区域大地构造上处于塔里木华北板块,塔里木微板块1塔里木中央地板11的北缘,紧邻虎拉山晚古生代裂陷槽13。见图2-3。虎拉山晚古生代裂陷槽是在华力西构造变动晚

15、期与南天山褶皱回返后开展起来的阿尔卑斯期坳陷,具有多旋回构造变动的特点,自燕山期到喜马拉雅期构造变动有越来越强的趋势,其剧烈的构造运动涉及到矿区范围,使次一级断裂较发育。区域构造线总体呈近北东南西向展布,断裂构造主要为任务区北部的阿尔腾柯斯深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一级断裂构造。褶皱构造主要为任务区西部的琼果勒下游向斜,该向斜平面形状呈膝状,核部为侏罗系地层,两翼为三叠系地层,轴向北西南东向,阿尔格敏煤矿即位于该向斜的内倾转机处,区内褶皱构造总体不发育。地层为总体呈南东倾的单斜地层,倾角20,由北西向南东有变缓的趋势。第三章 矿区地质第一节 地层矿区内地表除西北角出露有约0.2平方千米的下中三叠统俄

16、霍布拉克群T1-2eh外,其他均被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洪冲积层Q3-4pal所覆盖,厚度数十米,根据钻孔揭露可知,其下还有第四系下中更新统Q1-2砾岩层,为洪积扇堆积,自北向南,厚度逐渐增大,DZ1线上最北端的ZK103钻孔中厚140米,最南端的ZK101中厚约280米。由于矿区内几乎无基岩出露,现根据目前已施工钻孔资料,结合区域资料及邻区阿尔格敏煤矿的地层资料,对矿区内第四系之下的地层做简要表达。一下中三叠统俄霍布拉克群T1-2eh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岩性主要为褐红色砾岩、砂岩、泥岩互层,区域上该套地层厚度大于600米,矿区内出露厚度约200米。该地层以颜色与其它地层相区分,易于识别。二上三

17、叠统黄山街组T3h分布于矿区北部,为一套深灰色炭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岩屑砂岩组成的湖相堆积,该组地层岩性单一,沿走向延伸稳定,即是区域上的标志层,也是矿区内的标志层,该组地层在本区厚约440米,与下伏俄霍布拉克群T1-2eh呈整合接触关系。三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T3t分布于矿区中北部,为一套湖泊沼泽相的陆相含煤建造,由砾岩、含砾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炭质泥岩、泥岩煤层堆积旋回组成。是区域上的主要含煤地层,也是矿区内的主要含煤地层,称为A含煤组。该组地层在矿区一带厚约270米,与下伏上三叠统黄山街组T3h呈整合接触关系。在矿区内可分为上、下两个段,二者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1、上三叠统塔

18、里奇克组下段T3t1为一套河流床相的粗碎屑岩堆积,岩性以灰色、灰褐色及杂色中厚层状砾岩为主,夹有灰白色粗砂岩,岩性较单一。砾岩砾石成份复杂,砾径大小悬殊,磨圆度中等,分选性极差。该段厚度约201米。2、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上段T3t2为一套湖泊、泥炭沼泽相的中细碎屑岩堆积,是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主要为灰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含煤层,地层总厚度约70米。与下伏T3t1、上覆J1a地层均呈整合接触关系。四下侏罗统阿合组J1a分布于矿区中部,为一套河流相的粗碎屑岩系,岩性主要为灰白、灰褐色中厚层状砾岩、砂砾岩、粗砂岩,全区变化不大,发育稳定,厚度约366米左右,与下伏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T3t

19、呈整合接触关系。五下侏罗统阳霞组J1y分布于井田南部,为一套河流相的中细碎屑堆积,岩性主要为灰色、灰绿色薄中层状细砂岩、粉砂岩,底部含煤层,地层厚度约400米,与下伏下侏罗统阿合组J1a呈整合接触关系。第二节 构造经钻孔验证,矿区内构造总体表现为沿走向具有一定起伏的单斜构造, 为琼果勒下游向斜北翼地层逐渐转为正常后延伸入本区。根据矿区以北出露的下中三叠统俄霍布拉克群T1-2eh地层可知,地层走向呈北西南东向延伸,倾向210-220,倾角约6070。各钻孔所揭露地层的岩心倾角普通在30-40之间,个别接近50,5号勘探线上所揭露之下侏罗统阳霞组J1y地层岩心倾角普通在60左右,这一点与北部出露地

20、层一致。另外,经二维地震勘探解释,矿区内存在一些小的逆断层,断层走向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倾角4566之间,断距960米,这些断层目前均未进展钻探验证。第四章 煤层第一节 含煤性一、区域含煤性区域含煤地层为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T3t、下侏罗统阳霞组J1y和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J2k。根据含煤建造的岩性、岩相、煤层组合等特征,将含煤地层分为三个含煤组,这三个含煤组在区域上可以进展对比,即下部的塔里奇克组T3t为A含煤组,中部的阳霞组J1y为B含煤组,上部的克孜勒努尔组J2k为C含煤组。二、矿区含煤性矿区内的主要含煤地层为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T3t,下侏罗统阳霞组J1y,目前矿区内所施工钻孔中的3个见煤孔

21、所揭显露的煤层经判别均为阳霞组J1y之B组煤,而在区域上非常稳定的A组煤由于钻孔布置问题尚未揭显露来,现根据邻区阿尔格敏煤矿含煤性及目前钻孔揭露成果对矿区含煤性进展简述。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共含煤5层,均赋存于塔里奇克组上段T3t2内,自下而上依次编号为:A11、A1-2、A2、A3、A4,其中A11、A2、A3、A4煤层为可采煤层,矿区内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T3t平均厚270米,煤层平均总厚为26.66米,含煤率为9.87。下侏罗阳霞组J1y中、下部含有煤层及煤线2-3层,自下而上依次编号B1、B2、B3,煤层厚度0.3-4.0米,其中B1、B2为可采煤层。矿区内下侏罗阳霞组J1y平均厚400米

22、,煤层平均总厚为5.5米,含煤率为1.38。第二节 可采煤层矿区内可采、部分可采的煤层共6层,由下至上编号依次为A11、A2、A3、A4、B1、B2。其特征见表41。 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 表41煤层编号平均厚度米煤层构造煤层间距米顶、底板岩性夹矸数夹矸厚度米顶板岩性底板岩性A1-11.250-10.3317.0炭质粉砂岩粉砂岩A23.2900细砂岩粉砂岩8.0A316.861-30.3-0.70粉砂岩粉砂岩、炭质泥岩15.0A44.5800粗砂岩炭质粉砂、粉砂岩B13.080035炭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B22.000炭质粉砂岩炭质泥岩1、A11煤层为一构造简单的薄煤层,顶板为含炭质粉砂岩、粉砂岩

23、,部分为粗砂岩,底板为粉砂岩,部分为细砂岩,该煤层厚度在0.631.75米之间变化,变化系数36%,全层平均厚度为1.25米,可采厚度平均为1.18米。2、A2煤层为一构造较简单的中厚煤层,顶板为细砂岩,部分为粉砂岩,底板含碳粉砂岩、粉砂岩,不含夹矸。该煤层厚度在1.325.83米之间变化,变化系数62%,全层平均厚度为3.29米,可采厚度平均为3.29米。3、A3煤层为一构造较简单的厚巨厚煤层,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部分为粗砂岩,底板为炭质粉砂岩、粉砂岩,含13层夹矸,夹矸厚0.281.36米,平均厚0.70米。该煤层厚度在5.7833.31米之间,变化系数49%,全层厚度平均为16.86米

24、,可采厚度平均为16.86米。4、A4煤层为一构造简单的厚煤层,顶板为含砾粗砂岩、粗砂岩,底板为炭质粉砂岩、炭质泥岩,不含夹矸。该煤层厚度在3.297.78米之间,变化系数40%,全层厚度平均为4.58米,可采厚度平均为4.58米5、B1煤层为一构造简单的中厚煤层,顶板为含炭质粉砂岩,底板为泥质粉砂岩、炭质泥岩,不含夹矸。该煤层厚度在2.174.0米之间,变化系数42%,全层厚度平均为3.08米,可采厚度平均为3.08米5、B2煤层为一构造简单的中厚煤层,顶板为含炭质粉砂岩,底板为炭质泥岩,不含夹矸。该煤层厚度在0.53.5米之间,变化系数106%,全层厚度平均为2.00米,可采厚度平均为2.

25、00米。第五章 煤质据相邻阿尔格敏煤矿资料可知,A组煤层煤类根本均以35号1/3焦煤1/3JM为主,部分为45号气煤QM。各煤层均具有低水份、特低低灰份、高挥发份、高发热量、特低硫、特低磷、高粘结性、低高熔灰份、富油高油等特点。本次任务所采B组煤煤样经分析,特征见下表。B组煤煤质分析成果表煤层编号分析煤样Mad%Ad%Vdaf%Qgr,dafMJ/kgSt,d%GRI煤类B1原煤2.4213.6540.0033.671.2745QM浮煤2.164.5639.8633.820.9081B2原煤2.2226.7940.4632.701.3345QM浮煤2.324.1238.1633.821.047

26、6由表可知,B组煤类均为气煤45QM,原煤的空气枯燥基水分Mad2.22-2.42,枯燥基灰份Ad13.65-26.79,枯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40-40.46,全硫St,d1.27-1.33,发热量Qgr,daf32.7-33.67MJ/kg,具有低中灰分、高挥发分、低硫、高发热量等特点。因此,井田内各煤层均可作为良好的炼焦配煤、炼油用煤及工业动力、气化用煤。第六章 任务布暑第一节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一、勘查方法与手段根据DZ/T 02152002中有关预查阶段的任务要求,结合矿区内地层出露的实践情况,本次勘查任务采用以二维地震勘探和钻探验证为主要手段的勘查方法,配合110000地形地质丈

27、量、勘探线剖面丈量、物探测井、采样测试等勘查手段,完成预查任务义务,寻觅煤炭资源,并对发现的煤炭资源能否具有进一步地质任务的价值做出评价,为下一步勘探提供根据。二、勘探类型的划分一构造复杂程度矿区内构造总体表现为一平缓单斜构造,地层走向近北西南东向,倾向南西,地层倾角3060,根据邻区资料及本次二维地震勘探成果,矿区内存在有一定数量的断层,对煤层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因此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划归中等构造二类。二煤层稳定程度据邻区资料,区内A3煤层为全区可采的主可采煤层,煤层厚度大,沿走向、倾向均具有一定的变化,含1-3层夹矸,煤层构造中等,属较稳定煤层;其他煤层亦属部分可采的较稳定煤层,因此矿区煤层稳

28、定程度划归较稳定煤层二型根椐上述的划分,勘探类型为类型。所以钻探工程根本线距按规范规定范围的上限要求确定,即:探明的资源量区331根本线距为500米、控制的资源量区332根本线距为1000、推断资源量区333经过上述区段外推确定。地表探槽工程的线距均为250米三、工程布置原那么及施工顺序本次勘探任务的工程布置原那么,本着由浅入深的原那么进展,首先进展地质丈量及二维地震任务,椐根上述任务成果利用勘探线剖面法布置探矿工程,剖面方向根本垂直地层走向,钻探工程主要用于控制井田内主要煤层的浅部和深部,并结合地表探槽工程,以确保在每一条勘探线上,都有地表工程和深部工程对井田内主要煤层进展控制。施工顺序是先

29、进展1:10000地形地质丈量及二维地震任务,开展地表探槽及部分钻孔的施工。在施工钻孔时,由于本次风险勘查任务根本是在无自创资料的根底上直接进入普查施工,所以钻孔施工顺序为:先施工预查阶段钻孔,在根椐地震成果,在矿区内施工到达普查阶段的钻孔,最后再根椐综合研讨,最终在矿区确定到达勘探要求的内钻孔网度。第二节 勘探工程一、地形及勘探工程丈量一控制丈量及地形丈量1、控制丈量本测区丈量任务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1980年西安坐标系,测区位于81、84两个中央子午线区,为27、28带。1956年黄海高程系成果。任务比例尺为1:5000。为了运用方便为自在分幅。利用三等三角点“谢而曼勒西、牙土尔为

30、起算点,在测区内布设E级GPS控制点8个。高程为GPS拟合高程。E级GPS点外业丈量数据的采集,采用美国Trimble 5700型GPS接纳机3台,按照E级点的要求观测、计算。内业解算运用Trimble Geomatics Office 1.6软件进展解算。在1980年北京坐标系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下,进展GPS网的约束平差,平差后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大为1/1224245;最弱点为BCE01,误差为14mm。上述各项目的符合GB/T18314-2001中的要求。可以做为今后各项任务的根底。2、地形丈量在进展控制丈量的同时,采用半像法对全野外进展布点,施测了像片控制点6个,做为航片室内测图的根据

31、。像片比例尺为1:35000,主距为76.3449mm。像片控制点采用Trimble 4600LS型GPS接纳机以静态丈量的方法来采集数据。各项精度满足上述的相应限差要求。1:10000地形丈量总面积为26平方千米,测图等高距为5.0米。航片经全野外调绘,补测新增地物后,室内采用JXC全数字摄影丈量任务站,精测成图。控制丈量及地形丈量的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严厉执行作业规范,各项检查均为100%;定点误差1/2限差,平面占47%、高程占53%。成图符合规范要求。可供地质任务运用。二地质勘探工程丈量1、地质勘探地形剖面及工程点丈量本次任务共布设地质勘探剖面8条,总长15千米,按给

32、定的起点、方向、长度施测。联测钻孔19个,其它工程点31个。地质勘探工程的丈量均采用采用尼康DTM-352C全站仪。以E级GPS点为基准站,采集数据。1)勘探线、探槽、钻孔工程放样丈量根据钻孔和勘探线端点的设计坐标,利用全站仪将勘探线、探槽、钻孔位置布于实地,并进展了检测,质量符合要求。其中钻孔均放样两次,在钻机场地粗平后进展第二次放样。均留木桩做标志。2)钻孔定测对已完成的钻孔,在各级控制点及图根点的根底上进展定测。钻孔的定测平面位置以封孔后的标石几何中心或标志为准。水文孔以高出地面套管的中心为准。高程以标石面或套管面为准。平面两次对中求点,测得两组坐标值,差值在限差内,成果取其中数。高程由

33、不同两点测得两组高程值,差值在限差内,成果取其中数记录。上述作业方法及精度,符合GB/T18341-2001的要求。2、1:10000地形地质填图点位丈量1:10000地形地质填图采用经在三角点上校正后,误差小于3米的Etrex手持式GPS定点,精度满足1:10000地质填图的要求。二、1:10000地形地质丈量1、1:2000地质剖面丈量为查明井田地层层序、分层标志、岩性岩相变化特征以及煤层层数、厚度、构造,建立填图单元,实测地质剖面。地质剖面丈量的方法是:先由丈量人员按要求丈量出1:2000地形剖面,然后地质人员利用木桩标定的地形点,结合钢卷尺测距,进展剖面地层分层丈量。地质剖面丈量中,凡

34、厚度大于2米的岩层均进展了单独分层编录,煤层、标志层及有意义的岩层不论厚度大小,均单独分层编录,并在剖面上放大表示。2、1:10000地质填图地质填图是利用正规1:10000地形图为底图。首先以1:2000地质剖面丈量的成果为根底并参考和自创前人地质任务的成果进展填图单元的划分,本次勘探任务,由老至新将井田地层划分为如下填图单元: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下段T3t1;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上段含煤地层T3t2;下侏罗统阿合组J1a;下侏罗系统阳霞组J1y。同时对火烧界限和第四系地层界限进展填绘。做到地质界限无脱漏,煤层位置反映清楚,图面构造合理,与剖面扣合良好。四、钻探工程1、岩芯采取率全部孔平均岩芯采

35、取率达65%以上,过煤点顶末、底初回次采取率在75以上,钻探与测井确定的煤层厚度不超差,深度差要符合规范中相应的要求。岩芯及时清洗干净,并按顺序编号,及时填写岩芯牌。2、终孔层位各孔均要求到达估计的层位后方可终孔。3、钻孔偏斜勘探任务中均为直孔,终孔后用JQX1型测斜仪视详细情况,以1050米间距系统测定偏斜方位角及偏离间隔 ,经过丈量确定所施工钻孔的级别。4、孔深误差正常钻进每50米左右校正一次误差,可采煤层在过煤前后,不论钻进多少,都要进展孔深校正,对误差孔段均进展合理平差。5、简易水文观测区内内施工的一切钻孔均要做简易水文观测,各孔观测次数为100%。6、钻孔封锁施工的钻孔均进展全孔水泥

36、封孔,孔口埋设了标桩。7、原始记录班报表随钻进记录,做到记录及时,较清楚,数据准确,保管完好,岩芯牌填写及时,放置到位,其他报表及各类通知书也都齐全,并伴随班报表及时归档。8、岩芯保管本区因无其他矿产,在进展详细编录、拍照后,将煤芯全部采取终了,在野外任务终了并阅历收后按顺序就地挖坑掩埋第二节 二维地震勘探任务及其质量评述五、物探任务根椐该煤矿的特点,结合DZ/02152002,在该煤矿主要开展了二维地震、磁法、综合测井的物探任务。1、二维地震该次地震勘探投入仪器为轻便地震仪GQZ240,其主要设备配置如下:GQZ240高精度多道遥测地震仪数字地震仪SWS1A 无线遥控爆炸机SDB2000 采

37、集站、交叉站及电源站 道间距为15m的地震电缆60Hz检波器串 对讲机 以及相关辅助设备2、任务方法A、野外数据采集野外数据采集任务方法按设计及相应的规范进展,首先进展二维地震测线放样,用RTK法放样线。每10米定一点检波点,按设计双号为炮点,均标志线号、桩号。其实地放样坐标与实际坐标差值小于0.5米。并按要求分别进展了不同井深412米的单井激发实验任务药量1.5、2.0Kg。同时,进展不同方向、不长度,检波器采用蹲点挖坑埋置方式,激发方式采用端点发炮及中心点发炮方式进展了实验。根椐实验成果确定任务的观测系统、仪器要素、激发要素,之后全面进展野外数据采集施工任务。B、室内资料处置、解释室内资料

38、处置任务以常规处置为主,主要包括解编、编辑、增益恢复、死反道剔除、补偿迭前滤波、保幅、初至切除、叠前预测反褶积、静较正、速度分析、动较正、动较切除、剩余静较正、程度迭加、叠后预测后褶积、时变滤波、标定滤波、叠后偏移等处置模块等。室内资料解释主要从地震波的对比、反演、断层、褶曲、煤层火烧区等方面进展了解释。根椐解释成果进展剖面图、平面图制造及综合研讨,编写二维地震勘探成果报告。2、物探测井根据钻探施工情况,每个钻孔按1020米点距完成钻孔测斜任务;对一切施工钻孔进展了自然伽玛、密度、视电阻率、超声波、自然电位的煤层参数的综合测井及井温、流体电阻率、井径、井斜的工程测井; 测井施工所用仪器为重庆地

39、质仪器厂消费的JGS-1B型智能工程测井系统。A、密度、自然伽玛测丈量目的:丈量岩层的放射性,确定岩矿层,研讨构造带等。密度单位:g/cm3;自然伽玛单位:API。B、自然电位、电阻率丈量目的:测井曲线可以用来划分岩层、区分岩矿层并划分钻孔地质剖面。自然电位单位为mv,视电阻率单位为M。C、井温、流体电阻率丈量目的:用来确定含水层及涌水层位置,研讨地下水运动形状等。井温单位为,井内流体井液电阻率单位为m。D、井径丈量目的:用来丈量钻孔的内壁直径,为其它参数的校正及了解岩矿层的完好性提供根据。单位:毫米(mm)。E、井斜丈量目的: 可丈量钻孔的磁方位角及天顶角,用作确定钻孔的空间位置。单位: 度

40、。F、超声波丈量目的:用来丈量钻孔内岩石的声速和时差值,确定岩矿层、构造破碎带等,评价岩层的完好性,单位:声速km/s,时差(s/m)。测井任务采用重庆地质仪器厂消费的JGS1B型智能工程测井系统。密度、自然伽玛、视电阻率、超声波探管测进速度小于3m/min,采样间距0.05m。其它测井探管速度小于6m/min,采样间距0.1m。数据采集后,均利用测井JGSI.0软件进展数值计算,作密度相对井径的校正。构成计算成果表。在AUTOCAD2004软件绘制综合测井曲线综合图,之后进展定量解释,综合研讨编写综合测井报告。六、样品采集与测试一样品采集按照DZ/T02152002中普查阶段煤样采集种类的根

41、本要求,采集的各类煤样品如下。1、煤芯煤样:在钻孔中采取,厚煤层原那么上按煤量变化分层采样,分层厚度按伪厚3米,伪厚为3米左右的煤层,以独立煤层为单位采取一个样,采样时做到清洁不污染,不磨擦烧变或混入杂质,共采煤芯煤样128个。2、煤岩煤样、燃点样、煤尘样。 用煤芯煤样和煤层煤样的副样制造3、瓦斯样:采取主要煤层的瓦斯样,在实地进展了简易瓦斯解析后,送实验室测试。4、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实验样:选择两孔进展全孔力学试样采集;在可采煤层的顶、底板分岩性采取岩芯,做为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实验样。6、水样:选取部分钻孔、并在井田内冲沟及穷果勘河处采集了水样。各类样品均及时腊封包装。二样品测试采集的各类样品按

42、规范要求和实践需求确定测试工程,各类煤化学样、煤芯可先实验样和矸石泥化实验样由新疆矿产实验研讨所煤炭检测站进展测试,物理力学性质实验样由新疆水利水电工程检测中心测定,水样由新疆矿产实验研讨所测试。分析测试的工程主要包括:工业分析原煤、浮煤、全硫原煤、浮煤、各种硫原煤、发热量原煤、浮煤、元素分析原煤、浮煤、煤灰成份及灰熔融性原煤、粘结指数浮煤、胶质层厚度浮煤、奥亚膨胀度浮煤、有害元素原煤、微量元素原煤、碳酸盐二氧化碳原煤、视密谋原煤、煤灰结渣性原煤、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响性原煤、低温干馏原煤、煤层自燃趋势原煤、煤尘爆炸性原煤、煤岩鉴定,顶底板力学实验抗拉、抗压、抗剪强度、水质全分析等。七、水文地质、

43、工程地质任务为了满足本次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任务的要求,在任务区内布设相应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任务量。二、任务质量评述1、1:10000勘探区水文地质测绘进展与地质填图一样比例尺、不定额的水文地质调查。其中水文地质剖面、钻孔、水点调查均采用静态GPS、全站仪等丈量 主要任务量表 任务工程单 位数 量备 注水文地质测绘1:1000平方千米26钻孔抽水实验次/孔1/1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孔一切钻孔地质灾祸调查处3河流断面测流次2样品采集水样件6岩样组66全孔力学样40组,部分钻孔顶底板样26件初步查明勘探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2、抽水实验按照GB1271991中稳定流抽水实验的要求。一个孔采

44、用提桶进展抽水,抽水之前利用冲孔器从孔底往返冲洗孔壁,之后利用万用表及电线观测静止水位,然后进展正式抽水,实验终了后进展了恢复水位的观测任务。3、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按照规范要求,对勘探区内的一切施工的钻孔均进展起下钻泥浆耗费、孔内泥浆水位及涌水的变化情况等内容的观测和文字记录,观测任务符合规程要求。4、地质灾祸调查经过水文地质填图,在勘探区内对地质灾祸进展了评价,到达了预期的任务目的。5、样品的采集1水样的采集本次任务分别在钻孔及井田中部的冲沟、琼果勒河处采集水样,均做了水质简分析。所采样品及时送验。2岩样的采集本次任务分别在钻孔中系统分层采集各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样组,样品经包装、蜡封后及时

45、送验。第六章 资源量估算第一节 工业目的一、工业目的确实定根据DZ/T02152002表E.2的规定,确定区内资源量估算工业目的为:最高灰份Ad40%;最高硫分St.d3%;因井田内煤层为炼焦用煤,且煤层倾角25,最低可采厚度确定为0.7米,炼焦用煤的发热量不作详细要求。第二节 估算方法及参数选择一、估算方法井田A3内煤层属稳定型,其它属不稳定型,倾角小于在25。根据DZ / T 02152002表E.2要求,采用程度投影图件进展资源量估算,比例尺15000,按50米等高线距分块段、分类别、分程度估算资源量。计算公式:Q=SMt/ cos式中:Q煤层块段资源量(万吨)S块段程度面积 (万平方米)M煤层真厚度(米) 块段平均倾角(度)t视相对密度(吨/立方米)二、参数确定(一) 块段厚度M确实定1、地表工程的煤层厚度确定以地表真厚度,参与块段平均厚度计算。2、钻探工程煤层厚度综合采用原那么及真厚度计算:1钻探煤层厚度质量为合格级别,测井为优,选用测井成果;钻探煤层厚度质量为优,测井为优,选用钻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