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测定_第1页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测定_第2页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测定_第3页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测定_第4页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作场所空气(kngq)中的粉尘检测与评价共二百零四页一、粉尘测定(cdng)意义1、粉尘测定目的和意义 1.1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测定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定期对工作场所粉尘检测为的是了解(lioji)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粉尘对健康危害和粉尘的暴露量。共二百零四页粉尘测定(cdng)目的和意义 1.2 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接触限值进行职业卫生监督、为改善作业场所的劳动条件(tiojin)提供依据、研究粉尘浓度与尘肺发病的剂量反应关系。共二百零四页粉尘(fnchn)测定目的和意义1.3 指导初步设计、评价职业病防护措施的运行和控制(kngzh)效果有十分重要意义。共二百零四页二、

2、粉尘(fnchn)检测内容2、粉尘(fnchn)测定内容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检测包括:2.1 粉尘浓度: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质量浓度);2.2粉尘分散度:空气动力学直径、投影直径2.3粉尘化学成份: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纤维类粉尘如石棉纤维也可以采用计数测定法。本次主要介绍粉尘质量浓度的测定。共二百零四页三、粉尘检测(jin c)标准的演变过程 随着工作(gngzu)场所粉尘浓度接触限值的不断完善和测定仪器的更新,粉尘浓度测定的标准方法也随之进行了调整和修订。以往作业场所粉尘测定标准主要包括:1 国家标准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GB 5748-85,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中华人民

3、共和国劳动人事部1986-01-27发布, 1986-05-01实施。共二百零四页车间空气中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GB/T16225-1996)车间空气中呼吸性水泥粉尘(fnchn)卫生标准 GB/T16238-1996车间空气中石棉纤维卫生标准【GB 162411996】共二百零四页2行业标准:矿山个体呼吸(hx)性粉尘测定方法 LD 389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19921219批准 19930701实施共二百零四页3、现行的测定依据 2007年4月20日卫生部颁布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zhy)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等13项职业卫生标准,2007年11月1日

4、起实施。2007年6月18日又发布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等5项粉尘测定标准,2007年12月30日起实施。具体标准包括:GBZ/T 192.1-2007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 19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共二百零四页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 192.3-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192.4-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nngd)(GBZ/T 192.5-2007) 工作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GBZ

5、/T17061-1997)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共二百零四页四、新版粉尘测定标准的几个(j )特点 新版粉尘测定标准规范了粉尘测定方法,为落实粉尘职业接触限值服务。根据我们实际应用的体会,新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和粉尘测定标准的特点包括: 1.必须测定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PC-TWA是粉尘浓度的主体性限值,是评价(pngji)工作场所、生产环境和劳动者在劳动过程接触水平的主要指标。共二百零四页 2.使用个体采样器,因为个体采样是测定TWA比较理想(lxing)的采样方法,尤其适用于评价劳动者实际接触状况。 3.对制定了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P

6、C-TWA的粉尘,应同时测定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共二百零四页 4.短时间粉尘浓度主要(zhyo)用于控制工作场所PC-TWA的波动范围和过负荷的作用。粉尘的短时间超限接触浓度应其PC-TWA的倍。共二百零四页五、评价(pngji)依据工作场所(chn su)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纺织工业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GB50477-2009扎钢安全规程 AQ2003-2004炼钢安全规程 AQ2001-2004选煤安全规程AQ1010-2005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JBJ18-2000共

7、二百零四页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AQ1051-2008煤矿井下综合防尘技术规范AQ1020-2006铅作业安全规程GB13746-2008粉尘作业场所(chn su)危害程度分级GB/T5817-2009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GBZ/T2008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共二百零四页陶瓷生产防尘技术工程GB13691-2008火柴工业(gngy)劳动安全技术规程QB2497-2000木工(材)车间安全通则 GB15606-2008耐火材料企业防尘规程GB12434-2008焦化安全规程GB12710-2008冲天炉与冲天炉加料机 安全要求

8、GB21501-2008 共二百零四页锻造生产安全与环保通则GB13318-2003炭素生产安全卫生规范GB15600-2008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范GB/T16922-2008水泥工业劳动安全卫生设计(shj)规定JCJ10-97有色金属冶炼厂收尘设计规范YSJ015-92铝电解生产防尘防毒技术规程GB/T17397-1998共二百零四页橡胶加工炼胶车间防尘规程GB21657-2008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nqun)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DL5061-1996铸造防尘技术规范GB8959-2007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化工粉体工程设计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32-1993火

9、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2部分:煤尘防治DL/T5187.2-2004共二百零四页六、粉尘测定的类型(lixng)和作用应根据粉尘测定的目的选择最合适的采样(ci yn)方法:1. 个体采样:指劳动者携带个体粉尘采样器,采样头进气口位于呼吸带高度进行的采样。直接测定PC-TWA,反映个体粉尘接触水平。共二百零四页 2.定点采样:指将粉尘采样器安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在劳动者呼吸带高度处进行的采样。 定点采样也能测定(cdng)TWA,要求采集一个工作日内各时段的样品,按各时段的持续接触时间与其相应浓度乘积之和除以8,得出8小时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 定点采样除了反映个体接触水平,也

10、适用评价工作场所环境的粉尘暴露状况。共二百零四页 3.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呼吸带高度以15L/min-4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用于测定(cdng)短时间粉尘浓度。 4.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呼吸带高度以1L/min-5L/min流量采集1h-8h空气样品。用于测定PC-TWA。共二百零四页长时间采样(ci yn)全工作日一次采样检测全工作日连续(linx)多次采样检测部分工作日不连续多次采样检测短时间不连续多次采样检测共二百零四页1、全工作日一次采样检测 采样仪器能够满足长时间连续采样时,经过现场调查粉尘浓度相对较低可进行

11、全工作日的连续的一次性采样。检测结果按式(2)计算(j sun) cvC 1000 (2) F480 式中:C测得的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c 测得的样品溶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g/ml;v 样品溶液的总体积,ml;F 采样流量,ml/min;480 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以8h计,min。例1 个体采样法示例某锅炉车间选择2名采样对象(接尘浓度最高和接尘时间最长者)佩戴粉尘个体采样器,连续采样个工作班(8h),采样流量2.0L/min,滤膜增重分别为2.2mg和2.3mg。按公式(1)计算:CTWA1=2.2(2.0480)1000=2.29 mg/m3;CT

12、WA2=2.3(2.0480)1000=1.39 mg/m3。共二百零四页2、全工作日连续多次采样检测 采样仪器不能满足8h连续采样时,可根据采样仪器的操作时间,在全工作日内进行2次或2次以上的采样。2.1 检测结果按式(3)计算 c1T1 + c2 T2 + + cn TnC (3) 8式中:C 测得的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c1,c2 cn 不同工作地点或不同时段测得的有害物质浓度,mg/m3;T1,T2 Tn 劳动者在不同工作地点或不同时段相应的接触时间,h。 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8h计,h。2.2 优缺点:A、容易发现(fxin)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峰浓

13、度。B、多次采样、多个样品、多次测定、多个数据,操作和计算较复杂。共二百零四页3、 不连续多次采样(定点(dn din)和个体)采样(ci yn)仪器只能满足短时间采样(ci yn)时,可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情况,采用下列方法采样(ci yn)。3.1 工作日内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比较稳定的采样点,可在整个工作日内进行短时间采样,采样次数不少于6次,并应均匀覆盖整个工作日。检测结果按式(4)计算 (c1 + c2 + cn)/nTC = (4) 8共二百零四页式中: C 测得的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nngd),mg/m3;c1,c2 cn 每次测得的有害物质

14、的浓度,mg/m3;n 采样次数;T 劳动者实际接触时间,h; 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8h计,h。共二百零四页 1.采样点的选择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jin c)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3)。 2.考虑粉尘发生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扩散规律,以及劳动者接触粉尘情况的代表性,测定点应根据工艺流程和工人操作方法而确定; 七、采样点的选择(xunz)原则共二百零四页 3.在生产作业地点较固定时,应在工人经常操作和停留的地点,采集(cij)工人呼吸带水平的粉尘,距地面的高度应随工人生产时的具体位置而定,例如站立生产时,可在距地面1.5m左右尽量靠近

15、工人呼吸带水平采样;共二百零四页 4.坐位,蹲位工作时,应适当放低; 5.在生产作业不固定时,应在接触粉尘浓度较高的地点、接触粉尘时间较长的地点及劳动者较集中的地点分别进行采样; 6.在有风流影响的作业场所,应在产尘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粉尘扩散较均匀地区的呼吸带(距离人鼻孔(bkng)cm所包含的空气带)进行粉尘浓度测定。共二百零四页7.要根据(gnj)生产工艺,按照不同行业的检测规范来选择检测点。7.1工厂粉尘定点采样点和采样位置的确定7.1.1采样点 一个厂房内有多台同类产尘设备生产时, 3台以下者选1个采样点; 4-10台者选2个采样点; 10台以上者,至少选3个采样点;同类设备处理不同物

16、料时,按物料种类分别设采样点:单台产尘设备设1个采样点。共二百零四页 移动(ydng)式产尘设备按经常移动(ydng)范围的长度设采样点。 20m以下者设1个, 20m以上者在装、卸处各设1个采样点。 在集中控制室内,至少设1个采样点,操作岗位也不得少于1个采样点。共二百零四页 带式输送机: 长度在10m以下者设1个采样点; 10m以上者在皮带头、尾部各设1个采样点; 高式皮带运输转运站的机头、机尾各设1个采样点; 转运站设1个采样点。7.1.2采样位置采样位置选择在接近操作岗位的呼吸(hx)带高度。共二百零四页7.2地下矿山(金属矿、非金属矿)和隧道工程粉尘定点采样点和采样位置的确定7.2.

17、1 采样点 掘进按工作面各设1个采样点。 洞室(dn sh)型采场按凿岩、运矿等作业类别设采样点。巷道型采场按作业的巷道数设采样点,切割工程量在50m3以上的采场工作面设1个采样点,开凿漏斗时以一个矿块为1个采样点。共二百零四页 漏斗放矿按采场设采样点,但在同一风流中相邻的几个采场同时放矿时,只设1个采样点,巷道型采矿法出矿按巷道数设采样点。使用皮带转载机运输时,每一皮带转载机、装车站、翻车笼等各设1个采样点。溜井的倒矿和放矿分别设1个采样点。主要(zhyo)运输巷道按中段数设采样点。共二百零四页 破碎洞室设1个采样点。 打锚杆、搅拌(jiobn)混凝土、喷浆当月在5个班以上时,分别设采样点。

18、 更衣室设1个采样点。共二百零四页7.2.2 采样位置 凿岩作业的采样位置 设在距工作面3m-6m回风侧; 机械装岩作业、打眼与装岩同时作业和掘进机与装岩机同时作业的采样位置,设在距装岩机4m-6m的回风侧; 人工装岩在距装岩工约1.5m的下风侧。普通法掘进(jujn)天井的采样位置,设在安全棚下的回风侧; 吊罐或爬罐法掘进天井的采样位置,设在天井下的回风侧。共二百零四页 洞室型、巷道型采场作业的采样(ci yn)位置,设在距产尘点3m6m的回风侧;多台凿岩机同时作业的采样位置,设在通风条件较差的一台处。电耙作业的采样位置,设在距工人操作地点约1.5m处。 溜井和漏斗的倒矿和放矿作业的采样位置

19、,设在下风侧约3m处。皮带转载机、装车站、翻罐笼等产尘点的采样位置,均设在产尘点下风侧1.5m2m处。主要运输巷道的采样位置,设在污染严重的地点。 喷浆、打锚杆作业的采样位置,设在距工人操作地点下风侧5m10m处。共二百零四页7.3 露天矿山粉尘定点采样点和采样位置的确定7.3.1 采样点 每台钻机(潜孔钻、牙轮钻、冲击钻等)的司机室内设1个采样点,钻机处设1个采样点。台架式风钻(包括轻型、重型凿岩机)凿岩,按工作面设采样点。 每台电铲、柴油铲的司机室内设1个采样点,司机室外设1个采样点。每台铲运机司机室内设1个采样点,司机室外设1个采样点。每台装岩机设1个采样点。每个人工挖掘工作面设1个采样

20、点。 车辆(汽车、电机车、内燃机车、推土机和压路机等)的司机室内设一个采样点。其他运输(索道、皮带、斜坡(xip)道、板车、人工等运输)在转运点或落料处设采样点。共二百零四页 一条工作台阶路面设1个采样点。永久路面(采矿场到卸矿仓或废石场之间)设2-4个点。 每个二次爆破(bop)凿岩区设1个采样点。 每个废石场、卸矿仓、转运站的作业处各设1个采样点。 每一个独立风源设1个采样点。 溜矿井的倒矿和放矿处分别设采样点。计量房、移动式空压机站分别设1个采样点。保养场、材料库、卷扬机房、水泵房和休息室等处,均应分别设1个采样点。共二百零四页7.3.2 采样位置 电铲、钻机、铲运机、车辆等司机室内的采

21、样位置,设在司机呼吸带内。 钻机外的采样位置,设在距钻机3m-5m的下风侧。铲运机外的采样位置,设在距铲岩处 1.5m-3m的下风侧。台架式(ji sh)风钻凿岩的采样位置,设在距工人操作处1.5m-3m的下风侧。 电铲外的采样位置,设在电铲装载和卸载中点的下风侧。装岩机及人工挖掘工作面的采样位置,设在距挖掘处1.5m-3m的下风侧。共二百零四页 机动车辆以外的其他运输作业的采样位置,设在距转运点或落料处1.5m3m的下风侧。工作台阶路面,永久路面的采样位置,设在扬尘最大地段的下风侧。 二次爆破凿岩区的采样位置,设在距凿岩处3m-5m的下风侧。 废石场、卸矿仓、转运站的采样位置,均设在卸载处的

22、下风侧。 独立风源的采样位置,设在采场的实际上风侧,而且不应受采场内任何含尘气流的影响(yngxing)。溜矿井倒矿、放矿作业的采样位置,设在距井口5m-10m的下风侧。计量房、移动式空压机站、保养场、水泵房等场所的采样位置,设在工人操作呼吸带高度。共二百零四页7.4 煤矿井下作业粉尘定点采样点和采样位置的确定7.4.1 采煤作业面的采样点 炮采作业面在钻孔工人运煤工作处设1个采样点。 机采、综采作业面、采煤机司机(sj)、助手工作处各设1个采样点,运煤工作处设1个采样点。 顶板作业处设1个采样点。共二百零四页7.4.2 掘进作业面的采样点 岩石掘进、半煤岩掘进、煤掘进工作面的凿岩工、运矿工作

23、处设1个采样点。 矿车司机工作处设1个采样点。7.4.3 采样位置 凿岩工采样位置设在距工作面3m-6m的回风侧,运矿作业采样位置设在距工人工作处3m6m下风侧。 采煤机司机及助手作业设在距工人操作(cozu)处1.5m下风侧。 顶板支护工作业处采样位置距工人作业点1.5m下风侧。共二百零四页共二百零四页共二百零四页共二百零四页7.5火力电厂粉尘检测点的设定7.5.1输煤系统 煤场装卸机械的操作(cozu)室内各设1个测点; 翻车机上、下平台各设1个测点; 输煤皮带头、尾各设1个测点,输煤皮带在100米以上者中间增设1个测点,犁煤器处设1个测点;共二百零四页 输煤皮带值班室设1个测点; 叶轮给

24、煤机操作位置设1个测点; 碎煤机室/筛煤机室各设1个测点; 给煤机处设1个测尘点;翻车机上平台翻车机下平台、翻车机集控室、翻车机值班室、翻车机办公室、带式运输机头、带式运输机尾、叶轮给煤机操作处、转运站、除尘器、除铁器、滚动(gndng)筛、碎煤机、梨煤器、原煤斗处、原煤仓共二百零四页7.2制粉系统磨煤机、排粉机处各设1个测点,绞笼层设2个测点, 给粉机室设2个测点,7.3 锅炉(gul)运行集中控制室设1个测点,共二百零四页喷燃器、吹灰器处各设2个测点,运行平台至少设2个测点,炉顶平台、汽包水位计处各设1个测点,过热器平台设1个测点,锅炉系统:捞碴机处 、捞碴刮板机、一次风机处、送风机处、磨

25、煤机、锅炉的不同米层、给煤机、空气(kngq)预热器、观火口、人口门、短吹。共二百零四页7.4除灰系统(xtng)送风机、引风机处各设1个测点,电除尘间零米、排灰阀平台各设1个测点,电除尘间零米、排灰阀平台各设1个测点。7.5锅炉系统检修场所共二百零四页 炉内更换设备时,设3个测点,炉顶检修时,设1个测点,磨煤机内检修时,设1个测点; 检修给煤机层设备时,设3个测点,拆炉墙作业(zuy)时,设3个测点; 制粉系统检修时,设2个测点,电除尘器检修时,其内部设1个测点,拆保温管道时,设1个测点。共二百零四页 1. 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 职

26、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shupng)。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八、术语(shy)和定义共二百零四页 2. 时间(shjin)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

27、mit,PC-STEL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共二百零四页 4. 最高容许浓度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shjin)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5. 超限倍数excursion limits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6.工作场所 workplace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共二百零四页 7.工作地点 work site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

28、行生产管理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岗位作业地点。 8.化学有害因素 chemical hazards本标准所指化学有害因素除包括化学物质、粉尘外,还包括生物(shngw)因素。 9.总粉尘 total dust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技术上系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在呼吸带测得的所有粉尘。共二百零四页 10. 空气动力学直径 aerodynamic diameter,dae 某颗粒物(任何形状和密度)与相对密度为的球体在静止或层流空气中若沉降速率相等,则球体的直径视作该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11 .呼吸性粉尘(fnchn) respir

29、able dust 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简称“呼尘”。共二百零四页 12.生产性粉尘(fnchn)(industrial dust) 生产性粉尘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按粉尘的性质分为: 无机粉尘(inorganic dust,含矿物性粉尘、金属性 粉尘、人工合成的无机粉尘); 有机粉尘(organic dust,含动物性粉尘、植物性粉尘、人工合成有机粉尘); 混合性粉尘(mixed dust,混合存在的各类粉尘)。共二百零四页 13.除尘系统dustre movings ys

30、tem 一般情况下指由局部排风罩、风管、通风机和除尘器等组成的,用以捕集、输送(sh sn)和净化含尘空气的机械排风系统共二百零四页 14.除尘器 dustse parator 用于捕集、分离悬浮(xunf)于空气或气体中粉尘粒子的设备。共二百零四页 15.湿式除尘器wetd ustc ollector 借含尘气体与液滴或液膜的接触(jich)、撞击等作用,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共二百零四页 16.袋式除尘器fabricc olector 用纤维性滤袋捕集粉尘的除尘器。 17.电除尘器 electorstaticp recipitator 由电晕极和集尘极及其他构件组成,在高压(goy

31、)电场作用下,使含尘气流中的粒子荷电并被吸引、捕集到集尘极上的除尘器。共二百零四页 17.二次扬尘dustr eentrainment 沉积于设备(shbi)和围护结构表面上的粉尘,在外力作用下重新悬浮于空气中的现象。 18.除尘 duster moval;d ustse paration 捕集、分离含尘气流中的粉尘等固体粒子的技术共二百零四页 19.防 尘 dustc ontrol 对于机械、转运中的设备等在生产运行过程中,采取防止粉尘外逸的措施。 20.喷雾除尘 sprayd ust 利用喷水雾加湿物料,减少扬尘量并促进(cjn)粉尘凝聚、沉降的除尘方式。共二百零四页 21.通 风 ven

32、tilation 为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对某一空间(kngjin)进行换气,以造成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 22.自然通风 naturalv entilation 在室内外空气温差、密度差和风压作用下实现室内换气的通风方式。共二百零四页 23.带式输送机beltco nveyer 由驱动装置、拉紧装置、输送带、中部构架和托辊组成的连续输送散碎物料的机械设备。 24.缝式煤 槽 slotu nloadingtr ough 接卸火车来的煤、底部出口(ch ku)为长缝式结构的混凝土煤沟。共二百零四页 24.叶轮给煤机impeilerfe eder 用于缝式煤槽,沿高架轨

33、道行走,利用叶轮将煤拨到带式输送机上的给煤设备。 25.锁气器 airl ock 防止气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防止煤粉非正常流动的设备。 锁气器的用途是防止煤粉或灰粒由某一压力范围进入另一压力范围时,发生空气窜流现象而维持粉粒顺利流通,锁气器直径与管道直径相等,锥式锁气器一般用于制粉系统(xtng)细粉分离器下的落粉管上,粗粉分离器的回粉管上及干式除尘器下的落灰管上,在锥式锁气器工作正常时,粉粒的流动是连续的。共二百零四页锁气器缓冲锁气器(钢性叶轮给料机),适用于发电厂、水泥厂、化工厂等行业输送配料系统中,作为输送干燥粉状物料时锁气或定量给料用,也可用于除尘器及空气予热器的灰斗下出灰,其结构(

34、jigu)简单,性能稳定,操作维修方便,是输送、卸料、配料系统中理想的配套件。 共二百零四页 锁气器可以实现二次缓冲的功能,使得整个箱体能够严密封闭,防止粉尘外泄污染环境,也可以保护胶带、托辊、导料槽、料斗等设备,延长(ynchng)其使用寿命,使物料均匀分布,防止跑偏和粘料,及沿途撒料,可用于输送粘料、湿料、大块料,防止粘堵发生。 共二百零四页 缓冲锁气器广泛用于电力、矿山、炼油、煤炭等工矿企业中散装物料的装卸、运输、破碎等重要环节中,使高速下落的散状物料在锁气板上进行缓冲后减速通过。采用缓冲锁气器可使含尘空气流量大大减少,因此只需配置单极小容量高效除尘器就能达到良好的除尘效果。另外安装锁气

35、器后,物料落在皮带上非常均匀(jnyn),并可取消皮带机上缓冲托辊。本产品与密封导料槽配合使用可防止尘物飞扬。 共二百零四页 1.保护胶带、托辊、导物槽、落料管、料斗(lio du)等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 2.重新使物料在皮带上均匀分布,能防止胶带跑偏和沿途撒料。 3.减少诱导鼓风,可使除尘风量较少到1/8以下。 4.可用于输送粘料、湿料、大块料、防止粘堵的发生。 5.可承受单重80kg物料,12米高自由落体的长期冲击。 6.锁气率=90% 7.AB、B型缓冲锁气器是防堵型设备,不会堵塞。 共二百零四页 缓冲锁气器一般安装在落煤(料)管、料斗等封闭(fngb)设施的末端,根据需要,也可以安装

36、在落料管中部或其他部位。当物料以极高的下落速度落到缓冲锁气托板上时,能得到两极缓冲,使物料减速通过,从而使回流风尘被阻隔,使系统的含尘气流量大大减少,在在控制粉尘逸散方面达到更好的效果。由于安装部位不同,缓冲锁气器共有3种型号:A型、B型、AB型。如在前面加D则为电动型 共二百零四页共二百零四页 26.导煤(料)槽 skirtboard 将转运点落下的煤导入带式输送机的胶带(jiodi)居中位置,以防煤流偏移导致胶带(jiodi)跑偏的机械设备。 27.导流挡板 coalfl owg uard 将偏移的煤流借助机械办法改变流动方向的装置。共二百零四页 28.煤泥沉淀池slimes edimen

37、t 将煤泥水进行(jnxng)分级沉淀处理,并回收煤泥的机械和建筑设施。共二百零四页 空气中的总粉尘、呼吸性粉尘用已知质量的滤料或滤材采集,由滤料或滤材的增量和采气量计算(j sun)出空气中总粉尘的浓度。 抽取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通过采样头时粗大的尘粒冲击在已知质量涂有硅油(或粘着剂)的冲击板上,呼吸性粉尘则阻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冲击板及滤膜上粉尘的增量,计算出单位体积空气中总煤尘和呼吸性煤尘的质量浓度(mgm3)。 九、粉尘(fnchn)采样原理共二百零四页 粉尘可分为呼吸性粉尘和非呼吸性粉尘。一般说来,大于10m的尘粒,由于重力沉降和冲击作用而滞留于上呼吸道(鼻、咽喉、气管)粘

38、膜上,能随痰排出体外; 5-10m的尘粒进入呼吸道后,大部分沉积于气管和支气管中,只有很少部分能到达肺泡中; 小于5m的尘粒能到达和沉积于肺泡中,故称呼吸性粉尘,是引起尘肺的主要尘粒,其中最危险的是2-5m尘粒; 小于2m的尘粒又大多(ddu)能随呼气排出体外。 十、粉尘(fnchn)概念共二百零四页以气溶胶状态或以烟雾状态存在的能较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及自然界的分化、腐蚀、气体流动均可产生粉尘。 生产(shngchn)性粉尘是专指在人类的生产(shngchn)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较长时间漂浮于生产环境中的固体微粒共二百零四页十一(ShY)、粉尘分类无机粉尘矿物性

39、粉尘 1、矽尘:一般(ybn)指含游离Si02 10%以上的矿物粉尘 2、矽酸盐尘:含有Al、Mg、Ca、Fe等金属元素的矽 酸盐,如:石棉、水泥、滑石、云母、高岭土 3、含炭粉尘煤尘、石墨、炭黑等 4、金属粉尘金属冶炼、电焊、切削、抛光 5、人工无机粉尘玻璃纤维、金刚砂、矿物棉有机粉尘共二百零四页十二、工作场所粉尘(fnchn)的来源根据生产方式 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钻孔、研磨、切割等 固体物质的不完全燃烧:燃煤产生的煤烟雾 固体加热时蒸汽的凝结:金属冶炼、铸造、电焊(dinhn) 固体粉末的包装、搬运、混合、过筛等产生粉尘的行业 矿山开采业:金属矿山和非金属矿山的开采 机械加工业:铸

40、造业 冶炼业:炼铁、炼钢等的矿石的粉碎、烧结、选矿 筑路业:铁路、公路修建中的隧道开凿及铺路 水电业:水电行业中的隧道开凿及运输共二百零四页十三、粉尘对人体(rnt)健康影响 呼吸系统的防御反应保护反应与病理反应的平衡 碰撞阻留吞噬 咳嗽喀痰尘粒(10m)被滞留在鼻腔和大气道 直径(zhjng)在210m的微粒沉积在气管壁上直径在2m以下的尘粒可沉积在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壁上 共二百零四页 刺激作用:机械或化学性的刺激致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非特异性炎症(ynzhng)反应:长期慢性刺激致非特异性炎症(ynzhng)-粉尘 性慢性气管炎 致纤维化作用:矿物性粉尘,以二氧化硅粉尘和煤尘为 代表矽肺、

41、煤工尘肺、硅酸盐尘肺、铍肺 致癌作用:石棉粉尘的致肺癌、胸膜间皮瘤、 粉尘沉着症:金属粉尘沉着症,铁、锑、锡、钡等共二百零四页 游离Si02含量的多少 游离二氧化硅70短期暴露后即可 发病,病理(bngl)以胶原性结节为主。 游离二氧化硅10病变发展较慢,病理上 以间质纤维化为主 化学性质(huxu xngzh)共二百零四页分散度 用粉尘颗粒的大小的组成描述生产过程中物 质粉碎的程度(chngd),用粒径大小或质量的百分比表示。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分散度决定粉尘可吸入的程度(chngd),分成: 15 m 非吸入性粉尘 15 m 可吸入性粉尘(inhalable dust) 5 m 呼吸性粉尘

42、 (respirable dust)共二百零四页 共二百零四页十四、 粉尘(fnchn)采样器仪器 粉尘采样器(总尘、呼吸) 产品检验合格, 防爆型. 对呼吸性粉尘和组粉粒粉尘进行(jnxng)分离,其分离效率符合国际公认的“BMRC”曲线标准。 粉尘采样器采样泵有多种型式:如薄膜泵、刮板泵、叶片泵等.共二百零四页防爆型分级(fn j)采样器 防爆型分级(fn j)采样器呼吸性粉尘采样头: 一般有两级组成: 第一级为预捕集器,采集非呼吸性粉尘; 第二级为滤膜捕集器,采集呼吸性粉尘。共二百零四页共二百零四页共二百零四页共二百零四页共二百零四页共二百零四页防爆个体(gt)粉尘采样器防爆个体粉尘采样

43、器,由个人佩带(pidi)采集呼吸性粉尘的装置。共二百零四页个人佩带采集呼吸性粉尘(fnchn)的装置共二百零四页工作(gngzu)地点粉尘采样器共二百零四页工作地点粉尘(fnchn)采样工作原理图共二百零四页工作地点呼吸(hx)性粉尘采样器共二百零四页聚氯乙烯(j l y x)测尘滤膜聚氯乙烯(j l y x)测尘滤膜 共二百零四页玻璃纤维(b lixinwi)测尘滤膜 玻璃纤维(b lixinwi)测尘滤膜 共二百零四页过氯乙烯测尘滤膜过氯乙烯测尘滤膜 共二百零四页丙纶(bngln)纤维测尘滤膜丙纶(bngln)纤维测尘滤膜 共二百零四页分级采样(ci yn)滤膜盒、7501硅油分级采样(

44、ci yn)滤膜盒、7501硅油共二百零四页冲击(chngj)式粉尘采样分离器冲击式粉尘(fnchn)采样分离器共二百零四页呼吸(hx)粉尘采样装置呼吸粉尘采样(ci yn)装置共二百零四页冲击(chngj)板存放盒冲击(chngj)板存放盒共二百零四页冲击(chngj)板存放盒 冲击(chngj)板存放盒共二百零四页装好的冲击(chngj)板、呼吸粉尘滤膜 装好的冲击(chngj)板、呼吸粉尘滤膜共二百零四页已涂摸硅油(u yu)的冲击板 已涂摸硅油(u yu)的冲击板共二百零四页装好的冲击(chngj)板、呼吸粉尘滤膜装好的冲击(chngj)板、呼吸粉尘滤膜共二百零四页装好的呼吸(hx)粉

45、尘滤膜 装好的呼吸(hx)粉尘滤膜共二百零四页个体(gt)粉尘采样器 是一种测定一个工班内空气中粉尘平均浓度的仪器。该仪器由抽气泵、数字计时器、流量恒定电路,欠压保护电路,安全电源等组成(z chn)。仪器配有一组微型粉尘预捕集器,能对危害人体的呼吸性粉尘和粗粉料粉尘进行分离,其分离效率符合国际公认的“BMRC”曲线标准。 个体粉尘采样器的技术参数1、采样流量:2L/min,一般为薄膜泵,分离方式为旋风方式2、抽气负压:5000Pa共二百零四页3、 负载能力:2000Pa4、 采尘范围:全尘、呼吸性粉尘5、 连续工作时间:10h6、 防爆形式:矿用本质安全型(iI)7、 噪声:60dB(A)8

46、、 使用(shyng)环境条件:温度:035 相对湿度:95%RH9、 外形尺寸:1208042(mm)量程: 0.1-3L/min,电子定时 共二百零四页1、薄膜泵特点(tdin) 优点: 结构简单,易于制做,造价(zoji)便宜.泵体较轻,便于携带.发生故障,易于修理.调节轴杆长度,可改变采样流量.共二百零四页缺点:易产生脉动气流,需稳流装置,一电机两泵体.克服系统阻力的能力较差.薄膜易老化,影响寿命(shumng).阀门关闭不严时,影响抽气效率.带动泵体的微型电机,应能连续运转时间长,重量轻,耗电量小.共二百零四页2、刮板(u bn)泵优点:抽气力量强,可产生较大的负压.抽气流量较稳定.

47、缺点:需较大能量的蓄电池,重量大.刮板与泵体壁的配合要求严格.泵体多为金属的,重量大,携带不方便.驱动泵体运转的是微型电机;供给(gngj)电机的电力来自蓄电池,常用镉镍蓄电池;应能保证泵体连续运转120min以上.共二百零四页十五、滤料 空气中粉尘(fnchn)浓度50 mg/m3 时,用直径37mm或40mm的滤膜;粉尘浓度50mg/m3时,用直径75mm的滤膜。 滤膜以化学成分有多种,现在常用的有过氯乙烯纤维滤膜、玻璃纤维滤膜、微孔滤膜、丙烯腈滤膜(PVC)、醋酸纤维酯滤膜、混合纤维滤膜等。 共二百零四页 过氯乙烯纤维滤膜 通常(tngchng)叫做测尘滤膜,由过氯乙烯纤维互相重叠而成,

48、它的纤维较细。膜厚一般在0.1mm左右。过氯乙烯滤膜采集气溶胶的机理几乎包括了所有滤料采集颗粒的作用,特别是静电吸引较其他滤料更为显著。主要用于采样流量大的样品采集。共二百零四页 过氯乙烯滤膜的优点是:通气阻力小;憎水性强;具有强静电;能溶于丙酮、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遇到这些有机溶剂蒸气,变成透明,可用于颗粒分散度的测定;金属空白值低;机械强度好;采样效率较高。它的缺点是:不耐热,受热容易发生卷曲变形,最高使用温度为65左右(zuyu)。冲击板、硅油。共二百零四页 玻璃纤维滤膜 是由许多很细的而且较均匀的超细玻璃纤维重叠而成。有的加一定量的粘合剂,形成不规则而较细的孔隙,它的厚度较厚,一般小于

49、lmm,是工作场所空气采样滤料中厚度最大的一种(y zhn)。它的采集机理主要是直接阻截、惯性碰撞和扩散沉降,几乎没有静电吸引。共二百零四页 其优点是:吸湿性小;耐高温可在400-500下烘烤,多用于高温环境的粉尘采样。因组成滤纸的纤维细,构成的孔隙多,故通气阻力远比慢速定量滤纸和微孔滤膜小,采样效率高。它的缺点是:机械强度较差,质地疏松(sh sn),玻璃纤维有可能脱落。共二百零四页空气(kngq)中粉尘的检测一,粉尘浓度 (总粉尘、呼吸粉尘).二,粉尘中游离(yul)二氧化硅含量.三,粉尘分散度, 量的表示方法有两种质量浓度(mg/m3) 数量浓度(p/ml)共二百零四页粉尘(fnchn)

50、检测类型(一)总粉尘(fnchn)浓度测定方法.(二)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定方法.(三)个体粉尘采样测定方法.(四)石棉纤维计数浓度测定方法.(五)粉尘浓度的其他测定方法.共二百零四页呼吸性粉尘(fnchn)采样器原理 1952年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首先定义了呼吸性粉尘,并于1959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第四次国际矽肺病会议上得到公认.图2中曲线1就是约翰内斯堡国际矽会议推荐的呼吸性粉尘采样曲线,简称(jinchng)BMRC曲线,曲线2则是肺泡内粉尘沉淀曲线.图中的纵坐标粒子的穿透能力是指相应粒径的粒子未被收集或能够进入呼吸道的

51、百分率。共二百零四页 在气体颗粒两相流条件下气体中的颗粒会随气流由喷嘴喷出,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yunl),较小颗粒继续跟随气流绕过冲击板到滤膜处,而较大的颗粒会因惯性的原因冲向冲击板并被收集,由滤膜上的颗粒量便可测得本级冲击器的颗粒物(粉尘)浓度。 共二百零四页其分离粒子(lz)的原理有 1.冲击分离式 2.旋风(xunfng)分离式 3.向心冲击式 4.水平淘析式等 据此设计出的分离器目前主要有旋风式、向心冲击式和冲击式3个类型。 共二百零四页 A、B曲线(qxin)对照图 共二百零四页 粉尘可分为呼吸性粉尘和非呼吸性粉尘。一般说来,大于10m的尘粒,由于重力沉降和冲击作用而滞留(zhli

52、)于上呼吸道(鼻、咽喉、气管)粘膜上,能随痰排出体外; 5-10m的尘粒进入呼吸道后,大部分沉积于气管和支气管中,只有很少部分能到达肺泡中; 小于5m的尘粒能到达和沉积于肺泡中,故称呼吸性粉尘,是引起尘肺的主要尘粒,其中最危险的是2-5m尘粒; 小于2m的尘粒又大多能随呼气排出体外。 共二百零四页冲击式采样(ci yn)切割原理共二百零四页旋风式采样切割(qig)原理共二百零四页向心式采样(ci yn)切割原理共二百零四页十六、样品(yngpn)的采集1.滤膜的准备1.1 干燥:称量前,将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以上。1.2 称量:用镊子取下滤膜的衬纸,将滤膜通过除静电器,除去滤膜的静电,在分析天

53、平上准确称量。记录滤膜的质量mg,在衬纸上颌记录表上记录滤膜的质量和编号。将滤膜和衬纸放入相应容器(rngq)中备用,或将滤膜直接安装在采样头上。1.3安装:滤膜毛面应朝进气方向,滤膜放置应平整,不能有裂隙或褶皱。用直径75mm的滤膜时,做成漏斗状装入采样夹。共二百零四页2. 采样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并参照本部分附录A。2.1定点采样:根据粉尘检测的目的和要求,可以采用(ciyng)短时间采样或长时间采样。2.1.1 短时间采样 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呼吸带高度以2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共二百零四页2.1.2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

54、夹,在呼吸带高度以1L/min-5L/min流量采集1h-8h空气样品(yngpn)(由采样现场的粉尘浓度和采样器的性能等确定)。2.2 个体采样将装好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5L/min流量采集1h-8h空气样品(由采样现场的粉尘浓度和采样器的性能等确定)。共二百零四页2.3 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m)要求:无论定点采样或个体采样,要根据现场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使用采样夹的大小、采样流量及采样时间,估算滤膜上总粉尘的m。滤膜粉尘m的要求与称量使用的分析天平感量和采样使用的测尘滤膜直径有关。采样时要通过调节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控制(kn

55、gzh)滤膜粉尘m在表1要求的范围内。否则,有可能因过载造成粉尘脱落。采样过程中,若有过载可能,应及时更换采样夹。共二百零四页2.4 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m)要求:无论定点采样或个体采样,要根据现场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使用采样夹的大小、采样流量及采样时间,估算滤膜上总粉尘的m。滤膜粉尘m的要求与称量使用的分析天平感量和采样使用的测尘滤膜直径有关。采样时要通过调节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控制滤膜粉尘m在表1要求的范围内。否则,有可能因过载造成(zo chn)粉尘脱落。采样过程中,若有过载可能,应及时更换采样夹共二百零四页分析天平感量滤膜直径mmm的要求mg0.1mg371m5401m1075m1,最大

56、增量不限0.01mg370.1m5400.1m1075m0.1,最大增量不限滤膜总粉尘(fnchn)的增量要求 共二百零四页样品的运输(ynsh)和保存采样后,取出滤膜,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置于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滤膜一般使用硫酸纸包叠,冲击(chngj)板放置在专用的采样盒。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应防止粉尘脱落或污染。共二百零四页操作步骤1、滤膜准备 用镊子取下滤膜两面的夹衬纸,将滤膜放在分析天平上称量。编号(bin ho)和质量记录在衬纸上。打开滤膜夹,将直径40mm的滤膜毛面向上平铺于锥形环上,旋紧固定环,务使滤膜无褶皱或裂隙,放入样品盒。直径75mm的滤膜折叠成漏斗状,装入滤膜夹。

57、共二百零四页 2、采样 (1)采样器架设于接尘作业人员经常活动的范围内,粉尘分布较均匀的呼吸(hx)带。有风流影响时,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下风侧或回风侧;在移动的扬尘点,应位于作业人员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架设于移动设备上。共二百零四页(2)先用一个装有滤膜(未称量滤膜即可) 的滤膜夹装入采样(ci yn)头中旋紧,开动采样(ci yn) 器调节至所需流量,然后将已称量滤膜 换入采样头,使滤膜受尘面迎向含尘气 流。当迎向含尘气流无法避免飞溅的泥 浆、砂粒对样品污染时,受尘面可侧向。共二百零四页(3)采样流量(liling): 用40mm滤膜时20L/min , 用漏斗状滤膜时,可适当加大流量

58、,但不得超过30L/min。共二百零四页(4)根据采样点的粉尘浓度(nngd)估计值及滤膜上所需粉尘增值(直径40mm平面滤膜,不得少于1mg,但不得多于10mg。直径75mm的滤斗状滤膜粉尘增量不受此限)确定采样维持时间,但一般不得小于10min(当粉尘浓度高于10mg/m3时,采气量不得少于0.2m3;低于2mg/m3时,采气量应为0.5-1m3).记录滤膜编号、采样时间、气体流量和采样点生产工作情况。共二百零四页(5)采样结束后,用镊子(ni zi)将滤膜从滤膜 夹上取下,受尘面向内折叠几次,用衬 纸包好,贮于样品盒中,或装入自备的 样品夹中,带回实验室。共二百零四页(6)现场采样滤膜,

59、一般情况下不需干燥处理即可称量。如果采样时现场空气(kngq)相对湿度在90%以上或有水雾时,应将滤膜放在干燥器内2h后称量,然后再放入干燥器30min,再次称量。当相邻两次称量结果之差小于0.1mg时,取其最小值。共二百零四页十七、结果(ji gu)计算 C=m1-m2/Qt1000 式中:C粉尘(fnchn)浓度,mg/m3; m1采样前滤膜质量,mg; m2采样后滤膜质量,mg; t采样时间,min; Q采气流量,L/min.共二百零四页十八、注意(zh y) 1.本方法为我国现行卫生标准采用的基本(jbn)方法。如果使用其他仪器或方法测定粉尘质量浓度时,必须已本方法为基准。共二百零四页

60、 2.过氯乙烯纤维滤膜表面呈细绒毛状,不易脆裂,具有明显的静电(jngdin)性和憎水性,能牢固地吸附粉尘,但不耐高温,易溶于有机溶剂。已采样滤膜可留作测定粉尘分散度或作为碱熔钼蓝比色法测定游离二氧化硅的材料。在55以上现场采样测定粉尘质量浓度时不宜应用,可改为玻璃纤维滤膜。共二百零四页3采样现场空气中有油雾时,可用石油醚或航空汽油浸洗(jn x),晾干后再称量。共二百零四页十九、呼吸(hx)性粉尘浓度测定1、原理 采集(cij)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使之通过分级预选器后,将呼吸性粉尘阻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尘后滤膜的增量,求出单位体积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的质量(mg/m3)。共二百零四页2、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