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考试教育学心理学习题集四(共41页)_第1页
在职研究生考试教育学心理学习题集四(共41页)_第2页
在职研究生考试教育学心理学习题集四(共41页)_第3页
在职研究生考试教育学心理学习题集四(共41页)_第4页
在职研究生考试教育学心理学习题集四(共41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划分基于(jy)()角度。 A、修习(xi x) B、管理(gunl) C、形态 D、学科 参考答案:B 20、以常模为参照点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相对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参考答案:C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写在答案纸指定的位置上。)1.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散障并作修理的思维种类是()思维。A.具体形象B.抽象C.语词逻辑D.动作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4岁左右儿童的思维处于()阶段。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3.()于1879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A.冯特B.

2、华生C.卡特尔D.铁钦纳4.在心理学研究中,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这叫()。A.观察法B.心理测验法C.实验法D.个案法5.“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描述的是()冲突:A.接近接近型冲突B.回避回避型冲突C.接近回避型冲突D.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6.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完成的。A.细胞体B.树突C.突触D.轴突7.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属于()。A.有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什么现象?()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感觉阈限D.错觉9.军事上的伪装是混淆

3、对象与背景的差异,主要利用了知觉的()。A.恒常性B.理解性C.整体性D.选择性10.按照记忆的干扰理论,早上起来记忆效果好,这是因为少了()。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D.自然消退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1.记忆的三个子系统中,具有鲜明形象性,保持时间非常短,容量较大的叫做_。2.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_。3.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_交互作用的结果。4.“暴跳如雷.欣喜若狂”是描述情绪的_状态。5.根据大脑皮层的机能区域的划分,视觉区在_。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4、。)1.高原现象2.知觉定势3.最近发展区4.聚合式思维5.习惯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2.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关系。3.简述观察的品质。4.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5.简述詹姆士一朗格的情绪理论和阿诺德的情绪理论。6.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课堂教学。2.结合实际,谈谈能力是如何形成的。3.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 1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B C A C B B D A

5、二、填空题瞬时记忆、意志过程、社会、激情、枕叶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2分,共 10分)1、 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现象。 2、 知觉定势:即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 3、 最近发展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4、 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思维。它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5、 习惯: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四、简答题(每小题 5分,共 30分)1.

6、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1)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1分)(2)行为主义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2分)把刺激一反应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1分)。行为主义还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1分)。 2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关系。(1)共同点。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1分)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1分)(2)不同点: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1分);(2)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1分);(3)反应方式不同(1分)。 3简述观察的品质。(1)观察力的定义:指人迅速、敏锐地 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1分)(2)

7、观察的目的性(1分)(3)观察的客观性(1分)(4)观察的精细性(1分)(5)观察的敏锐性(1分) 4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识记的概念:是获得事物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1分)。(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1分)(2)活动的内容与性质(1分)(3)识记方法(1分)(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1分) 5简述詹姆士一朗格的情绪理论和阿诺德的情绪理论。(1)詹姆士一朗格又称为机体知觉理论(1分)。认为情绪并非由刺激引起,乃是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后产生的(强调大脑对身体反应的反馈)。(2分)(2)强调大脑皮层对刺激影响的评估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认为人们的认

8、识过程左右着对情绪的解释与反应。(2分) 6.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性格与气质的性质是不同的。性格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化特性(1分),而气质受遗传影响较大(1分)。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有所区别。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1分)性格的基本机制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基础之上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1分)(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性格与气质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1分) 虽然,气质对性格的形成与表现发生一定的影响,但它并不决定一个人最终形成什么样的性格。(1分)五、论述题(每小题 15分,共 45分)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课堂教学。(1)注

9、意的概念(2 分)(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3 分) 无意注意可以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3分) 学习目的性;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4)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2分)(5)结合实际(5分) 2、结合实际,谈谈能力是如何形成的。(1)能力的概念(2分)(2)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3)环境和教育(3分)早期环境,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更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早期是儿童言语、感知和想象等多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学校教育对能

10、力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系统性的.(4)实践活动的影响(2分)(5)主观能动性(1分)(6)结合实际(5分) 3、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动机的概念(1分)(2)动机的意义(1分)(3)指导原则: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强化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3分)(4)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远景性学习目的教育。(1分,结合实际1分)(5)提高教学艺术,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1分,结合实际1分)(6)明确学习目标。(1分,结合实际1分)(7)及时、有效的反馈。(1分,结合实际1分)(8)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1分,结合实际1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1、,共10分)1、最简单(jindn)、最低级的心理现象是()A、感觉(gnju)B、知觉(zhju)C、记忆D、注意2、听觉中枢位于()A、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3、()提出关于心理发展理的“社会文化历史学说”A、维果斯基B、皮亚杰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4、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是()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形象记忆5、人的大脑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这是指思维的()A、广阔性B、批判性C、深刻性D、敏捷性6、个性心理特征中遗传色彩最浓的部分是()A、性格B、能力C、气质D、兴趣。7、学生临考时的怯场属于()A、心境B、理智感C、应激D、激情8、教师在上课时不能让学生处

12、于同样强度的注意在()分钟以上。A、10分钟B、20分钟C、45分钟D、30分钟9、优势心理机能说的提出者是()A、阿特鑫森B、培因C、艾森克D、卡特尔10、英国心理学家学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结构论称为()A、二因素说B、群因素说C、智力结构三维模型D、独立因素论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A 2、C 3、A 4、B 5、A 6、C 7、C 8、B 9、B 10、A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1、心理现象可以从_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进行研究。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按序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_的需要。3、观察的品质包括:观察的目的性、_、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敏锐性。4、

13、想象主要借助于综合、_、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形成。5、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将思维分为聚合式思维和_。填空题参考答案:1、心理过程2、自我实现3、观察的客观性4、夸张5、发散式思维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动机参考答案:动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是理想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2听觉性失语症参考答案:听觉性失语症: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叶的颞上回的后方,它能调整自己的语言和理解别人的语言。当其受伤后,病人虽能讲话,但语言混乱而格列;能听到别人的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因此这种病人,与人

14、谈话时常常答非所问,称为听觉性失语症。3效度参考答案:效度:效度使之所测验的结果是不是所要测量的东西。效度有:构想效度,内容消毒和预测效度。4感受性参考答案:感受性:感受性是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人的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受性通常使用感觉界限来度量的。5自然实验法参考答案:自然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它可以研究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而且是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四、简答题1、简述威特金的场依存与场独立说。答: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人的活动有一个核心即认识,人是按认识来活动 的。所以

15、,可按认识的两种基本方式把人分为两类:一类人的认识是以其本人的储存信息为 参照体系,这类人属于场独立型。另一类人的认识是以认识对象所处的客观场合为参照体 系,这类人属于场依存型。并且认为个人在认识上的这种特点可以在知觉上清楚地表现出 来。也就是说,在知觉上可以表现出渗透于各种认识中的这种认识特点。因此。可以借考察 人的知觉而把这两种类型考察出来。2、简述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有哪些?答:(1)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 能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2)人的知觉 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的关系。知识

16、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同,知 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的知觉也 就越完整、精确。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参与知觉,可促进对事物的理解。知识经验参与知觉不仅 提高知觉的质量,还能提高知觉的速度。(3)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 极的一面;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 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的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此 外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果,还是形成事物表象、并转为科学概念的重要条件。3、简述分析与综合的关系。答: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

17、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 来的过程。综合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在认识中总是相互联系的。(1)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 认识才能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是肤浅的、空洞的。(2)只有分析,分析的材料将 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对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3)分析为最初的综合+ 认识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面,从而导加完整及对事物整体性认识更 加深化。(4)总之,人的思维活动总是按照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而不断深入展开进行的。4、简述情绪、情感的两

18、极性及表现。答:情绪和情感有四种品质,每种品质都可以表现为两个极端对立的情况。比如,在强度 方面。有强弱之分;在紧张度方面,有紧张与轻松之分;在快感度方面有快与不快之分;在复杂 度方面。有简单与复杂之分。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情还表现为:积极的与消极的体验。如果外界 的事物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人们对它产生肯定的态度和引起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起不满意、烦闷、厌恶、轻视等消极的内心体验。增力作用和减 力作用。情绪和情感的增力情表现为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循环、呼吸、腺体分泌等系统相互配 合,对人们的活动起积极的应激作用,使人和动物能够应付环境中的紧急变化,这就是情绪的 增

19、力作用。增力性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能鼓舞人去进行活动,甚至于忘我地进行拼搏。情绪 和情感的减力作用表现为情绪和情感有时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如忧愁、悲伤、过度的焦虑和 灰心失望等。5、高原现象及其成因。答:高原现象是指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停顿的现象。高原现象产生的原 因主要有:(1)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2)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 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3)练习方法不当,一时无法突破困难;(4)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 劳;(5)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6)意志品质差,缺乏继续提高的 勇气和信心;(7)自满情绪;(8)可能正在进行潜

20、在学习,其成绩末显现出来等等。6、能力的概念及其个别差异的表现。答: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并 且有其规律性。如能力在量上的差异遵循正态分布;在质上的差异表现为结构不同。能力发展 的个别差异表现为结构不同。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同一年龄层中,能 力的发展水平有明显个体差异。以智力为例,某些人智力超常,某些人智力滞后。(2)表现早晚 的差异。能力表现上的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某些人少年早慧,某些人则大器晚成。(3)结构的 差异。能力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综合,且组合方式有所不同。由此就构成能力结构的差异。这也

21、是个体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了解了这些差异,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也使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工作岗位,作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什么是反射弧?论述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以及反射弧的环形回路。答:(1)反射弧及其结构。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人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就沿着传人神经纤维传到神经中枢,再由神经中枢的传出神经纤维把经过加工的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以发生反应(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2)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反射有同时进行的两

22、条渠道: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特殊通路是由特定的神经纤维把感受器中特定的感受细胞与大脑皮层相对应中枢的特定神经细胞联系起来。使感受器与大脑皮层相应中枢形成了空间对应关系。这种由一定刺激经过一定神经纤维通到脑的一定部位的神经联系就叫做特殊通路。传到中枢后还要传出,即经过中枢连接传到身体的某一条肌肉上去。身体某一条肌肉跟脑的哪一部位连接也是对应的。这种连接叫特殊的传出通路。它调节特定的骨骼肌肉。群产生特定的随意运动。特殊的传入通路和特殊的传出通路由特定的中枢部位连接,这就形成反射弧的特殊通路。这条特殊通路保证了人们反射的准确性。非特殊通路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来实现的。传入神经有侧枝进入网状结

23、构,网状结构把神经冲动传播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保证机体的清醒状态。传出神经的侧枝经网状结构的转接,传到身体许多部位,保证一定的姿势,协调肌肉的活动,配合特定的随意运动。(3)反射弧的环形通路。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都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单方向的传导,而是在传人或传出,以致高、低级中枢之间都有来回往返。信息在感受器与中枢间要往返传递好几遍,不只是把感受器的信息传入到中枢,还要把中枢的变化反馈到感受器,来调节感受器的活动,使它更好地接受刺激。信息在中枢与效应器之间也要往返传递好几遍,不只把中枢的信息传到效应器,还要把效应器的变化情况反馈到中枢,中枢神经系统据此对效应器进行再调节。由于信息在高

24、、低级中枢之间多次往返有时很短时间的刺激,在中枢可以反复地兜圈子,其所用的时间可能比接受刺激的时间长很多倍。2、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论述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答: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学生观察力的提高表现为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善与优良观察品质的养成。对于擅长精细把握事物细微处或局部的分析型学生,应注意培养他们把握事物全貌的能力与技能;对于擅长把握事物全貌而对细微、局部容易忽略的综合型学生应努力培养他们精细分析事物的能力与技能。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

25、的必要知识;(4)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5)学会做观察记录;(6) 观察后的归纳、总结;(7)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8)教会学生 自觉养成观察习惯。3、通过实例说明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答: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多。遗传、环境、成熟和教育等因素,都会对人们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人的性格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虽然遗传因素会对性格的形成发生影响,但在性格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遗传,而是社会实践。(1)遗传的作用。人的神经系统在性格的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性格受遗传的作用较小,它主要是由成长的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的。对同卵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环境

26、中长大的同卵双生子,气质特征非常接近,但性格特征却迥然不同;并且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分开的时间越长,性格的差别也越大。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只在某些不正常的性格的形成上,才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到遗传因素的作用。(2)家庭环境的影响。在性格形成的过程中,环境起着重要作用。这里的环境,既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包括和其他人结成的复杂的社会联系。在家庭中,父母的责任感和教养的态度,是影响儿童性格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责任感的父母,能自觉地按照社会的要求来塑造子女的性格,并且创造出良好的条件来促进子女良好性格的发展。相反,那些纵容型的父母,往往忽视对子女性格的培养,或只顾自己的事情,结果使

27、子女从小就在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上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进而对自己的整个成长历程都产生不良影响。家庭气氛对子女性格形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的人,通常性格完善,待人礼貌、诚恳:而在严厉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胆小怕事、缺乏自信,甚至丧失自尊、自暴自弃。当家庭气 氛冷漠、死气沉沉时,儿童会养成待人冷淡,对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的消极性格。出生顺序对性格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对长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发现,长子的性格多偏于保守、进取心较差、缺乏自信、易受人暗示、不善于表达情感、自卑、缺乏安全感。在我国,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容易成为众人注意的中心,若家长对其过于娇生惯养,会使他们形成任性、不关

28、心别人、自私自利等不良性格特点。(3)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在儿童性格的形成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这 与儿童入学时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在学校里,儿童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逐渐形成世界观,从而影响到特定性格的形成。儿童所处的学校班集体对性格形成有特殊的意义。同伴关系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与同伴的相互交往中,儿童逐渐获得与人相处的经验,形成理解别人、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4)社会实践对性格形成的作用。人是活动的主体。人的性格不是简单被动地决定于环境。环境对人性格的影响需要通过人在环境中的实践活动去实现。因此对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环境本身,而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的性格就是通过他在社会实

29、践活动的过程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1动机(dngj)参考答案:动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mbio),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是理想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 2听觉(tngju)性失语症参考答案:听觉性失语症: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叶的颞上回的后方,它能调整自己的语言和理解别人的语言。当其受伤后,病人虽能讲话(jing hu),但语言混乱而格列;能听到别人的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因此这种病人,与人谈话时常常答非所问,称为听觉性失语症。 3效度参考答案:效度:效度使之所测验的结果是不是所要测量的东西(dn

30、gx)。效度有:构想效度,内容消毒和预测效度。 4感受性参考答案:感受性:感受性是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人的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受性通常使用感觉界限来度量的。 5自然实验法参考答案:自然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它可以研究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而且是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1、 教育参考答案:教育;广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队受教育者身心施加一定的影响,促使他们朝着

31、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制参考答案:学制:也称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他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r xu)条件和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义务教育(yw jioy)参考答案:义务教育: 是国家用法律子女格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ninlng)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4、普通教育参考答案: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5、职业教育参考答案: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1、 终身教育参考答案: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强调之前教育和之后教育一体化,青少

32、年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是片面的. 2、 全民教育参考答案:全民教育; 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合适中青年脱盲, 3、 教育民主化参考答案: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首先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指师生关系民主化,在辞职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4、 教育(jioy)世俗化参考答案:教育(jioy)世俗化: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等向世俗化方向发展, 5、教育(jioy)多元化

33、参考答案:教育多元化 ;包括教育思想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多元化,他是社会生活多样化和人的个性化在教育上的反映.1发展关键期答案:发展关键期是心理学家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又称发展最佳期(3分)。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量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错过了这一时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 2. 教学法答案: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3分)。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把学

34、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能否正确地理解、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就成为是否能够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因素之一。 3儿童中心论答案:儿童中心论是主张按照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提倡活动课程、经验课程的课程理论。(3分)。儿童中心课程论强调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顺应和满足儿童自然发展的需要,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要求来确定课程;强调从儿童的直接经验出发,按个体经验发展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强调儿童通过活动来获得知识经验。儿童中心论能 够满足儿童的需要,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 4组织(zzh)策略答案:组织策略是指识记者在识记过程中,根据记忆材料(cili

35、o)不同的意义,将其组成各种类别,编入各种主题或改组成其他形式,并根据记忆材料间的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 5探究(tnji)学习答案:探究学习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要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的学习方法。探究学习由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检验结果等五个步骤组成,强调让学生学习研究过程和方法。1、 教育学参考答案: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洛克白板说参考答案:洛克的白板说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

36、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3、 苏格拉底产婆说参考答案:苏格拉底产婆术, 即助产术,即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自己虽然无知,但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想起母亲是助产婆一样,随年老不能生育.但能节省,能够帮助新生名诞生. 4、 自然教育思想参考答案:自然教育思想,夸美纽斯,卢梭,康德等均强调教育自然相性,对教育的自然性思想作新的解释,并使之哲学化,认为教育的根本属性在于充分的充分发挥人的自然禀赋. 5、 教育(jioy)双轨制参考答案:教育双轨制 指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系统中并存着两个子系统,一个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其重点是培养统治阶级(tngzh jij)所

37、需要的各种人才的高等学校,另一个是专攻劳动人民子女就学的为实现普及义务教育而开设的公立学校,重点是职业技术学校,这两个系统自成体系,互不沟通,犹如两条平行的轨道,故称为双轨制.1发展(fzhn)关键期答案:发展关键期是心理学家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又称发展最佳期(3分)。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量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错过了这一时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 2. 教学法答案: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3分)。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38、分,它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能否正确地理解、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就成为是否能够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因素之一。 3儿童中心论答案:儿童中心论是主张按照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提倡活动课程、经验课程的课程理论。(3分)。儿童中心课程论强调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顺应和满足儿童自然发展的需要,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要求来确定课程;强调从儿童的直接经验出发,按个体经验发展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强调儿童通过活动来获得知识经验。儿童中心论能 够满足儿童的需要,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 4组织策略答案:组织策略是指

39、识记者在识记过程中,根据记忆材料不同的意义(yy),将其组成各种类别,编入各种主题或改组成其他形式,并根据记忆材料间的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 5探究(tnji)学习答案:探究学习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t ch)的要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的学习方法。探究学习由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检验结果等五个步骤组成,强调让学生学习研究过程和方法。1.结合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之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论述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 解析:二十世纪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教育发展呈现了以下特点: (1) 教育的终身化 (2) 教育的全民化 (3) 教育的民主化 (4) 教育的多元化 (5

40、)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结合以上五点论述我国教育在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全民教育、教育投资多元化、教育教学技术改进等方面面临的现状及进一步改进的措施(有独到见解者可适当加分)。2.学记中有这样两句话:“君子之教,喻也”;“倒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请根据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体会。 解析:学记中这两句话主要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观。 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到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尊重学生;对学生提出(t ch)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阐释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可酌情加分) 3.你认为理解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政治(zhngzh)的辩证关系

41、对变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有什么意义? 解析:根据(gnj)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关系:政治、经济在某些问题和某些方面其决定作用;教育也以一定的方式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来阐述对变革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意义。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等。 4.讨论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解析: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对文化促进的作用:第一,教育通过继承文化来促进文化的发展;第二教育通过传播文化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第一,文化影响着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第二,文化直接影响课程设置

4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学校的课程、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5.当代(dngdi)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契(1915-1995)提出当代中国亟需培养(piyng)的理想人格是“平民化的自由(zyu)人格”:“我们讲的理想人格不是高不可攀的圣人,而是平民化的,是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请根据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冯契的“平民化的自由人格”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自由个性,是知、情、意的统一,是真、善、美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格。” (1)这一理想的人格形象,能充分展示教育的人文关怀。 (2)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教育目的 (3)有益于主体性教育的确立等。 一、选择题(每

43、小题1分,共10分)1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这是()A教育目的B教学目的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3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开设哪些学科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课时分配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4人力资本投资除包括职业训练、卫生保健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迁移和信息搜寻等形式外,还应包括()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社区教育5提出要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斯宾塞C夸美纽斯D杜威6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44、,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不严重的疾病也会把他击倒,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不平衡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7.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信息革命后提出了()的要求。A普及初等教育B普及初级中等教育C普及高等中级教育D高等教育大众化8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可以为教师判定教学状况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而且也可以为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好坏优劣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这说明教学评价具有()的功能。A诊断教学问题B提供反馈信息C调控教学方向D检验教学效果9按美的规律对自己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进行设计和加工;对居室、日用品、服饰等方面按美的观念作出选择与合理的配置,属于()A感受美B鉴赏美C创造美D

45、领悟美10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A人格平等B自主发展C受教育D主导地位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1通过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2学生在教学中_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学生理解教材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_,二是从已知到未知。4教学中的生活实际有三个方面内涵:一是教学规定的与实践相关的_;二是学生本身的实际;三是社会实际。5教学以_为根本目的,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狭义的教育2活动课程3榜样示范法4教学过程5前景教育原则四、判断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解释

46、内容或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5分)1教育的民主化主要是指师生关系民主化。2少年期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变化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3教师职业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4教学就是智育。5在集体教育思想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和马卡连柯是完全一样的。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怎样理解“学生的发展”?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开学第一天,李老师正要把新书发下,突然发现几本书因包装捆绑过紧,被勒出了深深的印迹。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李老师,书不能轻易发下去,要把这个问题先解决。于是李老师对同学们说:“这里有几本书因为包装运输的原因,留下一些印迹。”李老师

47、把一本书拿出来让大家看了一下。“这几本书该发给谁?”李老师请几个学生发言,有的说,按顺序发,轮到谁就是谁的;有的说根据成绩,发给成绩差的同学;有的说抓阄李老师未置可否,让学生的思想暴露了出来。终于有个同学说:“老师,发给我一本书吧。”李老师立即问:“你为什么要一本呢?”“因为总得有人得到的,不如我要了吧!”李老师立即表扬道:“让我们为他的这种为他着想,宁愿自己吃亏的精神鼓掌!”顿时,全班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正确的舆论导向初步形成了。但这是在老师的强烈暗示下形成的,李老师决定继续“扩大战果”。“还有哪些同学愿意得到一本?”一些同学举起手来。李老师有意在教室巡视一遍,故意在一些目光不够坚定的同学面

48、前停一下。最后,全班同学的手都举起来。李老师微笑着对同学说:“老师为我们班同学有这种精神感到由衷的高兴,但究竟这几本书该发给谁?这样,我们来一个演讲比赛,看谁能把自己应该得到书的理由说得充分,说得有力,谁就能得到一本。大家做评委,由掌声的热烈程度来决定,好不好?”有的同学立即发言说:“我们生活在一起,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有的同学说:“书的好坏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它的内容,所以我愿意要一本。”还有同学发言说:“为别人带来更多欢乐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我愿意要一本,把好书让给别人。”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把气氛推向高潮。李老师把每一种观点都来写在黑板上,并且适时补充和引导。李老师又一次穷追不舍:“

49、我们集体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这种吃亏精神?”于是班上讨论开了:劳动不拈轻怕重、捡起不是自己扔的纸屑最后,大家评选出演讲的前三名,他们自豪地拿到了有印迹的书,李老师号召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所有的课本都愉快地分发下去了。根据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形成规律,对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和评价。一、选择题1D2A3A4B5C6C7D8B9C10B二、填空题1培养人才2主体性3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4活动性作业5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名词解释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

50、方向变化的活动。2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3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4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5前景教育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德育教育思想。就是通过经常在集体和集体成员面前呈现美好的“明天的快乐”的前景,推动集体不断向前运动、发展,永远保持生气勃勃的旺盛的力量。四、判断题1教育的民主化主要是指师生关系民主化。答:错误。教

51、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2少年期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变化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答:正确。少年期是一个变化十分剧烈的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信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3教师职业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答:正确。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是在学习人类经验、消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教师根据一定的社

52、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年轻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把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心理素质,实现个体社会化。4教学就是智育。答:错误。教学与智育是两个相互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施,但也需要通过如家庭、社会活动、课外活动等其它途径才能全面实现。而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5在集体教育思想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和马卡连柯是完全一样的。答:错误。集体主义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的集体教育体系简单说就是“在集体中,

53、通过集体,为了集体。”他认为集体应该有共同的目的、组织机构、自觉纪律、正确舆论、优良传统和行为。他分析了儿童集体形成的阶段,提出了前景教育原则和平行教育影响原则。苏霍姆林斯基和马卡连柯一样,非常重视集体教育,所不同的是他主张集体和个人的和谐一致,在集体中也要进行个别教育和个别对待。五、论述题1怎样理解“学生的发展”?答:(1)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发展,既有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的发展,也有知识水平、心智能力的发展,既有精神素质的发展,也有身体素质的发展。为了某种单一的目标,而忽视甚至抑制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是一种短视的行为。(2)学生的发展是个性的发展。个人的本质意义是体

54、现在他的与众不同的个别性之中,能不能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是区别一名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真正标志。学校应成为促进每个学生的特点、优势更加明显的场所,而不是把不同的人变成相同的人的场所。(3)学生的发展,不仅指当下的发展,更是指学生未来的、终身的发展;是学生未来的适应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接受挑战并改造环境的能力的发展。这就不仅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有深刻的了解,对所教学科逻辑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要求能将这两者完美地统一于自己的教育实践之中。要能够使学生掌握知识成为只是更好地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答: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

55、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教师在讲授时首先要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即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每一个概念、甚至每一句话都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都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其次教师要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使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教师还要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受到思想教育,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的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所提高。(2)注意启发。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善于设疑、激疑、解疑,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的成分,更好地调动学生听讲的兴趣。教师可

56、以通过设置一些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展认识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的目的。(3)讲究语言艺术。教师在讲授时要力求语言要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同时讲授的音量、语速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另外还有必要以姿势辅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六、案例分析题答:(1)学生品行形成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垃养品德行为习惯。李老师从同学们对谁应该得到有印迹的书认识不一的情况出发,让同学们通过演讲谈应该得到书的理由,提高了同学的道德认识。精彩

57、的演讲和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使同学们受到情感上的感染。同学们通过理智权衡,表现出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产生了道德意志。大家都想得到的有印迹的书,出现了道德行为。(2)学生品行形成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在开学的第一天,通过发书这一活动,李老师抓住其中具有的教育性,积极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学生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具有特殊的性质:首先,它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其次,它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和交往,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再次,它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有效的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58、3)学生品行形成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是受教育者反映当前教育要求产生的品德发展新需要与其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学生开始对谁应该得到有印迹的书认识不一,在李老师的启发教育下,学生的新的道德认识,向着德育要求的方向发展。(4)学生品行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任何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和不良的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人的品德是在它的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不断的变动性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发展的。随着学生的发展,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就不断提高,社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原有的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品德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又有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必要。李

59、老师分书的教育,还必须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产生教育(jioy)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 A社会(shhu)实践B语言(yyn)的产生C生产劳动D学校的出现 2“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B.不均衡性C.阶段性D.顺序性 3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教学目的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 4便于老师教学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B核心课程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 5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B卢梭C洛克D夸美纽斯 6以重视学生的自学和独立作业为显著特点的教学

60、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B文纳特卡制C贝尔-兰喀斯特制D特朗普制 7规定(gudng)“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xiosh)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的法规(fgu)是() 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儿童权利公约 8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不平衡性B互补性C阶段性D顺序性 9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 A.德育过程B.德育原则C.德育目标D.德育内容 10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 A.建立班级常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