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麦中外源基因转移(zhuny)的细胞学方法和分子方法共二十九页首先可以通过引种(ynzhng)解决本地区的虫害、环境胁迫造成产量下降的问题。其次选择抗性好的品种做亲本,与农艺性状较好的亲本杂交,选择农艺性状和抗性均较好的后代推广。(品种间杂交,杂种优势利用)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外源DNA导入等。小麦抗病虫育种和抗环境(hunjng)胁迫育种的主要方法共二十九页要将野生亲缘和潜在于更远缘物种的异源遗传物质转移到栽培小麦中可以用两种主要方法:细胞(xbo)遗传学操纵(染色体工程) 和分子技术 (遗传工程)。外源基因导入小麦(xiomi)的
2、两种方法共二十九页 什么(shn me)是染色体工程? 植物染色体工程的用途很广, 其中最重要的是基因定位和异源基因的导入。用导入异源基因改良现有小麦品种是小麦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染色体工程有效地转移外源基因, 并创造在育种中可利用的种质材料, 大致经过以下步骤: 种间或属间杂交F1 或产生双二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其中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易位系统称为(chn wi)异染色体系, 易位系的育种利用价值最高。共二十九页双二倍体是染色体工程中的重要基础材料, 在其和小麦的回交(hu jio)后代中可以得到小麦的二体异附加系。二体异附加系是获得代换系、端体附加系和易位系的基础, 易位系是
3、把带有目的基因的异源染色体片段整合到小麦染色体上的材料。共二十九页整条染色体的细胞(xbo)遗传学操纵附加系 细胞中添加异种染色体的系统称异附加系。培育此添加系统的方法多种多样, 常规法、桥梁亲本法、单倍体法、双二倍回交法、双重单体或多重单体附加法等均能创造异附加系。其中, 最常用的方法是获得栽培物种(wzhng)与亲缘物种(wzhng)间的杂种F1后, 用受体品种与F1 或由F1 加倍成的双倍体回交一至数次, 从回交后代中选择添加单体再经自交产生添加二体。共二十九页普通小麦(AABBDD) X 簇毛麦(VV)2n=6x=42=21IIw 2n=2x=14=7IIv F1(ABDV) X 普通
4、小麦(AABBDD) 2n=4x=28=21Iw+7Iv 2n=6x=42=21IIw 回交,自交(z jio) BCnFn 细胞学鉴定 21IIw+1II1v7v杂交(zjio)回交法共二十九页普通小麦(AABBDD) X 黑麦(RR) 2n=4x=42=21IIw 2n=2x=14=7IIR F1(ABDR) 2n=4x=28=21Iw+7IR 不减数配子 染色体加倍(ji bi) 双二倍体 X 普通小麦 (AABBDDRR) (AABBDD )AABBDDR X 普通小麦AABBDD 回交,自交 21IIw+1II1R7R BCnFn 细胞学鉴定双二倍体回交(hu jio)法共二十九页圆
5、锥小麦(xiomi)(AABB) X 簇毛麦(VV)2n=4x=28=14IIw2n=2x=14=7IIv F1(ABV) 2n=3x=31=14Iw+7Iv 不减数配子 染色体加倍 双二倍体 X 普通小麦 (AABBVV) (AABBDD )AABBDV X 普通小麦AABBDD 回交,自交 21IIw+1II1v7v BCnFn 细胞学鉴定桥梁(qioling)亲本法共二十九页单倍体法单倍体法有两种,一种是花药培养法,另一种是染色体消失法。他们通过培养普通小麦(xiomi)与六倍体小黑麦、八倍体小偃麦的杂种1花药,获得了各种单倍体异附加系,加倍后从中选出了小麦(xiomi)双体异附加系。
6、Barclay(1975)报道了小麦分别与球茎大麦和玉米杂交,其后代中外源染色体自然消失的现象,并高频率地获得了小麦单倍体。李平路等(1998)首次将小麦玉米法应用于小麦异附加系的选育中,用烟农15-八倍体小滨麦、烟农15-中间偃麦草的杂种后代分别与玉米杂交,成功地获得了小麦-滨麦和小麦-中间偃麦草的单倍体异附加株。 共二十九页 某种植物的一对染色体被他种植物的一对染色体所代换而形成的新类型(lixng)称异代换系。 培育异代换系的方法也有不同几种, 主要是利用单体或缺体与异附加系杂交进行。代换(di hun)系共二十九页远缘(yun yun)杂种连续回交普通小麦(AABBDD) X 黑麦(R
7、R)2n=6x=42=21IIw 2n=2x=14=7IIR F1(ABDR) X 普通小麦(AABBDD) 2n=4x=28=21Iw+7IR 2n=6x=42=21IIw 回交(hu jio),自交 BCnFn 细胞学鉴定 AABBDD-1A1A+1R1R AABBDD-7D7D+7R7R 共二十九页 单体1A X 二体附加系(1R)2n=41=21IIw-1II1A+1I1A 2n=44=21IIw+1II1R F1 (2n=42=21IIw-1I1A+1I1R) (2n=43=21IIw+ 1I1R, 2n=42=21IIw-1I1A+1I1R) 选择2n=42的个体(gt)自交 2n
8、=42=21IIw-1II1A+1II1R单体(dn t)与附加二体杂交共二十九页缺体4D X 小偃麦八倍体2n=41=21IIw-1II4D 2n=56=21IIw+7IIE F1 X 缺体4D (2n=48=20IIw+7IE+1I4D) 2n=41=21IIw-1II4D BC1F1细胞学、形态学筛选(shixun)2n=41=21IIw-1I4D+1I4E自交 2n=42=21IIw-1II4D+1II4E缺体回交(hu jio)法共二十九页异附加系和异代换(di hun)系的鉴定1)染色体计数和染色体构型分析2)染色体分带:C-带, N-带3)生化标记: 同工酶,蛋白质4)分子标记:
9、 RFLP, RAPD5)DNA分子原位杂交:GISH,FISH6)形态标记共二十九页易位系通过附加或代换异源染色体可以将有益基因引入栽培植物中, 但引入的染色体除携带有益基因外, 亦带有不利基因。如能使异源染色体上携带的有益基因通过易位整合到栽培植物的染色体上, 就可以减少或消除不利基因的作用(zuyng)。这就需要建立易位系。所谓的易位系是指异源染色体与栽培植物染色体之间相互易位的植物。在易位系中, 通过染色体易位达到了异源目的基因的转移, 这便是建立易位系的动机所在。共二十九页远缘杂交(zjio)中经常有自发易位产生, 但异种、属间的染色体自然发生易位的频率很低。实践中, 易位系的建立就
10、需人工诱发易位, 一般是用电离射线照射或化学诱变剂处理。辐射能使染色体随机断裂, 断片常以各种不同方式进行重接, 产生各种染色体结构变异, 导致易位。小麦易位系的创建方法便是对携有目标基因的单体异附加系进行辐射处理, 以这种基因的表型性状为标记, 在后代中选择带有这种基因而染色体数目仍为2n =42 的个体。因为目的基因已转移到小麦染色体上, 这样的个体就是易位系。共二十九页易位系的鉴定(jindng)易位系一般来说不发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因而它的鉴定要比鉴定异附加系和异代 换系困难得多。常规的染色体计数以及染色体带型分析效果不佳, 特别是对不显带区段和小片段易位更是无能为力。目前, 一般采
11、用(ciyng)同工酶分析或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对易位染色体进行标定。共二十九页植物(zhw)外源DNA的导入方法外源DNA的导入是指通过某种特定(tdng)的途径将外源基因或外源DNA片段导入受体细胞,使之整合到受体细胞基因组中,而实现其功能表达的过程。 共二十九页目前已经建立了十多种外源DNA导入方法,按照技术属性可将它们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1、物理法:基因枪法(qingf)、电激法、微注射法、激光穿刺法、超声波法、碳化硅纤维法等;2、化学法:聚乙二醇(PEG)法、磷酸钙DNA共沉淀、脂质体法等;3、生物法:农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浸渍法、病毒介导法等。 共二十九页一、原理 农杆菌
12、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土壤杆菌,它们侵染植物后能诱发植物形成肿瘤。从一种致癌的农杆菌中分离出了一种巨大质粒(约200Kb),称为致癌质粒,简称(jinchng)Ti质粒。Ti质粒上有一段DNA被称为转移DNA(简称(jinchng)TDNA),能转移并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上,其上携带的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表达。Ti质粒随后被改造用作人工植物基因工程的载体。这种利用农杆菌的遗传转化体系,将外源目的基因或DNA片段插入Ti质粒的TDNA中,并随之导入受体植物细胞,而获得转基因植株的方法,即为农杆菌介导法。 第一节 农杆菌(gnjn)介导法共二十九页Ti质粒的必需组成元件,包括TDNA区域和致毒基因(jyn)(
13、Vir gene)TDNA是Ti质粒中唯一能够与植物染色体整合的序列,而致病区中的一系列基因则起着辅助整合的作用。与冠瘿碱生成有关的是Vir区和T-DNA区,植物体内不能合成冠瘿碱,冠瘿碱的合成为农杆菌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碳源和氮源。共二十九页第二节 基因(jyn)枪法基因(jyn)枪法又称微弹轰击法、粒子轰击法、高速粒子喷射技术、弹道微靶点射击,是一种借助高速金属微粒将DNA分子引入活细胞的转化技术。共二十九页原理基因枪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火药爆炸、高压放电(fng din)或高压气体作驱动力,将载有外源DNA的金(或钨)粉等金属微粒加速,射入受体细胞或组织,从而达到将外源DNA分子导入细胞中
14、的目的。 共二十九页第三节 聚乙二醇法基本原理聚乙二醇(PEG)是一种选择性化学渗透剂,它可以使细胞膜之间或使DNA与细胞膜之间形成(xngchng)分子桥,促使相互间的接触和粘连,并通过改变细胞膜表面的电荷,引起细胞膜透性变化,从而促进外源大分子进入原生质体,因此称之为PEG诱导法。 共二十九页第四节 花粉管通道(tngdo)法一、基本原理 在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初期是植物接受远缘遗传物质的敏感时期,就生殖细胞的结构而言,在胚囊中的精、卵细胞类似天然的原生质体;而且在精子入卵时,卵膜有一个开闭的过程;即使到了合子期,胞壁的形成也尚未完备,胞壁的屏障作用还很小,因此外源基因(jyn)进入受体卵细胞及合子的阻力较小。 共二十九页 在花粉管伸入胚珠的过程中可形成花粉管通道,这为外源DNA分子进入胚囊提供了天然的途径(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题(含答案)
- 玻璃回收合同协议书范本
- 猪苗出售零售合同协议
- 电视剧投资合同协议
- 生物试验检测合同协议
- 珠宝销售招聘合同协议
- 瑜伽私教合同协议模板
- 瓷砖店铺转让合同协议
- 电子水果订购合同协议
- 琴行签劳务合同协议
- 腾讯游戏引擎技术向工业数字孪生的迁移
- 肩关节镜相关知识
- T-FJZYC 11-2024 金线莲初加工技术规程
- “趣”破“蛐蛐”小妙招社交魔法课主题班会
- 绘本故事《奶奶的青团》
- 中国肥胖及代谢疾病外科治疗指南(2024版)解读
- 《海报制作授》课件
- 安徽省濉溪县联考2025届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 医院建设项目验收管理流程
- 工业能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 设计院保密管理制度(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