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课文鉴赏说明_第1页
《勾践灭吴》课文鉴赏说明_第2页
《勾践灭吴》课文鉴赏说明_第3页
《勾践灭吴》课文鉴赏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勾践灭吴课文鉴赏说明一、历史背景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磨擦。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3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勾践是春秋末越国国君,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7年至前465年在位。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本文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件事。勾践忍辱负重,报仇雪恨,夫差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对后人都有深刻的启示。二、课文大意这篇课文按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始到“遂使之行成于吴”),写文种定计,向吴求

2、和。勾践退守会稽山后,第一件事就是准备广招贤良,共治国事,以图复兴越国大业。他听从了文种的劝谏,并派文种去吴求和。第二部分(从“勾践说于国人曰”到“民俱有三年之食”),写勾践卧薪尝胆,准备复仇。为了复仇,勾践对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鼓励生育,减免徭役,广招贤才,休养生息。经过十年的养精蓄锐,复仇的条件完全具备。第三部分(从“国之父兄请曰”到结束),写越国同仇敌忾,一举灭吴。由于勾践深得民心,父老兄弟摩拳擦掌,同仇敌忾,勾践一声令下,“进则赏,退则罚”,于是越国大举进攻吴国,而且屡战屡胜,一直打到吴国都城,灭掉吴国。文章叙事平实清晰,有选择地叙写了勾践为灭吴所做的主要准备工作,在叙事中揭示了勾践

3、灭吴的道理,同时刻画了勾践败而不馁、能屈能伸的坚忍性格,塑造了一个善于团结国人富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译文】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种进见说:“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以便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要到处找它。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只怕太晚了吧?”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

4、哪有什么晚的呢?”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商议。终于使文种动身出使吴国。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我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就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也亲自迎接;凡是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事就不去做,凡是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就补做。然后恭卑地服事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勾践的地盘,南到句无,北到御儿,东到鄞,西到姑蔑,土地面积长宽达百里。勾践就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告诫说:“我听说,

5、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百姓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我还做不到这样,将率领你们夫妇繁衍生息。”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他的父母也同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支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哭得像死了亲儿子一样。还下令:孤儿、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那些明智达理之士,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体面

6、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而切磋磨砺义理。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礼待他们。勾践亲自用船装着大米和肉食巡行各处,看到流浪无归的孩子,没有不供给饮食的,没有不给水喝的:一定要问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却推辞说:“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国君您,就

7、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勾践答应了,于是招来大家告诫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不担心自己的人力不够用,担心的是自己缺少羞耻之心。现在夫差那边穿着水犀皮制成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不担心自己缺乏羞耻之心,却担心他的士兵数量不够多。现在我将帮助上天消灭他。我不赞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进同退。前进就想到将得到赏赐,后退则想到要受到惩罚;像这样,就有合于国家规定的赏赐。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而无羞耻之心;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

8、,妇女鼓励丈夫,说:“还有谁像我们的国君能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能不为他效死吗?”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这个地方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于是灭掉了吴国。指导解题一、这道题主要是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并帮助背诵。讨论意在让学生交流各自的体会,没有统一答案。1臣闻之无乃后乎?2勾践说于国人曰:其身亲为夫差前马。乃致其昆弟而誓之,曰:民俱有三年之食。3参考答案略。二、这道题主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文言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三、这道题主要是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标题:卧薪尝胆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

9、,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加点的词语:女:通“汝”,你。重(chng)采: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折节:屈己下人。振:通“赈”,救济。吊:慰问。四、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沟通课堂内外,搜集有关夫差和勾践的资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历史人物,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有关资料一、作者作品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国语是我国最早的

10、一部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监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三、课文删节的部分勾践灭吴原文较长,选入教材时,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对原文作了删节。共删去

11、了两段。一段是大夫种的说辞:(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天王彻声闻于天王:声音直达吴王。彻,达。天王,指吴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意思是说,越王的军队,不值得您再来讨伐了。师徒,指军队。辱,谦词。,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赂君之辱意思是说,奉献给国君,酬谢国君的辱临。赂,送财物给人而有所要求。请勾践女女于王请勾践女女于王请求允许勾践的女儿作吴王的女奴。女于王,在王那里作女奴。,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毕从:全都带来;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惟君左右之惟君左右之:任凭君的调遣。若以越国之罪为

12、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系妻孥(n):把妻子和儿女都拘囚起来。孥,儿女。,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致死:效死,乃必有偶乃必有偶:意思是说,知道不免于死,拼命战斗,一人必有两人之用。偶,两个。,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事君:伺候君王。这是婉辞,意思是说,与夫差作战。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与其杀这些人,不如得到越国。“与其宁”,表示在二者之中有所选择的时候,舍其前者,取其后者。,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子胥:即伍子胥,名员,吴国大夫,帮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并率吴军攻破楚都。后被吴王夫差赐死。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

13、之国也;三江三江:说法不一,一说指吴江(吴淞江)、钱塘江和浦阳江。一说指岷江、松江(吴淞江)和钱塘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上党之国:指中原各诸侯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已虽悔之,亦无及已: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已,同“矣”。”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太宰(p):即伯,太宰为官名,吴国大臣。,曰:“子苟苟:如果,假如。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谏曰:“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成而去之:达成协议以后离开。成,达成协议,讲和。去,离开。另一段是夫差对勾践的请辞:(又郊败之)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请达王甬、句东:我要把你送到甬、句以东去。达,遣送。甬,甬江。句,句章(现在浙江省慈溪县西南)。吾与君为二君吾与君为二君:意思是说,我同你仍然算是两国的国君。乎!”夫差对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