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底与点茶背后的清俗之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空茶不知劳。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旗姜有满口。我今倦游思故乡,不学南方与北方。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光。何时茅檐归去炙背读文字,遣儿折取枯竹女就汤。苏辙,字子由,四川眉山人。他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学家,也是官至尚书右丞的政治家。但是提起他,人 们的第一反应还是苏轼的弟弟。苏沟共生过六个孩子,但只有女儿苏八娘和儿子苏轼、苏辙幸存,其余三个都夭折了。苏轼本不是长子,他还有 一个名叫景先的哥哥。但苏景先在八岁时就死了。至此,苏辙也就只有苏轼这
2、么一位兄长了。他们兄弟二人,人生轨迹可总结为1三同,即幼年时同堂读书,青年时同年中将,成年后同朝为官。苏辙性格内向, 一直将开朗潇洒的兄长视为榜样。苏轼也极其喜爱弟弟苏辙,将其视为一生中最亲近和最挂念的人。苏轨有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直被视为最妙的宋词之一。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经 常被误以为描写的是男女相思之情;实际上是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就酒后写给弟第苏辙的话。一个人喝得酩酊大 醉时想到的人,一定是在他生命中占绝对重要地位的人。苏辙对于苏弑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苏氏兄弟的情谊,通过数据就看得更明白了。遍检苏轼文集,其中写给苏辙的诗词多达150首。苏辙更名,
3、 仅在贬居雷州一年间写作的29首诗中,就有25首是和兄之作。虽然宦海的沉浮使兄弟二人常常身处异地。但是翔繁的 诗词和答,使兄弟二人的精神从未分离。子暄,是苏轼的字。苏辙的这首和子瞪煎茶,也正是兄弟二人和诗中的一 鲁精彩之作。这首茶诗的题目中,“就茶二字格外引人注目。有人不禁要问:不是说唐人煎茶宋人点茶吗?怎么北宋的苏班也前 起茶来了呢?的确,煎茶是唐代代表性的饮茶方式。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中“汤添勺水煎鱼眼,未下刀圭找曲尘一句, 便是对煎茶极为生动的描写。另外,白居易坐的冷冷水,看煎瑟瑟尘,刘禹锡新芽建拳半未舒,自推至煎俄顷余”,讲 的自然也是热茶。至千刘言史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题目里更
4、是明确有煎茶”二字。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到了末代衍生出了新的饮茶方式一点茶。纵观宋人茶书,不管是蔡襄的茶录,还 是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所述均为点茶法。所以您若说宋代流行点茶,那可谓千真万确。但是您如果说宋代只有点茶, 那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点茶与煎茶,是并存于两宋的饮茶方式。宋人眼中的点茶与煎茶,不仅有形式上的差别,更有感觉上的不同。煎茶,毕竟是唐人喜爱的饮茶方式,所以站 在宋人的立场上看,煎茶自然是有古风的行为。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当时王安石变法如火如茶,其中一项便是改 取士之法。苏轼在杭州监试,便作了监试呈请试官等,以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同时,苏轼还作了 G试院煎茶一 诗。其中“
5、未识古人煎水意一句,看似论古今茶事之别,实则暗讽王安石的变法。那么问题来了,宋代文人在何时会煎茶?又在何时会点茶呢?苏辙又为何专为已经过时”的煎茶法而写一首茶诗 呢?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还要到正文中去寻找。自年来至能谙,讲的是宋代煎茶与蜀地的关系。宋代茶文化中,只要一提到煎茶,肯定要与蜀地蜀人相关。作 为四川学子的代表,苏轼、苏辙兄弟票很热衷于煎茶。苏轼的茶诗中,前有试院就茶,后有汲江煎茶.由此可 见,该茶的习惯伴随苏弑一生。苏辙一生只写了九首涉茶之诗,其中就有这首和子瞻煎茶诗中所谓“京茶旧法出西 蜀,似乎是在说宋代擅长煎茶的都是川渝人。我们知道,苏氏兄弟就是四川人。这样的说法,是否有老王卖瓜
6、自卖自有 的嫌疑呢?还真不是。苏撤的这种说法,似乎在宋代文人中已经达成共识。苏弑在试院前茶中,有今时游公煎茶学 西蜀”的句子。潞公,就是文彦博,乃宋朝的股肱之臣。文彦博曾在蜀地为官,因此才学会了煎茶。南宋诗人陆涛也有效 蜀人煎茶戏作长句一诗。放翁说得更明白了,我玩煎茶就是跟蜀人学的。时至今日,蜀地自然也不用煎茶法了,但是 四川人却仍爱茶,更懂茶,几乎人人都是1水声火候犹能谙”的品茶高手。自相传至满口二讲的是煎茶的方法。按苏轼的说法,宋代饮茶有两大流派。其一,就是兴起于福球的点茶法, 椅点是流程繁复,技艺精巧。喜欢的人,乐在其中;不爱的人,不堪其劳。其二,就是盛行于北方的“调饮法二特点是口 味多
7、样,配料丰富。茶汤里要加入盐、酪、狼、姜等佐料。怎么听都有点像胡辣汤。喜欢的人,一天不喝就难受;不喜欢 的人,喝了一口就难受。自“我今”至“熬汤”,写出了热茶的妙处。保存并流行于蜀地的煎茶,是不同于闽中11与北方”的另类存在。宋代煎茶, 到底与大名鼎鼎的点茶有何不同之处呢?其实,煎茶与点茶有三大不同。其一,手法不同。所谓煎茶,是将细研为末的茶,投入滚开的水中煮。至于点茶,是先格茶末调膏于震中,然后用滚水冲点。您要 是觉得有点抽象,咱们就换个说法。点茶,类似于冲黑芝麻糊。煎茶,相当于煮方便面。其二,茶游不同。按苏辙的说法,煎茶的核心是煎水。唐代陆羽茶经中,煎水多是用蝮。但叫T在两宋似乎并不太流行
8、。涉茶诗 词中常见的就水器是钝”与“铛工例如苏轼次韵周检惠石链中,便有1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蟹眼翻波 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姜新盐少茶初熟,水渍云蒸碎未干。自古函牛多折足,要知无脚是轻安”的句子。除此之外, 陆游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中有“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的句子。这里的鼎,并非用鼎煎水,而应是铛或 钛的蒋称。就水的铛或钛,需放在风炉上加热。所以石钛与风炉,也就常常同时出现在“煎茶”主题的茶诗中。其三,口味不同。就茶,也非清饮,而是调饮。苏轼在寄周安祸茶中写道“如今老且慑,细事百不欲。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 要盐拌白土,稍稍从吾蜀工可见姜、盐、白土,都是蜀人喝茶的佐料。
9、但煎茶的佐料,似乎还不止这几样。末代词人林 正大括意难忘中写道:汹汹松风。更浮云皓皓,轻度春空。精神新发越,宾主少从容。犀箸厌,涤昏僭。茗碗策奇功。待试与,平章甲 乙,为问涪翁。然溪日铸争雄。笑罗山梅岭,不数严邛。胡桃添味永,甘菊助香浓。投美剂,与和同。害满兔瓯溶。 便一枕,庄周媒梦,安乐窝中。涪翁是黄庭坚的别号。由此可见,黄庭坚的煎茶里还加了树桃、甘菊等。这怎么灯都有点“黑暗料理”的意思。但黄 山谷似乎觉得味道不错,几碗下肚,就巳经庄周媒梦,安乐窝中了。苏辙对于煎茶的喜爱,也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正如此诗开篇所讲,尔虞我诈的官场将人折腾得病慌不堪。苏辙 不由得萌生退隐之意,向往归乡田园的生活。
10、他饮茶时既不季南方,亦不效北地,而是更倾心于煎茶法。您要问原因何 在?自然是因为煎茶旧法出西蜀”了。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思乡的游子,怀念家乡的味道,人之常情。当然,苏辙此时舍点茶法而取煎茶法,也不只因思乡之情。正如学者杨之水所说的那样,煎茶与点茶之间,隐隐 又有若清与俗之别。在茶器具上,曲茶用的是铁子与风炉,点茶用的是汤瓶与燎炉。二者相较,差别很大。钺子与风炉 是复古的组合,汤瓶与燎炉是时尚的搭配。从这个角度看,享受就茶的生活就更具有古意了。另一方面,链子与风炉更为轻巧便携。而且与潦炉用炭不同,风炉通常用更易取得的薪柴。正如唐代刘言史与 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中所写,荧荧爨风铛,捡御坠巢薪”。也如苏辙这首和子瞪煎茶中所说,“遣儿折取枯竹女就 汤:由于用器不同,煎茶与点茶适应的场景也不一样。点茶,多用于宴会及大型推集。煎茶,多用于二三知己的小聚与 清谈。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点茶官气十足,煎茶更具山林野趣。此时的苏撇,被官场所困,自然也就更向往煎茶了。读了和子瞻煎茶后,可知“唐就宋点”的概念不免片面。宋代茶事活动,既有点茶法,亦有煎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伙合同纠纷审理思路
- 2025年山南货运资格证考题
- 2025年南通a2货运资格证考试题
- 2025年西宁年货运从业资格证
- 2025年长春货运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下载
- 《蜱螨及蜱螨病》课件
- 房地产销售班组实名管理
- 石材助理劳动合同范例
- 招标投标流程优化保证
- 大型游乐场预应力施工合同
- 第16讲含参单调性讨论、极值和最值(原卷版+解析)
- 浙教版(2023)五下信息科技第14课《循环结构(二)》教学设计
- 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Unit 6 At One with Nature Developing ideas 教学设计
- 4.1常见地貌类型(含答案)-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智能算力快速发展对电力供需的影响分析报告:储能
- 幼儿园小班主题《鱼儿好朋友》课件
- 广西南宁学院招聘专任教师笔试真题2023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
- 2024中考语文《儒林外史》历年真题专练(学生版+解析版)
- 小学必背古诗练习题(四年级上册)(含答案)
- 国企入职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第一阶段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