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教学大纲_第1页
传染病教学大纲_第2页
传染病教学大纲_第3页
传染病教学大纲_第4页
传染病教学大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传染病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用)英文名称:CommunicableMedicine 总学时:32 学时实验(实训 I)学时:0 学时课程编码:23086课程学分:2 学分课程类别:临床医学课程类型:必修教研室:西医临床教研室课程负责人:潘涛一、一般情况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发生、发展、传播规律及诊疗技术、预防治疗的学科,属临床专业课。高等中医院校的传染病学主要讲授常见传染病。传染病学是西医学科的重要学科,也是中、西医专业方向的医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在高等中医院校开设“传染病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认识常见传染病学的传染源、传播途径、诊疗知识及预防措施,使学生

2、能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有利于中医学与西医的相互渗透与利用,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促进中医药学与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传染病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又是一门特殊的临床学科。因此,教学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力求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应用发展的观点来组织教学。讲授时要概念准确清楚,重点突出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治要点以及预防措施,要求层次分明,并注意反映本学科新的进展和动态,重视本学科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该大纲的教学内容以结合典型病例的理论教学为主,选择一部分常见重要传染病实施案例式教学,以加强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理论联系临床的能力。二、教学内容与方法第一章传染病总

3、论【目的要求】1 .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特征、诊断及预防原则。2 .熟悉传染过程及治疗原则。3 .了解传染病和传染病学的概述。【教学内容】1 .概述。2 .传染过程。(1)传染过程的概念。(2)传染过程的临床表现。(3)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3 .传染病的流行 3 个环节。4 .传染病的特征。5 .传染病的诊断。6 .传染病的治疗。7 .传染病的预防。【教学方法】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第三章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目的要求】1 .掌握本病的分类、诊断、鉴别诊断和实验室检查。重点掌握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预防。2.熟悉防治原则。3.了解各型病毒的主要特点。【教学内容】1 .概

4、述。2 .病原学: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等肝炎病毒。3 .流行病学。4 .发病机制与病理。5 .临床表现:(1)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2)慢性肝炎: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肝炎。(3)重型肝炎:包括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4)瘀胆型肝炎。(5)肝炎肝硬变化。(6)特殊人群肝炎的表现:包括小儿肝炎、老年人肝炎及妊娠期肝炎的特点。6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2)肝功能。(3)抗原抗体与病毒检验测定。(4)其他检查:如超声波检查等。7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2)鉴别诊断:胆道疾病、中毒性肝炎、肝癌等。8 .治疗:(1)急性肝

5、炎的治疗。(2)慢性肝炎的治疗:一般支持治疗、抗肝细胞损害药物、免疫调节药物、抗病毒药物等。(3)重型肝炎的治疗:一般支持治疗、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脏微循环、免疫调控及重型肝炎并发症的防治等。(4)瘀胆型肝炎的治疗。(5)肝炎肝硬化的治疗。9 .预防:(1)控制传染原。(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教学方法】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流行性乙型脑炎【目的要求】1 .掌握本病的传染源、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 .熟悉本病的传播途径、鉴别诊断。3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乙型脑炎病毒。3 .流行病学。4 .发病机制与病理。5 .临床表现:(1)

6、典型表现分为四期: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2)临床类型: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6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脑脊液、血清学检查。7 .并发症。8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2)鉴别诊断:中毒性痢疾、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其他病毒性脑炎等。9 .治疗:(1)一般治疗。(2)对症治疗。10 .预防。【教学方法】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狂犬病【目的要求】1 .掌握本病的传染源、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 .熟悉本病的传播途径、鉴别诊断。3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狂犬病毒。3 .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染群。4 .发病机制与病

7、理。5 .临床表现:(1)前驱期。(2)兴奋期。(3)麻痹期。6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病毒抗体检测等。7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2)鉴别诊断:破伤风、病毒性脑膜脑炎等。8 .治疗:(1)一般治疗。(2)对症治疗。9 .预防。【教学方法】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流行性感冒【目的要求】1 .掌握本病的传染源、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 .熟悉本病的传播途径、鉴别诊断。3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流感病毒。3 .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染群、流行特征。4 .发病机制。5 .临床表现:(1)潜伏期。(2)主要表现。6

8、.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2)鉴别诊断。7 .治疗:(1)一般治疗。(2)对症治疗。8 .预防。【教学方法】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目的要求】1 .掌握本病的传染源、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 .熟悉本病的传播途径、鉴别诊断。3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教学内容】2 .病原学:SARS 相关冠状病毒。3 .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染群、流行特征。4 .发病机制与病理。5 .临床表现:(1)潜伏期。(2)典型病例。(3)轻型病例。6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脑脊液、血清学检查。7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2)诊断标准。(3)实验室特异性病原学检测

9、。(4)鉴别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细菌性肺炎、8 .治疗:(1)隔离与护理。(2)一般治疗。(3)氧疗。(4)糖皮质激素。(5)抗病毒药物。(6)增强免疫治疗。(7)中医中药治疗。(8)并发症治疗。(9)重症病例的处理。9 .预防。【教学方法】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流行性出血热【目的要求】1 .掌握本病的传染源、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 .熟悉本病的传播途径、鉴别诊断。3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汉坦病毒。3 .流行病学。4 .发病机制与病理5 .临床表现:(1)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2)五型:轻型、中型、重

10、型、危重型、非典型型。6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血清学检查。7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2)鉴别诊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AIDS、肺结核、肺癌等。8 .治疗:(1)发热期的治疗。(2)低血压休克期的治疗。(3)少尿期的治疗。(4)多尿期的治疗。(5)恢复期的处理。(6)大出血的处理。9 .预防。【教学方法】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艾滋病【目的要求】1 .掌握本病的传染源、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 .熟悉本病的传播途径、鉴别诊断。3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免疫缺陷病毒。3 .流行病学

11、。4 .发病机制与病理。5 .临床表现:有或无早期非特异症状,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或反复的机会性感染(1个月以上),或 60 岁以下患者经活检证明有卡氏肉瘤者。6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免疫学检查;特异性诊断检查:(1)抗 HIV 抗体测定(2)抗原检查多用 ELISA 法。可于早期特异性诊断(3)病毒分离(4)核酸杂交7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2)鉴别诊断:本病需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和多种原因如感染、恶性肿瘤、长期接受放疗或化疗等所引起的继发性免疫缺陷相鉴别。8 .治疗:(1)抗病毒治疗。可试用叠氮脱氧胸背(AZT)等。9 2)重建或增强免疫功能。10 )合并症治疗。11 )中医中

12、药中医中药辩证论治及针炙治疗。9.预防。【教学方法】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第五章细菌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目的要求】1 .掌握本病的传染源、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 .熟悉本病的传播途径、鉴别诊断。3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3 .流行病学。4 .发病机制与病理。5 .临床表现:重点介绍普通型和暴发型的临床特点。6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2)脑脊液检查。(3)细菌学检查。(4)免疫学检查等。7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2)鉴别诊断: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虚性脑膜炎、中毒型菌痢等。8 .治疗:(

13、1)一般治疗。(2)对症治疗。(3)抗菌治疗。(4)抗休克治疗。(5)脑水肿的治疗。9 .预防。【教学方法】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伤寒与副伤寒【目的要求】1 .掌握本病的传染源、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 .熟悉本病的传播途径、鉴别诊断。3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伤寒杆菌与副伤寒(甲、乙、丙)杆菌。3 .流行病学。4 .发病机制和病理:本病发病过程的特点,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的关系。5 .临床表现:临床病程各期的典型表现,近年来伤寒轻型和不典型表现的特点。6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嗜酸性白细胞绝对计数,血、骨髓、尿、粪便的细菌培养及肥达反应。

14、7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2)鉴别诊断:粟粒性肺结核、败血症、泌尿系统感染、胆道感染等。8 .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及其他脏器并发症。9 .治疗:(1)一般治疗(2)对症治疗。(3)抗菌治疗。(4)并发症治疗。10 .预防。【教学方法】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细菌性痢疾【目的要求】1 .掌握本病的传染源、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 .熟悉本病的传播途径、鉴别诊断。3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痢疾杆菌。3 .流行病学。4 .发病机制和病理。5 .临床表现:(1)症状和体征:全身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和体征。(2)分型:急性菌痢、急性中毒性菌痢、慢性

15、菌痢、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6 .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血常规,粪便镜检及细菌培养,乙状结肠镜检查等。7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2)鉴别诊断:阿米巴痢疾,急性肠炎,结肠癌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8 .治疗:(1)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2)抗菌治疗。(3)中医药治疗。(4)中毒型菌痢治疗。9 .预防。【教学方法】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霍舌 L【目的要求】1 .掌握本病的传染源、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 .熟悉本病的传播途径、鉴别诊断。3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霍乱弧菌两个生物型。3 .流行病学。4 .发病机制与

16、病理:本菌在小肠黏膜表面繁殖并产生强烈的肠毒素致病。5 .临床表现:主要介绍临床分型并重点介绍轻型临床表现,典型表现如病程中剧烈吐泻,米泪水样排泄物,脱水、循环及肾功能衰竭及各期的症状体征。6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吐泻物的细菌学检查、血清凝集试验等。7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流行病史及细菌学检查。(2)鉴别诊断:急性菌痢、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8 .治疗:(1)一般治疗:隔离。(2)对症治疗:补液疗法。(3)抗菌治疗。(4)并发症治疗。9.预防:经常性预防措施及一旦发生疫情的措施。【教学方法】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第六章钩端螺旋体病【目的要求】1 .掌握本病的传染源、临床表现、诊

17、断和治疗原则。2 .熟悉本病的传播途径、鉴别诊断。3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3 .流行病学。4 .发病机制与病理:病原体由皮肤、粘膜侵入人体,主要病变以肺、肝、肾、血管及横纹肌为主。5 .临床表现:重点介绍流感伤寒型、肺大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和肾型的临床特点。6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病原体分离及血清学检查等。7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2)鉴别诊断:流行性感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肺结核咯血、大叶性肺炎、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8 .治疗:(1)一般治疗。(2)病原治疗。

18、(3)对症治疗。(4)后发症治疗。9 .预防。【教学方法】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第七章原虫感染疟疾【目的要求】1 .掌握本病的传染源、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 .熟悉本病的传播途径、鉴别诊断。3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4 种疟原虫。3 .流行病学。4 .发病机制与病理。5 .临床表现:重点介绍典型发作、凶险发作等的临床表现。6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2)疟原虫检查:薄片及厚片等检查。7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2)鉴别诊断:伤寒、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急性血吸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败血症等。8 .治疗:(1)一般治疗与对症处理。(2)普通疟疾的治疗:控制发作。防止复发。(3)凶险发作的治疗。(4)黑尿热的处理。9 .预防。【教学方法】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第八章蠕虫感染日本血吸虫病【目的要求】1 .掌握本病的传染源、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 .熟悉本病的传播途径、鉴别诊断。3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介绍血吸虫的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