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试验探究部分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1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试验探究部分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2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试验探究部分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试验探究部分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4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试验探究部分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探究部分:1、某动物学家经观察发现:雄三刺鱼在繁殖季节里,腹部变成红色。同时,雄三刺鱼会对周围红色的物体发生攻击行为,由此猜测雄三刺鱼辨别对手的根据是红颜色。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了该猜测,该实验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探究过程:a.将雄三刺鱼放入有腹部不涂红色、形似雄三刺鱼模型的水中,观察现象。b.将雄三刺鱼放入有腹部涂.红色、形似雄三刺鱼模型的水中,观察现象。c.将雄三刺鱼放入有腹部涂红色、形状口模型的水中,观察现象。得出结论:雄三刺鱼辨别.对手的根据是红颜色。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1)口处填写。(2)和a组形成对照实验。预测a组的实验现象。2、实验探究。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

2、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明不禁感到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明推测:鼠妇怕光一养提了10只鼠妇做了以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小明的实验: 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 将捉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移到黑暗一端的鼠妇多,还是移到亮处的鼠妇多?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小明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什么问题?。(2) 当小明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假设是:。(3)小明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

3、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是:。(4)10分钟后出现的情况应该是,据此,小明能得出的结论是。(5) 上述实验中能不能只用1只鼠妇?为什么?。(6) 小明做实验时,小华也在旁边看,并向小明建议应在纸盒黑暗的一端洒点水,使它潮湿,而亮的一端保持干燥。但小明没有采纳小华的建议。你认为小明做得对吗?为什么.?.(7) 实验结束后,小明不知道应怎样处理鼠妇,请你给他一个建议。3、某同学为了认识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下图,请据此回答:(1)在安置好装置之后,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其主要目的除实验装置中给出的细菌生活的基本条件外,还需要弯曲玻璃管的作用是

4、:。(3)肉汤能保鲜的是试管,肉汤将会腐败的试管是:(4)A、B两试管中起对照作用的是试管,对照的变2乙A试管B试管4、分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问题:(如下图),(苍蝇幼体),(1)把相同大小的两块鲜肉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广口瓶中其中甲瓶不封口,乙用纱布封口。(2)数日后,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并在甲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乙瓶内则没有。(3)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的原因是。该实验中的变量是。(4)你对甲瓶腐肉上出现了蛆的解释是(5)你从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5、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释放何种气体,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后冷却的种子,在温

5、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运用加水排气法,将瓶中的气体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分析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在这个实验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甲装置试管中的石灰水乙装置试管中.的石灰水。(2)这个实验中有几个变量?。(3)这个实验方案是否设置了对照?。若有对照实验,请说明该实验中是将和进行对照。(一)通过该实验可以证明,种子萌发时释放的气体是,其原因是萌发的种子要进行。6、下表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记录:试管加入的物质(各2毫升)水温时间试齐加碘后的现象1号淀粉+唾液0c10分钟碘液2号淀粉+唾液80c10分钟碘液3号淀粉+唾液37c10分钟碘液4号淀粉+

6、清水37c10分钟碘液(1)在表格内填写实验现象:A、变蓝B、不变蓝(2)1号和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3)若只用1、2、3号管进行实验说明了什么?。(4)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什么?。(5)若用3号和4号管进行实验能得到什么结论:。(6)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7、下图所示的装置中,A与B两个三角瓶中盛有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处为带有活动夹的橡皮管,其余部分为玻璃管。实验时,口衔通气口呼气、吸气数次;呼气时松开号活动夹,观察瓶中石灰水的变化;吸气时,松开号活动夹,观察B瓶中石灰水的变化。(1)此实验可以作为探究的实验装置。(2)A瓶内石灰水有无变化?。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横线处填某种气

7、体的名称)含量多。(3)B瓶内石灰水有无变化?。说明人体吸入的气体中(横线处填某种气体的名称)含量少。(4)通过上述实验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B8、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设计了如下实验:从几种斑叶植物上摘取一片叶,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将小烧杯置于大烧杯中水浴加热。当叶呈现黄白色时,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上滴加碘液。用清水漂洗把叶片上的碘液冲掉,观察叶片的绿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得到的实验观察结果:用碘液检验叶片用碘液检验叶片植物绿色部分白色部分银边翠艾篮无明显颜色变化银边天竺葵变蓝无明显颜色变化(1)银边翠和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呈白色的原因

8、是。(2)该实验的设计方案中是否包含了对照实验?,如何体现的?。(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叶肉细胞中的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9、为了检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某人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枝条为暗处放置了2-3d,玻璃板与瓶口连接处涂上凡士林,将两装置移到光下2h,从两枝条上各取一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存在。请思考:(1)用碘液处理叶片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第一套装置里的叶片,第二套装置里的叶片。(2)该实验用了实验方法,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3)该实验结果说明了光合作用需要10、通过对微生物的学习,我们知道一些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易导致食物的

9、腐败。即便是严格灭菌后的食物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仍会腐败变质。自然发生论者认为,这是由于食物会自动生出细菌。有的科学家对这种观点产生了质疑。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学探究的呢?(9分)19世纪60年代,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进行F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他把肉汤倒入两个相同的烧瓶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两个瓶子都没有用塞子塞住瓶口,而是敞开着,外界的空气可以畅通无阻地与肉汤表面接触。他将两个烧瓶冷却后静置。过了三天,B瓶里就出现了微生物,A瓶里却没有。他把A瓶继续放下去: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直至四年后,曲颈颈瓶里的肉汤仍然清澈透明,没有变质和产生微生物这是为什么呢?巴斯德解释说,因为第B瓶是顶

10、,端开口,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可以落入瓶颈直达肉汤,微生物在肉汤里得到充足的营养而生长繁殖,于是引起了肉汤的变质。A瓶颈虽然也与空气相通,但瓶颈拉长弯曲,空气中的微生物仅仅落在弯曲的瓶颈上,而不会落入肉汤中生长繁殖引起肉汤腐败变质。阅读以上资料,体会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并完成以下问题:(1)观察现象:肉汤在空气中放久了会变质。提出问题:为什么肉汤在空气中放久了会变质?做出假设: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为什么要将倒进烧瓶的肉汤煮沸?(3)该实验中的变量是遗传变异部分:1、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

11、均为条。(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叫和。它们的染色体数分别为,比a、b减少。(3)形成的e细胞叫,它的染色体数为。(4)f细胞是子女的细胞,其染色体为条。(5)在上面椭圆内填入相应染色体的数目及单位。(6)由上述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人类上下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一条来自。2、某同学的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他本人却是单眼皮,据此分析作答:(1)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2)双眼皮基因是性基因,单眼皮基因是性基因。(3)如果用A表示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则该同学的基因组成是他的父亲产生的生殖细胞共有种。(4)上述这种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叫做变异。3、父母都有耳垂,基因型均为Bb,如果他们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小孩,小孩的基因型是。下图是他们家的遗传图解,请填写图解中的空白部分:4、已知蓝眼和褐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蓝眼基因和褐眼基因控制。(用R表示显性基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